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月令 精品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月令

【教学目标】

1.鉴赏淳朴自然、可爱生动的语言,感受作者与葡萄的深情对话。

2.领会作者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心态

3.体悟“葡萄如人生”,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哲理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通过想象和联想进一步体会文字间蕴涵的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葡萄月令》被公认是最能代表汪曾祺语体风格的散文佳作

“写完了这篇散文,他(指汪曾祺)自己的得意之色已浮在脸上……”两段文字都出自于汪曾祺女儿汪明的《名家之后读名家之作》,显然,汪曾祺先生对自己的作品是非常满意的,然而,我却想听听同学们读了这篇散文之后的最初感受。

(针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像说明文”、“平淡”等阅读感受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二、读进去,品味语言,感受对话

文章记录了种植葡萄十二个月的过程,请四组同学分工合作。讨论:找出你觉得写得有感觉的语段,说说这些语言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组(1月—3月)静睡、出窖、上架

(1)葡萄藤露出来了,乌黑的。有的稍头已经绽开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苍白的小叶。它已经等不及了。这几句写的是葡萄出窖,作者把葡萄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写,葡萄急于出窖,就像十月怀胎的孩子急于来到这个世界上,“它已经等不及了”把葡萄急于生长,涌动的生命力很好的表现出来了。同时也能读出作者经历了一冬的漫长等待,看见葡萄抽芽是的激动、喜悦的心情。

1 / 4

(2)然后,请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大的,得四五个人一起来。“起!——起!”哎,它起来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的伸开,扇面似的伸开。然后,用麻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

“请葡萄上架”的“请”字表现了对幼小生命的尊重和爱护。“趴”字写出了葡萄在冬天的憋屈,急于舒展筋骨。作者似乎感受到了那种憋屈难熬的滋味。“起!——起!哎,它起来了”中的“哎”应读第二声,语调要扬起来,声音要拖起来。看见趴了一冬的葡萄老藤被慢慢扛起,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刚刚学会站立一样,内心无比惊喜。“舒舒展展,凉凉快快”既写出了葡萄上架后的舒展,也表现了作者看到葡萄上架后的高兴和放心。

第二组(4月—6月)浇水、打梢、打条

(3)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它真是在喝哎!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发现葡萄喜水特性后的惊喜,就像发现自己孩子第一次会自己吃饭,还能吃很多时的欣喜。

(4)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是瞎长!几天功夫,就抽出好长的一节的新条。这样长法还行呀,还结不结果呀?

“瞎长”一词貌似批评,嗔怪中表现了对于葡萄快速生长的喜悦,“这样长法还行呀,还结不结果呀?”这是在和葡萄直接对话,完全是一种商量的口气,就像看见自己的孩子身体过快生长时,既高兴又担忧的心情。

第三组(7月—9月)膨大、着色、喷药

(5)下过大雨,你来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你就把《说文解字》里的玉字偏旁的字都搬了来吧,那也不够用呀!

比喻、排比、夸张、的综合运用,极尽能事地渲染雨后葡萄的色彩绚丽,色泽剔透,作者的喜爱之情流露无疑。

(6)去吧,葡萄,让人们吃去吧!

作者仿佛在与葡萄对话,“去吧,孩子,到社会上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吧”,表现了一种丰收的喜悦和奉献的精神。

第四组(10月—12月)闲置、下架、入窖

(7)葡萄,你愿意怎么长,就怎么长着吧。

此时的人称已经变成第二人称,作者与葡萄的关系又进了一步。

2 / 4

(8)葡萄窖里很暖和,老鼠爱往这里面钻。它倒是暖和了,咱们的葡萄可就受了冷啦!

“咱们的葡萄”由第二人称变成了第一人称,完全是在对自己的孩子说话,字里行间充满了怜爱、关爱、呵护之情。

总结:本文编排在“人与物的对话”专题中,通过品读语言,我们发现文章处处都是作者与葡萄的深情对话,通过炽热、细腻的语言文字来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现在这样生活的满足。

三、跳出来,知人论世,体悟人生

在语言文字中那我们读出了作者的自安和对生活的爱,然而,现实真是如此的安逸和逍遥吗?(补充作者下放的经历)

1958年,汪曾祺在京做文艺刊物的编辑。这年夏天,38岁的他照常上班,一上楼梯,就看到过道里贴满围攻他的大字报。“写了无数次检查,听了无数次批判”,“不再觉得痛苦,只是非常的疲倦。定一个什么罪名,给一个什么处分都行,只求快一点,快一点过去,不要再开会,不要再写检查。”最后,“定为一般右派,下放农村劳动”——汪曾祺《随遇而安》难以想象,汪曾祺在下放劳动时的悲伤,委屈,艰难和绝望。汪曾祺在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后来相对固定在果园工作。汪曾祺在果园干得最多的是喷波尔多液。在《葡萄月令》中写到了喷药这个细节,在其他一些文章中的相关描写照录如下:(投影幻灯片)

“最常干的活是给果树喷波尔多液。硫酸铜加石灰,兑上适量的水,便是波尔多液,颜色浅蓝如晴空,很好看。……喷波尔多液是个细致活。不能喷得太少,太少了不起作用;不能太多,太多了果树叶子挂不住,流了。叶面、叶背都得喷到。许多工人没这个耐心,于是喷波尔多液的工作大部分落在我的头上,我成了喷波尔多液的能手。喷波尔多液次数多了,我的几件白衬衫都变成了浅蓝色。” ——汪曾祺《随遇而安》

思考:汪曾祺在果园,发自内心的喜爱这种生活,在这样的生活中找到了乐趣,他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

明确:我们不妨将视角放得远一些,在传统文人面临人生失意时,往往将目光转向自然,借他物以疗伤。欧阳修被贬滁州,醉倒在醉翁亭的美妙景色中;苏轼九死一生来到黄州,借“赤壁”浇心中之块垒,他们在与自然景物的深情对话中扩充了生命的能量,此时的外物不仅是客观的静物,而是情感的载体。所以,我们在品味语言的时候,能读到汪曾祺与葡萄像与自己的孩子一样的深情对话,这其实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是一脉相承的。

四、再回首,抓住题目,回环往复

3 /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