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理论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财务管理中“破窗”理论的应用
企业财务管理中“破窗”理论的应用【摘要】破窗理论认为,一扇被打破的窗户,如果不修补,会导致更多窗户被破坏。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破窗理论的应用也很重要。
可以通过预防员工不端行为来避免财务风险。
可以有效管理成本并提高效率,避免资源浪费。
引导公司文化建设,增强员工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
应对外部压力和市场竞争也是关键,及时修补财务“破窗”,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破窗理论至关重要。
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财务管理需要更加注重破窗理论的应用。
结合实践,建议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企业财务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破窗理论、员工不端行为、管理成本、效率、公司文化、外部压力、市场竞争、重要性、发展趋势、实践建议1. 引言1.1 破窗理论概述破窗理论是一种由美国经济学家乔治·凯恩斯和詹姆斯·威尔逊提出的社会学理论。
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如果一个社区的某个地方出现了一个破窗玻璃没有及时修理,那么这个破窗将会导致其他窗户也被破坏,整个社区的环境将变得混乱和失序。
而如果这个破窗能够及时修理,就可以避免其他窗户被破坏,维持整个社区的秩序和美观。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破窗理论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公司如果忽视一些小问题,比如员工的不端行为、管理成本不当等,这些问题可能会逐渐扩大,导致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恶化。
企业应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预防更大的损失发生。
破窗理论强调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预防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企业要重视细节,有效管理成本和提高效率。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外部压力和市场竞争,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并持续发展。
2. 正文2.1 破窗理论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引申破窗理论最初是由犯罪学家威廉·金恩和乔治·凯利提出的,用来解释犯罪行为的扩散和积累效应。
而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破窗理论也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
企业内部存在的“破窗”问题会对员工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员工不端行为的增加。
破窗效应经济学应用
破窗效应经济学应用破窗效应(Broken Window Effect)是指当一个区域或社区中出现一扇破窗时,若不及时修复,其他窗户也很快会被破坏,最终导致整个社区的破败和混乱。
这一观点最初由乔治·凯利和詹姆斯·威尔逊于1982年提出,引起了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破窗效应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并分析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在经济学领域中,破窗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治理、商业决策、消费者行为等各个方面。
其中最明显的应用便是城市治理。
如何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有效地维护城市的秩序和安全?破窗效应给出的答案是:要及时处理城市中出现的问题和破损。
如果忽视了社区中的破窗,那么其他不良行为也很容易在这个地区蔓延开来。
维护城市的社会秩序和安全,必须必须采取及时有效措施,修复因素和破损。
在商业决策方面,破窗效应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如果一个商铺的外观没有得到良好的装修和维护,那么顾客很可能会觉得这家店不值得信赖,因而不会光顾这家店。
与此类似,如果一个店铺在商场中的位置不好,周围的店铺也不受欢迎,很多顾客也不会去拜访这个区域。
商家必须设法增强消费者对他们店铺的信任度和吸引力,以拓宽其销售市场。
破窗效应还可以应用于消费者行为领域。
在销售过程中,消费者通常会根据产品的质量、价格等因素做决定。
如果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出现了质量问题或交通意外等非自身的因素,消费者通常会觉得买家铺,因此以后不会再购买这个品牌的产品。
如果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遇到销售人员的不满意服务或不友好态度,消费者会感到不愉快,对这个商铺和品牌产生不信任,从而减少消费者的忠诚度。
二、破窗效应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破窗效应对经济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的信任,是保障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果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的存在发生质疑,很容易导致市场的不稳定甚至崩溃,从而影响经济的稳定性和发展。
维护市场的信誉非常重要。
市场参与者对市场信誉的评价通常是由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相关法规等因素决定的。
破窗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破窗理论是必须要知道的30个经典定律之一,其内容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破窗的出现,助长了人们的几种心理:颓丧心理。
坏了的东西没人修,公家的东西没人管,很多人对社会的信任度就会随之而降低。
弃旧心理。
既然已破废,既然没人管,那就随它去吧。
从众心理。
法是大家的法,律是大家的律。
别人能够走,我就可以走;别人能够拿,我就可以拿。
投机心理。
投机是人的劣根性之一,尤其是看到有机可乘或者投机者占到便宜的时候。
破窗理论最开始是从犯罪的心理去思考问题,然而现在适用于各个领域,角度不同,道理却相似,那就是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
在现实中最常见的破窗理论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在优雅洁净的场所,我们都会保持安静,不会大声喧哗、相反,如果环境脏乱不堪,那么四处可见的往往就是打闹、咒骂等不文明的举止;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就不会有人不顾众人的文明举动和鄙夷眼光而贸然插队。
与此相反,如果车辆尚未停稳,着急的人们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人如果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
在公共场合,如果每个人都举止优雅、谈吐文明、遵守公德,往往能够营造出文明而富有教养的氛围;而如果因为个人的粗鲁、野蛮和低俗行为而形成破窗效应,就会给公共场所带来无序和失去规范的感觉。
因此可见,环境好,不文明的举止就会有所收敛;环境不好,则文明的举动也会受到影响。
这些都是破窗现象的具体表现。
要杜绝破窗效应,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握环境的这种暗示和诱导的作用。
我们平时要做到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这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决定了我们自身的一言一行将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因此,对于影响深远的小过错进行小题大做的处理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玻璃的窗户的明智举措。
从“破窗理论”引发出的管理思考
破窗理论的基本原理
破窗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当一个建筑物或空间的窗户被打破,而没有人修理时, 这个信号会传达出该空间无人关心或管理的信息。 很快,更多的窗户会被打破,最终导致整个建筑或空间的破坏和衰落。
该理论主张及时修复损坏的窗户,以防止进一步的破坏和衰落。
02
破窗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及时修复小问题,防止其恶化
基于破窗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破窗理论的应用范围也将不断 扩大,可以应用于更多的领域 和场景。
在未来,破窗理论可以与人工 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相结 合,实现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的应用。
未来,破窗理论还可以与更多 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形 成更加完善和系统的管理理论 和方法。
员工参与决策
破窗理论鼓励员工参与决策过程 ,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促进员工与组织的目标一致性。
公平公正
破窗理论强调对员工的尊重和平等 对待,管理者需要建立公平公正的 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避免员工产 生不满和消极情绪。
预防性管理理念
及时发现并修复问题
破窗理论提醒管理者要及时发现并修复问题,防止问题扩大和恶 化,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
提高员工对问题的认识和警觉性
提高员工对问题的认识
破窗理论强调对于小问题的修复,这可以促使员工更加关注身边的问题。通过提高员工对问题的认识,可以增 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工作动力。
培养员工的警觉性
当员工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时,他们就会变得更加警觉。这种警觉性可以促使员工更好地发 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从“破窗理论”引发出的管 理思考
2023-11-05
目录
• 破窗理论简介 • 破窗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 基于破窗理论的挑战与对策 • 破窗理论与现代管理理念 • 基于破窗理论的实践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破窗理论-不要轻易打破你的资金仓户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两辆外型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封闭如常。
打开的那辆汽车在三天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汽车却完好无损。
这时候,实验人员在剩下的这辆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仅仅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理论」。
既然是坏的破的,让它再破一些也是无妨;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护它,舍不得破坏。
那么联系到投机上呢?你同样会发现这样一个道理:一个没有亏损的新手,比亏损程度很大的人容易赚钱;一个保持赢利状态的投机者,有时比亏损的人更容易赚钱。
同样,那些亏损得接近破产了的人也都是从一次亏损开始的;随着亏损程度的加大,其操作的随意性、不负责任性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与生活中的破窗户理论不无干系。
许多亏损程度很深的人,其实是需要暂时离开市场的。
因为你一旦亏损很严重,往往会产生反正已经亏损那么多了,再亏损个几百几千也是接受得了的想法,于是,无原则的频繁买卖真的让一个人破了产。
破窗户理论其实揭示的就是一种人类的心理惯性,我们有必要把它引用到自己的投机操作中来,尽量做到保持自己的赢利状态,不要轻易打破你的资金「窗户」。
根据破窗理论,在市场投机中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尽量不要「打破窗户」:尽量不要让自己的投机出现较大亏损,在必要的时候要使用止平法。
止平法指的是绝不让自己已经赢利的仓位变成被套的仓位,当价格滑落到保本价时即坚决卖出。
这种方法与止损或止赢的不同之处,在于是以投机者自己的保本价为坚决卖出价,是一种可以有效防止投机者所持有的仓位由赢转亏,避免被套的投机技巧。
有的投机者或许会担心,如果采用止平法卖出仓位,价格涨上去怎么办?这种担心是正常的,但市场中永远不缺少的是投机机会,而最容易减少的是投机资金,对于每位投机者来说,机会是无限的,资金则是有限的,让有限的资金去冒险博取无限的机会,是不明智的。
基于“破窗效应”的高职高专院校档案管理工作探析
基于“破窗效应”的高职高专院校档案管理工作探析摘要:该文从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的阐述入手,进而将“破窗效应”运用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破窗效应档案管理探析1 “破窗效应”及其效应启示“破窗效应”(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是由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 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的。
该效应主要提出这样一个理论:如果一栋房子的窗户被打破了,没有人去修补,过不了多久,其他窗户也会被人莫名其妙地打破;如果一面墙出现一些涂鸦,没过多久,该墙就会布满各种涂鸦;如果一个很干净的地方出现垃圾之后,人们就会跟着随地乱扔垃圾。
我们从“破窗效应”中,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第一,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即使变本加厉也不会感到羞愧。
第二,任何一种不良现象都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我们必须对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 提高警惕,如果熟视无睹或纠正不力,就会导致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第三,对于管理者而言,当管理者面对各种不良现象时,谈防微杜渐是毫无意义的,要想扭转形势,解决“破窗效应”所产生的问题,必须持续改进和优化。
2 高职高专院校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当前,随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已步入信息化建设的快车道。
但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展缓慢,主要由于经费紧张、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工作管理,使档案管理工作远远滞后于高校信息化建设。
第一,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淡薄,管理理念较为滞后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正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正不断的加强,而且档案在教学和科研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但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系统认识和理性思考,缺乏创新意识,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少之又少。
企业财务管理中破窗理论的应用
企业财务管理中破窗理论的应用破窗理论简介破窗理论,也称作“小事引发大事”。
源自美国纽约一位社会心理学家Wilson·James Q.的一篇著名文章。
他提出,如果一个社区有一扇窗户被人打破,如果不及时修理,那么这个社区的其他人也会开始不尊重规则,甚至会做出更加恶劣的行为,最终导致社会道德的瓦解。
这个理论被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指的是如果一家企业管理不严格,存在小的违规行为,那么员工会认为这些行为是被默许和鼓励的,从而导致更严重的违规行为发生。
破窗理论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破窗理论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通过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的、以保证企业经济活动正常运转为目的的一系列控制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可以保障企业的资产和利益不受不法侵害,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准确性,保证企业的长久发展。
如果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一些小的问题,例如没有及时完成对账工作、违反财务制度流程等,如果不及时整改,很容易传递错误信号。
员工们会认为这些小问题并不重要,以为领导不在意并且可以忽略不计,从而可能会逐步变得不遵守制度、不遵守规定。
一些员工可能开始冒险行为,例如贪污、挪用公司资金等,破坏企业稳定发展。
为了防止小问题渐渐形成大问题,企业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首先需要建立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查和控制。
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通知机制,及时通知管理层问题的发生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再次,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员工对于企业规章制度的敬畏之心。
同时,企业还需要及时发现并消除员工的不良言行。
例如,员工之间互相损括、道德低下等恶劣现象,都需要及时处理。
只有通过及时反应和处理这些小问题,企业才能够保持良好的公司形象,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
破窗理论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在实际的企业财务管理中,破窗理论的应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在治理中的作用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管和控制。
破窗效应在管理中的启示
破窗效应在管理中的启示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摸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
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
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
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破窗效应的表现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桌上的财物,敞开的大门,可能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贪念;对于违反公司程序或廉政规定的行为,有关组织没有进行严肃处理,没有引起员工的重视,从而使类似行为再次甚至多次重复发生;对于工作不讲求成本效益的行为,有关领导不以为然,使下属员工的浪费行为得不到纠正,反而日趋严重。
等等。
一间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上如果出现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而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很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
这就是“破窗效应”的表现。
制度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但是,实际的情况往往是制度多,有效的执行少。
长此以往,企业的发展会很尴尬。
对公司员工中发生的“小奸小恶”行为,管理者要引起充分的重视,适当的时候要小题大做,这样才能防止有人效仿,积重难返。
美国有一家公司,规模虽然不大,但以极少炒员工鱿鱼而著称。
有一天,资深车工杰瑞在切割台上工作了一会儿,就把切割刀前的防护板卸下放在一旁。
管理学中的效应
破窗效应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破窗理论”不仅仅在社会管理中有所应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现代企业管理中。
近因效应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这就是近因效应。
有这样一个例子:面试过程中,主考官告诉考生可以走了,可当考生要离开考场时,主考官又叫住他,对他说,你已回答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评委觉得不怎么样,你对此怎么看?其实,考官做出这么一种设置,是对毕业生的最后一考,想借此考察一下应聘者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
如果这一道题回答得精彩,大可弥补此前面试中的缺憾;如果回答得不好,可能会由于这最后的关键性试题而使应聘者前功尽弃。
美人效应罗马一家自助餐厅的老板想出一个赚小费的妙计。
他请来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坐在柜台边收钱,以便使男客们神魂颠倒,慷慨解囊。
谁知那位姑娘上班后没过几天,就对老板说:“我想,我不如以前漂亮了。
”老板忙问:“这是怎么回事呢?”“现在,所有的男客都在柜台边反复地数找给他们的零钱。
”美人效应在这里发挥的作用正是挖掘潜在消费和增加客人满意程度,增强餐厅的竞争优势,从而留住客人。
晕轮效应晕轮原指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产生的模糊不清的现象。
晕轮效应是一种普通存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个人进行评价时,往往会因对他的某一品质特征的强烈、清晰的感知,而掩盖了其他方面的品质。
毕业生在求职应聘中,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这种晕轮效应,把自身的优势充分地展现出来,一定会给招聘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赢得对方的赏识,取得面试的成功。
比如,当招聘者问及你的英语水平时,你便用英语熟练地与其交谈,必然会引起招聘者的极大兴趣,很可能当场便与你拍板“成交”。
浅议”破窗效应“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浅议“破窗效应”对企业管理的启示“破窗效应”最早由詹姆斯威尔士和乔治凯琳在1982年提出,该理论认为:如果放任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存在下去,会诱使人们模仿,甚至变本加厉。
相信许多人都有类似的生活体验,只是这一理论是这一生活经验的科学化总结。
围绕这一理论,斯坦福大学的菲利普教授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将两辆完全一样的汽车分别停在加州环境较好的中产阶级生活区和纽约杂乱的布朗克斯区,后者的车牌摘掉,且顶棚打开,结果该车当天就被偷走了。
反观中产生活区的轿车,一星期都无人问津,完好无损。
此时,菲利普用铁锤将中产区的轿车玻璃打碎了一块,几个小时后,该车也被偷走了。
结合这一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清晰的认知“破窗效应”理论。
那么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这一效应有着怎样的启示呢。
首先我们不妨探寻一下企业的本质,制度经济学派的张五常先生和科斯先生两者的观点结合来看,企业的本质就是基于契约的盈利模式,契约关乎企业的稳定而盈利模式关于企业的发展,两者缺一不可。
“破窗理论”在这两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首先,在于企业的契约,包括了两个层面,对内,与员工的契约集合,对外,与其他企业或消费者的契约集合。
在内部方面,与员工的契约如果不能被充分履行和信守,会带来巨大的“破窗效应”引发灾难,从员工方面看,随意迟到早退,工作时间不积极主动,业务毫无上进,这种违约现象如果持续存在,会诱发更多人的效法和模仿,从企业整体考量,效率会被大大降低,企业文化的构建更是无从谈起。
从企业角度说,如果不能给予遵守契约并表现良好的员工更多的回报与认可,也会引发企业一侧的破窗效应,极大的损害员工的积极性,也造成了整体效率的降低。
从外部方面看,企业间的违约行为放任不管的话,那企业市场存在的基础显然就不具备,“破窗效应”引发被市场彻底抛弃的命运。
其次,在于企业的盈利模式,与契约相比,这是动态的,是随着市场情况可以及时调整的。
诺基亚手机帝国的轰然倒塌已经充分说明了应对动态调整的必要性。
“破窗理论”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启示
“破窗理论”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启示一、“破窗理论”(一)理论由来。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一辆摆在一个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摆在一个相对杂乱的社区。
他把后一辆车的车牌摘掉,并把顶打开。
结果不到一天,这辆车就被人偷走了,而前一辆车摆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
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砸了个大洞,结果仅仅几个小时后车就不见了。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共同提出了“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增长。
(二)理论内涵。
“破窗理论”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义及内涵。
在我国,财政部从会计的角度将内部会计控制定义为“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其具体含义解释如下:1、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会计目标的一系列程序及方法,可为实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但非绝对保证。
2、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种自我调整和制约手段,是企业管理者用授权与指挥进行购货、销售、生产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
3、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
两种“破窗”理论
两种“破窗”理论两种“破窗”理论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有两种“破窗”理论颇有影响。
第一种“破窗”理论是:小孩子把玻璃窗户打破了,这无疑是一件坏事。
可从拉动疲软经济这一角度出发,这是一件难得的好事。
因为窗子破烂后,请来工匠维修,带活了两个行业————玻璃制造业增加了生产,建筑业增加了开工率。
这叫坏事变好事,窗子破了拉动了经济。
这种“破窗理论”有破绽。
这其实是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其实,这种“破窗”理论倒是被“疲软”经济搞昏了头而创造出来的。
殊不知,掏钱修窗户的人家把本来想买窗帘的钱给花了,窗帘业为此而积压疲软,这边得之,那边失之了!中国古代有一个成语叫:“楚人失之,楚人得之”。
把这个成语反过来,可说为“楚人得之,楚人失之”。
再者,得也好,失也罢,对破窗的主人来说并不是好事,窗子被打破了,拉动再多消费,破窗主人还得破费呀!现在以假日经济来拉动疲软消费,也和“破窗”理论类似。
其实就是打破旅游这个“窗户”来带动交通、商业第三产业。
其弊病也一样显而易见,旅游带动了一些产业,也会影响别的产业。
“一节旺,三墟淡。
”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感受:旺了节日,淡了平时。
第二种“破窗理论”是:一个单位或一个企业房子的一个窗户被打破了,如果认为是小事而不及时去处理、去修理,就会给外人一种不好的信号,即这个单位管理不善,于是企业信誉度也下来了,产品也就销不出去了。
同时,这个破窗子也会给单位的人一个暗示:他打了玻璃无关紧要,我打破门也无所谓,便会滋生一种不爱惜单位或企业的意识。
于是这个单位、这个企业便会“烂”气上升,最终弄得不可收拾,企业和单位也就垮了。
这和我们古人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的是一个道理。
这种“破窗理论”破绽不多,一个烂窗户对内对外会有这么深的暗示,会有那么多的影响,会产生这么多的文章,倒是我们许多人始料不及的。
破窗理论的运用
破窗理论的运用"破窗理论"的运用:第一,尽可能不要去打破我们的窗户。
换句话说,投资人在炒外汇的时候,尽量不要让自己出现金额比较大的亏损。
这里我们介绍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止平法,即在自己的盈利仓位没有变成亏损仓位之前,也就是汇价跌落到开仓价为之前一定要平仓。
和止损止盈不同的是,这个方法的目的就是让投资人尽可能的避免亏损的方法。
炒外汇的时候,市场上可以获利的机会是很多的。
但是我们的资金确实有限的,环球金汇表示永远不要幻想着后市会在上涨,在应该止平的时候,就要果断止平。
第二,如果窗户已经被打破的话,要及时地去修补。
如果投资人在炒外汇的时候,一旦发生了比较大的损失的话,就要果断的平仓,暂时不去操作,这时候需要投资人做的就是调节自己的心态,耐心的寻找下一次的入场机会,而不是破罐子破摔。
破窗理论基本概念也称“破窗谬论”,源于一个叫黑兹利特的学者在一本小册子中的一个譬喻(也有人认为这一理论是法国19世纪经济学家巴斯夏作为批评的靶子而总结出来的,见其著名文章《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
这位黑兹利特说,假如小孩打破了窗户,必将导致破窗人更换玻璃,这样就会使安装玻璃的人和生产玻璃的人开工,从而推动社会就业。
在这里,学者是为了说明孩童的行为与政府的行为所能产生的后果,从而彻底地否定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政策。
“破窗理论”就是典型的“破坏创造财富”。
把这样的谬论放之于洪灾,放之于地震,放之于战争,好像都很合适。
但事实上:如果孩童没有打破了窗户,那么原本破窗人会把更换玻璃的钱用于其他地方。
假如破窗人把钱花在一件新衣服上,那么会使裁缝和卖衣服的人开工,也会同样推动了社会就业。
破窗没有引起新的净支出,只是转移了支出。
破窗没有创造新的活动,只是创造了不同的活动。
人们看到这种发生了的活动,但没有看到本来会发生的活动。
基于“破窗理论”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 会计 控制 ” 是 指通 过 会计 工 作 和 利用 会 计信 息对 企 业 生 产经 营活 动所进 行的指 挥 、 调节 、 约束 和促 进 等活 动 , 以使
企 业 实 现 效 益 最 大 化 的 目 标 。 随 着 西 方 学 术 界 对 会 计 控 制
方面: 一是 内部会计 控制 。其范 围直接 涉及 会 计 事项 各 方 面 的业 务 , 主要 是指 财会部 门为 防止 侵吞 财物 和 其 他违 法 行 为 的发生 , 以及 保护 企业财 务安 全 的各种 会计 处 理 程序 和 控制 措施 。二 是 内部管理 控制 。范 围涉 及企 业 生 产 、 技术、 经营、 管 理各部 门、 各层 次 、 各环 节 , 主 要 是 指那 些 对 会 计 业 务 、 会 计 记 录和会计 报表 的可靠 性没 有直接 影响 的 内部 控制 。
参 考文献 :
做好 财务 精 细化 管 理 促 进 增 收 节 支工 作 E J ] . 安 徽 水 利 财
会 , 2 0 1 1 , O 2: 3 2 —3 3 .
程 处理 、 报表 、 报账、 查账 、 审 计等等 工作 , 并对 仓 库库 存 和相
发展 。
4 . 提 高财务 管理 的 信息 化 水 平 。随着 科 学 技 术 的迅 速 发展 , 具 有共 享性 和可转 移性 的信 息 资本 占据 了企 业 资本 的 绝 大多数 , 因此公 司如果 实 行 了集 中式 的财 务 管 理 模式 , 就
必 须对财 务进行 实 时的监控 , 利 用 互 联 网对 财 务 数 据 进 行 远
一
二、 当 前 我 国 企 业 内 部 会 计 控 制 存 在 的 问 题
1 . 政 府有 关部 门及 各 类 组 织 的 相关 文件 中所 谓 的 内部 控 制在 概念上 并不统 一 , 内部 会计 控 制 与 内部控 制 的关 系 及 其 定位 还不 明确 。
企业财务管理中“破窗”理论的应用
企业财务管理中“破窗”理论的应用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了这样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
他把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车的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
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
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现象。
“破窗”理论是由美国的犯罪学家詹姆斯•Q•威尔逊和乔治•克林提出来的。
威尔逊和克林认为,犯罪是秩序混乱的必然结果。
如果一座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被打破了,过了很久也没有人来把它修好,行人就会据此推断,这是个无人关心、无人管理的地方,很快,就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然后无政府主义就开始从这座大楼向相邻的街道蔓延。
他们还写道,在一座城市,类似公共场所乱涂乱画、秩序混乱、强行乞讨等这些较小的问题,都和“破窗”现象一样,容易引起更严重的犯罪。
“破窗”理论的要点“破窗”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醒我们一些重大问题的发生可能只源于不为人所注意的细小事件,并揭示了细枝末节问题的处理对重大问题的解决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要运用好这一强有力的理论工具,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主要原则:第一,注意事前控制。
管理学上有个术语,称为前馈控制。
这种管理思想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管理控制过程中的时滞问题。
要使控制有效的话,控制必须面向未来。
其控制原理可简单表述为,要想避免管理中不想要的结果的出现,就要在事情发生前,采取一些具体的行动。
例如,一个驾车者想要保持爬坡速度,通常不会等到速度表显示速度下降后才去踩加速器,相反,驾车者懂得在速度下降前,踩加速器来保持车速。
“破窗”理论与此相似,但更进一步。
前馈控制着眼于与事件发生关系较为紧密的一些信息,而“破窗”理论更强调一些看起来不相关的小事件。
第二,关注人的心理。
“破窗”理论向我们描述了一幅心理暗示作用的图景,一扇破的窗户,或者是一个脏乱的公共场所,容易引起人们的消极猜测:即使做了违法的事情,也不会有事;而完整的窗户,或是有序的环境,则给人以积极的影响,它无言地告诉人们,别干坏事,有人在注意你呢!另外,“破窗”理论还揭示了“破窗”现象背后的从众心理,只要有一扇窗户破了,如果不及时修好,就会很快引发第二扇、第三扇窗户被破坏,从而导致更恶劣的事件发生。
【税会实务】及时修补好资金监管的“第一扇破窗”
【税会实务】及时修补好资金监管的“第一扇破窗”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过这样一项试验: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一辆放在某市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则停在杂乱的贫民街区。
他把停在贫民街区的那辆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车在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
于是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在此项实验的基础上,美国预防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而去打坏更多的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破窗理论”揭示了一个朴素而重要的道理: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和诱导性,必须及时修复“第一扇被打破的窗户玻璃”,否则很容易引发严重后果。
“破窗理论”也同样适用于企业的资金监管。
完善制度,使“窗户”无懈可击及时修补好资金监管的“第一扇破窗”可以说是一项“一揽子”工程,需要综合整治。
当出现了第一扇破窗后,领导者不能听之任之,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补救,找出“资金监管制度大厦”第一扇窗户玻璃被打破的缘由,并及时修补制度上的漏洞,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第二扇、第三扇玻璃相继遭到破坏。
为解决货币资金监管制度存在的潜在问题,应完善并细化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和行为;抓好人员素质教育,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使“窗户”无懈可击。
严惩“破窗”的第一人破窗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第一个“打破窗户”的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在这种“环境的暗示和诱导下”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人违章运作,致使资金监管制度形同虚设。
因此,在资金监管方面必须严惩”破窗”的第一人,加大调查取证与追究力度,加大行政和刑事的处罚力度,从根本上触动第一个破窗者的切身利益。
坚决维护资金监管制度的严肃性,不能因为“第一扇破窗”而破坏了企业完好的“一辆车”。
“ 破窗理论” 在管理中如何应用?
“破窗理论” 在管理中如何应用?
“破窗理论”由美国学者威尔逊和凯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
这一理论认为,人的公共行为失范乃至犯罪,与无序的环境有某种联系。
如果一个公共建筑物的一扇窗户损坏了而没能及时修理,很快其他窗户也会被损坏,因为坏了的窗户没有及时修理,暗示这里缺少监管,破坏行为也不会受到惩罚。
如果一项工作计划或安排没有人去跟踪落实,没有人去走出第一步,一开始就给人一种“跟形势、走过场”,“说说而已”的感觉,形成“雷声大雨点小”的印象,那就会让很多制度、规范和计划、安排落空。
事实上,在作风不实的单位和个人身上,有许多工作有布置无落实。
一方面是因为工作不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不具体,另一方面是布置之后,没有抓好开头,或因问题复杂,或因易得罪人,或因无能力完成而让下级畏缩不前,等待观望,一旦没有人跟踪,此事即告流产。
因此,抓好开头就显得尤为重要。
抓好开头不仅会有明显的导向性和示范性,也是工作落实的关键环节。
按照“破窗”理论的启示,当公共建筑物第一扇“破窗”得以及时修理时,人们就会对其有一个完好无损的印象,就会感受到这座建筑有一个良好的管控体系,从而不再去破坏它,甚至会自觉维护它。
同样,在管理工作中,某些失范行为的无序状态只有及时治理,才能让其他人感觉到“约束”的存在。
制度定了,任务布置了,如果开了好头,就会让人感觉到有人在抓,有人在管,有人在查。
现在很多公司已经意识到工作落实的重要性,也设立了“考核办”、“督查组”等,目的还是要产生“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效,从而把工作干好、干实。
但更多公司还是停留在以个人拉动团队的范畴,实际上这只能是一种短期行为。
“破窗效应”理论在教育审计中的应用探讨
“破窗效应”理论在教育审计中的应用探讨作者:蔡海鸣来源:《财会学习》 2017年第12期摘要:本文借鉴“破窗效应”理论对于风险的处置方式,并运用到教育审计中,认为要关注两个风险点,提出要积极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发展创新“破窗效应”理论,确保相关部门及人员不敢、不能、不想“破窗”。
关键词:破窗效应;教育审计;应用1982 年3 月,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 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碎了一栋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诱使别人仿效去打破更多的玻璃. 从“破窗效应”中,引发我们这样一个思考: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发生,都会传递着一种强烈的暗示,导致不良现象的倍增效应,同时必须时刻关注那些看起来出人意料、微乎其微的“过错”,防止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避免产生“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教育审计作为教育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险管控、构建第三道防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最终目标是通过对教育系统具体工作或项目进行各方面审查,以内部评价方式对财政性资金、资产和资源效益进行合理控制,在业务层面设立风险红线,在关键环节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在系统内部形成无形威慑力,从而遏制系统“溃堤”的恶果。
这与“破窗理论”主张通过清除小过错和无序状态,规避风险的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
一、“破窗效应”理论下教育审计关注的两个风险点参考2009 年7 月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条-高校内部审计》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定义,内部审计价值体现旨在促进完善管理控制、防范风险、创造效益,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目标的实现。
这里的风险应用在教育审计上不仅仅是审计风险,还包括教育系统在开展与资源利用有关的业务及内部控制活动等所造成的风险。
这两个风险的形成是教育审计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矛与盾的关系。
“破窗效应”要求教育审计机构及人员必须关注这两个风险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窗理论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5-05-11T14:10:23.36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5年第3期供稿作者:杜萍[导读] “破窗”理论是由美国的犯罪学家詹姆斯?Q?威尔逊和乔治?克林提出来的。
杜萍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破窗理论在管理学中十分有名。
将财务管理和破窗理论联系在一起,对于企业财务制度漏洞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本文总结了笔者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于破窗理论的研究,对于财务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破窗理论财务管理“破窗”理论是由美国的犯罪学家詹姆斯?Q?威尔逊和乔治?克林提出来的。
威尔逊和克林认为,犯罪是秩序混乱的必然结果。
如果一座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被打破了,过了很久也没有人来把它修好,行人就会据此推断,这是个无人关心、无人管理的地方,很快,就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然后无政府主义就开始从这座大楼向相邻的街道蔓延。
他们还写道,在一座城市,类似公共场所乱涂乱画、秩序混乱、强
行乞讨等这些较小的问题,都和“破窗”现象一样,容易引起更严重的犯罪。
一、“破窗”理论的要点
“破窗”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醒我们一些重大问题的发生可能只源于不为人所注意的细小事件,并揭示了细枝末节问题的处理对重大问题的解决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要运用好这一强有力的理论工具,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主要原则:第一,注意事前控制。
管理学上有个术语,称为前馈控制。
这种管理思想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管理控制过程中的时滞问题。
要使控制有效的话,控制必须面向未来。
其控制原理可简单表述为,要想避免管理中不想要的结果的出现,就要在事情发生前,采取一些具体的行动。
例如,一个驾车者想要保持爬坡速度,通常不会等到速度表显示速度下降后才去踩加速器,相反,驾车者懂得在速度下降前,踩加速器来保持车速。
“破窗”理论与此相似,但更进一步。
前馈控制着眼于与事件发生关系较为紧密的一些信息,而“破窗”理论更强调一些看起来不相关的小事件。
第二,关注人的心理。
“破窗”理论向我们描述了一幅心理暗示作用的图景,一扇破的窗户,或者是一个脏乱的公共场所,容易引起人们的消极猜测:即使做了违法的事情,也不会有事;而完整的窗户,或是有序的环境,则给人以积极的影响,它无言地告诉人们,别干坏事,有人在注意你呢!另外,“破窗”理论还揭示了“破窗”现象背后的从众心理,只要有一扇窗户破了,如果不及时修好,就会很快引发第二扇、第三扇窗户被破坏,从而导致更恶劣的事件发生。
第三,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相结合。
“破窗”理论体现了前馈控制管理思想的同时,也包含了反馈控制的思想。
前馈控制强调事前控制,而反馈控制则是一种事后控制,其基本原理为,在不良结果发生后,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避免其第二次发生。
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二、“破窗”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整个美国的暴力犯罪呈下降趋势,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纽约市。
在80年代,纽约到处弥漫着各种可怕的犯罪,但到了90年代,犯罪的蔓延势头开始趋缓,之后,犯罪率急剧下降。
对此,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有的人从经济方面找原因,有的人认为是因为加大了警力部署,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允许堕胎合法化的结果。
除此之外,还有人认为纽约治安的好转主要是因为“破窗”理论的运用,为了让人们接受这个令人惊奇的解释,他们提出了以下确凿有力的证据。
1994年,威廉?布拉顿被任命为纽约市警察局局长,此人笃信“破窗”理论。
在任职期间,他不遗余力地推行这一理论,教导他的警员治理犯罪要从影响生活质量的轻度犯罪行为入手。
例如,有些“拿橡皮刮板的人”在路口拦住过往的司机,强行要求提供擦窗服务;有些人不停地穿梭于各街区,制止在地上乱涂乱画这类违法行为。
布拉顿还向市民们宣告:“警局将逐步提高对诸如公共场合酗酒、随地小便等轻微犯罪行为的执法力度,逮捕那些屡次违法乱纪的人,包括向街上掷空瓶子,或者对他人财产进行小破坏……如果你在街上小便,你要进监狱。
”
在公共场合发表言论,治理城市中的脏乱环境,向轻微犯罪行为宣战,布拉顿的这些做法,无不遵循了“破窗”理论的主要原则。
此后,纽约市的犯罪率神奇地急速下降。
三、“破窗”理论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纽约治安的好转显示了“破窗”理论的现实意义,细枝末节问题的处理有助于防止重大问题的出现,也可以对重大问题的解决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首先,在财务管理中要注意细节,营造一个整洁有序的财务管理环境。
“破窗”理论认为,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容易高估人的性格因素,而低估了环境的重要作用。
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工作:在资产管理上,应注意经常对各种资产进行盘点整理并做好保洁工作。
通过该工作,一方面企业可以做到对所拥有的资产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该行为向员工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公司始终在关注着这些资产,你们要爱护它,要尽量消除心中的不良想法。
在支出上,要注意对报销事项的管理,在制止员工把个人的一些开支充数向公司报销的同时,也应注意做好每笔应报事项的报销工作,如有些员工可能觉得一些小额的款项报销太麻烦了而不愿意去报销,公司对这种行为也要进行批评,将公私分明的观念根植于员工的内心。
在应收账款管理上,要注意对顾客信用情况的调查和各种相关信息的收集,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重视收账的日常管理,并将收款工作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内容。
在收账上,要规定员工应将收到的款项尽快上缴到公司,加强对小额现金往来的管理,防止公司收入中出现漏洞。
把成本核算工作做细。
有的企业把几种甚至十几种主要产品成本笼统地汇总核算。
一旦企业出现亏损,管理层却不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无法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这对安排产品品种、调整生产结构十分不利。
还有很多企业只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而忽视从产品设计开始就进行成本控制。
其次,把握人的心理,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监控。
心理因素的巧妙利用是“破窗”理论的强大力量能够得以发挥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注意做好监督工作,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并加大执行力度。
“破窗”理论在强调事前控制的同时,并不排斥事后的补救工作,强调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这一点,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同样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鸡蛋的外壳在常人眼里非常严密,但苍蝇还是能找到其缝隙,财务制度也是如此。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再完美的制度,也不能完全阻止人们做坏事。
重要的是,在不良事件发生之后,企业不能听之任之,应该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找出财务管理制度这一大厦的第一扇玻璃被打破的缘由,并及时修补制度上的这一漏洞,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第二扇、第三扇玻璃相继遭到破坏。
当然,有了好的制度还远远不够,制度只有执行起来才有生命力。
今天,执行力一词能够在管理中流行开来,这是中国的管理从制度混乱走向制度规范,进而重视制度执行的必然结果。
有人说过,一个二流的制度如果能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其结果胜过一个一流的制度却只得到中等执行力度的配合。
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一语道破了执行的重要性。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一个规范的制度得到有力的执行,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第一块玻璃被打破,而且,就算是第一块玻璃被打破了,也能保证其及时得到修补,从而避免第二块玻璃被打破。
参考文献
[1] 卢家仪. 财务管理[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华,陈玉珍. 财务管理[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