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北伐战争
第15课 北伐战争 (共35张PPT)
•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背景:
2.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时间: (2)内容:
(3)意义:
3.成果: 黄埔军校的建立
(1)时间: (2)地点: (3)全称: (4)创办人: (5)领导机构: (6)作用:
二.高潮——北伐胜利进军
1.时间 2.目的
3.总司令 4.主要战场 5.北伐军先锋 6.主要战役 7.成果 8.胜利的原因
升 革命者来 贪
官
生
发
畏
财
死
请
勿
往
入
他
斯
处
门
“开这个军官学 校,独一无二的 希望就是创造革 命军,来挽救中 国的危亡。”
——孙中山在黄埔 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的目的(原因)是什么?
培养不怕牺牲,一心做救国救民事业, 有理想的革命军人。
黄埔军校从 1924年5月至 1927年7月,招 收了六期学生共2 万多人。黄埔军 校为国共两党培 养了一批著名将 领和军事人才。
北伐进军
北伐战争的意义
• (1)北伐战争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 建的革命战争。(性质)
• (2)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3)同时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开展武装
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开始了创建工农红军、 进行土地革命的新时期。(经验)
各地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农民协会组织和会员数前所未有 湖南、湖北农民协会会员剧增 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很大发展 上海工人三次罢工 意义: 给北伐军极大的支持。
归纳孙中山一生主要革命活动
1.1894年成立兴中会。
2.1895年组织广州起义。
3.1907年组织广西起义。 4.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5.提出三民主义。 6.1911年组织黄花岗起义。 7.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19张PPT)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 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写一篇50字的 短文,谈谈你对黄埔精神的 认识。
谢谢大家!
再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北京 直
隶
山东
奉天
安
湖北
江宁(南京)
徽
上海
武昌
汀泗桥 贺
浙
胜
湖
桥 江 南昌
西
江
南
广州
独立团的 辉煌战绩,为 国民革命军第 四军赢得了 “铁军”的光 荣称号。
你抢我答
北伐时间 1926年7月—1927年7月 北伐目的 打倒列强,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北伐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敌我态势 敌强我弱 战略方针 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北伐先峰 叶挺独立团被誉为“铁军”
三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视频欣赏
南
京
国
民
政
府
的
成
立 “四·一二共”产反党革人命被政砍变头中被屠杀的共产党人
三 、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南
京
国
民
政
府
的
成
立
南京国民政府旧址
巩固小结
国共合作 ——前提
国 民
创办黄埔军校 ——发展
革
命
北伐战争 —— 高潮
四一二政变——转折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失败
课堂检测
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一
政治创部校始主长人任 孙周蒋恩中介来山石
、
黄
埔
军 校
时 间
地 点
的 1924年5 创月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共22张PPT)
——北伐战争
——国民党右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审时度势,合作共赢——国共合作的实现
1、背景:
a. 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建立_革_b_命.__统孙。一中战山线深深感到必须改组_国__民_党_____,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2、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孙_中__山____主持下于广州召开,
1 学习目标
1)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国共合作与2北学伐习战重争点
北伐战争胜利
3 学习难点
1)国共合作的原因;2)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3)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1 审时度势,合作共赢
——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共合作与2北两伐党战同争心,其力断金
——韩俊,曹均学《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原因探 析》 2)血的教训,中共认识到力量弱小,需要团结革命同盟
审时度势,合作共赢——国共合作的实现
材料三: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先生依靠地方军阀,相继发 起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已的孤独。国民党正在堕落中 死亡,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
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_______标志着
_____。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审时度势,合作共赢——国共合作的实现
3、成果: 1924年5月,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黄称埔__军_校__, 由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__石______任校长,周_恩_来_______任政 治部主任。这所学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 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件
本振武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师资力量雄厚
文素松:黄埔军校管理部主任。先后就读于江西陆军测绘学堂、组河织北机保构定健军全官学校。
周骏彦:黄埔军校军需部主任。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曾赴日留学,就读于日本警
监学校、东京法政大学。
李其芳:黄埔军校军医部副主任。上海同济德文医学堂、德国柏林大学毕业。
邓士章:黄埔军校军械处处长。同济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毕业,时任广州石井
国共合作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也有利于两党自身的发展。
必须坚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方向,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
必须充分发动和武装工农,使革命获得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统一战线中,共产党人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立性,掌握对革命 的领导权。
1927年4月
南京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张 作霖被日本人炸死。1928年底,______宣布 “东北易帜”,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在20世纪20年代传唱 大江南北的《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当 时人民为什么会发出“打 倒列强,除军阀”的呼声?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仍然处于军阀割据、四分五裂的状态。在各派军 阀中,以曹琨、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势力最强。他们在英、美等国支持下,于 1920年的直皖战争和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取得胜利,控制了中央政权。 1923年3月,他们在洛阳召开军事会议,加紧推行武力统一全国的计划,再次挑 起军阀混战。到1924年,参加混战的兵力达45万人,战火燃遍了全国大部分省区。 随着军费的激增,大小军阀在他们的统治区内巧立名目,增收捐税,滥发纸币, 肆意搜括,致使经济萧条,生灵涂炭。
……但是孙中山又看到,当时的国民党,党员构成“非常复 杂”,“大多数党员”都是以加入国民党为做官的捷径。国民党的 指导思想、政治纲领、组织纪律,都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孙中山 痛感有必要彻底改造国民党。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024版新教材)
叛 民政府
变
成立
革
命
随堂练习 1. 国民党一大上确定的三大政策是( D )
A.旧三民主义 B.进行北伐战争 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 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 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 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
组织运输队等。这表明( B )
A.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 B.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C.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 D.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3. 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使南京政
府在名义上统一全国的是( D )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张学良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 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 建立“国民政府”。
南京政府建立之后,在“分共清党”,镇 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1928年6月,北 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东。北奉系军阀张作霖在 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易炸帜死。1928年底,张 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 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 统一了全国。
4.北伐军先锋: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连 克汀泗桥和贺胜桥。
北伐对象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军阀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控制地区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 山东、察哈尔和直隶
5.北伐经过: 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
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 并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昌 城头。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2)汪精卫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
八年级上册历史15课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15课笔记以下是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 课的笔记内容:第15 课北伐战争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 中共三大的召开- 时间:1923 年6 月- 地点:广州- 内容: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时间:1924 年1 月- 地点:广州- 内容: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 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二、北伐战争1. 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 开始时间:1926 年3.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4. 经过:- 湖南湖北战场: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江西战场:消灭孙传芳主力- 福建浙江战场:挺进上海5. 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 年4 月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2.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927 年4 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3.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口号,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4. 国共合作破裂: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
四、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1. 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2. 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
3. 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 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五、国民革命的失败1. 客观原因:反革命力量强大,资产阶级发生严重动摇,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革命。
2. 主观原因: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陈独秀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件(共30张PPT)
2.孙中山的转变
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
多次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失败,感 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徒有民国之名,毫无民国 之实,是在是一个假民国。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在一九二四年,当国共合作问题正进行讨论时,我问孙中山 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他回答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 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鲜血液。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节 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1.知道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北伐战争奠定了基础,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以及南京临时政府的 成立。培养学生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进行考量的思维。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素养目标: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宋庆龄选集》
1911年
1913年
1915年
新课讲解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背景: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 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人新 鲜血液 时间地点:1924年1月 广州 内容: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 意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 式建立。
国民党“一大”会场
新旧三民主义有何不同? 新旧三民主义最大区别是新三民主义明确了反帝革命任务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课讲解
3.建立黄埔军校
时间:1924年5月 地点:广州黄埔 军校总理:孙中山 校长: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作用: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 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 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的召开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 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理本课线索
记必背重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标志1924 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基础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目的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统治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黄埔军校的建立
条件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时间1924年5月地点广州黄埔
负责人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
部主任
作用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
伐战争作了准备
北伐战争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时间1926—1928年
经过
(1)北伐先锋: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
2)湖南、湖北战场(初期的主要战场):经过汀泗桥、贺胜桥、武
昌战役,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3)江西战场: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4)闽浙战场: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
易误警示
1.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而不是中共三大的召开。
2.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一部分,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知识拓展
国民革命运动与北伐战争的关系
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 是1924—1927年在革命统一战线的指导下,国共两党及其他革命力量联合起来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国民革命运动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有农民运动、工人起义和武装斗争等。
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运动的一部分,也是国民革命运动中的高潮事件。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30张PPT)
A.有着严格的校规校纪
B.着重培养务实型军事人才
D
C.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D.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并重
课后活动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3.1919年,《每周评论》指出:“巴黎会议后,各国(列强)都重在本国 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尊重主权的宣言,都成了一文
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20世纪20年
——孙文
共产党方面:?
领导工人运动的失败,使共产党认识到,仅 仅依靠工人阶级是不够的,应该汇集一切革 命力量进行国民革命。
国民党方面:?
历经挫折的孙中山深感依靠军阀无法实 现真正的革命,他苦苦寻求新的革命出 路。
一 国共合作的实现 2.国共合作的的实现
中共三大
时间 1923年6月 主要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 内容 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北伐胜利进军
二 北伐胜利进军 1.北伐的背景
目标: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军阀
控制地区兵 力Fra bibliotek吴佩孚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20
万
孙传芳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20 万
张作霖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东、35
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蒋介石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统一 1928年底,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内外政策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继续北伐
三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3.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1)二次北伐:讨伐对象:张作霖
第15课--北伐战争
第15课北伐战争【知识管理】知识点1国共合作的实现中共三大:1923年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
共产党员以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国民党一大:年1月,在广州召开。
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三大政策。
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办。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任校长,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作了准备。
知识点2北伐胜利进军开始: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目的:推翻、孙传芳、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战况:①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湖北战场上,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主力被基本消灭。
②之后,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的主力。
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震动全国。
影响: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运动蓬勃发展。
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三次发动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知识点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国民革命失败: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7月,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全国统一:南京政府建立之后继续北伐,进至、一带。
奉系军阀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
1928年底,其子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基础过关】知识点1国共合作的实现1.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C)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八大2.广州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在这里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点燃了大革命的熊熊烈火。
第15课--北伐战争
• 第四级 • 第五级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广州成立,将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正式北伐。图为誓师大会, 台上左一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2.北单伐击战争此早期处编辑母版标题样黑 式
主要战场
吉
湖• 单南击、此湖处北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辽
• 第二级
北京 直
北 伐 战
中共三大
时•间单击此19处23编年辑6母月版文本样式
主要 内容
•
正第式二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旳国民党合作,建立革 命•统第一•三第级战四级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把国民党• 改第五组级 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旳革命同盟。
3.国单民党击一此大—处—编正式辑建母立 版标题样式
中国国民党一大 时•间单击此19处24编年辑1母月版文本样式 地点• 第二广级州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单第一击次此国共处合编作开辑始母破裂版旳标标志题是(样A式)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南单京击国此民处政编府辑旳母成版立文本样式 C.国•民第政二府级从广州迁到武汉 D.国民党• 第“•三一第级四大级 ”旳召开说
6.国民革命失• 败第五旳级 根据是( A )
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旳民主革命任务
没有完毕,半殖民地半封建旳社会性质没
有变化。
4.再单次北击伐此和东处北编易帜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南京国民政府建 立后,继续北伐。 1928年6月,北伐 军进至北京、天津 一带。1928年底, 张学良宣告“服从 国民政府,改易旗 帜”。南京国民政 府实现了全国旳统 一。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22张PPT)
失败原因:国民党反动 集团叛变革命、共产党 缺乏斗争经验,没有掌 握军队绝对指挥权
题目: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的标志是( ) A,中山舰事件 B,四一二政变 C,七一五政变 D,整理党务案
——3、继续北伐——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
1928 年6月,北伐军进至京津文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往关外,因张作霖曾多次拒绝日本人提
事件回顾: 当天凌晨,大批青帮武装流氓冒充工人从租界冲出,向分驻上海总工会等 处的工人纠察队发动突然袭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借调解之名,收缴 工人纠察队武装。13日,上海工人和市民召开10万人的群众大会,会后整 队游行,要求释放被捕工友,交还纠察队被缴枪械。队伍行进到宝山路时, 第二十六军突然冲出,向密集的人群扫射,当场打死100多人,伤者不计 其数。到15日,上海工人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大革命从高 潮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原因: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 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反 动集团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
此后,全国形成三个政权对峙的局面:以张作 霖为首的北京政府、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 政府和继续保持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
阳,在疆陵,在粤汉路,都得着农工运动的帮助,才得很顺利地杀却敌人。
农工之重要讲话》
工农群众,大力支持
——《唐总指挥在长沙对
材料三:共产党直接掌握的军队虽不多,但战斗力特别强,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精品教学课件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共产党和国民党协调不好
11.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形式上完成统一的标志是( B )
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B.张学良改易旗帜
C.北伐战争
D.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
12.右图为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举行成立典礼时的场景。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什么人的利益( D) A.中华民族的利益 B.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C.无产阶级利益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1.中国共产党正式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 C)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二大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其 中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的标志是(C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国民党一大 D.中共三大
3.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有两次合作,分别是在北伐战争期间和抗日战争 期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B )
A.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B.蒋介石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C.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 D.北洋军阀的部队战斗力弱
15.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 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但我们还是说它失败了,这主要是因为( B)
A.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破裂了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了革命 D.大量优秀的共产党员被屠杀
作的原因是什么? (1)必要性:国民党方面,孙中山为了反对北洋军阀统治,领导过多次革命 运动,但均以失败而告终,孙中山为寻求继续革命的道路,需要新思路、新 方法、新的支持力量。共产党方面,工人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不能单枪匹 马、孤军奋战,必须寻找同盟军。 (2)可能性:孙中山是一位有崇高威望和久经考验的革命领袖。国民党在当 时是代表进步力量的政党,而且拥有武装力量和活动基地,群众面广,社会 影响大。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蒋介石(校长)
自主探究:
1. 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 国民党为什么要与共产党合作?
2.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内容? 哪次会议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
3. 国共合作后领导了那些革命运动? 4.黄埔军校创办的基本信息? 5. 北伐的时间、目的、作战方针、结果如何? 6.北伐主要战场是什么?有什么战役和英雄人物? 7.北伐为什么节节胜利? 8.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原因、时间、人物、
事件、结果是什么?
9.哪个党派统一了全国?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共合作原因:
孙中山: 革命主义未行,革命目的未达, 仅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
共产党: 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团结 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 统一战线,国民党是比较革命 的民主派,是首先考虑的对象。
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任务 没有实现
1.中共三大——政策
中共三大
时间 1923年6月
主要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 内容 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 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 革命同盟。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时间: 1924年1月20日
地点: 广州
内容主:主义重发新展解为释新三民民主主主义义,,把确旧立民联 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 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 伐战争做了准备。
自主探究:
1. 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 国民党为什么要与共产党合作?
2. 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3. 国共合作后领导了那些革命运动?
第15课 北 伐 战 争
1、时间: 1926年 2、目的:推北翻洋军吴阀佩孚的统、治孙传,统芳一、张全国作霖等 3、作战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
《北伐战争》ppt课件(41张PPT)精选全文
二.北伐胜利进军
二.北伐胜利进军
2.北伐目标
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军阀
控制地区
兵力
吴佩孚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20万
孙传芳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20万
张作霖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东、察哈尔和直隶
35万
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直隶
广东
广西
湖 南
北伐战争成功与失败?
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右图漫画《同去,同去砍人去!》
蒋
汪
青红帮
材料二:“1926年9月,英国军舰公然炮击进攻武汉的北伐军……各帝国主义集结在上海……随时准备进攻北伐军。”
材料三:马林和陈独秀:中国革命目前的任务,只是进行国民革命,国民党是代表国民革命运动的党,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陈独秀下令将纠察队全体解散。所有枪支,交存政府。
B
正确的战略方针
材料三:针对敌我兵力悬殊的形势,国民革命军在以加伦为首的苏联军事顾问的建议下,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援助,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简史》
2、中共三大
3.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①时间、地点:
1924年1月,广州。
②主要内容:
a通过了反对帝国主义和打倒军阀的主张;b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c确定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
③影响: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政治基础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权
民生
国共合作的实现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28张PPT).ppt
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 很 大 发 展 。 1927 年 3 月 21 日 , 上 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取得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迎接 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 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想一想: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与北伐的胜利进军有什么关系?
北伐的胜利进军
推动发展 有力支持
工农革命运动
击进攻武汉帝的国北主伐义军绞…杀…中各国帝革国命主义集结
汪
在上海……随时准备进攻北伐军。”
材料三:党当时还比较幼稚,又处在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下
令将纠察队全体解散,所有枪支,交存政府,致使革命在强大敌人的突 然袭击下年遭幼到的惨共重产失党败缺。乏斗争经验,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教训: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关革于命建胜国利以,来就党必的须若坚干持历掌史握问革题命的的决领议导》权
材料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先后与孙中山会晤,建议他加强同苏俄 的联系,并同中国共产党结成民主联合战线。
①共产党:工人运动血的教训,需要革命同盟。 ②国民党:孙中山深感国民党改组的迫切性。 ③客观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 ④最重要的原因:国共两党都有反帝反封建的要求。
一、国民革命的基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从珠江在流江域西打歼到灭长了江孙流传域芳,主也力促进了各 地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二、国民革命的高潮——北伐胜利进军 国共合作的成果②
农民运动
工人运动
湖南农民协会(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的农民群众组织)提出了"一切 权力归农会"的的口号,地主,土 豪,劣绅被打倒,农会成了唯一 的权力机关,封建势力被极大地 遏制。
命
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顺序: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结果: 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次反革命政变比较表
名称
时间
地点
罪魁 祸首
后果
“四·一二”反 1927.4.12 上海 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 1927.7.15 武汉
革命政变
蒋介石 汪精卫
国共合作破 裂,轰轰烈 烈的大革命 失败了
四·一二政变时反动军队杀害共产党人
4月 13日中午,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思考:为什么说这场国民革命失败了呢?
北思伐考虽:然为打什垮么了说旧这军场阀国,民但革以命蒋失介败石了为呢代?表的 新思军考阀:又为出什现么了说。这新场军国阀民是革帝命国失主败义了和呢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 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 会性质没有改变。
总结经验与教训
共产党在失败中可以接受什么经验教训呢?
1、北伐战争中的主战场及主战
场的主要对象是( A )
A.两湖战场、吴佩孚 B.广东战场、孙传芳 C.江西战场、吴佩孚 D.闽浙战场、孙传芳
2.北伐战争的先锋队伍是( D)
A.叶挺独立团 B.北伐军中的东路军 C.北伐军中的西路军 D.国民革命军
3.杀害李大钊的反动军阀
是( A )
A.张作霖 B.汪精卫
——孙中山
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的誓词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 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争 进 军
两湖战场 江西战场 闽浙战场 (主)
3大战场
武湖昌北
长湖沙南
徽徽 浙浙江江
南江昌 西 福福建
建
示 意 图
桂桂林林 广广州州
3场主要战役
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因素有哪些
1、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2、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3、北伐军英勇作战,共产党员、共青团
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4、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是正义战争。
革命要成功必须有自己的军队,必 须掌握领导权。
“牢牢把握领导权,尤其是军权。” 枪杆子里出政权------毛泽东
南京国民政府旧址
孙中山开一大,国共合作成一家。 苏联、中共帮助下,黄埔军校建立啦。 两党携手齐北伐,反帝反封保国家。 齐北伐,打军阀,吴、张、孙基本被打跨。 蒋、汪背信闹分家,另起炉灶独当家。 对内镇压,又屠杀,内外勾结力量大。 中共年幼大权撒,国民革命失败啦。
蒋介石像
周恩来(18981976年)字翔宇, 笔名恩来。生于江 苏淮安。1913年在 天津南开中学就读。 1917年毕业后东渡 日本留学。1919年 五四运动时回到天
津,参加五四运动。 1921年参加共产党。 1924年11月任黄埔 军校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 办黄埔军校?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 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C.蒋介石
D.袁世凯
4、蒋介石发动的一场反革命政
变名称叫( B )
A、“五卅惨案”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D、“二七”惨案
5、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是
历史事件是:( C )
A、孙中山逝世 B、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C、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 D、吴佩孚主力被消灭
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 因主要有哪些?
北
张 作 霖
兵力35万
黑
伐
战
吉 辽
争
北京 直
前
隶
山东
形
河南
湖北
安 江苏 徽
上海
势 图
浙江
湖江
南 西 福建
孙
广西 广东
传
吴佩孚 兵力20万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芳
兵力20万
我来试一试
汉口 汉阳
╳武昌
黑
贺胜桥
北
╳
吉
伐
3个北伐对象
汀泗桥
辽
╳
北京 直
战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隶
山东
河
江
郑南县 安安 南苏京
叶挺 上海
第15课 北伐战争
贪 革命者来 升
生
官
畏
发
死
财
勿
请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蒋介石(1887-1975 年),原名瑞元,又 名中正,字介石。早 年就读保定军官学校。 1908年到日本振武军 校学习。1911年回国。 1913年加入中华革命 党。1917年奉孙中山 命主持东南各省的党 务和军事。1922年到 永丰舰随侍孙中山。 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 任黄埔军官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