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 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塞山怀古》赏析
【唐】刘禹锡
系别:应用化学系
班级:10 级精细化工
学号:**********
姓名:***
日期:2011年04月26日
《西塞山怀古》赏析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七、八月之际,刘禹锡由夔州任调往和州任,沿江东下,途经如今湖北大冶附近的西塞山时,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西塞山怀古》。
《西塞山怀古》在我们面前展示的是一幅绮丽的历史画卷。
作者把特定的历史情节和山川形胜的自然背景协调地组合在一起,并将秋色不露痕迹的涂抹在画面上,造成了含蓄蕴籍的艺术境界,令读者体会到了历史家的严峻,政治家的敏锐,哲学家的深邃,文学家的伤感,挥就了一首杰出的诗章。
首联中“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
“收”字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颔联中“沉”、“出”写出了战事及结果,细腻传神的点出。
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
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
拉朽、咄咄逼人,而失败者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孙吴政权日薄西山的颓势和溃败的丑态。
颈联中“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两句是诗人触景生情,对历史上的兴亡,发出伤心的慨叹。
眺望金陵的西塞山依然巍峨耸立,其下的长江在寒秋中滚滚东流。
可是当年在金陵的帝王都不见了。
“往事”二字,包蕴深沉,它指自东吴以后在金陵相继建都的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些政权的灭亡,大都有相似的原因。
但是人们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在循环往复地沿袭着前人的失误而不自省。
“几回伤往事”,不仅有对前朝兴盛这里亡的感叹,也有对自己一生遭遇的悲诉。
一个“伤”字,充分表现了悲痛之情。
尾联“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是全诗的主旨。
诗人对往事的“伤”是根于当世的忧,伤往事是次,忧当世是主。
“今逢四海为家日”既是诗人欣喜唐王朝这个暂时还统一的局面,又是警喻世人这个局面恐怕很快就要失去,“故垒萧萧芦荻秋”大概将会成为唐王朝未来的真实写照。
后人会和此时的诗人一样面对前朝的故垒遗迹,在一片秋风芦荻的摇曳之中而伤叹。
如此在内容上则深化了诗的主题思想,在感情上和前面的“人世几回伤往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诗人站在扬子江头,西塞山下,由衷感到唐王朝的前途仿佛眼前那动摇于萧瑟秋风中的芦荻,摇摇欲折,岌岌可危。
于是,作者把“几回伤往事”和“四海为家日”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对历史的追怀,对现实的忧虑,以及对自身遭遇不幸的伤感,一齐汇集心头,形于笔底,巧妙地融入了“故垒萧萧芦荻秋”的秋色之
中。
所以,清人汪师韩曾评论说:“履清时而依故垒,含蕴正靡穷矣”应该说是恰如其分的。
“故垒萧萧芦荻秋”,既是道作者心中之情,又是绘眼前实景。
从艺术上讲,所谓“故垒”,不必有,亦未必无;不必是旧吴孙皓的故垒,亦未必不是旧吴孙皓的故垒。
要知道,作者之意是用“故垒”来影射当下的藩镇作乱,造成“履清时而依故垒”的意境,为“萧萧芦荻秋”注入特定的政治内容。
仅此,就排除了一般封建士大夫的“春恨”、“秋愁”、“忧伤叹逝”之类的伤感,而融铸起一种立意深远的格调。
上下两句诗,在表意上一明一暗,相互映衬,使得“故垒萧萧芦荻秋”具有广阔而深刻的社会内容,进而形成为含蕴隽永的艺术力量。
刘禹锡所作的怀古诗,特别擅长于用写景来造成一种含蓄的意境,表达深邃的思想感情,从风物中见真情,于单纯中现复杂。
风流云散的兴亡变幻之感,只包融在一幅含意蕴籍的风景图画中。
总而言之,《西塞山怀古》前四句总叙史事,提炼和择选情节;而后四句则发怀古之幽,状眼前之景,都能做到化繁为简,却又由简见繁。
全诗层层深入,落墨有秩,由远及近,自浅见深;行文间利用有关词句来关联照应,使得整首诗章既作到结构严谨,又能如流水行云。
有一气呵成之感。
这首七律,通篇上下千年,纵横万里,立意深远,含蕴靡穷。
确有“笔著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之妙。
诗人追怀西晋灭吴的史实,抒发感慨借古讽今,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势力,并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