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试析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教育意义.doc
试析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教育意义作者:程健康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18期[摘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现代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构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
[关键词]全面发展现代教育以人为本[作者简介]程健康(1965- ),男,陕西西安人,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学与研究。
(陕西西安710077)[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7-0174-0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将其定义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①那么,何谓“全面的本质”?马克思告诉我们,人的本质是丰富的、多层次的,是在人的需要、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生成的,人本质上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通过劳动历史地实现其需要、发挥其能力和表现其个性的存在物。
因而,人的全面发展,其具体含义就是人的需要、人的劳动、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以及人的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马恩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强调最多的一个价值目标。
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②恩格斯也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③。
这里所说的人的能力既包括体力和智力,又包括自然力和社会力,还包括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等。
教育与人类发展的全面性
教育与人类发展的全面性教育是人类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对于全面发展个体及整个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教育与人类发展的全面性,并分析教育对个体、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一、教育的定义和目标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传授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其拥有知识、掌握技能,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能够在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教育对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对个体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教育提供了广泛的知识,使个体能够了解世界、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教育培养了个体的技能,使其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最重要的是,教育塑造了个体的品格和价值观,使其具备正直、善良和负责任的品质,从而能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教育对社会的全面发展教育对于一个社会的全面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教育提供了人才资源,为社会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其次,教育对社会的道德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品格和正确价值观的公民,为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贡献。
此外,教育还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通过教育的普及,弥补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实现了社会的公平与发展。
四、教育对国家的全面发展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育培养了国家的人才队伍,为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教育提高了国民的素质,促进了国家公民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和法制素养,为国家的法治建设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此外,教育还强化了国家的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结语:教育是人类发展的基石,对个体、社会和国家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供知识、培养技能和塑造品格,教育帮助个体获取成功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教育也为社会提供了人才资源,促进了社会的经济繁荣和文化进步。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标题:教育与人的发展引言概述: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于个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对人的认知发展的影响1.1 提高个体的思维能力教育能够提高个体的思维能力,培养个体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个体具备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拓展个体的知识面教育能够拓展个体的知识面,让个体接触更广泛的知识,从而拓展个体的认知范围,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
1.3 塑造个体的认知结构教育能够塑造个体的认知结构,使个体具备更好的认知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教育对人的情感发展的影响2.1 培养个体的情感情绪管理能力教育能够培养个体的情感情绪管理能力,使个体具备更好的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2.2 培养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教育能够培养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个体具备更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
2.3 培养个体的价值观念教育能够培养个体的价值观念,使个体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更好地引导个体的行为和选择。
三、教育对人的技能发展的影响3.1 培养个体的专业技能教育能够培养个体的专业技能,使个体具备更好的专业能力,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
3.2 培养个体的实践能力教育能够培养个体的实践能力,使个体具备更好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3.3 培养个体的创新能力教育能够培养个体的创新能力,使个体具备更好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4.1 促进个体的身体健康教育能够促进个体的身体健康,使个体具备更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
4.2 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使个体具备更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
4.3 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能够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使个体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全面发展个体的潜能,实现个体的自我实现。
全面发展与全人发展的关系
全面发展和全人发展在教育和个人成长的背景下是相关的概念,但它们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全面发展强调个体在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包括智力、体能、情感、社交等多个领域。
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培养个体具备广泛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多元需求和挑战。
它注重知识的广博性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
全人发展则更加强调个体的整体性和个性化发展。
它将个体视为一个完整的人,关注个体的身心健康、个性特质、价值观、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
全人发展不仅注重个体的认知和技能发展,还包括情感、道德、创造力、领导力等方面的培养。
它旨在促进个体实现自我实现和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两者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全面发展是全人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全人发展包含了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更加强调个体的整体性和个性化发展。
通过全面发展,个体可以获得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而全人发展则进一步关注个体的内在品质和全面成长,以实现个体的最大潜能和幸福感。
在教育实践中,全面发展和全人发展的理念可以相互融合和补充。
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全面的教育课程和活动,促进学生在各个领域的发展。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和整体发展,培养其积极的人生态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以实现全人发展的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摘要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两大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科学的教育原理。
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实现途径;现实意义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内涵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核心目标是强调“每个个人”的平等发展。
马克思在描述未来理想社会状态时提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1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主要特征和价值原则。
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本质的展开和丰富,即人的活动和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个性等各方面“由片面到全面、由畸形到完整、由贫乏到丰富、由潜在到现实”2的发展。
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是很丰富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含义。
(一)人的需求的全面发展和自我的解放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从事劳动和各种社会活动,通过劳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649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袁贵仁、韩庆祥《论人的全面发展》[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1)122页.动和社会活动获得了需要的满足,而需要的满足又产生出新的需要。
因此,马克思认为需要和生产一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实质就是人占有物,主要是指通过人的自由自觉地创造性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人本身,不断实现人类的自我满足。
人占有物还要求把人作为发展目的,使人在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价值,马克思强调,个人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每个人是手段的同时也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目的,也只有把自己当做自我的目的,才能成为手段。
人,为了自身人格的完善和促进,社会进步而发展,是把人作为目的而发展。
使每个人在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达到自由生存、自主活动、自我实现,自由选择自我发展路线和发展模式,“主体是从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中产生的创造性的生活表现”3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标题:教育与人的发展引言概述: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它对个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情感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认知、情感、社会、职业和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认知发展1.1 教育促进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通过知识的传授和训练,激发个体的思维能力,提高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1.2 教育拓展认知边界教育开拓了个体的认知领域,让其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和信息,促进认知结构的完善和发展。
1.3 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教育通过激发个体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促进个体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
二、情感发展2.1 教育塑造情感态度教育引导个体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品质,提高情感管理能力。
2.2 教育促进情感交流教育培养个体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促进情感交流和情感智慧的发展。
2.3 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教育通过价值观教育和道德规范的传授,培养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情感发展的全面提升。
三、社会发展3.1 教育促进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培养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技巧,帮助个体更好地融入社会。
3.2 教育促进社会互助教育倡导团队合作和社会互助的理念,培养个体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3 教育促进社会进步教育通过培养社会创新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四、职业发展4.1 教育引导职业规划教育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引导职业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
4.2 教育提升职业技能教育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个体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4.3 教育促进职业成长教育不断激发个体的职业潜力,促进职业成长和事业成功,实现个体的职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五、全面发展5.1 教育促进全面素质提升教育注重个体全面发展,培养个体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5.2 教育引导全面发展观念教育倡导全面发展观念,引导个体树立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助力个体实现自我价值。
试析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教育意义-教育文档
试析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教育意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将其定义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①那么,何谓“全面的本质”?马克思告诉我们,人的本质是丰富的、多层次的,是在人的需要、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生成的,人本质上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通过劳动历史地实现其需要、发挥其能力和表现其个性的存在物。
因而,人的全面发展,其具体含义就是人的需要、人的劳动、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以及人的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1.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马恩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强调最多的一个价值目标。
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②恩格斯也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③。
这里所说的人的能力既包括体力和智力,又包括自然力和社会力,还包括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等。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将自身的各种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它是人的本质的全面丰富和展开2.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关系实际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④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⑤,也正是在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在心理、情感、信息诸方面得到交流、受到启发,从而丰富自己、发展完善自己。
3.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需要是人对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应。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有生命且具有需要的人,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人活动的动力和目的,需要的满足程度直接涉及人的本质的实现程度。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一定需要的满足为前提的,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所有需要的满足和发展。
试析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即人 的 全面 发 展是 共产 主 义 的理想 目标 。 马克思 等 精典 作 家关 于 人
的 全 面 发展 的思 想 的论 述 足 一 个 不 断 探 索 和 不 断 完 善 的过 程 。在
《1 8 4 8 年经 济学 手稿 》巾 ,马克 思{ 玎步提 Ⅲ 了人 的发 展 的思想 ,井 把 它作 为 “ 历 史之迷 解 答 的共产 主 义”的理 想 目标 , “ 人 以一种 全 面 的 方 式 ,就 是 说 ,作 为一 个 总 体 的 人 , 占 有 自己 的 全 面 的 本
真 正 占存 ;因 此 ,它 是 人 向 自身 、向社 会 的 即合 乎 人 性 的 人 的 复
响 了社会 的稳 定和 发展 ,从而 也影 响 了作 为其 主体 的 人的发 展 。 二 是 文化 牛产 的反 文化 , 市 场经 济 条件 下 ,文 化 产 不 可避
免 地 打 上 商 品 经 济 的 痕 迹 ,文 化 生 产 单 纯 追 求 “ 卖 点” 和 “ 流
质 ” 。 随后 在 《 德 意志 意识 形态 》中 ,马 克思 又 明确 指 出 ,共产 主 义社 会 是唯 一 使人 可 以获得 仝 面 发展 的社 会 ,因而是 共 产 主义 者 的 奋 斗 目标 。在 《 共 产党 宦 》中 ,马 克思 进 ・ 步 强 调 ,共产 主 义幸 十 会 的本 质特 就 是 人 的 全面 发展 , “ 代 替那 存在 着 阶级 和 阶级 对 立 的 资产 阶级 旧社 会 的 ,将 是这 样 一 个联合 体 ,在那 里 ,个 人 的 自由 发 展是 一 切人 的 自m发 展的 条件 ” , “ 共产 主 义是 私 有财 广 : 即 人的 自我异 化 的积 极 的扬 弃 , 闪而足 通过 人 并且 为 了 人而 对人 的本 质的
浅谈现代教育和现代人的关系
浅谈现代教育和现代人的关系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而产生发展的。
当人类社会迈出古代的门坎,进入现代的大门,教育也就发展为现代形态的教育。
现代教育既与古代教育相联系,又与古代教育有截然不同的崭新面貌。
现代教育有它产生发展的独特社会背景,而它的重要性,又使它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功能,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到底什么是现代教育呢?现代教育就是教育者以大生产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内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能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要求的现代人的活动。
现代教育既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又与现代人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社会的要求最终都要落实到受教育者身心诸方面品质的培养上,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它与人的发展更为紧密。
离开了社会的要求,谈人的教育不对,离开了人的发展,谈教育的社会价值,也不全面,所以说现代教育与现代人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紧密不可分割的。
现代教育和现代人的关系,首先表现为现代教育和现代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人的发展呢?人的发展,主要指身心两方面的发展。
所谓“身”指的是人的自然的、有机构成。
它主要指的是人的生理发展,包括人的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体质的增强。
所谓“心”指的是人全部心理构成,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感意志等。
并且人的身心发展较之其它任何生命体的发展都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人的机体的自然性与动物不同。
首先,人具备其它动物不具备的高级神经系统,语言器官和双手。
其次,作为个体来讲,人的某些方面,如:眼、耳、鼻等感觉器官不如动物的发达,这就使得人在成熟期中,新生个体离不开成人的照料,必须从成人那里学习生存所需的各种能力,人是可教育的和必须受教育的。
没有教育人不能成为人。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其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步的。
而社会的发展,又要求现代人全面发展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现代社会是使用机器进行大生产的社会。
由于机器大生产科学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使社会生产过程不断从劳动密集型向科学密集型转化,生产有了空前提高。
1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剖析
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左路平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依靠人去做的工作,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对人的研究;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同样缺少不了对人的探讨。
对人的认识,尤其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人的全面发展观点提出的历史脉络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首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由于分工所造成的人片面的、畸型的发展,进而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了唯物史观论证,并正式提出了“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概念。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一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强调指出,人类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在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宣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建立这种“联合体”的前提条件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既要白由地发展和发挥他们的全部力量和才能,又要把其他人的发展看作自己发展的条件,用白己的发展去促成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1)毛泽东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根据对人类发展历史的研究和建设新世界伟大事业的需要,在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传统人才思想和教育思想进行理性扬弃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其具体内容主要表现为: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引言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的发展紧密相连。
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在深层次上塑造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分析其在认知、情感、身体健康、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一、教育与人的发展概述教育的定义与目的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旨在传递知识、技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人的发展的多维性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心理、认知和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
教育应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
二、教育对认知能力的影响知识体系的构建教育通过系统地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认知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鼓励独立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认知的灵活性。
学习方法的掌握教育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持续提高认知水平。
三、教育对情感能力的影响情绪识别与管理教育帮助学生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有效管理情绪,提高情感智商。
自我意识与自尊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尊和自信,形成健康的人格。
社交能力的培养教育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尊重与合作,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四、教育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教育应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作息。
体育教育的价值体育教育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心理健康的维护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应对压力和挑战。
五、教育对职业发展的影响职业规划与指导教育应帮助学生了解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提供职业指导和咨询服务。
职业技能的培养教育通过专业教育和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就业竞争力的提升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文明的传承与创新教育是社会文明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幼儿园教育与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与全面发展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这个阶段,幼儿接受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入,更是对他们全面发展的引导和培养。
幼儿园的教育不仅关注学术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学生的社交能力、情感管理、身体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幼儿园教育对孩子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一、认知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教育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帮助孩子们学习和认识世界。
例如,幼儿园通过让孩子们观察自然界的事物、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和操作来认识事物。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社交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是孩子们首次踏入社交圈子的地方。
在幼儿园,孩子们可以与同龄的小伙伴进行交流和合作。
他们一起玩耍、分享、互相帮助,从中学习到与人合作和交往的基本规则。
这对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情感管理的培养幼儿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情感管理能力。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还没有掌握处理自己情绪的方法,容易因为小事而情绪失控。
通过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幼儿园教育帮助孩子们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学会尊重他人的情感。
这种情感管理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还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四、身体协调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教育倡导全面发展,注重身体的锻炼和协调能力的培养。
通过跳绳、游戏、体操等活动,幼儿园帮助孩子们发展身体的各项能力,提高身体协调和灵活性。
这对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和大脑的协调有着积极的影响,也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运动奠定了基础。
总结而言,幼儿园教育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培养认知能力、社交能力、情感管理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等方面,幼儿园教育还通过游戏、互动和实践等形式让孩子们保持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因此,家长和社会应该高度重视幼儿园教育,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学思考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思考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提供具有挑战性且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
本文将探讨教学思考与学生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些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的方法。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优点和困难各不相同,每个学生都需要个体化的教育。
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才能和学习风格,以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例如,对于喜欢音乐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音乐元素设计音乐游戏来教授数学概念,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教师还应该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需求,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调整和改进。
其次,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
学习应该是积极而有趣的,而不仅仅是传递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和任务,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授科学课程时,教师可以组织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去发现科学背后的奥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培养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技巧,从而实现全面的发展。
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
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就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该创造一个有爱与关怀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彼此尊重和支持。
教师可以通过赞扬和认可学生的努力和成就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例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适应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最后,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和自主选择。
学生应该在一定范围内承担决策的责任,从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主性。
例如,在学习项目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研究课题,并通过独立研究和展示来展示他们的成果。
这种自主选择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内驱力,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总之,教学思考应该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点,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方针政策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中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建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教育方针政策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这一方针要求教育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这个新的方针下,学生被视为全面发展的个体,他们的个性、智力、能力和潜能都应该得到充分发展。
同时,教育方针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还强调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素养和实践素养。
通过素质教育,学生能够在多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为了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方针政策提倡多元评价体系。
这种评价体系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综合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成果。
通过这种评价体系,学生将会得到更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反映教育的综合效果。
三、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还注重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教育公平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关键所在。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方针政策不仅要提供均等的机会,还要提供公正的质量。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帮助,使得这些地区的孩子也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此外,教育方针政策还鼓励高等学府向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拓展,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减少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
四、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还注重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引言概述: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一、教育培养人的综合素质1.1 培养知识和技能教育通过传授各种学科知识和技能,使人们具备理论和实践能力。
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仅可以满足个人的需求,还可以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2 培养思维能力教育强调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
这些能力使人们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起到重要作用。
1.3 培养社会责任感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还要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1 个性发展教育应该注重培养每个人的个性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天赋,教育应该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
2.2 身心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关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应该关注人的身心健康。
教育应该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使人们能够在身心健康的状态下全面发展。
2.3 社交能力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中相互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幸福都起到重要作用。
教育应该提供社交训练和机会,培养人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育推动社会进步3.1 经济发展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3.2 社会和谐教育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培养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3.3 文化传承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保护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
试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途径
试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途径摘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是当前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所在。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效结合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者的结合是实现人的体力与智力多方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人的体力与智力充分发展的推动力量,是实现人的体力与智力自由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是促进人的成长的重要途径,培养什么样的人一直以来是其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不断地探寻过程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了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当前我国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
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体现个体人生价值的需要。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三者的提出,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与把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将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途径,将为培养国家有用之才和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长期以来的执著追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代的更迭,人们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也日益加深。
在理论与实践的探讨过程之中,众多仁人志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众多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之中,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独树一帜,它突破了以往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局限,进而创立了一种全新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以往一切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都是建立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对立的基础之上的,或者是把人看成是抽象的,而离开了具体的历史条件,忽略了人的社会性。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从现实的人与现实的生产关系出发,深刻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
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改造和征服客观世界能力的发展。
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但构成人的劳动能力主要是体力和智力。
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_0
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建设的原则和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核心。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指向或价值取向,也就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所期望达到的效果。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合理的终极教育目标,才能确保教育的有效实施和顺利进行,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进而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一、意义认知:科学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价值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教育主体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发展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教育客体的综合素质在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效果。
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目标导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是颇有裨益的。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一方面,它是人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基本方式,具有物质的性质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它又是以人为主体和以客观对象为客体的自觉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体性特点。
所以,人的实践活动既要坚持“物的尺度”,即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又要坚持“人的尺度”,即符合人的目的性,满足人的需要,因而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离开动物越远,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就越带有经过事先思考的、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一定目标为取向的行为的特征。
”人的这种自觉能动性源于人有别于动物对思想、精神等方面的需要,人只有通过确立目标、理想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才能实现社会与自身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重要的实践活动,人对精神的需要、对目标的追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与基础。
因此,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它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走向。
浅谈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3篇
浅谈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3篇浅谈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3篇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篇1:《论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重要的人文关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为之奋斗的目标,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本文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核的解读、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反思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论述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新时期促进人的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关键词新时期教育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尺度、最高价值,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中进行,有赖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现代化是各国家、各民族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推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
同时,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现代化也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人的片面发展也即人的异化。
基于此,文章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力发展整体的现代教育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途径和重要举措。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核(一)精典作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解读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即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
马克思等精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论述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初步提出了人的发展的思想,并把它作为“历史之迷解答的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①。
随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又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唯一使人可以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因而是共产主义者的奋斗目标。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进一步强调,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②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把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称之为“自由人联合体”,把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这个社会的基本原则,认为只有这样的条才能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的基础。
试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
试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作者:张颖颖周先进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12期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人们的思想、心理和价值观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和自身特点的发展,包括价值观念、知识体系、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全面发展内涵数千年来,人类对自身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创立以前就有很多进步思想家为之进行过辛勤的探索,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直至马克思主义才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全面发展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兴旺发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自身的特征,适应时代的要求,体现时代的特色,才能完成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
马克思的整个理论,就其实质内容而言是关于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学说。
[1]但我国理论界对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主要是因为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并没有系统的论述,只是分散于一些著作的篇章之中。
我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解主要有三种观点最具代表性: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每个社会成员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素质和潜能三个层面上,都获得充分的、自由的、统一的和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
[2]第二种观点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对未来新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本质规定,主要是指每一个现实的人摆脱和超越各种内在和外在的限制与束缚,从而在关系、能力、素质与个性等诸方面所获得的普遍提高与协调发展的过程和境界。
[3]第三种观点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发展与人类整体发展的统一。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是科学的,同时马克思也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摘要】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重要的人文关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为之奋斗的目标,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本文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核的解读、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反思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论述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新时期促进人的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关键词】新时期;教育;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尺度、最高价值,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中进行,有赖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现代化是各国家、各民族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推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
同时,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现代化也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人的片面发展也即人的异化。
基于此,文章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力发展整体的现代教育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途径和重要举措。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核
(一)精典作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解读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即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
马克思等精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论述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初步提出了人的发展的思想,并把它作为“历史之迷解答的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随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又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唯一使人可以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因而是共产主义者的奋斗目标。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进一步强调,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把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称之为“自由人联合体”,把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这个社会的基本原则,认为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的基础。
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作为人的发展学说的基础,以实践的观点为基本出发点,从而第一次把人的发展学说从空想变为科学。
概括
起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第二,满足人的需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条件;第三,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结合;第四,解放发展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第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解读
在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人的现代化。
什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即人的综合素质的现代化,是指人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各种素质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时期,中国人的现代化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能力的现代化,即人的能力由“专”向“通”的转变;第二,认知结构的现代化,即从单一结构向复合结构转变;第三,需要的现代化,即由单一物质生活的需要向全面需要的转变;第四,行为能力的现代化,即由盲从行为向文明行为的转变;第五,思维模式的现代化,即由片面思想方式向辩证思维方式的转变。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反思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快速、科技进步巨大和文化交流频繁。
这为人的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稳步增长、文化
生活日益丰富、民主政治权利日趋完善,这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机遇。
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机遇的背后意味着挑战,成绩的产生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生产生活问题。
经济的迅速增长并不能完全消除经济生产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一些新的问题又不断产生。
第一,收入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普遍摆脱了贫困,但并没有实现“共同富裕”,而且基尼系数居高不下。
第二,地区发展不平衡。
由于地理条件和国家政策倾斜度等的不同,我国的中、东、西等三大区域的发展呈现了明显不平衡的态势。
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教育发展还是人均收入的增长,地区间的差距都在不断扩大。
第三,就业问题突出。
高校在扩招的同时,也带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世界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从而也影响了作为其主体的人的发展。
二是文化生产的反文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不可避免地打上商品经济的痕迹,文化生产单纯追求“卖点”和“流行”,从而违背文化生产力的核心价值,出现反文化的结果,人仍然在物欲的统治之下,导致人的发展的新异化。
在中国,大众文化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不断占领文
化市场并导致精英文化边缘化。
而精英文化所倡导的重视审美、人文价值等文化特质恰恰是有利于人的发展的。
大众文化通过影视、网络等将其理念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每个领域,使文化的价值意义日益削减,从而导致人的发展平面化。
三是生态环境的恶化。
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而人的发展状况影响着生态文明的状况。
现代社会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质污染、物种灭绝、自然灾害频发等无不是生态系统破坏的真实写照。
这也充分表明,人与自然的冲突不断加剧,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对此的强烈回应。
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存在,说明了“我国现代人的总体素质、生活行为、思想观念等方面具有不发达、不成熟、不平衡、不完全的过渡性特征”。
基于此,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审视当下的问题,从整体上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
三、教育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认知结构、能力和需要等为主要内容的人的现代化不可能简单地引进和模仿,而是要靠现代教育的长期的全方位的努力才能最终实现实现。
因此,整体的现代教育为人的发展走出当下的诸多困境找到了一条解救、解放之路,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自由教育,即以发展理性为目标并使人的心灵
得到解放与和谐发展的教育。
自由教育是顺应人的本性的自然发展教育,一种启发和促进人的创造冲动的博雅教育,一种激发精神生命无拘束发展的解放教育。
正如黑格尔所说:“精神是足以制裁心情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只有依赖精神自身的新生才能发生。
精神之所以能达到这种从自然的无知状态和自然的迷失错误里解放出来而得到新生,是由于教育。
”
⑥当代中国的自由教育应该是培养人的理智和修养、发展人的独立个性、使人的心灵得到解放并实现个体自由发展的教育。
第二,创造教育,即以培养人的创造力为目标的教育。
通过对个体认知、智能与精神潜质的唤醒,使人的自主性、开放性、智慧性和创造性得以和谐生成,人的探索精神、发散思维和创造欲望得以全面激活,从而培养与现代化事业相适应的能力素质。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
因此,人的创造能力愈加显得重要,培养创造型人才是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综合化以及提倡启发式教学模式等方式方法是培养符合现化化建设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人的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
第三,整体教育,即全面和谐的教育。
通过德、智、体、美和知、情、意的全方位培养,促进个体的精神健康、人格和谐与素质全面发展;通过科学与人文知识体系的整合
教育,促进个体思维方式、认知路径和创新行为的健康、和谐与全面发展。
通过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协调以及主干课程和其它课程的相配合等全方位育人的方法与途径共同作用,使人成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具有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
第四,终生教育,即是以最大限度实现人生价值为目标的教育。
终生教育,旨在通过全时空、全方位的教育,促使每个个体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从而面对社会变迁具有可持续的应变能力。
教育活动的真谛就在于提升、扩展和增值人的价值,即超越遗传所给予个体的自然素质,通过悉心引导与培育,促进每个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展示充沛的生命活力与精神能量,从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供发展的动力。
通
过现代化教育的长期努力,全社会致力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从而使之超越现代化困境,并使之在生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并不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而最终实现社会的终极目标。
(作者单位:成都市华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