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德育论文——杨鹏

合集下载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摘要】在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是至关重要的。

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情感融洽度。

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能够增强学生归属感和凝聚力。

倡导文明礼仪和道德品质可以提高班级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

提倡团结互助和友爱精神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班集体关系。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于其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是班级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设和谐、温暖的班级氛围。

【关键词】情思德育, 班级“软”文化建设, 学生情感素养, 师生关系, 班级氛围, 文明礼仪, 道德品质, 团结互助, 友爱精神, 成长与发展, 教育工作1. 引言1.1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在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中,重在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倡导文明礼仪和道德品质,提倡团结互助和友爱精神。

这些方面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为班级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

在这样的班级文化氛围下,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师生之间的紧密关系也能够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学生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更好地接受知识,发挥潜能,实现个人价值。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是班级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种文化建设,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优秀品质和良好素养的学生,为社会贡献更多的人才和力量。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共同营造出一个温暖、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2. 正文2.1 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是班级“软”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应渗透德育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应渗透德育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应渗透德育人教版新课标学校工作的中心是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又是学生的德育工作。

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而搞好班级德育工作对学校工作的有效开展十分重要。

如何搞好班级德育工作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教育界的同仁,教师们也探索出了许多有效的措施。

但是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面对当前学生思想十分活跃的特点,德育工作出现了许多困境,许多教师感叹:当今的学生难教难管啊!一个“难”字,包含了德育工作的许多困惑和尴尬。

怎样搞好班级管理工作,我觉得班主任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正确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我的做法是: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

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

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把“心理医生”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2、循循善诱。

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班级的“软”文化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道德、品德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班级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全方位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积极配合。

以下是我对于情思德育下班级“软”文化建设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一定要做好班风班纪的管理。

无论是日常行为,还是考试内容,班风班纪都是体现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

“班风班纪,关乎班级的安稳”,教师要做到“从吾以身作则,言传心授”,对于学生错误、违纪的行为要及时揭露、批评,并制定好违纪处理措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二、培养和弘扬班级团队意识。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集体意识愈发重要。

班级既是一个小的集体,又是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生活圈子,因此,要加强班级凝聚力。

教师可以在集体活动中加强团队意识的培养,激励学生勇于担当,培养班级活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三、协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学生在青春期时容易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如果学生情感发生波动,不能及时得到支持和帮助,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班主任老师应该及时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积极与家长、学校心理辅导员沟通,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安全。

四、注重学生礼仪教育。

良好的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基本素养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当前讲究礼仪文化的社会,系好自己的鞋带、过马路要注意安全、注意礼貌用语等现象越来越受到各界重视。

班主任应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礼仪问题,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线,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对于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可以开展一些有意义、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扫墓祭祖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民族精神的独特价值。

心理健康、紧密团队、高尚品德、中华传统文化,这些都是构成班级“软”文化的重要元素。

建设好班级“软”文化,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可以为学生今后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精神家园,是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思想交流和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

班级“软”文化建设就是以情思德育为核心,培育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当今社会,学生学业压力日益增加,情感压力也随之而来,因此班级“软”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结合实际,探讨一下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

一、班级文化建设应注重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递情思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班级“软”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班级中自由表达情感,交流思想,感受他人的情感。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诚恳的态度对待同学,学会理解、尊重和关怀他人,形成积极阳光的情感氛围。

班级内还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如班会、团康活动、文艺表演等,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释放情感、强化友情、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凝聚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这样的情感氛围中茁壮成长,建立起班级的良好文化。

班级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舞台,学生的思想观念在这里得以形成和塑造。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学校班级应该创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思想交流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受自由、自信和快乐。

班级“软”文化建设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思想潜能,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畅所欲言。

班级中应该各种平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的精神,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里展现自我、接纳他人,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生们也可以通过班级讨论、辩论赛、主题班会等交流活动来互相启发,开拓视野,促进思想交流,增强团队凝聚力,使班级文化更加生机勃勃。

学习是学生们在班级中的首要任务,而学习交流则是促进学生成绩进步的重要手段。

班级“软”文化建设中,要鼓励学生间的学习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们通过讨论、分享、合作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班级的“软”文化建设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班级成员的情感、情思、意识和氛围的塑造。

在情思德育的指导下,班级“软”文化建设更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品德和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角度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培养学生的情感与品德情思德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与品德,班级的“软”文化建设也应当以此为出发点。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情感体验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明白爱的力量,懂得关爱他人、倾听他人、理解他人。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引导学生发展正面情感,例如组织班级团队合作、开展情感课程、举办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情感共鸣,提升情感交流的能力。

品德教育是班级“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重树立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班级中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品德活动,如每周品德主题讨论、道德模范事迹宣讲、爱心接力等活动,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品德行为。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品德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使学生在班级文化中形成积极健康的品德。

二、营造和谐团结的班级氛围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还要营造和谐团结的班级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载体,一个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教师应该注重班级氛围的塑造,关注班级的情感氛围、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

要营造和谐团结的班级氛围,首先需要教师具备优秀的师德和丰富的教育情感,树立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

教师要注重班级的人际关系,关怀学生的成长、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队精神。

在班级管理上,教师要在保证纪律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促进学生自觉遵守规矩、自我约束、相互尊重。

三、建立积极有益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历史、传统、价值观念和规范的、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定,它反映了班级成员的共同认同、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

小学德育论文《加强班级的文化建设,营造学生的精神家园》

小学德育论文《加强班级的文化建设,营造学生的精神家园》

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加强班级的文化建设营造学生的精神家园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

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班级文化具有良好的导向性,它体现着班级的整体风貌、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趋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良好的习惯、品质、人格等方面的形成,对学生在班级环境中的感染和同化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怎样加强班级的文化建设,营造学生的精神家园呢?一、开发班级物质文化场所,孕育教育人文关怀的花蕾教室环境作为班级文化中的物质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整洁、美观、优雅的室内环境,犹如细雨润物,给人以良好的心境。

整洁的课桌、干净的地板、名人名言、美观的摆设、多彩的学习生活园地等无声的教育资源时时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其心灵的蓝天视野开阔,浩然无边。

如教室黑板上方张贴着班训:“快乐学习,阳光成长”,引导学生开心学习;黑板的左边是“班级大小事”,吸引学生关注班集体,右边是“班级植物园”,既美化环境又引导学生爱护花草;班级照片墙,悬挂学生排球赛、歌咏比赛、运动会等精彩瞬间,为学习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教室左边的墙壁设计为“个人评比栏”,呈现每周评比,树立榜样;“我行我秀”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激励学生乐于动笔;“艺术天地”展示学生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立足常规养成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室的右边是“名人名言”,教育学生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教室的后面是黑板报,定期更换,让学生紧跟时代步伐;板报的左侧是“整洁卫生角”,板报的右侧是图书柜,丰富的图书引领学生畅游书海,书柜上还有“背诵升级版”活动评比栏,激励学生丰富积累;教室的外墙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青青草地五彩花儿”,它给每一个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班级形象栏”告诉大家我们班集体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

二、疏通主体意识的源泉,竞放制度文化的花朵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良好班风得以形成的有力保证。

班级文化建设德育论文—最新参考版

班级文化建设德育论文—最新参考版

让班级文化建设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亮点平顶山市第六中学杨鹏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选用不同的“文化”去建设一个班级,会使班级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它已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重要文化环境。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班级德育工作对课程改革的支撑略显滞后,班级德育工作的改进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

建立并健全班级文化,让其成为班主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进而拓展班级德育工作的渠道,推进新课改的进程。

一.正确认识班级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班级文化建设,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正气,是否具有良好的班风,首当其冲的是要看这个班的班级文化的建设。

在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和谐风气,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老师交流,友好地进行合作,彼此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在这样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中,学生会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班级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的园地。

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然而,不管是过去还是实施新课改以来,多数学校的工作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升学率,而疏忽了班级文化的建设,从而影响了学生的人格成长,使班级的德育功能弱化甚至缺失。

班级文化可以在班级活动中自然形成,可能是自发的过程,但没有引导与建设,这样的班级文化很可能走向不良局面,形成不良的班级文化,从而滋生投机钻营、荣辱颠倒的价值取向,极易产生人格的扭曲。

所以班级文化需要班级师生的共同努力与建设,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使学生形成自主奋斗、刻苦进取的人格。

学生进入班级这个组织后,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尽自己的义务,承担对集体的责任;在集体活动中,学生要遵守各种纪律和规范,约束自己的那些与集体规范相违背的言行,学习各种为人处世的准则和道德规范,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人格。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通过培养学生情感情绪管理能力、建立和谐的班级关系、倡导互助合作的精神、提倡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以及弘扬团结友爱的班级精神等方面进行学生素质的提升。

在研究中发现,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对学生更好地成长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加强班级“软”文化建设需引起重视。

结论中提出相关的实施策略和对班级“软”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成效与意义的探讨,以期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情思德育、班级“软”文化建设、学生情感情绪管理能力、和谐的班级关系、互助合作、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团结友爱、重要性、实施策略、成效与意义。

1. 引言1.1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是指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情绪管理能力、建立和谐的班级关系、倡导互助合作的精神、提倡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以及弘扬团结友爱的班级精神,从而打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在情思德育的指导下,班级“软”文化建设不仅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情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情绪波动,保持内心平静,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建立和谐的班级关系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和理解,营造一种相互支持、信任和友爱的氛围,从而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倡导互助合作的精神可以让学生学会分享、团结和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促进班级成员之间的密切互动和合作。

提倡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可以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弘扬团结友爱的班级精神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内部的和谐发展,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和谐、温暖的学习生活环境。

2. 正文2.1 培养学生情感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学生情感情绪管理能力是班级“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论文_有关班级文化建设和班主任工作的思考

德育论文_有关班级文化建设和班主任工作的思考

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是产生优秀班集体的先决条件哈七十二中学侯立冬一个班级学生优秀与否不仅要看学生成绩,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良好的学习、纪律习惯和思想品质,而这一切教育的培养离不开班级的文化氛围的熏陶,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可以帮助班主任教师教育学生自我约束,互督互查的管理模式.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集体的凝聚力,所以班级文化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源泉,也是优秀班集体产生的先决条件。

耳熟能详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人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受环境的影响很大,所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向上,较强竞争意识的班级文化,是提高班级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有一种拼搏向上的意识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班集文化建设展现的是一个班级精神风貌,而班级的精神风貌是不知不觉中通过各种形式或活动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

这种无声的教育与班级的规章制度和老师学校的要求不同,没有硬性的规定,也没有要求学生必须执行,而是体现了一种无声的约束和人性化的关爱,这种教育符合21世纪学生思想教育方式,这也是解决班主任教育难题的一种重要方式。

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搞好班集体的文化建设呢?下面我结合自身点滴的工作体会谈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班级文化建设思想内容的重要性。

1.班集的文化建设主题要引导班级学生确定共同明确的奋斗目标,因为目标是学生奋斗的源动力,是帮助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是鼓励班级学生拼搏的主要力量。

2.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交往方式,正确合理的处理人际关系,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交往的过程中真诚待人、互相帮助团结协作。

特别是在一些集体活动中,人人都能发扬团结协作、和睦相处的共同拼搏的精神。

3.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在做事的过程中,切记不以物小而为之,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去观察学生,把生活的点滴事例作为教育学生的教材,经常开展各种有益的健康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教育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过程。

而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社会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起着重要作用。

在现实教育中,班级之间存在着差异化的文化氛围,有些班级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软”文化,而有些班级却处于消极萎靡的状态。

现今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家长开始关注班级文化建设,特别是注重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

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道德品质,倡导班级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潜力。

如何建立健康和积极的班级文化,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需要共同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探讨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探讨其中的关键因素和实施方法,以期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借鉴。

1.2 问题提出在班级教育管理中,常常会遇到学生之间的沟通不畅、团结不够等问题,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够强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班级建设中,单纯依靠规章制度和硬性管理手段往往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需要在情思德育的基础上加强班级的“软”文化建设。

班级“软”文化建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不断摸索和实践。

如何有效开展班级“软”文化建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以期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情思德育的重要性情思德育的重要性在班级“软”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思德育是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思维品质,包括情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它是班级“软”文化建设的基石,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行为习惯形成,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和凝聚力。

情思德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情感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增强自我认知能力,提高情商和情感管理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现在的学生不仅要求学习能力强、能够积极进取,更希望在学校中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气质和品味。

因此,对于班级软文化建设,我们需要进行深入探讨。

班级软文化建设是推动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它是指以情思德育为导向,通过班级管理、文化建设、交流活动等方面的多种方式,培养班级内同学们的情感交流、互助合作、责任担当等品质,让同学们领悟到班级团结一致、共同进退的力量,不断发扬班级文化的精髓。

班级软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增强班级团结,凝聚班级力量;可以提高班级管理效果,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快乐成长;可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勇气。

要推进班级软文化建设,首先需要强调人际关系方面的建设。

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班级建设的基石。

只有学生彼此之间有着良好的互动和交流,才会形成一个真正的集体。

在此基础之上,可以通过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如班级旅游、运动会、文艺节目表演等,增强班级凝聚力。

同时,班级管理也是关键的一环,班主任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营造和谐稳定的班级氛围。

其次,要注重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

班级文化是班级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在文化建设方面,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手段,如班会、课外阅读、座谈交流等方式,传递班级文化,推动班级软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不仅是学生的情感纽带,更是学生的精神寄托。

最后,要鼓励学生多进行互助合作,并倡导责任担当。

学生在班级的交往中,应该互相帮助、包容、尊重。

班级管理上,学生要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班级建设的各项事务,并借此提高自我价值和能力。

总之,班级软文化建设,是全面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全体教师和同学们的共同责任。

只有更加注重情思德育,重视班级关系、班级文化、班级管理,在软文化建设方面下功夫,才能进一步发扬班级文化的精髓,让班级更加团结,学生更加快乐地成长。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班级的“软”文化建设是指在班级中培养和塑造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等方面的一种文化建设。

通过营造和培养良好的班级“软”文化氛围,可以增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

以下是关于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的一些建议。

班级的“软”文化建设应注重情感交流和关系建立。

班级是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与沟通的重要场所。

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学生应该被鼓励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友善和善良的品质,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如班级聚餐、户外拓展等,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团队合作能力。

班级的“软”文化建设应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素养的培养。

在班级中,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行为准则。

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关注社会公益的实践活动,如参观社会福利机构、组织志愿服务等,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班级的“软”文化建设应注重规范意识的培养。

规范意识是指学生对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的自觉和遵守程度。

教师可以制定一些班级规章制度,如迟到、旷课的惩罚措施等,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批评和教育。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班级团队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辩论赛等,在活动中要求学生遵守相应的规则和纪律,以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和规则意识。

班级的“软”文化建设还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

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个别差异,通过个别辅导和关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发展潜能。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特色课程、兴趣小组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并且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为个人发展提供平等和适当的机会和环境。

情思德育下的班级“软”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

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

班级文化助力德育发展杨言世(石洞镇初级中学)班级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环境,新课程就明确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

‛无数教育教学事实证明,班级的文化建设和文化氛围,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深刻,学生只有在文化浓郁的、团结上进的集体里,才能较快地养成社会所期望的道德品质。

因而,班级文化建设既有理论层面的深广价值,又有实践层面的现实意义。

就理论层面而言:班级文化建设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构建育人平台,调动教师的共同参与,共同研究,让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运用心理学及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作指导,运用艺术性的语言,进行情感沟通指导,帮助学生个体成长,进而达到促进班级整体全面发展的目标。

从实践层面来讲:通过进一步挖掘我校的传统文化;新建并改进具有育人寓意的设施和项目;加强校风、师风、学风、教风和班风建设;创建、营造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班级环境以及高品位的人文环境,形成‚育人‛合力,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培养主人翁精神,塑造高尚的人格,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各项素质不断提高和完善。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行为准则的总和。

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自下而上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

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

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班级文化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进而优化班级教育的有效途径,更是有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德育工作长足发展的内驱动力。

几年来,我校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一点尝试,拟作分享。

一、构建班级制度文化,实现尺度均衡的人文管理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对德育的渗透 (10)

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对德育的渗透 (10)

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对德育的渗透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渗透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优良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对德育的渗透。

一、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指在班级中建立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培养班级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感。

它不仅是一种学生参与班级生活的方式,更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渗透方式。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通过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并深化他们与班级的情感联系。

2. 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学生要学会团结协作、相互尊重,这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出积极向上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各种活动和实践,可以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乐观向上的情感,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

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班级管理体系。

班级管理体系应该包括班委选举、班级规章制度制定等方面。

通过建立班委会和班级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管理班级,建立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

2. 倡导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包括班级口号、班级歌曲、班级象征等元素。

这些元素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促进班级集体团结协作。

3. 组织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情感共鸣。

例如,组织班级郊游、迎新晚会等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 处理班级问题。

班级问题的出现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通过处理班级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成熟性,同时改进班级氛围。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对德育的渗透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对德育的渗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班级文化建设中,通过积极向上的情感导向,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乐观向上、心态平衡的生活态度,从而培养健康心理和情感。

[德育论文一等奖]-班主任培养学生管理班级文化建设之研究

[德育论文一等奖]-班主任培养学生管理班级文化建设之研究

[德育论文一等奖] 班主任培养学生管理班级文化建设之研究【摘要】:如果说班级建设是一种化学物质,那么班级文化建设则是这种化学物质的催化剂。

我们常常要求自己的学生不要终日碌碌无为,像行尸走肉般度日如年;一个班级,如果没有了属于它自己的班级文化建设,又何尝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学习阵地,也是学生们生活的主要场所。

作为班级建设的催化剂,班级文化建设是在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的温床中孕育而成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影响人格的树立。

纵观近几年,国内一些班主任工作管理案例,发现许多优秀的班主任都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亲力亲为处理好学校里的各种大小事.然而,本人认为,一名理想的班主任,应该学会让学生做到“老师在与不在,学生都能自觉”。

本论文就“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构建班级文化的能力,促使班级建设”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旨在小结出有助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质方法,让班主任在以后的教育道路上走得更加轻松。

【关键字】:培养班级文化建设学生管理能力一.班级文化建设的定义班级文化建设的定义不是唯一的。

在教育家们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班级文化的涵义:班级文化建设实际上是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文化构建与发展的教师文化和学生个体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学生文化所结合的总体。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表现出一个班集体独有的精神风貌,是一个班级的脊梁骨.它具有约束、激励、凝聚和同化的作用。

这种文化一旦形成便潜意识地被同学们所接受并成为传统,受其约束、激励;同时形成共识的道德行为规范,它在班级管理及学校管理中凸显重要作用。

而有些教育学家则认为,班级文件化建设可以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

所谓硬文化,指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教室卫生情况,座位的安排,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书画长廊;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长廊;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等.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

杨硕 市级德育征文

杨硕  市级德育征文

温润如玉的关爱,潜移默化的塑造——浅谈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武昌区东湖小学杨硕摘要: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设文明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灵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班级文化和谐发展爱心责任心孔子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孩子如同一张素纸,它是儒雅谦逊、勤奋好学,还是专横跋扈、懒散怠慢。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学校班级环境。

我们作为一位老师,可以为他们创造设的是和谐、平等、向上、乐观的班集体。

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是心灵的归宿地。

班级文化建设因而显出其是复杂性和重要性,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应对它给予充分的重视,努力上好这门隐性课程。

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能够焕发在学生心灵的空间储藏着的大量的再生性资源——精神。

我从一年级开始带这个以围棋、英语为特色的日托班,并以孩子可塑性强、活泼好模仿、喜竞赛、在校时间长可少受负面影响等优势为基础,精心计划,持之以“恒”,持之以“精”的进行“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和塑造班级文化的探索之路。

形成较好的班风、学风。

一、先明其道,再行其路行动需要理论的支持与引导,所以我先进行理论的学习,使自己拥有交夯实的积累和动力。

书上有理论说道: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比如文学、艺术、教育等等。

用某名人的话来说“实质上文化归根到底是一种终极关怀,包括人格、精神、道德准则等等。

”那么我想, 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首先是作为一个人独立存在,既是生理上的人,也是心理上的人,文化的人,他的心理状态,道德准则等都受到集体文化氛围的影响和制约。

反过来,班级里每一个成员的心理状态、道德准则也影响到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它的所有成员或部分成员所共有的信息、价值观、态度、构成班级文化。

教育无小事——谈班级建设中的细节管理

教育无小事——谈班级建设中的细节管理

教育无小事——谈班级建设中的细节管理
杨鹏
【期刊名称】《《内蒙古教育》》
【年(卷),期】2009(000)003
【总页数】2页(P59-60)
【作者】杨鹏
【作者单位】包头市铁路第一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51.6
【相关文献】
1.班级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我的班级管理之道 [J], 张娜;邢亿万
2.班级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我的班级管理之道 [J], 张娜;邢亿万;
3.安全无小事教育从身边做起--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安全教育策略 [J], 何翠霞
4.抓好班级舆论建设助推班级文化创建——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如何培养正确的班级舆论 [J], 郑永强
5.透过细节管理谈高职辅导员班级管理的方法 [J], 周艳[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杨鹏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杨鹏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杨鹏发布时间:2021-08-30T01:09:13.252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7期作者:杨鹏[导读]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开展尤为必要。

甘肃省迭部县腊子口镇中心小学 747404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开展尤为必要。

生活化教学法强调在教学中渗透生活理念,创设生活情境,融合生活素材,开展生活实践,将实际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直接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汲取道德与法治知识,推动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引言: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活动开展的主导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即要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同步进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

道德与法制课程是小学阶段德育的主要途径,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具有明确的指向作用,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经过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一、创设生活情境,提升学生学习意识情境化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获得教师的广泛认可,将生活化与情境化教学方式相融合,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可促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熟悉感和认同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提升自主学习意识[1]。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选择恰当的生活素材创设情境,尽量融合学生感兴趣的元素,避免过于成人化或复杂化,影响他们做出直观的判断和理解。

例如,教学“我们的公共生活”时,教师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辨析交流:周末我们去公园游玩,发现公园的长椅上经常有人躺在上面睡觉或玩手机,这样的行为合理吗?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以及对这一行为的认识表达意见,经过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判断出情境中的行为不合理,并结合道德与法治知识作出解释,充分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意识。

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之我见

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之我见

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之我见
杨鹏
【期刊名称】《新校园(学习)》
【年(卷),期】2018(000)004
【摘要】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所有学科的教学,体育学科也不例外。

许多人对体育课的认识还停留在让学生跑跑跳跳、锻炼身体的层面,事实上,在体育课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和评价内容。

【总页数】1页(P62)
【作者】杨鹏
【作者单位】威海市文登区米山小学,山东威海 26442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让美育之花在体育教学中怒放——浅谈体育教学中美育的实施
2.浅析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3.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4.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之我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班级文化建设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亮点
平顶山市第六中学杨鹏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选用不同的“文化”去建设一个班级,会使班级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它已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重要文化环境。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班级德育工作对课程改革的支撑略显滞后,班级德育工作的改进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

建立并健全班级文化,让其成为班主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进而拓展班级德育工作的渠道,推进新课改的进程。

一.正确认识班级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
班级文化建设,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正气,是否具有良好的班风,首当其冲的是要看这个班的班级文化的建设。

在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和谐风气,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老师交流,友好地进行合作,彼此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在这样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中,学生会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班级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的园地。

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然而,不管是过去还是实施新课改以来,多数学校的工作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升学率,而疏忽了班级文化的建设,从而影响了学生的
人格成长,使班级的德育功能弱化甚至缺失。

班级文化可以在班级活动中自然形成,可能是自发的过程,但没有引导与建设,这样的班级文化很可能走向不良局面,形成不良的班级文化,从而滋生投机钻营、荣辱颠倒的价值取向,极易产生人格的扭曲。

所以班级文化需要班级师生的共同努力与建设,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使学生形成自主奋斗、刻苦进取的人格。

学生进入班级这个组织后,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尽自己的义务,承担对集体的责任;在集体活动中,学生要遵守各种纪律和规范,约束自己的那些与集体规范相违背的言行,学习各种为人处世的准则和道德规范,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人格。

若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扮演适合自己个性和特长的正面的积极的社会角色,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民主意识,逐步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性、民主性和开拓性的人格,从而也推动了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

为此,如何使班级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关键就是要针对班级具体情况,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从班级文化建设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1.确定班级文化特色与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新生入学后,要根据班内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经历,班主任的优势等,师生讨论,确定本班文化特色。

如有的班级以农村学生
为主,班级的文化特色就要体现农村学生的特征,突出“朴实、勤劳、立志成才”这一品质;有的班级以城镇学生为主,以“多动、活跃、任性”为特色,要着重培养学生尊重人、关心人的品质,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的班级以体育运动的爱好者为主体,就要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和团结奋斗为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

同时,以文化特色活动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切入点,选择的活动要便于操作。

在此基础上,围绕班级文化特色,师生共同制定一个目标作为指导日后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使班级文化建设能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

由于我班学生构成以城镇学生为主,于是,我把“提升和完善中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制定了这样的活动目标:初一强调“检点行为的尺度”,初二突出“温文谦让的量度和不怕挫折的气度”,初三着重“彬彬有礼的风度”。

近三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始终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作为班级活动的主线,着重培养了学生尊重人、关心人、与人为伴、和睦共处的优秀品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从精神、制度与物质三层面全方位的推进班级文化建设。

精神层建设主要是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班级内形成正确的舆论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在一个环境中,当一个错误被大家所认同的时候,那么在他们看来这个错误就不能算错误了。

但实际是这仍然是一个错误,所以只有形成正确的舆论才能形成良好的氛围。

譬如,刚开学时因为我没有特别强调在课余时间也要讲普通话,导致我们班在正规场合讲河南话现象非常严重。

这也是因为在班里没有形成正确的舆
论,学生觉得无所谓,他讲我也讲,也不去督促别人。

发现问题后我及时进行处理。

在班会与课间进行教育,并时刻提醒。

要求学生之间监督,并对屡犯者给予一定处罚。

这样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班在正规场合讲河南话现象明显好转。

制度是一个行为的准绳。

一个班级要有良好的班级文化,跟一套完整的制度是分不开。

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班的制度文化建设根据校纪校规,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经过大家的讨论之后主要是制定和实施了爱书公约、课间礼仪常规等标准。

当然制度不仅要有,而且关键还要落实到位。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所在班教室环境的布置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具有文化和教育气愤的文化环境。

“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

这就要求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环境必须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窗明几净。

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是我们班级文化的基础。

一个班级好不好,首先是看走进这个班的教室看看卫生怎么样。

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所以我很重视我们的班级卫生。

做到这一点,要求班级全体成员,必须坚持每天的轮流卫生扫除,同时要求全体成员要有公德心和文明行为,禁止乱丢乱放,要
像爱护自己的脸面一样爱护教室的整洁;这是一个环保意识的培育过程,更是一个提高学生文明修养的过程。

(2)具有时代特色的各种宣传材料,如:《中学生守则》、名人名言、每日絮语、班规等,特别是班级宣传栏的设计,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精选内容,常换常新,体现班级特色,体现学生特点,体现学生热点,体现教育功能,教师要在这方面作必要的指导。

良好的育人环境往往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对相应的岗位都有专门的值日生负责。

3.班主任的组织引导。

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直接管理者,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其工作方法和管理风格直接反映于班级的文化风貌。

要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班主任应关注下列策略:①规范生成与目标管理相结合。

制定和落实班规及各种规章制度,要让学生明确它具有与守则、行为规范不同的可操作性、互制性及灵活性。

让每位学生都成为“立法者”,参与制定班规及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充分感受这种规范的自发和自律。

同时,指导学生依据这些规范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加强反馈,促进落实。

②自主活动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班级活动由班委会根据学校要求及班级的实际需要组织全体同学参与讨论、制定方案,并自行组织实施,充分调动广大同学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班主任只给予适时、适当的创意指导和组织支持,及时反馈活动效果,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

总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

学生在班级文化活动中显示个人的才华,培养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学生还懂得了合作,理解了团队精神,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了责任感,学会了自我发展。

班主任要注意加强调控和服务,及时纠正和解决工作中出现偏差和新问题,确保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变形,不走样。

使班级管理和活动始终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持之以恒,就会强化管理效果,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当然,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细碎而复杂的过程,班级文化建设仅仅靠全班同学和班主任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社会的榜样支持,学校的活动支持、家长的教育同步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班级的文化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