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模语文作文解析及考生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盐城、南京一模语文作文解析及范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先辈们敬粮食若神明,不容丝毫亵渎。粮食有生命,也有灵性,吃饭不只是口舌之快,还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人们咀嚼粮食也是咀嚼时光。人与粮食同行,有辛苦,有温暖,有感恩,有敬畏……

材料解析

材料将“粮食”与“神明”“生命”“时光”挂钩,引导考生表达对粮食的“感恩”和“敬畏”。

粮食——神明

粮食本为食用,所谓“敬若神明,不容亵渎”,就是认真地吃。就像古人“敬惜字纸”,敬重的其实是写有字的纸张所承载的文化思想。珍惜食物,是出于对生存资源的忧虑,本质还是人类的自爱。但相比天然具有文化性的字纸,粮食仅通于口腹,要把粮食进行由惜到敬的升华,赋予神性,“敬爱你所以把你好好地吃掉”的逻辑实在“感人”,所成之文难免矫情。

“若神明”即非“神明”,对粮食的敬重,不在粮食作为食物的本质属性,而在于人与粮食发生关系时(主要是“吃”,又不止于“吃”),所产生的生命感和时间感。

粮食——生命

有宗教信徒戒荤腥,但都不排斥吃饭。因动物的生命易被感知,而植物无言,其生死很难让人产生共情。人吃粮食以满足自身生命延续,是以损失粮食的生命为前提的。若就此而言,“生命与生命相遇”就是虚伪之语。但如果超脱出个体的生命,甚至超脱出物类,就可以获得一种更为宏观的视野。从科学理性角度来说,吃饭是食物链中的能量甚至宇宙中的物质转移的一个环节,从人文哲学角度来说,吃饭是生命在传递,是万物共生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吃饭这一行为,预示着人的个体生命终将消亡,同时象征着生命的永恒。这已不是物伤其类的悲悯,而有众生平等的大情怀。

粮食——时光

因为“粮食”获得了“生命”,从“粮食”中咀嚼出的时光也有了广阔的含义。时光,不仅是粮食种植者在春种秋收中所付出的时间(这是粮食与可以速成的工业品的重要不同),也是祖祖辈辈传承粮食种植这一生存方式所表现出的时间,亦是在咀嚼中体会到的生命在万物间流转的时间。人类万代,

虽器用日新,但种族的存续始终依赖于粮食;物类千般,虽年寿不同,但生命的流转始终寄托于咀嚼。无论微观或宏观,这种流转都有其不变的速率,时间感由此而生。

因为粮食的时光中有付出和等待,所以“人与粮食同行,有辛苦,有温暖”;因为粮食的生命已突破了个体和种族,所以“人与粮食同行,有感恩,有敬畏”。

当然,要想写好本题,除了去言说粮食的神圣,以及在粮食中感悟的生命与时光,也可以反过来构思。把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感恩和敬畏,生命与时光,借助粮食写出。

材料出处

本题材料提炼自葛亚夫散文《感恩粮食,感谢光阴》的后段:

爷爷喜欢睡在新收的粮食上,眯着眼,吧嗒吧嗒地抽烟。烟火像星辰,发须像草木,肋骨像山川,随呼吸起伏的胸脯像海洋。父亲也是,一躺良久。他们虔诚、宁静而幸福,恍若去了另一个时空。我也躺过,但很快就跳下来——被粮食硌得腰酸背痛,苦不堪言。

父亲睥睨我一眼:粮食认生!你是城里人,脚底板没一点土,他们当然拿你当外人。

但我打小和他们一块长大的呀!是发小,虽算不上至交,起码也是故交吧?父亲拿筷子敲我的碗:有你这么糟蹋故交的吗?我狡辩:不就撒点剩饭嘛,正好喂蝼蚁、家禽。父亲气得吹胡子瞪眼:你这——你这,是不尊重、不孝顺!你们城里人呀,就是忘本!

像儿时那样,父亲拿过我的碗,把剩饭扒到他碗里。他轻缓地嚼着,神色平静,不像在吃饭,倒像在唠家常。那些粮食恍若也有生命,父亲敬若神明、祖先,容不得丝毫亵渎。

原来,吃饭不只是口舌之快,还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父亲咀嚼的是粮食,也是时光。

春天,阳光打开胚芽的门栓,粮食比人起得更早,更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阳光、雨水、露珠、风、虫鸣、黑夜……这些共同的往事,粮食都一粒粒帮人记着。父亲一口口咀嚼,时光一截截后退,从我的童年,到父亲的童年,到爷爷的童年,到人类的童年……

一粒粮食,囊括天地,聚日月精华,采天地灵气。人食用粮食,也传承了其灵性。粮食融入人体,也是阳光、雨露、虫鸣和土香在人生命中的延伸和循环。循着血脉,在灵魂深处,每一粒粮食都是一个行走的人;缘着时光,在大地深处,每一个人都是一粒坐禅的粮食。

与粮食同行。辛苦一生,温暖一生,生生不息;感恩一生,敬畏一生,生生不灭。

考场考生优秀作文选

敬畏粮食(63)

在我国本土的佛教观念里,穷凶极恶之人死后会被投入饿鬼道或修罗道。修罗道中杀伐不休,饿鬼道里终日不得进食。这样的惩罚来源于古人对战争和饥饿的恐惧,而这二者的根源。恰也无过是粮食二字。

朴素的农耕文明里,生存的斗争几乎可以与粮食的归属划上等号。人们对粮食的敬畏最根本的也是对死亡的恐惧,对生的渴望。吃得饱肚子的人才配说大道理,细数农耕社会组成每一个时代的大多也是为食饭奔波的芸芸众生,看似庸碌,却孕育出对粮食的虔诚信仰。《红高粱》中酿酒师傅罗汉宁可叫人打死也要守住那一片高粱地,他坚信高粱是有灵性的东西,不然酿出的酒何以那样烈,那样甜。他倒下的身躯中有一颗信仰深切的心,为亘古这片土地上所有土里刨食的庄稼汉所共有。

我们敬畏者入口饭食的来之不易。《悯农》里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绝不会是诘问,而是感慨。世人皆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因在那个时代所有人都有牵连在土地里的生命线。年节将近,中国人有供奉灶神的传统,家家奉上牲肉,又拿出蜜糖,意在灶王爷教糖堵了嘴,便不会往天帝面前说自家的坏话。朴素的年俗里藏着视粮食如神明的敬畏。日本的神道教文化至今成迷,如今香火最为旺盛的伏见鸟羽神社所供奉的稻荷神御馔津,象征了收获与幸福,也是农耕文明所共享的赤子之心和虔诚心愿。

如今的我们,学着先人庆祝丰收,一面又可以漠然将剩菜剩饭倒入泔水桶而毫无愧作,我们在忙碌的工作中鲜少关注节气变化,即使24节气作为非遗文化理应被传承。而先人们又恰是凭着物候经验耕作得食。吃饭仅仅是吃饭,我们抛下了那份虔诚的心情,在逐渐加快的生活步伐中,终于将人与粮食的相遇变成了机械冰冷的进食。

回想老一辈人不许倒饭的铁律,视浪费为犯罪,宁可撑死也绝不允许轻易倒去。曾经觉得难以理解的或许已是今日可贵稀缺的品质。

广州滨海的小村里有一家做豆豉的小作坊。不过一个院落大小,堆满了陶缸。40多岁的坊主每日亲自检查,每一个步骤亲力亲为,连黄豆都要货比三家,选来最好的。他说这是外婆传给妈妈,又传给了自己的,要一直传下去。

这是《舌尖上的中国》的一个片段,然而当今我们缺的不仅仅是餐盘间的温情,更多的是代代传承的那一份赤子心,敬畏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