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基本特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三、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 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 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 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
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 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 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2、 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 、 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B)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 B.目前的年龄组成 .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出生率、
3.某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多,年老的 .某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多, 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密度会( 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密度会( A) A.越来越大 . C.越来越小 . B.相对稳定 . D.绝对不变 .
eg: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非洲鲫鱼的数量, eg: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非洲鲫鱼的数量, 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 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
种群密度很高 特点
Biblioteka Baidu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 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 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有 差异。 差异。
A C H 4、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 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E·环境中天敌增多 环境中天敌增多 F·环境中阳光不足 环境中阳光不足 G·寄生生物增多 寄生生物增多 H·寄生生物减少 寄生生物减少
1.随机分布 随机分布
指的是每一个个体在种群分布领域中各个点出现 的机会是相等的, 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 的分布。随机分布比较少见, 的分布。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 一致、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时才容易产生。 一致、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时才容易产生。 例如, 例如,森林地被层中一些蜘蛛的分布与面粉中黄粉虫的 分布, 分布,以种子繁殖的植物在自然散布于新的地区时也经 常体现为随机分布。 常体现为随机分布。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样方法 1.样方法
——常用于植物种群或者是运动范围较小 常用于植物种群或者是运动范围较小 常用于 的动物种群密度的抽样调查 的动物种群密度的抽样调查
样方法的方法繁多,依生物种类、具体环境不同 样方法的方法繁多,依生物种类、 而有所不同。样方的面积有大有小, 而有所不同。样方的面积有大有小,样方形状也有方 长方形、圆形、条带状等多种, 形、长方形、圆形、条带状等多种,但是各种方法的 原理却是相同的。 原理却是相同的。
小结: 小结
种群数量
直接影响 预测变化方 年龄组成 向 影响数量变动
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决定大小 和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巩固练习
下列环境中的生物,构成一个种群的是( 1. 下列环境中的生物,构成一个种群的是( B )
A.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 B.一块农田里的所有东亚飞蝗 B.一块农田里的所有东亚飞蝗 C. 一片森林中的鸟 D. 一条河流中的全部草履虫
样方法实施过程: 样方法实施过程:
准备 确定调 查对象 确定样方 计 数 计算种 群密度
12 ②
③
9
①
11
④
11
⑤
9
2.标志重捕法 2.标志重捕法
——常用于动物种群密度的抽样调查。 常用于动物种群密度的抽样调查。 常用于动物种群密度的抽样调查
标志重捕法是在一个有比较明确界限的区域内, 标志重捕法是在一个有比较明确界限的区域内,捕 捉一定量生物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 捉一定量生物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经过一个适 当时期( 当时期(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重新充分混和分布 再进行重捕。 ),再进行重捕 根据重捕样本中标记者的比例, 后),再进行重捕。根据重捕样本中标记者的比例, 估计该区域的种群总数。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哺乳类、 估计该区域的种群总数。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哺乳类、 鸟类、鱼类、 鸟类、鱼类、昆虫和腹足类等动物种群数量的绝对估 计。
⑴增长型: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增长型: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老年 成年 幼年 特点: 特点:是幼年个体大量成长为 成年产生后代, 成年产生后代,老年个体死亡 的少, 的少,出生的比死亡的多 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⑵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 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 老年 成年 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 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 幼年 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接 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 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
5.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标志重补法应注意:
1标志要牢固,不易脱落 标志要牢固, 不要太显眼, 2不要太显眼,以防其被敌害捕食 标志物本身无毒, 3标志物本身无毒,不要对其本身造成伤 害。
根据重捕法的原理,看一个例子: 根据重捕法的原理,看一个例子: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 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其 中有标记的鼠15只,请运用数学方法估算这个 种群的种群密度(单位为只/公顷)
样方法实施过程: 样方法实施过程:
准备
确定调 查对象 确定样方
①点状取样法 点状取样法中常用的为五点取样法,如图A 当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 点状取样法中常用的为五点取样法,如图A,当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 可用此法取样。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一致。 可用此法取样。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一致。这 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②等距取样法 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如图B 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如图B,先将调查总体分成若 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 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 方法,叫做等距取样法。例如,长条形的总体为100 m长 如果要等距抽取10样方, 10样方 方法,叫做等距取样法。例如,长条形的总体为100 m长,如果要等距抽取10样方, 那么抽样的比率为1/10 抽样距离为10 m,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 m的前 m内 1/10, 的前1 那么抽样的比率为1/10,抽样距离为10 m,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 m的前1 m内 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 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
b.出生率 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
种群密度 降低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必须降低出生率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迁入和迁出率 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和 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 迁入 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 称为迁入率 迁出率。 迁入率和 称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 种群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种群的基本特征
种群: 种群:在一定时间和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 个体的总和,叫种群。 个体的总和,叫种群。 注意: 注意: ① 一定的自然区域 ② 同种生物 ③ 全部个体
种群密度
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 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
2.均匀分布 均匀分布
种群的个体是等距分布, 种群的个体是等距分布,或个体间保持一定的 均匀的间距。均匀分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种群 均匀的间距。 内个体之间的竞争。例如, 内个体之间的竞争。例如,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 树冠)和土壤中营养(根际), ),沙漠中植物为竞 (树冠)和土壤中营养(根际),沙漠中植物为竞 争水分都能导致均匀分布。 争水分都能导致均匀分布。虫害或种内竞争发生时 也可造成种群个体的均匀分布。 也可造成种群个体的均匀分布。地形或土壤物理性 状呈均匀分布等客观因素或人为的作用,都能导致 状呈均匀分布等客观因素或人为的作用, 种群的均匀分布。均匀分布在自然种群中极其罕见, 种群的均匀分布。均匀分布在自然种群中极其罕见, 而人工栽培的种群(如农田、人工林), ),由于人为 而人工栽培的种群(如农田、人工林),由于人为 保持其株距和行距一定则常呈均匀分布。 保持其株距和行距一定则常呈均匀分布。
⑶衰退型:特点是老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偏少。 衰退型:特点是老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偏少。 老年 成年 幼年 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老 死亡的个体数。 死亡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越来越小。 种群密度越来越小。
性别比例
A 概念 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B 特点 * 雌雄相当 多见于高等动物,如黑猩猩、猩猩等。 多见于高等动物,如黑猩猩、猩猩等。 * 雌多于雄 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 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鸭、羊 有些野生动物在繁殖期也是雌多于雄,如象海豹。 等。有些野生动物在繁殖期也是雌多于雄,如象海豹。 * 雄多于雌 * 性别比例 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 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如家白蚁等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
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 设某种群的总数为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 , 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为m, 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 ,其中已标记的为 ,则:
N:M=n:m, 可得,N= m(重捕中标志数) 可得 重捕中标志数) n(重捕个体数) 重捕个体数) M(总标志数) 总标志数) 总标志数
出生率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呢?
繁殖能力的差别是重要原因。繁殖能 繁殖能力的差别是重要原因。 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 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 环境条件对出生率和死亡率也会有一定 的影响。 的影响。
出生率和死亡率
C 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a.出生率 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 种群密度 增加
34(只) N= X 39 39(只) 15(只) N = 88(只/公顷) 公顷)
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
出生率: 出生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 体总数的比率。 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 死亡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 体总数的比率。 体总数的比率。
2、特点 、 出生率和死亡率也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出生率和死亡率也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3.集群分布 集群分布
种群个体的分布很不均匀,常成群、成簇、 种群个体的分布很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成块 或成斑块地密集分布,各群的大小、群间的距离、 或成斑块地密集分布,各群的大小、群间的距离、群 内个体的密度等都不相等,但各群大都是随机分布。 内个体的密度等都不相等,但各群大都是随机分布。 其形成原因是: 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 其形成原因是:①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丰富与贫乏 镶嵌;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 镶嵌;②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 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③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集群分布是最广泛 存在的一种分布格局,在大多数自然情况下, 存在的一种分布格局,在大多数自然情况下,种群个 体常是成群分布,如放牧中的羊群,培养基上微生物 体常是成群分布,如放牧中的羊群, 菌落的分布,另外,人类的分布也符合这一特性。 菌落的分布,另外,人类的分布也符合这一特性。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 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 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
年龄的三个阶段: 年龄的三个阶段:
幼年(尚无生殖能力 幼年 尚无生殖能力) 尚无生殖能力 成年(有生殖能力 有生殖能力) 成年 有生殖能力 老年(丧失生殖能力 丧失生殖能力) 老年 丧失生殖能力
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