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浙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7.20.1、《望庐山瀑布》教案1
《望庐山瀑布》教学教案优秀5篇
《望庐山瀑布》教学教案优秀5篇《望庐山瀑布》教学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课文,并能默写。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对瀑布及大自然产生向往之情。
4、借助字典、注释、插图,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与小组同学合作学懂古诗。
5、培养信息搜索、加工的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瀑布飞流直泻的壮观景象。
三、学习准备1、从课外书籍、网络收集李白的生平、诗作的背景资料。
2、从课外书籍、网络收集瀑布的视频、图片、诗歌、文章。
四、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简介李白。
1、这节课我们要去游山玩水,欣赏瀑布飞流直写的壮观景象,与我们同行的还有一位唐代著名诗人。
(示图)看,这为仙风道骨的是谁?(李白)2、你知道李白生平的什么事情?(二)借助媒体,感受瀑布景美。
1、各位,我们的行程开始了,现在我们来到江西庐山,观看香炉峰顶留下的瀑布,看完谈谈你的印象。
2、放视频,学生观看。
3、学生各抒己见:你感受到的庐山瀑布什么样?4、面对如此美景,李白情不自禁,吟诵起来:日照香炉生紫烟……5、诗中描绘的景美吗?你也打开书来自由读几次吧!个别读、齐读、指名读(三)填散文诗,理解诗意。
1、老师读了李白的诗歌也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散文诗,但有些词语需要你们帮忙填写。
2、出示小组学习要求,并齐读。
1讨论预习中不明白的词或诗句,借助字典、插图、注释、扩词、换词等方法理解诗意。
2根据诗意,小组合作完成散文诗。
红日升起,照在高高的香炉峰上,( )紫烟,我远远地望着你--瀑布,你如( )挂在山前,那可是嫦娥舞落人间的银纱?当我站在你的山脚下,才发现那不是银纱,是天水从几千尺高空( ),这真让我怀疑是银河从( )流到人间。
3学生汇报。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填法,有时可比较哪个填法好。
4示视频,配乐朗读,学生脑海浮现画面。
a多种方式美美地读,感受李白心情的变化。
b四人小组设计朗读,读出李白的情绪变化。
c小组表演读,可以加上动作来读。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
(2)理解古诗《望庐山瀑布》的内容,了解诗人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形象地感受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
(2)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体会诗中的意境美。
(3)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
(2)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美。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中的抽象意象,如“银河”、“落到九天”等。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古诗《望庐山瀑布》的内容,了解诗人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2)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源,以便引导学生形象地感受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
(3)准备生字词卡片,便于学生学习和巩固。
2. 学生准备:(1)预习古诗《望庐山瀑布》,了解诗句的大意。
(2)收集有关李白及其诗歌创作的资料,加深对诗人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2)简介诗人李白及其创作背景,为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做好铺垫。
2. 学习古诗:(1)让学生跟随教师朗读古诗,体会诗句的韵律美。
(2)逐句讲解古诗,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等方法,体会诗中的意境美。
3.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组词。
(2)举例说明生字词在句子中的运用,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4. 朗读与背诵:(1)组织学生分组朗读古诗,提高朗读技巧。
课文《望庐山瀑布》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作者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庐山瀑布有直观的认识。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等方式,了解作者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3)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课文描绘的意境,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学习李白乐观、豪放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1)理解课文描绘的意境,感受瀑布的壮观景象。
(2)了解作者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三、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庐山瀑布的图片。
2. 资料:关于李白及其创作背景的资料。
3. 教学课件:课文《望庐山瀑布》的电子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庐山瀑布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随课件朗读课文《望庐山瀑布》。
(2)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
(3)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课文描绘的意境。
3. 探究与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尝试自己朗读和背诵课文《望庐山瀑布》。
2. 请学生家长协助,了解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3.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欣赏其他描述自然景观的诗歌,如李白的《将进酒》、《庐山谣》等,感受诗人的豪放与对自然的热爱。
2. 组织一次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景观的美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课文《望庐山瀑布》的朗读和背诵情况,以及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望庐山瀑布》教案
《望庐山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3)学习生字词,提高识字量和词汇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2)通过图片、地图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诗文背景。
(3)通过写作、绘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3)学习生字词,提高识字量和词汇量。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诗文意境和情感的深入体会。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课文《望庐山瀑布》。
(2)生字词卡片。
(3)图片、地图等辅助材料。
2. 教学设备:(1)投影仪。
(2)白板。
(3)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庐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激发学生对庐山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瀑布”这个景观。
2. 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分段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3)鼓励学生背诵课文,加强记忆力训练。
3. 生字词学习:(1)列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通过卡片、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
(3)让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造句,提高运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让学生向家人朗读并背诵《望庐山瀑布》。
2. 让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画,并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3.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观的短文,培养写作能力。
六、教学拓展1. 比较《望庐山瀑布》与其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如《登鹳雀楼》、《春晓》等,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意境。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案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
(2)理解古诗的内容,把握诗句的意境和情感。
(3)了解诗人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图片展示等方法,帮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化的认同感。
(2)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汲取营养,培养高雅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
2. 理解古诗的内容,把握诗句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诗句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体会诗人情感,感受古诗的美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古诗《望庐山瀑布》的全文。
3. 与古诗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2)简介诗人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2. 朗读古诗:(1)让学生跟随课件或教师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韵律美。
3. 解析诗句:(1)逐句解析古诗,解释生僻字词的意思。
(2)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4. 感受意境:(1)通过讨论、图片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古诗的美感。
5. 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巩固记忆。
(2)组织学生进行背诵,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望庐山瀑布》的意境和情感。
7. 作业布置:(1)让学生抄写古诗《望庐山瀑布》。
(2)要求学生课后向家长介绍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与家长共同欣赏古诗。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邀请学生分享其他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如《登鹳雀楼》、《春望》等,通过对比学习,帮助学生体会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望庐山瀑布》教学教案
《望庐山瀑布》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庐山瀑布的景色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三、教学难点1. 诗歌意境的理解和体会。
2. 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庐山瀑布的图片。
2. 教学课件:诗歌的动画展示。
3. 生字词卡片:生字词的书写和解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简介庐山瀑布的背景和特点。
(3)板书课题《望庐山瀑布》。
2. 学习诗歌(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集体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解析诗歌内容,讲解生字词。
3. 理解诗歌(1)讨论交流:诗歌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哪些景色特点?(2)引导学生运用想象、联想,感受瀑布的壮丽景色。
(3)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意境。
4. 朗读背诵(1)个人朗读,要求准确、流畅。
(2)集体背诵,加强节奏和韵律感。
(3)进行诗歌表演,增强体验。
(2)布置作业:抄写诗歌,背诵诗歌。
(3)鼓励学生欣赏其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进行拓展阅读。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诗歌意境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帮助他们深入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在朗读背诵环节,我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望庐山瀑布》教学教案
《望庐山瀑布》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学习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
(2)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和思考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1)课文:《望庐山瀑布》。
(2)图片:庐山瀑布的图片。
(3)生字词卡片。
2. 教学工具:(1)投影仪。
(2)白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的美丽。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庐山瀑布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朗读《望庐山瀑布》,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传达。
(2)分小组进行背诵练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 生字词学习:(1)呈现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和记忆。
(2)通过例句和实际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生字词。
4. 诗意解析:(1)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理解诗人对庐山瀑布的赞美之情。
(2)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并分析其效果。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将《望庐山瀑布》背诵给家长听,并分享学习收获。
2. 写一篇关于庐山瀑布的短文,可以是一篇日记、一篇作文或一篇小故事。
3. 收集有关庐山瀑布的其他资料,如图片、文章等,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提问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小学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
小学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句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体会诗句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句描绘的景象。
(2)培养学生通过诗句感受自然美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培养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望庐山瀑布》2.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义,体会诗句的意境。
3. 教学难点:诗句中的一些生词和重点句子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展示庐山瀑布的景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庐山瀑布的了解。
2. 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望庐山瀑布》。
(2)鼓励学生背诵诗句,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3. 生词与句子理解:(1)解释诗句中的生词,如“庐山”、“瀑布”等。
(2)分析重点句子,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等。
2. 生词与句子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生词和句子的理解程度。
3. 背诵与表达能力:评估学生的背诵和朗读能力,以及他们用自己的话表达诗句意境的能力。
五、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欣赏学生的背诵和表达表演。
3. 引导学生进行古诗创作,鼓励他们运用古诗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或其他主题的感受。
六、教学资源1. 图片资料:庐山瀑布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教材:《望庐山瀑布》的原文。
3. 参考资料:关于庐山瀑布的相关介绍或文学作品的解析。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朗读与背诵:让学生朗读《望庐山瀑布》,并尝试背诵。
《望庐山瀑布》教学教案
《望庐山瀑布》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领会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3)了解唐诗的基本特点,认识李白的文学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领会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3)了解唐诗的基本特点,认识李白的文学地位。
2. 教学难点:(1)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4. 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教学活动。
2. 学生准备:预习《望庐山瀑布》,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搜集相关资料。
3. 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图片、音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庐山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提问:你们听说过庐山瀑布吗?知道它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吗?(3)简介李白及《望庐山瀑布》的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望庐山瀑布》,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庐山瀑布的赞美之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意境有哪些?(2)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小学《望庐山瀑布》教案
小学《望庐山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习生字词,扩展词汇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内容。
(2)运用朗读、讨论等互动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诗歌的美。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追求。
(3)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 理解诗歌内容和意境。
3. 学习生字词。
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望庐山瀑布》全文。
3. 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
(2)引导学生自由发挥,描述自己对庐山瀑布的印象。
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望庐山瀑布》。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解析诗歌:(1)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内容,讲解生字词。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情感。
4.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问答游戏: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 背诵诗歌:(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背诵诗歌。
(2)学生自主练习背诵,相互检查。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望庐山瀑布》。
2. 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观的短文。
3. 调查身边同学对庐山瀑布的了解,分享彼此的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内容。
在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问答游戏,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在背诵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诗歌。
但在学习生字词方面,部分学生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字词学习。
《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设计:《望庐山瀑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望庐山瀑布》,使学生了解庐山瀑布的壮丽和雄伟,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景,提高学生的写景能力和感受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讲解、图片展示、文字审核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弘扬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鲜明的形象描写和感人的情感描写,帮助学生感受庐山瀑布的壮丽和雄伟。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地抓住景物的重点,进行恰当的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展示一张庐山瀑布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好奇和兴趣。
2.提问:你们有没有去过庐山瀑布?你们有没有见过其他壮丽的瀑布?二、学习课文(20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感受作者的对庐山瀑布的描绘。
2.配合朗读,教师用PPT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描述的意境。
3.学生跟读课文,逐句翻译。
教师解释词语的含义,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4.学生分组合作,互相讨论课文中的感人之处,并选择一段自己认为最精彩的语句分享给全班。
三、分析课文(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从字词、句式和修辞等方面解读。
2.针对课文中的形象描写、情感描写等重点内容,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创作活动(30分钟)1.学生仿写:教师提供一些关于庐山瀑布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仿写,写下自己对庐山瀑布的描述。
2.学生自由创作: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和形象描述庐山瀑布,可以参考之前的仿写内容。
3.学生展示创作成果: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作品,或者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展示自己对庐山瀑布的描绘。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感受,老师和同学进行评价和鼓励。
浙教义务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望庐山瀑布
浙教义务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望庐山瀑布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浙教义务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话题是“望庐山瀑布”,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们可以了解庐山风景名胜,感受自然风光之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准确朗读课文,理解意思,熟悉课文中的常用词汇,了解有关庐山的地理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听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感受庐山山水之美,激发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美好事物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词汇、短语、句子结构。
3.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2.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庐山山水之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庐山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发表感受,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2.展示课文(1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让学生朗读跟读,对难懂的词语进行解释,并通过教学视频或图片展示庐山景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扫描阅读(10分钟)让学生默读课文,寻找生词,并尝试翻译生词,让学生理解生词的含义和发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口语朗读(10分钟)教师制定互动策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朗读和独立朗读,让学生通过多次练习,掌握正确的词汇发音及语音语调。
5.交流探究(15分钟)通过团队合作形式,让学生分组进行交流探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思想,让学生与伙伴互动,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
6.书写练习(10分钟)教师提供适当的范文,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帮助学生熟练运用文中所学词汇,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7.复习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庐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感受到了自然风光之美,加深了对环保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听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四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望庐山瀑布教案 浙教版 教案
望庐山瀑布一、教材分析:〔一〕、[注释]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山前面的河流。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二〕、[简析]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风光,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竭力夸大,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疑心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假设真假设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大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确实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三〕、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望庐山瀑布》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案名称:《望庐山瀑布》教案设计2.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3.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望庐山瀑布》;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背诵《望庐山瀑布》;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庐山瀑布的景象,引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兴趣;简介李白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歌大意;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歌中的专业术语。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手法;4. 情感体验:学生闭眼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5. 背诵诗歌:学生齐读诗歌,巩固记忆;教师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根据《望庐山瀑布》的创作灵感,自选一幅自然景观画,并附上简短的诗句描述;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赞美自然景观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背诵《望庐山瀑布》并理解诗歌内容;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探讨分析诗歌意境和表达手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当地诗人或者文学爱好者来课堂分享关于庐山或者其他自然景观的诗歌创作;2. 组织一次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丽,激发创作灵感。
八、教学资源1. 庐山瀑布的图片或视频资料;2. 李白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资料;3. 诗歌鉴赏相关书籍或文章。
《 望庐山瀑布》教案(优秀4篇)
《望庐山瀑布》教案(优秀4篇)望庐山瀑布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要求会写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挂图或投影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话导入《竹枝词》同学们见过“太阳雨”吗?一边下雨,另一边却阳光灿烂。
有一句诗说得好——(试探学生是否预习),嗯,就是我们本课要学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二、指导学习诗句1.学生交流了解到的有关刘禹锡的资料。
2.简介竹枝词。
“竹枝词”是流行于古三峡地域的一种民歌,含思宛转,清韵悠远,音调和谐,明朗欢快。
人们在劳作之余,成群结队在江边、堤畔吹笛、击鼓,边唱边舞,抒发内心的感情,驱散一天的疲劳,是三峡人民最喜爱的娱乐方式。
刘禹锡在夔州,经常见到这种场面,极为欣赏,因而填写了许多“竹枝词”,今天要学的就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首。
3.理解诗意。
(1)指名朗读,齐读。
(2)借助注释,自读并思考诗句的意思。
(3)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杨柳青青江水平”: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大江水面平静。
“闻郎江上唱歌声”:只听到江面上传来情郎唱歌的声音。
“东边日出西边雨”:东边出太阳,西边却下着雨。
“道是无晴还是晴”:说不是晴天吧,却还是有晴的地方。
(4)朗读全诗,再指名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4.读中想象。
(1)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一场太阳雨中,一位少女立在江边,看到江边的杨柳被沐浴得更加翠绿,江水平静,耳畔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歌声,原来是自己的情郎在唱。
)(2)想象一下,这首词的后两句写出了少女什么样的心理?三、指导朗读、背诵背诵《竹枝词》。
四、作业1.默写这两首古诗。
2.课外搜集刘禹锡的其他《竹枝词》读一读。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了解学生积累的描写江南春景的古诗:《忆江南》(白居易)、《江南》(汉乐府)等。
小学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
小学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
(2)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如“庐山”、“瀑布”、“银河”等。
(3)了解作者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
2. 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
3. 了解作者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抽象意象和意境。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古诗《望庐山瀑布》的文本、图片、作者简介等。
2. 教学道具:相关图片、古籍等。
3. 教学资源:相关文章、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庐山瀑布吗?对它有什么了解?2. 新课导入:(1)介绍作者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2)展示《望庐山瀑布》的文本,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诗句。
3. 教学内容:(1)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如“庐山”、“瀑布”、“银河”等。
(2)分析诗句的意义和意境,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
4. 实践活动:(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句的意义和意境,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朗读和背诵: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你们觉得为什么李白会选择“银河”来形容瀑布?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诗句的掌握情况。
2. 朗读与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以及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课文《望庐山瀑布》的教案
课文《望庐山瀑布》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解释其中的意境和哲理。
(3)了解作者李白以及他的诗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诗句分析和想象,感受自然景观的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他们对古典文学的认知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望庐山瀑布》的阅读与理解。
2. 生词和句子的解释和翻译。
3. 作者李白及其诗歌创作背景的介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解释其中的意境和哲理。
(3)了解作者李白以及他的诗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诗句的意义和背后的哲理。
(2)如何通过诗句分析和想象,感受自然景观的美。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望庐山瀑布》的文本。
2. 关于作者李白及其诗歌创作背景的资料。
3. 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展示庐山瀑布的景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庐山瀑布的景象,引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兴趣。
(2)简介作者李白及其诗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阅读与理解:(1)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解释其中的意境和哲理。
3. 分析与讨论:(1)让学生分析诗句的意义和背后的哲理。
(2)引导学生通过诗句分析和想象,感受自然景观的美。
4. 应用与拓展:(1)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用自己的话描述庐山瀑布的景象。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5.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
(2)鼓励学生表达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他们的文学兴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写作等环节。
《望庐山瀑布》教案
《望庐山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人对庐山瀑布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庐山瀑布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诗词欣赏来提高语文素养的能力。
(3)学会通过诗词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庐山瀑布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通过诗词欣赏,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美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望庐山瀑布》的背景和创作意境。
(2)准备PPT或黑板,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3)准备诗词朗诵音频,供学生欣赏和模仿。
2. 学生准备:(1)预习《望庐山瀑布》,了解诗文内容。
(2)收集有关庐山瀑布的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邀请学生分享收集到的庐山瀑布资料。
(3)简介《望庐山瀑布》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教学诗文(1)教师示范朗读《望庐山瀑布》,学生跟读。
(2)逐句解析诗文,解释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义。
(3)分析诗句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如夸张、拟人等。
3. 品味诗文(1)学生欣赏诗词朗诵音频,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学生模仿朗读,提高朗读技巧。
(3)讨论诗句中的美感和哲理,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
五、课堂小结与拓展1.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句的含义和诗人的赞美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2. 课后拓展:(1)鼓励学生收集其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词,进行欣赏和分析。
《望庐山瀑布》课教案设计
《望庐山瀑布》优质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诗人李白及其作品《望庐山瀑布》的背景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
(2)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引导学生体验诗人对庐山瀑布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学习李白的作品,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诗人李白及其作品《望庐山瀑布》的背景知识。
2. 诗歌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3.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诗人的意图和表达的情感。
4. 文学鉴赏: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诗人李白及其作品《望庐山瀑布》的背景知识。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和词语的理解。
(2)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的鉴赏。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其壮观景象。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朗读法:通过朗读和背诵,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诗歌内容。
4. 分析法:通过分析诗歌的关键词语、句子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庐山瀑布的图片,用于展示和讨论。
2. 准备《望庐山瀑布》的文本,用于朗读和分析。
3.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用于介绍诗人李白及其作品《望庐山瀑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庐山瀑布
一、揭题
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
(一)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
(二)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并划下来。
三、读《望庐山瀑布》
把下面的字音读准:庐l* 紫z! 川chu1n
四、出示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
(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
(二)“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
查字典“望”当什么讲?“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他在游庐山时观赏了瀑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解诗题。
(三)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明诗意。
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1.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
日:太阳。
香炉:香炉峰。
紫烟:紫色的烟云。
生:升腾起(变成了)。
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
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
“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挂:悬挂。
前:前面。
川:河流。
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
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
“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九天:天的最高处。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
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5.让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
(四)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四步:悟诗情。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师要给学生范读,要读出语气、感情。
(六)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庐”和“炉”是同音字,要区别字形,会应用。
“紫”和“川”的读音要读正。
在学习生字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自已去分析、去记忆,培养自学能力
五、小结
(一)你认为这首诗写得好吗?好在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二)出示挂图,说说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察瀑布的?观察的顺序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三)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观察细致?“日照”与“紫烟”的因果关系?“飞流”、“直下”对流速水势的观察“三千尺”、“落九天”是对瀑布的长、大、高的观察。
除观察仔细、细致外,本诗还有什么特点?丰富奇特的联想,如“挂前川”,“疑是银河落九天”。
本诗的写作特点:观察细致有序,联想丰富。
学习古诗的方法:除去上述四步,那就是读、查、究、诵、赏。
六、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