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诊治指南
中国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要点汇编

《中国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要点1.标准剂量Ara-C诱导治疗后监测:(1)停化疗后第7~14天复查骨髓:•标准剂量Ara-C+蒽环或蒽醌类等药物(IDA或DNR、Mitox等)•含G-CSF的预激方案(如CAG方案:G-CSF+Ara-C+阿克拉霉素)•等待观察(尤其是处于骨髓增生低下的状态)(2)停化疗后第21~28天(骨髓恢复)复查骨髓、血象:2.含中大剂量Ara-C方案的诱导治疗后监测:停化疗后第21~28天(骨髓恢复)复查骨髓、血象。
(三)CR后治疗的选择按遗传学预后危险度分层治疗;蒽环类药物的剂量同诱导治疗方案。
1.预后良好组:(1)多疗程的大剂量Ara-C:(2)其他缓解后治疗方案:2.预后中等组:(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2)多疗程的大剂量Ara-C。
(3)2~3个疗程中大剂量Ara-C为基础的巩固治疗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证据等级1b)。
(4)其他巩固治疗方案:3.预后不良组:(1)尽早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2)无条件移植者予大剂量Ara-C(3g·m-2·12h-1,6个剂量),3~4个疗程,单药应用(证据等级1a)。
(3)其他巩固治疗方案:2~3个疗程的中大剂量Ara-C为基础的化疗,或标准剂量化疗巩固,继而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证据等级1b)。
标准剂量化疗巩固(≥6个疗程)(证据等级1a)。
4.未进行染色体核型等检查、无法进行危险度分层者:参考预后中等细胞遗传学或分子异常组患者治疗。
若诊断时WBC≥100×109/L,则按预后不良组治疗(证据等级5)。
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视复发风险及造血重建状态,FLT3-ITD 阳性患者可以选择FLT3抑制剂进行维持治疗,其他患者可以选择去甲基化药物维持治疗(证据等级1b)。
二、年龄≥60岁的AML患者(一)年龄≥60~75岁患者的诱导治疗1.适合接受强化疗的患者(根据年龄、PS评分及合并基础疾病判断):(1)没有不良预后因素(a.不良遗传学异常;b.前期血液病病史;c.治疗相关AML):(2)具有不良预后因素(a.不良遗传学异常;b.前期血液病病史;c.治疗相关AML):2.不适合强化疗的患者:(1)低强度化疗:(2)支持治疗。
急性髓性白血病怎么治

急性髓性白血病怎么治文章目录*一、急性髓性白血病怎么治1. 急性髓性白血病怎么治2. 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治愈率3. 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治疗偏方*二、急性髓性白血病如何调理*三、急性髓性白血病要注意什么急性髓性白血病怎么治1、急性髓性白血病怎么治 1.1、放射疗法治疗放射疗法也是非常常见的白血病的诊疗方法。
这种诊疗办法是根据一些放射物来对患者进行诊疗。
这种诊疗方法可以很好的抑制病人的病况,减少癌细胞的扩散,是如今治疗疾病的最随处可见的治疗方法。
1.2、药物治疗通过中药物疗法来治疗白血病,这是因为中药可以起到治标又治本的作用,而且该治疗方法没有很大的副作用,是治疗白血病的首选。
患者在进行化疗时,该治疗方法也可以作为辅助疗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药物的选择上,是需要根据患者病情而定的。
1.3、骨髓移植在白血病的治疗方法中,骨髓移植手术是是好的一种治疗白血病的方法。
一般在患者的病情无法控制的时候才会使用。
因为该方法存在很大的风险,治疗时也比较麻烦,不仅骨源不易找。
科学治疗白血病的方法有什么?而且,还会出现很多副作用。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进行骨髓移植的手术。
2、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治愈率涉及到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治愈率有多少这个问题,是比较难以有标准性的答案,因为在处于病变到治愈这个过程中,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而这些因素有可能是自身的体质问题,也有可能是治疗方式是否恰当等多个方面,所以在处于治愈率上的变化都是会因估则异,并且在最终这个治愈率上而言只有50%的范围性,但具体能够有多少个几率变化都会因人而异且存在很大波动性变化。
通过上述可知,急性髓性白血病治愈率是有高有低的,并且在治愈率有多少这个具体的数字性是无法进行有效的评估或判断。
因为处于这个病变过程中,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影响性,因此在数据化的变化上也会因人而异。
但是从临床的案例而言,急性髓性白血病治愈率大约有50%左右的,其治愈率并不是很高。
3、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治疗偏方 3.1、当归治急性白血病【配方】当归、丹参、赤芍各20克,川芎10克,沙参20克,麦冬15克,板蓝根50克,山豆根30克,山慈菇50克。
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难治性)中国诊疗指南(2011年版)

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难治性)诊疗指南一、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诊断标准1.复发性AML诊断标准:NCCN2011将白血病复发定义为完全缓解(CR)后外周血重新出现白血病细胞或骨髓原始细胞>0.050(除外其他原因如巩固化疗后骨髓重建等)或髓外出现白血病细胞浸润。
2.难治性AMI。
诊断标准:①标准方案诱导化疗2个疗程未获CR;②第1次CR后6个月内复发者;③第1次CR后6个月后复发、经原方案再诱导化疗失败者;④2次或2次以上复发者;⑤髓外白血病持续存在。
二、难治复发AML治疗策略难治性白血病的主要原因是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受。
白血病细胞耐药分为原发耐药(化疗前即存在)和继发耐药(反复化疗诱导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
难治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1.使用无交叉耐药的新药组成联合化疗方案;2.中、大剂世的阿糖胞苷(Am-C)组成的联合方案;3.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4.使用耐药逆转剂;5.新的靶向治疗药物、生物治疗等。
三、难治复发AML治疗方案1.使用与原方案无交叉耐药的新药组成化疗方案或加大药物剂量。
如将柔红霉素(DNR)换为去甲氧柔红霉素(IDA)、阿克拉霉素(Acla)或米托蒽醌(Mitox),或加用原治疗方案中未用过的药物如高三尖杉酯碱(HHT)、氟达拉滨(Flu)、足叶乙甙(Vpl6)、吖啶类(AMSA)或联合应用三种化疗药物等。
2.中、大剂鼍Ara-C并联合一线药物或新药。
利用其不同作用机制协同作用增强化疗效果。
3.预激方案:改变治疗策略,利用G-CSF使处于G0/G1期的细胞进入增殖期,有利于化疗药物将其杀灭。
4.选择化疗方案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以及早、晚期(6个月以内或以上)复发等因素。
(1)年龄<60岁:考虑用①FLAG方案;②中、大剂量Ara.C联合IDA/Mitox/Acla/Vpi6;③HHT+Ara—C+蒽环类药物;④预激方案;⑤新药试验。
急性白血病血液病诊疗指南

急性白血病血液病诊疗指南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发生急性克隆性恶变,恶性细胞失去分化、成熟的能力,阻滞较早阶段,迅速积聚,抑制正常骨髓造血,最终导致临床出现贫血、感染、出血和肿瘤细胞浸润的疾病。
【临床表现】起病急缓不一,急者出现突然高热和/或出血。
缓慢者仅有贫血或者出血趋势。
1. 贫血往往是首发症状,呈进行性发展,半数人就诊时已是重度贫血。
2. 发热半数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可低热,也可高热,若有高热多提示有感染。
3.出血【诊断要点】1. 起病急骤,有贫血、发热、出血或其他部位浸润的症状。
2. 体征中可见贫血、出血点、淤斑、肝、脾、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等。
3. 骨髓形态学为诊断中最主要的依据:原始细胞>30%(参照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原始细胞>20%)。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分类(FAB)M0 过氧化物酶阴性M1 原始细胞>90%;过氧化物酶>3%M2 原始细胞20—90%;单核细胞<20%M3 早幼粒细胞为主M4 原始细胞20~90%;单核细胞20--80%M5 M5a 原始单核细胞>80%,M5b 主要是幼单及成熟单核细胞M6 红细胞系≥50%,原粒或原单细胞≥30%M7 原始巨核细胞>2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FAB)分类:L1 原幼淋细胞>30%,原始细胞小而一致,核仁不清L2 核仁较大而不规则L3 细胞大而胞质高度嗜碱双表型:同时具备淋巴和粒系表型世界卫生组织(WHO)2000年分型补充及诊断标准补充(MIC分型)1.分型(1)AML伴染色体异常:(2)AML伴多细胞系造血紊乱(有或没有MDS史的)(3)AML不在FAB中M0—M7范畴中的(4)AML/MDS;有明确的与治疗或职业有关引起原因的相关病史2.诊断:原始细胞占30%改为20%可诊断白血病全国白血病分型会议(1980年天津)标准M1 原始粒细胞≥90%,早幼粒细胞很少M2 M2a:原粒细胞30%一90%,单核细胞<20%,早粒细胞以下阶段<10%。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巩固强化治疗阶段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原则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前期治疗 效果,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巩固 强化治疗,如阿糖胞苷、高三尖
杉酯碱等。
剂量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反应 和耐受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以 确保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监测与评估
在巩固强化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 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素质。
02
缓解疲劳和不适
适当的运动可以缓解患者因疾病和治疗带来的疲劳和不适,提高舒适度
。
03
改善生活质量
通过运动康复,患者可以更好地参与日常活动和社会交往,提高生活质
量。同时,运动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情绪
。
06
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
本次指南更新内容总结回顾
1 2 3
更新诊断标准和分类
实验室检查项目选择及意义解读
血常规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变化, 为诊断提供依据。
骨髓穿刺
骨髓穿刺是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重要手段,通过骨髓涂片和活检 可以观察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和异常细胞的比例。
免疫学检查
通过免疫学检查可以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有助于白 血病的分型和鉴别诊断。
趋势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AML的发病率可能会继续上升。未来需要进 一步加强AML的预防和诊疗研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临床表现与体征识别
症状
发热、贫血、出血等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常见症状。此外, 还可能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疼痛等表现。
体征
面色苍白、皮肤瘀点、紫癜、淋巴结肿大等是急性髓系白血 病的典型体征。医生在查体时应特别注意这些异常表现。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国诊疗的指南(2017年版)

AML(非APL )年龄<60岁患者诱导治疗后监测
标准剂量Ara-C诱导治疗后监测
复查骨髓进行治疗调整
停化疗后第7-14天 (骨髓抑制期)
复查骨髓
① 存在明显的残留白血病细胞(10%):考虑双诱导治疗 ② 残留白血病细胞10%, 无增生低下:可予双诱导治疗 ,采用标准剂量Ara-C+蒽环或蒽醌类等药物(IDA、 DNR、米托蒽醌(Mitox)等)或等待恢复 ① 残留白血病细胞10%, 增生低下:等待恢复
急性髓系白血病(非APL)中国诊疗指南
第二部分 急性髓系白血病(非APL)的治疗
AML(非APL)年龄<60岁患者的诱导治疗
① 常规诱导缓解方案:标准剂量阿糖胞苷(Ara-C)100200mg/(m2•d)×7d联合去甲氧柔红霉素(IDA) 12mg/m2/d×3d或柔红霉素(DNR)6090mg/m2/d×3d
2.不适合标准剂量化疗
① 低强度化疗:地西他滨(20mg/m2/d,5-10d);地西他滨联合 小剂量化疗;小剂量化疗G-CSFc;小剂量Arac(20mg, 每日2次,连用10d,4-6周为1个疗程)
② 支持治疗
1.低强度化疗:低强度化疗:地西他滨(20mg/m2/d,5-10d);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化疗; 小剂量化疗G-CSFc;小剂量Arac(20mg,每日2次,连用10d,4-6周为1个疗程)
停化疗后第21-28天 (骨髓恢复期)
复查骨髓、血常规
① 取得CR:进入缓解后治疗
② 骨髓已恢复,但达不到CR标准的: 按诱导失败对待
③ 增生低下 • 残留白血病细胞10%时:等待恢复 • 残留白血病细胞10%时:按治疗失败对待
完全缓解
▪ 1.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 ▪ 2.外周血中性粒细胞≥1.5×109/L,血小板≥100×109/L,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23年版)

▪ 骨髓无白血病状态(MLFS):骨髓原始细胞小于5%,外周血原始细胞及髓外病灶消失,对血象恢复没 有要求。
AML(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
4.联合靶向药物的治疗方案: ▪ 研究显示在化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靶向药物可以提高缓解率及
MRD转阴比例,因此,可以酌情考虑在化疗基础上联合靶向药物, 中高危组联合维奈克拉(1~2周); ▪ 高危组接受标准强化诱导治疗缓解率低于低中危组,亦可采用维 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诱导治疗;FLT3突变患者可以联合FLT3 抑制剂;IDH突变患者可以联合IDH抑制剂(证据等级2b)。
AML(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
(4)其他巩固治疗方案: ①中大剂量Ara-C(1~2 g·m-2·12 h-1,6个剂量)为基础的方案: 与蒽环/蒽醌类等药物联合应用,2~3个疗程后行标准剂量化疗,总 的缓解后化疗周期≥4个疗程(证据等级1b)。 ②标准剂量化疗(Ara-C联合蒽环/蒽醌类、HHT、鬼臼类等),总 的缓解后化疗周期≥6个疗程或标准剂量化疗巩固3~4个疗程后行 (或不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证据等级2b)。
▪ 初诊不能耐受强烈治疗的患者经过低强度诱导治疗达完全缓解后,如果可以耐受强 化疗,应按照可以耐受强化疗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
AML(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
AML(非急性早幼粒细胞诱导治疗 1.常规的诱导治疗方案:标准剂量阿糖胞苷(Ara-C)100~200 mg·m2·d-1×7 d联合去甲氧柔红霉素(IDA)12 mg·m-2·d-1×3 d或柔红霉素 (DNR)60~90 mg·m-2·d-1×3 d(证据等级1a)。 2.含中剂量Ara-C的诱导治疗方案:高三尖杉酯碱(HHT)2 mg·m2·d-1×7 d,DNR 40 mg·m-2·d-1×3 d,Ara-C前4 d为100 mg·m-2·d-1, 第5、6、7天为1 g·m-2·12 h-1(证据等级1a)。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专家共识

第一部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一、年龄<60岁,无前驱血液病史患者的治疗(一)诱导治疗阶段1.方案:建议采用标准诱导缓解方案,①含Ara-C、蒽环类药物和蒽醌类药物的方案(即DA 3+7方案);②HA(HHT)③以HA+蒽环类药物,如HAD(DNR)、HAA(阿克拉霉素)等(1)标准剂量:Ara-C 100-200mg/㎡·d×7d+蒽环类或蒽醌类3d,或+HHT 7(或3)d,可能需要2个疗程(2)含中大剂量Ara-C:中:1.0-2.0g/㎡每12h1次×6次,+蒽环类和(或)蒽醌类或HHT。
DNR 40-45 mg/㎡·d×3d,HHT 2.0-2.5mg/㎡·d×7d(或4mg/㎡·d×3d,米托蒽醌6-10mg/㎡·d×3d2.诱导治疗过程中方案调整:(1)标准剂量治疗后:①化疗后第7天查骨髓象:如果残留白血病细胞明显(≥10%),可考虑双诱导治疗:a.标准剂量Ara-C +蒽环类;b.中剂量Ara-C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如FLAG方案:氟达拉滨+Ara-C +G-CSF);c.小剂量(如CAG:G-CSF+Ara-C+阿克拉霉素);d .也可不治疗,单纯观察(尤其在骨髓增生低下)残留白血病细胞<10%且无增生低下可选标准剂量:Ara-C+蒽环类等继续化疗(可与第一个疗程不同);还可联合蒽醌类或HHT、吖啶类、鬼臼类残留白血病细胞<10%且骨髓增生低下可不再化疗,等随象恢复,此时可给予G-CSF,建议用量:5ug/kg/d(或300ug/d)②骨髓恢复期:21天复查骨髓象和血常规:a.CR,进入缓解后治疗;b.幼稚细胞比例下降不足60%,按诱导失败对待;c.未CR,但幼稚细胞比例下降超过60%可重复原方案1疗程;d.增生低下,残留白血病细胞<10%时等待骨髓象和血常规恢复;≥10%考虑下一步治疗(参考双诱导或按诱导治疗失败对待)(2)中、大剂量Ara-C方案诱导后治疗:①骨髓抑制期:化疗后第7天查骨髓象:a.残留白血病细胞明显(≥10%)按诱导失败对待;b.残留白血病细胞<10%且无增生低下,可用小剂量Ara-C预激治疗或等待恢复;c.增生低下,残留白血病细胞<10%,等待恢复②恢复期:21天复查骨髓象和血常规:a.CR,进入缓解后治疗;b.骨髓象和血常规指标恢复,但未达部分缓解标准,按诱导失败处理;c.骨髓恢复,达PR,可换用标准剂量方案(也可重复原方案1疗程)增生低下,残留白血病细胞<10%时等待骨髓象和血常规恢复;≥10%考虑下一步治疗(按治疗失败对待)(二)AML完全缓解后治疗(按遗传学预后分组治疗)1.预后良好:①多疗程的中、大剂量Ara-C单药治疗:a.大剂量3g/㎡每12h1次×6-8次,3-4疗程,其后可再给予适当的标准剂量巩固化疗;b.中剂量1.0-2.0 g/㎡每12h1次×6-8次,以次为基础与蒽环类或蒽醌类、氟达拉滨或鬼臼类及吖啶类药物联合应用,2-3个疗程后可行标准剂量化疗,缓解后总化疗周期≥6②1-2个疗程中含中、大剂量Ara-C巩固,继而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③标准剂量化疗:缓解后总化疗周期≥62.预后中等:①1-2个疗程大或中剂量Ara-C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也可采用标准剂量化疗方案巩固,继而行配型相合供者ASCT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②多疗程的大或中剂量Ara-C:a.大剂量3-4疗程,单药应用,其后可再给予适当的标准剂量巩固化疗;b.中剂量Ara-C与蒽环类或蒽醌类、氟达拉滨或鬼臼类及吖啶类药物联合应用,2-3个疗程后可行标准剂量化疗,缓解后总化疗周期≥6③标准剂量化疗:缓解后总化疗周期≥63.预后不良:可行alloHSCT。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指南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指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指南引言:髓系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疾病,其中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dult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由于它的快速进展和高度侵袭性,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使用现有的临床经验和专家建议,为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指南。
一、诊断与分期1. 临床表现: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主要表现包括出血、感染、贫血和骨痛等症状。
临床医生应仔细评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初步确定诊断。
2. 血常规与骨髓穿刺:对于疑似患者,应及时进行血常规和骨髓穿刺检查。
血常规可以观察到异常的血细胞计数及形态,而骨髓穿刺则可以确定细胞遗传学异常,并进一步明确诊断。
3. 分期:根据法国美国英国协作小组(French-American-British Cooperative Group, FAB)制定的分期系统,可以将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分为M0至M7七个亚型。
这有助于更准确地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二、治疗原则1. 合作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需要多个学科的合作,包括内科、血液学、放射学、病理学等。
医生们应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2. 化疗:化疗是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的基础。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细胞遗传学异常和分期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化疗药物和方案。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阿糖胞苷、阿霉素、环磷酰胺等。
3. 骨髓移植:对于高危、复发或难治的患者,骨髓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可以选择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或自体骨髓移植,但需要严格的配型和免疫抑制治疗。
4. 其他治疗方法:除了化疗和骨髓移植,还可以考虑使用靶向治疗药物、干细胞因子和放射治疗等辅助治疗手段。
这些方法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与传统治疗不同,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5. 支持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一系列副作用和并发症,例如骨髓抑制、感染和出血。
急性髓系白血病诊疗流程

急性髓系白血病诊疗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一种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其诊疗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发生的时间、发展过程以及既往病史等。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专家共识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专家共识第一部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一、年龄<60岁,无前驱血液病史患者的治疗(一)诱导治疗阶段1.方案:建议采用标准诱导缓解方案,①含Ara-C、蒽环类药物和蒽醌类药物的方案(即DA 3+7方案);②HA(HHT)③以HA+蒽环类药物,如HAD(DNR)、HAA(阿克拉霉素)等(1)标准剂量:Ara-C 100-200mg/㎡·d×7d+蒽环类或蒽醌类3d,或+HHT 7(或3)d,可能需要2个疗程(2)含中大剂量Ara-C:中:1.0-2.0g/㎡每12h1次×6次,+蒽环类和(或)蒽醌类或HHT。
DNR 40-45 mg/㎡·d×3d,HHT 2.0-2.5mg/㎡·d×7d(或4mg/㎡·d×3d,米托蒽醌6-10mg/㎡·d×3d2.诱导治疗过程中方案调整:(1)标准剂量治疗后:①化疗后第7天查骨髓象:如果残留白血病细胞明显(≥10%),可考虑双诱导治疗:a.标准剂量Ara-C +蒽环类;b.中剂量Ara-C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如FLAG 方案:氟达拉滨+Ara-C +G-CSF);c.小剂量(如CAG:G-CSF+Ara-C+阿克拉霉素);d .也可不治疗,单纯观察(尤其在骨髓增生低下)残留白血病细胞<10%且无增生低下可选标准剂量:Ara-C+蒽环类等继续化疗(可与第一个疗程不同);还可联合蒽醌类或HHT、吖啶类、鬼臼类残留白血病细胞<10%且骨髓增生低下可不再化疗,等随象恢复,此时可给予G-CSF,建议用量:5ug/kg/d(或300ug/d)②骨髓恢复期:21天复查骨髓象和血常规:a.CR,进入缓解后治疗;b.幼稚细胞比例下降不足60%,按诱导失败对待;c.未CR,但幼稚细胞比例下降超过60%可重复原方案1疗程;d.增生低下,残留白血病细胞<10%时等待骨髓象和血常规恢复;≥10%考虑下一步治疗(参考双诱导或按诱导治疗失败对待)(2)中、大剂量Ara-C方案诱导后治疗:①骨髓抑制期:化疗后第7天查骨髓象:a.残留白血病细胞明显(≥10%)按诱导失败对待;b.残留白血病细胞<10%且无增生低下,可用小剂量Ara-C预激治疗或等待恢复;c.增生低下,残留白血病细胞<10%,等待恢复②恢复期:21天复查骨髓象和血常规:a.CR,进入缓解后治疗;b.骨髓象和血常规指标恢复,但未达部分缓解标准,按诱导失败处理;c.骨髓恢复,达PR,可换用标准剂量方案(也可重复原方案1疗程)增生低下,残留白血病细胞<10%时等待骨髓象和血常规恢复;≥10%考虑下一步治疗(按治疗失败对待)(二)AML完全缓解后治疗(按遗传学预后分组治疗)1.预后良好:①多疗程的中、大剂量Ara-C单药治疗:a.大剂量3g/㎡每12h1次×6-8次,3-4疗程,其后可再给予适当的标准剂量巩固化疗;b.中剂量1.0-2.0 g/㎡每12h1次×6-8次,以次为基础与蒽环类或蒽醌类、氟达拉滨或鬼臼类及吖啶类药物联合应用,2-3个疗程后可行标准剂量化疗,缓解后总化疗周期≥6②1-2个疗程中含中、大剂量Ara-C巩固,继而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③标准剂量化疗:缓解后总化疗周期≥62.预后中等:①1-2个疗程大或中剂量Ara-C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也可采用标准剂量化疗方案巩固,继而行配型相合供者ASCT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②多疗程的大或中剂量Ara-C:a.大剂量3-4疗程,单药应用,其后可再给予适当的标准剂量巩固化疗;b.中剂量Ara-C与蒽环类或蒽醌类、氟达拉滨或鬼臼类及吖啶类药物联合应用,2-3个疗程后可行标准剂量化疗,缓解后总化疗周期≥6③标准剂量化疗:缓解后总化疗周期≥63.预后不良:可行alloHSCT。
AMLNCCN指南

美国NCCN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诊疗指南及评述•字体: 2020-09-19 16:42:43 来源: 阅读次数:501.[导语]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是最多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最近几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AML和MDS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一样困扰咱们的是儿童和青青年患霍奇金病、肉瘤、乳腺和睾丸肿瘤和淋巴瘤等经医治存活下来的患者中,医治相关MDS和AM2.[关键词]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是最多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最近几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A ML和MDS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一样困扰咱们的是儿童和青青年患霍奇金病、肉瘤、乳腺和睾丸肿瘤和淋巴瘤等经医治存活下来的患者中,医治相关MDS和AML发生率亦慢慢上升。
电离辐射和苯、石油化学等职业性暴露也与AML的发生有关。
三十年来,AML的医治模式发生了许多转变,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进展,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但大多数AML,专门是老年患者,整体疗效并未取得明显改善。
因此,最近一些大型临床实验突出显示了对创新技术和新的医治策略的需求。
从事血液专业的医生每一年集中在一路更新AML的诊断和医治指南。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提出的诊治指南是全世界肿瘤医生认同度最高的一种。
本文对2006版NCC NAML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进行逐条翻译介绍,供大伙儿参考借鉴。
1 初始评估(Initial Evaluation)对初治患者进行评估的目的:一是确信病理类型,包括有无毒物暴露或MDS病史、细胞遗传学和分子标志,这些对化疗疗效和复发风险产生阻碍的因素是医治选择的依据。
二是对患者的躯体状况,包括是不是归并其他疾病进行评估,以判定其对化疗的耐受能力。
目前病理学家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分类系统有两套:一是基于形态学的FAB分类分型系统,采纳细胞化学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分型以区分髓系与淋巴系;再依照细胞的分化程度进一步区分亚型。
2022年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诊疗规范(2022年版)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诊疗标准(2022年版)一、概述白血病〔leukemia〕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受累细胞〔白血病细胞〕出现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大量蓄积于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从而抑制骨髓正常造血功能并浸润淋巴结、肝、脾等组织器官。
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两类,一类是正常造血抑制导致的骨髓衰竭相关的临床表现,如贫血、白细胞减少导致的感染。
另一类是白血病细胞浸润组织器官引起的临床表现,如肝脾肿大、绿色瘤等。
白血病的诊断主要是依赖骨髓涂片计数原始细胞比例。
白血病的分型早期主要是依赖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目前白血病的分型主要是以流式细胞仪为根底的免疫学。
遗传学信息主要用于白血病患者的诊断分型和预后推断。
依据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和自然病程,将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细胞的分化停滞于早期阶段,多为原始细胞和早期稚嫩细胞,病情开展迅速,自然病程仅数月。
慢性白血病〔chronic leukemia,CL〕细胞的分化停滞于晚期阶段,多为较成熟细胞或成熟细胞,病情相对缓慢,自然病程可达数年。
依据主要受累的细胞系列可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
慢性白血病则分1为慢性髓性白血病,常称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及少见类型的白血病。
目前按照WHO造血系统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CLL与小淋巴细胞淋巴瘤为一类疾病,所以CLL的诊疗标准归入淋巴瘤局部。
临床上白血病的分类主要有两大标准,一个是FAB标准,临床重要性逐渐下降,见表1。
FAB标准将原始细胞≥30%作为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按照细胞形态和细胞化学染色分为AML和ALL,AML分为M0~M7型,ALL分为L1、L2和L3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含中、大剂量Ara-C的方案: Ara-C 1~3g· m-2,每 12 h 1次,第 1、 3、 5、7天,联合DNR 45 mg/m-2或 IDA 10 mg/m-2 ,第2、4、6天或Mitox或Vpl6。或Ara-C 2~ 3g· m-2 每12 h 1次,第l一6天。
(6)ME 方 案 : Mitox 10 mg· m-2 , 第 l 一 5 天 ; Vpl6 100 mg· m-2,第1—5天。
(1)年龄<60岁:考虑用①FLAG方案;②中、大剂量Ara-C 联合IDA/Mitox/Acla/Vp16;③HHT+Ara-C+蒽环类药 物;④预激方案;⑤新药试验。 停药 6 个月后复发者可以再次使用原先有效的方案,如 IDA+Ara-C等。
(2)年龄>60岁:临床试验、积极的支持治疗或预激方案。
难治性 AML 。诊断标准:①标准方案 诱导化疗 2 个疗程未获 CR ;②第 1 次 CR后6个月内复发者;③第1次CR后6 个月后复发、经原方案再诱导化疗失 败者;④ 2 次或 2 次上复发者;⑤髓外 白血病持续存在。
难治复发AML治疗策略
1.使用与原方案无交叉耐药的新药组成化疗方案或加大 药物剂量。如将柔红霉素(DNR)换为去甲氧柔红霉素(IDA)、 阿克拉霉素(Acla)或米托蒽醌(Mitox),或加用原治 疗方案 中未用过的药物如高三尖杉酯碱(HHT)、氟达拉滨 (Flu)、 足叶乙甙(Vpl6)、吖啶类(AMSA)或联合应用三种化疗药物 等。
停药6个月后复发者可以再次使用原先有效的方案。
方案举例
(1)FLAG 方 案 : Ara-C+Flu+G-CSF(GM-CSF) : G-CSF (GM-CSF)200 µg· m-2· d-1 , 第 0—5 天 ; Flu 30 mg/m2,第 1~5天;Ara-C 1-2 g/m2, Flu用后4 h使用,第1-5天,静脉滴注3 h。 Flu 是一种腺苷类药物。 FLAG方案是在 Flu+AraC 的 基础上加用 G—CSF 组成的,是目前治疗难 治复发性AML高效、耐受性较好的方案。
谢 谢!
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难治性) 中国诊疗指南(2011年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诊断标准
复发性AML诊断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CCN 201 1将 白血病复发定义为完全缓解 (CR) 后外 周血重新出现白血病细胞或骨髓原 始 细 >0 . 050( 除外其他原因如巩固化疗 后骨髓重建等 ) 或髓外出现白血病细胞 浸润。
2 .中、大剂量 Ara-C 并联合一线药物或新药。利用其不 同作用机制协同作用增强化疗效果。 3 .预激方案:改变治疗策略,利用 G-CSF 使处于 G0 / G1期的细胞进入增殖期,有利于化疗药物将其杀灭。 4.选择化疗方案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以及早、 晚期(6个月以内或以上)复发等因素。
难治性白血病生存期短、预后差。对难治、复发性白血病 患者, CR 后应尽早进行异基因 HSCT 。如果经过 2 个疗程 仍未达CR,可以直接进行 HSCT。HSCT不仅通过大剂量 预处理杀伤白血病细胞,更重要的是通过移植物抗白血病 (GVL)效应清除白血病细胞。
注:难治AML的治疗方法同早期复发AML;CAG方案中Acla 可以延长到第7—8天;所有年轻的复发难治性白血病患者, CR后应尽早进行异基因 HSCT 。早期复发以 6个月为标准, NCCN201 1指南早期复发定义为12个月内。
2)CAG方案:G-CSF(GM-CSF)150 µg ,每12 h 1次, 第1—14天;Acla20 ( mg/d,第1~4天; Ara-C 20 mg/m2 ,分两次皮下注射,第1~14 天。
(3)HAA 方 案 : HHT 2mg· m-2· d-1 , 第 l ~ 7 天 ( 或 HHT 2mg· m-2· d-1 , 每 日 2 次 。 第 l ~ 3 天 ) ; Ara-C 100 ~ 200 mg· m-2· d-1,第1~7天;Acla 20 mg/d,第1一7天。 (4)HAD 方 案 : HHT2 mg· m-2· d-1 , 第 1—7 天 ; Ara-C 100—200 mg· m-2· d-1 ,第1~7天;DNR 40 mg· m-2· d-1, 第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