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可参考以下的一般写法:
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背景是引发这项调查的现实环境或历史情况。写好了背景,也就阐明了这项调查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每项调查都有着自己的具体目的,因此,不能笼统地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建议”,要把调查目的具体化、条目化。这部分要略写。
二、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一)调查内容,即研究者要获得的有关信息和资料,如在专题调查中分解出来的调查项目、问卷里的大题目、面访的询问要点、调查会的座谈提纲等。
(二)调查方法包括:调查对象是哪些人,各多少人,男女各多少人,是用什么方法确定这些人的。调查用了哪些方法,如果是问卷调查,发放了多少份,回收了多少份,有效问卷多少份,占发放问卷的百分比是多少;如果是面访或开调查会,被访问或参加调查会的是哪些人,各多少人;调查是什么时候进行的,总计用了多少时间;调查后的数据是怎样处理的等。
在笔者看过的调查报告中,前两部分写得一般比较简单,有的没有交代调查的目的,有的没有交代调查的内容,还有的没有交代“全” 调查方法,使报告的读者对一项调查没有整体的了解,无法判断调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因此,这两部分虽然要略写,但是不能把应该写的东西略去。
三、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这部分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应该详写。这部分“要用事实说话”,即在一定数量的“统计数据”和“典型事例”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结果和分析,可以按分解出来的调查项目列几个小标题来写。小标题下,一般先写调查中获得的、经过整理过的数据。数据可以用“表格”或“图示”呈现(如统计表、饼形图、柱形图、折线图),图表前要说明数据来源,图表后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数据的意义、反映的问题、问题的程度、可能的原因等)。在分析过程中,自然地加入典型事例,可以“活化”图表中的数据,弥补数据反映不出来的信息,增强调查的可信度。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这一小标题下的结论(是整个调查的“部分结论”,不是调查的“总结论” )。
这部分的最后,要在以上所有“部分结论”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加工,用一段简练的文字写出这项调查的“总结论”。
无论是“部分结论”还是“总结论”,都要写得实事求是,都要写得准确适度,既不能夸大问题,也不能掩盖问题,以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在笔者看过的调查报告中,写这部分的问题是:
(一)没有数据或数据极少。有的调查报告一个数据也没有,不少的调查报告,全文四五千字,只有3~5个数据。这不可能做到“用事实说话”。
(二)数据夹在行文中,没有用表格和图示呈现。数据淹没在大片文字中,不鲜明,不突出,作用发挥不了,全文的表述方式也显得单调、呆板。
(三)很少使用典型事例。典型事例很生动、很具体、很有说服力,既是对数据的补充,又是在无法用数据说明问题时说明情况的好办法。有些调查报告在前面说了进行了面访或座谈,肯定会获得一些典型材料,但是报告中却没有使用这方面的任何材料。因此要重视典型事例的搜集与使用。
(四)对数据缺乏深入分析。不少的调查报告,在分析数据时,只是重复表格中的数字,或对表格中的数据做简单的加减,没有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五)只有“部分结论”,没有调查的“总结论” ;或“总结论”的概括程度欠缺,只是对“部分结论”的重复。
以上问题是急待解决的。
四、对策或建议
这部分是调查报告的重要部分,但不宜写得过多和过于具体。
如果解决问题的设想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这部分就是“我们的对策”;
反之,则是“我们的建议”。无论是对策还是建议,都要立足于本项调查,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提出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的对策或建议来。
笔者看过的调查报告中,写这部分的问题是:没有立足本项调查,没有创意,太一般化,即便是不做这项调查,也能提出类似的对策或建议;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没有抓住关键问题,不分主次,对策或建议过多过杂;还有的过于具体,过于微观,甚至把工作计划都写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