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编6(无答案)
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033f0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4f.png)
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试题一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7分)谁更容易相信“阴谋论”?彭凯平①法国极右翼势力差点赢得地方选举,让世界虚惊一场。
正如《经济学人》所言,美国的特朗普和法国的勒庞并非孤例,美欧民粹主义勃兴乃二战以来前所未有。
与政治极端主义勃兴同样需要警惕的,还有“阴谋论”,心理学研究发现,这两者如同孪生兄弟。
②发生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很多重大政治事件,。
③很多政治极端主义虽然走的是两个极端,或左或右,但他们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倾向于相信“阴谋论”。
比如很多德国纳粹相信德国一战战败的原因是犹太人的阴谋;相对应的是,美国的麦卡锡主义认为红色共产主义已经渗透进了美国政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④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政治立场绝对相反的人也经常会利用同一个“阴谋论”,只不过是把矛头颠倒过来了。
比如,网上盛传的所谓《中情局十条诫令》,起先是被英美的右派说成是共产主义革命的规则。
而后来在中国,则将其说成是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1951年的“极机密行事手册或行动手册”中的内容,以激发中国人民的反美之心。
如今,类似的如“转基因阴谋论”“金融阴谋论”“气候阴谋论”等,是中外共有、左右派共享的典型舆论。
⑤为什么政治极端主义者容易相信这些“阴谋论”呢?荷兰的三位心理学家设计了四个心理学实验。
⑥研究一:该研究共招募了207名美国被试者,后来回收有效数据187份。
研究者测查了被试者对“金融危机阴谋论”和“气候变化阴谋论”的相信程度(从1到7);同时,为了进一步测试是否政治极端主义者只是对与政治有关的社会事件更加具有妄想症,实验还在两个“阴谋论”的分析中加入了一个“人际妄想症测试”。
⑦结果发现,对“金融危机阴谋论”和“气候危机阴谋论”的相信程度与政治极端主义倾向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与妄想症无关。
说明相信这些“阴谋论”的人心智是正常的,只不过思想偏激些。
⑧为了进一步探讨这种相关关系是否存在于其他“阴谋论”中以及可能的原因,研究者又进行了下面的研究。
2020年高考语文最新模拟试题精编拟试题06 名篇名句默写(解析版)
![2020年高考语文最新模拟试题精编拟试题06 名篇名句默写(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1eb6792650e52ea5418983d.png)
专题06 名篇名句默写(解析版)【考点解读】“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接受熏陶,提高语文素质。
所谓“常见的”,一是知名度高,二是常被引用。
所谓“名句”,是指在内容方面,或揭示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事物的真相,或抒写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博大胸怀,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在表现手法方面,构思精巧,想象、联想丰富,角度新颖,手法独特;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具体内容包括格言(含有劝诫意义的语句)、名言警句(语言精练、内容丰富的语句)和名篇中的主旨句等。
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
【命题角度】名篇名句默写为情景式默写,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背诵原文,还要能够理解其意思。
在最新模拟试题中,《师说》和《离骚》出现的频率很高,且出现了将6句合并在一个文段内考查的新题型。
【方法点睛】名句默写要注意字数与字形,字数要不多不少,字形要笔画清晰,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需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题精选】一.(2020·湘赣皖十五校高三下第一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疫情爆发后,很多人谈“鄂”色变,几乎忘了湖北之美,西起重庆奉节、东至湖北宜昌的长江三峡便是盛景之一。
《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了精妙的描写:“______,______”。
黄州赤壁更是因苏东坡的《赤壁赋》而名扬天下,其中,“______,______”写出了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壮阔景观。
除了自然景观,湖北还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屈原更是生长于此。
如果屈原目睹疫情之下百姓的生活,必然会伤心感叹“______,______”(《离骚》)。
2025届高三语文11月新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高三语文11月新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d8e49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9.png)
2025届高三语文11月新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3.1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龙一精灵是否存在,至今仍神龙不见首尾,故大可认定其为虚构之物。
其起源于原始先民们对神秘自然力量的畏惧乃至思考,又在后人推波助澜的演绎中获得了丰富。
然遍察有关龙的资料,种种造龙术皆有牵强附会之嫌。
道教称龙为蛇修炼演化之物。
佛教尚未东传之时,由于汉文化的融入,教义中方有了龙的雏形,可以说其中为佛护法的八部天龙仍为汉化物。
儒学讲究格物致知,不语怪、力、乱、神,然而在明确龙一物能够附载众多的儒学思想,能够起到维护社会稳定和调整人的道德水准的作用时,也是默认具有孝悌仁爱的龙王存在的。
在宗教产生之前,原始先民们的造龙术采用的是组合法,杂糅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等常见事物的部分体貌特征合而为龙,后世在此基础上又尽力美化,使其向更加威猛、神异的方向丰富发展。
但是,各种造龙术仍然没有揭示一个根本的问题:为什么要造龙?我考证原因,当与闪电有关。
夏季的电闪雷鸣之际,黑云中的闪电给予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个长长的怪物形象。
它会以不同的姿态、在不同的方位出现,然总不改其修长的形状,叱咤的情态,接着便有狂风暴雨形成。
古人惊恐之余,缘何不会产生幻想?那黑云之后,定然有着一条长身子的怪物在行云播雨。
这大约即是龙产生的真正原因。
此观点之知识产权应为我所拥有,如若前人早有如是论述,也是我孤陋寡闻,书仍未读尽之故。
然知识产权又有抢注一说,特于此先行抢注了。
中国文化书库中,关于龙的故事不胜枚举。
【高考冲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卷(六)-语文(附答案及答题卡)
![【高考冲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卷(六)-语文(附答案及答题卡)](https://img.taocdn.com/s3/m/6ecc5901bceb19e8b8f6baa7.png)
言官选任尤为严格!言官的职能主要是进行谏诤和封驳&纠举百官&肃清吏治!俗 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言官要起到肃清吏治的作用&由谁来担任言官就是非常慎重的 事情了!朱元璋要求由#贤良方正$之人来充任言官&内存忠厚之心&外振正直之气&政治 上一定要忠君爱国!明成祖朱棣则进一步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治$&器识远大&学问 赅博!不仅如此&明代还要求言官有实际的仕途经历&不是仅凭借书本上的抽象理念来 行事&而是能真正切入实务&不务空言!由于言官的道德劝谏职能&就必然对言官任职资 格提出了专业技能之外的更多要求&首先是任职回避!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父兄 现任在京三品大臣&其子弟为科道言事官者&俱改任别衙门&照例循资外补!$其次对言官 出身有资格限制!明代规定&不能选用胥吏出身者为言官&如果曾犯#奸贪罪名$&也失去 获选资格!总之&言官的选任在官员选任体系中属于最为严格的范围!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分" )%传统中国对官员的监督主要有两个维度$言官系统就是从法律和道德两个方面对官 员进行监督# *%明成祖朱棣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治)$还要求言官要有实际的仕途经历$能真正 切入实务# +%言官群体的存在使明代吏治的清明度较好$言官也认为只有挨板子%受打击报复才 是尽了职责# ,%言官的监督$使严嵩%严世藩父子伏法*言官的监督对保持明朝地方政治的正常运转 也很有效#
北京市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北京市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454c3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6.png)
北京市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露从今夜白诸荣会白露应该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有诗意的一个吧!“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是一代来雄曹操对她流露出的感伤,为红颜易老、青春易逝;这是贵为天子的曹丕,面对她而生出的感慨,为天地的苍凉,为生命的无奈;“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这是陶渊明为她的清丽、多情而对她生出的多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是诗圣杜甫遭遇国破家亡后,从她那儿得到的慰籍……白露,完全是一个诗意的存在,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抑或在中国文化中!诗意来自于美好。
白露是一个美好的节气,所有用来描写秋天美好的陈词滥调,诸如秋高气爽、月白风清、天高云淡、秋水长天等等,差不多都可用来描写白露时节的天、地、山、川、人、物、风、雨……此时,天的色泽由浅蓝或湖蓝变成了一种瓦蓝,蓝得深而明亮,翠而透明;天的高度似乎因之上升了许多,徜徉其间的云朵,较之于先前既少了许多,又薄了许多,仿佛棉絮不太够而勉强做成的被胎,飘在了天空;其飘荡的速度是缓慢的,姿态是从容的。
想来这都是因为风行进的步伐放慢了的缘故吧?此时的风不像春天的风浩浩荡荡,更不像夏天的季风和台风,总是一路向前,争取恐后,催枯拉巧,而是呈现出一种自由自在、不凉不热、不急不燥的特点,步子缓缓的,动静轻轻的,调门低低的,其风格如中年人行事,举止得体、从容稳妥、恰到好处。
是的,季节已到秋季,如人生已到中年,且秋至白露,也该是中年中之中年了,花花草的春天,醉入花丛的夏天,早已成了曾经的沧海;看眼前的大地之上、秋光之下,那些娇嫩、艳丽的花朵,经过一个夏天的激烈竞争,该争得和能争得一席之地的,早已用累累的果实确立了自己的存在;而没能争得的,早已零落成泥。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六)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六)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1a152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b.png)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六)附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集大成”这个词,如果从字面上理解,似乎仅仅指集过去之大成,但事实上不仅如此。
孟子称孔子“集大成”,主要是因为他在继承遗产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从而为其后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制定了完整的指导思想。
由此可见,孔子之“集大成”,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承前,而在于启后。
杜诗也有同样的情况。
入宋以后,人们对杜甫的巨大影响愈来愈清楚,进而赞不绝口了。
王禹偁说:“子美集开诗世界。
”宋代诗人基本上被笼罩在杜诗的巨大影响之内,所以张表臣说:“有能窥其一二者,便可名家。
”在我们今天看来,杜甫总结并发展了他之前的一切诗歌遗产并影响了在他以后历时一千多年的诗歌史。
杜甫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急剧变化的大时代。
在艺术上登峰造极的杜诗、韩文、颜字、吴画先后出现在那个时代,并不是偶然的。
苏轼最早称杜诗、韩文、颜书为“集大成者”。
苏轼的目光是犀利的,他第一个看出杜诗是古典诗歌的一大转变。
同时他也看出了“集大成者”的实践所显示的穷则变的内涵。
从东汉至盛唐,五七言诗歌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其总的趋向是不停地向前发展的。
唐人虽然对六朝诗歌的淫靡之气颇为鄙薄,但在艺术上却正是六朝诗的直接继承者,从陈子昂到李白,并无例外。
到了杜甫,则以集大成者的姿态,对前人的诗歌遗产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从表现对象到创作手法,从诗歌体裁到修辞手段,前人在诗国中留下的丰富积累都在杜诗中汇总起来了。
在杜甫之前,建安七子用力描摹动荡的社会现实,曹植、阮籍着意刻画深沉的内心律动,陶渊明善于把田园生活纳入他的恬静心境,谢灵运擅长摄取山川景物的奇丽外貌……到了杜甫,则对上述的题材内容兼收并蓄,而且使它们互相渗透、融合,从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最深沉的内心独白,却偏偏揭露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惨状。
六月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六月高考语文模拟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156dc8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1.png)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逊(xùn)恣意(zì yì)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B. 蕴藏(yùn cáng)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huàn)C. 翩跹(piān jiān)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比比皆是(bǐ bǐ jì shì)D. 蕴育(yùn yù)赴汤蹈火(fù tāng dǎo huǒ)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 jì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学校决定聘请一些有经验的老师。
B.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C.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D. 近期,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那个画家用一支铅笔在纸上勾勒出美丽的风景。
B. 她的书法作品在全国书法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C. 他的演讲充满激情,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D. 这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读者喜爱。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这位学者对历史的研究非常深入。
B. 她的歌声悠扬动听,让人陶醉。
C. 他在工作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敬业精神。
D. 这本书的内容通俗易懂,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阅读。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我们要发扬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奋斗。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六)及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六)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94098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8.png)
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①陈师道②重楼杰观屹相望,表里山河自一方。
小市③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晚风长。
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
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注)①寇十一:即寇国宝,从陈师道学。
白门,徐州城门名。
②陈师道,北宋诗人,元祐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曾任徐州教授,其政治上接近元祐党人。
本诗作于元符三年春天,宋哲宗死,徽宗即位,之前反对变法、遭严酷打击的元祐党旧臣逐渐被召回。
③小市:徐州地名。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首句写登城所见的雄伟壮丽之景,“屹相望”写出了楼观高耸对峙的样子。
B.第二句写徐州城的地理形势,此处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堪称一方重镇。
C.第四句写诗人回家之后伫立门前,晚风吹动衣衫,顿生凉意,让人怅惘不已。
D.诗题中的“和”字表明这是一首和诗,应是诗人为酬答寇十一同题材的诗而作。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节”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扬雄撰、晋代范望注的《太玄经》卷一之《差》的注文中。
当然,《太玄经》注文中所谓“春节”还不是我们今天作为一年开始的正月初一,而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个节气。
由于这个节气标志着阳气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转折,古人对其特别重视,而后逐渐延展开来,形成了系统的历法礼仪。
关于春节的礼俗,无论是经典文献,还是地方志书,都有大量记载。
如《吕氏春秋》卷一《孟春纪》称:“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
…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忒,无失经纪,以初为常。
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亲载耒耜措之,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
高考仿真模拟试卷卷六语文
![高考仿真模拟试卷卷六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d1add7b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12.png)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却有不少人在消费观念上陷入了误区。
B.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我国将进一步加强监管,对那些生产不合格食品的商家,一经查实,将依法予以严惩。
C. 读了这篇小说,使我深感作者对农村改革问题的关注。
D.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蜿蜒(wān yán)倾盆大雨(qīng pén yǔ dà)谈笑风生(tán xiào fēngshēng)B. 腹背受敌(fù bèi shòu dí)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源远流长(yuán yuǎn liú cháng)C. 载歌载舞(zài gē zài wǔ)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欣欣向荣(xīn xīn xiāng róng)D. 轻歌曼舞(qīng gē màn wǔ)溢于言表(yì yú yán biǎo)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老师批评了他。
B. 他考取了大学。
C. 我看不懂这篇论文。
D. 这本书很畅销。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追求绿色、健康、环保的绿色消费观念逐渐成为主流。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C. 这座大楼的落成,标志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整套及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整套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240b9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c.png)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翘首以盼惊心动魄草长莺飞B. 豁然开朗息息相关震耳欲聋C. 毛遂自荐悬梁刺股声东击西D. 气壮山河赏心悦目拔苗助长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天气变化无常,所以这次活动不得不推迟。
B.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给全体教师提供一次培训的机会。
C. 他的成绩虽然一直名列前茅,但并不骄傲自满。
D. 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所以请大家放心。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他在比赛中一马当先,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B. 她的书法作品在全国书法比赛中荣获了一等奖。
C.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D. 这个计划已经上报给了领导,等待他们的审批。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公园位于市中心,环境优美,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B. “这个周末,我们一起去爬山吧!”小王兴奋地说。
C. “你听说了吗?明天学校要举行运动会。
”老师问道。
D. 他正在读一本关于历史的书,书中详细介绍了古代文明。
5. 下列各句中,句式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多才多艺。
B. 老师要求我们按时完成作业,不得抄袭。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 他看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走进历史历史是一座巍峨的长城,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兴衰;历史是一片浩瀚的星空,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走进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历史的长城,由无数英雄豪杰的奋斗组成。
他们或戎马倥偬,或文治武功,或坚守信念,或勇于创新,共同书写了人类文明的辉煌篇章。
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秦朝的强盛;汉武帝开疆拓土,使汉朝进入鼎盛时期;唐太宗贞观之治,使得唐朝成为世界强国;成吉思汗征服四方,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
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六
![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六](https://img.taocdn.com/s3/m/aca4054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c.png)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蕴藉惊愕汲取草菅人命B. 轰鸣纷至沓来前仆后继奔走相告C. 瘦骨嶙峋独辟蹊径雅俗共赏望文生义D. 前程似锦息息相关毛遂自荐脱颖而出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有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再加上人民的艰苦奋斗,就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
B.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过去认为不可能的事已经变成了现实。
C. 文章的主旨是,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自己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
D. 对于这次考试,全班只有小王一个人没有不及格。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修边幅,但才华横溢,是公认的“怪才”。
B. 这次会议上,领导们高瞻远瞩,为我国的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
C. 面对困难,我们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钉子精神”。
D. 她在台上表演,台下观众如痴如醉,场面十分热烈。
4.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他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不忘学习,充实自己。
B. 他的言行一致,为人诚实,深受同事们的喜爱。
C. 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他毅然决然地拒绝了那份工作。
D. 她身材苗条,容貌秀丽,是我们班上的“班花”。
5. 下列各句中,句式杂糅的一句是()A. 这件事已经水落石出,他也就没有必要再隐瞒下去。
B. 她把同学们的学习情况都了解得清清楚楚。
C. 他的演讲不仅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而且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D. 这本书内容丰富,不仅适合中学生阅读,也适合大学生阅读。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这是他努力的结果。
B.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C. 老师的教育使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时间。
D. 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圆满解决,大家的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部电影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票房收入也相当可观。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50484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4.png)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文章内容省略。
1. 文章中提到的“他”指的是谁?(4分)2.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现“他”的性格特征?(6分)3.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
(8分)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文言文内容省略。
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0分)(1)加点词1(2)加点词2(3)加点词3(4)加点词4(5)加点词55.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文言文句子1(2)文言文句子26. 文章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8分)7.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8分)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4分)A.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别人解释这个问题。
B.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别人解释这个问题。
C.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别人解释这个问题。
D.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别人解释这个问题。
9. 阅读下面的句子,找出并改正其中的错误。
(4分)句子内容省略。
10. 根据语境,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连贯的话。
(6分)①句子1②句子2③句子3④句子4⑤句子5⑥句子611.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6分)材料内容省略。
四、写作(60分)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材料内容省略。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 “他”指的是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即作者的父亲。
(4分)2. 作者通过“他”在家庭中的辛勤工作、对子女的严格要求以及在社会中的正直行为等细节描写来表现其坚韧不拔和正直无私的性格特征。
(6分)3. 文章的主题是探讨家庭与个人成长的关系,通过“他”的形象,展现了家庭成员对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以及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感。
(8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 (1)加点词1的含义是……(2分)(2)加点词2的含义是……(2分)(3)加点词3的含义是……(2分)(4)加点词4的含义是……(2分)(5)加点词5的含义是……(2分)5. (1)文言文句子1的现代汉语翻译是……(4分)(2)文言文句子2的现代汉语翻译是……(4分)6. 文章中作者表达了对……的赞美和……的批评,通过对……的描写,传达了……的情感。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精编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精编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09523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8.pn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gù)B. 惟妙惟肖(wéi)C. 豁然开朗(huò)D. 情不自禁(jīn)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也增进了友谊。
C. 这篇文章虽然观点新颖,但论证不够充分。
D. 我对他的决定表示不满,认为他的想法太天真。
答案:B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原因,比赛被迫推迟。
B. 他的演讲非常成功,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C. 我知道这个消息后,心里感到非常不安。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但价格却很便宜。
答案:A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B. 这位作家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尤其是年轻人。
C. 在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的表现非常出色,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D.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答案:C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
B. 这位科学家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 这本书的内容很有深度,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有些难以理解。
D. 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许多毕业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答案:A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1)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科技创新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2)首先,科技创新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无人机喷洒农药、智能灌溉等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024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49e01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13.png)
2024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024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订正、汲取教训、锲而不舍、撒手锏B. 修茸、一筹莫展、越俎代庖、狙击手C. 针砭、明察秋毫、咎由自取、口头禅D. 矍铄、言简意赅、气冲霄汉、洗脚婢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既要传承传统文化,又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时代环境。
B.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恶化导致生物灭绝,人类要善待大自然。
C. 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人民的意见,以确保“禁烟令”的顺利实施。
D. 即使生活再艰辛,我也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因为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科学家。
3、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小说集《呐喊》的是:()A. 《孔乙己》B. 《背影》C. 《荷塘月色》D.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未几,夫恬上前,问所欲言。
王曰:“吾欲言南尚可斗太守恶其无状。
”恬曰:“前日恬罪甚重,郎中令劳赐如令,是恬与并得罪。
”夫恬曰:“死未晚也。
”恬闻天下之至苦也莫苦于狱吏而吏道也莫患于无文而止在促捕之众也幸而道不携犹破折锐首而折左股而话之犹无所羞而夫恬为上相与为朝廷之法而以贾竖受货为资而挛拘牵张于辞语者恶独安?窃见郡县之吏徒以阿坐为毕能郡之大者也吏安得不悉虎狼还以道为尚父且父之不德而咎若曹罪乃大矣陷乃公独痴牧羊而道苦索则何?”恬不为理,引首以塞其气。
相与营当引太守舍,驾不能过半涂,良市卒正言于从者曰:“可与杀牛茵茵也。
”而恬得兵甚备,因恬请曰:“窃闻恬为人臣,佞而无骨,畏强怀弱,以货自免。
骄君甚则贵而求逆,暴君甚则利而求逆。
恬不知为死计,而尚与贾竖受货。
”恬得死诚节矣!4、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前日/恬罪甚重B. 贾竖/受货为资/而挛拘牵张于辞语者/恶独安C. 引首以塞/其气D. 可与杀牛茵茵也5、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夫恬认为自己的罪行很重,所以觉得自己应该被处死。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电子版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电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cbd5b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4.png)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畏首畏尾毫厘不爽B. 豁然开朗气喘吁吁C. 胸无点墨震耳欲聋D. 惊涛骇浪落落大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B. 他的演讲既生动又感人,赢得了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
C. 通过这次比赛,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D. 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受到了广泛关注。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你这个想法太天真了,还是好好工作吧。
B.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你一定花了很多时间。
C. 你看,这个人怎么这么无礼?D. 你的成绩进步很大,继续保持。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听说,他最近要去国外深造。
”B. “请问,这是什么意思?”C. “我喜欢看电影,也喜欢听音乐。
”D. “他昨天晚上去了哪儿?”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就像洪钟一样响亮。
”(比喻)B. “这个苹果真大,比脸还大。
”(夸张)C.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
”(反问)D. “他像一只猎豹一样迅速地跑过去。
”(拟人)6.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技越来越精湛,每次上台都能赢得(热烈)的掌声。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得让人爱不释手。
C. 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D. 这个城市的风景(美丽)得让人流连忘返。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他对这个问题研究得非常透彻。
(透彻:透彻了解)B. 他的脸色苍白,显然是生病了。
(苍白:脸色苍白)C. 他的声音低沉,让人听起来感到很舒服。
(低沉:声音低沉)D. 他的笑容灿烂,让人感到很温暖。
(灿烂:笑容灿烂)8.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这本书很有趣,我一口气读完了。
高考模拟试题语文及参考答案.doc
![高考模拟试题语文及参考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42b5957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1.png)
高考模拟试题语文及参考答案高考模拟试题语文第一部分一、(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浸渍(jn)沼泽(zhǎo)角斗士(ju)悄然而至(qiǎo)B.创伤(chuā夹缝(jiā)应届生(yīng)不屑一顾(xu)ng)C.莅临(l)解剖(pōu)软着陆(zhu)叱咤风云(ch)D.憎恶(zng)虐杀(n)租赁权(ln)咄咄逼人(duō)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劲敌/干劲弄堂/戏弄结实/结结巴巴B.拘泥/忸怩处分/处决绯红/妄自菲薄C.辟谣/复辟屏息/摒除相称/称心如意D.酝酿/踉跄横肉/横财契约/锲而不舍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悍绿茵场委屈求全睡眼惺忪B.冷寞元宵节阴谋诡计终生难忘C.长篙度假村涕泗交流陨身不恤D.寥落水龙头呕心沥血共商国是4.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A.苍桑文采不假思索不径而走B.恶梦踌躇婆娑起舞桀骜不驯C.干练编缉一愁莫展文采蜚然D.翌年嘻戏毛骨悚然珊珊来迟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360互联网安全中心昨日发布了《2014年双11中国网购安全专题报告》,报告显示,“双十一”后各类网络诈骗或将集中暴发。
B.美国白宫5月22日发表声明称,当天发生在新疆的暴力袭击是针对无辜平民卑劣耸人听闻的暴力袭击事件,美国坚决反对。
C.今天召开的“禁燃”指挥部第一次联席会议决定,即日起,长春市将集中开展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专项整治行动。
D.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黑人奴隶解放纪念日假期前夕,圣保罗节假日交通管治取得显著成效,傍晚时分的拥堵情况开始减轻,交通拥堵地段有所减少。
B.来自世界各地39个国家的75名风华正茂的选手用他们娴熟的汉语,展示出了这门古老语言的永恒魅力。
高考模拟试卷精编版语文
![高考模拟试卷精编版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48a798a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8.png)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风驰电掣遥不可及B. 息息相关前仆后继举世瞩目C. 莫名其妙画龙点睛谈笑风生D. 面如土色惊慌失措井井有条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问题日益突出。
B.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许多家庭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
C. 针对这次疫情,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D. 通过这次考试,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他的书法堪称一绝。
/这幅画的色彩搭配得非常协调。
B. 她的歌声如泉水般清脆。
/他的眼睛犹如明镜。
C.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
/他的心情异常激动。
D.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句话中有一个错误。
”他指着黑板说。
B.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历史、文学、哲学等方面的书籍。
C.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个年轻人在逆境中成长。
D. 他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这是他多年努力的结果。
5. 下列各句中,下列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那些花儿,像一朵朵小喇叭,吹奏着春天的赞歌。
B. 月亮升上了天空,像一面银色的镜子,照亮了大地。
C. 这座山犹如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D. 她的笑声如春风拂过湖面,荡起层层涟漪。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
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形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卷模拟卷六(附带答案及详细解析)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卷模拟卷六(附带答案及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d842b277232f60dccca190.png)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六语文考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共3题;共36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当前,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之中,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中,人工智能正在大放异彩。
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机遇,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发展,实现人工智能普适化,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重大影响,使人工智能更好造福人类。
②人工智能有着改变社会的巨大潜力。
放眼当下,人工智能正有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智能化水平,有效增强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能力;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但也要看到,传统人工智能主要依靠机器学习算法,通过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对大量数据进行抽象和总结,转化为一类特定的计算模型,最终实施在特定的应用中。
传统人工智能这一运行模式也带来一些问题;知识引导方法长于推理,但是难以拓展;数据驱动模型擅于预测识别,但其过程难以理解;策略学习手段能对未知空间进行探索,但其依赖于搜索策略。
可见,如何有效发挥数据驱动人工智能与知识引导人工智能的各自优势,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难点问题。
③在这一背景下,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研究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和热点。
研究发现:为了应对各种认知任务,大脑要在短时间内保存和处理各种感兴趣的信息,完成这个过程的大脑系统就是“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是形成语言理解、学习与记忆、推理与计划等复杂认知能力的基础。
河北省新2025届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新2025届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c9955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d.png)
河北省新2025届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麦收孙犁1939年,冀中解放区小麦黄梢的时候。
二梅在街上来回地吹着笛子。
青年妇女们一个一个从自家大门里走出来。
她们站在那新刷写上晋察冀边区“双十纲领”的高房下面的大槐树树阴里。
她们简直是挤在一块儿,手里的铲镐碰得叮当乱响,还夹着清脆的说笑声。
队伍站得整整齐齐,风吹动树枝筛下的阳光,在她们的头上、衣服上游动,染成各色各样的花。
二梅站在队前问:“你们拿着家伙干什么呀?”“挖沟!”大家一齐大声地回答。
“对了。
驻在咱村的队伍,今天下午去打击敌人,这是为了保护咱们的麦子。
我们也不能落后,我们把接村路挖通!”二梅用高粱秆分好段,用铁铲划上印,说:“来吧,两个人挖一段,一把铁铲一把镐。
”队上的指导员从一块麦地里走出来,后面跟着个背大枪的矮个子通讯员。
在村里住长了,他认识二梅。
他说:“部长领导得好,真积极!”二梅也直起身子笑着说:“指导员,我们弄好了路,你们抓不住鬼子,叫他们冲过来,我们可批评你!”指导员说:“好,好,好。
你听枪响吧!”指导员穿进另一块麦地,他的衣服和麦子一个颜色,麦穗打到他腰里。
那个通讯员却淹没在麦地里了,只有那黑黝黝的枪口露在外头。
不久,这枪口也消失不见了,一只布谷鸟像是受了惊,慌慌张张地从东边飞过来,一声连着一声叫着:“莫黄莫割——莫黄莫割!”“嘎勾——”东边响了一声枪。
妇女们拖着铁镐和铲从道沟里跳上来,向东边张望。
枪声响得越来越密,越来越急,也越来越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编(六)【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提.防(dī)舷.(xián)窗殷.(yān)红体.己(tī)B.木讷.(nà) 拜谒.(yè) 忖.(cǔn)度贮.存(zhù)C.狡黠.(xié) 剽.(piāo)悍鞭笞.(chī) 咋.舌(zé)D.毗.邻(pí) 熟稔.(niǎn) 戏谑.(xuè) 矿藏.(cán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洽谈发详地匪夷所思风声鹤唳,草木皆兵B.笼络水蒸气豆蔻年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沉湎唱双簧一踏糊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D.努嘴立体生繁文缛节机不可失,时不再来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为多渠道促进我们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成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了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________人员硕士学位的有关规定。
(2)最近一段时间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由于价格属性的变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的走势还很难________。
(3)今天,曾经实行多年的“暂住证”正在________历史舞台,颇多政策含金量的“居住证”正在为人们所熟悉。
A.学历捉摸退出B.学力琢磨退出C.学力捉摸淡出 D.学历琢磨淡出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次关于解决城市雾霾天气的讨论会上,他习惯从大的方面思考,而我希望从具体方法和措施来着手,谈不到一块儿去,有些南辕北辙....。
B.目前,我省部分地区有限的湿地资源正在遭到蚕食和破坏,若等到问题严重时再去采取措施,那将是亡羊补牢....,悔之晚矣。
C.登上《星光大道》舞台的我省农民选手朱之文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歌唱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D.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要保持社会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必须力戒浮躁心态,坚决反对坐而论道....,而应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业在对于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城镇居民居住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B.如今,这项与所有人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改革正在成为衡量社会公正的试金石,让更多人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已经成为未来改革推进的大方向。
C.这几天大雾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
气象机构预测,近期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这对驱散大雾天气将起到积极作用。
D.中日双方如果都能冷静处理钓鱼岛问题,增进政治互信,不仅将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而且也将扭转一年多来中日关系的下滑趋势。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齐鲁文化是融合发展的文化历史上,齐国和鲁国由于种种因素,形成了齐文化和鲁文化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
齐、鲁文化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鲁文化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仁者型文化系统;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智者型文化系统。
孔子曾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这实际上分别是对齐、鲁两国文化本质特征的概括。
这有孔子自己的话为证:“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同上)二是鲁文化属大陆型,齐文化属海洋型。
从地理上说,“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
”(《史记·货殖列传》)鲁国属内陆丘陵平原地带,多贫瘠土地,适宜农作。
文化上,齐国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
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国则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受不同类型文化的影响,齐、鲁两国形成了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学术文化。
齐国学术文化偏重智慧型和功利型,涌现出了兵家、法家、纵横家等偏重于实利型的诸子百家;而鲁国学术文化则偏重仁德型和理想型。
儒、墨作为当时的“显学”虽有不同,但在非攻、尚义、节俭等尚仁德方面,二者又是共通的;鲁国异于齐国的独特文化还通过对孔子弟子的形塑而进一步左右着儒学的传承。
孔子生前,其弟子就为儒学的创建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去世后,其言论由弟子辑录成《论语》,使之成为儒学的圣典。
随着孔门弟子的增多,儒家学派也得到了大发展,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的孟子,集诸子百家学说进一步丰富并发展了儒学,完成了对孔子学说的第一次改造,从而较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学。
后来,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
而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则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
两支不同特色的文化逐渐交流融合,走上了一体化道路。
儒学首先传播到齐国,之后又传播到全国各地。
齐国之所以成为儒学传播的重镇,一是从战国初期,一直到秦始皇,齐国均在临淄设立学术基地——稷下学宫。
正是齐国这样一个条件,儒学才有机会在齐国得到传播。
二是孔子之后两个最大的儒学大师孟子和荀子,都和齐国的关系相当密切。
齐国是孟子实现自己理想的理想之地,他相当一段时间是在齐国;而荀子也长期在稷下学宫传播儒文化。
在荀子的书里面,也第一次出现了齐鲁并称,说明当时齐、鲁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推进。
三是齐国管仲学派的推动。
他们把道家、法家和儒家思想融合起来,其中儒学占了很大部分。
在战国时期,儒学实际上已经占据了鲁、齐两个国家,实现了儒学的齐鲁化。
秦汉时期,董仲舒吸收了齐国和鲁国的新的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儒学从此由“齐鲁之学”发展到整个国家的“独尊儒术”。
(有删改) 6.下面对齐、鲁文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文化和鲁文化是两种风格迥异,但实质相同的文化体系。
B.鲁文化是以周文化为主、东夷文化为辅的仁者型文化系统。
C.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周文化为辅的智者型文化系统。
D.齐文化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鲁文化重仁义、尚伦理、贵人和。
7.下列内容不属于“儒学实际上已经占据了鲁、齐两个国家,实现了儒学的齐鲁化”这一看法的依据的一项是( )A.代表鲁国文化的儒学首先传播到齐国,并使齐国成为传播的重镇。
B.整个战国时期,儒学一直在齐国的学术中心稷下学宫得以传播。
C.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孟子和荀子都曾经在齐国传播儒家学说。
D.管仲学派把道家、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融合进来,推动了儒学的齐鲁化。
8.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战国时期的孟子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学,从而完成了对孔子学说的大规模改造。
B.齐鲁第一次并称出现在荀子的书里,说明那时候的齐鲁文化已经彻底融合。
C.汉代初期,董仲舒吸收了齐鲁文化的新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D.本文从文化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的学术文化的角度论述了齐、鲁两国文化的融合过程。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
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
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辞之。
客请之王子光,王子光曰:“其貌适吾所甚恶也。
” 客以闻伍子胥,伍子胥曰:“此易故也。
愿令王子光居于堂上,重帷而见其手,请因说之。
”王子光许。
伍子胥说之半,王子光举帷,搏其手而与之坐;说毕,王子光大说。
伍子胥以为有吴国者,必王子光也,退而耕于野。
七年,王子光代吴王僚为王。
子胥乃修法制,下贤良,选练士,习战斗。
六年,然后大胜楚于柏举。
九战九胜,追北千里。
昭王出奔随,遂有郢。
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
乡之耕,非忘其父之雠也,待时也。
墨者有田鸠,欲见秦惠王,留秦三年而弗得见。
客有言之于楚王者,往见楚王。
楚王说之,与将军之节以如秦。
至,因见惠王。
告人曰:“之秦之道,乃之楚乎?”固有近之而远、远之而近者。
时亦然。
有汤武之贤,而无桀纣之时,不成;有桀纣之时,而无汤武之贤,亦不成。
圣人之见时,若步之与影不可离。
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
时至,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有从千乘而得天下者,有从卑贱而佐三王者,有从匹夫而报万乘者。
故圣人之所贵,唯时也。
水冻方固,后稷不种,后稷之种必待春。
故人虽智而不遇时,无功。
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秋霜既下,众林皆赢。
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
饥马盈厩,嗼①然,未见刍也;饥狗盈窖,嗼然,未见骨也。
见骨与刍,动不可禁。
乱世之民,嗼然,未见贤者也;见贤人,则往不可止。
往者非其形心之谓乎?齐以东帝困于天下,而鲁取徐州;邯郸以寿陵困于万民,而卫取茧氏。
以鲁卫之细,而皆得志于大国,遇其时也。
故贤主秀士之欲忧黔首者,乱世当之矣。
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节选自《吕氏春秋·孝行览》,略有改动) [注] ①嗼(mò):静默无声。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貌适.吾所甚恶也适:恰好,正好B.搏.其手而与之坐搏:握住,抓取C.与将军之节.以如秦节:礼节,气节D.故圣人之所贵.贵:重视,崇尚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请因.说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B.子胥乃.修法制蒙冲斗舰乃.以千数C.之.秦之道谨庠序之.教D.齐以东帝困于.天下故内惑于.郑袖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体现“待时”的一组是( )①故钓于渭以观之②退而耕于野③若步之与影不可离④水冻方固,后稷不种⑤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⑥见贤人,则往不可止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⑥D.①②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伍子胥想办法拜见王子光,其目的就是想寻找时机得到重用,他等待数年,终于在吴国施展才能,兴国强兵,大败楚国,最终报了杀父之仇。
B.田鸠在秦国呆了三年,想见秦惠王却没见到;后来在一门客帮助下,到楚国拜见楚王,楚王喜欢他,他这才有机会见到了秦惠王。
C.饥饿的马、狗在厩棚或窝中默然无声,是在等时机,一旦有了食物它们就不再默然无声;混乱世道的人民,一旦遇到贤能之人就会身心归附,这也是遇到了时机。
D.上天不会给人两次机会,时机不会长期停留,要成功就需要适逢其时。
因而想为百姓忧虑的贤明君主和杰出人士,只有遇到混乱的世道,才是遇上了合适的时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辞之。
(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