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化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推进政府现代化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我国也在加快电子政务的建设,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着重探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问题一:信息化程度不够首先,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信息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我国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仍然存在信息化程度不够的问题。
政府部门不能及时有效地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导致政府与民众信息的不对称。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政府信息不对称会使得市场竞争不公平,同时也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对策一:提升政府信息化水平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加快政府数据共享,提高信息交换的效率。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使政府服务更加方便、快捷、透明。
问题二:网上服务能力有限其次,在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中,政府网上服务的能力有限。
政府网站的信息更新不及时,政府在线服务的渠道缺乏多样性,导致公民和企业还是习惯性的去到线下办理事宜。
政府网站还没有充分发挥实时交互、即时响应的优势,整体网站体验效果和满意度都不太理想。
对策二:重视网上服务建设一是加快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该平台应具备一站式服务窗口,方便群众申请公共服务;二是优化网站体验,在网站中加入实时交互、即时响应的功能,加强网上服务的优化升级工作,让公众有更好的体验,让群众愿意通过网站办事,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问题三:隐私信息保护不够新时代背景下,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尤为重要。
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个人隐私信息保护不够,增加个人信息泄漏风险。
政府部门未能充分意识到数据保护的重要性,缺乏相关技术和政策的采用和实施,从而使得群众个人隐私数据不太安全。
对策三:加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制度与技术保障在制定相关隐私保护法律制度时,应加强人权属性和保护性,以及个人数据、权益安全等相关条款,加强对群众个人隐私数据的保护,强调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以及经济和技术属性尤为重要。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导读:所谓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理论。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
对策,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电子政务,问题,对策所谓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理论,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实施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公共服务。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层面。
经过几年的发展,实施电子政务的软环境得到改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步入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已成为政务公开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1、电子政务基础建设现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重要城市网站点击率明显高于一般地区;东西部存在较大差异,欠发达地区政府上网工程进展缓慢,群众关注率不高。
2、电子政务市场商机无限,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电子政务领域可谓商机无限,在中国向全面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非常明显,电子政务领域尤其如此。
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电子政务市场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3、电子政务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
论文发表,对策。
论文发表,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工作在摸索中前行。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业务水平不高,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快速健康发展尤其是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更是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严重脱节。
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1、地域发展非常不平衡。
一些落后地区在建立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会遇到比其他地区更多、更复杂的困难。
首先是资金投入不足。
对他们来说,如何解决在电子政务上的投资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其次是技术条件落后,有相当多的人根本没有能力或没有机会去认识和享受现代科技带给他们的生活变化,电子政务缺少社会利用的基础条件。
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问题【摘要】我国电子政务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背景下,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存在的问题包括信息安全、数据隐私保护、服务水平不均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并提高政府效能。
未来发展的方向应当是深化电子政务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促进政府效能提升。
通过这些努力,我国电子政务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化电子政务改革将进一步促进政府服务水平的提升,提高政府效能,为建设数字中国、智慧中国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关键词:电子政务、现状、问题、挑战、对策、发展方向、改革、政务服务水平、政府效能提升。
1. 引言1.1 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问题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政务工作的一种形式,是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的重要途径。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是信息化水平不够均衡,城乡数字鸿沟依然存在。
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电子政务建设滞后,部分地区的政府网站更新不及时,政务服务不够便捷,影响了公民和企业的利益。
我国电子政务还存在着信息安全风险和隐私保护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泄露问题频发,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政府部门需要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健全数据保护制度,确保政务信息的安全和可靠。
电子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有待提升。
部分政府网站功能单一,用户体验不佳,市民办事需要跑多个部门,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政府需要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为公民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只有深化电子政务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促进政府效能提升,才能更好地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
2. 正文2.1 电子政务发展的背景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建设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政府服务平台,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和政务管理的一种现代化形式。
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1. 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难以共享各级、各部门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互联互通程度低。
设备和软件存在重复购置,网络设施和传输通道分配不尽合理,内网、专网和外网的隔离方式还不明确,部分单位没有自己的内部局域网和政府网站,没有开发自己的业务应用系统,部门之间网络差距和信息差距较大。
缺乏区域性的政务统一基础网络信息平台。
电子政务现行建设和管理体制导致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各自为政,缺乏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部门之间相互封闭,信息化建设和信息资源拥有情况互不熟悉,资金和设备比较分散,信息沟通和管理协调难度增大,形成了网络上的“纵强横弱”和不同程度的“信息孤岛”,资源浪费严重,信息共享程度低,导致整合范围广,整合难度大。
缺乏电子政务发展总体框架和相互关联的部门规划。
一些单位和部门过分夸大本部门局域网的特殊性和工作信息的保密性,提出独立建设网络平台、数据中心、容灾中心、安全认证中心等,很少考虑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互操作。
部分单位在推进自己部门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中,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和发展定位,也没有与其他相关业务来往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没有和市信息化办协调,各自为政,盲目投资,导致一些资源的重复建设。
电子政务信息网络资源的标准规范尚未统一,条块分割,整合程度差,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造成了信息资源难以共享。
2. 办公自动化和应用系统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当前电子政务应用处于个别政务流程信息化阶段,流程整合和服务创新刚刚起步,政府部门之间协同办公的程度较低。
对业务管理系统和网络应用有迫切的需要,但多数政务部门的信息中心独自成功开发具有较高适用性和易用性的业务应用系统的能力有限。
办公自动化、决策支撑、应急指挥、社会保障、医疗保险、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等应用系统的本地特色不足,低水平重复开发严重,缺乏结合本地实际的自主开发的软件产品。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一、现状分析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手段,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推动政府管理现代化的一种方式。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发展成果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首先,政府网站建设取得了重要发展,各级政府网站数量逐年增加,内容丰富多样。
其次,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为公民、企业提供了便捷的在线服务。
再次,数字政府建设取得了突破,政府数据开放逐渐推进,数据共享和交换能力得到提升。
2.存在问题尽管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政府网站建设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内容更新滞后等问题,影响了公众获取信息的便利性。
其次,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尚未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还存在一定难点。
再次,数字政府建设仍面临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二、发展对策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提高信息公开透明度。
政府网站应及时更新信息,提供全面、准确的政府工作报告、政策解读等内容,以满足公众的需求。
同时,政府网站还应加强与社会媒体的互动,提高信息传播的效果。
2.推进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各级政府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
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推动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公民和企业在不同平台之间的便捷度。
同时,加强平台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
3.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府数据的开放和共享。
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数据的开放原则和范围。
同时,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4.提升电子政务人材队伍建设加强电子政务人材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备信息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材。
加强对电子政务人材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
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电子政务领域的研究和创新。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1. 现状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已取得显著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不够均衡。
一些发达地区在电子政务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一些欠发达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
其次,我国电子政务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一些政府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不足,导致电子政务服务的可用性和便利性不高。
此外,信息安全问题也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挑战。
2. 发展对策为了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对策:2.1 加强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升电子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可以通过完善政府信息化规划,加强信息技术人材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投入的效益等方式来实现。
2.2 推动电子政务服务的整合与共享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电子政务服务的便利性和一体化水平。
可以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2.3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是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部门应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监控和防护,确保电子政务服务的安全可靠。
2.4 建立公众参预机制电子政务的发展需要泛博公众的参预和支持。
政府部门应建立公众参预的机制,通过开展网上民意调查、在线政务咨询等方式,听取公众意见,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2.5 加强对电子政务人材的培养和引进电子政务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材。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电子政务人材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电子政务人材的素质和能力水平。
可以通过设立专业岗位、开展培训和考核等方式来吸引和培养电子政务人材。
3. 发展前景展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我国电子政务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政务服务。
同时,电子政务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一、现状分析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供高效、便捷、透明的公共服务,实现政府管理的现代化。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 发展成就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方面,政府网站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各级政府网站数量逐年增加,网站内容丰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另一方面,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也取得了重要发展,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可以在网上办理,方便了人民群众。
2. 存在问题尽管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政府网站建设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部份政府网站内容更新不及时,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其次,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还不够完善,一些服务事项仍需要线下办理,导致人民群众的办事效率较低。
此外,数据共享和信息安全问题也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瓶颈。
二、发展对策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发展对策:1. 提升政府网站建设水平政府网站是政府与人民群众进行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需要不断提升其建设水平。
首先,政府网站应加强信息更新,及时发布政府工作动态、政策法规等信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其次,政府网站应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为人民群众提供个性化的政务服务。
此外,政府网站还应加强与社会媒体的互动,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提高政府与人民群众的互动性。
2. 加强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政务服务平台是提供便捷、高效服务的重要手段。
应加强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在线服务事项,实现线上办事、线下服务的无缝对接。
同时,政务服务平台应加强与各个部门的数据共享,实现信息的互通互联,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政务服务平台还应加强信息安全保护,确保人民群众的个人信息安全。
3. 推动政府数据开放政府数据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基础,应加强政府数据的开放与共享。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政府数据的开放,鼓励企业、学术界和社会组织利用政府数据进行创新研究和应用开辟。
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提要】近年来,电子政务在我国发展之迅速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安全保障事关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利益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自身安全问题也随着科技的进步点的更加的突出。
本文就电子政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网络信息安全隐患、信息孤岛、缺乏规范和标准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字】电子政务信息技术安全管理发展趋势电子政务市政府部门机构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之间的分割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一、概述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在西方国家,政府机构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被称作“电子政府”我国的政府机构设置与运行模式与国外有很大差别,除政府首脑机关国务院之外,还有党中央、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为了反映我国政府机构的实际运行情况,我国将“电子政府”称作“电子政务”。
电子政府至今尚无确切的定义。
相传于传统行政方式,层层关卡以及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电子政务的最大特点在于运用信息以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行政方式的电子化,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高效快捷的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
政府机关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将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政府部门实行电子政务的效益在于:1.可以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2.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
3.有利于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4.有利于政府的廉政建设。
5.提高了行政监管的有效性。
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而电子政务作为政府部门信息化的主要运作和实现形式应运而生。
在世界各国为促进各国的国家信息化,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务名列第一位。
从当前电子政务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情况来看,电子政务将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利剑,是社会经济稳定健康良性发展的有力后盾和加速器,是文化信息传播和普及的撒种机,是国家军事国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力剂,是衡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是在信息时代构成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
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工作之一。
但是,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众的信任度。
本文将分析电子政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安全问题电子政务涉及到大量的政府机密信息和个人信息,因此安全问题一直是电子政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旦信息泄露,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对策:强化安全体系建设政府在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信息的安全保护。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管理,加强信息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的运用可以有效的预防信息泄露和安全问题。
问题二:信息孤岛电子政务配合政务资源现有部门进行系统集成管理,存在信息孤岛,如无法共享政府信息或职能相对较弱的系统往往不能与大系统接入,信息孤岛造成了信息的烟囱式间接流转、数据统计不够精确的问题。
对策:强化信息共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建立行政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把不同部门的信息统一整合,使政府的各个部门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访问,提高行政效率和信息服务质量。
问题三:服务内容不够满足公众需求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效率的提高,有些政府网站仅仅提供了基础的政务服务,对于更加深入的服务内容存在较大的欠缺,也有些政府网站在使用上有着较大的门槛,公众的使用体验不够友好。
对策:打造精细化政务服务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公众需求,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推进便民服务,对于政务服务的类型和内容进行精细化打造,注重提升用户体验,实现真正的用户服务共创。
问题四:网络安全法规体系不完善目前,中国网络安全法规体系不够完善,这一点也是阻碍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在处理跨境数据流转和网络金融等方面尚未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
对策: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完善网络安全法规体系,制定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加强对隐私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推动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更完善的电子政务合规机制,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浅析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浅析人类已逐步进入信息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政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先进信息技术,以加快政府信息化进程,发展电子政务是当前政府提高行政效率的必要手段。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其管理和服务的职能转移到网络上完成,同时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向全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
随着世界各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我国也加紧政府信息化的步伐,各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基础建设已初具规模,不同部门的局域网基本搭建完成,有些地区甚至已经形成了城域网的基本雏形。
政府内部通过网络化沟通和信息共享,办公效率大为提高。
虽然近几年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电子信息化基础薄弱以及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成熟度不够,使得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
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1.政府对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明确的发展策略。
我国在发展电子政务方面存在不少错误认识。
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不重视软件的开发和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而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结果很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另一种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为把政府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络就万事大吉,不能结合本部门业务选择出切实为社会公众服务、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切入点,仍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另外,对电子政务项目投资多少、如何运行等情况思路不清,提出的资金需求有的不切实际。
2.电子政务的发展存在重硬件建设轻开发使用、重电子轻政务的现象不少领导者只是把电子政务当成一种新技术,以为只要投资,有了硬件设备就算建成电子政务。
分析当前电子政务存在问题及对策
分析当前电子政务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的创新。
我国电子政务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对行政改革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电子政务建设当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困境,提出了优化电子政务的对策。
关键词:电子政务存在问题对策 1.当前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公务员对电子政务认识不到位政府部门运用电子政务的目的就是更好的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但是不少公务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却不到位。
有些公务员认为购进几台计算机,然后再聘用几个计算机专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就是实现了所谓的电子政务,而没有推动电子政务的建设。
还有的公务员认为政府实行电子政务以后,提高了办公效率,会带动机构改革和人员裁撤,害怕自己岗位不保,因此持有消极态度。
存在数字鸿沟数字鸿沟就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和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
我国在不同地区之间、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教育程度的阶层之间和不同收入水平的阶层之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数字鸿沟。
法律建设滞后现代的西方国家很早就采用法律的方式保障政府信息公开的合法性和安全性,而我国的电子政务在法律建设方面很是比较滞后的。
信息安全问题是信息络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络病毒和络犯罪对络系统安全和络信息流安全都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合作我国政府没有对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宏观规划,也没有提出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使电子政务长期处于一种无规划状态。
各级地方政府在运用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往往采用自己认为合理的标准、各自为政,他们忽视合作或不愿合作,导致部门之间的信息不能合理有效的交换流动,出现条块分割的现象,这与电子政务要求的统一性、开放性和交互性是相违背的。
存在信息安全隐患如今,络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络也带来了安全隐患,有的络高手能够利用络窃取他人的重要资料、经济情报等信息。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电子政务的界定自20世纪90年代电子政务产生以来,关于电子政务的定义有很多,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将电子政务定义为,政府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手段的密集性和战略性应用组织公共管理的方式,旨在提高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社区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度。
世界银行则认为电子政府主要关注的是政府机构使用信息技术(比如万维网、互联网和移动计算),赋予政府部门以独特的能力,转变其与公民、企业、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这些技术可以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向公民提供更加有效的政府服务、改进政府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关系、通过利用信息更好地履行公民权,以及增加政府管理效能。
因此而产生的收益可以减少腐败、提供透明度、促进政府服务更加便利化、增加政府收益或减少政府运行成本。
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一,自20世纪90年代电子政务产生以来,关于电子政务的定义有很多,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主流的有一下几个观点:1),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将电子政务定义为,政府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手段的密集性和战略性应用组织公共管理的方式,旨在提供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社区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度。
2),世界银行则认为电子政府主要关注的是政府机构使用信息技术,向公民提供更加有效的政府服务、改进政府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关系、通过利用信息更好地履行公民权,以及增加政府管理效能。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安全保障事关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众利益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变得更加突出、严重。
认识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保证电子政务的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它是运用信息以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公众摆脱传统的层层关卡以及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并依据人们的需求、人们可以获取的方式、人们要求的时间及地点等,高效快捷地向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
政府机关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也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
近几年来,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成绩有目共睹,在某些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多方面的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电子政务发展目前还只能说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理论、实践问题需要分析研究,也有很多实际困难需要去面对和解决。
一、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观念上的误区.有些人认为OA就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上级的指令,电子政务是一种补充,项目资金应用于购买设备等。
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
(二)我国电子政务缺乏整体性规划和统一标准.在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
数字鸿沟的出现困扰着电子政务的实施;地区不平衡,一些落后地区在建立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会遇到比其他地区更多、更复杂的困难;部门不平衡,从全国范围来看,还有很多基层的政府机关根本就没有建网,更谈不上搞什么电子政务了;即使是那些建立了网站的政府机关,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不仅功能少、质量差,而且实用性、互动性不强。
(三)资源利用不合理.“信息孤岛”现象、网站信息陈旧资源浪费现象等普遍存在.与西方国家以“区域性管理为主导"的网络体系不同,我国采用的是“区域管理与行业管理并存”的网络体系,且在具体实施中多以纵向的网络建设为主,逐渐形成了网络分离和条块分割的局面.在这样的网络结构中,链路备份困难,带宽难以共享,网络难以互联,管理投入过大,由此引发了“信息孤岛”问题,造成各种资源的极大浪费。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标题: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引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然而,我国电子政务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出发,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
一、现状分析1.1 政府信息化水平不平衡我国各地政府信息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地区政府信息化建设滞后,导致服务水平不均衡。
1.2 信息安全问题突出电子政务系统存在信息泄露、数据安全等问题,信息安全隐患较大。
1.3 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部分电子政务服务存在操作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用户体验有待改善。
二、发展对策2.1 推动政府信息化均衡发展加大对落后地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
2.2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
2.3 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电子政务服务流程,简化操作步骤,提高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三、加强技术支持3.1 推广云计算技术利用云计算技术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降低系统建设和运维成本。
3.2 推动大数据应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政府数据,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3.3 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四、加强人才培养4.1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电子政务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政府信息化专业人才。
4.2 加强人才引进和流动吸引高端人才加入电子政务领域,促进人才流动和交流。
4.3 提高人才培训水平加强对电子政务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五、加强监督和评估5.1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电子政务系统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5.2 强化政府责任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电子政务发展的领导和指导,承担起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责任。
5.3 提高公众参与度鼓励公众参与电子政务建设和监督,增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
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开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电子政务的开展背景电子政务(E-Government)是近几年伴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生事务而出现的新概念,所谓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部门通过以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信息通信技在政府事务中的应用,以改变政府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使政府的效率和效劳能力等各方面的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创造出更优秀的政府。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立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
国研究者将我国电子政务开展阶段进展了归纳,认为我国电子政务开展经历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专业领域信息化、政府上网工程实施和全面电子政务建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办公自动化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
这一阶段,政府办公使用计算机、、打印、复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协助处理信息,从而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第二阶段为专业领域信息化阶段,从1993年至1998年,此阶段是政府为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开展信息化而提出的计算机联网、应用工程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为金字工程建立。
起步于1993年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现已开展到"12金〞甚至更多,即金税、金财、金盾、金审、金贸、金农、金保等;第三阶段是政府上网工程阶段,从1999至2002年。
1999年1月22日由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联合40多家部委办局发起召开的"政府上网工程启动大会〞,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了政府上网工程,并把当年确定为"政府上网年〞,中国电子政务开展进入了实质性建立阶段。
截至2002年底,各级政府在gov.上注册的域名数量就达6686个,已经建成的琳琅满目的政府门户数量达4929个。
国家各部、委、办、局以及地市级以上的地方政府都已建起了自己的,一些经济中心城市的政府已初具规模。
第四阶段为全面建立和理性开展电子政务阶段,2002年底至今。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对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逐渐增多,这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比如:政府领导、IT 行业以及社会公众。
近些年,电子政务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是,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引发了各种问题的产生,严重阻碍了电子政务发展的脚步。
因此,如何解决这些现存的问题,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正逐步成为学术界各学者关注的焦点。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特点及发展现状(一)电子政务的概念电子政务简而言之就是将政务电子化、信息化。
是通过运用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重组政府的工作流程以及组织结构,使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在络上得到实现。
政务电子化、信息化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全面、更优质、更规范的管理与服务。
是一项全新的政府运作模式。
(二)电子政务的特点电子政务与传统行政方式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是一项全新的政府运作模式。
总体来讲,电子政务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电子政务实现了政务工作无纸化,即电子政务的出现,变更以往传统的行政工作方式,全部流程都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完成。
其次,信息传递络化,即是指政府部门与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的之间的信息交流都可以通过政府建立的独立的页站来完成,打破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
进一步减少了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交流障碍。
最后,电子政务实现了行政法律关系电热虚拟化。
电子政务对政府本身而言不仅强化了其信息服务的职能,实现了政务信息公开化,政府自身也能通过络获取资源、信息。
对促进政府管理及服务职能的进一步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发展现状我国电子政务的开端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从时间上来讲,比西方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起步要晚得多。
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我国的信息化技术发展与西方国家相比相对滞后,信息化水平偏低。
我国区域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
导致各地区发展出现不平衡现象,主要是受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政府电子政务存在问题及对策
目录一、政府电子政务的内涵 (2)二、我国政府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2)三、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一)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发展落后于先进信息技术国家 (4)(二)认识上还存在不少误区 (4)(三)政府电子政务基础信息建设落后 (4)(四)政府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也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 (4)(五)政府电子政务立法滞后 (5)(六)政府电子政务的内容亟需充实 (5)四、影响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的因素 (5)(一)体制因素 (5)(二)信息环境因素 (6)五、加速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 (6)(一)借鉴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经验教训,发挥后发优势 (6)(二)尽快出台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的整体规划和统一的技术超标准 (7)(三)健全政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护体系,完善法律制度 (7)(四)加快各级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培训,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 (8)(五)建立政府电子政务服务大厅,为公众提供方便 (8)(六)开发政府电子政务智能服务终端 (8)(七)扩展政府电话功能至电子政务应用 (8)参考文献 (9)浅析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政府电子政务就是政府部门办公事务的网络化和电子化,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NT技术为基础,通过虚拟政府网站将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按照设定的程序在网上实施的一种工作方式,是电子政务的物化形式。
在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政府工作中的应用是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目标提出来的。
1993年底,为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
“三金工程”是我国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是我国电子政务的雏形。
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是促进政府行政改革的重要手段,电子政务的建设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现代化水平,提高政府竞争力举足轻重。
本文对电子政务的内涵、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制约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提出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及建议,旨在推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电子政务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中推广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是当代政府管理创新的主要方面。
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应用不断深入,其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
因此,加强对我国电子政务立法问题的研究,认真分析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现状,系统总结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推动我国电子政务持续、健康发展和促进我国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现状从世界范围看,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本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法规。
如英国2001年5月通过的《电子通信法》,确立了数字签名的法律地位;新加坡制定了《信息安全指南》、《电子认证安全指南》,为其电子政务发展在法律上提供了依据;美国目前已形成以《电子政府法》为核心的较为完善的电子政务法律体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起步较晚,其相应的立法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先后出台了一些与规范电子政务发展有关的法律法规。
根据这些法律法规与电子政务发展和建设的关系可归纳为4类[1]:(1)计算机法,主要是有关计算机系统安全和保密的法律规范以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法,如《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
(2)互联网法,主要是针对国际互联网的接入、安全、设施、经营以及主管部门等事项做出规定,如《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互联网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暂行规定》等。
(3)信息法,主要是有关政府信息化的法律和规章,如《北京市政务和公开服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条例》等。
(4)政务公开法,主要是对政府有关业务流程和政策制定、执行及结果的公开,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草案)》、《行政许可法》、《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等。
总体上说,我国电子政务立法还处于“无纲领性立法、无确定立法规则、无有效的立法评价及监督机制”的三无状态[2],现有法律法规的法律效力层次低,规章占大多数,至今我国尚未出台关于电子政务的纲领性立法以及明确的立法规则,更不用说评价及监督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整个趋势看,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建设是良性的,不断发展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建设不仅仅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子政务法制环境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阻碍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立法存在诸多缺陷,未有纲领性法律文本。
3、对原有法律法规的不断更新。从1994年开始建设电子政务法律体系,已经历时18年。法制化建设不仅仅是出台新规定、新法规。同时,也必须因时对原有法规进行修改。以《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实施细则》为例,其自1997年颁布以来,已经累计修订4次,2003年一次,2009年又重新修订,2012年5月28日,最新的域名注册实施细则出台。这多次修订,也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轨迹相吻合,体现了我国电子政务法律建设务实、合理的一面。
一、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化发展概况
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化建设可以追溯到1994年2月18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这是我国第一步计算机安全法规。这一时期,电子政务法制建设以探索为基调。一方面,当时的电子政务、电子化办公并未在国内得到普及和重视。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办公网络,为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这可以算是我国电子政务的雏形,但其仅仅在国家机关内部构建,远远未达到电子政务“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另一方面,当时的法制环境比其当前更为薄弱,人民的法制意识极为单薄,社会刚刚从文革的动荡中转过来,整个社会的立法工作才刚刚开始。因此,无论是从电子政务发展的角度而言,还是从在那一时期法制化发展的角度而言,90年代的电子政务法制化才刚刚是探索、起步的阶段。
从立法而言,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我国电子政务法律体系虽然初步建立,但是,这一法律体系是极为不完善的。首先,其缺少一个纲领性的法律法规。如美国在2003年专门制定了纲领性的《电子政务法案》。而在中国,不仅没有纲领性的电子政务类法案,而且,我国的行政法体系尚处于建设阶段,也并不完善,时自今日,任未有程序性的行政程序法出台。可以说,从整个法律环境而言,都是有所欠缺的。
浅谈中国电子政务再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我国电子政务法制息化发展的成果,但任何技术如果没有法律进行制度保障就将失于无序。本文对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化的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重点解释了当前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化存在问题,并提出了适合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化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电子政务,法制化,问题,建议。
1997年,是这一阶段的一个高潮,电子政务法制化建设迎来了一次丰收。5月20日,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出台,同日,《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实施细则》颁布,后者有效遏制了当时国内域名被外国投机者大量抢注的现象。5月30日《中国互联网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出台。12月,出台有《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伴随着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的电子政务法律体系开始得到初步的建立。但是,透过以上法律文本我们很容易发现,当时的法律制定更多的是在信息技术层面的支持,无论是域名抢注还是信息安全,更多的都是对电子信息技术的法律支持,可以说,在这一阶段,电子政务法制化关注的法律阶位较低。
2000年起,是电子政务法制化建设的又一阶段。这一阶段电子政务开始大规模的向各级政府普及,政府门户网站大量出现,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也开始采用电子化服务的方式。这一时期,电子政务法制化建设突显出三个特征。
1、高阶法的出台。2004年颁布的《行政许可法》明确了电子政务的方向和原则,使电子政务获得了法律的认可。2005年《电子签名法》的出台,赋予了数据电文和电子签名法律意义,从而促进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这两部法律,相比较之前制定的法律,都属于高阶法的范畴,在法律运行中,高阶法优于低阶法,从而,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统筹作用。
2、法律文本开始显现政府服务定位。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在电子政务过程中也越来越明确自己在信息网络社会中的作用。北京的首都之窗、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其他各地优秀的政府信息门户诸如宁波、深圳等城市的政府网站,都体现出了一站式服务的特点。而随着电子政务朝服务型发展,其相关法律也不断明确电子政务“服务”之本。如《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规定“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2002年《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适时提出比较成熟的立法建议,推动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可见,电子政务相关法律已经初步形成一套基本完整的法律体系,并推动电子政务发展。
2、立法层次不高且结构不清晰。
我国电子政务的立法多为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立法层次较低。且立法采用分散式立法方式,但由于法律建设初期,法律文本数量少,覆盖面窄,各法律法规间相互较为独立,没有形成很好的联系,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在电子政务领域,时常遇到有许多事项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未能得到事先的明确。
所谓电子政务,即指各种公务机构通过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政务活动方式的变革,提高行政效率,发展民主决策进程,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与结果。其实质为社会信息化大潮中政府服务的信息化,从而得以形成新的信息化的政府管理体制。我国电子政务这几年的发展,从技术层面而言,尤其是硬件设施建设方面与西方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差距不大。但是,由于诸多原因,电子政务的软条件建设十分欠缺后落后,尤其是电子政务法制化进程,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显滞后。电子政务发展所需的法制机制很不完善,在目前我国,法律不仅未能成为政务电子化开路的先锋,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都在阻碍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