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理念与方法——要件审判九步法的实践与探索页PPT文档108页PPT
要件诉讼九步法简要介绍
要件诉讼九步法实现诉讼精细化最近一段时期,律师界广受关注的诉讼技术莫过于诉讼可视化技术了,从表达来讲,可视化只是表达形式,表达的思想和内容更为重要一些。
只有严谨细致的思考才能实现诉讼精细化。
诉讼可视化为表,诉讼精细化为里,表里如一,条分缕析,才是制胜之道。
一、解决什么问题实现诉讼精细化,需要一套整合的思考工具和操作步骤。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科体系和法学教育却造成了知识的割裂和不衔接。
传统的法学方法论以法官为视角,以实体法为主导,赋予了法官过多的查明事实的任务,是超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而我国民事诉讼法已经确立了当事人主义。
在民事诉讼法领域,方法论研究本来就不多,同时为了摆脱实体法的影响,希望理论上自成体系,造成了和实体法结合起来讨论不够,处分主义、辩论主义、证明责任、本证、反证和实体法结合起来讨论不够。
事实上,法典的编撰体系也对适用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法典是高度抽象之后按照模块化进行组织的,以有限的条文尽可能规整无限可能之现实生活。
而在一个具体案件中,是需要把总则、分则、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整合在一起考虑的,这就需要一个系统性、体系化的思考方法。
对于律师界来讲,缺乏一套规范、严谨的分析方法也困扰着年轻律师和当事人。
不少律师大咖的佳作以自身办案实践总结了不少好的经验,深度性和专业性足够,但普遍性稍欠,新手律师直接上手的可能是多个领域、但复杂性一般的案件,这就需要一个融合理论与实务,符合一般办案逻辑同时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方法。
二、九步法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要件诉讼九步法在以上这些方面进行了融合,以请求权基础分析为先导,以证明责任划分为枢纽,用要件事实论指导诉讼,实现诉讼精细化。
请求权基础方法是一种案例分析方法,而不是案件分析方法。
作为答题者分析了权利已生效、权利未消灭、权利无抗辩、权利无减免责事由等所有情况,并且,案情是出题者假定的,无需收集证据证明。
但在具体的诉讼过程中,事实是在诉辩对抗中查明的,一方只对自己的事实进行主张,并不需要进行全景式的主张。
结合要件九步法总结裁判文书的结构
结合要件九步法总结裁判文书的结构结合要件九步法总结裁判文书的结构文章目录:一、引言二、了解结合要件九步法三、裁判文书的结构与要点1. 主要案件要件2. 对证据的分析3. 适用法律法规4. 裁判理由5. 裁判结果四、结合要件九步法在裁判文书中的应用1. 确定案件事实2. 解释分析法律问题3. 分析各方的诉求4. 进行证据分析5. 进行法律适用分析6. 评估争议双方的主张7. 形成独立裁判意见8. 提出裁判结果9. 对裁判结果的解释与总结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六、总结一、引言裁判文书是法律事务中重要的书面表达形式,也是司法机关作出裁决的重要依据。
为了确保裁判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合法性,裁判文书的结构非常重要。
本文将结合要件九步法来总结裁判文书的结构,分析其深度和广度,并探讨如何将结合要件九步法应用到裁判文书的撰写中。
二、了解结合要件九步法结合要件九步法是一种用于评估问题并清晰陈述理由的方法。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分析案件证据、裁判理由和裁判结果等方面。
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法官更好地分析案件,并以一种清晰和逻辑的方式表述裁判意见。
三、裁判文书的结构与要点1. 主要案件要件:在撰写裁判文书时,首先需要清楚表达案件的主要要素,包括案件事实、争议焦点以及双方的主张和证据。
2. 对证据的分析:对案件的证据进行分析,包括证据的来源、证据的可信度和证据对案件的影响等方面。
在这一步骤中,结合要件九步法可以帮助法官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证据的价值。
3. 适用法律法规:确定案件的法律适用范围是裁判文书中的关键一步。
结合要件九步法可以帮助法官系统地分析法律问题并解释法律规定。
4. 裁判理由:裁判理由是裁判文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需要对案件事实、证据和适用的法律规定进行一一陈述和解释。
结合要件九步法可以帮助法官建立一个清晰且有逻辑性的论证结构,以便将裁判意见清晰地呈现给读者。
5. 裁判结果:裁判文书需要清晰地提出裁判结果,包括对争议双方的胜败判定、法律责任和赔偿等方面。
要件诉讼九步法讲解
要件诉讼九步法讲解一、经典三段论的启示一般逻辑学书谈到三段论都会讲这个经典的例子,我们也从考察这个例子开始谈起:大前提:所有人都会死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结论:苏格拉底会死这是一个已经证立的三段论,是标准的演绎推理的过程。
这是一个静态的演示,没有反映人们的思考过程和分析步骤,如果从动态的、实际应用的过程来考察,我们可以得到法律适用的一些启示。
1、首先,对结论的探求决定了大前提的领域和范围。
从拉伦茨的话来讲,提出问题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解答的可能。
只有想要探讨苏格拉底会不会死这个问题,才会指向寻找“所有人都会死”这个大前提。
如果我们探求的问题关于苏格拉底是不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显然不会去寻找所有人都会死这样的大前提。
对于法律的适用来讲,当事人的利益诉求转化为法律语言的诉讼请求之后,才会从此出发去寻找支持该请求的法规范。
当然,律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衡量利弊后建议当事人调整和更正自己的利益诉求,但律师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优先考虑其利益诉求在法律上实现的可能。
2、其次,对结论的探求需要首先要明确小前提的对象和性质。
结论需要探求的是对象和某一特征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否成立首先要理清我们探求的对象是什么?我们探求苏格拉底会不会死,首先要考察苏格拉底是什么?如果苏格拉底是一座山,也不存在探讨死亡的问题。
所以,想要探讨当事人的利益诉求是否能得到支持,首先要探讨当事人之间构成了什么样的法律关系,不同的法律关系会产生不同的权利义务。
侵权的法律关系就没有履行利益的赔偿,合同的法律关系也没有精神损害的赔偿。
而对法律关系的探求也就是诉讼标的的确定过程。
3、再次,对法律关系的探求又需要确定当事人之间发生了哪些法律事实?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基于一定的民事法律事实产生。
这就需要目光在事实和规范之间进行流连忘返的考察。
这种考察一种需要一定的前理解。
如果没有对生与死的前理解,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言说和理解苏格拉底会不会死这个话题。
要件审判九步法
要件审判九步法写作框架要件审判九步法的步骤符合演绎推理主要形式即三段论的逻辑框架: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将九步法与三段论相对应得到如下图表。
文章虽然按照三段论的逻辑结构层层递进,司法实践中很多环节其实是交叉或同步进行的。
比如,固定权利请求之前可能要对基础规范进行识别,对于明显违法的请求经识别之后确定无法固定而直接裁驳。
案情简介2007年1月25日,朱俊芳与嘉和泰公司签订十四份《商品房买卖合同》,主要约定朱俊芳以每平方米4600元价格向嘉和泰公司购买百桐园小区十号楼14套商铺。
同日办理了该十四份《商品房买卖合同》的销售备案登记手续。
2007年1月26日,朱俊芳与嘉和泰公司签订一份《借款协议》,约定嘉和泰公司向朱俊芳借款1100万元,借款期限自借款到账之日起三个月即2007年1月26日至2007年4月26日止;嘉和泰公司自愿将其开发的百桐园小区十号楼商铺以每平方米4600元的价格抵押给朱俊芳,抵押的方式为和朱俊芳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并办理备案手续,开具发票;借款到期,嘉和泰公司一次性还清借款,朱俊芳将抵押手续(合同、发票、收据)退回嘉和泰公司,如到期不能偿还,嘉和泰公司将以抵押物抵顶借款,双方互不支付对方任何款项等。
同日,朱俊芳向嘉和泰公司发放了1100万元借款,嘉和泰公司向朱俊芳出具1100万元收据。
至2007年4月26日,嘉和泰公司未能偿还该借款。
大前提一、固定权利请求一审中,原告朱俊芳向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一审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朱俊芳与嘉和泰公司签订的十四份《商品房买卖合同》有效,判令嘉和泰公司履行商品房买卖合同。
本案中原告非常清晰的阐述了诉讼请求,具体分析可以拆解为确认之诉与给付之诉。
就原告而言,确认之诉得到法院支持以后再将给付之诉作为补充以取得强制执行的法律效果,实现了诉讼与执行两个程序的衔接。
在当事人诉讼请求不明确时,法官可以通过庭审过程中不断询问进一步辨析澄清。
对于明显不合理、不合法的的诉讼请求,法官可以提示当事人予以变更或者裁驳。
要件审判九步法_解析
黄某是夫妻关系。你到底选择哪一个?
不还钱,但我现在没有收入。被告张某辩 便进一步展开审理,分配举证责任等。
刘某表示,张某在借款上盖了章,他 称,对借款事实不知情,钱没拿到家里用
方 法:分 析 确 定 相关 法 律 条文 所 包
就是借款的担保人。借款时黄某与张某是 过,我不应承担还款责任。
含的构成要件。
告知并询问黄某及张某,根据被告答辩主 流 程:初 询问→研析→再询问(阐
再询问:法官遂阐明并询问刘某,基 明)→研析→识别【答辩主张和理由→实 张和理由,法院将依据合同法第六十条第
庭
于担保关系产生的连带责任和基于夫妻 体法规范】
一款、第五十二条第(二)项来判断这个案
审
研
关系产生的连带责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
据你的起诉理由,请具体陈述你诉讼请 求的,签 借条时他不在场,他的章是我 包括借款合同已生效(合同法第二百一十
求依据的法律规范。刘某表示,他们一个 私自拿去盖的。张某表示,他同黄某是在 条)、负有偿还义务(合同法第二百零六
是借款人,一个是担保人,具体法条我搞 2009年3月3日登记离婚的,借据盖的章是 条)、义务未履行。刘某违约责任请求权
推行了“要件审判九步法”,表明司法管 理开始更多地呼应司法工作客观规律本 身的逻辑要求,表明司法机制开始更多地 注重司法技术及相关的理论问题,表明 司法方法开始更多地强调从诉讼流程的 各个具体环节出发进行考察与分析。
下文将通过原告刘某诉被告黄某、 张某借贷合同纠纷一案审理过程的解 析,探讨“要 件审判九步法”的具体运 用,以期进一步厘清审判思路、规范司法 行为、提高审判效率。
流程确定构成要件整理诉讼主张梳理争点确定争点归纳询问固定适用见表一第七步要件事实的证明目标此步骤旨在帮助当事人理清举证质证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并按照法律条文的构成要件分配举证责任并告知当事人使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明确知晓真伪不明情形下的风险所在并告知证明方法和证明要求促使当事人用尽证明方法及证明资源
行政诉讼要件审判九步法
行政行为类型多元化,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多元化、复合化,行政诉讼的类型呈现出千差万别特点。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行政审判法官仍然凭经验对案件事实进行全面审查的传统思维普遍存在,行政诉讼类型模式尚未建立,要件式审判思维尚未形成,已不能适应现代行政诉讼审判的需要。
以此,本文在考察S省J市法院2015年—2017年所办理的367件行政案件的基础上,查阅了中国裁判文书网部分生效法律文书,参考学界对行政诉讼类型的分类标准及民事诉讼要件审判法,针对常见的几种行政诉讼类型,探索不同类型行政诉讼的要件模式,提出可操作的审判步骤。
一、行政审判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调阅了S省J市法院2015—2017年所办理的367件行政案件的证据材料、庭审笔录和裁判文书,对典型案件进行了分析,对审理时间及实质化解争议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和跟踪,同时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查阅了部分生效一审行政裁判文书,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审判效率不高367件案件中,普通程序323件,简易程序44件。
323件普通程序案件虽然大部分在6个月审限内结案,但审理时间指数在2个月内的案件仅占普通程序案件的14.86%,还存在审理时间长达1年至3年的案件(见表1)。
简易程序审限45日,44件简易程序案件中,无15日内结案的案件,16—30日内结案的20件,占简易程序案件的45.45%。
可见,从整体看,审判效率并不高。
从庭审时间来看,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情形是开庭持续时间较长,部分案件一次庭审持续3小时以上;另一种情形是开庭时间极短,不足30分钟。
据统计,一次开庭成功且当庭宣判率不足50%。
告对原告的请求作出处理”“判决被告未对原告的请求作出实质答复的不作为行为违法,并责令被告对原告的请求作出处理”等。
司法尺度不统一对司法权威造成了影响。
(三)法律适用不够准确法律适用不当将直接影响裁判结果的准确性。
如原告申请被告公开政府信息的案件,被告未予答复,原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不予答复的行为违法并责令被告履行公开信息之职责。
要件审判九步法及其基本价值
应用03.2011要件审判九步法及其基本价值文/邹碧华一、要件审判九步法的背景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在案件检查中发现,超审限未结民商事案件除送达不能等客观原因外,还存在着一些主观原因,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固定:一是诉讼请求不固定导致审判效率低下。
二是法律条文不固定导致审判思路无法固定,法律推理的出发点不能确定,自然法律推理的正确性自然亦无从判断。
三是证据材料不固定导致鉴定时间冗长。
四是诉讼主张不固定。
为此,长宁区法院总结归纳出了要件审判九步法。
这一方法以固定权利请求及请求权基础为出发点,以要件分析为基础,从争点整理到事实查明,再到要件归入并作出裁判,审判过程分为九个环环相扣的步骤。
二、要件审判九步法的基本内容第一步,固定权利请求。
权利请求是当事人诉权的核心所在,也是民事审判的最原始的起点,是所有诉讼行为展开的基本依据,故必须及时固定。
包含三层含义:其一,明确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含义,弄清当事人诉讼请求中模糊含义,如请求给付金钱或实物的,要明确给付的责任主体、种类、金额、数量、构成及计算方法,涉及多名被告的,应明确是连带责任、按份责任、补充责任,还是其他责任等。
其二,剔除当事人诉讼请求中矛盾之处。
其三,促使当事人更正明显错误、荒谬或非理性的诉讼请求。
第二步,识别权利请求基础。
诉讼请求固定后,即应确定其所依据的法律条文,即“法官找法”。
法官必须先弄清诉讼请求对应的请求权性质。
这里要求根据当事人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确法律关系,再以之为基础明确权利性质,进而确定法律条文。
这是民事审判中最重要、最难的环节。
所谓的权利请求基础,是指当事人提出的权利主张所依据的法律基础规范。
例如,违约赔偿请求权的法律基础合同法关于违约赔偿请求权的规定。
这种规定构成当事人请求权的法律基础。
之所以需要识别权利基础规范,一是因为请求权体系丰富多样,请求权基础不同,权利义务亦不同。
这种差异对当事人的实质性权利构成重大影响。
选择何种权利是当事人对自己实质性权利的一种判断。
九步审判法
《要件审判九步法及其基本价值》最早发表于2011年《人民司法》,时任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的邹碧华法官,根据长宁区法院的审判实践,归纳出要件审判九步法。
该文融合了这位学者型法官的审判经验和思想精华,一经发表,即在实务界产生巨大影响。
九个步骤,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清晰地勾画出法官审理案件的思维导图,不仅对培养法律思维方法和提高法律适用能力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更是律师办案、法官审案的实际操作指引。
(天同诉讼圈)一、要件审判九步法的背景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在案件检查中发现,超审限未结民商事案件除送达不能等客观原因外,还存在着一些主观原因,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固定:一是诉讼请求不固定导致审判效率低下。
二是法律条文不固定导致审判思路无法固定,法律推理的出发点不能确定,自然法律推理的正确性自然亦无从判断。
三是证据材料不固定导致鉴定时间冗长。
四是诉讼主张不固定。
为此,长宁区法院总结归纳出了要件审判九步法:这一方法以固定权利请求及请求权基础为出发点,以要件分析为基础,从争点整理到事实查明,再到要件归入并作出裁判,审判过程分为九个环环相扣的步骤。
二、要件审判九步法的基本内容第一步,固定权利请求。
权利请求是当事人诉权的核心所在,也是民事审判的最原始的起点,是所有诉讼行为展开的基本依据,故必须及时固定。
包含三层含义:其一,明确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含义,弄清当事人诉讼请求中模糊含义,如请求给付金钱或实物的,要明确给付的责任主体、种类,金额、数量,构成及计算方法,涉及多名被告的,应明确是连带责任、按份责任、补充责任,还是其他责任等。
其二,剔除当事人诉讼请求中矛盾之处。
其三,促使当事人更正明显错误,荒谬或非理性的诉讼请求。
第二步,识别权利请求基础。
诉讼请求固定后,即应确定其所依据的法律条文,即“法官找法”。
法官必须先弄清诉讼请求对应的请求权性质。
这里要求根据当事人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确法律关系,再以之为基础明确权利性质,进而确定法律条文,这是民事审判中最重要、最难的环节。
审视与探索_要件审判九步法的提出和运用_邹碧华
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征文审视与探索⎯要件审判九步法的提出和运用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 邹碧华 王建平 陈婷婷二〇一〇年八月十日作者简介:邹碧华,男,汉族,1967年出生,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王建平,男,汉族,1958年出生,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陈婷婷,女,汉族,1985年出生,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书记员。
电子邮箱:wjpejxlzxs@地址: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1133号;邮编:200051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进行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特此声明。
作者签名:邹碧华 王建平 陈婷婷 日期:2010年8月20日 编号:审视与探索⎯要件审判九步法的提出和运用论文提要:审判方法是指法院操作诉讼法和处理案件的具体工作方法。
现行“法律关系定性式”的审判方法由于缺乏标准性、传承性和可检验性,法官在个体把握时可能导致模糊定性法律关系、机械运用证据规则以及诉权保障的不周延,从而造成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上的错误,影响审判权运行的效率和最终效果。
为此,本文着力探索一种以请求权和抗辩权基础作为法律适用的基本出发点、以法律规范构成要件作为审判的基本元素、以简明具体的操作步骤作为抽象审判思路的基本载体的审判方法——要件审判九步法。
这一审判方法与具体案件审理过程密切结合,以“流程”化的顺序加以安排,分解为固定权利请求、识别权利请求基础、识别抗辩权基础、基础规范构成要件分析、诉讼主张的检索、争点整理、要件事实的证明、要件事实的认定、要件归入并作出裁判九个步骤。
该方法以固定权利请求为首要任务,以要件事实的证明和归入为核心内容,旨在为一线法官提供更直观、更简洁的操作程序,为审判权运行探索出更为科学的路径。
“要件审判九步法”的价值体现在:一是通过先行固定权利请求、突出案件审理主线、明确分配举证责任,避免了诉讼行为重复化,实现了庭审驾驭科学化,提高了审判质量和效率,从实质上推动审判管理创新;二是帮助当事人理解规范构成要件、指导其竭尽证明资源并保障其充分参与诉讼,避免当事人非理性地从事诉讼行为,从源头上实现社会矛盾化解;三是通过明确法律基础、固定裁判步骤,对法官过度裁量进行限制,提升队伍素质和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公正廉洁司法。
要件审判九步法----不专属于法官的裁判技法
要件审判九步法----不专属于法官的裁判技法⽂/刘辉法学博⼠、上海市长宁区⼈民法院院长邹碧华所著《要件审判九步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9⽉出版 12⽉重印)⼀书,不仅是初任法官乃⾄资深法官审理民事案件的裁判指南,也应成为实习律师乃⾄执业律师的良师益友。
美国近代⼤法官霍姆斯曾说:“法律的⽣命不在于逻辑,⽽在于经验。
”众所周知,法官所从事的司法职业并不要求活⼒四射和激情万丈。
相反,司法的消极、被动、中⽴等特性要求法官稳重持中,具备⼀种超乎常⼈的⼼如⽌⽔的“冷性”品格,过度热情反⽽容易伤害司法的理性。
只有达到“⼼如⽌⽔”的境界,法官才能⽤法律理性将⾃⼰铸造为公平正义的化⾝,才能成为社会良知的“守护神”。
因此,司法审判活动需要的并不是激进莽撞、感情⽤事,⽽是保守冷静、耐⼼平和。
审判活动是⼀门技术。
如何固定权利请求,如何确定权利请求基础规范,如何确定抗辩权基础规范,如何分析基础规范构成要件,如何完成诉讼主张的检索,如何归纳、整理争议的焦点和难点,如何证明要件事实,如何认定事实,如何做出客观、公正的裁判,等等,需要的不仅是法官的知识与思维、经验与智慧,还需要掌握解决具体案件的所有标准、⽅法、技巧和步骤。
同样,审判活动也是⼀门艺术。
法官对当事⼈的询问,对代理⼈的引导,对证据的甄别,对事实的判断,对法律的运⽤,对庭审节奏的掌控,都离不开法官个⼈运⽤法律的经验。
从这个层⾯上说,经验是处理法律事务的宝贵资源,法律规范、社会阅历和审判经验,对法官来说都⼗分重要。
因此,能否将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务⼀断于法,需要的不仅是从法学院学到的扎实的法学理论和渊博的法律知识,还需要经过长期社会实践形成的⼀种审判阅历与素养。
在当下,尤其是我国的特⼤城市,如北京、上海、⼴州、深圳等地法院,随着当事⼈维权意识的觉醒,新型民事案件层出不穷,以⾄于法院推出了“晚间法庭”、“周末法庭”,虽说是“司法为民”司法核⼼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但是,也间接反映了“诉讼爆炸”给法官造成超负荷⼯作的尴尬局⾯。
要件诉讼九步法
要件诉讼九步法唯奉法者强,唯明法者进。
十九大提出要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同时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做出了重大部署。
伟大的新时代呼唤一部伟大的民法典。
《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无不开启着一个民族的兴盛与国家的强大。
我们目前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一部伟大的民法典呼之欲出。
我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民法总则》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
按照立法计划,将于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典的真正生命力在于广大人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知道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权利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但目前却缺少以当事人和律师视角运用法学方法的介绍。
自从我国引入德国法的概念体系之后,法学方法论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主要是指法官在司法裁判中如何准确、科学地适用法律的规范。
不少法学方法论佳作都是以法官为视角。
但法官视角和当事人视角有重大的区别。
司法审判受到当事人处分权的制约,法官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事由进行事实认定,然后根据法律进行裁判,诉讼结果与法官无利害关系,他们主要是居中判断请求能否成立的问题。
所以,邹碧华法官的要件审判九步法的逻辑结构就是:先固定权利请求,根据事由去寻找支持该请求的基础规范,对基础规范进行要件分析从而分配证明责任,在诉讼程序中对诉讼主张进行检索和证明,根据心证结果归入做出裁判。
对于当事人和律师来讲,诉讼结果关系重大,当事人能提出什么样的请求、请求能否得到支持、是否需要提起诉讼等已经涉及到对权利作出处分,这就需要在诉前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判断。
所以律师和当事人需要自己的方法论。
经过对邹碧华《要件审判九步法》、王利明《法学方法论》、梁慧星《民法解释学》、杨立新《民事裁判方法》、许可《民事审判方法》的研读,归纳了当事人视角的“要件诉讼九步法”。
要件诉讼九步法以司法三段论为纲。
司法三段论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逻辑应用。
法院要件审判九步法,解锁劳动争议案件!
法院要件审判九步法,解锁劳动争议案件!▌作者:王国侠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相比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等普通民商事纠纷案件,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具有许多自身的特殊“属性”。
如何妥善且高效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于刚刚接触相关案件的新手法官及法官助理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期小灶邀请上海宝山法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劳动争议合议庭负责人王国侠法官为大家详细解读如何利用“要件审判九步法”解锁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思路和方法,以供参考,推荐阅读时间20分钟。
劳动争议案件有何特殊性劳动争议案件审理在法院内部算比较“小众”的领域,它属于传统民事审判,但又区别于普通民商事案件,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裁两审,通常仲裁前置普通民商事案件的审判实行“两审制”;而劳动争议案件在法院审理之前,还有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只有对仲裁裁决或不予受理决定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起诉,当然个别情况除外(如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且不涉及其他争议的拖欠劳动报酬案件,劳动者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管辖法定,适用特殊时效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双方不可以约定管辖法院。
申请仲裁的一般时效为一年。
3、法律关系单一,诉讼请求多样普通民商事案件法律关系纷繁复杂,如物权纠纷、合同纠纷、侵权纠纷案件,涉及物权法律关系、合同法律关系、侵权法律关系等,劳动争议案件法律关系则较为单一,核心是劳动关系的有或无。
但在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上又表现出多样化,复合诉请较常见,如同时要求支付工资差额、加班工资、未休年休假工资、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二倍工资差额、工伤待遇、经济补偿金等。
4、举证责任特殊,倾向保护弱者普通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
而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由于劳动者的天然弱势地位,对用人单位分配了较重的举证责任。
5、法律依据层级多维,政策差异明显普通民商事案件适用的法律依据多为法律、司法解释,法律层级较高。
裁判理念与方法——要件审判九步法的实践与探索
• 亦得行使不当得利请求权
为什么选择要件分析方法?
• • • • 与诉讼法的发展相一致 与证据规则的技术要求一致 与法官水平现状相一致 与司法管理要求相一致
与证据规则技术要求一致
• • • • • 决定举证责任分析 决定主张责任 决定举证时限客体 决定争点整理方法 决定法官释明方法
要件审判九步法 分步讲解
要件分析的多层次性
• 乙负给付义务
• 构成要件:买卖合同成立并生效 • 法律效果:出卖人负给付义务
• 买卖合同成立并生效
• 构成要件:要约、承诺、意思表示一致 • 法律效果:合同成立
第五步 诉讼主张的检索
• 请求权或抗辩权基础的要件事实与 当事人主张的要件事实进行比较 • 缺失要件的补充 • 错误主张的改正
争点整理与法庭和谐
• 席前会议的启示 • 律师发言频频被打断 • 法官发问为什么会超过律师?
不进行争点整理
• • • • • 不归纳争点 不区分法律争点和事实争点 争点过于笼统 争点过细 争点不全
第七步 要件事实的证明
• • • • • 解决四件事 认知举证责任 指导、固定证据 证明充分性的判断 心证结论公开
历史方法的审理思路
1.甲3月1日函,构成要约 2.甲函3月3日到达,要约生效 乙获得承诺权(实质拘束力) 3.甲3月4日撤回函,后于要约到达 不发生撤回效力 4.乙3月7日复函,构成承诺 5.乙的承诺于承诺期内到达生效 6.结论:甲乙买卖合同成立
案例二
• 甲借照相机给乙,乙擅自卖给善意的 丙,丙再将之转卖给恶意的丁,并立 即交付
所有权归属:历史方法
• 甲乙合同有效,故可依合同请求向乙交付 • 所有权已转移于乙 • 甲依寄托合同成为直接占有人,乙成为间 接占有人,取代交付 • 丙丁合同有效 • 交付系无权处分,效力待定 • 盗赃物不适用善意取得 • 所有权回复前,属丁所有(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