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模式-深圳众志
体验式,活动式的教学模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体验式,活动式的教学模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体验式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方式。
与传统的传授知识、灌输思想的教学模式不同,体验式教学模式侧重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活动是学习的基础”。
它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更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感受、思考和体验。
通过自我实践和自主探索,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角色扮演、讨论互动等方式进行学习。
这种互动性的教学环境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此外,体验式教学模式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面对挑战,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当今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体验式教学模式必将在未来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将详细介绍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定义、特点、优势和应用,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种教学方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导航整篇文章,它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这三个基本部分。
本文的结构也遵循这一模式,具体如下:引言部分(Introduction)旨在引起读者的兴趣,并对体验式、活动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概述。
首先,我们将介绍该教学模式的定义,即通过实践、体验和参与来促进学习的方法。
随后,我们将概括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容。
最后,我们将明确本文的目的,即探讨体验式、活动式的教学模式的特点、优势和应用。
正文部分(Body)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其中包括对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定义和特点进行详细阐述。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当今教育领域,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与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正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旨在对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实践案例探讨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和价值。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来获取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积极体验,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反思等环节,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不同,体验式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认为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和理解。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学习的情境性,认为学习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的,知识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才能被有效地理解和应用。
体验式教学通过创设各种真实或模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则关注学习者的情感、需求和个人价值,主张培养“完整的人”。
体验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人成长,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点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和实践,积极探索和发现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注重幼儿生命与发展幼儿园体验式教学初探
注重幼儿生命与发展:幼儿园体验式教学初探发布时间:2021-09-09T01:34:56.58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3期作者:封璇[导读] 在推进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体验式教学被提上日程,这种教育模式能够坚持站在幼儿的角度,以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为基础,让幼儿在全身心投入的过程中实现良性成长及发展。
封璇深圳市龙华区振能学校附属御龙山幼儿园518001摘要:在推进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体验式教学被提上日程,这种教育模式能够坚持站在幼儿的角度,以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为基础,让幼儿在全身心投入的过程中实现良性成长及发展。
幼儿教师需要将幼儿的自我体验和自主体验相结合,关注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及互动,以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核心目标,更好的体现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及优势。
本文结合学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条件,了解幼儿生命与发展的具体要求,进一步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和思路,确保幼儿园体验式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幼儿生命与发展;体验式教学;策略初探引言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战略策略、全面提升我国的综合转实力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开始不断地加大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体验式教学备受关注及好评。
体验式教学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教师会着眼于幼儿的个性化成长发展要求以及规律,彰显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发展幼儿的身心健康为根本,在全面调整以及改进的基础上保障体验式教学活动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及优势,为幼儿的成长以及发展保驾护航。
一、体验式教学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相比,体验式教学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能够将知识学习与学生的基础实践相结合,摆脱传统育人模式的束缚。
幼儿的主动参与最为关键,幼儿教师需要转变原有的教育教学思路,关注幼儿的自主参与,以幼儿的自主学习和身心投入为了前提、其中,幼儿的自主体验和自我学习是重点,这一点对幼儿的成长及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关注个性需求,满足全面发展——“365”体验校本课程实践探索
关注个性需求,满足全面发展——“365”体验校本课程实践探索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试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校本课程就是依据一定的课程理论和学校环境中的现有课程资源,以学校自身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宗旨为根本,由学校教师、家长、专家甚至是学生等参与策划,由学校教师开发和实施的课程体系。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语文课程依托多项课题研究,立足学校发展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在探索中,聚焦“会听说”“慧读写”“汇吟诵”,致力于培育文萃儿童六大积极品质和“听说读写用”五大语文学科素养,形成语文学科的“365”校本课程。
关键词:差异;个性化;“365”校本课程一、“365”课程的提出:在体验中反思,于整合中突破文萃小学自建校以来,便秉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学风。
从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到校本化的实施,我们坚持着“体验式教育教学”特色。
并在这样的坚守中,边前行边反思,将“体验”融入课堂、活动、作业,进而带来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化课程的探索。
在此过程中,我们依托6个省市级课题,我们在“新体验作文作文、吟诵和阅读序列”方面有了深入的探索。
基于相同研究理念、相同参与主体、相同研究对象、相同研究载体,我们探索出一个较为高效的实施方式——整合,并带来三线并一,合力前行的路径。
在这样一波三折的过程中,我们研制了文萃特色的语文“365”校本课程。
二、“365”课程的理念:建构顶层设计,紧贴学科特色完整的课程理应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建构合力的顶层架构,体现学科特色,是课程有效实施的蓝图。
1.“365”课程的顶层指导理念,坚持体验式积极品质育人。
以“建构主义”、“生活教育”理论为支撑,在“体验式学习”的具体指导下,结合校、师、生实际,形成“四个一”课程建构理念,即“坚守一个立场——儿童立场;坚持一种特色——体验特色;坚定一个目标——培育积极品质;坚实一条思路——课程整合。
体验式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模式-深圳众志——思想品德学科组课堂教学模式当前,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在全国校全面推动,在新课程教学理念引领下的课堂教学过程日益成为师生交往、乐观互动、共同进展的过程。
我们学科组对思想品德课堂模式仔细地进行了探究和争论,毕竟哪种模式才是提高教学实效的教学模式?我们经过反复的研讨,全都认为必需克服以“讲”为主的模式,提倡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的动身点是激发同学学习爱好,教会同学学习,调动同学乐观性,培育自主学习。
现阐述如下。
一、体验式的涵义所谓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把学习主题与同学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老师为学习者供应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依据学习者的共性和认知水平,师生运用协作研讨的方式在情感的沟通、思维的碰撞中进行体验、感悟,渐渐熏陶,让学习者通过以个人或团体的参加方式来领悟学问,进展力量,从而构建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同学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包括三个阶段:课前体验一一课堂体验一一课后体验二、体验阶段化第一阶段:课前体验课前体验指的是老师依据教学的需要,在新课学习之前,必需明确课程学习主要内容、要达成目标重、难点,明确学习学问与同学生活阅历有什么联系点,精选同学身边的生活问题,作为体验式活动学习的素材,引导同学回忆或组织参加现实生活的体验式活动方式。
课前体验的操作步骤:1.了解同学的需要和实际。
为了使同学的体验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全面细致地了解同学的生活背景、年龄特征、共性特点、力量水平、处事态度等,设计课前体验的内容,使活动得到同学的宠爱,得到他们的热心支持。
2.布置课前导学。
布卢姆指出:“有效的教学,始于精确地知道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我们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布置相关的思索题,让同学在课前带着思索题去学习教材,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明确教材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要求同学在预习教材后写出他们的问题,引发同学认知间的冲突,使其产生一种急于想解决冲突、寻求解决冲突答案的欲望,让同学不知不觉地被引入主题,把自学课本转化为同学自身的需要。
深度体验教学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
深度体验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参与、探究、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以我国某知名企业为例,探讨深度体验教学实践活动在企业的应用。
二、企业简介某知名企业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从事高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企业秉承“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的理念,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近年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高校学生提供深度体验教学实践活动。
三、深度体验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1. 活动背景企业深度体验教学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运营、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活动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前期准备:企业相关部门与高校教师共同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形式等。
(2)选拔学员:企业面向高校选拔优秀学生参与活动,要求学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3)活动实施:企业为学员提供实践平台,包括企业参观、实习实训、项目研发、市场营销等。
(4)成果展示:学员完成实践活动后,进行成果展示,包括论文、项目报告、产品展示等。
2. 活动内容(1)企业参观:学员参观企业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办公场所等,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组织架构等。
(2)实习实训:学员在企业各部门实习,参与实际项目,掌握岗位技能。
(3)项目研发:学员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产品研发项目,提升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市场营销:学员参与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了解市场需求、竞争对手、营销策略等。
3. 活动形式(1)现场教学:企业为学员提供现场教学,如生产流程、技术讲座、案例分析等。
(2)实践操作:学员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如设备操作、工艺流程、项目实施等。
(3)团队协作:学员分组进行项目研发、市场营销等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深度体验教学实践活动的效果1. 学员方面(1)提高实践能力:学员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汽车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技术推广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汽车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何江(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海口570216)摘要:高职汽车营销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兴趣成为了教学突破口,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对知识认识更具有深度,并且增强了课堂实践性,高职汽车营销教学就能达到预期成效。
分析了体验式教学重要作用,并且对高职汽车营销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仅供高职教育借鉴。
关键词:汽车营销;教学研究传统高职汽车营销教学走的是知识灌输路径,理论讲解枯燥无法避免,学生在课堂中表现不够积极主动,学习兴趣缺失严重,汽车营销理论学习效果不好,部分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但是由于不熟悉汽车营销真实工作环境,实践中会面临较多的阻碍,影响综合能力提升。
体验式教学是高职教育改革主要方向,高职教育目的是为社会输出专业技能人才,汽车营销行业是以业务论英雄,想要提高学生汽车营销业务能力,就必须加强般式教学,模拟汽车营销工作环境,用企业规章制度去管理和约束学生,这样就能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汽车营销教学也就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融会贯通必然性,未来能更好地适应岗位需要。
1高职汽车营销体验式教学基本原则高职汽车营销要和市场接轨,满足企业对汽车营销人才要求,就必须引入体验式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必须和汽车营销工作保持一致性,模拟环境要財真实性,不能凭想象去创设情境,一旦脱离了实际的体验式教学无任何意义和价值,还会造成学生对职业认识上偏差。
体验式教学具有自主性、生成性和整体性特点,汽车营销体验式教学需要充分尊重这些特点,关注学生的体验,重点要放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上,创设的真实职业环境中去实践,不但会熟悉汽车营销流程,明确岗位要求,而且还能掌握了汽车营销方法和技巧,营销经验会变得丰富,应对营销中的各种问题,实践中不断提升汽车营销能力,未来就能更快地适应汽车营销工作,本职岗位中取得成就。
2高职汽车营销体验式教学具体应用2.1明确教学目标高职汽车营销教学主要面向的是汽车行业,为汽车销售培养职业人才,所以教学就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人才适应岗位能力,确保供求关系平衡。
打造“体验式”课堂
打造“体验式”课堂作者:李家国张景生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6年第02期普通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来诸城繁华中学9年的通用技术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材中理论性内容占用篇幅较大,学生能通过自学看明白,但是对内容的理解浮于表面,教师在上理论性较强的章节时往往感到难于操作,手足无措,学生学习热情不易调动,以致现在好多教师的理论课教学流于展示图片或视频,局限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误导了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设立根本意义的认识。
为此,我们重新精研课标,明确了以实现学生的创新性、技术意识的严谨性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三维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目标,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思路,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与实验探索,我们确立了“…体验式‟通用技术理论课教学模式。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1.理论依据杜威经验教学理论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
杜威认为,应该给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做,在做中学,使他们有机会亲历探究科学的过程,这样会形成一种积极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的学习。
2.“体验式”通用技术理论课教学模式基本流程案例引入——自主学习——教师精讲——活动探究——评价反思——活学活用3.实施步骤(1)案例引入——构建问题冲突,激发探究热情。
根据学习内容,联系学生实际精选情境案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产生探究问题的内驱力。
上课前我们一般通过集体备课先选出3—5个案例,再让课代表过来精选1—2个,这样做的好处是让案例更加接地气,真正做到让学生喜欢,并且难易适中,能与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能力相对吻合。
(2)自主学习——夯牢基础知识。
创新教学模式,打造“卓悦课堂”
创新教学模式,打造“卓悦课堂”作者:冯少玲豆海湛张秋娜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2年第102期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學始建于2000年,现占地面积5700多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7个,学生1955人;在职教师101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87人,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16人,中级职称71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广东省特级教师1人,广东省骨干教师4人,湛江市名教师2人,湛江市骨干教师6人,湛江市骨干班主任1人。
学校拥有完善的设施设备、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所年轻的、书香的、现代化学校。
学校办学成绩斐然,硕果累累,获得“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诗歌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等多项国家、省级荣誉称号。
近年来,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学着力打造“卓悦教育”品牌,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卓悦课堂,作为“卓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板块,是学校今年教研工作全力推进的“重头戏”。
特别是随着2022年2月广东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的全面启动和整校推进,学校“卓悦课堂”的改革探索活动迅速掀起了高潮。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不断追寻“卓悦课堂”的秘密,丰富“卓悦课堂”的理论内涵,创新“卓悦课堂”的教学模式,一步步优化“卓悦课堂”,打造“卓悦课堂”。
2022年以来,“卓悦教育”课改工作围绕“聚焦信息技术融合,促进教育教学创新”这一大主题而展开。
一、理念:立德树人,卓悦引领学校教研工作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卓悦教育”为引领,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为契机,以全面提升教师整体专业素质为宗旨,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完善机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着力打造“卓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落实“双减”政策精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卓悦教育“卓悦教育”是新时期下聚焦立德树人而着力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三位一体卓越发展、悦乐求新的一种新的教育。
体验式教学实践研究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实践、体验、感悟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二、课题研究目的1. 探究体验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 分析体验式教学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影响。
3. 总结体验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三、课题研究内容1. 体验式教学理论概述(1)体验式教学的概念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具有真实情境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感悟,实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
(2)体验式教学的特点①以学生为主体;②注重实践、体验、感悟;③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④注重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统一。
2.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1)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具有真实情境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如朗读、默读、讨论、分享等,通过多种阅读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注重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中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4)拓展阅读资源,丰富学生视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拓展阅读范围,丰富学生视野。
3. 体验式教学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影响(1)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2)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3)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现状。
2. 观察法:观察体验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了解教学效果。
深度体验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
深度体验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通过体验、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本文以某中学语文课程为例,探讨深度体验教学实践案例。
二、案例描述1. 教学内容本案例选取了某中学语文课程《荷塘月色》一文。
文章描写了作者夏夜漫步荷塘,欣赏荷塘美景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通过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情感表达和审美价值,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体验美。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荷塘月色》的写作手法、情感表达和审美价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美、体验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荷塘美景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何为美?如何欣赏美?(2)体验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荷塘月色》,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和情感。
②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自己对美的理解。
③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文章中的情景。
(3)感悟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②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等。
③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审美价值,如意境美、情感美等。
(4)反思①教师组织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美的感悟文章,让学生将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表达出来。
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让学生互相学习、借鉴。
4. 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感悟文章的写作手法、情感表达和审美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
(2)教师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案例分析1. 案例特点(1)注重学生体验: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美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增强体验,提升能力——体验性学习对提高小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能力探究
增强体验,提升能力——体验性学习对提高小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能力探究发布时间:2022-11-18T08:29:58.58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4期7月作者:黄国忠[导读] 将体验式教学模式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全面革新传统被动听讲的教学状态,对于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激活课堂互动氛围也有积极的影响。
黄国忠惠东县大岭中心学校,广东惠州 516300摘要:将体验式教学模式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全面革新传统被动听讲的教学状态,对于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激活课堂互动氛围也有积极的影响。
同时,在体验性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身边一些真是发生的案例,带领学生更真切的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法治知识,更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自我理解和消化。
基于此,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积极探索体验式教学策略,以优化和创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高效教学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思想与品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地位也被拔高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课堂上不仅要教授基本知识点,同时,最重要的还要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思想引导。
而体验式教学,能够让学生更真切、直观的去感知道德与法治知识,去自觉接受正确思想价值观的熏陶,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也有重要的影响。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意义分析小学生年龄较小,活动爱动,在课堂中时常发现他们带着玩闹的心态去学习,这也意味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想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非一件易事,而在体验式教学课堂上,通过带领学生体验式的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兼具感性和理性的去辨析,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达到规范自身言行举止的目的。
(一)体验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激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可以带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到教育活动当中来。
体验式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实践和亲身体验的教育方式。
它通过创设具体的实际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并亲身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深入探讨体验式教学的特点、优势以及实施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体验式教学的特点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参与实际活动来获取知识和经验。
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学习者主动参与: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鼓励他们参与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新的认识。
2. 情境化的学习环境:体验式教学营造出情境化的学习环境,模拟真实场景,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
这样的环境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综合性学习:体验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活动,并结合多个学科的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体验式教学的优势体验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展现出许多优势,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1.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体验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2. 增强学习的记忆效果:通过实践和体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加深入和持久。
与被动听课相比,学生能够在感知和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3.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体验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方法要有效地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并创设适合学生体验的情境。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体验式教学实施方法:1. 观察和实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地或实验室,让他们亲眼观察并亲自操作。
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时,可以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实地考察。
2. 探究和发现: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运用温秋婉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运用温秋婉发布时间:2021-08-04T01:54:04.175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0期作者:温秋婉[导读] 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品德、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形成的重要课程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已经不符合全新的教育形式,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状况,重新审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内容,对整个课程进行改进和创新。
东莞市道滘镇小河小学广东东莞 523170摘要: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品德、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形成的重要课程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已经不符合全新的教育形式,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状况,重新审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内容,对整个课程进行改进和创新。
其中,体验式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在实际体验中提高学生的品德,因此可以被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
基于此,本文有效探讨体验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任务发生巨大的变化,在传统教育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品德意识,约束学生的道德行为。
而在新时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主要要培养能动性强、品德意识高尚、道德行为良好的综合型人才,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新型学生观、新型教育思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形成品德意识。
顺应新的发展形势,记录和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感受和情感变化。
体验式教学的优势不言而喻,教师必须着重研究体验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通过积极的手段,为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1]。
1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与优势体验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其主要以学生在课堂中的感受为主,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一定的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内引导学生亲自体验和感受。
中职教育的体验式学习模式研究
践能力的人才。体验式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04
中职教育体验式学习模式实践探索
实践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中职学校旅游专业体验式学习实践。学校与当地旅行社合作,安排学生实地参观、学习和实践,通过亲身体验了解 旅游行业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案例二
某中职学校汽车修理专业体验式学习实践。学校与汽车修理企业合作,让学生在企业现场进行实践操作,掌握汽车修 理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0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实现个性化教学
中职教育体验式学习模式将继续关注 学生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教学,满 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加大对实践教学基地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为学生提供良好 的实践环境和条件,确保体验式学习的顺利进行。
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对体验式学习模式的教 学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积极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 需求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学生的就业适 应性。
体验式学习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以学习者为中心
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注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和需求。
实践性强
体验式学习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和 应用性。
体验式学习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 情境化:体验式学习将知识置于具体的情境中,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体验式学习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实践经验不足等原因,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 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践行探究式教学理念,构建初中生物体验式课堂
践行探究式教学理念,构建初中生物体验式课堂发布时间:2021-04-30T06:35:13.469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6期作者:苟满朝[导读] 初中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将应用到生活中去。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增添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体验,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这是目前教学改革的必行之路。
如何开展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这也是初中生物教学中面临的首要难题。
只有积极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方针,才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和兴趣来进行探索和探究,主动学习问题,进而高效的进行学习。
苟满朝四川省德阳中学校 618000摘要:初中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将应用到生活中去。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增添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体验,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这是目前教学改革的必行之路。
如何开展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这也是初中生物教学中面临的首要难题。
只有积极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方针,才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和兴趣来进行探索和探究,主动学习问题,进而高效的进行学习。
关键词:探究教学;初中生物;体验课堂引言: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如果不能够通过自主的探究进行知识的获得,就会导致学生在记忆的时候并不深刻,也会导致学生难以应用这些知识。
因此,为了更加明确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目标,教师必须要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获得更好的体验,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游刃有余。
一、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
南山区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系列课程的实践与创新
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是体验式教学与高中地理核
21
2019 年 第 16 期
高中地理
心素养的深度融合的产物[5],是一个多要素共同作用的 过程。教师、学生和学习资源是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的 主要要素,它们在动态情境中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体验 式教学的实践性特征。这种教学方式是力求通过阅读、 听讲、研究、实践、实验中获得必备知识、培养关键能 力、形成人地协调地理观的过程[6]。这一过程必须通过 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
方向二
课程
方向三
内容 地理1.地理概念、原理、方法、实例 地理2.基本理论、调查、研究方法
大鹏湾海岸带考察 井冈山野外考察 深圳湾海岸带环境研究 VR技术下学校周边三维结构构建 基于人工智能的校园微环境研究
三、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系列课程的创新
1. 创新课程“教与学”模式,培养学生地理学 习能力
地理科学研究“空间格局、空间过程及人地耦 合,为空间预测、空间调控和管理、决策提出支持”。 因此,人地之间相互感知与影响是高中阶段地理教学的 重点和难点,本研究提供实践、体验主题学习能拓展学 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以真实情景或模拟真实情景为课 堂教学素材组织教学活动[8],把学生野外考察和社会调 查的资料作为教学资源开展课堂探究活动,从而“增强 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 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了解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 空间特点,树立人地和谐观念,以及人类共同发展的 理念”。
2. 构建南山区高中地理系列课程
围绕着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性地将实践体验式教学与高中地理教育深度融合,形成 了高中地理实践体验式教学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如表 1所示)。
“深圳众志体验式”德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感悟中成长
“深圳众志体验式”德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感悟中成长“深圳众志体验式”德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感悟中成长“体验式”德育作为学校德育特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感悟中成长。
不断完善以“三节”、“五星”与“温馨教室”等活动为载体的“体验式”德育平台。
1.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感悟中成长以“活动”为载体的“体验式”平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友谊,激发了班集体荣誉感,使学生有更多的自我展示、自我发挥的有效平台;教师深入挖掘“体验式平台”中的德育元素,并且将此“迁移”到平时的班级管理之中。
2.习礼仪、讲文明,知荣辱、有道德在日常的校园学习生活中注重文明礼貌用语和文明礼仪的练习和应用,通过练习使同学们在认知方面要懂得:礼仪是一种规范、一种素质修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现,能够认识到文明礼仪程度在自己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要懂得:礼仪可以使人变得有道德、可以塑造一个理想的个人形象、可以是一个人变得事业成功、也可以使社会更加和谐;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我们利用早操、自修课、校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用语和文明礼仪练习,提高学生文明礼貌素养。
为了让学生系统掌握劳动过程中的基本规范,给学生提供实践、体验和锻炼的机会,我们在全校开设了文明礼仪讲座,并组织学生练习,普及、提高文明礼仪水平。
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同学们的文明礼仪水准在不同程度有了长足的进步,效果明显,事半功倍。
3.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养成乐业、敬业、勤业、精业的职业意识——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根据职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接受教育时的心理活动规律,职业技术学校德育教育应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所谓“走出去”就是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可以采用参观与本专业有关的公司、企业,参加模拟实训;所谓“请进来”就是有针对性的将学校历届毕业生请回学校,以讲座的方式,把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给我们的学生,使在校学生明确自己应该在哪方面不断的充实,为将来走向社会应该做好哪方面的思想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式教学模式-深圳众志——思想品德学科组课堂教学模式当前,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在全国校全面推进,在新课程教学理念引领下的课堂教学过程日益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我们学科组对思想品德课堂模式认真地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究竟哪种模式才是提高教学实效的教学模式?我们经过反复的研讨,一致认为必须克服以“讲”为主的模式,倡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的出发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
现阐述如下。
一、体验式的涵义所谓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把学习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教师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根据学习者的个性和认知水平,师生运用协作探讨的方式在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进行体验、感悟,逐渐熏陶,让学习者通过以个人或团体的参与方式来领悟知识,发展能力,从而构建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包括三个阶段:课前体验——课堂体验——课后体验二、体验阶段化第一阶段:课前体验课前体验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新课学习之前,必须明确课程学习主要内容、要达成目标重、难点,明确学习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有什么联系点,精选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作为体验式活动学习的素材,引导学生回忆或组织参与现实生活的体验式活动方式。
课前体验的操作步骤:1.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实际。
为了使学生的体验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年龄特征、个性特点、能力水平、处事态度等,设计课前体验的内容,使活动得到学生的喜爱,得到他们的热心支持。
2.布置课前导学。
布卢姆指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我们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布置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前带着思考题去学习教材,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明确教材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要求学生在预习教材后写出他们的问题,引发学生认知间的矛盾,使其产生一种急于想解决矛盾、寻求解决矛盾答案的欲望,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被引入主题,把自学课本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通过课前导学自主体验的准备,为顺利过渡到课堂教学活动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
同时也为课堂教学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加强思想教育创造条件;更为学生上课创造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注意定向的基础,调动其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引导学生注意搜集资料,进行课前调查。
思想品德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但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认识肤浅;还有些内容虽近在身边,但学生欠留心观察,这就使得学生对所讲内容没兴趣、不信任或课堂发言无话可说。
为解决这些问题,为了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道德观点,为了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需要,我们从学生的好奇、好动的特点出发,安排体验的内容,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社会,走向阅览室,走向网络,走向传媒,走进身边真人真事,做广泛、细致的课前调查,收集与主题活动有关的图片、文字、音像、数据等资料,亲历体验。
第二阶段:课堂体验课堂体验是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的中心环节,以学生直接生活经验导入知识的学习,唤起学生直接经验的感受与体验,注重知识(技能)迁移、知识(技能)学习的内化,体验知识(技能)学习过程,引发运用知识(技能)的欲望。
课堂体验的步骤是:1.教师创设情景,启动体验学习①选择情境素材。
创设情境应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教学内容,情境的创设是为教学服务的,情境中预设有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对这一问题上理解程度是什么,盲点和误区在哪里,这是创设情境中的关键一环,是创设具体情境时的重要根据,要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经验,找出其盲点和误区,若不考虑这些问题,创设的情境就可能引不起学生兴趣、过深或过浅等;三是符合社会生活的实际,一般多选用现代生活背景下的情节,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②情景演示。
恰当地运用实物演示、直观的音像或者相关的音乐作品、故事诗歌小品等直观性、形象性的形式和手段来创设情境,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学生进入所创设的情境氛围中,激起相应的直觉情感。
③引导学生进入情景。
即根据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换位,入境感受,启发联想,增强学生的想象性情感体验。
想象性情感体验是一种自觉意识下的与具体形象相联系的道德情感,是在直觉性情感基础上的“迁引”和“上升”。
当情境能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后,教师运用品味图文、揣摩心理、角色扮演、移情换位等手段,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想象来体察形象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品德现象与脑海中已有的品德表象联系起来。
尤其要重视找到教材中的观点与学生道德体验的结合点,让学生把教材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在自己身上作想象性投射,通过想象感受自己生活在某种氛围中,设身处地设想自己成为体验的对象,产生与体验对象相一致的移情体验,并从中领悟和把握品德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使“理”通过“情”进入学生的心灵。
①陈述内心感受。
教师结合具体情境,设计对学生情感体验具有导向性作用的问题,导引学生融入情境,将情感体验过程中内心积聚的矛盾冲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体验并不就是艺术,体验有时可能是薄弱的、片面的、易逝的,随时都可能消逝。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地把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强化他们的这种体验,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对体验的表达,也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感受更清楚、更明确,这样会加深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
②进行有效对话。
“对话就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理解的过程。
”在对话的情境中,师生关系是交互的,教师不只是言者,学生也不只是听者,双方都是对话的平等参与者,师生的角色即时地相互转换,这样就可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
在交流体验中,学生都可以与教师、与其他同学展开平等的对话,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找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助于他们确立学习的自信,有一种成功的体验。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亲历情境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自己的概念或观念,教师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在体验过程中采用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出现的不同的体验感受,要从注重学生的统一性变为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努力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学生更深层次的体验提供必要的条件。
这一阶段属体验内化阶段,是体验式教学的关键阶段。
所谓内化,就是把外部的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内部主体的东西。
在这里是指通过个体反思、同化或顺应等方式,将亲历中对事物、知识的感知或者对情境、人物的情感体验内化成为自身行为或观念。
当学生通过想象性情感体验产生丰富的道德情感并获得一定道德认识后,教师借助典型材料或将学生中的突出表现及实际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成辨析题,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讨论,引导他们深入情境,由事及理地运用学到的知识和道德观点,对一定事例进行对与错、是与非、善与恶的辨析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验。
通过充分讨论分清是非,使个人感性的道德经验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把符合品德规范要求的“理”与相应的内心情感体验的“情”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心理动力和行为的价值尺度推动道德行为的形成。
也只有当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学生的道德体验不断概括,不断深化时,他们的情感才能从感性向理性的高度升华。
4.教师组织评价,提升体验学习这一阶段属于反馈评价阶段,是学生体验活动的重要部分。
让学生自我检验、自我评价、自主发展,从而促进主体性发展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
它决定着学生体验的方向和价值,起着调节和强化的作用。
①自我评价、同学间互评。
通过共同讨论,学生对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但还必须要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后,要求强化正确感受,矫正过激或偏向的情绪,升华道德情感。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学间互评,引导学生将亲历进行归纳、印证并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的互评,使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获取切身体验,从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②制订优化方案,进行针对性操练。
学生根据自评和他评,认识自己的优点,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设计矫正计划,并按计划进行。
第三阶段:课后体验课后体验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之后,再通过设计课外实践体验式活动,将体验式活动学习延伸到课外的一种活动方式。
通过课后拓展,反思课堂学习体验,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技能)参与实践、提高认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的结束并不等同于教育的结束”,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形成、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离不开反复的实践。
只有让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互动起来,让学生用课堂上得到的“道德认知技能、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实践,在亲身践行的过程中,倾入自己的热情、困惑、烦恼和欣喜等个人情感,使自己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真正强化和巩固所学的东西。
课后体验的步骤是:①利用家庭、学校、社区氛围,向学生提出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的要求。
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到相关的场所进行社会调查、参观、人物采访、对话交流、实地考察等,并发放反馈表,请求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和督促,填写有关情况及时反馈给学校,教师根据有关反馈的情况予以及时地评价,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操作,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心灵的真实感悟中产生新经验,发展自己适应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②通过课后社团活动、制作手抄报、活动设计、写单元体会等形式去关注他们的真实体验。
让学生反思进步和不足之处,写下最不满的事、最开心的事和最想说的话,教师在审阅过程中写下评语,这就能及时把握学生在生活中情感体验的脉搏,及时帮他们扶正在人生起步时的“方向盘”。
“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这一思想品德新课程的理念反映了关注行为养成是思想品德新课程特别关注的问题。
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行为养成是实践运用环节中的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我们认为:关注学生行为养成,就是关注道德认知向道德践行的转变,促进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提升德育实效;关注学生行为养成,就是实现思想品德教学基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服务生活、指导生活的目的;关注学生行为养成,就是拓展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延展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价值,实现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的有机整合。
总言之,思想品德课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触实际、探究知识的氛围,能够有效地解决思想品德知识的抽象性和实际问题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
因此要深化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就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以多元互动的课内体验和丰富多彩的课外体验,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投入、心灵的共鸣和思想品德的升华,这样思想品德课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