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教育如何与中学物理教育更好衔接
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力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力学教学的有效衔接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力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一、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力学教学有什么不同
1、中学物理力学教学更偏重于要点、原理、实验与演示,强调理论联系实践,给学生以基础概念的学习,力求可视化,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物理知识和技术。
2、大学物理力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根据力学概念、公式、定律和实验,分析复杂的物理现象,理解物理基本概念并运用到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对中学生的衔接
1、通过紧凑的物理知识结构梳理:帮助学生快速梳理物理知识结构,特别是所学课本中较难理解的概念,帮助学生回顾并总结所学知识,明确力学概念之间的关系;
2、强调物理实验的训练:中学生在力学选修课中开展物理实验的能力差距较大,学校应当加大实验训练的力度,让学生在实验中能够理解和掌握实验技能;
3、重视数学联系:力学课的重点在于联系实际,大量的实验与分析驱
动了力学的发展。
中学生应在实验中更加熟悉并熟练运用基础数学,
以解决实际问题。
三、总结
力学是物理学中 All--ROUND 的基础能力,对中学生来说,既要掌握
新知识,又要强化基础知识;要注重连接基础与应用,提高力学素养;还要充分考虑大学物理入门概念,实现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力学教学
之间的有效衔接。
如何加强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的衔接

2 6 4・
价 值 工 程
如何加 强 中学物理和 大学物理的衔 接
Ho w t o 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 Co h e s i o n o f t h e Hi g h S c h o o l a n d Un i v e r s i t y Ph y s i c s
1 中学物理和大 学物理的联 系与区别
1 . 1中 学 物理 和 大 学 物 理 的联 系 与 区别
大学物 理 和 中学研 究都 是物 体 运动规 律 的学 科 , 包
括: 力学 , 热学 , 光学 , 电磁 学 以及 原 子 物 理 五 大 内容 , 虽 然
和方法 , 比如 在 中学 物 理 中 的 路 程 等于 速 度 乘 以 时 间设 有 随意 , 甚至有 旷课 , 考试 的时候带小抄蒙蔽 过关的情况。 错, 但 在 大 学 物 理 中 求物 理 碰 撞 后移 动 的 距 离 再 利 用 这 个 2 如何做好 中学物理和大 学物理 的衔接
规律就不对 了, 很 多同学在学 习大学物理 的过程 中还是 习
惯 用 中 学 的题 海 战 术 来 学 习发 现 最 终 掌 握 知 识 的效 果 并 不好。
下面 笔 者从 以 下 方 面 来 谈 几 点 感 受 。
2 . 1教 师在 教 学 方 法 和 手 段 上 要 更 新 在 大 学 物 理 开 课 时候 就 要 向 学 生 讲 解 高 中 物 理 和 大
物理 一般都是面 向大学低年纪 的学生开 设 的基础课程 , 笔 理 想 的 分 数 ,所 以在 成 绩 决 定 论 的作 用 下 学 生 学 习很 刻 者 在 实 际 的教 学 中发 现 ,虽 然 学 生 刚 从 高 中 阶 段 过 来 , 但 苦 , 钻 研 也 比较 深 , 但 在 大 学 中 由于 大 学 没 有 了升 学 率 的 在 大 学 物 理 的学 习 中 , 学 生 总 习惯 用高 中 的 思 维 和 方法 来 要 求 ,只需要修完相应科 目的学分 即可 , 6 0分就 算合格 , 理 解 已经 比较 复 杂 的 大学 物 理 问题 , 比较 难 接 受 新 的概 念 所 以在 这样 的 要 求下 , 学 生 学 习积 极 性 下 降 学 习起 来 比较
【精品版】浅谈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力学之衔接

浅谈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力学之衔接目录引言 (1)1影响大学力学学习的不利因素 (1)1.1教学方式 (1)1.2思维方式 (2)1.3主观因素 (2)2中学与大学物理力学衔接的关键 (2)2.1改进学习方法 (2)2.2 转变思维方式 (3)3 力学概念的衔接 (3)3.1力定义的衔接 (4)3.2重心的衔接 (5)3.3 势能的衔接 (6)4方法的转变 (7)4.1强化矢量运算 (8)4.2解题方法的转变 (8)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0)英文翻译 (10)致谢 (11)浅谈中学与大学物理力学之衔接物理系0310班姓名辛峰指导教师邵贵成摘要:中学力学到大学力学的过渡是一个重要的过程,也是初学者较难转变的阶段。
本文主要从中学与大学力学中有关概念、解题时所使用的数学工具等方面,结合实例进行了比较。
通过比较在两个不同学习阶段所用到的概念以及所使用的数学工具的区别与联系,从知识和方法两方面,力图寻找导致学生学习大学力学困难的原因和拟采取的对策。
使刚上大学的学生在短时间内从思维方式上和学习方法上领会出中学力学和大学力学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更好地学习大学物理。
关键词:力学;知识;方法;衔接引言大学力学是大学接触的第一门学科,是中学力学的加深和延展。
由于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在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各方面有许多不同。
进入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习惯用中学思维看待问题及用中学物理的解题方法解决大学的力学问题,已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
对进一步要学的大学物理,起到负面的影响。
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学力学的“新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
本文提出一些建议来解决中学力学到大学力学的过渡,使学生尽快从中学物理过渡到大学物理的学习。
1影响大学力学学习的不利因素1.1教学方式目前,中学教学实际上还是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升学率看得很重,同时,为了应试,学校把学习物理的过程分为“课堂听讲题,课后去做题,考试就答题”的题海模式,所以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习惯于老师牵着走的教学方式。
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衔接的设想

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衔接的设想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衔接的设想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基础课,同时也是工科院校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科学实验课程,是工科学生系统学习基本实验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开端。
因而,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始重视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质量,都相继建立物理实验中心,加大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力度。
但是,目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还不容乐观。
当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观念与中学物理教学脱节严重。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中学物理教学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采用探究教学方法、让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等教学理念令人耳目一新,代表着先进的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但是,目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在课程理念、教学论文联盟方法、评价制度上都比较落后。
因此,学生一旦进入大学物理实验的学习,就感觉到很难适应,甚至让学生产生大学的教育教学观念还不如中学的想法。
学生一旦有这样的想法,就会对后面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我们认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应该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保持良好的衔接。
一、概念的界定及意义衔接一般指事物首尾连接或者指用某个物体连接两个分开的物体,使之结合成一个整体。
这里所说的衔接是指第一种意思,即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调整,包括课程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使之与中学物理教学保持一定的连贯性。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物理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新的质的变化,中学物理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不断提高。
由于理科的学生在中学物理的学习期间,受到先进教育观念的影响,已经习惯了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方法、评价方法,更重要的是在中学的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然而一到大学却发现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却比中学落后得多,而且有些内容还与中学的重复,这必然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

科技信息使农民主体身份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化,其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伴随着城市务工经历延长也相继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
随着大批的农民外出务工和经商,他们和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居民的交流和融合,其原有的相对落后、不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思想观念必定会得到改良,传统农民意识必定会逐步向现代化农民意识转化。
这种转化从浅近的层面来说可以直接为农民工个人带来预期的经济收入,从长远、更加广泛的角度来看,大规模有现代化意识的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的存在必定会提升整体农村居民的现代化意识。
生活方式伴随着思想意识的转变而转变,体育作为现代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农民工对于体育健身活动也有了更为现实的需求。
鲁长芬等关于城市农民工全民健身调查现状数据也显示,有57.9%的农民工及其家人都认为需要参加体育健身[9]。
然而,需求并不等于现实,农民工由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余暇时间不足;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认同感不高,农民工正常权益保障程度低,难以享受城市的包括体育在内的各种公共服务;在农民工回乡的时机方面,主要选择农忙和春节,繁重的农活是农忙时节的主旋律,即便他们有时间,但主观意识中却很难去组织和参与体育活动;春节似乎是参与体育活动的最佳时机,但由于农民工常年外出,同亲戚朋友的感情联络较少,大多数人只有利用短短几天春节假期进行走亲访友,而今在农村,交流感情往往选择在一起看电视、玩纸牌等方式来进行,体育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被大家遗忘的角落。
因此,“民工潮”虽然对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与现实性之间还是具有相当的距离,农民工在体育的需求和现实之间很难找到平衡点。
因而,如何在农民工的体育需求和现实之间寻求平衡点,无疑将会是今后农村体育工作有效突破的一个关键点。
4结语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脚步从理论迈向实践,农村社会发展吸引各界广泛关注,视角由物质文明进一步拓宽到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进步。
而新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折射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成就,事关全民健身体育之大计,没有农民的参与,全民健身就不能称为全民。
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的有效衔接

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的有效衔接收稿日期:2016-10-10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高教研究项目:我校农科少学时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和探索(TDGJ1516)作者简介:孔德国(1980-),男(汉族),河南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物理教学研究。
*通讯作者:张红美(1979-),女(汉族),河南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物理教学研究。
一、前言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物质运动规律和运动规律之间相互转化的一门科学,是以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学物理除了可以给学生传递科学知识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谨慎。
基于此,物理学在塔里木大学被定性为公共必修课,而对理工科的学生来说,物理学是公共必修基础课。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来说我们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学专业的大学生进入生产第一线必将成为农业领域的领头羊,是农业领域的技术骨干,担负着中国农业现代化、技术化、专业化的使命[1]。
大学物理的学习对农科专业的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可以根据物理基本知识去发明创造新的农业类仪器及设备或者新型的灭虫方法及农产品质量检测仪器等,促进农业快速实现现代化,农产品实现无害化。
笔者从事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工作十年,每学期均会发现相同的规律,即在开学初上大学物理绪论课时很多学生翻看课本目录,认为大学物理和高中物理差别不是很大,学习起来很简单,但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各种问题就会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在塔里木大学就读的本地生源学生,基础相对薄弱一些,学习大学物理感觉困难重重。
如何做到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的有效衔接,使学生尽早适应大学物理的学习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2]。
二、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的不同之处1.教学内容的差异。
中学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将物理教学内容分为必修与选修两部分,其本意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今后人生发展规划需要去选择需要学习的模块,即本质是实行的模块化教学。
浅谈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教学衔接问题

浅谈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教学衔接问题一、引言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它与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育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在入学之初诸多方面的不适应。
因此,如何做好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一直是教育界比较关注的话题。
传统看法认为,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主要是大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其实,既然衔接是指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之间的互相连接,那么高中教师,特别是高三年级教师,对解决好这个问题也负有重要的责任。
如果高中教师能关注并协助大学教师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使学生在大学生活和学习中少走一些弯路,事半功倍。
有专家通过对大学新生情况连续调查研究发现,对大学新生做好入学前准备,即社会适应方面的准备和学习适应方面的准备,能够使学生在生理、心理情感、学习适应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有良好的发展,从而顺利地实现由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过渡。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贯通中存有的问题,即为大学新生的不能适应性,主要彰显在以下几方面:(一)对所学专业的迷茫学生在中考后挑选专业时呈现出盲从性特点。
导致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在中学教育阶段未曾开办职业规划课程,以致学生因缺少职业和专业挑选意识而迷茫,不知所措。
大部分学生挑选专业时主要倚赖家长和老师,因此,在入学后对所学专业重新认识模糊不清。
比如,历史文物复原专业的新生指出他们的任务就是考古与文物的课堂教学复原,古文字学与历史文化等课程于他们无知。
对所学专业格尼兹,导致一部分学生所选专业与兴趣二者违反。
而兴趣就是自学的动力,因对专业没兴趣引致一部分学生对专业课的松懈。
(二)学习方法的不适应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在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上都存有非常大的相同。
在教育模式方面,高中的应试教育就是以考试为手段,纯粹以分数为标准,教学就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模式;而大学教育就是以学生独立自主自学模式为主导的素质教育,其教学的目的就是特别强调学以致用、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以及动手能力的培育。
大学物理教育如何与中学物理教育更好衔接

大学物理教育如何与中学物理教育更好衔接Discussion on the Linking ofPhysics Educ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Middle Schools赵亚娟陈浩(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摘要:本文从大学生物理学习的现状调查入手,提出了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物理学习的问题。
通过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多角度对比分析,探讨了影响二者顺利衔接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促进大学物理教育与中学物理教育更好衔接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育;大学物理教育;衔接ZHAO Y a-juan CHEN Hao(The School of Physics and T 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China) ABSTRACT: A problem that college students can’t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physics study today is noticed from an investigation. A conclusion that the fail of the joint causes the maladjustment is gotten. Some differences in physics teaching and study between middle school and college are analyzed.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smooth linking are discussed in depth. Effective connection measures are given for the better link up.Key W ords:middle school physics education; college physics education; link up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形态基本规律的科学,其理论和实验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大学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探讨

大学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探讨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如何实现有效的衔接,是每位大学物理教师必须思考的普遍性问题。
中学物理实行模块化教学,即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大学物理相比较更具系统性,尤其是针对理工科学生的教学内容更为全面和深入。
二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思维方法上的差异导致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影响了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
通过分析学生由中学物理到大学物理过渡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必须要树立一种正确的学习理念,改变大学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错误观念,从基础入手解决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课程之间的衔接。
结合一些物理教学知识点,总结出实现中学物理到大学物理良好过渡的几点体会。
如何做好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的有效衔接

·教与学·对于我国高校的理工科大学生,物理课程不是全新陌生的内容,因为每个学生都经过了初中和高中的系统学习,尤其是高中三年,教师认真讲解,系统训练。
教师有成功的教学方法,学生形成了高效的学习方法,可是大学物理的教学和中学物理有很大不同,不论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解题思路。
学生习惯于中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形成了思维定势,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如何引导和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已经成为提高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中学物理教学现状高中物理是高中教学体系中重要的基础必修课,高中物理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到严谨、系统的科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完善学生的科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还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并且学到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物理能力,但是高中物理教学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只注重传统知识的传授和灌输,“死记硬背”作为获取高分的主要途径,将学生作为纯粹知识的载体或解题机器,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只知道一味地利用牛顿定律解题,而对牛顿定律的局限性不加任何怀疑和诠释,盲目地崇拜,机械地吸收。
2.过度重视自然科学重要规律的掌握,忽视从整体和本质上认识自然科学现象和物理学规律的内在联系,如通过对于光电效应的的学习,了解了光的粒子性一面,光的干涉、衍射现象了解了光的波动性,但是不能将二者联系起来综合考虑,缺乏辩证统一的认知。
3.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严重缺失,学生进入实验室很多学校只是在教师指导下做一些简单操作,仪器设备都是老师事先调试好的,学生在老师统一口令下完成实验,更有甚者只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
只要求学生听懂、看懂,教条地死记住,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于是形成我国目前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偏差的状况,到了大学,进入实验室,教师讲完基本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很困难,哪怕是基本的电路连接和长度测量。
大学物理教学对接中学物理的探讨

大学物理教学对接中学物理的探讨摘要: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处理好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对接是一个现实且重要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实现物理概念、公式、规律、定理、数学工具对接的若干原则和方法,对于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学物理;中学物理;对接;教法目前,一些大学的教育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对大学物理教学有许多非议,如: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众多简单的重复,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学物理难教,学生的物理思维很难从仅适应分析中学物理所述特殊情形的模式过渡到必须用微积分、考虑矢量性来分析的所谓一般情形的模式;大学物理难学,中学物理所学到的知识很难用得上,新的知识和方法也很难掌握好。
这些非议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即大学物理教学与中学物理的对接。
我们认为,在保持现行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教学内容及呈现顺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在教学重点、教学方式、用物理知识所探讨的具体问题及所用方式方法上稍做调整来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大学物理教学与中学物理的完美对接。
在已往论及大学物理教学与中学物理对接的文献中,所论述的重点都不在现有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如何针对中学物理情况加以处理这个方面,本文从该方面阐述了实现大学物理概念、公式、规律、定理、数学工具与中学物理对接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所探讨的问题典型、明确,所提出的原则与方法具体、实用。
一物理概念的对接大学物理中部分概念,如力矩、功等,在中学物理中是讲过的,但中学物理中往往只讲过它们的部分内涵和外延,而大学物理中往往会讲到它们新的内涵和外延。
对这些概念的讲授,宜在简单回顾原有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重点讲授它们新的内涵和外延。
如:对于力矩这一概念,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差别体现在内涵上,中学物理只讲它是力与力臂的乘积,不强调它的矢量性,而大学物理讲到它是力和矢径的矢积,强调它的矢量性。
大学物理对于该概念的讲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好对一具体物体的转动有影响的某力F,让学生回忆在中学物理中是怎样求F的力矩的;再提请学生注意到F大小不变而方向相反时,力矩大小不变,但对转动的效果恰好相反,有必要给力矩赋予方向;接着告诉学生F大小不变而方向相反时,它与矢径的矢积的方向也恰好相反,物理学中就是用力和矢径的矢积方向描述力矩的方向,力和矢径的矢积大小正好等于力矩的大小;最后强调大学物理中的力矩就是力和矢径的矢积,它是矢量,它的方向是力和矢径的矢积方向,它的大小可以按照矢积叉乘求得,也可以按照中学物理中力大小乘以力臂求得。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育衔接问题研究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育衔接问题研究摘要:当前,我国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教育衔接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教学衔接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探究,提出课堂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建设路径,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等措施,为实现二者有效衔接提供思路。
关键词:大学物理;中学物理;教育衔接1.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教育衔接存在的差异1.1高中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法选择上的差异笔者发放了800份问卷,有效回收650份问卷,通过对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在高中时期,教师选择直接讲解和讲授公式为主,高中生会对于自己动手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更加喜欢。
学生不适应大学物理学习主要体现在:不习惯大学的上课模式、没有太好的数学基础、大学物理概念过难。
1.2学生学习心理上的差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中学生为了考取更高的成绩,努力克服心理上的压力,但高考之后进入大学的学生有70%的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仅限于考试通过,畏难情绪严重。
1.3国内中学物理教学与大学物理教学要求差别高中物理课程是普通高中自然学科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奠基了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促进学生甚至社会进步[1]。
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思想,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要注重体现物理学科本质,二是要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三是要强调教学的时代性,四是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倡导教学方式多样性,五是要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2]。
中学物理教学分为五类,包括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讲授法、讨论法等、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演示法、参观法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练习法实验法等、以欣赏活动为主的陶冶情操法等以及以引导探究为主的发现探究法等。
1.3.2大学物理对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求大学教学并没有类似高中教学系统的教学方法总结,但是依然存在许多特色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教师会分布小组任务,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以及分工合作的能力,这在高中是不常见到的。
而且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也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力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1 重视大学物理的绪论课,明确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区别和联系
大学物理的绪论课非常重要,是两者衔接的首次介绍。作者一般和学生讨论《大学物理》 “为 什么要学” 、 “学什么”以及“怎么学”等三个问题。 其中两者的区别是绪论课中的重中之重。相对于中学物理,大学物理的内容更深刻,方法更 多样,数学描述更精确。尤其向学生说明,同样的物理概念和定律,大学物理描述的是更普遍和 更接近真实世界的问题,使用的数学工具则是微积分和矢量。对于普通的工科学生来说,微积分 方法的使用是难点,是“最难对付”的。因此,作者常常在绪论课上向学习过高等数学的微积分 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微分是什么?积分是什么?为什么要用微积分?接着笔者从学生最熟悉 的匀速和匀变速直线运动出发讨论最一般的直线运动,从而解释微积分的内在含义。这样在第一 次课就使学生对使用微积分、学习大学物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4.1 启发式的课堂教学
在力学教学中,每个内容都设计一些思考题,通过启发式的提问,让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寻 找问题答案。下面以刚体定轴转动教学举两例。 例如,在引入“力矩”的概念时,分别提出三个问题: “月下僧敲门” 、 “月下僧推门”和“月 下僧踹门”有何不同?为什么门窗的把手都安装在离门轴较远且高度大致在人的腰部?为什么我 们经常说“推门、拉门”而不说“提门、压门”?通过思考这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影响刚体转 动的力的三个要素,进而给出力矩的概念,并理解力矩的矢量性。 又如,在讲解刚体转动的运动学之后,引导学生发现刚体的匀速转动与匀速直线运动以及刚 体的匀变速转动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相似性,并提出问题“它们为什么运动的描述相似?”然 后引导学生类比猜想,既然运动描述类似,动力学的运动规律是否也一致呢?有没有和牛顿运动 定律类似的规律呢?接着用数学推导验证猜想的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再次类比归纳相对应的物理 量,猜想刚体动能定理和角动量定理,并让学生自己用数学推导由刚体转动定律验证猜想的刚体 动能定理和角动量定理。最后比较质点运动和定轴转动,分析相似的原因,体会物理世界对称、简 单、和谐的美妙。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随着社会的发展,物理学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物理课程也从早期的简单学习转变为综合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和科学研究水平。
目前,实施新课程标准,以衔接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教学成为大学物理教育的当前研究方向。
下面将讨论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
一、衔接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教学的任务1、任务分析。
在中学与大学物理教学衔接的过程中,关注点是高中物理教学与高等教育的衔接,要求教师、大学物理教学的教材与课程体系要适应大学的基础课程需求;2、任务确定。
衔接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教学的任务,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以客观、科学的态度认识物理知识以及衔接中学物理教学和大学物理教学,还要求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能够有效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全局观念和综合能力。
二、衔接中学物理教学与大学物理教学的方法1、用物理学的整体思维加强对物理知识结构的认知:在衔接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用物理学的整体思维,以理解物理知识系统性,解决实际问题,发展科学实验能力。
2、树立抽象思维观念:在衔接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熟练运用抽象思维,把物理实验和理论进行有效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抽象思维观念。
3、突出物理学的实践性:衔接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在讲授物理学知识时,突出物理学的实践性,通过实验活动引导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物理学。
三、加强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教学的衔接衔接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教学,既是物理学教育的责任,也是物理学教育发展的趋势。
物理学教育责任就是把中学物理教学与大学物理教学有机衔接起来,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就能够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到大学不仅能深入进行扩展,而且能有效开展科学研究。
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要完成高中物理与高等教育衔接的任务,教师需要具备高质量的专业素养。
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完善学术修养,增强物理学的深度理解,把控物理教学的讲授、实施和研究的综合能力;2、完善物理教学改革:要完成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衔接的任务,学校应该完善物理教学的改革,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解决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3、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实施新课程标准是衔接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必须坚持从认识论出发,不断完善物理学教学,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增强物理课程性、深度和活动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与学的有效衔接探讨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与学的有效衔接探讨中学与大学在物理教学的区别与衔接论文大学物理是高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之一。
从初中开始,学生就开始接触物理,对物理这一门学科一点儿都不陌生。
毋庸置疑,中学物理是大学物理的一个铺垫,那么中学与大学在物理教学上有如何联系与区别呢?如何做到中学与大学物理的无缝对接以便实现更有效“教”与“学”呢?等等问题都困惑大学物理教研者[1-3]。
因为这些问题不仅涉及提高大学物理教学的质量,而且涉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实际上,由于在中学的几年物理学习生涯中,学生已经对物理有一定的认知和看法,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已养成一定的固定习惯,因此如何让学生快速且正确地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物理的学习过渡是目前教学中面临的一大挑战。
例如:中学物理强调是针对一些特殊情况来解题目,而大学物理则是一个帮助学生建立模型的过程。
教学任务的彻底变革,带来了教学方法等都与中学物理的完全不同[4]。
针对这种变化,本文分析了中学与大学物理之间存在的具体区别,并从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讨论了中学与大学物理之间的教学衔接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以便大学物理教育模式的优化改革。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与学的有效衔接探讨 11.1教学目标的差异。
中学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进而将学生引入物理领域;逐步培养学生头脑中的基本物理概念,建立相应的物理框架,促进其智力和能力得到发展。
这是中学物理教学理念的核心。
而大学物理是一门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清晰完善的物理思想,结合高等数学培养学生建模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胜任其他理工科专业。
于是,中学和大学的物理教学思路完全不同;对教学和学生本身都有更高的要求。
具体来说,第一,大学物理是培养学生在复杂抽象的现象中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运用复杂、多向的数学运算,锻炼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为了使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从基础知识向能力转变,大学物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衔接的现状及建议

科技论坛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
无论是物理专业还是其他理工专业的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却表现出了不感兴趣,甚至是厌学情绪,学业成绩自然也差强人意。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当前的高校物理课程中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
下面我们先对中学和大学阶段物理教学的现状做简要的回顾。
1物理教学现状1.1中学物理教学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大部分的省、市、自治区都在中学阶段实行课改。
与之相对应的是教学内容的调整。
一些省份根据自身的情况,将物理的力、热、光、电、近代物理五个部分划分成不同的教学模块,一部分作为必修,纳入高考大纲之中,另一部分作为选修,用于提高学生的物理修养,甚至于将某些内容作为科普知识,由学生课外自学完成。
现在的中学教育很大程度上还是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模式。
中学阶段的物理教学活动完全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来进行。
我国的各级教育机构虽然已经制定了指导物理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但实际的教学内容却过分地依赖历年公布的高考考试大纲。
笔者在与刚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交流中得知,部分学校仅针对高考内容进行授课,其他内容则当作科普读物由学生自学完成。
这就使得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与大纲中的要求相去甚远。
1.2大学物理教学现状。
大学阶段的一个课堂上的学生不再来自于同一所中学,甚至很多也不是相同的省份,中学阶段所学的物理内容则千差万别。
这势必会影响到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教师也无法做到有差别地授课,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有所打击。
笔者分别和不同专业的学生交谈过对大学物理课程的看法:受到中学物理成绩的影响,不少同学畏惧物理课程,甚至在入学前认为自己是非物理专业,彻底地不用再接触物理;有的喜欢物理,但是中学所学知识不多,没有清晰的物理情景;有些同学认为从大学物理课程中收获不大,不少题目用中学方法也能解决,甚至更加简单。
大学物理是一门基础课程,课本知识并没有直接的实际应用,因而并不像其他工科类专业课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之浅见

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之浅见
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在教学内容上都是一脉相承,难以完全王迎接在衔接上。
此外,在学科考试上,考试内容是高中物理考试基础上进行拓展,而教学难度也会提升。
因此,更好地实现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教学的衔接如下:
一、提高高中物理师生的大学物理意识:首先,高中物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大学物理,让他们了解大学物理的特点,帮助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的同时,能够充分理解大学物理的内容,从而帮助他们做好准备。
二、建立大学物理教育素质培养体系:学校应将素质培养与学习相结合,建立一套完整的大学物理教育素养培养体系,从而为高校物理教学的更好的衔接打下基础。
三、形成相关的学习知识点衔接:根据大学物理专业的特点,在实际学习中形成相应的知识点衔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到大学物理的学习内容,制定完善的学习机制,使学生适当提前预习大学物理的相关学科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科衔接及过渡。
四、利用学校课外社团:学校可针对大学生增强大学物理学习能力的要求和需求,采取课外社团的形式深入挖掘高中生在物理领域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展示自我,
在活动中熟悉大学物理,增强在大学学习物理的信心。
以上是就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提出的一些浅见,希望能够给广大学子带来帮助。
浅谈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教学衔接问题

浅谈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教学衔接问题作者:宋晓丽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36期【摘要】大学物理教学中解决好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衔接问题是学生学好物理学的关键。
本文指出了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教学内容与进度等方面的不同,并提出了几点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衔接方法。
【关键词】大学物理;中学物理;衔接学生一般从初中就开始接触物理课程,在中学阶段经历了大量题海训练,对物理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方法,所以在大学物理的学习中,总习惯用高中方法来解决大学物理问题,难以理解接受新的概念和方法。
所以处理好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的衔接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的作用。
而要处理好衔接问题,首先要透彻分析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的不同,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衔接。
1 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的不同1.1 研究对象的不同对于研究对象,中学物理一般只讨论自然现象中的简单问题如一维问题,而大学物理讨论的是二维、三维甚至多维等复杂问题。
比如对于力学内容,中学力学只研究加速度为恒矢量的质点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而大学力学则还要研究加速度变化时的质点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中学力学只研究质点的运动问题,而大学物理力学还要研究刚体的运动学、动力学问题,从研究对象上看更广更趋于一般化。
中学物理仅对宏观简单特殊规律作一般性的认识和了解就够了,而大学物理则要进一步研究物质运动的理论本质,要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自然界一般性的普适规律,更上升了一个理论的高度。
1.2 研究方法的不同中学物理因研究对象简单,数学知识基础少,所以研究方法基本是归纳法,讨论的规律基本上是从物理现象出发,通过简单实验总结出来的简单规律,比如中学物理力学中得出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的时候都是实验归纳法得出的,并且涉及的力基本是恒定的,只讲恒力的冲量、恒力的功,平均冲力等,在电磁学中只介绍匀强磁场、匀强电场的规律等。
而大学物理与自然实际就更接近了,要讨论变力的冲量、变力所做的功、非均匀磁场、电场,而研究这些复杂问题所用工具主要是高等数学的微积分思想、矢量代数,通过数学推导演绎的方法结合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即大学物理讲的规律比中学物理的规律又上升了一个理论的高度。
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的有效衔接

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的有效衔接中学物理是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习的一门科学课程,而大学物理则是相对深入和复杂的学科。
中学物理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物质和能量基本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而大学物理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理论和实践的运用能力。
因此,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之间的衔接非常重要,以保证学生在大学阶段能够顺利地学习和掌握物理学的更深层次知识。
一、知识点的衔接在中学物理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些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例如力、运动、热学、光学等。
在大学物理学习中,这些基础知识会被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因此,中学物理教学应该为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并帮助他们逐步提升到大学物理的学习要求。
例如,在中学物理学习中,力的概念被引入并且学习了牛顿三定律。
而在大学物理中,不仅会进一步深入学习力的分析和计算,还会引入更加复杂的力学理论,如刚体力学、弹性力学等。
因此,中学物理教学应该重点强调力的基本概念和牛顿三定律的适用范围,为学生顺利过渡到大学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方法的衔接物理学的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中学物理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
而在大学物理学习中,实验更加复杂和精细,需要学生具备更高的实验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对实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他们观察、记录、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的能力。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实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并为他们适应大学物理学习中的实验要求做好准备。
三、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中学物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大学物理学习中,这种能力会得到更加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中学物理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采用科学的思考方式。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整理问题的关键信息、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形成逻辑思维和严谨推理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中学物理学习中的成绩,也为他们顺利过渡到大学物理学习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教育如何与中学物理教育更好衔接Discussion on the Linking ofPhysics Educ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Middle Schools赵亚娟陈浩(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摘要:本文从大学生物理学习的现状调查入手,提出了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物理学习的问题。
通过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多角度对比分析,探讨了影响二者顺利衔接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促进大学物理教育与中学物理教育更好衔接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育;大学物理教育;衔接ZHAO Y a-juan CHEN Hao(The School of Physics and T 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China) ABSTRACT: A problem that college students can’t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physics study today is noticed from an investigation. A conclusion that the fail of the joint causes the maladjustment is gotten. Some differences in physics teaching and study between middle school and college are analyzed.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smooth linking are discussed in depth. Effective connection measures are given for the better link up.Key W ords:middle school physics education; college physics education; link up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形态基本规律的科学,其理论和实验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因此,大学物理学一直都是理工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却对大学物理不感兴趣,学业成绩也差强人意。
究其原因,除了课程本身难度较大外,另一个根本因就是学生难以从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上适应大学物理的学习。
其实物理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一门陌生的课程,理论上中学物理的学习应该可以降低大学物理学习的难度,[1]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可见二者之间的顺利过渡与和谐衔接已经成为物理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正如国外研究人员所说的:“没有一个高中老师不致力于将学生培养为适应大学学习的人才,而很多大学教授却一直怀疑中学物理教育的意义。
”[2]本文将深入分析中学物理教育和大学物理教育的区别及影响二者顺利过渡的因素,并从中学物理教育和大学物理教育两个层面上探讨促进二者更好衔接的有效措施。
1.大学生物理学习现状调查为了发现大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问题,展示大学物理教育与中学物理教育的衔接现状,笔者在大学城华师、广大、广外、华工、广工五大高校理工科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同学们普遍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超过半数的学生对于自己的物理成绩不甚满意;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物理难度过大,不太能跟得上课堂节奏。
然而在受调查者中大部分学生中学时候的物理成绩都不差。
可见,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从中学物理到大学物理的学习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转折。
在提到中学物理对于大学物理学习的作用时,有57%的同学认为中学物理学习为大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余同学则认为中学物理的学习帮助并不明显,也有少数同学认为中学时代养成的思维定势对大学物理学习甚至有不利影响。
对于二者间衔接不良的原因,多数同学认为自学能力的欠缺及思维习惯的差异是造成这种不适应的主要原因。
2.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主要区别2.1 物理学思想的差异侠义的物理学思想是指通过学习物理知识而形成的符合物理体系、物理规律、物理逻辑和物理方法的思维习惯。
纵观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学习,其指导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差异:形象与抽象、近似与精确、宏观与微观、标量与矢量。
[3] 中学物理只是近似地研究宏观世界的基本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讲求形象易懂,并且研究维度单一,多数情况较注重大小,矢量概念建立不够。
进入大学之后物理学习更偏向抽象推导,依托强大的数学工具可以将研究进行得更深入也更精确。
以加速度的定义为例:中学物理教材中加速度的概念是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引入的,它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即:t v v a t -=,其中并没有区分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对加速度的方向问题也没有做过多地介绍,只是指出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而大学物理中则直接由一般变速运动引入平均加速度的概念,表达为速度增量v ∆ 与发生这一增量所用时间t ∆之比,即:v a t∆=∆ , 然后利用极限概念定义了瞬时加速度(简称为加速度),即:220lim t v d v d r a t dt dt∆→∆===∆ , 在数学上,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一阶导数,因而它是位置矢量对时间的二阶导数。
并指出加速度a 的方向是0t ∆→时v ∆ 的极限方向。
2.2 教育目标及教育方法的差异[4]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教育的宗旨都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但在贯彻过程中二者的着力点还有区别。
迫于中、高考的压力,中学物理教育的重点不得不落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物理知识,达到参加中、高考水平上”。
平时教师往往花费大量心血设计演示实验,安排教学环节,精心选择练习题目,斟酌教学语言,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相比之下,大学物理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另外课时较少,教师只能讲解重点内容,主要是贯彻物理思想和构建知识体系,许多问题点到即止。
总之,中学物理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授业、解惑、传道”,而大学物理教育则更加信奉“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2.3 教材及教学内容的差异[5]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教材的种类差别较大,在选择教材时,中学物理以考为纲,大学物理则凸现专业特色。
在编写风格方面,中学物理通俗易懂,较注重趣味性,大学物理则专业严谨,部分内容稍显晦涩。
最重要的是,在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方面,中学物理重点介绍了经典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并对近代物理学的基本思想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方便学生进行选择。
大学物理教育则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合理安排课程的广度和深度。
以电磁学为例,高中物理选修2-1讲述了电磁学的基本知识,同工科大学物理电磁学内容相比都涉及到静电场、稳恒电流、磁场、电磁感应、电磁波的有关知识。
不同之处在于,高中物理讲述了交流电和传感器,工科大学物理则讲述了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磁场中的磁介质、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在选修2系列中讲述了电场和磁场的基本知识,大学物理则由库仑定律和场的叠加原理导出了高斯定理提供了求解电场强度的新方法,即01e i iS E dS q εΦ=⋅=∑⎰⎰, 它反映了电场强度与电荷之间的普遍关系。
2.4 学生心理及学习方法的差异中学生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和接二连三的大考小考,心理负荷非常高,很多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不大,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是典型的“被动学习”和“题海战术”。
进入大学后,生活似乎一下子“轻松”起来了,对于基础较好,自制力较强的同学来说,大学无疑为其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但大多数同学面对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不免产生懒惰心理,在学习上得过且过。
3.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衔接不良状况归因鉴于以上列举的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诸多差异,要想完成物理学的系统教学,就应将注意力集中在二者之间的衔接上。
然而长期以来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为适应各自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条件,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教、学模式。
中学物理一味解题以应付考试,大学物理则高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显得格外“放纵”,两者之间衔接不良的主要原因总结如下:3.1 知识难度跨越较大从中学物理到大学物理的难度跨度超出了很多人的适应能力。
首先表现在数学背景知识的跨越上。
初等数学用来解决中学物理问题已是绰绰有余,而本身就不易理解的高等数学,想要熟练运用在大学物理中更加不容易。
另外,大学物理每节课的信息量都大幅增加,这对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
而且,大学物理课下要求阅读的资料也比较多,没有了教师的指导,这部分内容学习起来也更加困难。
3.2 中学物理教育的延续性和扩展性不足所谓中学物理教育的延续性就是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物理教育的可能性,并有意识地为其做好准备。
这就要求中学物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地,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一些大学物理的基本理念。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少有老师愿意花心思在这些“份外之事”上。
中学物理教育的扩展性则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养成上。
尽管素质教育一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在现实教育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对教师还有很大的依赖性,这样的学生在特别强调自学能力的大学里必然会表现得无所适从。
同时,学生阅读量的严重不足也必然导致大学物理学习中基础知识的匮乏。
3.3 大学物理教育对二者的衔接重视不够相比中学物理教育,大学的教育更容易给人“冷冰冰”的感觉,教师与学生一般很少接触,人文关怀则更少。
似乎学生成功考进了大学,就被自然而然地认为具有了接受大学教育的能力。
有些教师即使意识到学生学习上的困难,也将希望完全寄托在学生自身的成熟和环境的催化作用上。
教师的课程进度和讲解方式似乎并没有特意考虑到学生的适应能力,这也使得学生面临大学的转折有点孤立无援。
3.4 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各自改革而忽略了衔接和谐目前,无论是中学物理还是大学物理都处在各自的变革中。
改革的目标基本一致,都是以人为本,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为自身可持续发展和继续教育作准备。
但在施行过程中,从课堂教学模式到专业分化再到教材选择等各个方面均表现出各自为政、相互间缺乏交流的情况,这便导致了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的改革断层,也给二者的衔接问题平添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
总而言之,双方思想上的不重视,操作上的不注意直接导致了中学物理教育与大学物理教育的衔接不良,具体表现为前者的铺垫不足和后者的引导不够。
4.如何促进大学物理教育与中学物理教育更好衔接4.1 基于大学物理教育的改进措施针对二者难过渡的各种原因,很多研究者站在大学物理教育的角度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解决措施,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在思想上对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区别重视起来,提醒学生注意转变思路,做好心理准备;二、认真研究大学及中学物理教材,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分析两者在知识上的联结点;三、针对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重复性问题,突出差异,重点深化,避免挫伤学生新鲜感;四、站在建构主义理论高度上合理安排新概念呈现顺序,方便学生同化新知,更新认知结构;五、适当调整课程进度,给学生一定的适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