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可靠性介绍
软件的可靠性名词解释
软件的可靠性名词解释软件的可靠性是指软件在特定条件下能够持续正常运行,并在合理的时间内执行所需功能的能力。
它是衡量软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的各种软件系统来说,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软件的可靠性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软件的可靠性的概念。
可靠性是指软件在特定环境下具有稳定、一致的行为。
也就是说,软件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正确输出结果,不会发生崩溃或错误的情况。
软件的可靠性与软件的功能、性能和安全性密切相关。
一款具有高可靠性的软件能够为用户提供可信赖的服务,不仅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还能够确保用户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软件的可靠性对于各个行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银行、保险、电信等领域中,软件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业务的顺利进行。
如果一款银行系统存在可靠性问题,可能导致用户的资金安全有风险,甚至可能引发系统崩溃,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样,在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中,软件的可靠性也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安全。
因此,保障软件的可靠性对于各个行业以及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任务。
那么,影响软件的可靠性的因素有哪些呢?首先,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对于软件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精心的软件设计和高质量的代码编写是确保软件可靠性的基础。
其次,软件的测试和验证阶段也是关键环节,通过充分的测试和验证可以及早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保障软件的可靠性。
此外,软件的维护与更新也是影响软件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软件可能受到新的环境和需求的影响,需要进行维护和更新来保持其可靠性。
为了提高软件的可靠性,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方法和技术。
例如,软件工程中的“防御性编程”原则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在设计和编写代码时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从而更好地确保软件的可靠性。
另外,使用合适的测试方法和工具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测试也是提高软件可靠性的有效方式。
同时,采用现代化的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如敏捷开发和自动化测试等,也有助于提高软件可靠性。
软件工程中的软件可靠性与可用性
软件工程中的软件可靠性与可用性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软件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个人手机上的应用程序到大型企业的业务系统,软件的可靠性与可用性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
本文将探讨软件工程中的软件可靠性与可用性,包括概念、重要性以及实现方法等。
一、概念1.1 软件可靠性软件可靠性指的是软件在规定的条件下,经过测试和验证后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能力。
换句话说,软件可靠性就是指软件系统产生正确结果的能力。
一个可靠的软件应该能够正确地响应用户的输入,并确保不会导致系统崩溃或数据丢失等问题。
1.2 软件可用性软件可用性是指软件对用户的便利程度和易用性。
一个软件的可用性好,意味着用户能够轻松学习和使用该软件,同时能够高效地完成所需的任务。
软件可用性的提高能够提升用户体验,降低用户对软件的抵触情绪并增加软件的市场竞争力。
二、软件可靠性与可用性的重要性2.1 保障系统稳定性软件工程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设计和构建稳定可靠的软件系统。
一个稳定的软件系统能够有效地运行,并且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或崩溃。
软件的可靠性与可用性是保障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2.2 提高用户满意度软件用户对于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有着很高的期望。
如果软件频繁崩溃、出错或者难以使用,用户就会感到失望和不满意,从而失去信任并转向竞争对手的产品。
因此,软件的可靠性与可用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3 减少成本与风险软件的不可靠和不可用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数据丢失、社会经济损失等。
而软件的可靠性与可用性的提升可以减少这些风险和成本。
例如,在金融领域,一个不可靠的软件系统可能会导致交易错误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一个可靠的软件系统则能够避免这些问题。
三、实现软件可靠性与可用性的方法3.1 合理的软件设计软件可靠性与可用性的实现需要从软件设计阶段开始。
在软件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用户需求、系统架构、模块化设计等因素,以确保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软件可靠性模型与评估方法
软件可靠性模型与评估方法软件可靠性是指在特定环境中,系统在规定时间内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用性的概率。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确保软件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软件可靠性模型与评估方法,以帮助开发人员提高软件的可靠性。
一、可靠性定义与重要性软件可靠性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软件系统在规定时间内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用性的概率。
软件可靠性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软件在特定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以评估软件系统的可信度和稳定性。
软件可靠性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到用户对软件系统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二、软件可靠性模型1. 静态模型静态模型是通过对软件设计和代码进行分析,检测潜在的软件错误,以预测软件系统的可靠性。
静态模型主要包括代码静态分析、软件结构分析和软件测试。
1.1 代码静态分析代码静态分析通过对源代码的分析,发现代码中的潜在错误和缺陷。
常用的代码静态分析工具包括Lint、FindBugs等,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提前发现代码中的潜在问题,从而减少软件系统的错误率。
1.2 软件结构分析软件结构分析主要是通过对软件系统的结构进行分析,检测系统的层次结构、调用关系、模块依赖等,以评估软件系统的可靠性。
软件结构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等。
1.3 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通过执行一系列测试用例,检查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错误和缺陷。
软件测试主要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等。
通过全面的软件测试,可以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动态模型动态模型是通过对软件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以评估软件系统的可靠性。
常用的动态模型包括故障树分析、可靠性块图和Markov模型等。
2.1 故障树分析故障树分析通过将软件故障转化为逻辑关系,来描述故障的发生和传播过程。
故障树分析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识别和定位软件系统中的关键故障点,从而制定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方案。
2.2 可靠性块图可靠性块图是通过将系统的可靠性表示为块和连接线的图形化表示方法,来描述系统的可靠性。
软件可靠性分析与测试
软件可靠性分析与测试软件可靠性是指软件在特定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正确性,即软件系统在给定时间段内能够正常运行且不发生错误或故障的程度。
为确保软件的可靠性,软件可靠性分析与测试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文将对软件可靠性分析与测试进行探讨。
一、软件可靠性分析软件可靠性分析是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对软件进行可靠性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对软件的结构、算法、接口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错误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1. 静态分析静态分析是通过对软件源代码或者设计文档进行审查,寻找代码中的错误或者潜在问题。
静态分析可以通过人工审查或者使用专门的静态分析工具来进行。
人工审查包括代码审查、文档审查等。
静态分析工具可以辅助发现代码中的潜在问题,如未初始化变量、内存泄漏等。
2. 动态分析动态分析是通过运行软件,观察软件的运行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或异常行为。
动态分析可以通过对软件进行调试、日志分析等方式来进行。
调试是一种常用的动态分析手段,通过逐步执行代码并观察执行结果,以发现运行时错误。
二、软件可靠性测试软件可靠性测试是为了验证软件的可靠性而进行的测试活动。
软件可靠性测试可以通过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等多种手段来实施。
1. 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一种基于软件需求和功能的测试方法,测试人员只需要关注软件的输入和输出,对软件内部的实现细节一无所知。
通过构造合理的测试用例,测试人员可以检测出软件是否满足预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 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一种基于软件内部结构和实现的测试方法,测试人员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设计和实现细节。
通过对软件的内部逻辑进行分析,测试人员可以构造出具有较高覆盖度的测试用例,以发现软件内部的错误。
3.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为了验证软件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而进行的测试活动。
通过模拟实际的使用场景,测试人员可以评估软件在不同负载下的相应时间、并发能力和稳定性等指标。
4. 异常情况测试异常情况测试是为了验证软件在异常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进行的测试活动。
软件质量度量指标及说明
软件质量度量指标及说明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了解和掌握软件质量度量指标是至关重要的,它们能够帮助我们评估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软件质量度量指标及其说明。
1.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软件在规定条件下,按照规定的要求正常运行的能力。
常用的可靠性度量指标包括故障密度、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TF)和平均修复时间(MTTR)等。
故障密度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故障数量与代码行数的比例,反映了软件中存在的错误密度。
2. 可用性:可用性是指软件按照规定的要求可供用户使用的程度。
常用的可用性度量指标包括平均时间到故障(MTTF)和平均修复时间(MTTR)。
MTTF是指在平均情况下,软件在无故障状态下运行的时间,越大表示可用性越高。
3. 可维护性:可维护性是指软件在修改、测试、故障排除和改进方面的容易程度。
常用的可维护性度量指标包括平均修复时间(MTTR)、修复效率和变更稳定性等。
MTTR是指修复故障所需的平均时间。
4. 可测试性:可测试性是指软件在测试过程中的容易程度。
常用的可测试性度量指标包括测试用例覆盖率和测试可行性。
测试用例覆盖率是指被测试的代码行数与被测试的总代码行数之比,反映了测试的覆盖程度。
5. 可移植性:可移植性是指软件在不同平台或环境下的适应性。
常用的可移植性度量指标包括代码冗余度和平台无关性。
代码冗余度是指在软件中存在的重复代码的比例。
以上是常用的软件质量度量指标及其说明,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和分析,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提升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建议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和情况选择合适的度量指标,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改进。
软件测试中的可靠性与容错性评估
软件测试中的可靠性与容错性评估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其中的可靠性和容错性评估尤为关键。
本文将介绍软件测试中可靠性和容错性的概念,并探讨如何评估软件的可靠性和容错性。
一、可靠性的定义和评估可靠性是指软件在一定条件下的正常运行能力。
即软件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环境下,按照规定的功能要求正确执行,并且不出现故障或偏离预期结果。
评估软件的可靠性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故障率:故障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出现故障的频率。
通过统计软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数量,并换算成故障率,可以评估软件的可靠性。
2.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MTTF是指软件平均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出现故障的时间。
通过统计软件运行一定时间内没有出现故障的持续时间,可以评估软件的可靠性。
3.可恢复性:软件的可恢复性是指软件在发生故障后,能够迅速恢复正常工作的能力。
通过模拟软件故障情况,测试软件的可恢复性,可以评估软件的可靠性。
二、容错性的定义和评估容错性是指软件在发生异常情况或错误输入时,能够正确处理并保持稳定的能力。
容错性直接关系到软件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评估软件的容错性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错误处理:软件应具备正确处理错误输入和异常情况的能力,例如用户输入错误的数据,或者网络通信中断等。
通过模拟错误输入和异常情况,测试软件的错误处理能力,可以评估软件的容错性。
2.恢复性:软件在发生错误或异常情况后,应能够自动或经过人工干预,迅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评估软件的恢复性需要测试其从错误或异常状态中恢复的速度和准确性。
3.容错机制:软件应该具备一定的容错机制,例如备份数据、自动保存、错误检测和纠正等。
通过测试软件的容错机制,可以评估软件是否具备良好的容错性。
三、评估方法和技术为了准确评估软件的可靠性和容错性,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1.功能测试:通过对软件的功能进行全面测试,检测软件是否能够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要求正确执行。
功能测试是评估软件可靠性和容错性的一项基础测试。
软件工程中的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
软件工程中的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软件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石,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各个领域,从商业到政府、医疗、交通等等。
然而,软件的大规模应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软件工程中的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软件可靠性1. 软件可靠性的定义软件可靠性是指软件在给定的环境下,在一定时间内正常工作的能力。
换句话说,可靠的软件应该能够在各种情况下提供一致的、正确的结果,而不会因为错误或者故障而导致系统崩溃或者数据丢失。
2. 提高软件可靠性的方法(1)测试与验证:通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过程,可以发现软件中的潜在问题和错误。
测试方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等,可以确保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都能正常运行。
此外,还可以使用静态分析工具和模型检查等方法,提前发现软件中的问题。
(2)容错与恢复:设计软件时,可以采用容错机制,使得软件在发生错误时能够自动修复或者自动切换到备用系统。
此外,还应该设计适当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
(3)代码质量管理:编写高质量的代码是提高软件可靠性的关键。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该遵循统一的编码规范,使用合理的变量命名和注释,避免重复代码和死代码的存在。
同时,还可以使用静态代码分析工具来检查代码质量,发现潜在问题。
二、软件安全性1. 软件安全性的定义软件安全性是指软件在面临各种威胁和攻击时,能够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安全的软件应该能够预防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泄露、代码注入和拒绝服务等安全威胁。
2. 提高软件安全性的方法(1)身份鉴别与访问控制:通过使用身份鉴别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系统。
常见的身份鉴别方式包括密码、生物特征识别和双因素认证等。
此外,还应该设置合理的访问控制策略,根据用户的权限限制其对系统资源的访问。
(2)数据加密与传输安全: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会被窃取或者篡改。
什么是软件可靠性
关于软件可靠性什么的软件可靠性?软件可靠性是指在给定时间内,特定环境下软件无错运行的概率。
软件可靠性的内容软件可靠性包含了以下三个要素:1.规定的时间软件可靠性只是体现在其运行阶段,所以将“运行时间”作为“规定的时间"的度量。
“运行时间”包括软件系统运行后工作与挂起(开启但空闲)的累计时间.由于软件运行的环境与程序路径选取的随机性,软件的失效为随机事件,所以运行时间属于随机变量。
2。
规定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指软件的运行环境。
它涉及软件系统运行时所需的各种支持要素,如支持硬件、操作系统、其它支持软件、输入数据格式和范围以及操作规程等.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软件的可靠性是不同的.具体地说,规定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描述软件系统运行时计算机的配置情况以及对输入数据的要求,并假定其它一切因素都是理想的。
有了明确规定的环境条件,还可以有效判断软件失效的责任在用户方还是研制方。
3。
规定的功能软件可靠性还与规定的任务和功能有关。
由于要完成的任务不同,软件的运行剖面会有所区别,则调用的子模块就不同(即程序路径选择不同),其可靠性也就可能不同。
所以要准确度量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必须首先明确它的任务和功能.软件可靠性的测试软件可靠性测试的目的软件可靠性测试的主要目的有:(1)通过在有使用代表性的环境中执行软件,以证实软件需求是否正确实现。
(2)为进行软件可靠性估计采集准确的数据。
估计软件可靠性一般可分为四个步骤,即数据采集、模型选择、模型拟合以及软件可靠性评估。
可以认为,数据采集是整个软件可靠性估计工作的基础,数据的准确与否关系到软件可靠性评估的准确度.(3)通过软件可靠性测试找出所有对软件可靠性影响较大的错误。
软件可靠性测试的特点软件可靠性测试不同于硬件可靠性测试,这主要是因为二者失效的原因不同。
硬件失效一般是由于元器件的老化引起的,因此硬件可靠性测试强调随机选取多个相同的产品,统计它们的正常运行时间。
正常运行的平均时间越长,则硬件就越可靠.软件失效是由设计缺陷造成的,软件的输入决定是否会遇到软件内部存在的故障。
测试中的软件可靠性评估和可维护性分析
测试中的软件可靠性评估和可维护性分析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的可靠性评估和可维护性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软件的测试和评估,我们能够了解到软件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对其维护性做出准确的分析。
本文将探讨测试中的软件可靠性评估和可维护性分析的相关内容。
一、软件可靠性评估1.1 软件可靠性的定义软件可靠性是指在给定的环境条件下,软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特定功能而无错误的概率。
软件可靠性评估旨在确定软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2 软件可靠性评估的方法软件可靠性评估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测试方法:通过设计合理的测试用例和测试环境,对软件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等,以评估软件在各种情况下的可靠性。
(2)统计方法:通过统计软件在一段时间内的错误发生率、故障修复时间等指标,对软件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3)模拟方法:通过建立软件的数学模型,对软件进行模拟运行,以评估软件在不同环境下的可靠性。
1.3 软件可靠性评估的指标软件可靠性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标的评估:(1)故障率:指软件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次数。
(2)可恢复性:指软件在发生故障后,能够快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3)可用性:指软件在给定时间内可正常工作的概率。
(4)可靠性:指软件在给定时间内正常工作的概率。
二、软件可维护性分析2.1 软件可维护性的定义软件可维护性是指在软件运行过程中,通过对软件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修复,以提高软件的性能、可靠性和可用性的能力。
软件可维护性分析旨在评估软件的可维护性水平。
2.2 软件可维护性分析的方法软件可维护性分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代码复杂度分析:通过对软件代码的复杂度进行分析,从而评估软件的可维护性。
复杂的代码结构和算法往往难以理解和修改,降低了软件的可维护性。
(2)代码耦合度分析:通过对软件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和通信关系进行分析,评估软件的可维护性。
高耦合度的软件模块之间相互依赖性强,一处修改可能会引起多处修改,增加了维护的难度。
软件工程软件可靠性
软件工程软件可靠性在软件工程中,软件可靠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软件在特定的环境下能够持续正常运行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软件的需求日益增长,软件可靠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本文中,将介绍软件可靠性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提高软件可靠性的方法。
一、软件可靠性的定义软件可靠性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软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按照预期的要求正常运行的概率或能力。
它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涉及到软件系统在不同环境和使用情况下的稳定性以及故障处理能力。
二、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1. 设计阶段:软件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软件的可靠性。
在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需求的完整性、接口的规范性、功能的正确性等因素,以确保软件具备可靠的基础。
2. 编码阶段:编码是将设计转化为实现的过程,代码的质量对软件的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编码阶段需要遵循规范的编码风格,严格测试和调试,减少代码中的错误和漏洞,提高软件的可靠性。
3. 测试阶段:软件测试是评估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在测试阶段,应该设计合理的测试用例,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以确保软件在各种情况下的稳定运行。
4. 环境因素:软件可靠性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操作系统、硬件环境以及网络环境都可能对软件的可靠性产生影响。
为了提高软件的可靠性,需要在设计和部署时考虑各种环境因素。
三、提高软件可靠性的方法1. 合理的软件设计:在软件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各种需求和使用情况,设计合理的软件架构和模块划分,避免单点故障和冗余设计,提高软件的可靠性。
2. 规范的编码和测试:编码时要遵循规范的编码风格,使用有效的变量命名和注释,减少代码中的错误和漏洞。
在测试阶段,要设计全面的测试用例,进行充分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保证软件的可靠性。
3. 异常处理和错误恢复:在软件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和错误,对于这些异常情况应该进行合理的处理和错误恢复机制设计,以保证软件能够在故障情况下继续正常运行。
软件测试中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验证
软件测试中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验证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软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程序到企业级的业务系统,软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体验和业务的正常运转。
而在评估软件质量的众多指标中,可靠性和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
本文将深入探讨软件测试中可靠性与稳定性验证的重要性、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可靠性与稳定性的概念可靠性是指软件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软件能够持续、准确地运行,不会出现意外的错误或故障。
稳定性则侧重于软件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性能不出现明显的下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一个可靠且稳定的软件应该能够应对各种可能的输入和操作场景,在不同的环境和压力下都能正常工作。
例如,一个在线购物网站在高峰时段能够承受大量用户的同时访问,并且顺利完成订单处理和支付流程,就体现了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可靠性与稳定性验证的重要性1、提升用户满意度用户对于软件的期望是能够随时可靠地使用,如果软件频繁出现故障或崩溃,用户体验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导致用户流失。
通过有效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验证,可以减少软件出现问题的概率,提高用户对软件的信任和满意度。
2、降低维护成本如果软件在投入使用后才发现存在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修复这些问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而在测试阶段就进行充分的验证,可以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从而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
3、保障业务连续性对于企业来说,许多关键业务都依赖于软件的正常运行。
如果软件出现故障导致业务中断,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确保软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保障业务连续性的重要前提。
三、可靠性与稳定性验证的方法1、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验证软件是否满足规定的功能需求。
通过对软件的各种功能进行详细的测试,包括正常流程和异常流程,可以发现软件在功能实现上的缺陷,从而评估其可靠性。
2、性能测试性能测试主要是评估软件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等性能指标。
软件 可靠性 标准
软件可靠性标准
软件可靠性是指软件在规定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行并保持其功能完整性的能力。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软件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
因此,制定软件可靠性标准对于保障软件质量、提高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首先,软件可靠性标准应当包括功能性、性能、可维护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在功能性方面,软件应当能够实现其设计的功能,并且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够正常运行。
性能方面,软件在各种负载条件下都应当有较好的响应速度和资源利用率。
可维护性是指软件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修复和升级,降低维护成本。
安全性则是软件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保障用户数据和隐私的安全。
其次,软件可靠性标准应当具有可衡量性和可验证性。
这意味着软件可靠性标
准应当具有明确的指标和测试方法,以便对软件进行评估和验证。
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软件在设计、开发和运行过程中能够达到既定的可靠性要求。
再次,软件可靠性标准应当是动态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环境的变化而不
断更新。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新需求的提出,软件可靠性标准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
最后,软件可靠性标准应当是全球化的,即在国际上具有通用性。
随着全球化
的发展,软件已经成为了跨国企业和全球用户的共同需求,因此软件可靠性标准需要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标准,以便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软件开发和应用。
总之,软件可靠性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软件质量、提高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软件行业应当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推广软件可靠性标准,以推动软件行业的健康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安全的软件产品。
软件可靠性
1.3 软件可靠性模型
(1)随机性分类法:根据随机过程的假设(如过程的确定性或非确 定性、马氏过程、泊松过程等)进行分类。
(2)按软件出现的故障数进行分类:主要有错误计数模型和非计数 模型,可数性或不可数性模型。
(3)按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进行分类:主要有贝叶斯方法或非贝叶 斯方法,最大似然估计法或最小二乘法,另外还有线性模型等。
2.软件可靠性 软件可靠性的定义是:“软件可靠性是软 件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及规定的环境条件下, 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规定的时间 (2)规定的环境条件 (3)规定的功能
1.2 软件可靠性的指标
(1)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TF:即两次失效之间的平均操作时间。 (2)平均修复时间MTTR:即修复一个故障平均需用的时间。 (3)有效性:A=(MTTF/(MTTF+MTTR))。 (4)初期故障率:一般以软件交付使用方后的3个月内为初期故障
(4)按模型使用的时间方式分类:主要有日历时间和执行时间模型。 (5)按修复过程分类:主要指强调对软件系统修复过程的一类模型,
如:完全修复型的和不完全修复型的模型,完全排错型和不完全 排错型的模型。 (6)按对软件的内部结构是否了解进行分类:可分为黑箱模型和白 箱模型。主要根据对软件内部结构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它们的结 构能加以利用的程度来进行分类。
期,初期故障率指软件在初期故障期内单位时间的故障数,一般 以每100h 的故障数为单位,可以用来评价交付使用的软件的质量, 并预测软件可靠性何时基本稳定。 (5)偶然故障率:一般以软件交付给使用方后的4个月后为偶然故 障期。偶然故障率指软件在偶然故障期内单位时间的故障数,一 般以每千小时的故障数为单位,它反映了软件处于稳定状态时的 质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软件可靠性的定义
软件可靠性报告
软件可靠性报告引言软件可靠性是衡量软件系统正确完成所需功能的能力的度量。
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从需求分析到设计、实现和测试,都需要考虑软件可靠性。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介绍软件可靠性的重要性,并讨论一些提高软件可靠性的常用方法。
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软件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医疗保健、金融服务、交通管理等。
软件故障或错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数据丢失、财产损失甚至人身安全的威胁。
因此,软件可靠性变得至关重要。
软件可靠性不仅仅意味着软件系统能够正确地完成用户的要求,还包括其对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以及在长时间运行中的稳定性。
一个可靠的软件系统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并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
软件可靠性评估为了评估软件的可靠性,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验证和验证验证和验证是确定软件是否符合规格和用户需求的关键方法。
通过对软件的设计和代码进行详细检查,可以识别潜在的错误和缺陷。
验证是通过对软件进行静态分析和测试,以确保软件在各种情况下能够正确工作。
2. 强大的测试策略软件测试是评估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个强大的测试策略应该包括各种类型的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通过使用不同的测试技术和工具,我们可以发现软件中的潜在缺陷并修复它们。
测试策略还应该包括对异常情况的测试,以确保软件在面对不正常的输入或环境变化时能够正确处理。
3. 完善的错误处理机制一个可靠的软件系统应该具备完善的错误处理机制,能够及时捕获和处理潜在的错误。
错误处理应该包括准确的错误诊断和记录,以及相应的修复措施。
错误处理的目标是最小化对用户的影响,并保证软件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4. 故障容错故障容错是指软件在面对部分故障时仍然能够继续正常工作的能力。
通过使用冗余设计、备份系统和错误恢复机制,可以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靠性。
故障容错还包括自动重启、错误恢复和数据恢复等功能,以确保软件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
提高可靠性的最佳实践以下是一些提高软件可靠性的最佳实践:1.良好的软件设计和架构: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和低耦合的架构,可以减少软件中的错误传播,并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软件可靠性——精选推荐
软件可靠性软件的可靠性是用以衡量一个软件(指计算机程序)好坏很重要的一个评价指标。
软件的可靠性与硬件的可靠性有许多相似之处,更有许多差别。
这种差异是由于软、硬件故障机理的差异造成的,因而使软件可靠性在术语内涵、指标选择、设计分析手段以及提高软件可靠性的方法与途径等方面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然而,软件可靠性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正在发展和应用。
1 基本概念(1) 软件故障及其特征对于软件的不正常,常用三个术语来描述:①缺陷(fault):指的是软件的内在缺陷。
②错误(error):缺陷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暴露,导致系统运行中出现可感知的不正常、不正确和不按规范执行的状态。
③故障(failure):由于对错误未作任何纠正而导致系统的输出不满足预定的要求。
缺陷可能导致错误并造成系统的故障,因此,缺陷是一切错误的根源,故存在下面的传递关系:缺陷→错误→故障。
但是发生过故障的软件通常仍然是可用的。
只有当软件频繁发生故障,或公认已经“陈旧”时,软件才被废弃,这一版本软件的寿命也就终结。
有缺陷的软件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导致出错,而在一般情况下是能够正常工作的。
软件缺陷一般有以下特征:①软件缺陷的固有性。
软件一旦有缺陷,它将潜伏在软件中,直到它被发现和改正。
反之,在一定的环境下,软件一旦运行是正确的,它将继续保持这种正确性,除非使用环境发生了变化。
此外,它不像硬件,随时间推移会因使用而不断“耗损”,或产生新的缺陷。
因此,软件缺陷是“牢靠地”、“无耗损地”潜伏于软件之中。
②缺陷对环境的敏感性。
对于一个软件来说,它的各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软件的运行过程实际上是各部分间的一个逻辑组合过程,不同的逻辑组合就可得到不同的程序路径,而每一次软件运行或完成某功能都是选择了某一条程序路径。
选什么样的程序路径是由软件自身确定的输入环境决定的。
对于不同的输入环境,软件的运行路径可能有不同。
如果软件在某些程序路径上含有缺陷,那么在执行这些程序路径时就有可能发生错误。
软件可靠性
7. 7软件可靠性7.7.1基本概念1.软件可靠性的定义定义1软件可靠性(software reliability)是指软件在规定的运行环境中和规定的时间内无失效运行的概率[ANSI91]。
所以它是时间t的函数,我们用R(t)来表示。
(failure rate)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软件发生故障的概率。
它和软件可定义2软件故障率靠性的关系如下:dR(t)dt■ (t)R(t)或者是:tR(t)二exp( - o■ (t)dt)定义3软件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
指软件从开始运行到出现一个故障的期望时间, 根据可靠性的定义有:MTTF 二° R(t)dt和软件中错误相关的定义定义4软件错误(Software Erroi)。
指在软件生存期内的不希望或不可接受的人为错误。
软件错误是一种人为的行为,相对于软件本身是一种外部行为。
定义5软件缺陷(Software Defect)。
指存在于软件(文档、数据、程序)之中的那些不希望或不可接受的偏差。
其结果是软件在某一特定条件时出现运行故障。
当软件指程序时, 软件缺陷即程序污点(Bug)。
定义6软件故障(Software Fault)。
指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希望或不可接受的内部状态。
软件故障是一种动态行为。
定义7软件失败(Software Failure)。
指软件运行时产生的一种不希望或不可接受的外部行为结果。
2.软件的可用性定义程序在给定的时间点,按照SRS的规定,成功地运行的概率。
可靠性与可用性的区别:可靠性指在0到t这段时间间隔内系统没有失效;可用性仅仅意味着在时刻运行的。
t,系统是正常在时刻t系统是可用的,意味着两种可能:1)在0到t这段时间间隔内系统一直没有失败;2)在0到t这段时间间隔内,系统失效了若干次,但都被修复好了。
如果一端时间内,软件系统故障停机时间分别为t d1 , t d2 ,,正常运行时间分别为t u1 ,t u2 ,:= ” = =。
软件可靠性介绍
软件危机的具体体现
6. 软件缺少适当的文档资料 缺乏必要的文档资料或者文档资料不合格, 将给软件开发和维护带来许多严重的困难和问题。 最典型失败系统的例子是: IBM公司开发OS/360系统,共有4000多个模 块,约100万条指令,投入5000人年,耗资数亿 美元,结果还是延期交付。在交付使用后的系统 中仍发现大量(2000个以上)的错误。
硬件生产率大幅提高 软件规模增大,复杂度增大
以美国宇航局的软件系统为例: 1963年 水星计划系统 200万条指令 1967年 双子星座计划系统 400万条指令 1973年 阿波罗计划系统 1000万条指令 1979年 哥伦比亚航天飞机系统 4000万条指令
软件生产率很低 硬、软件供需失衡
3、软件内部结构
结构越复杂,软件复杂度越高,内含缺陷数越大,因而软件可靠度
越低。
4、软件可靠性设计技术
一般是指软件设计阶段中采用的用以保证和提高软件可靠性为主要
目标的软件技术。
5、软件可靠性测试
研究表明,软件测试方法与资源投入对软件可靠性有不可忽视的影
响。
6、软件可靠性管理
软件可靠性管理旨在系统管理软件生存期各阶段的可靠性活动,使
软件与硬件可靠性的区别硬件软件故障机理老化损耗残留缺陷在一定环境下造成的软件错误复杂性内部逻辑较为简单内部逻辑高度复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错误是导致软件故障的主要原因硬件软件故障机理老化损耗残留缺陷在一定环境下造成的软件错误复杂性内部逻辑较为简单内部逻辑高度复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错误是导致软件故障的主要原因软件是唯一的软件拷贝不改唯一性任何两个硬件不可能绝对相同软件是唯一的软件拷贝不改变软件本身可靠性的核心内部元部件设计者的思维和软件的复杂性纠错维护方法修复或更换失效的元部件重设计可靠性检验标准化已标准化且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仍未建立更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产品市场已有成熟的产品市场产品市场还很新错误性质一些瞬间的硬件错误可能会被误认为是软件错误软件错误是永恒的可重现的变软件本身可靠性的核心内部元部件设计者的思维和软件的复杂性纠错维护方法修复或更换失效的元部件重设计可靠性检验标准化已标准化且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仍未建立更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产品市场已有成熟的产品市场产品市场还很新错误性质一些瞬间的硬件错误可能会被误认为是软件错误软件错误是永恒的可重现的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1运行环境剖面?同一软件在不同运行剖面下其可靠性行为可能极不相同
软件工程中的软件工程可靠性
软件工程中的软件工程可靠性软件工程可靠性是指软件系统在特定条件下,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正常运行而不发生故障的能力。
在软件工程领域,可靠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到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本文将从可靠性的概念入手,探讨软件工程中的软件工程可靠性的重要性、衡量方法以及提高可靠性的策略。
一、可靠性的概念软件工程可靠性是指软件系统在特定环境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能够保持正常运行而不发生故障的能力。
可靠性是软件质量的重要属性之一,它反映了软件在运行过程中是否稳定可靠。
一个可靠的软件系统不仅能够正确地执行预期的功能,还能够在各种异常情况下保持稳定,不会导致系统崩溃或数据丢失。
二、软件工程可靠性的重要性1. 用户需求满足:可靠性是用户评估软件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个稳定可靠的软件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增强用户对软件的信任度。
2. 经济效益提升:软件系统的故障和缺陷往往会导致额外的修复和维护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提高软件可靠性可以降低维护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3. 品牌形象塑造:软件可靠性直接影响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度和品牌形象。
一个可靠的软件系统能够树立品牌的良好形象,增强用户的忠诚度,从而带来更多的用户和市场份额。
三、衡量软件工程可靠性的方法1. 失效率度量:失效率是衡量软件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失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概率,通常用每百万小时故障数(Failures In Time,FIT)来衡量。
FIT越低,表示软件系统的可靠性越高。
2. 平均无故障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MTBF):MTBF 指软件系统连续无故障运行的平均时间。
MTBF越长,表示软件系统的可靠性越高。
3. 故障率度量:故障率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发生故障的频率,通常以故障次数除以运行时间来计算。
故障率越低,表示软件系统的可靠性越高。
四、提高软件工程可靠性的策略1. 设计规范: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制定严格的设计规范是提高软件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软件可靠性介绍.
软件危机的具体体现
4. 软件产品质量无法保证 系统中的错误难以消除。软件是逻辑产品, 质量问题很难以统一的标准度量,因而造成质量 控制困难。 软件产品并不是没有错误,而是盲目检测很 难发现错误,而隐藏下来的错误往往是造成重大 事故的隐患。
软件危机的具体体现
5. 软件产品难以维护 软件产品本质上是开发人员的代码化的逻辑 思维活动,他人难以替代。除非是开发者本人, 否则很难及时检测、排除系统故障。 为使系统适应新的硬件环境,或根据用户的 需要在原系统中增加一些新的功能,又有可能增 加系统中的错误。
软件危机的具体体现
6. 软件缺少适当的文档资料 缺乏必要的文档资料或者文档资料不合格, 将给软件开发和维护带来许多严重的困难和问题。 最典型失败系统的例子是: IBM公司开发OS/360系统,共有4000多个模 块,约100万条指令,投入5000人年,耗资数亿 美元,结果还是延期交付。在交付使用后的系统 中仍发现大量(2000个以上)的错误。
软件可靠性介绍
目 录
一、软件危机介绍 二、软件可靠性概述 三、软件可靠性的检测方法 四、提高软件可靠性的方法
一、软件危机介绍
什么是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software
crisis),是指落 后的软件生产方式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计 算机软件需求,从而导致软件开发与维护 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严重问题的现象。
2002年11月28日,欧洲的亚里安娜5型火箭因发动 机控制系统软件的错误而导致飞行试验失败。
事故原因分析
据统计,计算机系统中,由于软件错误引起的故障 占所有故障的65%。 美国贝尔(Bell)实验室曾对一个AT&T运行支持系 统作了统计,发现80%的故障与软件有关。 究其原因是软件太复杂了,一个小小的程序,其可 能的路径可以是天文数字,以致于在软件开发过程 中难以对其作穷尽的测试,或者说难于完全排除软 件缺陷。
软件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评估
软件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评估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软件系统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程序到企业的关键业务系统,从医疗设备的控制软件到航空航天领域的飞行控制系统。
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个不可靠或不安全的软件系统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业务中断、财产损失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软件系统进行准确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评估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软件系统的可靠性。
简单来说,可靠性指的是软件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这包括软件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不会出现无故崩溃、错误或异常。
要评估软件系统的可靠性,需要考虑多个方面。
其中之一是软件的设计和架构。
一个良好设计的软件架构能够有效地减少潜在的故障点,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
例如,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可以使各个模块相对独立,一旦某个模块出现问题,不会轻易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
软件的代码质量也是影响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清晰、规范、易于理解的代码能够降低出错的概率,并且在出现问题时更容易进行排查和修复。
代码中的错误,如逻辑错误、语法错误、边界值错误等,都可能导致软件在运行时出现故障。
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进行严格的代码审查和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软件运行的环境也会对其可靠性产生影响。
不同的操作系统、硬件配置、网络条件等都可能导致软件表现出不同的稳定性。
因此,在评估可靠性时,需要充分考虑软件可能运行的各种环境情况。
接下来,我们谈谈软件系统的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软件系统保护信息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能力,以及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修改或破坏的能力。
在评估软件系统的安全性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
用户是否能够被正确地识别和授权访问相应的资源,这是保障系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数据的加密和保护也是安全性评估的重要方面。
敏感信息,如用户的个人信息、财务数据等,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加密,以防止被窃取或篡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危机的背景
20 世纪60年代以前,计算机刚刚投入实际使用,软件设计往 往只是为了一个特定的应用而在指定的计算机上设计和编制, 采用密切依赖于计算机的机器代码或汇编语言;软件的规模 比较小,文档资料通常也不存在,很少使用系统化的开发方 法;设计软件往往等同于编制程序,基本上是个人设计、个 人使用、个人操作、自给自足的私人化的软件生产方式。 60年代中期,大容量、高速度计算机的出现,使计算机的应 用范围迅速扩大,软件开发急剧增长。高级语言开始出现; 操作系统的发展引起了计算机应用方式的变化;大量数据处 理导致第一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诞生。软件系统的规模越来 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软件可靠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原来的个人设计、个人使用的方式不再能满足要求,迫切需 要改变软件生产方式,提高软件生产率,软件危机开始爆发 。
与非结构化方法比较,结构化方法可以明显减少软件缺陷数。
9、软件开发环境
研究表明,程序语言、软件开发环境影响软件的可靠性,而软件测
试工具的优劣则影响可靠性测试结果。
三、软件可靠性的检测方法
软件可靠性的11种检测方法
1.用户权限限制。
软件是否按功能模块划分用户权限,权限划分是否
合理,考察超级用户对各个用户的权限管理是否合 理,包括修改用户的登录资料等。
软件危机的具体体现
6. 软件缺少适当的文档资料 缺乏必要的文档资料或者文档资料不合格, 将给软件开发和维护带来许多严重的困难和问题。 最典型失败系统的例子是: IBM公司开发OS/360系统,共有4000多个模 块,约100万条指令,投入5000人年,耗资数亿 美元,结果还是延期交付。在交付使用后的系统 中仍发现大量(2000个以上)的错误。
A c d e g f j h i k l ≥ 20 次
m B
软件与硬件可靠性的区别
硬件 故障机理 复杂性 老化损耗 内部逻辑较为简单 软件 残留缺陷在一定环境下造成的 软件错误 内部逻辑高度复杂,这就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错误是导 致软件故障的主要原因 软件是唯一的,软件拷贝不改 变软件本身
唯一性
软件危机的具体体现
1. 软件开发进度难以预测 拖延工期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现象并不罕见, 这种现象降低了软件开发组织的信誉。
以丹佛新国际机场为例: 该机场规模是曼哈顿机场的两倍,宽为希思机场的 10倍,可以全天侯同时起降三架喷气式客机;投资1.93 亿美元建立了一个地下行李传送系统,总长21英里,有 4000台遥控车,可按不同线路在20家不同的航空公司柜 台、登机门和行李领取处之间发送和传递行李;支持该 系统的是5000个电子眼、400台无线电接受机、56台条形 码扫描仪和100台计算机。按原定计划要在1993年万圣节 前启用,但一直到1994年6月,机场的计划者还无法预测 行李系统何时能达到可使机场开放的稳定程度。
软件可靠性介绍
目 录
一、软件危机介绍 二、软件可靠性概述 三、软件可靠性的检测方法 四、提高软件可靠性的方法
一、软件危机介绍
什么是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software
crisis),是指落 后的软件生产方式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计 算机软件需求,从而导致软件开发与维护 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严重问题的现象。
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
1、运行环境(剖面)
同一软件在不同运行剖面下,其可靠性行为可能极不相同。 软件故障是软件缺陷在一定输入情况下被激活的结果. 假设软件输入域划分为两个部分:G和F:运行剖面不包含F中的输
入,则软件不会出现故障,其可靠性恒为l。反之,如果运行剖面 不包含G中的输入,则每一输入情况下均出现故障,如果没有容错 措施,则R=0。
软件故障
软件可靠性
软件故障的特点
激活软件 缺陷的数据 输入域
软件缺陷
软件
不可接受的结果 (软件故障) 输出域
举例——由于软件故障造成的重大事故
美国空军的范登堡中心在60年代后期发生过多次导 弹试射失败的事故,事后发现几乎都是由软件错误 造成的;
我国某型号飞机首飞前航空电子系统在地面测试中 测出的故障共800多个,其中软件故障就达600多个, 约占75%; 美国的Therac-25放射性治疗仪由于软件存在缺陷 导致几个癌症病人受到非常严重的过量放射性治疗, 其中4个人因此死亡;
5.屏蔽用户操作错误。
考察对用户常见的误操作的提示和屏蔽情况,例如
可否有效避免日期的录入错误或写入无效的日期。
6.错误提示的准确性。
当用户操作错误或软件发生错误时,能否有准确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晰的提示,使用户知道造成错误的原因。例如当用 户未输入完有效信息时存盘,系统应当给出关于未 输入项的提示。
软件可靠性的11种检测方法
之系统化、规范化、一体化,这样就可以避免许多人为错误,以提 高软件可靠性。
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
7、软件开发人员能力和经验
软件开发人员(包括测试人员)的能力愈强,经验愈丰富,所犯错误
便可能愈少,所得软件产品质量愈高,相应的可靠性也愈高。
8、软件开发方法
软件工程表明,开发方法对软件可靠性有显著影响。
二、软件可靠性概述
软件可靠性定义
“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软件不引起 失效的概率”。 规定的条件:
软件运行的软、硬件环境
软件操作剖面:软件运行的输入空间及其概率分布
规定的时间:
日历时间 时钟时间 执行时间
软件可靠性问题的提出
1968年在联邦德国召开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际 软件工程会议上提出的“软件危机”的主要问题 之一,就是软件可靠性低,经常出故障。 从那时起,业界才开始认识到软件可靠性的重要 性。
3、软件内部结构
结构越复杂,软件复杂度越高,内含缺陷数越大,因而软件可靠度
越低。
4、软件可靠性设计技术
一般是指软件设计阶段中采用的用以保证和提高软件可靠性为主要
目标的软件技术。
5、软件可靠性测试
研究表明,软件测试方法与资源投入对软件可靠性有不可忽视的影
响。
6、软件可靠性管理
软件可靠性管理旨在系统管理软件生存期各阶段的可靠性活动,使
9.输入数据有效性检查。
当用户输入的数据有错时,软件应能判断数据的有
效性,避免无效数据的生成。
软件可靠性的11种检测方法
10.异常情况的影响。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进行掉电等试验,考查数据和系
统的受影响程度;若受损,是否提供补救工具,补 救的情况如何。
11.网络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当网络中断连接时,是否会造成数据的丢失。
2、软件规模
随着软件规模的增大,软件可靠性问题愈显突出。在我们考虑软件
可靠性问题时,软件一般是指中型以上软件(4000-5000条以上语 句),这时可靠性问题难以对付。 软件工程实践的一个侧面可以反映这一点,即单元测试一般由编程 人员本人进行,而综合测试则需独立的测试人员。
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
软件危机的具体体现
2. 软件开发成本难以控制 投资一再追加,令人难于臵信。往往是实际 成本比预算成本高出一个数量级。而为了赶进度 和节约成本所采取的一些权宜之计又往往损害了 软件产品的质量,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用户的 不满。
软件危机的具体体现
3. 用户对产品功能难以满足 开发人员和用户之间很难沟通、矛盾很难统 一。往往是软件开发人员不能真正了解用户的需 求,而用户又不了解计算机求解问题的模式和能 力,双方无法用共同熟悉的语言进行交流和描述。 在双方互不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就仓促上阵 设计系统、匆忙着手编写程序,这种“闭门造车” 的开发方式必然导致最终的产品不符合用户的实 际需要。
硬件生产率大幅提高 软件规模增大,复杂度增大
以美国宇航局的软件系统为例: 1963年 水星计划系统 200万条指令 1967年 双子星座计划系统 400万条指令 1973年 阿波罗计划系统 1000万条指令 1979年 哥伦比亚航天飞机系统 4000万条指令
软件生产率很低 硬、软件供需失衡
2.用户和密码封闭性。
软件对用户名和密码有无校验,有无保护措施,尤
其对密码有无屏蔽功能。
3.系统对用户错误登录的次数限制。
软件对用户错误登录有无次数限制,一般做法是连
续三次登录失败就退出系统。
软件可靠性的11种检测方法
4.留痕功能。
软件是否提供操作日志,比如某用户登录的时间,
查询、修改或删除的动作以及离开的时间等。
软件危机的提出
196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计算机科学家在联邦 德国召开国际会议,第一次讨论软件危机问题。 会上提出,软件危机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软件可 靠性低,经常出故障。 会上正式提出“软件工程”一词,从此一门新兴 的工程学科——软件工程学——为研究和克服软 件危机应运而生。
软件危机的形成原因
2002年11月28日,欧洲的亚里安娜5型火箭因发动 机控制系统软件的错误而导致飞行试验失败。
事故原因分析
据统计,计算机系统中,由于软件错误引起的故障 占所有故障的65%。 美国贝尔(Bell)实验室曾对一个AT&T运行支持系 统作了统计,发现80%的故障与软件有关。 究其原因是软件太复杂了,一个小小的程序,其可 能的路径可以是天文数字,以致于在软件开发过程 中难以对其作穷尽的测试,或者说难于完全排除软 件缺陷。
调用路径太多
其中每个结点或圆圈代表一段 可能以转移语句结束的顺序执 行语句,每条弧代表两段程序 间的控制转移。程序含有一个 最少重复20次的循环语句。由 于有5条贯穿循环体的路径,即 c→d→e→f→h→m; c→d→e→f→i→m; c→d→e→g→j→m; c→d→e→g→k→m; c→d→l→m,那么从 点A到点 B的所有独立路径数为520 +519 +…+5,约为1014 或101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