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距离的计算
gps坐标计算距离
GPS坐标计算距离当我们谈论到位置计算和导航时,GPS坐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GPS坐标是一种用于表示地球上特定位置的经纬度坐标系统。
通过计算GPS坐标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确定两个地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GPS坐标系统GPS坐标系统使用经度和纬度来描述地球上的位置。
经度表示东西方向,纬度表示南北方向。
经度的取值范围为-180°到180°,纬度的取值范围为-90°到90°。
通过这个坐标系统,我们可以准确地定位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点。
计算GPS坐标距离的方法计算两个GPS坐标之间的距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因为地球不是一个完全的球体,而是一个稍微呈椭圆形的球体。
因此,在计算距离时,我们需要考虑地球的形状。
常用的计算距离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直线距离法(欧氏距离)直线距离法是最简单的计算距离的方法,它通过计算两个GPS坐标的直线距离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距离。
这种方法假设地球是一个完全的球体,忽略了地球的椭圆形状。
直线距离方法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distance = sqrt((lat2 - lat1)^2 + (lon2 - lon1)^2)其中,lat1和lon1是第一个GPS坐标的纬度和经度,lat2和lon2是第二个GPS坐标的纬度和经度。
大圆距离法(球面三角计算)大圆距离法是一种考虑了地球形状的距离计算方法。
它使用球面三角计算来计算两个GPS坐标之间的最短路径,这条路径称为大圆航线。
大圆距离法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distance = R * arccos(sin(lat1) * sin(lat2) + cos(lat1) * cos(lat2) * cos(lon2 - lon1))其中,lat1和lon1是第一个GPS坐标的纬度和经度,lat2和lon2是第二个GPS坐标的纬度和经度,R是地球的半径。
Haversine公式Haversine公式也是一种使用球面三角计算来计算GPS坐标距离的方法。
GPS卫星坐标计算
GPS卫星坐标计算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通过地球上的卫星提供位置和时间信息的导航系统。
GPS卫星坐标计算是指根据接收到的卫星信号来确定观测站位于球面上的位置。
GPS系统是由一组位于中轨道上的卫星组成,它们每天绕地球运行两次,以提供全球的覆盖范围。
每个卫星都携带有高精度的原子钟,用来产生精确的时间信号。
GPS接收机位于地面上,它接收到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并测量信号的到达时间和卫星位置。
经过计算,接收机可以确定自身的空间坐标。
计算GPS卫星坐标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接收卫星信号:GPS接收机通过天线接收到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
2.测量信号到达时间:接收机测量每个信号的到达时间,这需要精确的时钟。
由于GPS接收机一般没有原子钟那样的高精度时钟,所以需要利用接收到的卫星信号来校准本地时钟。
3.计算卫星位置:GPS接收机需要知道每颗卫星在接收时间点的准确位置。
每颗卫星通过广播自身的位置和时间信息,接收机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来计算卫星的位置。
4.求解距离:接收机通过测量信号到达时间和卫星位置计算出距离。
由于信号的传播速度是已知的大约是光速,我们可以根据距离和到达时间计算出信号的传播时间。
5.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来计算自身的位置。
接收机通过多个卫星信号的距离来确定自身的位置,这涉及到多种解算方法,例如最小二乘估计等。
接收机需要至少接收到四颗卫星的信号来解算自身的位置。
这些步骤涉及到大量的数学和物理计算,例如测量时间、测量距离、计算坐标等。
为了提高计算的精度,还需要考虑一些因素,例如信号传播时的大气延迟等。
总的来说,GPS卫星坐标计算是一项复杂而精确的工程,涉及到多个步骤和数学模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GPS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也在不断提高,为导航、地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卫星定位公式
卫星定位公式【原创版】目录1.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2.卫星定位公式的构成3.卫星定位公式的应用4.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正文1.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卫星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卫星发射的信号来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精确位置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测量卫星发射的信号从卫星到达地面某一点的时间,根据光速和时间的关系,计算出该点与卫星之间的距离。
同时,通过至少三个卫星的定位,可以确定该点的三维坐标。
2.卫星定位公式的构成卫星定位公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 计算卫星与地面点之间的距离公式:d = c * t,其中 d 为距离,c 为光速(约为 3 * 10^8 米/秒),t 为信号传输时间。
(2) 计算卫星的轨道参数公式:T = 2 * π * sqrt(a^3 / μ),其中 T 为卫星的周期,a 为卫星的半长轴,μ为地球的标准引力参数。
(3) 计算地面点的三维坐标公式:x = (t1 * cos(E1) - t2 * cos(E2)) * cos(A) + (t1 * sin(E1) - t2 * sin(E2)) * sin(A),y = (t1 * cos(E1) - t2 * cos(E2)) * sin(A) - (t1 * sin(E1) - t2 * sin(E2)) * cos(A),z = (t1 * cos(E1) + t2 * cos(E2)) * cos(I) + (t1 * sin(E1) + t2 * sin(E2)) * sin(I),其中 x、y、z 为地面点的三维坐标,t1、t2 为卫星 1、卫星 2 的信号传输时间,E1、E2、I 分别为卫星 1、卫星 2 的倾角和地球的倾角。
3.卫星定位公式的应用卫星定位公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定位导航系统,如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 GPS 系统等。
这些系统通过卫星发射的信号,实时计算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地球表面的精确定位。
GPS距离的计算
根据地球上任意两点的经纬度计算两点间的距离地球是一个近乎标准的椭球体,它的赤道半径为6378.140千米,极半径为6356.755千米,平均半径6371.004千米。
如果我们假设地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那么它的半径就是地球的平均半径,记为R。
如果以0度经线为基准,那么根据地球表面任意两点的经纬度就可以计算出这两点间的地表距离(这里忽略地球表面地形对计算带来的误差,仅仅是理论上的估算值)。
设第一点A的经纬度为(LonA, LatA),第二点B的经纬度为(LonB, LatB),按照0度经线的基准,东经取经度的正值(Longitude),西经取经度负值(-Longitude),北纬取90-纬度值(90- Latitude),南纬取90+纬度值(90+Latitude),则经过上述处理过后的两点被计为(MLonA, MLatA)和(MLonB, MLatB)。
那么根据三角推导,可以得到计算两点距离的如下公式:C = sin(MLatA)*sin(MLatB)*cos(MLonA-MLonB) + cos(MLatA)*cos(MLatB)Distance = R*Arccos(C)*Pi/180这里,R和Distance单位是相同,如果是采用6371.004千米作为半径,那么Distance就是千米为单位,如果要使用其他单位,比如mile,还需要做单位换算,1千米=0.621371192mile如果仅对经度作正负的处理,而不对纬度作90-Latitude(假设都是北半球,南半球只有澳洲具有应用意义)的处理,那么公式将是:C = sin(LatA)*sin(LatB) + cos(LatA)*cos(LatB)*cos(MLonA-MLonB)Distance = R*Arccos(C)*Pi/180以上通过简单的三角变换就可以推出。
如果三角函数的输入和输出都采用弧度值,那么公式还可以写作:C =sin(LatA*Pi/180)*sin(LatB*Pi/180)+cos(LatA*Pi/180)*cos(LatB*Pi/180)*cos((MLonA-MLonB)*Pi/180)Distance = R*Arccos(C)*Pi/180也就是:C =sin(LatA/57.2958)*sin(LatB/57.2958)+cos(LatA/57.2958)*cos(LatB/57.2958)*cos((MLonA-MLonB)/57.2958)Distance = R*Arccos(C) = 6371.004*Arccos(C) kilometer = 0.621371192*6371.004*Arccos(C) mile = 3958.758349716768*Arccos(C) mile在实际应用当中,一般是通过一个个体的邮政编码来查找该邮政编码对应的地区中心的经纬度,然后再根据这些经纬度来计算彼此的距离,从而估算出某些群体之间的大致距离范围(比如酒店旅客的分布范围-各个旅客的邮政编码对应的经纬度和酒店的经纬度所计算的距离范围-等等),所以,通过邮政编码查询经纬度这样一个数据库是一个很有用的资源。
GPS定位原理和简单公式
GPS定位原理和简单公式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缩写,是一种通过卫星系统来测量和确定地球上的物体位置的技术。
它利用一组卫星围绕地球轨道运行,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来确定接收器(GPS设备)的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
GPS定位原理基于三角测量原理和时间测量原理。
1.三角测量原理:GPS定位主要是通过测量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GPS接收器接收到至少4颗卫星的信号,通过测量信号的传播时间得知信号的传播距离,进而利用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接收器的位置。
2.时间测量原理:GPS系统中的每颗卫星都具有一个高精度的原子钟,接收器通过接收卫星信号中的时间信息,利用接收时间和发送时间之间的差值,计算出信号传播的时间,从而进一步计算出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
简单的GPS定位公式:1.距离计算公式:GPS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测量信号传播时间得到。
假设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为r,光速为c,传播时间为t,则有r=c×t。
2.三角测量公式:GPS定位是通过测量与至少4颗卫星的距离,来计算接收器的位置。
设接收器的位置为(x,y,z),卫星的位置为(x_i,y_i,z_i),与卫星的距离为r_i,根据三角测量原理,可得到以下方程:(x-x_1)^2+(y-y_1)^2+(z-z_1)^2=r_1^2(x-x_2)^2+(y-y_2)^2+(z-z_2)^2=r_2^2...(x-x_n)^2+(y-y_n)^2+(z-z_n)^2=r_n^2这是一个非线性方程组,可以通过迭代方法求解,求得接收器的位置。
3.定位算法:GPS定位一般使用最小二乘法来进行计算。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数学优化方法,用于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
在GPS定位中,通过最小化测量距离与计算距离之间的差值的平方和,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总结:GPS定位原理基于三角测量和时间测量原理,通过测量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利用三角测量公式和最小二乘法来计算接收器的位置。
GPS导航定位原理以及定位解算算法
GPS导航定位原理以及定位解算算法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的定位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系统的信号,并利用这些信号的时间差来计算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进而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GPS定位原理:1.卫星信号发射:GPS系统由一组运行在地球轨道上的卫星组成。
这些卫星通过周期性地广播信号来与地面上的GPS接收器进行通信。
2.接收器接收信号:GPS接收器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一般至少需要接收到4颗卫星的信号才能进行定位。
3.信号延迟计算:GPS接收器通过测量信号从卫星发射到接收器接收的时间来计算信号的传播延迟,然后将延迟转换为距离。
4.距离计算:GPS接收器通过比较接收的信号与预先知道的卫星发射信号之间的时间差,进而计算出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
5.定位解算:通过同时计算接收器与多颗卫星之间的距离,可以确定接收器所在的位置。
这一过程通常使用三角测量或者多路径等算法来完成。
GPS定位解算算法:1.平面三角测量:这是一种常用的定位解算算法。
通过测量接收器与至少三颗卫星之间的距离,可以得到三个方程,从而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2.弧长法:这一算法通过测量接收器与至少四颗卫星之间的距离,将每个卫星看作是一个弧线,然后通过计算不同卫星间弧线的交点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3.最小二乘法:这种算法将测量误差最小化,通过最小二乘法来计算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和接收器的位置。
4.系统解算:该算法利用多个时间点上的观测数据,通过组合计算来减小误差,精确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GPS定位解算算法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精度要求有所不同,不同的算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结合多种算法进行定位,以提高精度。
同时,还可以通过使用差分GPS(DGPS)来消除大气延迟和接收器误差,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总结:GPS导航定位原理基于卫星信号的接收和测量,通过计算信号传播的时间差来确定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并通过不同的算法进行定位解算。
GPS经纬度的表示方法及换算
GPS经纬度的表⽰⽅法及换算想要认识GPS中的经纬度,就必须先了解GPS,知道经纬度的来源: 1. GPS系统组成 GPS是 Gloabal Positioning System 的简称,意为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由地⾯的控制站、天上飞的卫星、咱们⼿⾥拿的接收机三⼤块组成,我们所使⽤的GPS包括⼿持机和车载导航机本质上都是GPS接受机。
2. GPS接收机 接收机⼤⼤⼩⼩,千姿百态,有袖珍式、背负式、车载、船载、机载什么的。
⼀般常见的⼿持机接收L1信号,还有双频的接收机,做精密定位⽤的。
3. 坐标系 地形图坐标系:我国的地形图采⽤⾼斯-克吕格平⾯直⾓坐标系。
在该坐标系中,横轴:⾚道,⽤Y表⽰;纵轴:中央经线,⽤X表⽰;坐标原点:中央经线与⾚道的交点,⽤O表⽰。
⾚道以南为负,以北为正;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
我国位于北半球,故纵坐标均为正值,但为避免中央经度线以西为负值的情况,将坐标纵轴西移500公⾥。
北京54坐标系:1954年我国在北京设⽴了⼤地坐标原点,采⽤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依此计算出来的各⼤地控制点的坐标,称为北京54坐标系。
GS84坐标系:即世界通⽤的经纬度坐标系。
6度带、3度带、中央经线。
我国采⽤6度分带和3度分带: 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午线开始,⾃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1,2,3,4,5,……表⽰。
1∶1万的地形图采⽤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带,⽤1,2,3,……表⽰,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 4. 经纬度的来源 为了精确地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们给地球表⾯假设了⼀个坐标系,这就是经纬度线。
那么,最初的经纬度线是怎么产⽣⼜是如何测定的呢公元344年,亚历⼭⼤渡海南侵,继⽽东征,随军地理学家尼尔库斯沿途搜索资料,准备绘⼀幅“世界地图”。
他发现沿着亚历⼭⼤东征的路线,由西向东,⽆论季节变换与⽇照长短都很相仿。
经纬度 距离 公式
经纬度距离公式在地理定位和导航系统中,经纬度是一种常用的表示地球上位置的方式。
经度表示地点相对于本初子午线的东西方向偏移量,纬度表示地点相对于赤道的南北方向偏移量。
经纬度的值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其他地理信息工具获得。
为了计算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使用经纬度距离公式。
这个公式基于大圆上两点之间的弧长来计算距离。
这种距离通常被称为“大圆距离”或“球面距离”。
Haversine公式最常用的经纬度距离公式是Haversine公式。
这个公式基于球面三角学,通过考虑地球的曲率来计算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
Haversine公式的数学表示如下:a = sin²(Δφ/2) + cos(φ₁) * cos(φ₂) * sin²(Δλ/2)c = 2 * atan2(√a, √(1−a))d = R * c其中:•φ₁和φ₂表示两个地点的纬度•Δφ表示两个地点纬度之间的差值•Δλ表示两个地点经度之间的差值•R是地球的半径(常用值为6371公里或3959英里)•d表示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单位与地球半径的单位一致)示例让我们看一个使用Haversine公式计算经纬度之间距离的示例。
假设有两个地点A和B,其经纬度分别为:•A: 纬度 40.7128°N,经度 74.0060°W•B: 纬度 34.0522°N,经度 118.2437°W首先,我们需要将角度转换为弧度形式,因为Haversine公式中使用的是弧度。
角度转弧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完成:radians = degrees * π / 180使用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将地点A和B的经纬度转换为弧度:•A: 纬度 0.7090 rad,经度 -1.2915 rad•B: 纬度 0.5940 rad,经度 -2.0622 rad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Haversine公式计算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a = sin²(0.5940/2 - 0.7090/2) + cos(0.7090) * cos(0.5940) * sin²(-2. 0622/2 - (-1.2915)/2)c = 2 * atan2(√a, √(1−a))d = 6371 * c计算得出的结果为约 3935.14 公里。
gps坐标测距计算公式
gps坐标测距计算公式GPS坐标测距计算公式1. 计算两个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直线距离是最常见的测距方式,计算两个点的经纬度坐标之间的直线距离可以使用几何学中的直线距离公式:Distance = √[(X2-X1)^2 + (Y2-Y1)^2]其中,X1和Y1是第一个点的经纬度坐标,X2和Y2是第二个点的经纬度坐标。
这个公式适用于小范围的测距,对于大范围的测距可能存在误差。
例如,计算两个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点A的经纬度坐标:(, )•点B的经纬度坐标:(, )按照上述公式计算:Distance = √[()^2 + ()^2] = √[(-)^2 + ()^2] ≈因此,点A和点B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
2. 计算两个点之间的球面距离GPS坐标表示的是地球上的位置,在地球表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必须考虑地球的曲率。
采用球面距离公式可以更精确地计算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Haversine公式是一种常用的计算球面距离的方式,适用于小范围和大范围的距离计算。
Distance = 2 * R * arcsin(√[sin^2((lat2-lat1)/2) + cos(lat1) * cos(lat2) * sin^2((lon2-lon1)/2)] )其中,R是地球的半径(一般取平均半径),lat1和lon1是第一个点的纬度和经度,lat2和lon2是第二个点的纬度和经度。
这个公式能够准确地计算两个点之间的球面距离,无论距离多远。
举个例子,计算两个点之间的球面距离:•点A的经纬度坐标:(, )•点B的经纬度坐标:(, )按照Haversine公式计算:Distance = 2 * 6371 * arcsin(√[sin^2(()/2) + cos() * cos() * sin^2(()/2)] )= 2 * 6371 * arcsin(√[sin^2(-) + cos() * cos() * sin^2()] )≈因此,点A和点B之间的球面距离约为公里。
gps定位原理公式
gps定位原理公式GPS 定位原理公式,这可真是个挺复杂但又超级有趣的话题。
咱先来说说 GPS 定位的基本思路哈。
GPS 系统就像是天空中的一群“智能眼睛”,时刻盯着地球上的咱们。
它能告诉咱们在哪里,靠的就是一些神奇的原理和公式。
GPS 定位的核心原理就是通过测量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然后利用这些距离信息来确定接收机的位置。
这里面有个很关键的公式,叫“距离=速度×时间”。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大广场上,头顶上有好几颗卫星在绕着地球转。
这些卫星就像是会发信号的“小飞侠”,它们会不断地向地球发送包含时间和位置等信息的信号。
咱们手里的 GPS 接收机呢,就像是一个超级灵敏的“信号捕捉器”。
当接收机接收到卫星信号的时候,它会对比卫星发送信号的时间和自己接收到信号的时间,这个时间差乘以光速,就能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啦。
比如说,有一颗卫星在某个时刻发出了一个信号,说“我在这儿,时间是几点几分几秒”。
然后咱们的接收机过了一会儿收到了这个信号,一对比时间,发现中间隔了几毫秒。
因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恒定的,所以用这个时间差乘以光速,就能算出接收机到这颗卫星的距离。
但是,光靠一颗卫星可定不准位置哦。
这就好比你只知道离一个人多远,可不知道他在哪个方向,还是找不到他。
所以得至少同时接收到四颗卫星的信号,才能准确地确定自己在地球上的位置。
我之前有一次出门自驾游,就全靠车上的 GPS 导航。
一开始还好好的,结果走到一个山区里,信号变得特别不稳定。
那时候心里那个着急呀,就怕迷路。
好在等开出山区,信号又恢复了,GPS 重新给我指明了方向,这才顺利到达目的地。
这 GPS 定位原理公式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在咱们的生活中真的太有用啦。
不管是开车导航、手机定位找地方,还是一些专业的测量工作,都离不开它。
总之,GPS 定位原理公式虽然藏在那些看似高深的科学知识里,但它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咱们的生活,让咱们在这个大大的地球上不再容易迷路。
卫星 地面站 距离 计算公式
卫星地面站距离计算公式
卫星和地面站是现代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卫星作为中继器,承担着将信号从发射地传输到接收地的重要任务,而地面站则负责与卫星进行通信。
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距离对通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通过计算公式来确定这一距离。
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距离= √[(地面站纬度- 卫星纬度)^2 + (地面站经度- 卫星经度)^2 + (地面站高度 - 卫星高度)^2]
其中,地面站纬度、卫星纬度、地面站经度、卫星经度、地面站高度和卫星高度分别代表地面站和卫星的位置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卫星和地面站的距离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通过计算距离,可以确定卫星和地面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时间,从而合理安排通信时间以减少延迟。
其次,距离计算还可以用于确定卫星和地面站之间的最佳通信路径,以提高通信质量和稳定性。
在计算距离时,需要准确获取地面站和卫星的位置信息。
地面站的位置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其他测量方法获取,而卫星的位置则可以通过卫星定位系统或卫星测量方法获得。
这些位置信息可以精确到纬度、经度和高度,以确保距离计算的准确性。
卫星和地面站之间的距离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大气层的影
响、地球曲率的影响等。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因素通常会被考虑在内,以确保距离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卫星和地面站之间的距离计算公式是现代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准确计算卫星和地面站之间的距离,可以优化通信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高通信质量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准确获取地面站和卫星的位置信息,并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以保证距离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GPS定位公式
GPS定位公式
GPS定位的原理是基于卫星定位和三角测量的原理。
GPS系统由24颗
运行在地球轨道上的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分布在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轨道上。
接收器可以同时接收到多颗卫星的信号,并通过计算接收信号的时间
差和每颗卫星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进而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GPS定位的公式首先需要计算卫星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
每颗卫星都
会发送一个包含时间信息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到这个信号后会计算发射和
接收之间的时间差。
由于光速是已知的,可以通过时间差和光速的乘积来
计算出距离。
接下来,需要计算卫星的具体位置。
每颗卫星都会通过无线电信号广
播自己的位置信息和精确的时钟时间。
接收器接收到这个位置信息后,可
以使用三角测量的原理计算出卫星的具体位置。
最后,通过找到至少4颗卫星的位置和距离信息,可以使用三角测量
的方法计算出接收器的位置。
三角测量方法会使用多边形的边长和角度来
计算出未知点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GPS定位的公式是复杂的,涉及到很多数学和物理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使用专门的GPS接收器来进行定位,这些接收
器会内置GPS定位算法,可以直接输出定位结果。
总的来说,GPS定位使用卫星信号和三角测量的原理来确定地理位置。
通过计算卫星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和卫星的位置信息,可以计算出接收器
的位置。
GPS定位的精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卫星数量和位置、信号传
播误差和接收器性能等。
GPS卫星坐标计算
GPS卫星坐标计算
GPS系统由全球定位系统(GPS)组成,包括24颗运行在近地轨道上的
人造卫星,地面控制台和GPS接收器。
这些卫星以精确的轨道方式固定的
环绕着地球,它们通过无线电波将时间和位置信息传输到地面的GPS接收器。
具体步骤如下:
1.接收卫星信号:GPS接收器会接收到至少4颗卫星发出的信号。
这
些信号包括卫星的位置信息、时间戳和卫星信号的延迟。
2.计算信号传播时间差:接收器通过比较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和接收器
内部的原子钟产生的时间信号之间的差异,计算出信号传播的时间差。
3.确定接收器与卫星的距离:通过信号传播时间差和光速
(299,792,458米/秒),可以计算出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
公式为:距离=时间差x光速。
4.计算接收器的位置:通过接收到的至少4个卫星的距离信息,可以
计算出接收器相对于卫星的位置。
每个卫星会提供一个球面坐标,通过这
些球面坐标的交点,可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5.校准接收器的时间:接收器内部的原子钟会有一定的误差,因此需
要通过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的时间戳来校准接收器的时间。
6.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尺寸:GPS系统还会考虑地球的形状和尺寸,以
便更精确地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通过考虑地球的椭球形状、重力场和大气
层对卫星信号的影响,可以提高GPS定位的精确度。
总结起来,GPS卫星坐标计算的过程涉及接收卫星信号、计算信号传播时间差、确定接收器与卫星的距离、计算接收器的位置、校准接收器的时间以及考虑地球的形状和尺寸等步骤。
通过这些计算,可以精确测量地球上其中一点的位置坐标。
点位距离精度计算公式
点位距离精度计算公式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领域,点位距离精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用来衡量地图上或者GPS定位点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点位距离精度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这一精度的数学公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地图和定位数据的质量。
点位距离精度计算公式通常基于一些基本的地理信息数据,比如坐标数据、误差数据等。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点位距离精度计算公式,并讨论它们的应用和局限性。
1. 点位距离精度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
点位距离精度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已知的坐标数据和误差数据来计算地图上或者GPS定位点的精确度。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点位距离精度:精度 = 标准差系数。
其中,标准差是指定位点的坐标数据的误差值,系数是一个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的常数。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根据坐标数据的误差值来计算定位点的精确度,从而评估地图或者GPS定位数据的质量。
2. 点位距禿精度计算公式的应用。
点位距离精度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各种地理信息数据的质量评估和分析中。
比如,在GIS领域,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公式来评估不同地图数据的精确度,从而选择最适合我们需求的地图数据。
在GPS定位系统中,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公式来评估不同定位点的精确度,从而提高定位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点位距离精度计算公式还可以用于地图配准、GPS定位点纠正等领域。
通过计算定位点的精确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信息数据的质量,从而提高地图和GPS定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点位距禿精度计算公式的局限性。
尽管点位距离精度计算公式在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这个公式通常是基于一些简化的假设和模型来计算的,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其次,这个公式只能评估定位点的精确度,而不能评估地图或者GPS定位数据的全面质量。
另外,点位距禿精度计算公式也需要依赖于已知的坐标数据和误差数据,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准确计算定位点的精确度。
gps经纬度计算速度的公式
gps经纬度计算速度的公式
GPS经纬度计算速度的公式为:速度= (经度变化量* 111.413 - 0.094 * 经度变化量的三次方根) / 时间变化量。
其中,经度变化量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经度的变化量(单位:度),时间变化量是指对应的时间段(单位:小时)。
这个公式的原理是基于经纬度与地球表面距离的关系,以及地球自转的影响。
具体来说,经度每变化1度,对应的地球表面距离约为111.413公里,但同时考虑到地球自转的影响,这个距离会略有变化,因此需要减去0.094乘以经度变化量的三次方根来进行修正。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计算得到的速度是瞬时速度,即某一时间点上的速度。
如果要计算平均速度,需要对多个瞬时速度进行平均。
此外,由于GPS信号受到多
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大气干扰、多路径效应等,因此计算得到的速度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gps坐标距离计算器在线使用
GPS坐标距离计算器在线使用1. 引言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准确测量地球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
GPS坐标距离计算器是一种在线工具,可以帮助用户计算两个GPS坐标点之间的距离。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线使用GPS坐标距离计算器。
2. 使用步骤以下是使用GPS坐标距离计算器的简单步骤:步骤 1:打开GPS坐标距离计算器网站首先,在您的浏览器中打开GPS坐标距离计算器的网站。
您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直接输入网址来访问该网站。
步骤 2:输入GPS坐标在网站上找到GPS坐标输入框,并输入您想要计算距离的两个GPS坐标点。
通常,每个GPS坐标由经度和纬度组成。
步骤 3:点击计算按钮一旦您输入了两个GPS坐标点,找到计算按钮并点击它。
GPS坐标距离计算器将立即计算出这两个GPS坐标点之间的距离。
步骤 4:查看结果计算完成后,您将在网站上看到结果。
通常,距离以千米或英里为单位显示。
3. 注意事项在使用GPS坐标距离计算器时,请注意以下几点:•GPS坐标的输入格式应该是正确的。
通常,经度的范围是-180到180,纬度的范围是-90到90。
•不同的GPS坐标距离计算器可能采用不同的距离计算方法。
因此,您可能会在不同的计算器上获得略有不同的结果。
•GPS坐标距离计算器通常只计算两个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考虑地球的曲率。
在计算较长距离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4. 适用场景GPS坐标距离计算器是一个方便实用的工具,适用于以下场景:1.旅行导航:当您需要知道旅行目的地和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时,可以使用GPS坐标距离计算器快速计算。
2.运动距离:如果您是一名跑者、骑行爱好者或徒步旅行者,您可以使用GPS坐标距离计算器记录并计算您的运动距离。
3.地理测量:如果您需要在地理测量工作中测量距离,GPS坐标距离计算器可以帮助您快速准确地得出结果。
5. 结论通过使用GPS坐标距离计算器,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两个GPS坐标点之间的距离。
gps坐标距离计算器
GPS坐标距离计算器在现代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中,GPS坐标距离计算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任务。
它用于计算两个地理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以便帮助人们测量和规划行程、导航等。
GPS坐标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使用一种特定的坐标系统来标识地球上的位置。
在这个坐标系统中,地球被划分为纬度(Latitude)和经度(Longitude)两个轴。
纬度是指某一点相对于地球赤道的北或南距离,经度则是指某一点相对于本初子午线(通常是格林威治子午线)的东或西距离。
举例来说,一个 GPS 坐标可能表示为:纬度 40.7128°N,经度 74.0060°W。
这意味着该位置位于北纬 40.7128°、西经 74.0060°的地方,即美国纽约市的地理位置。
GPS坐标距离计算原理计算两个 GPS 坐标之间的距离,常用的方法有几何计算和大圆航线计算。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两种方法。
1. 几何计算几何计算方法假设地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以最简单的几何形状来近似地球的形状。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可以使用球面三角学来计算两个坐标之间的直线距离。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distance = arccos(sin(lat1) × sin(lat2) + cos(lat1) × cos(lat2) × co s(lon1 - lon2)) × R其中,lat1、lon1为第一个坐标的纬度和经度,lat2、lon2为第二个坐标的纬度和经度,R为地球半径。
2. 大圆航线计算大圆航线计算方法考虑地球的实际形状,即一个近乎椭球体的形状。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可以使用大圆航线距离来近似两个坐标之间的实际距离。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distance = R × arccos(sin(lat1) × sin(lat2) + cos(lat1) × cos(lat2) × cos(lon1 - lon2))这两个公式很相似,但是大圆航线计算方法在进行距离计算时直接使用了球面三角学的公式,而无需进行arccos的反余弦运算。
GPS坐标与全站仪坐标
GPS计算理论距离与全站仪测距存在差值是什么原因2011-5-19 17:32提问者:ljg3816156|浏览次数:88次推荐答案2011-5-19 19:32GPS计算或测量的距离有两种:1、在空间坐标系统下的三维空间距离,s=SQRT(X*X+Y*Y+Z*Z);2、在某个投影系统下的平面距离,s=SQRT(X*X+Y*Y);尤其要注意的是,在这个平面系统下的距离是在椭球面(高程为0)上的距离。
全站仪测量的距离,可以是斜距,也可能是平距。
即便是平距,也是实地距离。
而这个实地的高程不一定在椭球面(高程为0)上,所以,就会存在误差。
GPS控制网坐标值反算边长与全站仪所测边不符?施工单位用GPS测量控制网,平差成果符合规范要求。
采用光电测量三角高程网测量时,发现用GPS坐标反算边长与全站仪实测边长均投影统一的高程面上,距离相差5cm左右,所有边长都是如此!请教高手!!!更改投影面有个距离改正的问题,我这344的投影高程面,100米的距离改正5.4毫米应该是GPS求转换参数的问题,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投影中央子午线经度问题,一定要用控制网的投影中央子午线经度!设计给的GPS一般不会差,差也差不了多少,全站仪这东西用的时候要注意对中,特别是在进行导线测量时,其次就是温度,天气,气压,还有导线点之间的距离,棱镜常数的设置,最后看看设计给的点是不是都差,有条件还可以借台其他型号的仪器过来试试看,(看看设计给的GPS点是几级点,什么坐标系,有没有经过转换)如果所以的点都差这就有可能和大地投影变形有关,你就要根据中央子午线经度重新换算坐标,GPS定位仪测出距离和面积与用全站仪测量出来数值相差大?2011-9-1 09:09提问者:xhiqbklf6808|浏览次数:79次2011-9-1 10:31最佳答案首先手持机精度比较低,无法与全站仪相比。
另外手持机量测出的距离和面积都是投影数据。
相差不大,要想了解更深入的话你就得去了解GPS定位技术及全站仪测量技术之间的一些核心技术|评论2011-9-1 09:53 tangyouguo_tom|三级这有两个可能原因:1、投影变形,例如采用高斯投影,选用的中央子午距离测区太远,就会造成很大的边长变形,边长变形,计算出来的面积自然就不对。
gps坐标距离计算公式
gps坐标距离计算公式GPS坐标距离计算公式GPS坐标距离计算是指根据给定的两个GPS坐标点,计算出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
在实际应用中,GPS坐标距离计算广泛应用于导航、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GPS坐标距离计算公式,并讨论其应用和局限性。
1. GPS坐标系统简介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的定位系统。
GPS坐标系统采用经度(Longitude)和纬度(Latitude)来表示地球上的任意位置。
经度表示东西方向的位置,纬度表示南北方向的位置。
经度的取值范围为-180°到180°,纬度的取值范围为-90°到90°。
2. GPS坐标距离计算公式根据两个GPS坐标点的经纬度,可以使用球面三角学的知识计算它们之间的球面距离。
常用的计算公式是Haversine公式,它可以计算两个经纬度点之间的圆弧长度。
Haversine公式如下:d = 2 * R * arcsin(√sin²((lat₂-lat₁)/2) + cos(lat₁) * cos(lat₂) * sin²((lon₂-lon₁)/2))其中,d表示两个坐标点之间的距离,lat₁和lon₁表示第一个坐标点的纬度和经度,lat₂和lon₂表示第二个坐标点的纬度和经度,R表示地球的半径(一般取6371km)。
3. 应用示例假设有两个GPS坐标点A和B,A的经纬度分别为lat₁和lon₁,B 的经纬度分别为lat₂和lon₂。
可以根据Haversine公式计算出点A 和点B之间的距离。
这个距离可以用来判断两个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从而进行导航、路径规划等应用。
4. 局限性和注意事项使用GPS坐标距离计算公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4.1 坐标系统选择:不同的坐标系统(如WGS84、GCJ-02等)采用不同的坐标转换算法,可能导致计算结果的误差。
GPS距离的计算
GPS距离的计算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个由美国提供的导航系统,可以通过卫星定位来计算出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
在GPS中,距离的计算是基于地球上两个坐标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距离计算的基本原理是使用地球的椭球体模型来近似地球的形状。
根据这个模型,地球被看作是一个旋转椭球体,具有一个中心点(地球的几何中心)和一个主轴和短轴。
通过测量两个坐标点之间的经度(东经和西经)和纬度(南纬和北纬)差异,可以计算出直线距离。
大圆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d=r*θ其中,d表示两个坐标点之间的距离,r表示地球的半径,θ表示两个坐标点之间的中心角。
中心角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θ = arccos[sin(φ1) * sin(φ2) + cos(φ1) * cos(φ2) *cos(Δλ)]其中,φ1和φ2分别表示两个坐标点的纬度,Δλ表示两个坐标点的经度差异。
这种计算方法可以提供很高的精度,并且适用于任何两个地球上的坐标点。
然而,由于地球并不是完全的球体,因此在计算距离时可能会引入一些误差。
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人们通常使用更复杂的计算模型,例如地心引力模型或椭球体模型。
这些模型考虑了地球的形状,以及地球在不同区域的略微变化。
此外,GPS距离的计算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信号强度或建筑物的阻挡。
当GPS接收器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较弱或受到干扰时,它可能会导致定位的不准确性。
同样,当接收器位于高楼大厦周围或其他阻挡物后面时,也可能会影响GPS信号的质量和定位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计算GPS距离是通过测量两个坐标点之间的经度和纬度差异,并使用大圆距离公式来计算出两个地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虽然这种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要考虑到地球的非球体形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地球上任意两点的经纬度计算两点间的距离地球是一个近乎标准的椭球体,它的赤道半径为6378.140千米,极半径为6356.755千米,平均半径6371.004千米。
如果我们假设地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那么它的半径就是地球的平均半径,记为R。
如果以0度经线为基准,那么根据地球表面任意两点的经纬度就可以计算出这两点间的地表距离(这里忽略地球表面地形对计算带来的误差,仅仅是理论上的估算值)。
设第一点A的经纬度为(LonA, LatA),第二点B的经纬度为(LonB, LatB),按照0度经线的基准,东经取经度的正值(Longitude),西经取经度负值(-Longitude),北纬取90-纬度值(90- Latitude),南纬取90+纬度值(90+Latitude),则经过上述处理过后的两点被计为(MLonA, MLatA)和(MLonB, MLatB)。
那么根据三角推导,可以得到计算两点距离的如下公式:C = sin(MLatA)*sin(MLatB)*cos(MLonA-MLonB) + cos(MLatA)*cos(MLatB)Distance = R*Arccos(C)*Pi/180这里,R和Distance单位是相同,如果是采用6371.004千米作为半径,那么Distance就是千米为单位,如果要使用其他单位,比如mile,还需要做单位换算,1千米=0.2mile如果仅对经度作正负的处理,而不对纬度作90-Latitude(假设都是北半球,南半球只有澳洲具有应用意义)的处理,那么公式将是:C = sin(LatA)*sin(LatB) + cos(LatA)*cos(LatB)*cos(MLonA-MLonB)Distance = R*Arccos(C)*Pi/180以上通过简单的三角变换就可以推出。
如果三角函数的输入和输出都采用弧度值,那么公式还可以写作:C =sin(LatA*Pi/180)*sin(LatB*Pi/180)+cos(LatA*Pi/180)*cos(LatB*Pi/180)*cos((MLonA-MLonB)*Pi/180)Distance = R*Arccos(C)*Pi/180也就是:C =sin(LatA/57.2958)*sin(LatB/57.2958)+cos(LatA/57.2958)*cos(LatB/57.2958)*cos((MLonA-MLonB)/57.2958)Distance = R*Arccos(C) = 6371.004*Arccos(C) kilometer = 0.2*6371.004*Arccos(C) mile = 3958.6768*Arccos(C) mile在实际应用当中,一般是通过一个个体的邮政编码来查找该邮政编码对应的地区中心的经纬度,然后再根据这些经纬度来计算彼此的距离,从而估算出某些群体之间的大致距离范围(比如酒店旅客的分布范围-各个旅客的邮政编码对应的经纬度和酒店的经纬度所计算的距离范围-等等),所以,通过邮政编码查询经纬度这样一个数据库是一个很有用的资源。
来源及怎么计算经纬度这些经纬线是怎样定出来的呢?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地轴是一根通过地球南北两极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线),在地球中腰画一个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使圈上的每一点都和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这个圆圈就叫作“赤道”。
在赤道的南北两边,画出许多和赤道平行的圆圈,就是“纬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叫做纬线。
我们把赤道定为纬度零度,向南向北各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
北极就是北纬90度,南极就是南纬90度。
纬度的高低也标志着气候的冷热,如赤道和低纬度地地区无冬,两极和高纬度地区无夏,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
其次,从北极点到南极点,可以画出许多南北方向的与地球赤道垂直的大圆圈,这叫作“经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就叫经线。
公元1884平面坐标图年,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近郊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作为计算经度的起点,即经度零度零分零秒,也称“本初子午线”。
在它东面的为东经,共180度;在它西面的为西经,共180度。
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东经180度和西经180度的经线是同一条经线。
各国公定180度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为了避免同一地区使用两个不同的日期,国际日期变线在遇陆地时略有偏离。
每一经度和纬度还可以再细分为60分,每一分再分为60秒以及秒的小数。
利用经纬线,我们就可以确定地球上每一个地方的具体位置,并且把它在地图或地球仪上表示出来。
例如问北京的经纬度是多少?我们很容易从地图上查出来是东经116度24分,北纬39度54分。
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只要把所在地的经度测出来,就可以确定船在海洋中的位置和前进方向。
纬度共有90度。
赤道为0度,向两极排列,圈子越小,度数越大。
横线是纬度,竖线是经度。
当然可以计算,四元二次方程。
经度和纬度都是一种角度。
经度是个两面角,是两个经线平面的夹角。
因所有经线都是一样长,为了度量经度选取一个起点面,经1884年国际会议协商,决定以通过英国伦敦近郊、泰晤士河南岸的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旧址)的一台主要子午仪十字丝的那条经线为起始经线,称为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平面是起点面,终点面是本地经线平面。
某一点的经度,就是该点所在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间的夹角。
在赤道上度量,自本初子午线平面作为起点面,分别往东往西度量,往东量值称为东经度,往西量值称为西经度。
由此可见,一地的经度是该地对于本初子午线的方向和角距离。
本初子午线是0°经度,东经度的最大值为180°,西经度的最大值为180°,东、西经180°经线是同一根经线,因此不分东经或西经,而统称180°经线。
纬度是个线面角。
起点面是赤道平面,线是本地的地面法线。
所谓法线,即垂直于参考扁球体表面的线。
某地的纬度就是该地的法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纬度在本地经线上度量,由赤道向南、北度量,向北量值称为北纬度,向南量值称为南纬度。
由此可见,一地的纬度是该地对于赤道的方向和角距离。
赤道是0°纬线,北纬度的最大值为90°,即北极点;南纬度的最大值为90°,即南极点。
经纬度互换度(DDD):E 108.90593度 N 34.21630度如何将度(DDD):: 108.90593度换算成度分秒(DMS)东经E 108度54分22.2秒?转换方法是将108.90593整数位不变取108(度),用0.90593*60=54.3558,取整数位54(分),0.3558*60=21.348再取整数位21(秒),故转化为108度54分21秒.同样将度分秒(DMS):东经E 108度54分22.2秒换算成度(DDD)的方法如下:108度54分22.2秒=108+(54/60)+(22.2/3600)=108.90616度因为计算时小数位保留的原因,导致正反计算存在一定误差,但误差影响不是很大。
1秒的误差就是几米的样子。
GPS车友可以用上述方法换算成自己需要的单位坐标。
经纬度换算成米纬度分为60分,每一分再分为60秒以及秒的小数。
纬度线投射在图上看似水平的平行线,但实际上是不同半径的圆。
有相同特定纬度的所有位置都在同一个纬线上。
赤道的纬度为0°,将行星平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纬度是指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其数值在0至90度之间。
位于赤道以北的点的纬度叫北纬,记为N,位于赤道以南的点的纬度称南纬,记为S。
纬度数值在0至30度之间的地区称为低纬地区,纬度数值在30至60度之间的地区称为中纬地区,纬度数值在60至90度之间的地区称为高纬地区。
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和北极圈是特殊的纬线。
纬度1秒的长度地球的子午线总长度大约40008km。
平均:纬度1度 = 大约111km纬度1分 = 大约1.85km纬度1秒 = 大约30.9m大地水准面地质学范畴,是指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勾画出的一个封闭连续的封闭曲面。
大地水准面是由静止海水面并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不规则的封闭曲面。
它是重力等位面,即物体沿该面运动时,重力不做功(如水在这个面上是不会流动的)。
大地水准面是描述地球形状的一个重要物理参考面,也是海拔高程系统的起算面。
大地水准面的确定是通过确定它与参考椭球面的间距--大地水准面差距(对于似大地水准面而言,则称为高程异常)来实现的。
大地水准面和海拔高程等参数和概念在客观世界中无处不在,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地水准面包围的球体称为大地球体。
大地球体的长半轴为6378.245公里,短半轴为6356.863公里。
从大地水准面起算的陆地高度,称为或。
大地水准面是大地测量基准之一,确定大地水准面是国家基础测绘中的一项重要工程。
它将几何大地测量与物理大地测量科学地结合起来,使人们在确定空间几何位置的同时,还能获得海拔高度和地球引力场关系等重要信息。
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反映了地球内部物质结构、密度和分布等信息,对海洋学、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勘探、石油勘探等相关地球科学领域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大地水准面是测绘工作中假想的包围全球的平静海洋面,与全球多年平均海水面重合,形状接近一个旋转椭球体,是地面高程的起算面。
一个假想的、与静止海水面相重合的重力等位面,以及这个面向大陆底部的延伸面。
它是中正高系统的起算面。
大地水准面同平均地球椭球面或参考椭球面之间的距离(沿着椭球面的法线)都称为大地水准面差距。
前者是绝对的,也是唯一的;后者则是相对的,随所采用的参考椭球面不同而异。
绝对大地水准面差距[1] 大地水准面到平均地球椭球面间的距离(图1)。
它的数值最大在±100米左右。
绝对大地水准面差距可以利用全球按斯托克斯积分公式进行数值积分算得(见地球形状),也可以利用地球重力场模型的位系数按计算点坐标进行求和算得。
原则上可以选取其中任一公式。
前者虽然精度较高,但运算复杂;后者由于不能按无穷级数计算,精度受到限制,但运算方便。
因此,在实践中总是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其中的一种或综合两者优点采用一个混合公式计算。
绝对大地水准面差距除了用上述方法确定之外,还可以利用卫星测高仪方法确定(见)。
相对大地水准面差距大地水准面到某一参考椭球的距离。
因为参考椭球的大小、形状及在地球内部的位置不是唯一的,所以相对大地水准面差距具有相对意义。
每一点的相对大地水准面差距,可以由大地原点开始,按天文水准或天文重力水准的方法计算出各点之间相对大地水准面差距之差,然后逐段递推出来。
天文水准一种只采用天文大地测量数据来计算相对大地水准面差距的方法。
由于AB方向上的相对垂线偏差分量θ是表示大地水准面在AB方向上的倾斜(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