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药物消毒剂

正确使用药物消毒剂
正确使用药物消毒剂

正确使用药物消毒剂

【摘要】消毒防腐药是一种对菌体有杀灭作用,对畜禽机体也有一定的损害或影响的药物,在应用时应首先考虑药物的浓度,作用时间长短对畜禽机体的影响。

【关键词】消毒剂

一、彻底的机械清除是有效消毒的前提

消毒药物作用的发挥,必须使药物接触到病原微生物,但被消毒的现场会存在大量的有机物,如粪便、污水或其它污物,这些有机物中藏匿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同时,消毒药物与有机物,尤其是与蛋白质有不同程度的亲和力,可结合成为不溶性的化合物,并阻碍消毒药物作用的发挥。再者,消毒药被大量的有机物所消耗,严重降低了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浓度,所以说,彻底的机械清除是有效消毒的前提。机械清除前应先将可拆御的用具如食槽、水槽、笼具等拆下,运到舍外清扫、浸泡、冲洗、刷刮,并反复消毒。舍内在拆除用具设备之后,用高压水冲洗直至完全干净。在打扫清除之前,最好先用消毒药物喷雾和喷洒,以免病原微生物四处飞扬和顺水流排出,扩散至相邻的畜禽舍及环境中,造成扩散污染。

二、正确安排消毒程序,坚持全进全出的养殖原则

消毒应按一定程序进行,不可杂乱无章随心所欲。一般可按下列顺序进行:舍内从上到下(从屋顶、墙壁、门窗至地面)(下同)喷洒大量消毒液→搬出和拆卸用具和设备→从上到下清扫→清除粪尿等污物→高压水充分冲洗→干燥→从上到下并空中用消毒药液喷雾。必要时用20%石灰浆涂墙,高约2米→将已消毒的设备及用具搬进舍内安装调试→密闭门窗后用甲醛或过氧乙酸熏蒸→封闭空舍7-15天完成消毒。如急用时,在熏蒸后24小时,打开门窗通风24小时后使用。有的对全进全出的要求不甚了解,往往在清舍消毒时,将转群或出栏时剩余的数头(只)生长落后或有病无法转出的畜禽留在原舍内,可以认为,在原舍内存留一头(只)畜禽,都不能认为做到了全进全出。

三、正确使用石灰消毒

石灰是具有消毒力好,无不良气味,价廉易得,无污染的消毒药,但往往使用不当。新出窑的生石灰是氧化钙,加入相当于生石灰重量70%—100%的水,即生成疏松的熟石灰,也即氢氧化钙,只有这种离解了的氢氧根离子具有杀菌作用。有的场、户在入场或畜禽入口池中,堆放厚厚的干石灰,让鞋踏而过,这起不到消毒作用。也有的用放置时间过久的熟石灰做消毒用,但它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成了没有氢氧根离子的碳酸钙,已完全丧失了杀菌消毒作用,所以也不能使用。还有的将石灰粉直接洒在舍内地面上一层,或上面再铺一薄层垫料,这样常造成雏禽或幼仔的蹄爪灼伤,或因啄食而灼伤口腔及消化道。使用石灰消毒最好的方法是加水配制成10%—20%的石灰乳,用于涂刷畜舍墙壁1-2次,称

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了解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制备方法、疗效和使用后的不良反应。 2.了解青霉素的疗效及使用方法。 3.了解抗酸药的化学成分、疗效以及麻黄碱的结构简式、疗效及不良反应。 4.认识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远离毒品的重要意义。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识三种人工合成药物阿司匹林、青霉素、抗酸药的疗效和使用方法。 2.掌握天然药物麻黄碱的结构、性质以及功效。 3.认识毒品的危害性。 课题难点 1.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的主要成分 2.掌握天然药物麻黄碱的结构、性质以及功效。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大家平时生病都吃的什么药呢?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贡献大吗?学生讨论,然后 [阅读] 课本P38第一段

[问] 课本上的两个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即我国居民的平均寿命延长和传染病在死亡病因中所占的比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 药物的普及。 [查阅资料]医药对我国居民寿命的贡献。 [交流]获得的信息: 我国居民平均寿命由1949年时的35岁,提高到200年的70.8岁。传染病在死亡病因中由35%降到5%。两项指标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原因是应用了新型 药物,化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讲述] 人工合成药物许多,估计已达10万多种。这里我们主要介绍解热镇 痛药、抗生素药和抗酸药等常用药物。 一、人工合成药物 [展示] 阿司匹林药片及其说明书。 [学生活动] 让一位学生简要念一下阿司匹林药片的说明书,并把阿司匹林的化学名、分子式和结构式写在黑板上。(以自愿为原则,后面也是) [板书] 1、阿司匹林 (1)化学名:乙酰水杨酸分子式:C9H8O 结构式: (2)主要用途:解热镇痛,用于发热、头痛、关节痛的治疗,防心血管老化等。 [实验] 将少量的阿司匹林放入试管中,加水,观察现象,并结合课本归纳其物理性质。 (3)物理性质:

常用消毒剂使用指南

常用消毒剂使用指南 一、醇类消毒剂 1.有效成分 乙醇含量为70%~80%(v/v),含醇手消毒剂>60%(v/v),复配产品可依据产品说明书。 2.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也可用于较小物体表面的消毒。 3.使用方法 卫生手消毒:均匀喷雾手部或涂擦揉搓手部1~2遍,作用1min。 外科手消毒:擦拭2遍,作用3min。 皮肤消毒:涂擦皮肤表面2遍,作用3min。 较小物体表面消毒: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min。 4.注意事项 如单一使用乙醇进行手消毒,建议消毒后使用护手霜。 外用消毒液,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易燃,远离火源。 对酒精过敏者慎用。 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密封保存。 不宜用于脂溶性物体表面的消毒,不可用于空气消毒。

二、含氯消毒剂 1.有效成分 以有效氯计,含量以mg/L或%表示,漂白粉≥20%,二氯异氰尿酸钠≥55%,84消毒液依据产品说明书,常见为2%~5%。 2.应用范围 适用于物体表面、织物等污染物品以及水、果蔬和食饮具等的消毒。 次氯酸消毒剂除上述用途外,还可用于室内空气、二次供水设备设施表面、手、皮肤和黏膜的消毒。 3.使用方法 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500mg/L;疫源地消毒时,物体表面使用浓度1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10000mg/L;室内空气和水等其他消毒时,依据产品说明书。 4.注意事项 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配制和分装高浓度消毒液时,应当戴口罩和手套;使用时应当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如不慎溅入眼睛,应当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金属和有色织物慎用。 强氧化剂,不得与易燃物接触,应当远离火源。

常用消毒液使用方法

精品文档 常用消毒液使用方法 消毒剂名称消毒效力配制方法使用范围注意事项有效时间 戊二醛高效2%戊二醛原液加入 A:0.3%碳酸氢钠 B:0.5%亚硝酸钠浸泡无菌持物钳、胃镜、支气管镜 等医疗器械 灭菌时间10小时 消毒时间30分钟 1.用前加入A型缓冲剂(碳酸氢钠)充分溶解 后调溶液PH值6.0-7.0再加入B型缓冲剂 2.浸泡金属类物品时一定要加0.5%亚硝酸钠 3.灭菌后的物品使用前要用灭菌蒸馏水冲洗 4.污染严重或浓度下降时及时更换 每周过滤一次,最长 不超过2周 碘伏中效5%碘伏原液 0.5%碘伏:10ml5%碘伏加 蒸馏水100ml 0.5%用于手术处皮肤,外科手消毒 5%原液用于皮肤消毒 1.典伏稀释后稳定性差、因此宜现用现配 2.避光密闭保存、放阴凉处 3.5%原液碘伏不可用于粘膜消毒于创面消毒 每周更换二次 75%乙醇中效75%乙醇原液75%皮肤脱碘、外科洗手消毒 20-30%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20-35%降温 95%燃烧灭菌、紫外线灯管擦拭1. 稳定性差、易发挥需加盖保存、定期测定 2.有刺激性、不宜用于粘膜与创面消毒 3.易燃、放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 每周更换二次 康威达泡腾片高效500mg\L 1000ml水加康 威达泡腾1片500-1000mg\L用于物体表面、医疗 用品消毒 1000-2000mg\L用于病人血及排泄 物污染 1.稀释后稳定性差、因此宜现用现配 2.对金属有腐蚀作用,织物有漂白作用,故浸 泡后及时冲干净 每日更换 诗洁低效诗洁原液手术前医护人员的洗手消毒 医护人员手预防性消毒和其他部位 消毒1.外科手消毒时应用原液5ml搓洗时间不得少 于3分钟、无菌毛巾擦干后再用原液1-2ml均 匀涂抹双手前臂 2.外用消毒剂、不得内服 3.勿触及眼部(如不慎碰触请用清水冲洗) 4.如先用肥皂洗涤清洁皮肤应冲洗干净后再用 本品消毒 5.如有轻微刺激、应停止使用 每周更换二次

正确使用生活中常用药物

正确使用生活中常用药物 姓名:11级公管2班吴山 摘要:掌握常用口服药品的服用时间及原因。掌握常用口服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外用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常用外用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常用注射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事项。 关键词:常用药物,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正文:目前,我国医药行业朝着快速、高投入、不断更新换代的方向发展。特别是随着各种新药、仿制药不断涌现,在充分满足人们防病、治病需求的同时,也导致药物不良反应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如何保障大众合理正确使用药物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执业药师应该在合理正确使用药物方面起指导作用。正确合理使用药物必须对药物的特点、性质、适应性、用法用量、用药时间、注意事项等等有完全的了解和掌握。 合理正确使用药物首先要了解、掌握国家基本药物。早在1979年,我国就已开始实行基本药物政策。只有了解、掌握基本常用药物,进一步学习基本常用药物,才能更有效地保障大众合理用药。本文叙述了部分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正确使用方法,主要对常用口服药物、常用外用药物、常用注射的药物进行阐述。 一、基本药物的概念 基本药物的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7年提出的,其英文名称为Essential Medicine。2002年1月,WHO将基本药物定义为:能优先满足人们卫生保健需求的药物,是按照一定的遴选原则,经过认真筛选确定的、数量有限的药物。我国对基本药物的遴选原则是“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应用方便、中两药并重”。1979年,我国政府制订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迄今为

止已修订了4版。除此之外,还制订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手册》及《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制剂临床指南》。

知识讲解_正确使用药物

正确使用药物 编稿:张灿丽责编:闫玲玲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2、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常见的药物; 3、了解兴奋剂及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做到拒绝毒品。 【要点梳理】 要点一、药物对人的生命的重要作用 1、药物的定义 药物是指具有防御、诊断、缓解、治疗疾病及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一类物质,它是人类抵御疾病的重要武器之一。 2、药物的作用 我国居民的平均估计寿命由1949年时的35岁,提高到2000年时的70.8岁;传染病在死亡病因中所占的比率由35%降到5%。这两项指标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其重要原因是普遍应用了各种新型药物。 要点二、药物的分类 药物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如根据药物的来源进行划分,有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根据药物的性能进行划分,有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和抗酸药等。 要点三、人工合成药物 【高清课堂:促进身心健康ID:407548#阿司匹林】 1、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有机酸,是第一个重要的人工合成药物。阿司匹林的应用开辟了医药化工的全新领域。它投入市场一百多年来,迄今仍然是销量最大的药物。 (1)化学名:乙酰水杨酸分子式:C9H8O4结构式: (2)阿司匹林的功效及不良反应: ①作用及用途:a、解热作用;b、镇痛作用;c、消炎抗风湿作用;d、抗血栓形成作用。阿司匹林的应用范围还在扩大,人们不断发现它的新作用,如防止心脏病发作、减缓老年人视力衰退和提高免疫功能等。 ②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a、胃肠道反应:如上腹不适、恶心、胃黏膜出血等;b、水杨酸反应:如头痛、眩晕、恶心、耳鸣等。 注意:出现水杨酸反应是中毒的表现,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滴注NaHCO3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3)物理性质: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熔点为135℃,难溶于水。 (4)化学性质: 从阿司匹林的结构式来看,它含有羧基,因此它具有羧酸的性质――酸的通性、酯化反应。比如,阿司匹林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发应生成钠盐,易溶于水,称为可溶性阿司匹林,疗效更好。 要点诠释:该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 (5)制备:水杨酸、乙酸酐做原料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1高中《正确使用药物》word教案

选修1 第二章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几种常见药物的成份及疗效 2、如何正确使用常见的药物 【教学重点】人工合成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教学难点】人工合成药物的合成途径及成份 【课题引入】 我国居民的平均寿命延长和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阅读教材并回答)现在我们已清楚平均寿命延长和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大量的使用新型药物,目前市场上的药物成千上万种,下面我将和同学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几种药物。 【新课讲授】 (板书)一、药物的分类 人工合成药物、天然药物 (板书)二、讲解:解热镇痛药 1、化合名:乙酰水杨酸,分子式:C9H8O4结构式: 2、主要用途:解热镇痛,用于发热头痛,防止心脏病发作 3、物理性质:白色晶体,难溶于水 4、化学性质:能与NaOH发生反应 5、制备:以水杨酸为原料,使之与乙酸酐直接反应可制备阿司匹林: 提问:阿司匹林结构中有哪些官能团? (板书)三、抗生素—青霉素 讲述 用电影《12号兵站》抢夺盘尼西林引入知识点,认识到抗生素是一种消炎药。 青霉素是重要的抗生素,使用前必须进行皮肤敏感实验 (板书)四、抗酸药

讲述: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胃痛,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几种常见中和胃酸的药物。 碳酸氢纳、碳酸镁、碳酸钙、氢氧化铝、氢氧化钙。 注意:胃溃疡病人不能服用碳酸类药物。 (板书)设计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第一课时) 一、药物的分类 人工合成药物、天然药物 二、讲解:解热镇痛药 1、化合名:乙酰水杨酸,分子式:C9H8O4结构式: 2、主要用途:解热镇痛,用于发热头痛,防止心脏病发作 3、物理性质:白色晶体,难溶于水 4、化学性质:能与NaOH发生反应 5、制备:以水杨酸为原料,使之与乙酸酐直接反应可制备阿司匹林: 三、抗生素—青霉素 四、抗酸药 六、作业 P40页1、2、3、4、5

选修1第二章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2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教案) 从内容说课 本节从统计数据入手,说明药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而通过介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酸药等人工合成药物和一些天然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加深学生对“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的理解。让学生树立健康新观念,做到正确使用常见的药物,防止滥用药物,拒绝并远离毒品。活动与探究建议:让学生去查阅常用药物的成分、结构与疗效的资料,设计实验,参观药店等。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到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2.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常见的药物。 3.培养学生探究化学药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教学难点 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的主要成分 课时安排 第1课时人工合成药物 第2课时天然药物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述法讨论法实物展示法观察法自我表现法等 教具准备 阿司匹林青霉素胃酸药等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师] 每当我们去看病,医生都会开一些药,那是不是每次医生给你开的药都是一样的呢? 为什么? [生] 不一样,因为得的病不一样。 [师] 对,医生首先要找出病因,然后对症下药。但对于一些小病我们往往不去看医生,而是自己到药店买药解决,这时如果是错用或者滥用药,后果往往不堪设想,这就需要我们对常见的药物有所了解。(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什么病用什么药) [板书]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阅读] 课本P38第一段 [问] 课本上的两个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即我国居民的平均寿命延长和传染病在死亡病因中所占的比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 药物的普及。 [师] 目前,药物的种类很多,估计已达到10万种,可分为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可适当解释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的定义)

选修1第二章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3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做到正确使用药物。 2.了解兴奋剂及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做到拒绝毒品。 教学难点、重点: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教学方法:查阅资料、专题班会、探究实验。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参观]参观药店,了解有关医药的初步知识。 [查阅资料]医药对我国居民寿命的贡献。 [交流]获得的信息: 我国居民平均寿命由1949年时的35岁,提高到200年的70.8岁。传染病在死亡病因中由35%降到5%。两项指标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原因是应用了新型药物,化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板书]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一、人工合成药物 [讲述] 人工合成药物许多,估计已达10万多种。这里我们主要介绍解热镇痛药、抗生素药和抗酸药等常用药物。 [阅读]阿司匹林有关内容,并上网查阅相关信息。 [板书]1、解热镇痛药 [练习] 1、填空: 阿司匹林结构式:_______,状态:_____,熔点:_____,在水中_____溶。制备阿司匹林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药物阿司匹林的结构式为,关于阿司匹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乙酸的同系物 B、合成阿司匹林时可能要用乙酸为原料 C、阿司匹林能发生酯化反应 D、阿司匹林没有酸性 3、科学家把药物连在高分子载体E上可制成缓释长效药剂.阿司匹林() 可连接在某高分子聚合物上,形成缓释长效药剂,其中一种结构简式为: 试回答: ①载体结构式: . ②缓释反应的方程式: . ③阿斯匹林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分析]本题属于基本类型题目,解决总是的关键在于判断官能团的断裂位置,观察长效 药的结构似乎①②两位都可以断裂,但考察司匹林的结构,分子只有从②位断裂才有意义. 则缓释反应: 阿斯匹林在碱性条件下应发生酯键的水解反应: [交流]查阅的资料信息: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aeetylsalicylic and,aspirin)既是止痛药物又是抗炎药物,分子量:180,学名为乙酰酚甲酸或乙酰水杨酸。市售之商品其外观为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微带酸味。在干燥的空气中无变化,在湿润空气中缓缓分解,产生游离水杨酸与醋酸。熔点为135~138℃。含量不低于99.5%难溶于冷水,易溶于90%乙醇。

常用化学消毒剂及使用方法

常用化学消毒剂及使用方法 1、甲醛:甲醛无论在气态或溶液状态下均能凝固蛋白质、溶解类脂,还能与氨基结合而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具有较强大的广谱杀菌作用,对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和病毒均有效,消毒方法一是熏蒸消毒,适用于室内、器具的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溶液20毫升加等量水,然后加热使甲醛变为气体熏蒸消毒,温度应不低于15℃相对温度60%-80%,消毒时间为8-10小时,方法二是用2%水溶液,用于地面消毒,用量为每100平方米13毫升。 2、环氧乙烷:环氧乙烷是广谱、高效、穿透力强对消毒物品损害轻微的消毒灭菌剂,常用环氧乙烷消毒浓度为400-800毫克/立方米,常用于大宗皮毛的熏蒸消毒,不足之处是环氧乙烷含量超过3%时易燃、易爆,对人有一定的毒性,一定要小心使用。 3、过氧乙酸:过氧乙酸的消毒作用主要依靠它的强大氧化能力杀灭病原微生物,对各种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等都有很强的杀灭效果,较低的浓度就能有效地抑制细菌、霉菌繁殖。常用消毒剂量是:0.5%水溶液喷洒消毒畜舍、饲槽、车辆等。0.04%-0.2%溶液用于塑料、玻璃、搪瓷和橡胶制品的短时间浸泡消毒,5%溶液每立方米2.5毫升喷雾消毒密闭的试验室、无菌间、仓库等,0.3%溶液每立方空间喷雾需30毫升,带鸡消毒鸡舍。 4、常用的含氯消毒剂 ①漂白粉:主要为次氯酸钙(32%-36%)、氯化钙(29%)、氧化钙(10%-18%)、氢氧化钙(15%)的混合物,通常用CaOCL2代表其分子式,漂白粉溶于水中形成次氯酸,由于氧化作用和抑制细菌的巯基酶起消毒作用,对细菌、病毒、真菌等都有杀灭力。漂白粉含有效氧25%-32%,一般按25%计算,若低于15%不能使用。 ②二氯异氰脲酸钠,广谱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孢子和细菌芽孢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二氯异氰脲酸钠易溶于水,产生次氯酸起消毒作用。 5、酚类消毒剂:酚类消毒以复合酚使用最为广泛,呈酸性反应,具有很浓的来苏味,是新型广谱、中等效力的消毒剂,可杀灭细菌、霉菌和病毒,主要用于畜舍、笼具、场地、车辆消毒,用法用量是喷洒,浓度为0.35%-1%的水溶液,严重污染的环境可以适当加大浓度,增加喷洒次数,由于本品为有机酸,因此,禁止与碱性药物及其它消毒药物混用。 6、烧碱:烧碱能溶解蛋白质,破坏病原体的酶系统和菌体结构,从而起到消毒作用,烧碱的消毒作用主要取决于氢氧离子浓度及溶液的温度,一般使用浓度为2%水溶液,烧碱对机体和用具等有腐蚀作用,使用时要小心。 7、生石灰(氧化钙):生石灰以刚出窑的为上品,氧化钙与水混合时生成氢氧化钙(消石灰),本品对大多数繁殖体型病原微生物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但对炭疽芽孢无效,一般配成100%的石灰乳涂刷厩舍墙壁、畜栏及地面消毒等。

知识讲解_正确使用药物

正确使用药物 编稿:张灿丽审稿:曹玉婷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2、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常见的药物; 3、了解兴奋剂及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做到拒绝毒品。 【要点梳理】 要点一、药物对人的生命的重要作用 1、药物的定义 药物是指具有防御、诊断、缓解、治疗疾病及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一类物质,它是人类抵御疾病的重要武器之一。 2、药物的作用 我国居民的平均估计寿命由1949年时的35岁,提高到2000年时的70.8岁;传染病在死亡病因中所占的比率由35%降到5%。这两项指标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其重要原因是普遍应用了各种新型药物。 要点二、药物的分类 药物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如根据药物的来源进行划分,有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根据药物的性能进行划分,有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和抗酸药等。 要点三、人工合成药物 【高清课堂:促进身心健康ID:407548#阿司匹林】 1、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有机酸,是第一个重要的人工合成药物。阿司匹林的应用开辟了医药化工的全新领域。它投入市场一百多年来,迄今仍然是销量最大的药物。 (1)化学名:乙酰水杨酸分子式:C9H8O4结构式: (2)阿司匹林的功效及不良反应: ①作用及用途:a、解热作用;b、镇痛作用;c、消炎抗风湿作用;d、抗血栓形成作用。阿司匹林的应用范围还在扩大,人们不断发现它的新作用,如防止心脏病发作、减缓老年人视力衰退和提高免疫功能等。 ②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a、胃肠道反应:如上腹不适、恶心、胃黏膜出血等;b、水杨酸反应:如头痛、眩晕、恶心、耳鸣等。 注意:出现水杨酸反应是中毒的表现,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滴注NaHCO3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3)物理性质: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熔点为135℃,难溶于水。 (4)化学性质: 从阿司匹林的结构式来看,它含有羧基,因此它具有羧酸的性质――酸的通性、酯化反应。比如,阿司匹林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发应生成钠盐,易溶于水,称为可溶性阿司匹林,疗效更好。 要点诠释:该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 (5)制备:水杨酸、乙酸酐做原料

常见的消毒剂使用十大误区

常见的消毒剂使用十大误区 过去,只有在医院、防疫站,才能闻到一股消毒水的味道。现在,消毒剂几乎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消毒剂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全,但使用不当也可能带来危险。老百姓对消毒剂往往有这样十个疑问。 消毒就是灭菌吗 消毒和灭菌两个词在生活中常被混用,其实两者含义不同。消毒是杀灭微生物,但不能杀死芽孢等还在“休眠状态”的微生物;灭菌是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也就是说,灭菌的要求比消毒更严格,通常用在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生活中很难实现,所以平时只需要消毒,将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不会引起人发病即可。 用了消毒剂就能防病吗 用消毒水拖地、擦桌子,可以消灭其表面的病菌,但室内各个角落,如墙角、橱柜,甚至空气中都可能存有微生物;从外面回家,衣物、鞋子、裸露的皮肤上也会携带有害微生物,所以要做到全方位清洁才能防病。 普通家庭有必要使用消毒剂吗 一般家庭应尽量少用消毒剂,多靠通风、勤洗手等减少病菌侵入。而且消毒剂不能滥用,否则会使微生物产生抵抗性,大大降低今后的杀灭作用。从长期来看,经常大量使用消毒剂还会造成其他负面效果。比如84消毒液中的次氯酸会见光分解,生成氯化氢,具有一定毒性,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有效的消毒方法。比如紫外线是最好的消毒剂,晒被子、衣服等即可消毒;餐具煮沸15~30分钟也能达到消毒效果。 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消毒剂 坐拥挤的公交车、地铁,特别是刚从医院回来,不妨用衣物消毒剂洗一下衣服;常拿到户外使用的物品,比如孩子的玩具、野营用具等,也需要用消毒剂擦拭;洗衣机每2~3个月应用专业消毒剂清洁一次。 84消毒液是万能消毒剂吗 有人将84消毒液当成万能消毒剂,拖地、洗衣服、洗手都用,这样做是错误的。过氧乙酸、84消毒液等腐蚀性比较强,主要用在地面、墙壁、门窗等处。消毒应根据不同的对象来选择:1.空气消毒: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 2.物体表面消毒:如家具、玩具、电话、门把手、地面、洁具等,用含氯类或溴类的消毒剂。 3.手和皮肤的消毒:酒精、异丙醇、洗必泰醇溶液、碘伏等。 消毒剂越浓越好吗

高中化学 第二章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教案1人教版必修1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重点难点] 1、了解常见药物的制备、作用和不良反应,学习正确地选用药物。 2、知道毒品的名称和危害,自觉抵制毒品。 [知识点讲解] 药物名称化学性质功效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具有酸性解热镇痛、防止心脏病发作、 减缓老年人视力衰退和提高 免疫功能等。 胃肠道反应、 水杨酸反应 青霉素弱酸性物质、在体内经酸性 水解得到青霉素氨基酸 能阻止多种细菌的生长,是 最重要的抗生素,即消炎药 过敏反应 抗酸药能与盐酸反应能中和胃部过多的盐酸,缓解胃部不适 麻黄碱一种生物碱止咳平喘由于中枢兴奋导致不安、失眠 (1)阿司匹林的制备 COOH CH3 + O OCOCH3 + CH3COOH CH3CO 水杨酸乙酸酐乙酰水杨酸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与氢氧化钠中和制得的钠盐,易溶于水,称为可溶性阿司匹林,疗效更好。(2)阿司匹林的性质 白色晶体,熔点为135℃,难溶于水。 阿司匹林是一种有机酸。 3、青霉素的性质 青霉素是一类弱酸性物质,至少有五种,即F、G、X、K、V,用得最多的是青霉素G的钠盐(俗名盘尼西林)。青霉素的结构骨干均有青霉酸。青霉素在体内经酸性水解后,得到青霉氨基酸。青霉素酸的结构式为: CH3 OH

CH3 C CH COOH SH NH2 4、合理使用药物 大部分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如麻黄碱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鼻粘膜充血引起的鼻塞等。服用麻黄碱后可以明显增加运动员的兴奋程度,能使运动员超水平发挥,但对运动员本人有极大的副作用。所以服用药物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绝对不可以滥用药物。滥用药物主要是指非法获得及使用受管制药物;没有医生处方长期服用安眠药或镇静剂;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服用毒品等。 毒品:由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 《正确使用药物》练习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霉素有青霉素F、G、X、K、V等 B、青霉素G的俗名是盘尼西林 C、青霉素在体内水解可得到一类碱性物质 D、胃舒平、苏打片均属抗酸药 2、下列对阿司匹林的描述错误的是() A、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B、阿司匹林有酸性,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晶体 C、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出现水杨酸反应,只要静脉滴注NaHCO3溶液,可继续服用 D、阿司匹林与NaOH中和制得的钠盐,易溶于水,其疗效更好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阿司匹林制可溶性阿司匹林的反应证明了阿司匹林有酸性 B、阿司匹林现在是销量最大的药物 C、青霉素稀释至一千万倍疗效就会消失 D、盘尼西林是青霉素K的钠盐 4、毒品曾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带来过巨大的灾难,据统计我国目前的吸毒人员中80%左右是青少年,而他们大多又是出于好奇而沾染毒品的。根据你的知识判断下列物质中一定不属于毒品的是() A、甘油 B、吗啡 C、冰毒 D、海洛因 5、关于麻黄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麻黄碱是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使用的兴奋剂 B、麻黄碱是从中药中提取的天然药物 C、麻黄碱能使人兴奋,运动员服用后能超水平发挥 D、麻黄碱有镇静催眠的效果 6、当有人出现水杨酸反应(头痛、眩晕、恶心、耳鸣)时,医生可采取在静脉中注射下列哪种物质() A、1.25%NH4Cl B、0.9%NaHCO3 C、75%酒精 D、10%的青霉素

畜禽养殖场内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畜禽养殖场内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现代畜禽养殖业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畜禽的传染病,而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传染源就是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或场所,包括患传染病的动物、病原体携带者以及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各种场所。传染源以各种不同途径向周围环境排出病原体,常随粪便、尿液、鼻液、眼部分泌物、唾液、乳汁、皮肤溃疡分泌物、血液、生殖器分泌物、脱落的皮肤上皮等排出。造成传染病流行的最根本因素就是传染源,要控制传染病,最佳方法就是消除传染源,也就是消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 那么,我们如何来消除传染源,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呢?进行科学有效的消毒是减少传染病发生的最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科学的消毒,减少或杀灭养殖环境中的病原体,使它的数量和浓度减少到无害程度,防止畜禽发病或疫病的蔓延。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消毒常识: 一、消毒方法的种类 1、卫生消毒法:通过清扫、水冲、洗刷、粉刷等手段,直接减少病原体的方法。 2、物理消毒法:利用阳光、紫外线、火焰及高温等手段杀灭病原体的方法。 3、化学消毒法:利用各种化学消毒药剂杀灭病原体的方法,主要方法有浸泡、喷洒、熏蒸等。 4、生物消毒法: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杀灭病原体,主要针对粪便和垫料。 二、主要的消毒对象 消毒的主要对象是动物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污染的场地,包括圈舍、周边环境、垫料、用具、饲养人员的衣物、鞋靴、生活环境、进出车辆等。 三、一般的消毒程序 要想达到满意的消毒效果,就一定要按科学的程序进行。畜禽栏舍的空栏消毒要按以下程序:清扫→清洗→干燥→消毒→清洗→再消毒→再清洗→干燥,而且消毒过程中的顺序也有讲究,即从高到底、从一侧到另一侧。 四、养殖场的常用消毒剂 消毒药品种类繁多,按其性质可分为:醇类、碘类、酸类、碱类、卤素类、酚类、氧化剂类、挥发性烷化剂类等,下面主要介绍畜禽饲养场常用的几种消毒药: 1. 氢氧化钠(又称苛性钠、烧碱或火碱):碱类消毒剂,粗制品为白色不透明固体,有块、片、粒、棒等形状,成溶液状态的俗称液碱。主要用于场地、栏舍等消毒。2—4%溶液可杀死病毒和繁殖型细菌,30%溶液10分钟可杀死芽孢,4%溶液45分钟杀死芽孢,如加入10%食盐能增强杀芽孢能力。实践中常以2%的溶液用于消毒,消毒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 石灰(生石灰):碱类消毒剂,主要成分是CaO,加水即成氢氧化钙,俗名熟石灰或消石灰,具有强碱性,但水溶性小,解离出来的氢氧根离子不多,消毒作用不强。1%石灰水杀死一般的繁殖型细菌要数小时,3%石灰水杀死沙门氏菌要1小时,对芽孢和结核菌无效。其最大的特点是价廉易得。实践中,20份石灰加水到100份制成石灰乳,用于涂刷墙体、栏舍、地面等,或直接加石灰于被消毒的液体中,或撒在阴湿地面、粪池周围及污水沟等处消毒。 3. 赛可新(Selko-pH):酸类消毒剂,主要成分是复合有机酸,用于饮水消毒,用量为每

消毒剂常见的几种分类

消毒剂常见的几种分类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消毒剂常见的几种分类 常用的消毒剂按成分分类主要有9种: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按消毒效果分类有3种: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当今社会提倡无毒环保,环凯推出了高效环保消毒剂。下面对几种常见消毒剂进行介绍。 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这类消毒剂包括无机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钠、次氯 酸钙、氯化磷酸三钠)、有机氯化合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氯铵T等)。 无机氯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失其有效成分,有机氯则相对稳定,但是溶于水之后均不稳定。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具有强氧化能力,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这类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它们的优点是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 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放出原子氧将细胞内的含巯基的酶氧化起到杀菌作用。国外大量的实验研究显示,二氧化氯是安全、无毒的消毒剂,无“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同时在消毒过程中也不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生成可产生“三 致作用”的有机氯化物或其它有毒类物质。但由于二氧化氯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应避免在高浓度时(>500ppm)使用。当使用浓度低于500ppm时,其对人体的影响可以忽略,

各类消毒剂的安全使用

各类消毒剂的安全使用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但是它依然可防可控。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戴口罩、勤洗手,给自己居住、生活的环境消消毒,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当包膜被消毒剂破坏后,RNA也非常容易被降解,从而使病毒失活。由于有这个包膜,冠状病毒对化学消毒剂敏感,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紫外线均可灭活病毒。 针对近期公众对消毒剂使用需求的急剧上升,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各类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于化学消毒剂 化学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它不同于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常用的消毒剂产品按照成分可分为9种: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 消毒剂本身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化学品,必须严格按照说明选用。消毒剂不是浓度越高越好,过度使用会带来其他风险。如过氧乙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轻易地将微生物杀灭,常用于衣物、地面、墙壁、房屋空间等的消毒,但使用浓度过高时可刺激、损害皮肤黏膜,腐蚀物品。同时,长期大量使用同一种消毒剂、灭菌剂,会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灭菌效果大大降低。为避免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可以轮换使用不同消毒剂。部分消毒剂一定程度可以在功能上相互替代,但各类消毒剂消毒原理不同,使用和禁忌事项也各不相同,必须慎重选用,才能做到安全消毒、有效消毒、绿色消毒。 常见化学消毒剂 及其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醇类消毒剂 常见的醇类消毒剂是乙醇和异丙醇。95%的酒精能将细菌表面包膜的蛋白质迅速凝固,并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进入细菌体内,因而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如果酒精浓度低于70%,虽可进入细菌体内,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只有70%-75%的酒精即能顺利地进入到细菌体内,又

【化学】新人教版化学选修1高中正确使用药物同步测试题

【关键字】化学 第二章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姓名班级评价 1、下列药品对应的临床应用错误的是() A. 服用过量的阿司匹林中毒后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NaHCO3 B. 青霉素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因此药前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C. 麻黄碱适合于医治因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引起的血毒症 D. 服用麻黄碱的不良反应是有时出现由于中枢神经兴奋所导致的担心、失眠等 2、对于药品的使用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表示处方药,OTC表示非处方药 B. 毒品就是有毒的药品 C. 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医学名著是《神农本草经》 D. 麻黄碱是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使用的兴奋剂 3、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着色剂——胡萝卜素、苯甲酸钠 B.调味剂——亚硝酸钠、味精 C.防腐剂——氯化钠、山梨酸钾 D.营养强化剂——酱油中加铁、粮食制品中加赖氨酸 4、现在,我们把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叫做绿色食品。而最初,专家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做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做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做白色食品。根据最初的说法,下列属于绿色食品的是() A.大米 B.海带 C.食醋 D.食盐 5、邻羟基苯甲酸,俗名为水杨酸,结构式为,它与物质A的溶液反应生成化学式为C7H5O3Na ,A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NaCl B.Na2SO.NaOH D.NaHCO3 6、我国卫生部门制定的《关于宣传吸烟有毒与控制吸烟》的通知中规定:“中学生不准吸 烟”.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有多种有害物质,其中尼古丁(C10H14N2)对人体危害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尼古丁是由26个原子构成物质B.尼古丁中碳、氢、氮3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4∶.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D.尼古丁是氮元素质量分数为17.3% 7、下列物质都可以添加到食品中,其中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用量的是() A.食醋B.蔗糖C.料酒D.亚硝酸钠 8、抗酸药的药理作用是() A.中和胃酸B.抑制胃酸分泌C.促进血液循环D.导泻 9、关于柠檬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柠檬酸是碱性食物B.柠檬酸是酸性食物 C.柠檬酸具有酸味的物质D.柠檬在人体内完全氧化后,剩下碱性的钾盐10.在某些肉类的加工过程中需要用盐渍(把较多的食盐撒在肉制品表面,腌制一段时间),以防肉类变质.其原因是() A.食盐中的氯离子有杀菌作用B.浓盐水中氧气的含量少,致使细菌无法生存 C.由于氧化而使细菌死亡D.由于细菌细胞膜的渗透作用使细菌失水而死亡11、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错误的是( ) A.着色剂——苯甲酸钠B.营养强化剂——粮制品中加赖氨酸 C.调味剂——食醋D.防腐剂——氯化钠 12、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更注重身体健康和食品卫生。下

各类消毒剂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各类消毒剂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目录 序言 (1) 关于化学消毒剂 (2) 常见化学消毒剂及其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4) 1.醇类消毒剂 (5)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6) 2.84消毒液 (8)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9) 3.过氧乙酸 (11)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3) 4.双胍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 (15) 5.含碘消毒剂 (17) 6.醛类消毒剂 (19) 7.酚类消毒剂 (20) 8.环氧乙烷 (22)

序言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但是它依然可防可控。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戴口罩、勤洗手,给自己居住、生活的环境消消毒,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当包膜被消毒剂破坏后,RNA也非常容易被降解,从而使病毒失活。由于有这个包膜,冠状病毒对化学消毒剂敏感,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紫外线均可灭活病毒。 针对近期公众对消毒剂使用需求的急剧上升,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各类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于化学消毒剂

化学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它不同于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常用的消毒剂产品按照成分可分为9种: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 消毒剂本身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化学品,必须严格按照说明选用。消毒剂不是浓度越高越好,过度使用会带来其他风险。如过氧乙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轻易地将微生物杀灭,常用于衣物、地面、墙壁、房屋空间等的消毒,但使用浓度过高时可刺激、损害皮肤黏膜,腐蚀物品。同时,长期大量使用同一种消毒剂、灭菌剂,会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灭菌效果大大降低。为避免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可以轮换使用不同消毒剂。部分消毒剂一定程度可以在功能上相互替代,但各类消毒剂消毒原理不同,使用和禁忌事项也各不相同,必须慎重选用,才能做到安全消毒、有效消毒、绿色消毒。

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学案

—OOCCH 3 —COOH 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学案) 一、人工合成药物 1、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 化学名: 分子式: 结构式: 官能团:1、 2、 主要用途: , , 。 物理性质: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熔点为135℃,难溶 于水。 化学性质: , , 制备: + 改进:阿司匹林+氢氧化钠→可溶性阿司匹林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水杨酸反应 解救措施: 2、抗生素 青霉素 种类:青霉素F 、G 、X 、K 、V ,用得较多的是青霉素G 的钠盐, 俗称盘尼西林。 主要用途:治疗细菌类的感染 CH 3 不良反应:过敏反应 青霉素在体内经酸性水解后,得到青霉氨基酸:CH 3 C CH COOH 3、抗酸药 SH NH 2 有效成分: , , , , 主要作用:缓解胃部不适,中和过多的胃酸。 科学探究:一种抗酸药的成分(课本) 二、天然药物 麻黄碱 结构式为: 主要用途:麻黄碱可用于治疗 、 等。 不良反应: 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药物 抗生素: , 抗病毒: , 解热镇痛药: , 消化系统药: , 儿童常用药: , 天然药物及中成药: 保健食品: 你来当医生:小孩咳嗽但咽喉没有发炎可以吃 ,临时退烧可以服用 四、滥用药物的危险性-认识毒品 考考你的记忆力

常见的毒品有: 练习 1、有人说,西药是人工合成药,有毒,不能随便吃;中药是天然的,无毒,多吃少吃都没关系。你认为对吗? 2、下列不属于抑酸剂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是() A、氧化镁B、氢氧化铜C、氢氧化铝D、柠檬酸钠 3、在医疗上,对胃酸过多者,可服用NaHCO3,但对胃溃疡并发轻度胃穿孔、胃酸过多者都要改服Al(OH)3胶乳,原因是什么?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大人的药小孩都可以吃,只要剂量减半就行了。( ) 2、阿司匹林会引起胃肠道反应。( ) 3、板蓝根属于天然药物,适合长期食用。( ) 4、保健食品有益无害,还能治病。( ) 5、买药时要看药效和生产日期,还要看不良反应。( ) 6、有毒的药就叫做毒品。( ) 7、治疗病毒性感冒可以用青霉素。( ) 8、治病要对症下药, 而且服药要按时按量。( ) 现行药物分类 一、抗感染药物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包括临床常用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及新发展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其他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抗真菌药◆抗病毒药 二、心血管系统药物三、胃肠道疾病药物◆质子泵抑制剂◆胃动力药及其它 四、糖尿病治疗药物五、泌尿系统药物 关于细菌、病毒和真菌 我们知道,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内都有细胞核。而微生物中只有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完整的细胞器,故又称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很少,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而病毒则没有细胞结构,属于原生微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比细菌小得多,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须在活细内寄生并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艾滋病、乙肝、普通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有十万多种,其中能引起人或动物感染的仅占极少部分,约300种。很多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面粉发酵,做酱油、醋、酒和霉豆腐等都要用真菌来发酵。工业上许多酶制剂、农业上的饲料发酵都离不开真菌。许多真菌还可食用,如蘑菇、银耳、香菇、木耳等。真菌还是医药事业中的宝贵资源,有的可以用于生产抗生素和维生素以及酶类;有的本身就可以入药用于医治疾病,如中药马勃、茯苓、冬虫夏草等。

常见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见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污 染时随时清洁消毒。考虑到疫情的防范,一般消毒方法如下:a)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 剂(有效氯含量250-500mg/L)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擦净。b)地面:可使用含氯消 毒剂(有效氯含量250-500mg/L)用拖布湿式拖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洗净; 二、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 触碰。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有效氯浓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a)84 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00比例稀释;b)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 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c)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mg/片-580mg/片):1片溶于1升水(具体配置应按使用说明操作); 三、75气醇消毒液可直接使用。其他消毒剂(如:威露士、滴露、蓝月亮等品牌日常家居类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四、消毒注意事项 1. 实施消毒前,应先做好清洁卫生; 2. 消毒剂具有一定的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和手套等,并注意防止喷溅到眼睛。部分消毒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应正确选择。表面消毒后至少保持15min 后才可用清水擦拭; 3. 所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现用现配,没使用完的剩余液体不得存放使用。须使用清洁冷水配制消毒液; 4. 消毒液请遵照消毒剂使用说明书进行配置; 5. 消毒用抹布、拖布、容器等清洁工具要分区域使用。卫生间的清洁工具应与其他

区域场所分开。用后的清洁工具应清洁、消毒后晾干备用; 6. 工作人员消毒完毕后,应及时洗手,并做好消毒记录。 创捷科技园物业管理办公室 2020.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