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高中生物课本中“抗体”知识的梳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知识点思维导图
细胞的生存环境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体液概念在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组成细胞内液(2/3)细胞外液(1/3)内环境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成液和淋巴parent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组成物质营养物质代谢产物信号分子血浆蛋白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值血浆渗透压的大小细胞外液渗透压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维持因素维持酸碱平衡的体系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体温: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体内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内环境的稳态与意义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而不是恒定的状态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实质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基础:人体器官、系统协调一致运行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基本方式: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传导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标准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细胞体突出树突轴突传导过程静息电位K⁺外流外正内负动作电位Na⁺内流外负内正传导方向膜内同向,膜外反向传导特点要求生理结构完整离体情况双向传导神经纤维间绝缘相对不疲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突触前膜由轴突末梢膨大的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组织液突触后膜细胞体的膜 树突的膜突触小体突触小泡含神经递质先前储存用后被讲解胞吐方式释放(非主动运输)线粒体突触前膜突触传递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突触传递的特点单向传导突触延搁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皮层最高级中枢语言、听觉、视觉、运动小脑维持身体平衡脑干维持生命必要下丘脑体温调节、渗透压感受器、调节内分泌活动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分级调节脊髓受大脑皮层控制人脑的高级功能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通过激素的调节激素调节的发现促胰液素的发现激素调节的概念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称激素调节血糖平衡的调节血糖的平衡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血糖→氧化分解→CO₂+H₂O+能量肝糖原→分解→血糖→合成→肝糖原、肌糖原等非糖物质→转化→血糖→转化→脂肪酸等非糖物质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肾上腺、性腺)激素的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肾上腺、性腺)激素→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性激素)反馈调节下丘脑有枢纽作用,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反馈调节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级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关系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激素影响神经系统发育与功能人体的体温调节(体液调节)体温的平衡寒冷、炎热环境中的体温调节影响因素有机体代谢状态外界环境因素意义产热量和散热量动态平衡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体液调节)相关中枢水盐调节下丘脑产生渴觉大脑皮层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下丘脑的功能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物质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第二道防线:体质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发现清除衰老、损伤、癌变细胞抗原和抗体抗原能够引起抗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抗体专门抗击相应抗原的蛋白质体液免疫的过程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淋巴因子→B细胞→浆细胞→抗体二次免疫二次免疫的作用更强,速度更快,产生抗体的数目更多,作用更持久B细胞的感应有直接感应和间接感应,没有T细胞时也能进行部分体液免疫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的浆细胞来自于B细胞和记忆细胞细胞免疫过程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记忆效应T细胞作用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破裂免疫系统疾病免疫过强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己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免疫过弱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遗传物质是RNA主要是破坏人体的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免疫学的应用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1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生长素发现达尔文尖端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部鲍森·詹森影响可以通过琼脂片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拜尔尖端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弯曲相互对照温特影响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命名生长素合成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又称极性运输运输方式主动运输分布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素旺盛部位植物的感性、向性运动向性运动概念受单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作用机制单向外界刺激→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各部分生长不均匀→向性运动种类向光性向水性根的向重力性,茎的背重力性意义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有利于植株的固定,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感性运动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或整体运动,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作用促进细胞的生长(伸长)促进果实的发育(培养无籽番茄)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特点具有两重性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作用功能不同,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能不同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消除顶端优势,提高产量发挥顶端优势人工实验方法归类云母片插入类暗盒开孔类切割移植类锡纸遮盖类琼脂块替换类匀速(高速)旋转类幼苗横置类失重类其他植物激素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乙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脱落酸促进果实成熟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分类萘乙酸NAA2,4-D应用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培育无籽番茄农业除草剂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系统破坏因素(1)、自然因素:火山、地震、台风、流行病毒等(2)、人为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
高中生物抗体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生物抗体知识点总结大全抗体知识点概述一、抗体的基本概念抗体,也称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 Ig),是由B细胞分化而来的浆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它们在人体的免疫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识别和中和外来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以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二、抗体的结构抗体分子由四条多肽链组成,包括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形成Y字形结构。
在Y字形的两个臂端,存在一个可变区和一个恒定区。
可变区使得抗体能够特异性地识别抗原,而恒定区则参与免疫效应,如激活补体系统和与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
三、抗体的分类根据恒定区的不同,抗体可以分为五大类:IgA、IgD、IgE、IgG和IgM。
每一类抗体都有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和表达模式。
例如,IgA主要存在于粘膜表面,保护粘膜免受病原体侵害;IgE与过敏反应有关;IgG是血清中最主要的抗体,也是唯一能够穿过胎盘传递给胎儿的抗体。
四、抗体的产生抗体的产生是适应性免疫反应的一部分。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B细胞通过其表面的B细胞受体(BCR)识别并结合特定的抗原。
随后,B细胞被激活并开始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同时,部分B细胞成为记忆B细胞,长期存活于体内,为未来遇到相同抗原时提供快速反应。
五、抗体的功能抗体的主要功能包括中和、吞噬促进、补体激活和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
中和作用是指抗体直接与病原体或其毒素结合,阻止病原体侵入宿主细胞。
吞噬促进是指抗体桥接病原体和吞噬细胞,促进病原体的吞噬和清除。
补体激活是指抗体通过与补体系统的相互作用,增强免疫反应。
ADCC是指抗体介导的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
六、抗体的应用抗体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诊断、治疗和研究。
在诊断方面,抗体可以用于检测病原体或特定生物标志物的存在。
在治疗方面,单克隆抗体可以针对性地治疗某些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和癌症。
在研究中,抗体作为工具可以用于检测和定量蛋白质表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课件知识点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效应阶段: 效应T细胞
密切接触
释放
靶细胞
(被抗原入侵的 宿主细胞 )
淋巴因子
(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如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 )
靶细胞内的溶酶体 酶被激活,使其通 透性改变,渗透压 变化,最终裂解死 亡。
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 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 效应。如诱导产生更 多的效应T细胞,增 强其杀伤力等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效应阶段:
浆细胞
合成和分泌
抗体 + 抗原
特异性免疫反应
抗体与病菌结合, 抗体与病毒结 抑制其繁殖或对 合,使其失去 宿主细胞的黏附 侵染和破坏宿
主细胞的能力
抗体与抗原结合, 使其形成沉淀或细 胞集团,进而被吞 噬细胞吞噬消化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吞噬细胞
抗原
体
液 免
T细胞 淋巴因子
抗原和抗体
(一)抗原
1、概念: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如病原体、异种动物血清等。 2、性质: ⑴异物性: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 ⑵大分子性:通常都是相对分子量大于10000的
物质 ⑶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 应T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二)抗体
1、概念:
是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 能和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 体液免疫
1)感应阶段: 抗原
吞噬细胞
(摄取和处理)
刺激
呈递抗原
T细胞
B细胞
(识别)
淋巴因子
使抗原隐 藏的抗原 决定簇暴
露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反应阶段:
B细胞
抗体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抗体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概述抗体是免疫系统中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分子,主要由B细胞产生,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并对其进行识别和清除。
抗体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着关键作用,包括中和病毒、清除细菌、调节免疫反应等。
了解抗体的结构、功能和应用对于疾病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抗体的结构、特异性、功能和应用等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二、抗体的结构抗体是一种Y形结构的蛋白质分子,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
重链和轻链通过二硫键相连,构成了抗体的基本骨架。
在重链和轻链的N端,有两个可变区(V区)和一个恒定区(C区)。
V区是抗体的特异性区,可以与抗原结合,因此V区也被称为抗原结合区。
C区则决定了抗体的生物学功能,包括激活补体、与细胞膜受体结合等。
三、抗体的特异性抗体的特异性是指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
这种特异性是由抗体的V区决定的,每个抗体分子都可以结合一个特定的抗原。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通过多种非共价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包括氢键、静电吸引力、范德华力等。
抗体的特异性使得它可以识别和结合不同种类的抗原,从而清除病原体和异常细胞。
四、抗体的功能抗体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中和、激活补体、调节免疫反应等。
抗体的中和作用是指抗体与病毒或细菌结合后,阻断其进入宿主细胞,从而阻止病原体的入侵和复制。
抗体还可以激活补体系统,促进病原体的溶解和清除。
此外,抗体还可以通过与Fc受体结合,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包括激活巨噬细胞和NK细胞,促进炎症反应等。
五、抗体的类别根据抗体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将抗体分为IgM、IgG、IgA、IgD和IgE等不同类别。
其中,IgM是第一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主要抗体,在清除病原体和激活补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IgG是最常见的抗体类别,具有中和、激活补体和调节免疫反应等功能。
IgA主要存在于黏膜表面,对抵抗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IgD和IgE在免疫应答中起着调节和协调作用,分别与B细胞和肥大细胞结合,发挥相应的生物学功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核心知识归纳大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编第一章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1、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细胞外液间的关系 3、不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4、血浆成分:水、血浆蛋白、无机盐,抗体,激素等。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7、稳态: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形式:电信号(又叫神经冲动);(2)传导方向:双向;(3)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动作电位(外负内正)(4)电流方向: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1)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2)突触类型:轴突-树突型,轴突-胞体型(3)信号类型: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传递方向:单向(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位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可以调节脊髓的低级中枢活动。
5、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促胰液素 7、血糖平衡的调节6、各种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及作用(1)血糖来源和去路(2)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拮抗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8、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
人教版必修3 生物(稳态与环境):2.4 免疫调节 课件(共48张PPT)
问题探讨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身 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 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1、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
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
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
B细胞主要靠产 T细胞靠直接接触 生抗体“作战” 靶细胞“作战”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体液免疫
1、感应阶段 免疫细胞接受抗原 刺激的阶段。
2、反应阶段 淋巴细胞经抗原刺 激后转化和增殖的 阶段。
3、效应阶段 效应免疫细胞的细 胞作用和产物释出 的阶段
1 体液免疫
1)感应阶段: 抗原
抗体 + 抗原
特异性免疫反应
抗体与病菌结 合,抑制其繁 殖或对宿主细 胞的黏附
抗体与抗原结合, 使其形成沉淀或细 胞集团,进而被吞 噬细胞吞噬消化
体
主要是病毒细菌等病 原体表面的蛋白质
抗原
液
吞噬细胞(处理)
免
少数 T细胞(呈递)
疫
淋巴因子
B细胞(识别)
过
增值、分化
程
记忆细胞 浆细胞
再次接受相同抗原(二次免疫)
必须控制适当的剂量,恰到好处才有望使移植的 器官能够较长时间发挥作用。
如果没有第三道 防线,后果会怎
样呢?
艾滋病
• 致病机理: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攻击T细
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高中生物必修3之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3之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整理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2、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低于0.8 g/L:低血糖症高于1.2 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7、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8、血糖平衡的调节9、体温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
人教版 高中生物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知识框架
稳态与环境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2.细胞外液的成分3.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化物质交换的媒介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5.人脑的高级功能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1.激素调节的发现2.激素调节的实例3.激素调节的特点第三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第四节免疫调节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3.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4.免疫学的应用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尝试运用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1.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2.植物生长试剂的应用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一节种群的特征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2.出生率和死亡率3.迁入率和迁出率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1.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种群增长的“J”型增长曲线3.种群增长的“S”型增长曲线4.种群数量的波动与下降第三节群落的结构1.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群落的物种组成3.种间关系4.群落的空间结构第四节群落的演替1.演替的类型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范围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能量流动的实例2.能量流动的特点3.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碳循环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2.保护生物多样性3.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必修3知识整理-第2章-免疫调节
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整理第2 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一.相关概念1.免疫: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通过免疫,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
免疫有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又包括体液免疫(主要是B细胞起作用)、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两种。
2.抗原:能够引起抗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如:细菌、病毒,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
)3.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二.免疫系统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如:扁桃体、淋巴结、骨髓、胸腺、脾等)吞噬细胞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淋巴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物质。
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三.免疫系统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等(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体液免疫免疫器官(2)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免疫细胞细胞免疫免疫物质2.特异性免疫①体液免疫(由B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抗原没有进入细胞,在体液中被清除)a.二次免疫的作用更强,速度更快,产生抗体的数目更多,作用更持久;b. B细胞的感应有直接感应和间接感应,没有T细胞时也能进行部分体液免疫;c.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的,浆细胞来自于B细胞和记忆细胞。
d.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②细胞免疫(通过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细菌、病毒等抗原进入细胞)效应T 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暴露的抗原与抗体结合,复合物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区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抗原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效应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抗原;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增强细胞免疫的效应。
抗体生物知识点总结图解
抗体生物知识点总结图解一、抗体的定义抗体是一种由免疫系统产生的蛋白质,主要作用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以发挥对抗原的识别、中和和清除作用。
抗体也被称为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由免疫系统产生的糖蛋白,可分为五种不同的类型:IgG、IgA、IgM、IgE和IgD。
二、抗体的结构抗体的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的抗体分子茎,另一部分是由抗原结合部位和两个抗原结合部位之间的连接区域组成的抗体结构。
1. 抗体分子茎抗体的分子茎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重链和轻链之间通过二硫键连接形成抗体分子的骨架。
抗体分子茎的功能是给抗体提供稳定的结构支持。
2. 抗原结合部位抗原结合部位是抗体分子能特异性地结合抗原的部位,通常由六个亚基组成,具有高度变异性,以适应不同的抗原结构。
抗原结合部位的变异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再组合形成的。
3. 连接区域连接区域是抗原结合部位和抗体分子茎之间的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连接抗原结合部位和抗体分子茎,以维持抗体的整体结构。
连接区域也包含了一些脆性区域,起到帮助细胞内稳定性的作用。
三、抗体的合成抗体的合成主要是通过各种免疫细胞,特别是B淋巴细胞产生的。
当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会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会合成抗体并释放到体液中。
此外,T淋巴细胞也可以通过调节B淋巴细胞来促进抗体的合成。
四、抗体的功能抗体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对抗原的识别、结合、中和和清除。
1. 抗原的识别和结合抗体通过其抗原结合部位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能够对抗原进行识别和结合。
2. 抗原的中和功能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可以阻止抗原进入细胞内,从而起到对抗原的中和功能。
3. 抗原的清除功能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后,能够诱导吞噬细胞吞噬和清除免疫复合物。
五、抗体的应用由于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特性,因此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诊断抗体可以作为诊断工具,用于检测各种疾病的抗体水平,如传染病、自身免疫疾病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课件知识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 (2)恢复力稳定性: • ①概念: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 坏后_______________ 的能力。 恢复到原状 • ②规律:一般地说,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 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就越弱。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 [思考探讨] 3.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农田生 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怎样? • 提示: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最强,而恢复力稳定性最弱;农田生态系统 抵抗力稳定性最弱,恢复力稳定性最强。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 1.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 (1)抵抗力稳定性: 抵抗外界干扰 • ①概念: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 并使自 保持原状 身的结构与功能______________ 的能力。 • ②原因: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 。 自我调节能力 • ③规律:一般地说,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 统发育阶段状况有关,其发育越成熟,营养 复杂 ,抵抗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结构越_______
联系
①一般呈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 差,反之亦然 ②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 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 2.两者关系(如图)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 3.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 总稳定性的关系(如图)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区别和联系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实质保持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恢复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核心抵抗干扰保持原状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影响因素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小营养结构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越联系一般呈相反关系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高中生物课本中“抗体”知识的梳理》
高中生物课本中“抗体”知识的梳理本专题以抗体为出发点,联系了高中教材中多个章节的知识点,如免疫、遗传的物质基础、生物膜系统及细胞工程、动物代谢知识等。
以该知识点为专题进行复习,不仅可以进一步熟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加强对课本知识的横纵向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而且对于培养分析、综合、应用等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一、知识体系:二、知识解析:(一)抗体的定义:●产生:抗体是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特性: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功能:具有免疫功能●化学本质:球蛋白(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产生紫色反应)(二)抗体的结构:组成抗体的基本元素是C、H、O、N等,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基本单位――氨基酸,各种氨基酸通过缩合方式形成肽链,抗体是由4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4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连接,再折叠、盘曲形成的空间结构就是抗体。
(三)抗体的合成与分泌:1.抗体是分泌蛋白,其合成及分泌是在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进行的,合成部位是在效应B细胞内的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与其合成及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注意掌握各细胞器所起的作用);其合成及分泌的途径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胞外,分布到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如唾液、泪、尿、乳汁等)中;该物质出细胞的方式为外排作用。
2.抗体的合成要受到相应基因的控制,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为真核细胞基因,其结构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非编码区对编码区的表达起调控作用,编码区包括内含子和外显子。
3.基因控制抗体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
(场所、原料、条件、过程等)1.定义:由单个B细胞经多次无性繁殖(即克隆)形成的细胞群所产生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特点)。
2.相关技术手段: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3.制备过程:详见本文第一部分“知识体系”注: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中要涉及到两次筛选,两次筛选的目的是不同的:(1)第一次筛选:B淋巴细胞在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可得到三种类型的融合细胞,即B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成的融合细胞、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骨髓瘤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的融合细胞,第一步筛选的目的是从三种融合细胞中把杂交瘤细胞筛选出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知识点:必修三(稳态与环境)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内液占2/3。
2、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3、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种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5、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生理盐水的浓度是 0.9% 的NaCl。
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由K+维持。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7、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种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发射弧,反射弧通常会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9、兴奋的产生:静息时,由于钠钾泵主动运输吸收K+排出Na+,使得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
静息状态下,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外正内负静息电位。
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此时为协助扩散,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产生外负内正动作电位。
10、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的1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稳态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血浆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淋巴循环)考点: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细胞外液的成分:水、无机盐(Na+, Cl-)、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气体:O2、CO2等其它物质:激素、抗体、维生素等。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
考点: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温度: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组织水肿形成原因: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①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②营养不良:③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
高中生物必修3之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3之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整理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2、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低于0.8 g/L:低血糖症高于1.2 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7、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8、血糖平衡的调节9、体温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复习知识梳理
必修3《稳态与环境》复习学问梳理第一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其次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一、稳态的生理意义 1、内环境:(1)单细胞生物一般生活在水中,通过细胞膜干脆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2)体液的组成:(3)内环境:①概念:相对于人体生活的外界环境,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练习:写出下列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1)组织细胞:组织液(2)血细胞:血浆(3)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4)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5)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
②主要组成之间的关系:(如上图)③功能: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稳态(1)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整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改变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调整机制经典说明: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目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
组织液 血浆 淋巴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体液 (内环境)(3)调整途径反馈调整: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整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整方式叫做反馈调整。
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加的调整。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整。
(4)意义:维持内环境在肯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特殊提示】①稳态不是肯定稳定,而是相对稳定。
②稳态主要通过神经调整,体液调整起协助作用,另外,免疫调整也起作用。
③人体维持稳态的实力是有肯定的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改变过于猛烈或人体自身的调整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二、体温调整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2、体温的测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
3、体温的来源: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热量。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稳态与环境》是生物必修三课程的一部分,主要介绍生物体的稳态调节机制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本篇文章将对该章节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
一、稳态的概念与调节机制1.稳态:指生物体内外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包括动态的内稳态和相对稳定的外稳态。
2.稳态调节机制:生物通过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稳态,包括负反馈调节、食物链和食物网等。
二、生物体的内稳态调节1.骨骼系统的调节:骨骼系统通过骨骼、肌肉和关节等组成,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水盐平衡和体温稳定。
2.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和神经传递物质的释放和传导,调节体内各种生理过程,如心跳、呼吸和食物的消化等。
3.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调节体内的代谢和各个器官之间的协调,如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等。
4.免疫系统的调节: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消灭体内外的病原微生物维持稳态,包括天然免疫和获得免疫两种机制。
三、生物体的外稳态调节2.生物体的适应性:生物通过适应环境的方式来维持外稳态,如动物的体型和行为特征的适应、植物的根系和叶片的结构适应等。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通过物种多样性、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方式维持稳态,包括生态平衡和生态趋同两种方式。
四、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温度是生物体内外稳态调节的重要因素,包括高温和低温对生物体的影响。
2.光照对生物的影响: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也对动物的生物钟和视觉发育等有重要影响。
3.水分对生物的影响:水分是生物体内外稳态调节的重要因素,包括饮水和排尿等方式维持水分平衡。
4.有机物对生物的影响:有机物通过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等方式对生物体产生影响,包括激素和药物等。
五、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水污染:包括水体被废水、工业污水和农田排水等污染物质所污染,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2.大气污染:包括空气中的颗粒物、尾气和臭氧等污染物质对生物体产生危害,如呼吸系统疾病和光合作用受抑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课本中“抗体”知识的梳理
本专题以抗体为出发点,联系了高中教材中多个章节的知识点,如免疫、遗传的物质基础、生物膜系统及细胞工程、动物代谢知识等。
以该知识点为专题进行复习,不仅可以进一步熟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加强对课本知识的横纵向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而且对于培养分析、综合、应用等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一、知识体系:
二、知识解析:
(一)抗体的定义:
●产生:抗体是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
●特性: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功能:具有免疫功能
●化学本质:球蛋白(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产生紫色反应)
(二)抗体的结构:
组成抗体的基本元素是C、H、O、N等,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基本单位――氨基酸,各种氨基酸通过缩合方式形成肽链,抗体是由4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4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连接,再折叠、盘曲形成的空间结构就是抗体。
(三)抗体的合成与分泌:
1.抗体是分泌蛋白,其合成及分泌是在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进行的,合成部位是在效应B细胞内的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与其合成及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注意掌握各细胞器所起的作用);其合成及分泌的途径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胞外,分布到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如唾液、泪、尿、乳汁等)中;该物质出细胞的方式为外排作用。
2.抗体的合成要受到相应基因的控制,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为真核细胞基因,其结构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非编码区对编码区的表达起调控作用,编码区包括内含子和外显子。
3.基因控制抗体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
(场所、原料、条件、过程等)
1.定义:由单个B细胞经多次无性繁殖(即克隆)形成的细胞群所产生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特点)。
2.相关技术手段: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
3.制备过程:详见本文第一部分“知识体系”
注: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中要涉及到两次筛选,两次筛选的目的是不同的:
(1)第一次筛选:B淋巴细胞在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可得到三种类型的融合细胞,即B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成的融合细胞、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骨髓瘤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的融合细胞,第一步筛选的目的是从三种融合细胞中把杂交瘤细胞筛选出来。
(2)第二次筛选: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B淋巴细胞不只是一种,融合后可得到多种杂交瘤细胞,本次筛选的目的从多种杂交瘤细胞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再进行细胞培养。
4.应用:①疾病诊断、治疗、预防;②单克隆抗体的商品化;③正在研究用单克隆抗体治疗癌症(生物导弹)
三、例题解析:
【例1】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毒素是抗体
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水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解析] 抗体是由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形成的效应B细胞分泌产生的,抗体是抗毒素和凝集素的统称,其化学本质是球蛋白,因此能被蛋白酶水解。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如风湿性心脏病。
[答案] C
【例2】下图甲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感染人体后,人体内抗体产生、病毒增殖与疾病程度变化曲线图。
分析回答:(1)a、b、c中表示疾病程度的曲线是_____,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_______。
(2)再次感染与初次感染相比,体内抗体产生明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初次感染之前一周给人体注射过相应的疫苗,因而在感染后人体没有明显病症出现,是人体内已有_________,该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图乙中用曲线表示出在(3)条件下,人体内抗体产生与疾病程度关系(用文字注明对应曲线名称)。
[解析]抗体的产生是在病毒感染之后,且渐渐增多至稳定水平。
因此曲线c表示抗体产生情况。
人患病应在病毒感染以后,且在抗体产生以后,病毒被不断消灭,疾病程度将不断下降,故曲线b表示疾病程度。
再次感染时,由初次感染时产生的记忆细胞再次受抗原刺激时,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细胞,继而产生大量抗体。
给人注射疫苗属于预防接种,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获得免疫能力,属于体液免疫。
[答案](1)b c (2)增加记忆细胞再次受抗原刺激时,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细胞,继而产生大量抗体(3)抗体体液免疫(4)如右图
四、迁移训练:
1.下列不属于抗体的是()
A.干扰素B.抗毒素C.凝集素D.免疫球蛋白
2.不能获得对传染病抵抗力的是()
A.服用抗体 B.接种疫苗C.输入丙种球蛋白D.感染病原体
3.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
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
A.氨基酸和核糖体 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
C.核苷酸和核糖体 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
4.在临床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甲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A.疫苗B.外毒素C.抗原D.抗体5.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6.参与体液免疫反应的抗体和过敏反应的抗体有何不同()
A.来源B.作用C.分布D.化学本质
7.能够使人产生病理反应的是()
A.血清中的抗体B.皮肤细胞上的抗体
C.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D.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8.下图表示动物细胞。
请据图回答:
(1)如果②是抗体,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
则该细胞是____________细胞。
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分化而来。
导致其分化的原因有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体若吸附在皮肤细胞的表面时,引起它产生的是__________,这样的抗体若发挥作用时,往往使皮肤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细胞是肾小管上皮细胞,与调节血钾和血钠含量变化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 ]_______,调节这一过程的激素是由_______分泌的_________。
(4)若我们接种了原来流行的流感病毒研制的疫苗,能否可以预防现今的流行感冒?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9.我国是乙型肝炎大国,我国科学家承担了国际肝脏蛋白质组30%的研究任务。
乙肝病毒的结构像汤丸,具有较厚的蛋白质外壳,其中心是双链DNA。
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以后,
在肝细胞内可复制出许多病毒颗粒,从而损害细胞的机能,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1)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输血、性接触、刮胡须B.握手C.呼吸 D.共用餐具
(2)侵人人体肝细胞的是乙肝病毒的__________。
(3)由乙肝病毒外壳蛋白颗粒制成的乙肝疫苗注射入人体后,不会使人致病,但能诱发人体产生抗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抗体由____________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_________两种细胞器的加工、运输破膜而出。
此过程还需___________提供能量。
抗体与乙肝病毒特异性结合后,可使乙肝病毒失去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5)若想在体内环境中得到大量纯度高、特异性强的抗体,常采用的生物工程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艾滋病(HIV)与上述乙肝病毒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其传播途径是题号(1)中的选项___________(只填字母);HIV侵犯的是人体的___________细胞,进入该种细胞的是HIV的_________________。
(7)艾滋病疫苗的制备由于HIV____________,因而非常困难。
目前由美籍华人科学家何大一创造的“鸡尾酒法”,即多个治艾滋病的药物联合使用,同时控制HIV侵染环节和变种,疗效较为显著。
参考答案:
1.A 2.A 3.A 4.D 5.D 6.C 7.B 8.(1)球蛋白效应B B细胞或记忆细胞 T细胞把抗原呈递给B细胞;抗原刺激记忆细胞。
(2)过敏原荨麻疹、湿诊、血管性水肿等(或皮肤过敏反应)(3)6 线粒体肾上腺醛固酮(4)不能病毒存在变异性,抗原与抗体结合存在特异性
9.(1)D (2)DNA (3)衣壳具抗原特异性,而没有具感染(或致病)性的DNA(或抗原决定簇位于衣壳上,无DNA 不能致病或复制)(4)效应B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感染破坏肝细胞(5)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6)A T RNA (7)变异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