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最新园林城市生态学实习指导书

最新园林城市生态学实习指导书

园林城市生态学实习指导书2015园林专业城市生态学实验指导书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生态环境系2015年3月备注:实验一和实验二每人交一份报告,实验三每班交一份总报告,每人交一份实验心得体会。

实验1 城市植物物候观测一、目的:进一步掌握植物物候现象与气象因子的密切关系,为园林植物、造景、农林业生产及植物的引种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设备:以肉眼为主,有条件的配备普通望远镜(观测高大树木的物候期)要求观测植物物种数至少100种。

三、方法与步骤:(一)观测地点的选择在进行物候观测之前,首先应选定观测地点,选择时应依照下列两项原则:①选定的地点可进行多年观测,不轻易变动。

②所选定的观测地点应具有代表性,尽可能是平坦而开阔之地。

本实验以校园内的植物为观测对象,进行一次性的乔灌草植物观测,种类包括校园内的全部植物。

(二)观测地点环境条件的观测记载观察周围环境时,首先要了解观测地点的地带性特点,即其所处的气候、土壤、植被带特点和大、中、小地形特点、自然风障等情况,还有土壤类型和目前植被,人为破坏情况等。

在气候条件中最主要的是水和温度,如雨水、气温等变化,霜雪的终始日期、地表和水体及解冻的终始日期等。

特别注意的是植物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及当时的气候条件。

(三)观测植物的选择观测的植物应选择那些能够最明显地反映当地季节现象及符合观测目的的植物。

主要根据以下三项原则:1.我国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凡是有四季分明的地方,可选择常见的,分布比较广的植物,各地区同时进行观测,以便比较。

2.选择观测的植物种类不宜太多,但要使得从初春到秋末每隔数天都有明显的物候现象出现。

3.我国古代已有记载的,如桃、李、杏等和世界多数国家进行观测的植物如紫丁香、洋槐等也可列为观测对象,以便古今中外互相比较。

(四)观测的项目和特征乔木和灌木(包括落叶果树)物候期特征(1)树液流动开始期冬天快要过去,白天荫蔽处的温度升高到0℃时,在树干的向南方向表皮上用刀划开小缝(或钻个小孔)有树液流出的日子,是树液流动的开始日期。

嘉应学院园林生态学实验指导书

嘉应学院园林生态学实验指导书

嘉应学院《园林生态学》实验指导书实验1环境因子对植物形态结构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掌握生长在不同环境下的植物形态结构的特点,理解植物形态结构是如何适应于其生境特征。

掌握从植物外部形态及生长,生境特点上鉴别植物耐荫性的方法。

2、理解植物器官的结构特点对植物生长发育及其环境适应的意义。

初步判定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

3、使学生掌握划分植物生活型的方法,并通过不同地区和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生活型的分析,进一步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划分植物生活型的生态意义二、实验原理: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光和水是极其重要的生态因子。

根据植物与其生境中水分的的关系,把植物分为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包括了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水生植物依据其生活型又可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在演化过程中会形成一些适应环境的结构特征,其中以叶的结构变化最为显著。

叶子是植物的重要器官,它有两大生理功能,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是根系吸收水分的动力之一,植物根系吸收的矿物质主要是随蒸腾液流上升并转运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

另外,蒸腾作用也能降低叶片的表面温度,从而使叶子在强烈的日光照射下,不至于因温度过分升高而受损伤。

但蒸腾作用会消耗很到植物体内的水分,因而植物根系吸收的水分和叶片蒸腾作用消耗的水分之间需达到一个等量的状态,即水分平衡状态。

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叶表面的角质层,密生绒毛,气孔下陷或形成气孔窝,叶片内储水组子发达等,都是为了适应保持水分,减少水分蒸腾的特征。

植物生活于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其叶片的这些适应性结构不同,形态变化也较大。

阳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但是由于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植物需要的光强不同。

根据植物对光强的不同要求,把它们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三大类。

阳地植物与阴生植物是生长在不同光照强度环境中的植物,由于叶是直接接受光照的器官,因此,受光照强度的影响,也就容易反映在它们的形态和结构上。

生态学实验指导书

生态学实验指导书

生态学实验指导书(园林、园艺、林学等专业用)刘龙昌周洲赵西平编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二○○七年六月河南科技大学学生实验守那么1.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和有关基础理论,并同意实验指导人员的检查。

不然,不得参加实验。

2.学生必需按时到实验室上实验课。

进入实验室后应维持室内安静整洁,不准抽烟、随地吐痰和将赃物带入室内。

3.做实验时必需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服从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

4.爱惜仪器设备、节约利用材料,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和其它设施,不准将室内物品带出室外。

5.实验中要细心观看,认真记录各类数据,不得马虎从事,不得剽窃他人数据,不得擅自离开操作职位。

6.实验时必需注意平安,避免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假设发生事故迅速采取有效方法,包括切断电源等,并注意爱惜现场,及时向指导人员报告。

7.实验完毕后,要将利用的仪器设备、工具等整理整齐,打扫实验场地,交检实验记录,经实验指导人员同意后方可离开。

8.凡损坏仪器设备和工具者应主动说明缘故,并同意检查,填写报废单或损坏情形报告,依照具体情形进行处置。

凡不遵守操作规程或擅自动用其它仪器设备造成损坏者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摘自:河科大教〔2007〕19号河南科技大学实验设备借用与补偿制度一、借用制度1.常规仪器设备校内互借,经所属实验室主任同意,借用方填写借用记录薄,两边严格交接手续。

校外原那么上不借,特殊情形经院(系)、实验室及实验室与设备治理处三方同意并填写借用记录薄,担保人签字担保,并收押金方可借出。

2.大精设备不外借。

校内借历时,设备技术人员应随机操作或指导。

3.计量仪器不准借用。

4.私人不准借用校内各类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

二、补偿制度人为造成实验设备丢失、损坏者,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另按以下规定进行经济补偿。

1.教职工损坏、丢失实验仪器设备,修复后不阻碍利用者,补偿全数修理费。

如阻碍利用精度者,最低可按原价的5%补偿。

《园林生态学》教学大纲

《园林生态学》教学大纲

《园林生态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B1011118适用专业:园林课程性质:专业课开课学期:第5学期总学时:40学时教学时数:理论课40学时一、编写说明1、课程简介:主要授课内容是园林植物与城市环境及生态因子的关系;植物群落结构;植物群落动态;植物群落类型与分布;生态系统概述;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生态;城市生态评价与管理。

2、地位和任务:课程从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出发,将城市环境特点、城市植被的特点与功能、城市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及生态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知识介绍给学生,为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生态学基础知识,使其在园林生产实际中树立生态意识、增强生态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生态园林、园林城市以及生态城市的建设服务。

3、总体要求: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对园林植物和各生态因子的关系有较深印象;掌握各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系统内能量的循环流动规律;掌握植物群落的类型、植物群落的演替成因和演替类型及群落分布规律;初步认识景观生态学中的各景观基本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在从事园林园艺工作中的生态意识,把生态学作为一个方面来考虑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相关课程有《森林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农田生态学》等。

5、修订依据:本教学大纲根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林专业的教学计划编写。

二、教学大纲内容绪论1、教学目的:通过对此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态学的发展过程发展阶段,掌握生态学的一些基本定义及其研究对象,介绍园林生态学研究的几个重要方面。

2、教学内容:(1)生态学的概念(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生态学分之(3)生态学几个发展时期(4)城市化与现代园林的发展(5)园林生态学概况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生态学几个基本概念及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了解生态学的几个发展时期及现代园林的发展,初步认识园林生态学。

4、教学重点与难点:生态学的基本定义和研究对象。

《园林生态学》教案

《园林生态学》教案
(2)国外城市园林的发展
城市公园运动(The City Park Movement)
1851年由唐宁(Downing A.J)倡导,纽约市开始规划第一个城市公园,
1858年由Olmated F.L主持设计,
1875年建造了第一个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
带形城市(Linear City)
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Arturo Soria Y Mata提出带形城市理论,主张城市沿一条40米宽的交通干道发展,城市建筑用地总宽约500米,每隔300米设一条20米宽的横向道路,用地两侧为100米宽布局不规则的公园和林地,使城市居民回到自然中去,1884--1904年间在马德里规划建造了第一个带状城市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园林生态学
课程代码
学分
课程性质
任课教师
职称
授课对象
教材

主要参考资料
[1]冷平生.园林生态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李博.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周志翔.园林生态学实验实习指导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教学目的和
教学要求
园林生态学是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在学习植物学,花卉学等基础课程后,重点研究城市居民、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属于应用生态学的范畴。
Eg.建筑物南面、十字路口、根际环境、屋顶等
1.2生态因子的类型
气候因子
土壤因子
地形因子
生物因子
人为因子
1.3生态因子与生物作用的规律
1.3.1综合性
生物是所有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各个生态因子间往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3.2非等价性
在对生物起作用的所有生态因子中,每个因子的作用大小不同,重要性有大有小,即存在主导因子

园林类实习指导[1]

园林类实习指导[1]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教学实习指导(园林类)适用专业:园林、旅游和园艺等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科二○○七年四月目录实习一:群落类型的线路调查 (2)实习二:群落种类组成、最小面积与生活型谱调查 (4)实习三:叶的适光变态观察与植物耐荫性鉴别 (6)实习四:树种遮荫效果测定 (8)实习五:群落内植物多样性及其小环境调查与分析 (9)实习六:公园绿地植物的生态配置调查与评价 (11)实习一:群落类型的线路调查实习目的通过群落线路调查,掌握线路调查的方法,了解线路沿线植物群落的分布和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种类及其生长状况,了解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规律,认识海拔高度、坡向坡位等生态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群落结构与更新演替的影响,初步认识不同森林群落的总体特征。

调查前的准备(1)访问和了解调查地区植被和自然情况;(2)踏查;(3)收集资料;(4)选择调查线路,要求从山脚到山顶;(5)在选定的线路上逐段设点进行调查,段内的典型调查地点称为调查小区,无面积限制,也不设标准地,原则是目测。

外业调查(1)线路记载用海拔仪测定海拔高度,步速器测定距离,手罗盘测定方位。

起点为0号转折点,每逢拐点编号,测定海拔高度、距离和方位,记入森林类型线路记录表。

(2)林木调查每到达一个森林类型,要记载该类型所处的林班和小班;按调查顺序为标准地编号,并记录到达最近调查线路上拐点的方位和距离;测定标准地的海拔、坡向、坡度和坡位;记载林型的名称和土壤类型。

然后,利用角规进行林木调查。

在调查地段的中间选择一个角规的中心,用角规环绕一周依次测定每一株树木的名称、胸径、树高、角规值(角规的豁口取1cm),记入森林类型线路调查记录表。

利用生长锥测定平均木的年龄(人工林可根据造林的年代确定),测定郁闭度。

在内业时计算各树种和林分的平均胸径(D1.3)、平均树高(H),以及每公顷的胸高断面积(G/ha)、株数(N/ha)和蓄积量(M/ha)。

根据断面积或蓄积量确定林木组成式。

《园林生态学》教学大纲

《园林生态学》教学大纲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园林生态学》教学大纲
编写单位:园林工程学院
编写人:唐贵敏
审核人:周君
编写时间: 2014年7月
山东英才学院教务处编制
《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五、考核方式与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方式为考查,以平时考核(平时表现、作业成绩等)和期末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总成绩的评定:平时考核成绩20%(含作业、出勤、课堂提问等)+ 期末开卷测试成绩80%。

六、推荐教学参考书、其它拓展资源
参考书:《园林生态学》,刘建斌编著,气象出版社,2005年风景园林与观赏园艺系列丛书。

《园林生态学》,朱达金编著,四川美术出版社,2012年,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材。

《园林生态》,龙冰雁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

大纲制订人:
大纲审定人:。

园林生态学课程实践报告(2篇)

园林生态学课程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园林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园林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指导园林设计、建设和管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园林生态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我们小组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园林生态学课程实践。

以下是本次实践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目的1. 理解和掌握园林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2. 提高园林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能力。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小组选择了我国某著名园林——XX园林作为考察对象。

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对园林的植物配置、景观布局、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2. 园林植物识别与分类通过对园林中植物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学习了园林植物的基本特征,并对其进行了分类。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利用植物志和图鉴等工具进行植物识别。

3. 园林植物配置与景观设计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方法,并针对XX园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景观设计,以实现园林的生态、美观和实用性。

4. 园林生态环境调查我们小组对XX园林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包括土壤、水体、空气等指标。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了解了园林生态环境的现状,并提出了改善措施。

四、实践成果1. 提高了园林植物识别和分类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和植物志学习,我们小组成员对园林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园林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丰富了园林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经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景观设计,为今后的园林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3.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实践总结1. 园林生态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通过本次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生态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生态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生态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态学实验(Practices of Ecology)课程编码:1313118213课程类别:专业课总学时数:实验时数:16学分: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综合教研室适用专业:园林适用对象:本科(四年)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园林生态学是园林专业重要的一门必修专业课;课程类型是专业课的基础实验;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园林生态学研究的一般仪器设备的使用,掌握园林生态学一般实验技能和方法,从而巩固课堂学习;课程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宜从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以确保学生学习本课程具有所需要的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等学科知识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实验一、园林植物城市环境特点调查掌握借助常规仪器野外进行园林植物城市环境调查的基本方法[3];掌握城市环境的主要特征[3];了解城市环境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1];实验二、园林植物受害或死亡原因诊断设计训练对自然生态现象及过程的观察与分析能力[2];掌握具体生境下主导生态因子分析过程及调查方法的设计[3];实验三、群落种类组成、表现面积及生活型谱调查掌握群落表现面积、生活型谱的调查与确定方法[3];初步认识群落种类组成、生活型类型与群落结构的关系[1];了解生活型谱与气候条件的关系[1];实验四、园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相似性测定加深对群落多样性基本概念的理解[2],掌握物种多样性指数,如香农指数的计算方法[3],了解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1],掌握相似性的计算方法[3];实验五、园林植物种间关联系数的测定理解种间关联的概念[2];掌握种间关联的测定、计算和检验方法[3];了解种与生境的关系及种间关联在植物群落研究上的意义[1];实验六、植物群落基本结构与演替趋势调查掌握植物群落基本结构特征及其调查方法[3],熟悉调查群落沿提取时的方法步骤,并掌握群落演替趋势的分析方法[3];实验七、入侵植物对本土植物的影响了解入侵植物对本土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深刻理解生态入侵概念及其入侵机制[2];掌握植物浸提液的提取、制备方法[3];学会用常规的数理统计方法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2];四、实验方式与要求1.实验前学生必须进行预习,预习报告经教师批阅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整理)园林城市生态学实习指导书

(整理)园林城市生态学实习指导书

园林专业城市生态学实验指导书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生态环境系2015年3月备注:实验一和实验二每人交一份报告,实验三每班交一份总报告,每人交一份实验心得体会。

实验1 城市植物物候观测一、目的:进一步掌握植物物候现象与气象因子的密切关系,为园林植物、造景、农林业生产及植物的引种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设备:以肉眼为主,有条件的配备普通望远镜(观测高大树木的物候期)要求观测植物物种数至少100种。

三、方法与步骤:(一)观测地点的选择在进行物候观测之前,首先应选定观测地点,选择时应依照下列两项原则:①选定的地点可进行多年观测,不轻易变动。

②所选定的观测地点应具有代表性,尽可能是平坦而开阔之地。

本实验以校园内的植物为观测对象,进行一次性的乔灌草植物观测,种类包括校园内的全部植物。

(二)观测地点环境条件的观测记载观察周围环境时,首先要了解观测地点的地带性特点,即其所处的气候、土壤、植被带特点和大、中、小地形特点、自然风障等情况,还有土壤类型和目前植被,人为破坏情况等。

在气候条件中最主要的是水和温度,如雨水、气温等变化,霜雪的终始日期、地表和水体及解冻的终始日期等。

特别注意的是植物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及当时的气候条件。

(三)观测植物的选择观测的植物应选择那些能够最明显地反映当地季节现象及符合观测目的的植物。

主要根据以下三项原则:1.我国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凡是有四季分明的地方,可选择常见的,分布比较广的植物,各地区同时进行观测,以便比较。

2.选择观测的植物种类不宜太多,但要使得从初春到秋末每隔数天都有明显的物候现象出现。

3.我国古代已有记载的,如桃、李、杏等和世界多数国家进行观测的植物如紫丁香、洋槐等也可列为观测对象,以便古今中外互相比较。

(四)观测的项目和特征乔木和灌木(包括落叶果树)物候期特征(1)树液流动开始期冬天快要过去,白天荫蔽处的温度升高到0℃时,在树干的向南方向表皮上用刀划开小缝(或钻个小孔)有树液流出的日子,是树液流动的开始日期。

《园林生态》实验指导

《园林生态》实验指导

《园林生态》实验指导实验实训一不同群落和树冠光照强度的观测一、目的(1)了解测定光强度的几种途径,并掌握照度计的使用方法;(2)通过不同树冠内及不同群落中光强度的测定,认识植物和光的相互影响,明确光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结构的影响。

二、材料与工具2D-1型照度计、钢卷尺、皮卷尺、记录纸等。

三、方法与步骤取2D-1型照度计,将电池放入主机箱内,再将光探头与主机连接,然后在测量环境内进行调试。

先将倍率开关置于×100,工作选择开关置于“调零”,旋转调零电位器使电表指针对准零,然后选择将工作开关旋至“测”。

电表指示数字乘以100,即为此时的光强度测定值。

如电表指示数字小于满刻度值的1/10,应变换量程。

将倍率开关旋至×10,并重复以上调零步骤,以提高测量精度。

测试结束后,将选择开关拨回“关”位置。

掌握仪器调试方法后,在事先选好的被测树木及测试群落内分组进行下列测定:(1)不同树冠内光的分布:在校园中选树冠密实与疏散的树木各一株,参照图2-4,分层测定树冠内的光强度;同时测定树冠外光强度,作为对照。

每一层重复测定6次,记入表2-4。

图2-4 不同类型树冠内光的削弱(引自rcher,1975)(2)不同群落中光强度测定:选禾草群落、杂类草群落及人工林各一块。

在每一群落中随机设置3个样点,每一样点上参照图2-5,分层测定光强度,每层重复4次,填入表2-5,取平均值,计算各层相对光强度。

图2-5 辐射在北欧放混交林(上)和草甸(下)中的削弱(引自rcher,1975)表2-4 树冠内光强度测定记录植物名称:取样时间:取样地点:观测人:最大树冠幅(米):树高(米):表2-5 群落内光强度测定记录群落名称:取样时间:取样地点:观测人:群落高度:四、实训报告根据观测结果,分析不同树冠内及不同群落中光强度的变化。

实验实训二植物与温度生态关系的观测一、园林植物物候期观测1.目的①.掌握树木的季相变化,为园林树木种植设计,形成四季景观提供依据。

14《园林生态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14《园林生态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长春大学《园林生态学》课程实验指导书(园林专业)编者:王晓红长春大学园林学院2016年9月实验一阴生叶与阳生叶得比较观测一、实验目得通过阴生叶与阳生叶得比较观测,使学生掌握光对园林植物生长得影响,即光得生态作用。

二、实验要求要求学生认真观测,学会仪器得使用,比较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得影响。

三、实验原理绿色植物得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一定得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得不同,会导致植物得适光变态,即植物对光得生态适应性。

叶片就是直接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得器官,对光有较强得适应性。

由于叶片所在得生境光照强度不同,其形态结构与生理特性往往产生适应光得变异,称为叶片得适光变态。

强光下发育得阳生叶与弱光下发育得阴生叶在叶型、解剖结构、生理生化特性方面有明显得区别。

四、实验所用仪器光强测定仪(光度计)、显微镜、放大镜、叶片厚度仪、叶绿素测定仪五、实验步骤与方法1、叶片得采集:a.不同植物不同光照环境下得叶片采集;b.同一植物不同光照环境下得叶片采集;c.同一树木上得不同部位得叶片采集。

2、观测比较所采叶片得厚度、质地、颜色、光亮度、手感等特点,须用放大镜、叶片厚度仪辅助观察。

3、利用显微镜观察比较阳生叶与阴生叶得气孔数量、角质层厚度等形态特征。

4、利用叶绿素测定仪测定叶绿体数量。

5、及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填入表中。

六、实验注意事项注意不要损害仪器,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观测结果七、实验预习要求弄清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步骤。

八、数据处理对记录观察得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写入实验报告中。

九、实验报告要求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得、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与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二不同环境下光照强度测定及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得影响观测一、实验目得学会光照强度得测定方法,掌握光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得影响,即光得生态作用。

二、实验要求1)测定时间要选择晴朗得天气进行观测。

2)要求学生认真观测,学会仪器得使用,比较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得影响。

园林生态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园林生态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长春大学《园林生态学》课程实验指导书(园林专业)编者:王晓红长春大学园林学院2016年9月实验一阴生叶与阳生叶的比较观测一、实验目的通过阴生叶与阳生叶的比较观测,使学生掌握光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即光的生态作用。

二、实验要求要求学生认真观测,学会仪器的使用,比较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绿色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的不同,会导致植物的适光变态,即植物对光的生态适应性。

叶片是直接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对光有较强的适应性。

由于叶片所在的生境光照强度不同,其形态结构与生理特性往往产生适应光的变异,称为叶片的适光变态。

强光下发育的阳生叶与弱光下发育的阴生叶在叶型、解剖结构、生理生化特性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四、实验所用仪器光强测定仪(光度计)、显微镜、放大镜、叶片厚度仪、叶绿素测定仪五、实验步骤和方法1. 叶片的采集:a.不同植物不同光照环境下的叶片采集;b.同一植物不同光照环境下的叶片采集;c.同一树木上的不同部位的叶片采集。

2. 观测比较所采叶片的厚度、质地、颜色、光亮度、手感等特点,须用放大镜、叶片厚度仪辅助观察。

3. 利用显微镜观察比较阳生叶与阴生叶的气孔数量、角质层厚度等形态特征。

4. 利用叶绿素测定仪测定叶绿体数量。

5.及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填入表中。

阳生叶与阴生叶的形态特征比较六、实验注意事项注意不要损害仪器,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观测结果七、实验预习要求弄清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步骤。

八、数据处理对记录观察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写入实验报告中。

九、实验报告要求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二不同环境下光照强度测定及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观测一、实验目的学会光照强度的测定方法,掌握光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即光的生态作用。

二、实验要求1)测定时间要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观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大学
《园林生态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园林专业)
编者:王晓红
长春大学园林学院
2016年9月
实验一阴生叶与阳生叶的比较观测
一、实验目的
通过阴生叶与阳生叶的比较观测,使学生掌握光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即光的生态作用。

二、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认真观测,学会仪器的使用,比较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
绿色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的不同,会导致植物的适光变态,即植物对光的生态适应性。

叶片是直接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对光有较强的适应性。

由于叶片所在的生境光照强度不同,其形态结构与生理特性往往产生适应光的变异,称为叶片的适光变态。

强光下发育的阳生叶与弱光下发育的阴生叶在叶型、解剖结构、生理生化特性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四、实验所用仪器
光强测定仪(光度计)、显微镜、放大镜、叶片厚度仪、叶绿素测定仪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1. 叶片的采集:
a.不同植物不同光照环境下的叶片采集;
b.同一植物不同光照环境下的叶片采集;
c.同一树木上的不同部位的叶片采集。

2. 观测比较所采叶片的厚度、质地、颜色、光亮度、手感等特点,须用放大镜、叶片厚度仪辅
助观察。

3. 利用显微镜观察比较阳生叶与阴生叶的气孔数量、角质层厚度等形态特征。

4. 利用叶绿素测定仪测定叶绿体数量。

5.及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填入表中。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损害仪器,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观测结果
七、实验预习要求
弄清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步骤。

八、数据处理
对记录观察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写入实验报告中。

九、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二不同环境下光照强度测定及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
影响观测
一、实验目的
学会光照强度的测定方法,掌握光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即光的生态作用。

二、实验要求
1)测定时间要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观测。

2)要求学生认真观测,学会仪器的使用,比较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
绿色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的不同,会导致植物的适光变态,即植物对光的生态适应性。

四、实验所用仪器
光强测定仪(光度计)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⒈选择测定地点:可选择校园林阴下和校园空旷地。

⒉光照强度的测定:利用光强测定仪分别观测校园空旷地(树冠外)、校园林阴下的光照强度,
并将所测结果及时记录,填入表1中。

表1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光照强度
3. 观察
林木的自然整枝、自然稀疏、偏冠现象
由于林木的下部枝条长期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导致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质少,不能满足其呼吸作用的消耗,即消耗大于积累,使其经常处于一种饥饿状态,至使林木下部枝条枯死或整株树木死亡,即出现“自然整枝”现象和“自然稀疏”现象。

观测单向光照使树冠出现“旗形”、“刀形”。

树木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导致一面见光充足,而另一面被其它树木所遮盖,致使树冠偏冠、畸形。

4.观察林木与孤立木的区别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损害仪器,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观测结果
七、实验预习要求
弄清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步骤。

八、数据处理
对记录观察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写入实验报告中。

九、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三园林植物对城市温度调节作用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不同小环境下的气温测定比较,总结出园林植物在炎热的夏季能起到降温、避暑的生态作用。

二、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选择适宜的测定地点,认真观测,及时记录。

三、实验原理
由于树冠及园林地被植物能遮挡阳光、减少日光直接辐射量,从而产生明显的降温效果。

四、实验所用仪器
酒精温度计,每2人一个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1.测定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气温及地表温度
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分别进行温度的测定,并及时记录。

测定地点:可选择街路空旷地、街路绿化带、校园林阴下、校园空旷地。

2.各组串换地点在另一时刻再次测定气温和地表温度,并及时记录,填人。

3.将每个小组的测定结果汇总,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园林植物对城市气温的调节作用,写出实验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损害仪器,及时记录观测结果。

七、实验预习要求
弄清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步骤和方法。

八、数据处理
对记录观察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并计算出温度差。

九、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四园林树木对空气湿度的调节作用
(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测定方法,并得出不同园林树种通过蒸腾作用对空气湿度的调节作用亦不相同的结论。

二、实验要求
要求每个学生选择3种树种,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所用实验仪器材料、确定实验方法、认真观测、整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排列出所测3种园林树木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的强弱。

三、实验原理
园林树木具有很强的蒸腾作用,植物体内99%的水分消耗是通过叶面蒸腾作用散发到大气中,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树体温度。

四、实验所用仪器
量筒、烧杯、叶面积测定仪等。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自行拟定实验方案。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损害仪器,及时记录观测结果。

七、实验预习要求
根据教材、笔记,弄清基本原理。

八、数据处理
对记录观察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九、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
得出结论。

注:对于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其中第4、5、6项,可根据需要适当简写,而主要体现指导学生自行拟定实验方案、选择所用实验装置、确定实验方法、整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要求。

实验五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的划分与判别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掌握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的划分方法与判别标准。

二、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认真调查,分别指出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各10种以上;
总结出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的区别。

三、实验原理
根据园林植物对光照的适应性与原产地的光照特性决定其对光照的需求程度。

阳性植物(heliophyte),又称喜光植物。

喜光而不能忍受荫蔽的植物,在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对树木而言,在林冠下不能完成更新。

阴性植物(sclophyte)具有较强的耐阴能力,在气候较干旱的环境下,常不能忍受过强光照的植物,林冠下可以正常更新。

四、实验所用仪器
光强测定仪(光度计)。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1. 明确如何判定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的方法。

2.选择调查地点进行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调查。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损害仪器,及时记录观测结果。

七、实验预习要求
根据教材、笔记,弄清基本概念与原理。

八、数据处理
对记录观察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九、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
得出结论。

实验六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调查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调查,掌握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类型与结构。

二、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认真调查,分别指出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类型与特点,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实验原理
城市园林植物群落是人工植物群落,每种花草树木的生活环境与其野生的生活环境都不相同,园林植物群落的配置,既要考虑其美学效果,更要考虑其生态适应性与生态效益。

四、实验所用仪器
光强测定仪(光度计)、温度计、湿度计。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1. 确定调查地点与方法。

2.进行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类型与结构的调查并记录。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损害仪器,及时记录观测结果。

七、实验预习要求
根据教材、笔记,弄清基本概念与原理。

八、数据处理
对记录观察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九、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
得出结论。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
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