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人格发展
(一)发展阶段 人格的发展,其实是心理的发展,是性心理的发 展。人们一般认为,性欲只是到了青春期才出现,弗 洛伊德则认为,一个人的性机能在他生命伊始就已经 存在。 弗洛伊德所说的性是指广义的性,它超越了狭隘 的“生殖”含义而扩大为“通过器官而获得的快乐”。 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获得快乐与满足的中心器官 是不同的,因此弗提出他的性欲发展(psychosexual development)阶段论。他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依次是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及两性期, 而前三个阶段尤为重要。
1、口欲期(0-1岁左右)
此阶段的动欲区是嘴与唇,口唇的刺激如吮、咬、吞咽是 性欲满足的主要来源。
儿童在最初的进食中体验到一种快感和满足,这种快感与 满足很快就从进食条件中分离出来具有了普遍的意义,所 以当他不进食时,仍愿意重复吸吮动作,一开始他吸吮母 亲的乳头,不久他还学会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代替,转而 吸吮自己的舌头或指头,从中获得快乐与满足。 长牙前:靠吸吮来获得口腔的满足,嘴的活动变成他表 达快乐的行为方式。 悉心照料,及时满足:乐观;信任;信心;达观;甚至 易受骗。 反之:悲观;敌对;不信任;沮丧;不友好;好吃;好 吸烟。 长牙后:开始了解他人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加上断奶造 成挫折感,有了攻击的感受,用啃、咬的方式来获得满足。 开始发展攻击性。成人可能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好辩论
每个时期都有与性有关的特俗的矛盾冲突,人格的差 异与个人早期发展中性冲突解决的方式有关。每个阶段有 其发展任务,而且存在发展的危机,要能克服危机才能完 成该阶段的发展任务,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个体在 每一个阶段的特殊个人经验将会形成他的特殊人格,并决 定了他适应社会生活的种种表现以及神经质倾向的程度。
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 《歇斯底里研究》 (1895) 《梦的解释》 (1900) 《精神分析引论》 (1910) 《性欲三论》 (1905) 《精神分析运动史》 (1914) 《论无意识》 (1915) 《超越唯乐原则》 (1920) 《群众心理学和自我分析》(1921) 《自我与本我》 (1923) 《焦虑问题》 (1926) 《文明及其缺陷》 (1930)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1933) 《自我和防御机制》 (1936)
(二)结构模型
生本能(快乐原则) 本我(非理智) 生存本能 性本能(力比多) 死本能(破坏原则) 指向自身:自责、自杀、自虐等 人 格 指向他人:憎恨、攻击、侵略等 本我 自我(现实原则) 三个暴君下的臣民 现实世界 超我(道德化的自我)


超我(道德原则)
自我理想
良心
超我的主要功能有三个:一是抑制本我的各种冲动,特 别是性方面或者有攻击和侵犯性方面的冲动,因为这两方 面的冲动不能为社会所接收,甚至要受到谴责;二是诱导 自我,用呵护社会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的现实目标;三是 是个人向理想努力,达到完善的人格。超我有反对本我与 自我的倾向,极力想使一切完美无缺。超我发展不足会使 行为缺少约束,造成放纵甚至是犯罪,而超我过于强大则 会使人经常产生“道德焦虑”,即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 不符合道德规范而产生的良心不安、羞耻感和有罪感。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是在不断的冲突和平衡间 转换的。自我要考虑本我、现实、超我三方面的要求,担 负着协调三个方面、满足三者需要的职责。自我就是在处 理这些人格冲突中,发展出来的防御机制。这样,本我、 自我、超我三种力量相互之间形成了特定的人格动力关系。 而一个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就是有这种动力关系决定的。
理论观点
一、人性观
弗洛伊德的人性观具有得到且略显偏执的特点。 第一,具有决定论的论调,人的行为受控于生物本 能因素或非理性因素,如潜意识动机(unconscious motivation)与本能驱力,以及六岁之前的性心理时间。 第二,弗洛伊德讲人视为一个能量系统,能量是遵 循了守恒的原则,一处能量消耗多,其他能量消耗就会 减少;一处能量受阻,它就会从其他途径中释放。 第三,弗洛伊德认为人性本恶。人的各种行为都是 受潜意识的本能所支配的,而本能与社会之间存在不可 调节的矛盾。本能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是基本的和普遍存 在的,而且原则上也解决不了这种矛盾。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李宇琼
弗洛伊德生平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Frend Sigmund 1856—1939),被 誉为20世纪西方伟大的“思想之父”。与马克思、爱因 斯坦被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三大人物。奥地利精神科、 神经科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出 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他在中学时代就 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 纳大学医学院,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 特·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
2、肛门期(18个月-3岁) 随着身体的成长,逐渐对周围的人产生了认知、辨识 和反应的能力,能开始控制自己的肌肉活动,开始了解 自身和外在世界的区别,儿童社会化进程从这个时候发 端。 父母高压严厉态度,儿童可能故意违抗要求 故意不排泄:顽固、吝啬性格的根源。 其他时间排泄:冷酷、破坏、脾气暴躁。
父母采用说服方式训练,事后细心呵护:慷慨、勤奋、 创造 因大小便控制不好经常受讥讽嘲弄:羞怯 3、性器期(3岁—5岁)
成为食品或酒类 品尝专家
肛门冲泄型:慷 慨大方,乐善好 施;肛门存积型: 精打细算
说话小心谨慎、 禁饮酒、不喝牛 奶
极度恐惧污物, 整洁癖,近乎吝 啬的节俭,过分 规矩或相反
肛门期性格
性器期性格
喜爱诗歌、喜欢 表演、最求成功
对性的清教徒式 态度,过分羞怯
人格发展的固着特征
2、退化现象 退化现象是指个体使用比自己年龄比自己更优质的方式 来解决问题。例如,一个5岁的孩子本来不尿床了,但 是自从多了一个妹妹后,他怕失去母爱,为了吸引母 亲更多的注意,又开始尿床。 停滞 退化
1881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1886年 与马莎·伯莱斯结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儿安娜·弗洛 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1938年因遭纳粹迫害 迁居伦敦,于1939年12月23日因口腔癌在伦敦逝世。
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1884年与J·布洛伊尔 合作期间产生的,他们合作治疗一名叫安娜·欧的21岁癔症 患者,两人在1895年出版了《癔症研究》一书。他先从布洛 伊尔那里学了宣泄疗法,后又师从J·沙可学习催眠术,继 而他提出了自由联想疗法,1897年创立了自我分析法。 随着精神分析理论影响的逐渐扩大,弗洛伊德的身边 逐渐聚集了一批追随者。从1902年秋开始,他就邀请维也纳 的医生们在每周三聚会一次,讨论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应用, 这就是著名的“星期三心理学研究会”(Psychological Wednesday Society)。当时许多的学者接受了弗洛伊德的 思想而陆续加入,其中包括之后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人物荣 格和阿德勒。 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识过程 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 防御机制理论。
弗洛伊德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临床观察法
尽管弗洛伊德同时也是个优秀的生物学家,接受过 严格的科学方法训练,但是他更看重临床法的优势, 非常宽松的对待实证原则。弗洛伊德不想去建立一种 有关潜意识的实验方法,也不欢迎别人试图实验性的 去验证他的观点。
二、心理治疗技术
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释梦(dream analysis)、移情分析(transference analysis)、 阻抗分析(resistance analysis)和解释 (interpretations)
女童:“恋父情结”;“阴茎嫉妒”;压抑对父亲的爱, 认同于母亲,但不如男童完全,所以女孩超我形成不稳 固。有些女性追求权利,羡慕男性行为;或因女性生理 构造而自我贬低;或对男性产生敌意。如果将嫉妒转化 为对怀孕的渴望就算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4、潜伏期(6岁—12岁)
这一阶段,出现了一个相对平静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儿 童的主要活动转到游戏和学习上。他们的兴趣不再集中于 父母,而集中于同伴,尽量避免性的表现,甚至不喜欢异 性,而只与同性伙伴来往.他们的兴趣转向外部,去发展 各种知识和技能,以便应付环境的需要。 5、两性期(12岁之后) 儿童开始以利他的动机去爱别人,他不再以自我为中心, 也不再受快乐原则的支配,此时他在读对异性产生兴趣, 这一阶段起于青春期,贯穿于整个成年期。 此期间的活动包括异性吸引、社会化、团体活动、结婚成 家以及职业发展。
(二)发展障碍 1、停滞障碍 当某一阶段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者过度满足时,有些 人在发展过程中就会固着于某个发展阶段,并形成与该 阶段密切相关的性格,称之为人格发展的停滞现象。
发展阶段 成人时的表现 升华 反向形成
口唇期性格
吸烟、贪吃、注 重口腔卫生、嚼 口香糖
肛门冲泄型:极 端肮脏、浪费、 奢侈等;肛门存 积型:极端整洁、 节俭等 自我中心、爱表 现、爱慕虚荣
这个时期儿童开始对性器官发生兴趣,他会去触摸或 者显露自己的性器官,并对其他人的生理构造也感兴趣, 而且能从中得到快乐,这时人格发展就进入了性器期阶 段。儿童对性活动及自己与父母的关系都有好奇心,他 甚至觉察到父母之间的关系比他们与自己之间的关系更 特殊。常常问的问题就是“我是从哪里来的”
男童:“恋母情结”;“阉割焦虑”;一方面压抑自己 的欲望,一方面认同父亲,羡慕男性角色,将父亲的态 度内化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形成超我人格系统的基础。
三、幽默 弗洛伊德在其《幽默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 (1905)一书中,对幽默作了一番详尽的分析。其中 重点分析了两类玩笑即有关攻击性的玩笑和有关性 的玩笑。 人们为什么对这两类玩笑兴味盎然,乐此不疲 呢?弗洛伊德认为这是因为这种玩笑能够使通常被 压抑的无意识冲动得以宣泄。 弗洛伊德之所以要研究幽默,是因为幽默提 供了关于无意识本我冲动的信息。如果你要了解某 个人的本我欲望,你可以去了解他所喜欢的幽默是 什么;如果你要了解一群人或一个民族的精神深处, 你也可以从他们所喜欢的幽默获得某种知识。
潜意识(unconscious)也称作无意识,是他早起人格结 构的核心。潜意识代表的是深藏于内心的、不可接近的部 分,是精神活动的主要方面。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 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种冲 动和欲望由于不能被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法律兼容而得 不到自由的表现,因此被压抑在意识领域之下,但是并没 有消失。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 它支配着人的行动。 潜意识的主要特点是:无矛盾性、无时间性、非现实性、 活跃、能量大、易变形和替换等。
四、பைடு நூலகம்格动力
弗洛伊德对于人格或心理动力持一种本能论的观点, 将本能视为人类的基本心理动力,人的全部行为都受潜意 识的本能的支配。在他看来,人类也是个封闭的能量系统, 任何现存的个体都具有一种源源不断的精神能量(psychic energy),成为本能(Instincts)或者驱力(drives)。 本能是一种先天决定的心理成分,当它发生作用时候,就 产生一种心里兴奋状态,产生某种生理和心理的要求或紧 张状态,从而推动个体活动,消除兴奋和紧张,达到满足 状态。 早期 生存本能;性本能 后期 生本能(埃罗斯):生存本能;性本能——爱和建设 (与生本 能相联系的一切心理能量称为力比多。) 死本能(塔那托斯)——恨和破坏 生本能与死本能有时候会互相中和甚至互相替代。
二、人格界定
弗洛伊德并没有对人格进行明确的界定,他认为潜意 识是人类心理的主体,精神分析一致被叫做深度心理 学(the depth pshchology),即潜意识的心理学。
三、人格结构
(一)地形学模型
意识(conscious)是人对客观现 实的自觉的反映,是人清醒直觉的思 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 理现象,代表人在任何时刻所能够觉 知到的每一件事,包括感觉、知觉和 各种经验、记忆等。 前意识(preconscious)指没有浮现 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 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前意识是意识痛 潜意识之间的过渡领域,潜意识进入 意识领域必须经过前意识领域,借助 前意识的某种形式才能实现。由前意 识进入意识是容易的,但油潜意识进 入前意识是困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