临床检验基础知识:临床免疫学检验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学与检验
源单抗CDR序列。 2、小分子抗体:可在大肠杆菌等原核细胞内表达。 3、抗体融合蛋白: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体片段与其他生物活
性蛋白融合得到的产物。 4、双特异性抗体:两个抗原结合位点具有不同的特异性。 5、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可以得到完全人源性的抗体,在HIV等病毒
此过程需要电解质参加,常用0.85%NaCl。 2、酸碱度:一般在pH 6~9之间。 3、温度:一般以15℃~40℃为宜。
吉普塞舞神
第三章 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
免疫原:指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在体内外与 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一、颗粒型抗原的制备 各种细胞、细菌、寄生虫等皆为颗粒型抗原 1、细胞抗原(如绵阳红细胞)一般情况下经生理盐水或其他溶液 洗净,配置一定浓度即可。 2、细菌抗原多用液体或固体培养基,经集菌后处理。 颗粒性抗原大多用静脉内注射免疫法。
肿瘤细胞合成DNA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利 用糖和氨基酸合成核苷酸进而合成DNA,叶酸拮抗物(甲氨蝶呤)可 阻断该途径;另一条是替代途径,当叶酸代谢受阻时,细胞通过 HGPRT和TK利用核苷酸的前体合成核苷酸,进而合成DNA。因此筛选杂 交瘤细胞用HAT培养液。 HAT培养液:在基础细胞培养液内添加次黄嘌呤、甲氨蝶呤和胸腺嘧啶 核苷。
二、可溶性抗原的制备与纯化 蛋白质、糖蛋白、脂蛋白、酶、补体、细菌毒素、免疫球蛋白片段、 核酸等。 胃蛋白酶或胰酶处理,可获得游离的单个细胞。 溶菌酶、蜗牛酶、纤维素酶等使细菌或组织裂解。 木瓜酶将IgG裂解成2个Fab片段和1个Fc片段; 胃蛋白酶可将IgG裂解成F(ab,)2片段及数个小片段; 胰蛋白酶可将IgG切成不规则的肽链。
临床免疫学检验知识点
临床免疫学检验知识点1.免疫系统的基本知识: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调节机制是理解临床免疫学检验的基础。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如脾脏、淋巴结、骨髓等)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组成,其功能包括抵御病原体的入侵、清除异常细胞和产生抗体等。
2.免疫细胞的检测方法:常用的免疫细胞检测方法包括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和染色技术等。
流式细胞术可用于检测和计数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免疫组化和染色技术可用于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和细胞内分子的表达水平。
3.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方法: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其浓度和种类的改变可以指示一些疾病的存在和进展。
测定免疫球蛋白的方法包括免疫电泳、免疫扩散和化学发光等技术。
4.免疫反应的检测方法:免疫反应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评估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以及检测自身免疫疾病的存在。
常用的免疫反应检测方法包括抗体检测、细胞毒性测定和溶菌试验等。
5.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自身抗体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的免疫反应产物,其异常产生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
常用的自身抗体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等。
6.免疫功能的评估方法:免疫功能的评估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判断机体的免疫状况和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常用的免疫功能评估方法包括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和细胞增殖测定等。
7.临床应用:临床免疫学检验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可用于艾滋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自身抗体的检测可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可以评估炎症反应和肿瘤的进展等。
综上所述,临床免疫学检验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点,包括免疫系统的基本知识、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方法、免疫反应和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免疫功能的评估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等。
这些知识点对于临床医生正确使用和解读免疫学检验结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免疫检验知识点总结
免疫检验知识点总结一、免疫检验的基本原理① 抗体与抗原的相互作用免疫检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相互作用。
抗体是一种由机体产生的特异性蛋白质,可以识别并结合与之对应的抗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这种特异性相互作用是免疫检验能够有效识别某些疾病的基础。
② 免疫检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免疫检验的灵敏度是指测试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到低浓度抗原或抗体的能力,而特异性是指方法能够区分目标抗原或抗体与其他非特异性成分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免疫检验需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才能准确诊断疾病。
二、常见的免疫检验方法1. 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的免疫检验方法。
它利用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待检测的抗原或抗体结合,通过酶底物的显色反应来检测特定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ELISA方法可以用于检测各种疾病的标志物,包括感染病原体、肿瘤标志物、药物残留等。
2. 免疫荧光分析免疫荧光分析是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识别和检测待检测的抗原或抗体。
通过荧光显微镜或荧光光度计来观察或定量分析荧光信号,以确定特定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免疫荧光分析广泛用于细胞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和诊断。
3. 免疫固定电泳免疫固定电泳是通过将抗体和待检测的抗原在电泳条件下结合,然后通过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特定蛋白质或其他生物分子的存在和浓度。
免疫固定电泳在临床诊断和科研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4. 放射免疫测定放射免疫测定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待检测的抗原或抗体结合,通过放射性测量仪器来检测特定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放射免疫测定通常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用于检测一些低浓度的生物分子。
5. 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利用激光技术和荧光标记的抗体来检测和分析细胞表面或内部标志物的存在和表达水平。
流式细胞术可以快速高效地分析大量细胞样本,广泛用于免疫学、细胞生物学、肿瘤学等领域的研究和诊断。
三、免疫检验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 传染病的诊断免疫检验方法可以用于感染病原体的检测,例如HIV、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
医学检验规培生年终述职(3篇)
第1篇大家好!转眼间,一年的医学检验规培生涯即将结束。
在此,我向各位领导、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在我规培期间给予的关心、指导和帮助。
下面,我就本年度的规培工作进行总结和汇报。
一、规培工作概述1. 培训内容本年度,我按照规培计划,系统学习了医学检验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完成了以下培训内容:(1)临床检验基础:掌握临床检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2)临床生物化学与分子诊断:了解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3)临床免疫学检验:掌握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4)临床血液学检验:了解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5)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掌握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6)临床输血检验:了解临床输血检验技术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 培训形式(1)理论培训:参加科室组织的各类学术讲座、研讨会,学习专业理论知识;(2)实践操作: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类检验项目的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3)病例分析:参与临床病例讨论,提高临床思维和诊断能力;(4)跟师学习:跟随导师学习,了解临床检验工作的流程和技巧。
二、规培工作总结1. 业务能力提升通过一年的规培,我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掌握了各类检验项目的操作方法,熟悉了检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能够独立完成检验工作。
同时,我对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2. 临床思维培养在规培过程中,我积极参与临床病例讨论,与同事、导师共同探讨病例诊断。
通过分析病例,我学会了如何结合检验结果,进行临床诊断,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
3. 团队协作能力在规培期间,我积极参与科室的各项活动,与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遇到问题时,我们相互支持、共同解决,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
4. 职业道德修养在规培过程中,我始终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临床免疫学检验
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是一种透过检验身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来诊断和治疗人体免疫疾病的医学检验技术。
它主要应用于检测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例如免疫缺陷、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反应等。
其检测结果成为了判断疾病是否存在、发展过程和预后的重要依据。
一、临床免疫检查所涉及的项目1、全血细胞计数: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等。
白细胞计数对疾病监测有重要意义,其异常值可能暗示某些疾病的存在,如感染、免疫疾病、白血病等。
2、单个抗体检测:单个抗体检测用于检测某个特定的抗体,例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肿瘤标志物等。
3、自身抗体检测:自身抗体检测用于检测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或成分的免疫反应。
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通过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和细胞内物质,可以识别不同的细胞类型,例如白细胞分化、肿瘤细胞的识别等。
5、免疫固定电泳:免疫固定电泳是一种检测血清蛋白质的方法,其主要应用于鉴定血清蛋白质成分的变化,例如蛋白质异常增加、某些种类蛋白质缺失等,以及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
二、临床免疫检验的意义临床免疫学检验在筛选、诊断、治疗疾病、预测预后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1、疾病筛查:许多免疫学检查项目可以用于常见和罕见疾病的筛查。
例如,促甲状腺激素检查可以预先诊断甲状腺自身免疫疾病,抗心肌抗体和心肌肌原纤维蛋白抗体可以诊断心肌病,肝疾病特异性抗体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肝炎病毒等。
2、疾病诊断:免疫学检查也可以用于特定疾病的诊断,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3、治疗效果观察:对于特定的疾病或治疗方式,需要通过免疫学检查来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如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后的血清HBV DNA状态、各类肿瘤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免疫调制药物治疗后CD4/CD8等细胞水平的变化等。
4、预后预测:免疫学检查还可以为临床预后预测提供指导,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双链DNA抗体和抗精氨酸胞浆蛋白抗体储量高则易发生肾脏损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可通过检查免疫球蛋白储量进行评估。
临床检验学基础
• 第一章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第一节 血液标本采集和抗凝剂选择
血标本分为全血、血浆和血清等。全血:由血细胞和 血浆组成,主要用于临床血液学检查,如血细胞计数、 分类和形态学检查等。全血标本的化学物质检查易受 血细胞量增减的影响,现在的临床化学检查已较少使 用全血标本。血浆:为全血除去血细胞的部分,用于 血浆生理性和病理性化学成分的测定,适合临床生化 检查,特别是内分泌激素测定;血浆除钙离子外,含 有其他全部凝血因子,适合血栓和止血的检查。细胞 内、外各种溶质成分和含量有差别。疾病时,血细胞 内成分变化较小,但血浆中成分变化可很大。血清: 是离体后的血液自然凝固后析出的液体部分,除纤维 蛋白原等凝学因子在凝血时消耗外,其他成分与血浆 基本相同,更适用于多数临床化学和临床免疫学检查。 在少数项目检查,血浆和血清的测定也有些差别。
5.熟悉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 检验人员应用循证检验医学新思维指导临床检验, 不断追求和采纳已经科学评价和证明了的、具有 当时最佳临床价值的“金标准”检验项目和最佳 检验方法,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检验结果,要主动 与临床保持联系,共同分析异常检验结果的原因。 必须认识到,由于医学检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存 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任何检验结果均需慎 重分析,才能作出符合实际的合理解释。
• 动脉血成分在全身几乎相同;而静脉血,由于组织或器官 的不同,其在不同部位的成分也不同;动脉血含氧量明显 高于静脉血。
由生理因素引起检验结果变异比检测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性变异往往更大。生理变异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不能控制的,如年龄和性别,对检验的影响是长期效应;另一类是能够加以控制的, 如食物、药物、情绪、活动状态、体位等,对检验的影响多为短期效应。
•
年龄:一般而言,检测时应考虑四组年龄:新生儿、儿童期到青春期、成人和老年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手册第四版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手册第四版
前言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手册第四版在这里提供了全面的临床检验操作指南。
本手册旨在帮助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技师、护士等,进行标准化操作,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目录
1. 临床检验基础
1.1 样本采集与处理
1.2 仪器与设备
1.3 试剂与消耗品
2. 血液学检验
2.1 血常规检验
2.2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
2.3 血栓与止血检验
3. 临床生化学检验
3.1 血液生化检验
3.2 尿液生化检验
3.3 肝功能检验
3.4 肾功能检验
4. 免疫学检验
4.1 血清免疫学检验
4.2 细胞免疫学检验
4.3 自身免疫病检验
5. 微生物学检验
5.1 细菌检验
5.2 病毒检验
5.3 真菌检验
6. 分子生物学检验
6.1 病原体核酸检测
6.2 基因检测与遗传病检验6.3 肿瘤标志物检验
7.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检验7.1 甲状腺功能检验
7.2 糖尿病检验
7.3 性激素检验
8. 影像学检验
8.1 X射线检查
8.2 超声检查
8.3 计算机断层扫描(CT)8.4 磁共振成像(MRI)
9. 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9.1 室内质量控制
9.2 室间质量评价
9.3 实验室安全管理
结语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手册第四版为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了一
部权威、实用的操作指南。
希望本手册的广泛应用,能够提高我国
临床检验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学检验技术主要课程
医学检验技术主要课程医学检验技术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医学专业,旨在通过各种检验手段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人来说,了解其主要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是“临床检验基础”这门课程。
它就像是医学检验的基石,涵盖了血液、尿液、粪便等各种体液样本的采集、处理和检验方法。
比如,在血液样本的检验中,我们要学会如何正确采集血液,避免溶血等问题影响检验结果。
还要掌握血细胞的计数、形态观察,以及各种血液指标的测定方法。
对于尿液样本,要熟悉尿液的物理、化学和显微镜检查,能够通过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粪便样本的检验则有助于发现消化系统的疾病,如寄生虫感染、消化道出血等。
这门课程通过大量的实验操作,让我们熟练掌握各种基础检验技能,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物化学检验”也是重要的一环。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的科学,而生物化学检验则是将这些知识应用到临床检验中。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会学习各种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糖类、脂类的代谢过程和相关的检验指标。
比如,肝功能的检验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了解肝脏的功能状态。
肾功能的检验则涉及肌酐、尿素氮等指标。
此外,还有血糖、血脂、心肌酶谱等的检测,这些对于诊断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这门课程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生物化学知识,同时能够熟练操作各种生化分析仪器。
“微生物学检验”是探索微观世界的课程。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它们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
在这门课中,我们要学会如何培养和鉴定各种微生物,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致病性。
通过对血液、尿液、痰液、脑脊液等样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并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病原菌之一,通过革兰氏染色可以观察到其典型的形态特征,药敏试验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重要知识点汇总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重要知识点汇总免疫应答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1)识别阶段 2)活化与增值阶段 3)免疫效应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有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功能?1)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得场所,如骨髓,胸腺2)外周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产生应答得场所。
如脾脏,淋巴结,黏膜,扁桃体等。
T细胞、B细胞与NK细胞得主要功能分别就是什么?1)T细胞: 介导细胞免疫,辅助体液免疫。
2)B细胞: 产生体液免疫3)NK细胞:介导天然免疫,发挥细胞毒作用。
根据作用方式及其特点得不同,机体存在两类免疫简述各自得概念与特征?1)先天性免疫或固有性免疫,就是个体出生就是就具有得天然免疫,可通过遗传获得,就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得主要针对入侵病原体得天然防御功能。
其主要特征就是反应迅速,针对外来异物得范围较广,不针对某个特定异物抗原,也称非特异性免疫。
2)适应性免疫,就是个体出生后,接触到生活环境中得多种异物抗原,并在不断刺激中逐渐建立起来得后天免疫,也称获得性免疫。
其主要特征就是针对某个特定得异物抗原而产生免疫应答,开始得应答过程比较缓慢,一旦建立清除该抗原得效率很高,特异性很强,也称特异性免疫。
简述抗原抗体反应得原理。
答:抗原与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就是基于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分子间得结构互补性与亲与性,这种特性就是由抗原、抗体分子空间构型所决定得,它们之间得结合就是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沟槽分子表面得结合简述抗原抗体反应得类型。
答:抗原抗体反应分为五种类型:①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所产生得凝集反应;②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所产生得沉淀反应;③抗原抗体结合后激活补体所致得细胞溶解反应;④细菌外毒素或病毒与相应抗体结合所致得中与反应;⑤免疫标记得抗原抗体反应等。
什么就是带现象?答:在抗原抗体反应等价带前后,由于抗体或抗原过量(形成前带或后带),上清液中可测出游离得抗体或抗原,形成得沉淀物少,不出现可见反应,这种现象在做血清学试验时称为带现象。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对病人的血液、尿液、分泌物等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以协助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监测和治疗。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包括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等多个方面。
临床血液学检验是临床检验中最基本的项目之一,通过对血液样本的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形态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对贫血、感染、出血等病症进行诊断。
同时,血液生化检验还可以检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代谢状况和病情发展情况。
临床化学检验是通过对患者体液和排泄物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以协助医生对患者的肝、肾、心等器官的功能状况进行评估。
例如,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糖分等成分,可以了解肾脏或胰腺的功能状况;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等成分,可以了解肾脏的功能状况。
临床免疫学检验是通过检测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和相关抗体,以协助医生对患者的免疫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
例如,通过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肿瘤。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以协助医生对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例如,通过检测痰液中的细菌,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肺部感染;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细菌,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败血症。
临床免疫学检验知识
治疗建议
根据具体疾病和病情严重程度,采用药物 治疗、免疫治疗、对症治疗等综合治疗措 施。同时,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信心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
05 移植免疫相关检测指标解 读
移植免疫基本概念及原理
移植免疫是指宿主对外来移植 物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移植免疫的基本原理包括供者 与受者之间的遗传差异、免疫 系统的识别和攻击以及移植物 抗原的释放和呈递。
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测定
51Cr释放法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靶细胞, 通过测定自然杀伤细胞对靶细胞 的杀伤作用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 计算杀伤率。
流式细胞术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自然杀伤细 胞与靶细胞结合后释放的荧光物 质或酶,以评估其杀伤活性。
MTT比色法
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作为显色剂, 通过测定自然杀伤细胞对靶细胞 的杀伤作用导致的颜色变化,计 算杀伤率。
提示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 进行综合判断。
检测结果阴性
不能完全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需结合其他因素进行考虑。
检测结果的变化趋势
可用于监测疾病的活动性和治疗效果。
预防措施和治疗建议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感染、环境 污染等诱发因素,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 。
VS
测定B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如白 介素-4、白介素-6等,以评估B细胞功能。
巨噬细胞功能评价方法
1 2
吞噬功能试验
通过测定巨噬细胞吞噬颗粒物质的能力,评价其 吞噬功能。
杀菌功能试验
检测巨噬细胞对细菌的杀伤能力,反映其抗感染 功能。
3
细胞因子检测
测定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如肿瘤坏死 因子、白介素-1等,以评估其功能。
临床免疫学检验知识ppt课件
13
免疫应答反应(immune response)
是指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发生一系列反应,并以排
出或分解该抗原为目的的反应过程。
免疫应答的过程主要分为: 识别阶段(recognition phase)
抗原识别处理 传递信息
7
免疫学技术对推动免疫学的发展及基础与临 床免疫学的结合起了重要作用。学习免疫学 的基本概念,了解临床免疫学的理论基础, 掌握免疫技术的检测原理是学习和研究临床 免疫学与免疫技术的重要保障。
8
免疫学的形成与发展
①免疫学经验时期(11~17 世纪): • 中国医生发明了用人痘苗预防天花 ② 经典免疫学时期(18 世纪末到 20 世纪中叶)—— 抗感染免
37
第三节 临床免疫学与免疫检验
38
一、免疫学技术的发展
免疫学检验(laboratory immunology)是 研究免疫学技术及其在医学检验领域的重 要学科。 免疫学检验的发展是随着各种免疫物质的 发现密切相关,在免疫学理论与生物学技 术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许多经典技术被加 以革新与放大而派生出更多新技术与新方 法,这些方法和技术在医学研究与临床诊 断的运用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能增殖分化并产生免疫效应
26
吞噬细胞(phagocyte)
免疫辅助细胞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
参与辅助淋巴细胞的活化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免疫应答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参与免疫应答中的某一环节
27
表1-1 不同淋巴细胞及功能简介
主要功能
分布 外周血液 淋巴结 脾脏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资料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资料临床检验基础复习资料临床检验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通过检测人体体液、组织和细胞等样本,获取病理状态的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临床检验基础知识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
一、临床检验的分类临床检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血液学检验、尿液学检验、生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等。
每一类检验都有其独特的目的和方法,对于不同的疾病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二、血液学检验血液学检验是临床检验中最常见的一种,它通过对血液样本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患者的血细胞数量、形态以及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常见的血液学检验项目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这些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或出血等问题。
三、尿液学检验尿液学检验是通过分析尿液样本,了解患者的肾功能、泌尿系统疾病以及其他一些疾病的情况。
常见的尿液学检验项目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等。
这些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肾炎等疾病。
四、生化学检验生化学检验是通过分析血液、尿液等样本中的生化指标,了解患者的代谢状态、器官功能以及某些疾病的情况。
常见的生化学检验项目包括血糖测定、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等。
这些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肝炎、肾病等疾病。
五、微生物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是通过分离和鉴定病原微生物,了解患者是否感染某种病原体以及感染的程度。
常见的微生物学检验项目包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病毒检测等。
这些检验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六、免疫学检验免疫学检验是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免疫相关指标,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以及是否存在某种免疫相关疾病。
常见的免疫学检验项目包括免疫球蛋白测定、自身抗体检测、流式细胞术等。
这些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免疫缺陷、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问题。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一、概述
• 免疫学检验是研究免疫学技术及其在医学 检验领域应用的一门学科。免疫检验技术 则重点阐述各类免疫学技术的基本原理、 方法类型和临床应用。19世纪末相继建立 了凝集试验、沉淀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等 三大经典血清学试验,用于检测病原微生 物的抗原或抗体对传染病的诊断起到重要 作用。
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 原理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免疫酶技术固 相酶免疫测定的一种技术,是将待测抗原 或抗体先固定于固相载体表面,再用酶标 记的抗原或抗体与已被固定的相应抗体或 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加入酶底物及色原 后呈色,呈色程度用吸光度(A)值表示, 所测A值与待测抗体或抗原的水平呈相关关 系。
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 根椐方法和步骤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反应模式。
• 1.间接法 是检测样本中特异性抗体最常用的方法。将已 知特异性抗原包被于固相载体上,加待检样本,若其中 含特异性抗体则与固相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 3.竞争法 用于检测待检样本中未知抗原或抗 体。以测定抗体的竞争法为例,将已知抗体 吸附于固相载体,洗涤除去未结合抗体,; 加特异性抗原与包被抗体形成固相抗原抗体 复合物,洗涤除去游离抗原,加标本和酶标 抗体,标本中的抗体与酶标抗体竞争结合固 相复合物中的抗原。标本中的抗体越多,其 竞争力越强,与固相抗原结合的酶标抗体越 少,加酶底物显色,有色产物的多少与酶标 抗体量成正比,与被测抗体量成反比。如乙 型肝炎总抗HBc的检测、抗HBe的检测。
临床免疫学检验基础知识与应用
临床免疫学检验基础知识与应用临床免疫学检验基础知识与应用临床免疫学检验基础知识与应用【1】摘要:从本质上讲,免疫是指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功能。
它包括机体对异物的识别、排除或消灭等一系列过程。
概括起来说,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防御功能、稳定功能及免疫监视作用等三个方面,这些功能一旦失调,即产生免疫病理反应。
关键词:免疫传染病预防安全用药研究表明,90%的疾病是与免疫系统平衡的破坏所造成的。
现代人由于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过大,也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个人的预防保健在提高生活质量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步加深了认识。
目前医疗保健正在向“自助型”的方向发展,人们对怎样才能做到自我保健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要想免除疫病、保持健康,首先就必须认识机体的免疫系统。
1 免疫系统1.1 定义。
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
1.2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3个层次组成,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等功能。
1.2.1 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在人类包括骨髓和胸腺,是造血干细胞分别分化为B细胞和T细胞的场所。
周围免疫器官包括脾、淋巴结、淋巴小结及全身弥散的淋巴组织。
它们是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定居以及对抗原应答的场所。
1.2.2 免疫细胞。
大体上分为免疫活性细胞、辅佐细胞和其它细胞三类。
1.2.3 免疫分子。
免疫球蛋白: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分泌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即免疫球蛋白,又称抗体(Ab)。
补体:用C’表示。
是血清中存在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不稳定的能帮助抗体溶解靶细胞的一组蛋白,称补体系统。
补体激活途径至少有三条:经典途径、替代途径和凝集素途径。
1.3 人体的三道防线。
1.3.1 第一道防线。
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能杀菌。
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可以清除异物。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指南第四版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指南第四版前言全国临床检验操作指南第四版是在前三版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临床检验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新的技术发展和临床检验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的。
本指南旨在为全国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检验工作者提供科学、规范的操作依据,确保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目录1. 临床检验基础1.1 概述1.2 临床检验基本操作1.3 临床检验仪器设备2.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2.1 概述2.2 生物化学检验项目2.3 生物化学检验方法3. 临床免疫学检验3.1 概述3.2 免疫学检验项目3.3 免疫学检验方法4.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4.1 概述4.2 微生物学检验项目4.3 微生物学检验方法5. 临床血液学检验5.1 概述5.2 血液学检验项目5.3 血液学检验方法6. 临床遗传学检验6.1 概述6.2 遗传学检验项目6.3 遗传学检验方法7.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7.1 概述7.2 质量控制措施7.3 质量控制评价8. 临床检验数据管理8.1 概述8.2 数据管理方法8.3 数据安全管理9. 临床检验伦理与法律9.1 伦理问题9.2 法律法规9.3 临床检验工作者职责10. 临床检验新技术与发展10.1 概述10.2 新技术介绍10.3 发展趋势附录1. 临床检验相关标准与规范2. 临床检验名词术语解释3. 临床检验参考值范围4. 临床检验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5. 临床检验操作流程图参考文献[此处列出参考文献]本指南的编写和发布,得到了全国各地临床检验专家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
我们期待全国广大临床检验工作者能够充分利用本指南,不断提高临床检验水平,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指南第四版编写组[[今天日期]]。
临床检验基础
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是指通过对人体生理、生化、免疫、微生物学指标进行检测,以评估疾病状态,指导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技术。
在临床医学中,临床检验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可以为医生提供大量的生化、免疫、微生物学信息,为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重要的依据。
临床检验的基础知识涵盖检验方法、常用指标、临床意义、常见突出问题等方面,下面我们将从这些方面介绍临床检验基础。
1. 检验方法临床检验的主要方法有生化分析、免疫学分析和微生物学分析三种。
生化分析主要研究体内各种代谢产物的含量。
免疫学分析主要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抗原和免疫复合物等。
微生物学分析主要研究人体内外的病原微生物和细菌的种类和数量。
在实际应用中,临床检验会使用多种检验方法,如化学法、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不同的方法会有着不同的精确度和敏感性,医生需要根据病情和患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
2. 常用指标在临床检验中,常用指标主要分为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两类。
生化指标主要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代谢、电解质和糖代谢等指标。
免疫指标主要包括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白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例如,肝功能指标的测定可以判断肝功能是否受损,是对肝胆疾病诊断的关键。
而血红蛋白测定可以判断血液中氧的含量,是对贫血诊断的重要指标。
3. 临床意义临床检验的意义在于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临床检验可以从血液、尿液、组织和体液等方面获取大量的生化、免疫、微生物学数据,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依据。
临床检验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鉴别不同类型的疾病,如肝胆疾病、肾脏疾病、贫血、肿瘤等。
临床检验对于疾病的治疗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肝病患者的治疗需要根据肝功能指标进行调整,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临床免疫学检验
2017年临床检验基础知识:临床免疫学检验
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尤其对容易混淆的东西要下更大工夫搞清楚,基础要牢固,店铺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临床检验基础知识:临床免疫学检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免疫防御(对外)免疫自稳(防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防肿瘤)。
2. 标记免疫技术应用最多,自动化是免疫学检验发展趋势。
3. 抗原的表位至少有二种方式:顺序或线性表位,三维结构的构象表位。
4. 天然抗原绝大多数是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
超抗原被T细胞识别时虽然要与MHCⅡ类分子结合,但不受Ⅱ类分子的限制,可以直接活化T细胞而且效率高。
抗体由浆细胞产生。
抗体分子上VH和VL 是抗原结合部位,CL,CH1是遗传标记所在,CH2有补体结合点,CH5能固定组织细胞,CH3和CH4还参加Ⅰ型变态反应。
免疫学中常用木瓜酶和胃蛋白酶。
5.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有:同种型(正常个体都有)同种异型(只存在同种的某些个体中)独特型(某一个体独有的。
独特性网络在免疫应答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6. 天然IgG分子无活性。
IgM(五聚体,天然凝集素和冷凝集素,是B细胞膜上主要表面膜Ig)激活补体能力最强,IgG(单体,电泳最慢,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至少要两分子。
0.1mol/L 2巯基乙醇能破坏IgM但不破坏IgG,可以区分它们。
7. 母乳中的分泌型IgA提高了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的局部免疫屏障,常称为局部抗体。
8. 人类重链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上,K基因位于第二号染色体上。
9. 参与补体激活经典途径的固有成份按先后为C1,C2 (9)
C1由C1q,C1r,C1s,三种组成。
灭活的补体在片在符号前加i,有酶活性的上加一横。
10. 补体大多是糖蛋白多属β球蛋白,C1q,C8是γ蛋白。
C1s,
C9是α球蛋白。
C3含量最多,C2含量最少。
替代途经的激活物主要是细胞壁成分。
11. 补体清除免疫复合物的方式:吞噬调理,免疫粘附,免疫复合物抑制。
12. 编码人C4,C2,B因子的基因在第六染色体短臂上与MHC 的基因相邻,命名为Ⅲ类组织相容性基因。
产生补体主要是肝脏主要是巨噬细胞。
13. 已发现的归巢受体有:CD44,LFA-1,VLA-4,MEL-14/LAM-1等。
CD2表达于全部T细胞和NK细胞。
CD3表达在全部T细胞,CD4(辅助性T细胞)/CD8(细胞毒性T细胞)相互关联但意义不同是T细胞亚群的表面标志。
14. SIg的功能是作为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并将抗原内摄处理。
MHCⅡ是辅佐细胞(AC)递呈抗原的必须物质是辅佐细胞(有单核吞噬,树突状,B细胞)的'标志。
明确的白介素有15个,IL-2主要由T细胞(CD4+)受抗原或丝裂原刺激后产生,15KD,113糖蛋白。
15. Ⅱ型干扰素又称免疫干扰素或IFNγ,主要由T细胞产生。
肿瘤坏死因子:TNFα:由细菌脂多糖活化的单核细胞产生引起出血坏死也称恶病质素,TNFβ:由抗原或丝裂原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有肿瘤杀伤和免疫调节功能又称淋巴毒素。
16. 红细胞生成素(EPO)是糖蛋白,30~39KD,主要由肾小管内皮细胞合成也可由肝和巨噬细胞产生。
17. 人类MHC称为HLA复合体,位于第六对染色体的短臂上。
其多态性为复等位基因所致,当群体中位于同一位点的等位基因多于两种时为复等位基因,HLA的遗传特点:单倍型,共显性,连锁不平衡。
Ⅰ和Ⅱ类MHC分子是引起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
18. 当抗原递呈细胞向免疫活性细胞递呈抗原时,免疫活性细胞在识别特异性抗原时,必须识别递呈细胞的MHC抗原称为MHC限定性。
19. HLA是体内最复杂的多态性基因系统。
抗原-MHCⅡ类分子复
合物与T细胞受体的结合是使Th细胞活化的首要信号。
20. 细胞免疫的效应方式有:细胞毒,迟发超敏。
21. 体液免疫以血清中有循环抗体为特征。
22. 炎症细胞有:中性,肥大,嗜酸,嗜碱,血小板,内皮。
炎症介质:血管和平滑肌收缩介质,趋化因子,酶类,蛋白多糖。
免疫炎症类型:IgE介导,免疫复合物,细胞,皮肤嗜碱细胞型。
23. 抗原抗体结合基于结构互补与亲和性。
由一级结构决定。
结合力有:电荷吸引,范德华力,氢键,疏水性作用力。
24. 常用佐剂有:氢氧化铝,明矾(弗氏)是目前动物免疫中最常用的
25. 抗血清保存:4℃,低温,冰冻干燥。
26. 抗体特异性纯化有:亲和层析,吸附法。
27. 特异性鉴定有:效价,特异性,纯度,亲和力。
28. 脾淋巴细胞特征是抗体分泌功能和能在选择培养基中生长,骨髓瘤细胞则可无限分裂既永生性。
细胞融合的选择培养基有三成份:次黄嘌呤(H)氨甲蝶呤(A)胸腺嘧啶核苷(T)称为HAT培养基。
29. 液体沉淀试验有:抗原稀释法和抗体稀释法及方阵滴定法。
30. 免疫固定电流常用于M蛋白的鉴定
31. 补体结合试验中5种成份分三个系统(反应,补体,指示)不溶血为阳性。
32. 常用的标记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底物为邻苯二胺,四甲基联苯胺)碱性磷酸酶(底物为磷酸酯)。
33. 抗体制备常用二醛法及过碘酸盐法。
34. RIA(放免)核素标记抗原,竞争抑制,2~3个数量级,标记物限量。
35. IRMA(免疫放射)核素标记抗体,非竞争结合,3个数量级以上,标记物过量。
【2017年临床检验基础知识:临床免疫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