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扬州园林建筑的自然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04-30
[作者简介]华华(1965-),男,江苏江都人,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WuxiInstituteofCommerce
2006年06月第6卷第3期
Jun,2006Vol.6No.3
【艺术设计研究】
浅谈扬州园林建筑的自然意境
华
华
(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扬州225002)
[摘要]在我国古典私家园林的体系中,扬州园林以其对自然意境的不懈追求独树一帜。通过对扬州园林建筑的基址选择、空间布局、借景手法、室内外装修设计等方面的分析,文章阐述了扬州园林的特点和对自然意境的再现。
[关键词]扬州园林;自然意境;设计手法;特色[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06(2006)03-0080-02
古人认为山川自然具有与君子仁人相似的品性,“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把自然物视为人的道德品质的一种象征,并使它带有了美的约定俗成。自然万物以其变化万千的物态天趣显现宇宙自然的无限生机,使人“怡身”、“畅神”、“迎意”、“引心”。大自然还可减轻人的精神压力,使人的心理活动发生牵移,从而摆脱烦恼。凡此种种合成了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的传统文化,由此产生了抒情言志的诗、超尘脱俗的绘画和趣益横生的园林建筑。
扬州是园林城,园林建筑多为当年文人在此营构,人们把对大自然的感受用写意的手法再现于园林建筑中。一楼一堂、一亭一廊均以富于绘画意趣的形象与其他造园要素艺术地组合在一起,体现出对自然意境的追求。
一、扬州园林建筑的自然意境在基址选择上的体现我们的祖先认为“居山水间者为上”,即使取地城喧,也要百般技巧地引入自然情趣,使苔痕上阶,让草色入帘,以应心灵对自然之念想,达到“
心远地自偏”的境界。古代还有专门研究建筑的位置、朝向与天道人命的关系,摈弃其迷信的成分,不难发现风水的基本思想就是因地制宜和巧于因借,要求人不违天而奉天时。因为在古人的观念里,人是宇宙自然的产物,因此供人类活动生存的建筑也必须安排与自然力即风水协调一致。
扬州大明寺为传统寺庙园林,位于西北郊的蜀岗中峰之上,这里殿阁巍峨,松柏参天,林木葱容,环境幽雅。基址可谓释家怀着虔诚的崇敬之心精心选择的,它将人类创造性的精神融入了庄严神圣的自然环境中。它既是一座佛教庙宇,又是一方名胜。
三叉河为九龙佛地,扬州高旻寺在此临水而建,建筑各抱地势,高低错落,自得天趣。
山光岚影恰到好处,梵音钟声点到人心。
寺外运河水泊,涟漪平缓,微波荡漾,殿宇倒映湖中,衬以白云蓝天,其景秀丽、恬静、明洁、灵动。
丰乐下街的冶春园北依高阜,南临城河。
一道清河,如玉带一般,婉转弯曲,绕园而过;数间水亭,倒映碧水之中;周围树木葱茏,鸟语花香。游客身临其境,临窗眺望,品尝细点,不仅是一种物质的享受,也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二、扬州园林建筑用借景手法达到对自然意境的追求园林之妙在于借。中国人非常明了人在宇宙六合中的位置,留得无边在,敬之爱之,低徊之玩味之。表现在建筑空间的处理和经营布局中,则是想方设法去接迎那无穷之宇宙自然,使“枕上见千里,窗中见万室”,饮吸无穷时空于自我,罗纳山川大地于门户,突破有限空间的限定,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交流的境界。
扬州园林建筑中的借景手法可以说是人对自然意境的追求所至。通过借景,人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定,将自身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1.移远就近。扬州园林建筑在布局上着意于使主体建筑
面对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在视觉上将有限的空间延伸到无穷的自然风景中。
个园的桂花厅是扬州园林中最为精美的一座厅堂。桂花厅四面皆有佳景。南面,正对园之入口月洞门,有绿竹遥曳于透空花墙之外,墙内湖石点缀于桂树之间。正西,翠绿之竹成林,百年枫杨高挺。
东面与北面,有黄石丘山三峰,高峻绵延。如此,筑于平地上的桂花厅,给人犹如置于山中之感。
寄啸山庄的楠木厅建于晚清,为主人会客之用,开敞古朴。建筑南面不用落地隔扇,皆以大幅玻璃嵌于窗框之内,直接将厅外美景引至室内,因此也被命名为“熙春堂”。
2.因高借远。传统建筑利用地形特征,依高居险,设置山
廊轩阁、塔楼厅台,使远处山岗云影尽收眼底。但扬州属江淮平原,土地坦旷。为达到开阔眼界的观景效果,建筑常以楼、台的形式出现。
陈从周教授在《扬州园林》中写到:“扬州园林在建筑方面最显著的特色是利用楼层,大型园林固然如此,小型如二分明月楼,也还用了七间的长楼”。
二分明月楼是座不大园林,但长楼倚北墙而筑,南侧留
80
出空间凿池叠山,规划亭廊。楼上南面一侧有敞廊,护以美人靠,形成登高观月的好去处。
瘦西湖四桥烟雨楼位于瘦西湖东岸,与小金山隔湖相望。登楼凭栏眺望,北面的长春桥,南面的大虹桥,西边的玉版桥和五亭桥尽收眼底。特别是雨天,景色尤佳。只见四座桥笼罩在雨雾之中,忽隐忽现,弥漫空濛,如临仙境。
扬州园林建筑中,台的建筑十分丰富。
大明寺平山堂建于蜀岗之上,前有行春台。登台远眺,可见江南隐隐青山,“江南诸山,拱揖槛前,若可攀跻”。欧阳修的一首“平山阑槛倚晴空”使平山堂显得气势磅礴,四望空阔,令人感到一种崇高的美。
栖灵塔九层高塔之下再有高台,远似孤峰耸秀,矗入云霄;凳临则眼界顿开,胸襟豁达,尽收扬州美景于眼底。
瘦西湖中的熙春台高高耸立与三级平台之上,建筑共两层,坐西朝东。台前如《扬州画舫录》所述:“白石为砌,围以石栏,中为露台。横可跃马,纵可方轨”,游人入门登楼,北望平山堂、栖灵塔远景,东观五亭桥近影,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3.小中见大。建筑利用月洞门、花窗来借景构镜,“以小景传大景之情”,使人在建筑中也能于自然取得联系。
扬州瘦西湖中的吹台为三面加了月洞门的亭,它将五亭桥和白塔等景一一框入月洞门内,形成独特的观赏效果。比如,观赏的角度正对着西方,五亭桥景则于正西月洞门的正圆景框内,而此时南向月洞门为竖长椭圆,正好将亭亭玉立的白塔的身影,恰到好处地逗入椭圆。横卧的桥、竖立的塔,与正圆、椭圆的关系都恰如其分,对应得各得其所。
个园的月洞门开在一段面南的花墙上,两侧砌砖为坛,上植修竹、置笋石。此景与门组合的十分自然。个园以竹为胜,园门白色石额上“个园”两个字,翠绿鲜丽。其中“个”字,又如一枝竹叶。它与花坛上的绿竹、笋石一起,构成竹石迎人的妙景。月洞门内,竹影摇曳,半隐半藏着池、堂、桥、树的姿影。
竹西公园园门门厅高轩,园内平台上筑一高大的屏墙,正中开长方洞口。屏墙之后植竹叠石,让人仿佛见到一幅清雅的板桥竹石图。园内竹西亭的飞檐翘角也遥遥入画。这种景屏将藏景与泄景集于一墙,成为引景之设,组合于整个门景之中,引动游人入园的雅兴。
三、扬州园林建筑的外部形态所表达的自然意境
从扬州园林建筑外部形态来考察,建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多因地制宜,依据地势及自然景观的轮廓特征,巧为铺设、点缀。建筑有的与自然环境融合一体,有的与江山相发挥。
(1)通过建筑对自然的适应达到建筑与自然景观的统一。扬州观音庵处蜀岗东峰,因其地势在扬州最高,构寺者大胆采用山寺的构造方式,建筑外部形态不强调对称,而是在山体顶峰以石块垒基,随山势筑殿。山上古树蔽日,红墙高耸,楼殿参差,山与庵俨然一体。若是清晨,云遮雾脱,诸建筑仿佛浮于云中。
(2)建筑对自然环境特征的加强,使建筑与自然环境构成轮廓更为丰富,造型更具特点的景观整体。五亭桥为扬州瘦西湖的标志建筑,以五亭与桥相接形成亭桥,其中间一亭最高,南北两亭相互对称,恰如莲花盛开在瘦西湖上。“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月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如果说瘦西湖像一个婀娜多姿的苗条少女,那么五亭桥像一条五朵莲花组成的瘦美人的腰肢,更显示出她无比迷人的风采。
四、扬州园林建筑的材料与色彩所表达的自然意境
由于人们习惯于自然界的色彩安排,在建筑色彩配置上,也不忘使其与自然取得联系。
天津大学彭一刚教授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这样分析:与北方园林建筑相比,江南私家园林的色彩则是朴素淡雅的。在这里,构成建筑的基本色调不外是有限的几种:(1)以灰色的小青瓦作为屋顶;(2)全部木作呈栗皮色和深棕色,个别建筑的部分构件施墨绿或黑色;(3)院墙均为白粉墙。由于灰、栗皮、墨绿等色调为调和、稳定而又偏冷的色调,不仅给人宁静幽雅的感觉,而且极与自然界中的山石、水、树等相调和。粉墙青檐与绿水清山、蓝天白云相辉映。尤其在多雨江南的迷蒙细雨中,这种色彩倾向使园林建筑完全与自然融会在一起。
扬州园林建筑的色彩配置也是以追求朴素淡雅的色彩倾向为主。如私家园林墙壁的处理:四周是磨砖砌的高墙,以原材精工取胜。内墙与外墙相同,凡在需增加反设效果或需花影月色的地方,酌情粉白。
园林建筑色彩配置的另一种倾向是追求绚丽的色彩效果。“文井莲华,壁柱彩画”,“玳瑁金椽,琉璃玉照”,这些都是古人对色彩配置的生动写照。这种色彩倾向历来都是受左于帝王的统治意识,但不可否认古人对自然之有情观念。五亭桥亭顶敷黄色琉璃瓦,檐脊呈绿色,雕梁画栋,典雅瑰丽。
总之,色彩的配置,不论是前者的淡雅,还是后者的华丽,都力求一种与自然界色彩的统一,与自然环境相应协和。前者合意于自然,虽无彩而孕万象;后者投情于自然,并起而效仿。淡妆浓抹,浅墨重彩,都体现人对自然意境的追求。
五、扬州园林建筑的室内装修细节所表达的自然意境
盆景是扬州园林建筑室内外陈设的一个重要构成,它缩名山大川、孤树密林于一身,小中寓大,给人以置身真山水间的感觉。扬州盆景亦称扬派盆景,分树桩盆景、山水盆景等。树桩盆景高不盈尺,却千古奇秀。松、柏、黄杨、菊花、山茶、杜鹃、茉莉都是盆景的好主题。山水盆景分旱盆和水盆两种,咫尺山林,别出心裁。以这些盆景来点缀建筑,使人虽不能卜居名山,也可以一卷代山,一勾代水,“缩龙成寸”,坐游之,卧游之,目游之,沟通与大自然的联系,神会自然。
人对自然意境的追求还体现在扬州园林建筑中的匾联字题上。建筑的意境,借匾联的题词来破题。这种形式犹如书画中的题跋,很有助于启发人的联想以加强其感染力。如瘦西湖中的月观。建筑三间,朝东面水,临湖一面为雕花槅扇,其余三面开窗。内悬“月观”横匾,两侧悬郑板桥抱柱联:“月来满池水,云起一天山”。在这里秋夜赏月,对景品味匾联,确实可以感到一种盎然的诗意。再如瘦西湖的风亭,仅一几两椅,人们但却借清代大诗人阮元所题的匾额写下了“风月无边,到此胸怀何似;亭台依旧,羡他烟水全收”的佳句,以抒发一种高雅的情操与意趣,匾联字题之中道出了人对自然的情谊,也使自然界的“花柳山水”倍添生色,是建筑和自然结合得更富诗意。(下转第90页)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