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市地名说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义市地名说源
题记兴义市地名说源(下)黄正书每一个地名都是
一个故事,有属于自己的地域性、民族性,地域性、民族性就像一个生命体的DNA,是独一无二的,不能随意解读、误读,更不应该随意更改,就像一个人的身份证,哪怕只改一个数字,都彻头彻尾地变成了另一个人。彝语地名多数是
两个字兴义市内居住的苗族,与布依族、彝族等相较,历史不是很长,绝大多数都是清朝中后期从省內外各地迁徙而来,人口也不是很多(不足万人)。聚居村寨只有南盘江镇梅家湾、平标,郑屯镇绒窝,马岭镇尖山等数量很少的几个村寨,其余杂居在市内各乡镇数十个自然村寨中;兴义市的回族也只有数千人,主要聚居在清水河镇独家村,其余散居于鲁屯等地,其所居村寨名称,与汉语相同。现在来说说兴义市内彝族村寨名称。兴义相当长一段的历史时期,彝族曾经是这块土地上的统治民族。据史料记载,大约从东汉初中期开始,由于人口发展和生活的需要,彝族中的一支,就陆续从云南东部和东北部分批进入贵州。兴义的彝族也大约在此期间,从云南曲靖等地迁徙而来。到南北朝的梁朝时期(公元502—557年),黄草坝到捧乍一带,都属彝族土司领地。其余地区,则与布依族等民族杂居。元朝时期,今黔西南一带(包括今六盘水一部分)均为“普安十二营”土司辖地。而这十二
营的“营长”(土司)均为彝族。到了明初,“十二营”中的黄坪营土司才由明朝廷任命征战元军有功的汉人黄昱之子黄光嵩
担任,取代了原来的彝族土司,算是在“普安十二营”中打入
了一个“楔子”;兴义境内的另外两个土司,捧乍营和布雄营
仍为彝族龙氏和陇氏(有些年代或为沙氏)世袭。此局面一直
沿袭到清朝中后期。兴义境内(也包括黔西南大部),既然历
来均为彝族土司统治,到了明初才稍有改变,那为什么彝族人口反而比布依族人口少很多?这是因为贵州境内的彝族
土司,在明清时期曾数次大举兴兵反抗朝廷,其士兵则绝大部分为其本族人。而每次战争均遭朝廷残酷镇压,以失败告终,士兵大量被屠杀,村寨被夷平。仅以其中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6年)普安米鲁反叛为例:明军攻破彝族村寨千余个,斩首4800多人,俘1200多人。清初兴仁马乃龙氏兄弟起兵,也被杀了不少。这样有一定规模的战争,明清时期就发生了四五次,每次均以失败告终。战争,是彝族人口大量减少的原因之一。另外,彝族内部等级森严:黑彝世代为最高统治者,白彝只能担任中下级士官,刚彝则世代为奴。三个等级互不通婚。这也是彝族先民人口未能大量繁衍的又一个原因。彝族历史古老,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只有为数极少的头人和“毕摩”掌握文字)。他们多以一个家支为单位生产和生活在一片地方,并以家支名称作为对外交往的名称。家支有一片自己的地方,用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地围拢在共同的地域内。
贵州彝族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逐渐采用汉姓汉名,但同时保留着彝族姓名。以血缘为基础形成的家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方,由于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为预防天灾人祸,只要略有收成就将收获物收藏起来以备急用,这就需要建立一些仓库,从而形成了彝族特有的“则溪制度”。这就丰富了彝语地名命名的内容,也是彝族地名的特点所在。彝语地名以双音节为主,其次是三音节。彝语地名与汉语地名有些类似,只是因汉译名和书写名的关系,在公布的地名中,多数为两个字。兴义市内彝族聚居的村寨虽然不多,但由于以上所说的历史的原因,以彝语命名的地名却不少。布雄:彝族家支名称;发玉:大石岩下有水的寨子;发猛:大石岩;革里:平缓的大山;佐舍:彝族家支名称;品甸:平坦的坝子;威舍:开阔的长坝子;七舍:生长漆树的地方;雄武:彝族地方官居住地;革上:山梁子;巴步:祖先居住的地方;阿嘎:彝族家支名称;普嘎:桥上面的寨子;倮嘎:彝族人居住的地方;洒脚依:应是汉语音译,意为居住在杉树林里的的彝族人……有关彝族的文字资料非常少。以下地名应是彝语,但现已不明其意:鲁嘎、鲁毗、翁本、垛坎、落啥、堵得、母乃、罗多、乐作、以腊、树嘎、干嘎、绒艾、普哈、明德、古理、抹挫、步马、木栊、发耐等等。关于“鲁布革”的滑稽解读还有一些地名,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国内曾大红大紫的鲁布革,本为彝语地名。但在1987年8月6日《人民日
报》刊发该报记者长文《鲁布革冲击》中,却将其误认为是布依语“不知道”的意思;当时在兴义工作的一位省内知名作家在其报告文学中也援引《人民日报》记者的说法:“‘鲁布革’者,布依语言为‘不知道’也”。凡是布依族人都知道,布依语的“不知道”,汉语近音应为“迷若赖(勒)”,何曾与“鲁布革”沾边?还有一个对“鲁布革”的解释更为可笑,就是手机“百度百科”,其对“鲁布革”的解释是这样的:“鲁布革”是布依语,“鲁”意为“民族”“布”意为山清水秀的地方,“革”意为村寨。鲁布革意为“山清水秀的布依村寨”。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布依语的“布”有“民族”的意思,根本不是什么“山清水秀”;村寨则为“板”及与之相近的音,与“革”也相去甚远。把“鲁布革”说成是布依语的“不知道”,真是牛头不对马嘴!鲁布革地处黔滇桂三省(区)交界处,是南盘江主要支流黄泥河岸边一个村寨,历来属于贵州兴义管辖,这在清代后期张之洞之父张锳任兴义知府时主持编撰的《兴义府志》上就有明确的记载,是当时兴义县433个屯寨之一。由于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清初即在此设塘,设汛,常年驻有人数不等的朝廷正规军队。只是到了清末民初,这里才逐渐失去了军事作用。这个寨子住的虽然绝大多数是布依族村民,但这里历来属于捧乍土司辖区,所以说“鲁布革”属彝语并不奇怪。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直是捧乍区发玉乡所属的一个村寨。鲁布革电站修建之初,由于媒体宣传上的不准确,《人民日报》在一幅图片说明中,竟
然出现了“云南鲁布革”字样。而云南省罗平县的一些相关部门,竟然也将其管理权限扩展到黄泥河对岸的兴义市境内,使当时当地的管理出现一些混乱。对此,1988年7月,在鲁布革工程管理局举行的一个庆祝会上,出席会议的代表、时任兴义市副市长的张守恩,在祝词中重申:“国家重点工程鲁布革电站在我们兴义市捧乍区发玉乡所属的鲁布革兴建。”并出示了历史记载和地图的复印件,使与会人员明白了鲁布革本属兴义一个屯寨的历史真相,为鲁布革正了名,解除了误会。历史有时也真会开玩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撤区并乡建镇时,将发玉乡改建为镇,新的镇名为“鲁布革”。可不知什么原因,竟然将“鲁布革”的“革”字改换成同音的“格”!虽只是一字之差,却真令人莫名其妙!而河对岸云南罗平县的乃革,却堂而皇之改换成“鲁布革”!真有点匪夷所思!“鲁屯”之前为“鲁玉”说到地名带“鲁”字的,在此不能不说鲁屯。据清乾隆年间所撰的《李氏族谱》记载,鲁屯李氏始祖于明洪武十四年随明军入黔征战有功,承掌普安卫千户所,“世袭罔替,原驻杨屯后因逼处之鲁屯,绎骚移驻以为牧圉捍,遂世居焉”。其谱还说:“因鲁屯等处被鲁玉龙广四夷侵夺,乃移驻鲁屯……后遂以鲁屯为千户世居之所。”谱中提到的“龙广”名称沿用至今,而“鲁玉”因何消失而以“鲁屯”代之?因为从今鲁屯到龙广一带,当时是少数民族(四夷)世居之地。这“四夷”当包括彝族、布依族等在内。朝廷大军来了,“四夷”则四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