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学阶段最需要养成的四种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孩子最需要养成的四种习惯:
一、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二、时间观念;
三、管理自己物品的习惯;
四、独立做作业的习惯
2、靠老人带,怎么培养孩子独立做作业?
3、做作业速度和质量哪个更重要?
4、陪读时间要有多长?怎么做?
5、训练专注力的关键是什么?
6、班主任的建议你为什么要听?
7、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我当了近20年的班主任,好班也带过,普通班也带过,光是一到五年级的大轮班就带过3轮,看着孩子们从一年级懵懵懂懂地进来,到五年级学习能力基本成型,有一点很深的感受——一个孩子有没有在小学低年段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以后的学习真的是至关重要的。
1、孩子最需要养成的四种习惯
学习习惯有很多,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当务之急最需要养成以下四种习惯:
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以一年级为例,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只能是20-30分钟左右,所以小学每堂课是35分钟,这是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来的。
但是如果孩子经过一定训练,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会拉得很长。
注意力对听课的内容和效率有极大影响,培养专注力的方式有很多,但我想着重说说“做规矩”的问题,因为随着近年来国际教育理念的传播,不少家长会忽略“规矩”的重要性。
我曾经带过一个班,班上有两个男孩子,他们读的幼儿园是国际教育模式的幼儿园,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力,鼓励天性发展,这很好,但有个问题是,完全没有给孩子做过“规矩”。
一年级上课时,整个人坐没坐相,一堂课不停地动,手上不停地玩笔,东张西望,一节课下来基本什么都没听进去。
我说的“规矩”不是要让孩子一动不动,一动不动是违反天性的,但既然上课,就要有一个基本规范的坐姿,不能葛优瘫或者一刻不停地动,这样是没有办法进入积极专注听课的状态的。
至于转笔,可能有些家长觉得无关紧要,但对于小孩子来说,如果一节课一刻不停地在转笔玩笔的话,这些小动作一定是会分散专注力的。
我们把孩子的问题反馈给家长,希望家长在家一起配合给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行为规范,进而培养专注力。
其中一位男生的妈妈觉得这是体制内教育对孩子天性的压抑,不能接受,所以很明确地说不需要,以后会把孩子送出国。
我就告诉她,国外也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不要认为国外教育有多宽松,没有好的专注力和一定的行为规范,到哪里学习都不会有好的成效。
培养专注力的方法网上有很多,很多都是有用的,但是请记住一点——任何好习惯的建立都是需要时间的,你今天给孩子试了一个培养专注力的方法,不要指望马上就能收到效果,也可能头几天效果不错,后面好像不明显了,这时候不要急着换方法,一种方法要让孩子起码
坚持28天,才有可能培养一个好习惯。
时间观念
孩子要知道在规定的时间该干什么,这段时间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每年新生进来,我们都会发现,很多孩子作息是紊乱的,而且家长也不注意。
不客气地说一句,很多家长自己的作息都是紊乱的,连带着孩子的作息也长时间紊乱,孩子自己也不知道在什么时间该干什么,怎么可能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
时间观念的培养,应该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建立的。
幼儿园放学回来,第一事情要干嘛、第二件事情要干嘛……养成习惯,绝对和小学一年级接轨。
那对于已经进入小学的小朋友来说,家长要帮助他建立每天放学后比较固定的作息习惯——比如,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是洗手,第二件事是吃水果点心,第三件事就是老老实实独立做作业,第四件事是做完作业玩一会儿或者吃晚饭,等等。
请注意,所谓的时间观念,是对家长说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时间观念,他是形象思维,你要让他有时间观念,就要把要求具体化,排好时间表,让他按要求去做。
什么都要具体化的要求和任务,她就知道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要让小朋友知道,每段时间该干嘛,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曾经教过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一进来就发现他的时间观念非常强。
下课的时候,他和小朋友都玩游戏满头大汗,但是上课2分钟预备铃一响,他马上坐正到椅子上,迅速摆齐文具,端端正正,进入上课状态。
我有次开家长会就问他爸爸家里以前怎么培养的,有个细节给我印象很深,幼儿园时他有一次邀请几个小朋友来玩,玩好大家准备出去吃饭时,他就说,“请你们把刚才从我们家哪里拿出来的玩具要放回哪里去,不能堆在外面,我妈妈要骂的”,这就是家长从小在培养“条理、规范”的观念,从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知道自己的每件物品应该放在哪里,知道应该先做什么事(整理东西)再做什么事(出去吃饭)。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或者说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最忌讳的就是不持之以恒,今天定了一个时间表,明天因为什么事情忘了,后天带孩子一起出去吃饭……你的作息乱,孩子的作息就乱。
所以,有些人会说“怎么有那么优秀的孩子”,我告诉你,不是天生的,一定是父母在家里经过一定的教养训练形成的,不要光看到哪个孩子成绩好,要看到父母在后面做了哪些事。
自己管理物品的习惯
这个习惯对低年级孩子来说特别重要!
入学以后,老师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比如今天要交一张回执单,有小朋友说没有带,我发微信给爸妈,爸妈回复说“带了呀”,那放在哪里了?“在她的书包里呀!”
哦,我就知道了,原来书包是父母理的,你一直帮孩子理书包,难怪她不知道回执单放在哪
里。
帮孩子理书包真是个坏习惯,孩子做完作业就摊在桌子上,心想“反正大人会帮我理好的”,长此以往,就没有责任心了。
对,你没有看错,这不仅仅是生活自理能力的问题,这是责任心的问题!
责任心很重要,会影响学习方面的表现。
如果你孩子很有责任心,就会表现在卷面上,非常细心,很记得住事情,搞清楚;如果他这方面比较弱,整个状态会比较差。
同样给5分钟,让小朋友放学理书包,有些很快,有些半天没理好。
其实老师教过很多整理物品的方法,比如发下来的练习本,今天用的要放到桌子里,今天不用的放到书包里,很简单吧?但有些孩子还是不擅长,因为家里太多人帮他整理,他当然就不会用心记了。
我们班有个女生,学霸,但一点都不张扬。
有次考试,我巡视到她的时候,发现她的桌肚理得非常干净,左边是书,右边是作业本,清清爽爽。
东西整理得清爽,思路肯定也清爽,我当时就在想,“原来你的生活自理能力那么强,这个小学霸是正宗的,不是高分低能”。
她现在已经在一所名校就读了,一直都很优秀。
独立做作业的习惯
一讲到这个习惯,很多家长都会问,“是指不要陪读吗?这怎么可能?”
陪是肯定要陪的,现在陪是为了以后的不陪,我遇到过很多中学老师对我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小学没养成做作业的好习惯,到了中学全部现形。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多孩子没有养成独立做作业的习惯,一二年级还看不出,因为书面作业很少甚至没有,做得再慢,八点半九点也能睡觉了。
但是到了中学里,作业就是铺天盖地了,为什么有些中学生光是学校作业就做到半夜12点?很正常,因为他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一定速度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所以,小学一年级做作业家长一定要陪,帮助建立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但“陪”不是指干坐在旁边看着他做,而是提供给孩子一些方法。
比如每天放学回来到晚上睡觉,这当中几个小时的时间段应该怎样进行切割,规定时间段里完成哪些东西,家长要帮助规划好。
比如回到家先是洗手吃水果上厕所,然后坐在书桌前,那么,从这一分钟开始,没有任何理由,不要站起来找我,没有其他事情,就把作业完成!
比如现在小学低年级是没有书面回家作业的,但是有口头作业啊,那就要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掉。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张自己的小书桌,一个学习的小天地。
有些家长是把门关掉让孩子安心做作业的,我的建议是把门打开做作业。
为什么?有些家长是不是觉得大人炒菜、做事情会影响孩子专注做作业?呵呵呵呵,门一关你怎么知道孩子是不是在专注做作业?他光是玩笔套搓橡皮就能玩很久,明明10分钟就能做好的作业,磨蹭了一个小时,其中有50分钟是在偷偷玩,你在外面不知道。
所以,把门打开,让孩子背对你做作业,这样他知道有人监督,不会很分心,你走来走去时眼睛瞄一眼就行了。
有些家长苦于孩子做作业慢、磨蹭,这是很常见的现象,需要一定时间让孩子适应入学后的生活,尤其对于小一新生来说,现在才开学一个多月,有任何问题都是正常的,不要太焦虑,你可以采取些激励措施,比如贴粘纸星星榜之类,还要积极和老师联系,家校共同监督。
做作业的问题比较集中,我多说几句。
2、靠老人带,怎么培养孩子独立写作业?
有些家长问我,两口子都是上班族,基本都要7点多到家,但孩子小学3点半就放学了,4点多到家,靠老人带,老人没法辅导孩子功课,要送晚托班吗?
我看过很多送晚托班的孩子,有些晚托班还不错,挺负责的,但有些因为是各个年龄段混杂的,孩子作业也没做好,反倒把坏习惯全都学会了。
所以我自己是不鼓励送晚托班的,只要家里有老人带,就宁可回家做作业。
那这时父母可以做什么?
第一,你在外面工作时,可以和祖辈约定孩子回家后的时间安排,比如第一件事洗手,第二件事吃点心,第三件事,到了4点钟,就必须坐在座位上做作业。
第二,要有一个人全权负责孩子的学习,一般都是妈妈,这个人要知道孩子每天该做哪些作业,或者再布置哪些家庭作业,然后和祖辈沟通好。
第三,教祖辈学会用微信,现在其实很多老人玩微信都玩得很好的,让他们到了点,拍个孩子在做作业的小视频或者照片给妈妈看,顺便鼓励下孩子,看看1小时坐在小书桌前可以完成哪些任务。
如果一小时内完成了作业,就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小奖励等等。
一开始目标不要设定太高,比如今天能在书桌前集中精神坐定20分钟就算达到目标了,妈妈回来给加一颗星星,过段时间延长到半小时等等。
总之,靠祖辈带孩子的,就一定要学会“遥控管理”。
我身边有很多家长,孩子才三年级,天天作业做到12点,这样到了中学怎么办?
原来,孩子是祖辈管,从入学开始,放学回家一直到7点半,都是在半玩半磨蹭中度过的,反正不做任何作业,到了7点半父母回家吃好晚饭了,开始由妈妈陪做作业。
一二年级的时候,一小时也能解决问题,所以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到了三年级作业多了,天天12点~ 时间越长,父母越难抽身。
3、做作业速度和质量哪个重要?
这个问题也是经常被家长问起的,先以语文为例吧。
比如写字,一开始练字就是慢的,不可能快。
但所谓的慢,不是写一个字玩一会儿,而是规定时间内,老老实实地写会,掌握了技巧以后,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提速度要求了。
一分钟把一面写掉。
一开始慢一点,不要急,以质量为主。
但是慢不等于磨蹭,这是有本质区别的。
随着技巧的熟练,速度自然会拉上来。
我知道仍有些家长会苦恼:孩子为了求质量做得慢一点,这样会不会把速度放慢?如果为了求速度,可能会有错题或者字写得潦草,老师那边都过不了关~~
网上相关的文章也很多,有一种很高的呼声是,在小学低年级速度比质量更重要,先抓速度,速度快了再抓质量。
我就不明白了,干嘛非要把速度和质量对立起来呢?好像速度快了质量就会差,质量好了就一定会拉慢速度一样。
你有没有想过,速度慢是什么原因?
有些家长以为的“慢”,其实不是慢,而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有些作业一开始的时候就是慢的,慢是正常的。
比如语文的写字,一开始练字就是慢的,不可能快。
但所谓的慢,不是孩子写一会儿玩一会儿,而是指在规定时间内,老老实实地写,写得不好就擦掉重写,可能写得时间会比较长,但是没关系,这点时间花下去是必要的,一定会慢慢写好、写熟练。
掌握了技巧后,就可以提速度的要求了,比如一分钟把一面写掉,慢慢把速度提升了。
写字这事,一开始是要慢一点,不要急,以质量为主,随着技巧的熟练,速度自然会拉上来。
但另外一些作业速度慢、质量低的原因则不外乎这些——不会做、不熟练、一边做一边玩或者在胡思乱想。
不会做,基本就是因为上课没听懂。
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知识点本来就不多,只要上课的35分钟里专心听讲,完成作业不在话下。
那为什么做作业速度慢质量差?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上课没有认真听讲,没听懂当然做不来。
那怎么才能让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看,又回到“集中专注力”的问题上来了。
还有一种原因是理解能力有差异。
比如有些孩子平时和父母以及小伙伴交流多,理解能力强,有些孩子理解能力比较弱,上课时也很专注地听,但真的没听懂,对这类孩子来说,在学习中建议加强预习和复习。
不熟练,可以通过操练来熟能生巧。
比如1+1=?谁都会做,但如果是()-1=1,很多小朋友就愣住了,做不来,速度当然就慢了。
其实也是1+1=?的变化,但如果从来没有操练过,一个班近10个会错,如果一直操练,就会转化,碰到类似题目刷刷刷就做出来了,速度不会慢。
同理,一边做一边玩、脑子处于放空状态,这也是“集中专注力”的问题。
我这里要特别提一下,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有家长曾经和我说,“怎么可能要求孩子35分钟时刻保持专注?我自己开个半小时的会还要刷刷微信呢!”
对不起,那是你的问题,如果你以这种宽容来对待孩子,那也不要指望孩子的专注力能有多强。
一般而言,幼童的专注力是15-20分钟,入学后一节课是35分钟,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可以适应的。
家长要把孩子集中专注力的时间,从15、20分钟渐渐提高到35分钟、45分钟上来。
集中专注力不是说要求孩子一动不动,你坐得一动不动但是脑子里在开小差,这不叫专注。
孩子动一动,偶尔看看窗外,这些都是正常的,关键是注意力的集中。
有个方法可以试试看,让孩子尝试做20分钟自己不喜欢的事。
比如孩子不喜欢做手工模型,就让他必须做15分钟,慢慢加到20分钟,做好了有奖励。
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如坐针毡,但是没关系,就让他做,能把自己不感兴趣、不喜欢的事情坚持20分钟,他的专注力一定会有提升。
其实做作业的速度VS质量的问题归根结底还在于提升专注力,孩子上课专注了,老师教的他都会了,做作业的质量肯定不会差,速度也不会慢。
4、陪读时间要有多长?怎么做?
关于陪读时间:
我刚才说过,一开始肯定是要陪读的,现在陪是为了以后的不陪。
一般来说,如果习惯养好了,基本半年到一年的陪读时间吧。
我女儿是到小学三年级能基本非常自觉做作业,我只负责签字。
比如家默作业,女儿不会让我拿着书报单词再默写,她自己先拿书读,录下来,然后放一个默一个,全部自己解决。
一二年级这些习惯培养好,到了三年级分水岭的时候,就见分晓了。
陪读怎么做?
陪读主要是为了做规矩做习惯。
有家长问,一定要全程坐在孩子旁边陪读吗?
也不是。
如果孩子幼儿园独立能力已经很好了,可以自己管住自己,家长可以放手,设定好时间,“今天这个作业,妈妈给你半小时能做完吗”,规定时间内完成就可以了。
第二天,“今天这个作业,咱们25分钟完成好吗”,试着不断提高要求,加快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速度,另一方面也提高孩子对比赛的兴趣,“妈妈觉得你20分钟完成不了,你敢不敢试试看?”,有一点游戏的形态。
但是,对不太自觉的、好动的孩子,一定是要陪读的。
孩子还小,自我管理能力肯定是弱的,最近有篇热文的标题是什么?静待花开不是撒手不管!
你能做的就是直面孩子的缺点,不要回避。
这种陪读家长确实要辛苦的,天天坐在孩子旁边,出现在他的视线里,让他知道家长在旁边,自己要老老实实做作业。
这样时间长了,就可以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注意,陪读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玩手机看PAD,你一定是看书,“妈妈陪你学习”。
有些家长问,“我在旁边打开电脑工作可不可以?”
最好不要,因为孩子会认为你是在玩。
所以老老实实拿本书安静专注地看起来吧。
你要是实在想刷微信,那就坐在孩子背后,让他看不到你在干嘛,只知道你在背后监督着他。
被人监视着的感觉当然不好,但是慢慢就习惯成自然了。
5、训练专注力最关键的是什么?
开家长会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来问,有什么训练专注力的好方法?怎么才能让孩子坐得定?
很好,说明大部分家长都意识到“提升专注力”对孩子有多重要。
但是很多家长会不断地问,“有哪些方法?还有哪些方法?究竟哪个方法最有效?”
首先,坦率说,注意力的训练是很难的。
如果一个孩子的专注力不好,这可能是有三方面原因,神经发育、心理机制和后天习惯。
如果只是后天习惯没有养成,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培养见效;但如果是心理机制和神经发育的问题,那就需要非常漫长的过程。
今天我们就单说后天习惯培养的话题。
什么方法最好?
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自己去百度一下,就会搜到一堆好方法,都是有效的,只要能坚持,一定会有效果。
最怕的是什么呢?是今天听说有个方法不错,给孩子试了试,效果挺好,于是明天接着试,试了三四天,效果好像没有之前好了,正好又听说了一个新方法,就换着给孩子来,过了几天再换一个训练方法。
这样是不行的啊亲!
好习惯的养成,肯定需要时间!至少28天养成一个习惯,你怎么能要求一个方法在几天或者一周内就有非常大的成效?有些好习惯的养成要半年甚至一年。
有家长肯定会问,可能有些好方法不一定适合我家孩子?要是我不问成效,坚持了半年一年,结果发现一点用都没有,那不是浪费时间了么?
首先,如果你吃不准哪种方法对孩子有用,可以先和班主任沟通下,有经验的班主任看人是很准的,她提供的建议一般都是有效的;
其次,只要坚持,一定会有效果。
孩子在适应这个方法、培养专注力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反复,很正常。
有些好习惯的养成要半年一年、甚至更久,家长一定要相信孩子,心态要放平。
举个例子,关于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比如对小一新生来说,可以看很多打乱的字母,20个字母一行,5行就是100个,规定孩子在一定时间内找出所有的"M”;训练了一段时间,可以把内容增多,比如扩展到10行,让孩子找“P”,等等。
静心阅读对集中注意力也有帮助,比如让孩子从静心阅读10分钟开始,慢慢增加到20分钟、30分钟……
你还可以给孩子布置任务,比如孩子要看书,行,看20分钟书,然后把里面的任务和妈妈聊一聊;搭积木也是,给孩子一个任务让他完成,不是由着他爱怎么玩就怎么玩。
在规定时间内带着任务做事,孩子自然会集中注意力。
方法很多,但任何一种训练专注力的方法,都忌讳孩子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旁边家人不停说,“宝宝明天早饭吃什么”,“你书包整理好了吗?”“要去上个厕所吗?”……
大忌!尤其家里有老人的要注意,很多老人是好心,但往往忽略了这点。
6、老师的话你要听
其实,在琢磨应该怎么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之前,我建议大家多和班主任沟通下,听听班主任的建议,哪个习惯最欠缺,就从哪方面入手。
为什么呢?因为有些家长会对孩子有错误的认识。
比如有时我们作为班主任,会向家长反映,“你家孩子最近讲废话有点多哦!”“你家孩子坐不住”……
有些家长就会很配合,“好的,我回去盯着他,过段时间我再来和老师交流反馈”;
有些家长就跳起来了,“怎么可能?我孩子完全不是这样的!”
呵呵,我告诉你,很多孩子在家和在校就是两个人!你在家看到一个他,他哪里好哪里不好有时候是很难显现的,而老师在学校看到40个人里面的他,一比较就很鲜明了。
他在学校里的表现往往更真实。
你不在家时爷爷奶奶反映的情况,你不在校时老师反映的情况,一定是真实的。
在小学一二年级,老师给你的建议都是掏心掏肺的,一定要听取改正,要是你不相信,那我们也就只有呵呵了。
如果反映了几次家长都无所谓,那老师也没时间一天到晚跟在后面敲警钟。
到了四五年级,问题全都爆发出来了,你再急也没用了。
一般来说,老师的建议都是比较客观的,但也不能绝对化。
偶尔你觉得老师想法有偏颇,或者孩子有委屈,可以和老师个别交流,相信大部分老师是会理解的。
7、自我管理的能力
自我管理的能力分两部分,一块是自我管理时间的能力,比如回到家第一件事是什么,第二件事是什么……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和条理性,潜移默化自我管理。
另一块就是自我管理物品。
有些孩子经常说作业忘带了,家长就说马上送来,这种以后就是家长离不开孩子,孩子也离不开家长。
一定要培养孩子管理规整好自己的物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说到管理物品,其实很能看出一个孩子或者家长思路清不清楚。
比如有些孩子的书包,一层层整理得很整齐,是按照课程表来分的,当天第一节语文课,语文书就放在最前面;第二节是数学课,数学书就依次放在后面;还有些孩子是按照使用习惯来整理的,比如作业放在书包的最前面,因为一到学校就要交作业,等等。
整理书包的方法有很多,不赘述,关键是家长要引导孩子根据相应的思路,自己来整理书包,不要包办不要代替。
有些家长知道要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但就是完全不管孩子整理成什么样,只要东西都进去就行了。
结果书包里乱得很,不管上什么课每次都要找半天,这种对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物品的能力没什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