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狭义农业推广: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的的农村社会活动。
2、广义农业推广: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水平为目的,通过教育来帮助农民的一种服务活动。
3、现代农业推广:是一个把有用信息传递给人们的传播过程,然后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观点,以使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或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过程。
4、农技法规定的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该方法又将农业技术界定为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
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指把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在小范围、限制条件下取得的科研成果、经过中间试验、技术开发、成果示范和宣传推广等一系列活动,使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在生产领域发挥作用,形成生产能力并取得社会、经济或生态效益的活动过程。
6、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采用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于干预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活动。
7、广义农业推广与狭义农业推广的比较:狭义农业推广着重新技术的推广,而广义农业推广不单纯地推广农业新技术,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以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等。
8、农业推广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推什么—为何推—怎么推—推给谁—推后效果(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方式、方法)(农民的心理)(推广组织和人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9行为动机:当一个人产生某种需要尚未得到满足,就会处于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中,此时若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刺激,就会引起寻求满足的动机。在动机的驱使下,产生满足需要的行为,向着能够满足需要的目的进行,当他得行为达到目标时,需要就得到了满足,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这时又会有新的需要和刺激,引起新的动机,产生新的行为等,如周而复始,永无止境。这就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机理。10改变农民行为的策略:1、以改变农民为中心的策略,主要是提高农民素质2、以改变环境为中心的策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周边环境3、农民和环境同时改变的策略,对于农民要拓展其只是,改变态度,提高技能;对于环境的改变,要通过社会组织制度的创新,改善服务条件,提供适用的技术,提供额外的资源。11改变农民行为的方法:1、政府通常采用政策,法律,经济,补贴等手段影响农民的行为。2、推广人员则主要通过教育,培训,试验,示范等手段。
12人际沟通: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利用共同的符号系统(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形体语言等),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交流和传递各自的观点思想知识爱好情感愿望等各种新鞋过程,是社会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理解和互动的过程。
13正式沟通:是指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结构系统和信息流动多的路径、方向、媒体等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过程。优点是正规,严肃,富有权威性。参与沟通的人员普遍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从而易保持沟通信息的准确性和保密性。这种沟通的缺点是比较刻板,缺乏灵活性,信息传播范围受限制,传播速度比较慢。
14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准则:1.维护和提高信息源的信誉2.信息内容应及时并适用3.信息处理应简单明了并层次清楚4.适当重复和比较信息的关键内容与特点5.强化信息反馈6.改善沟通环境7.建立良好的沟通网络
15简述农业推广的特点:1、农业信息具有不确定性、社会性、指导操作性2、沟通媒介相对单薄和脆弱3、接受者的差异大,思维局限性较大(农民局限性的原因有1、传统的经验主义2、现实的体制原因3、利益观念的影响)4、沟通需要在了解农村社会背景的大基础上进行5、沟通主体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推广人员和农民的关系平等但角色有差异;推广人员应主动适应农民;双方互相影响但作用和性质不同)
16跳跃式扩散:又称飞跃式扩散,其特点是广适性、通用性,适于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适应性较强的创新技术成果。
17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的过程:1.第一个过程—认识阶段:即从总体上初步了解,认识某项创新,具体包括如下过程:农民从各种途径获得信息,与自己的生产发展或生活需要相联系而加以对比分析,看是否符合
自己的实际需要,看是否有较理想的效益,看是否有能力采用。 2.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的第二个过程—兴趣阶段:通过第一个阶段,农民初步认识了某项创新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效益或其他好处。该过程的具体表现为:对创新的方法与效果表现极大的关心与兴趣,开始出现学习行为,初步考虑采用的规模、投资和风险,初步考虑是否尝试。3.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的第三个阶段—评价阶段:对各种效果与风险进行个人或家庭的全面评价,然后找邻居、朋友或就近的或熟悉的农业推广人员帮助评价,然后决定是否试用或采用。4.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的第四个阶段—试用阶段:农民为了减少投资风险(包括土地、资金、生产资料)在正式采用前先进行小规模的采用,某些创新的后期采用者往往无此阶段。5.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的第五个阶段—采用阶段:在前几个阶段的基础上,农民已受益,开始进入全面的或大规模的正式的实施该项创新。
18论述当前影响农业创新采用与扩散的因素
影响农业创新采用与扩散的因素之一—经营条件。经营条件好指土地面积大(即规模大)、有比较齐全的机器设备、资金较雄厚、劳力较充裕、经验丰富、科技文化素质较高、同社会各方面联系较广泛。之二—创新本身的技术特点。一为技术的复杂程度;二为可分性大小;三为技术的适用性。技术的适用性(有的教材上称创新自身特征)有如下情况:立即见效和长远见效;一看就懂和需要学习理解;机械单纯和需要训练;安全和带危险性;单项和综合;个别改进和合作改进;先进与适用。之三—农民自身因素(采用者特征)。包括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社会学特征。社会学特征指世界观(有无唯心宿命色彩)、心理特征(有无进取心)等。之四—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机构;人际关系;农业推广机构与人员的工作;综合支农服务体系建设;国家对农业的大政方针等。
19集体指导法:推广人员在同一时间,统一空间内对其具有相同或类似需要与问题多的多个目标群体成员进行指导和传播信息的方法。
20参与式农业推广:是农业推广人员根据农民行为改变原理,运用参与式理论和方法,引导和组织农村人口,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呢在自身生产和生活状况分析,资源分析,需求分析,农业创新学习和应用以及项目制定,实施,监督,评估和验收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发掘和培养他们在促进农业创新扩散与农村区域发展中行为改变的内在动力和增长点的工作途径和措施。
21个别指导法:是推广人员和农民单独接触,研究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向个别农民直接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其类型可分为直接的个别指导法(入户访谈,办公室访谈)和间接指导法(通信电话)其特点有针对性(针对每个农民的具体问题)和双向性(在谈话中不断呈现和讨论,感情与信任)
22成果示范:
23综合试验:从理论上讲也是一种多因素试验,但与多因素试验的不同在于,试验所涉及因素的各水平不构成平衡的处理组合,而是将若干因素已知的最佳水平组合在一起作为试验处理。
24适应性试验:指将国外及外地引进的新技术以及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非针对本地区的研究成果,引入本地区、本单位后,在较小规模上进行实施,以观测和检验新技术成果在本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和社会推广应用价值的一种试验,主要目的是观测检验新技术成果在本地区的适应性和推广价值。
25农业推广成果的示范作用:1、充分体现农业创新成果的优越性,激发农民接受和采纳新技术的欲望。2、提供新技术实施的实际过程,增强农民采用新技术的信心。3、培养技术偶记人才,完善技术规程,为大规模推广提供技术保障。
26农业推广咨询:是针对推广对象的需要与问题,把有用的信息传递给推广对象,并帮助其有效的应用这些信息,改善生产与生活状况的服务过程。
27简述农业推广咨询的基本方法:办公室咨询或定点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
28应用性农业科技成果:在基础性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为物质技术或方法技术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或新途径,例如新的生物品种,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等的改进,创造及扩展利用。
29分析论述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因素:1、成果的质量(成果的创新性、成熟性、效益性、适应性、实用性)2、成果的产出及推广系统与生产者需求的适应性。科研单位——转化的源头,足够的研究人员,良好的工作条件,根据农民的需求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创造更多多的应用成果,增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