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试题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2012-2013学年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考试试题一简答题(每道题10分,共50分)1.什么是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2.为什么要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3.如何防止科研活动中的不端/不当行为?4.当前我国科研伦理环境建设的重点是什么?5.研究数据收集中的规范有哪些?二论述题(每道题10分,共30分)1学风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兴衰成败,也对社会风气具有重大影响当前我国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行为仍比较突出,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危害不容低估。
请你谈谈如何看待当前科技界的科学精神缺失与学风浮躁问题。
2 科研不端行为是学术界、相关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请你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一下科研不端/不当行为的危害。
3 学术规范是学术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循的准则,是保障学术共同体科学、高效、公正运行的条件。
请你谈谈当代科技工作者应该坚持哪些规范。
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钱学森一辈子提倡学术民主,反对"权威"学术专权。
196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的一位年轻人郝天护给时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写信,指出钱学森新近发表的一篇关于土动力学的一个方程的推导有误。
当时钱学森在力学界已是绝对权威,但收到这封青年的来信后,不仅亲笔回信,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更鼓励郝天护将自己的观点写成文章,推荐发表在《力学学报》上。
钱老多次通过学术讨论、谈话和写信等方式,指导过许多人搞科学研究,写学术论文。
即使他曾给别人的论文给予了很多指导意见,也坚决反对别人把自己的名字放在文章的作者中。
他说,科学论文只能署干实活的人,这是科学论文发表的惯例,好的学风务必遵守。
学术研究是一项十分严肃的事情,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绝不可缺。
回顾钱老的一生,处处展现了一位科学家认认真真做学问的严谨学风。
虽然钱老已经离我们而去,但希望科学精神不要离我们而去。
1做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需要具体的要素很多。
哈工大电气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
哈工大电气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创建于1955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以前苏联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国内第一批精密仪器专业研生和本科生,这批学生均成为我国该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
该学科现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按一级学科培养和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点,同年被批准建立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本学科在2001-2003年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全国排名第二, 2004-2006年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全国排名第三。
本学科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本学科始终瞄准国际高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针对航天和国防尖端技术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与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以航天、航空、尖端与先进装备制造、微电子与信息装备制造为背景,以精密/超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综合测试与控制技术、光电信息技术与系统为主要特色的科学研究方向,取得了以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为标志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近三年累计科研经费超过2.6亿元。
此外,还申请国际发明专利和中国发明专利150余项,已获授权70余项;近年来完成国防航天重点预研和工程项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百项。
本学科由四个研究所、五个研究室及一个基础课教研室组成。
现有教授32人,副教授3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8硕士生导师53人。
本学科不仅在科学研究与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上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果,还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共有4人获得全国百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获得全国百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硕士研究生就业去向:国内各科研院所、国企、外企、各大公司、技术开发类企业,以及国家机关等单位,或去国内外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已走过17年的风雨路程,作为哈工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上始终处于校内的前列,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电气工程学院所属学科名称与英文翻译
Measuring and Testing Technologies and Instruments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Biomedical Engineering
生物工程系
电气工程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Power Electronics and Power Drives
电气系
电机与电器
High Voltage and Insulation Technology
专业型
控制工程
Control Engineering
自动化系
仪器仪表工程
Instrumentand Meter Engineering
仪器、仪表系
电气工程
Electrical Engineering
电气、电力系
生物医学工程
Biomedical Engineering
导航、制导与控制
Navigation, Guidance and Control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c Equipment
仪表系
仪器科学与技术
精密仪器及机械
Precision Instrument and Machinery
仪பைடு நூலகம்科学系
电气工程学院所属学科名称及英文翻译
学科翻译:
类型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名称
英文名称
所属系别
学术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Control Theory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自动化系
系统工程
Systems Engineering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2016—2017学年2014级奖学金拟定名单国家奖学金(3人,奖励额度:8000元/人)袁锦烽、马天录、焦斌国家励志奖学金(10人,奖励额度:5000元/人)孙澎勇、刘涛、陈健、何宗泽、郭岭、张春锋、李冰洋、李芮林、于思佳、庞奕荻一等奖学金(9人,奖励额度:2000元/人)测控专业:梁冬梅、徐子童、胡梦媛电气专业:梁伟强、王灿、邱仕林工科试验班:吴子博、索鹏、许权二等奖学金(18人,奖励额度:1000元/人)测控专业:秦琪、邵晶雅、刘华清、高宇苗、刘怀宾、戴欣平电气专业:李明佳、周丹、刘乃嘉、温艳玲、曹佳锐、王兆枫、孙晓旭工科试验班:王钰戈、王明聪、周宇程、田昊、夏纫秋三等奖学金(29人,奖励额度:500元/人)测控专业:王鹏飞、刘宏楠、张俊红、张尚、陈郁、董志伟、张蓝溪、孙敏健、马彬原、朱晓旭电气专业:张宇蒙、杨书佳、杨媛媛、王睿哄、夏宏鉴、肖玮、王辉、刘祎、赵梓旭、孙振超、姜闻宇、王邦彦、孟金、夏涛工科试验班:王昭勋、范天姣、张孝双、钱泽利、李茁维单项奖学金(20人,奖励额度:300元/人)陈健、马天录、王鹏飞、于思佳、王郁霖、邵晶雅、刘凯、隋雪明、朱玉荣、何桂善、倪志伟、宁洋、张淑慧、李星垌、王辉、孙晓旭、赵志文、卢曼玉、刘瑛奇、邱仕林校优秀学生干部(9人,奖励额度:600元/人)孙澎勇、陈健、袁锦烽、何宗泽、丁建春、李芮林、于思佳、马天录、朱晓旭院优秀学生干部(12人,奖励额度:300元/人)钱泽利、庞奕荻、孙敏健、朱文铭、孟金、秦琪、曹佳锐、邱仕林、王灿、郭岭、徐子童、李冰洋校优秀学生(9人)焦斌、吴子博、索鹏、袁锦烽、刘涛、陈健、马天录、李冰洋、郭岭院优秀学生(18人)许权、庞奕荻、于思佳、王钰戈、王明聪、梁冬梅、徐子童、胡梦媛、秦琪、邵晶雅、刘华清、李芮林、梁伟强、王灿、张春锋、邱仕林、李明佳、周丹。
瞬变电磁原理、仪器及应用
瞬变电磁原理、仪器及应用林君嵇艳鞠于生宝王艳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二零零七年五月二十五日第1章绪论 (1)1.1 瞬变电磁法发展概况 (1)1.2 瞬变电磁探测方法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3)第2章瞬变电磁法探测原理 (6)第3章 ATEM-II瞬变电磁探测系统 (11)3.1 ATEM-II瞬变电磁发射机 (11)3.2 ATEM-II瞬变电磁接收机 (15)第4章瞬变电磁响应分析 (26)4.1 各向同性水平层状大地上回线源的瞬变电磁响应 (26)4.2 均匀大地表面上大回线源在地表形成的瞬变电磁场 (26)4.3中心回线下的隐伏球体的响应特征 (28)4.4中心回线下的隐伏无限延伸的水平圆柱体的响应特征 (30)4.5 导电围岩中的局部导体瞬变电磁响应 (30)第5章瞬变电磁野外工作方法 (33)5.1 回线组合选择 (33)5.2 发射电流的选择 (35)5.3 发射脉冲宽度的选择 (38)5.4 关断时间的影响 (40)5.5 发射边长的选择 (41)5.5 接收最早取样时间的选择 (43)5.7 接收线圈的频率选择 (44)第6章瞬变电磁探测的数据处理与成图 (46)6.1数据质量判别 (46)6.2 数据处理 (49)6.2.1 平滑滤波 (49)6.2.2 近似对数等间隔取样 (51)6.3 基于“烟圈”理论的一维快速反演 (55)6.4 数据成图 (60)第7章 ATEM系统野外应用 (63)7.1 长春秦家屯模型验证研究 (63)7.2 长春伊通河活断层勘察研究 (66)7.3 内蒙正镶白旗水源勘察 (68)7.4 安徽铜陵矿山接替资源勘探 (73)7.5 浙江舟山连岛工程探测 (78)第1章绪论1.1 瞬变电磁法发展概况在1933年,美国科学家L.W.Blan最早提出利用电流脉冲激发供电偶极形成时间域电磁场,采用电偶极测量电场,并命名为“Eltran”法,于当年获得美国发明专利,该方法提出后美国石油公司做了很多野外实验,希望得到类似地震反射法的结果。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中英文简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目录《DSP原理及应用》课程中英文简介 (3)《毕业设计》课程中英文简介 (4)《测量仪器设计》课程中英文简介 (5)《传感技术及应用》课程中英文简介 (6)《磁测量》课程中英文简介 (7)《单片机功率接口技术》课程中英文简介 (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中英文简介 (9)《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课程中英文简介 (10)《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中英文简介 (11)《电子测量原理》课程中英文简介 (12)《辐射测温学》课程中英文简介 (13)《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英文简介 (14)《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与应用》课程中英文简介 (15)《工程软件基础》课程中英文简介 (16)《光电检测技术》课程中英文简介 (17)《过程控制技术与系统》课程中英文简介 (18)《机器视觉及其应用》课程简介 (19)《精密测控电路与驱动技术》课程中英文简介 (20)《精密测量理论与技术》课程中英文简介 (22)《精密仪器设计》课程中英文简介 (23)《企业专家讲座》课程中英文简介 (24)《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中英文简介 (25)《生产实习》课程中英文简介 (26)《数字逻辑与系统设计》课程简介 (28)《数字信号处理》(双语)课程中英文简介 (30)《微波技术基础》课程中英文简介 (32)《物理光学》课程中英文简介 (33)《误差理论与不确定度分析》课程中英文简介 (34)《信号与系统Ⅰ》课程中英文简介 (35)《信号与系统Ⅱ》课程中英文简介 (36)《虚拟仪器软件设计》课程中英文简介 (37)《仪器通用扩展接口及设计》课程中英文简介 (38)《应用光学》课程中英文简介 (39)《质量工程与可靠性设计》课程中英文简介 (41)《专业导论课》课程中英文简介 (42)《专业综合实践》课程中英文简介 (43)《自动测试系统》课程中英文简介 (44)《自动测试系统课程设计》课程中英文简介 (45)《自动检测技术》课程中英文简介 (46)《DSP原理及应用》课程中英文简介课程编码:SE01100200课程中文名称:DSP原理及应用课程英文名称:DSP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总学时:32学分:2课程简介:本课程将对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特点、结构、基本原理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xxxx年春季学期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汇报项目名单.xls
7 过渡金属改性活性炭消除有害物质研究
8 含有不同A.B.C比例的β分子筛的合成 9 多空光催话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10 非水体系合成低维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 11 基于有机薄膜的太阳能电池材料研究 12 水环境质量评价 13 纳米复合氧化物光触媒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14 分子筛微孔材料在医用止血方面的应用探索 利用环糊精的包合作用调控热敏高分子的温度响应行
22 备 新型光致变色丙烯酸聚氨酯功能涂料的制备和性能研
23 究
刘建春 郭 亮 车朝杰 印小松 严红梅 代晓旭 孙兴武 姚 红 张小波 朱 航 宋瑞静 汪文斌 师 帅
24 高温铜基活性钎料钎焊立方氮化硼界面组织性能
何 宇 谢跃文 邢 飞 马 杰 王玉玺
指导教师 范云翔 陈东辉
初亮 刘研 赵健 刘忠长 赵宏伟 王幼林 王殿海
欧阳丹彤 吴春国 高延军
李传南
田小建
郭树旭
申报单位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物理学院 物理学院 物理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数学学院 数学学院 数学学院 数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程 刚 张 琦 邓 昊 刘亚杰 徐 川
18 多点垃形机的试验研究
茅梦云 何鑫华 李永丰 吴 维 丛晓霜
19 桥式电线速连器
蒋朝东 李 鹏 李志明 张宏强
20 AZ91D镁合金表面化学镀Ni-Co-P合金
王建军 李 明 贺 荣 佟金石 岳 洋
21 白云石成分、结构对其分解过程、产物的影响规律 Mg2Si原位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强韧化研究及缸体衬套制
电气工程学院“十四五”实验室建设规划
电气工程学院“十四五”实验室建设规划根据我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为进一步促进电气工程学院实验室建设工作,特制定本规划。
一、实验(IJH)室建设现状(一)实验室状况目前,电气工程学院实验室总面积为4337平方米,实验设备资产总计为1849.48万元。
实验室构架为4个大实验室,包含29个分室。
四大实验室分别是电力工程实验室、电气技术实验室、电信技术实验室、CDIO创新实验室;其中电力工程实验室包含动态模拟电厂等10个分室,主要为强电类实践教学提供所需条件,电气技术实验室包含电力电子室等11个分室,主要为控制类实践教学提供所需条件,电信技术实验室包含现代电信技术室等8个分室,主要为弱电类实践教学提供所需条件。
目前本部门实验室有专职管理人员5人、兼职管理人员2人。
(二)实验室建设电气工程学院一直以来就积极进行实验室建设,从2003年起,陆续获得省财政资助实验室建设项目13个,其中有11项以教学为主的实验室建设项目,如“自动测控技术”、“控制技术”、“现代电信技术实验室”、“现代电子产品生产过程实训室”等等,1项为XX省示范实践教学基地:电力工程实训基地,1项以科研为主的实验室建设项目:“柔性电力技术研究与创新平台电气工程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新批准)3个本科专业,还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供用电技术、风力发电设备及电网自动化等5个专科专业。
“十四五”期间计划申报一个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同时供用电技术、风力发电设备及电网自动化等专科专业根据专业动态调整的需要已陆续停止招生。
上述实验室基本满足电气工程学院各专业目前已开设课程教学需要。
但要满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标准需要,还需一定投入;还不能较好地满足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后续开出部分课程的需要;要满足自动化专业及规划中的信息工程专业需要,还需较大投入;若要满足相关学科科研需要,仍需大量投入。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教职工考勤管理暂行规定根据《吉林大学教职工考勤管理暂行办法》(校发〔2001〕233号)的有关规定及《关于严格执行考勤制度的通知》精神,经学院研究决定,从2015年6月起在全院范围内严格执行教职工考勤制度。
现就考勤的有关事宜规定如下。
一、学院考勤负责人及考勤工作人员行政副院长为学院考勤负责人,负责全院教工考勤的具体工作。
学院指定下列人员为学院考勤工作人员:边江负责学院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考勤工作;王冕负责学院本科生辅导员的考勤工作;杨冬负责学院研究生教学教师考勤工作;蒲芳芳负责仪器科学与技术系本科教学教师考勤工作;高喆负责电气工程系本科教学教师考勤工作;孟桐负责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工作人员考勤工作;梁冰负责地球信息探测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工作人员考勤工作;千承辉负责实验教学中心工作人员考勤工作。
二、学院教职工考勤的有关规定高校教师(不含双肩挑人员)为非坐班制人员,上班时间根据承担教学任务及学院工作安排情况掌握;其他人员为坐班制人员,执行每周五天工作制。
全院教职工均不得迟到早退、无故缺勤、擅离职守或工作时间内干私事。
坐班制人员每天上下班时间根据学校的具体规定执行,非坐班制人员必须保证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及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
教职工出差前应告知相关考勤工作人员有关出差信息等。
考勤期间为上月21日至下月20日。
如遇寒暑假期,则在开学后第一个月的25日前统计,考勤期间为假期前后的工作时间。
学院行政办公室负责全院教职工考勤信息的统计汇总、上报、存档等工作。
各考勤工作人员应于每月23日前将各自负责的考勤情况报学院行政办公室。
三、学院教职工请销假的有关规定学院教职工因各种原因不能上班时,应履行请假手续。
教职工请假时,应填写请假单,说明请假的种类、请假的期限,由学院相关负责人和学校主管部门审批。
假满上班后,应履行销假手续;假满后如仍需继续休假时,应按规定履行续假手续。
2016年吉林大学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名单
陈硕章
孙小锋 梁兆伟 徐铉
Hale Waihona Puke 胡雪52132330
孙安祺
52132328
杜永志
基于体感控制的智能小车 一种无线传输的自动化仓储模型设计 Wi-Fi重力遥感侦察智能车 基于STC89C52的智能定时插座 52130728 基于视觉的四旋翼飞行器控制 52131715 基于51单片机的巡逻管理系统
王子龙 黄宝莹 郑琪治 杜艳娜 孙敬娜 姚泽昊 张前前 宫圣华 蒙武杰 刘双月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
二等奖
队员1 姜良 梁书语 周浩楠 张伟东 刘轩 王宇明 王子方 何雯 林凯昕 王佳乐 孔添琪 王正印 袁锐 范书豪 郝晨晨 张斌 沈宏宇 刘通 曹峻铭 朱林伟 王鸽 温凡彪 刘帅男 张吉夫 傅豪 胡万香 教学号 51130712 51141217 51131511 51130206 51131417 51131325 51141515 51131334 51150326 51131336 51140628 51131403 51141008 51131401 51150211 51130813 51150102 51150528 51141422 51131412 51131220 51140121 51150615 51150418 51131310 51130936 队员2 杜凯 王思琪 史文强 马飞雄 姚浩 杨衍玥 皮明权 杨硕 覃恺宁 赵霞 王彩冷 王翌 刘旭波 朴盛华 王毅敏 张宸宾 杨浩 谢雨桥 李康平 王翌 张茜瑀 王凯 李鹤鹏 李犇 戴培芳 李飞 教学号 51130708 51141216 51131518 51130115 51131416 51131425 51141523 51131333 51150828 51131330 51140726 52131327 51141022 51131410 51150111 51131016 51150124 51151132 51141421 52131327 51131219 51141314 65150713 51150311 51131318 51130935 队员3 李小宇 孙蕊 何雯 吴卿 刘阔 赵映竹 赵政翔 许桂桂 赖昭辉 许桂桂 于潇 刘家豪 赵云 王壮 邓凯 周言文 孙显 宁静 高昊 陆瑞辉 程儒 刘权锋 韩东岐 刘静蓉 王朋 教学号 51130726 51141229 51131334 51130206 51131419 51131433 51141520 51131335 82150329 51131335 51140623 51131414 51141001 51131426 51150128 51130226 51150123 53150110 51141522 82130320 51131221 53140315 53151220 51150403 参赛项目 可调电子负载 PM2.5粉尘检测仪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浇灌系统 云智能浇花系统 温控冷藏箱 基于51单片机的多功能升降电梯 智能办公室 基于51单片机的多功能音乐盒 智能植物箱 基于POV原理的3D显示装置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空间测绘系统 基于STC89C51单片机和GSM模块的电子密码 基于51单片机的PM2.5灰尘检测设计 心率体温测量报警装置 温度报警器 基于stm32f103的数字示波器 湿度可调式家用花卉灌溉系统 智能浇灌系统 基于51单片机的自行车码表 无线声控小车 基于51单片机的射频电子密码锁 基于51单片机的大棚温湿度调节系统 基于51单片机的旋转LED电子屏的设计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 基于单片机的蓝牙音乐盒 51130909 3D光立方 参赛单位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5年吉林大学电子设计竞赛获奖名单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杨慧婷 刘洪立 袁锦烽 余梦梦
变色龙智能小车 智能时钟 光彩人生,炫舞青春 红外遥控探测预警小车 基于arduino针对高位截瘫患者的 重力感应自助鼠标系统 红外光通信装置 便携蓝牙防盗报警装置 对于车祸报警定位的安全服务系统 基于kinetis MK60DN512的智能小车 多功能视力保护器 智能安防警报系统 基于ZigBee的智能工厂系统 智能小车设计方案 基于安卓客户端的远程智能监控系统 自动寻迹避障智能小车 单级移动倒立摆 液体点滴速度监测与控制装置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基于飞思卡尔单片机的智能草坪修剪机器 基于双控制器的高精度自动农药喷洒系统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垃圾桶 智能窗户 声音定位相机 基于PID算法的双轮平衡小车 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电子秤装置 太阳能充电的方向盘加热套 音频放大器 基于非接触视线追踪的机械控制台 智能客户系统 基于STC12C5A60S2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 的设计 基于四旋翼飞行器的雾霾检测系统 指纹、密码门锁控制装置 懒虫起床神器--哑铃闹钟 基于zigbee技术的移动监测系统
滕佳洁 20132530 陈 泱 徐赛君 52130728 刘惠文 贺 凯 52120918 宋 钰 朱飞白 52120821 申洪光 李亚男 52121019 王 旭 冯玉芽 52121018 陈华健 张英瀚 52130603 王 艺 逄 博 52122406 韩雪山 李 越 20122426 王润涛 丛晓东 52120717 徐晔铖 饶 诚 52120507 廖崧琳 陈贵阳 52120601 杜 臣 柳文章 52120723 车玉涵 杨 洋 52130614 顾令鑫 于新艺 52120210 张 毅 唐小泉 52120309 王晓琳 张 睿 52130114 李若铭 吴东禹 52121304 高梦竹 刘 宁 52122611 王一阳 闫大伟 65120110 田 雨 李沣儒 65120111 朱金宝 白宇鑫 65120206 姜金明 蔡珊珊 65120229 左濂锐 邱 卓 65120312 王 奇 郑如意 任同阳 姜 曜 刘 涛 胡新蕾 65120332 65120513 65130620 65140114 65130436 周 瑞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学院概况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成立于1993年10月,学院设有二个系: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电气工程系,十六个研究所/室;三个本科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五个实验中心;四个面向全校开课的技术基础课教研室:电工基础教研室、电工学教研室、电子学教研室、公差与仪器零件教研室。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有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
学院现有二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一个国防重点学科。
二个博士后流动站、二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六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六个硕士点、一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
学院不仅有治学严谨、学术造诣很深的工程院院士梁维燕教授、陈清泉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蔡惟铮教授、省级名师吴建强教授,还有许多富于创新精神,站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出类拔萃、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
学院现有教职工283人,其中专任教师209人:教授7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54人;教学带头人8人),副教授69人,讲师47人,助教20人,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数67.94%,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62.68%。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发展态势良好。
学院重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为学生创造了多学科交叉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拓宽学生视野,所培养的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广、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学院同国内外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已与美、英、法、俄、日、香港、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著名大学及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长期的合作关系,与国际著名公司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13个,共争取外资达950万元。
近三年来,学院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研经费超过1亿8千万元。
SCI、EI、ISTP检索文章658篇,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6项,专利8项,专著3部。
2004年投入教学建设经费635万元,在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
吉林大学仪器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培养反感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College of Instrument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下设仪器科学与技术系、电气工程系以及仪器电气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单位,拥有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球信息探测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地球探测技术及仪器重点实验室以及吉林省科学仪器智能化科技创新中心等科研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12人,其中教师71人,工程实验人员25人,党政管理人员16人。
教师中有教授20人,副教授23人,83%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拥有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省管优秀专家2人,形成了一支由国内知名学者为学科带头人、中青年人才为主体富有朝气的师资队伍。
学院的学科建设源于1959年,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物探仪器设计与制造、无线电设计与制造2个试办专业,196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
经过50多年的建设,所在学科已发展成为以仪器科学与技术为主,兼顾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在3个一级学科点形成了高水平的从本科到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仪器科学与技术”是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一级重点学科和国土资源部重点学科,其中“地球信息探测仪器”作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主要方向,是国家“985”、“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和“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与机械、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5个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仪器仪表工程、电气工程两个工程硕士学科点。
设有“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个宽口径的本科专业,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是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要求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要求根据《吉林大学关于做好201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意见》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2017年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复试、录取工作细则如下:一、复试基本要求:1.初试成绩符合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基本要求,复试分数线以上考生均可参加复试。
学术型硕士总分≧310(政治50、外语50、数学75、专业90)专业型学位硕士总分≧310(政治50、外语50、数学75、专业90)2.符合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报考资格,考生复试前必须经过资格审查。
3.拟录取考生必须参加复试,已参加过研究生复试的推免生不再参加复试。
二、复试内容:复试包括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和外语听说三部分。
(1)笔试(100分),考试时间2小时;(2)综合面试(100分),面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包括10分钟PPT和10分钟回答问题(含实践环节);(3)外语听说能力测试(50分),每生不少于10分钟。
1、综合面试内容和外语听说主要包括:专业素质和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外语听说能力。
专业素质和能力方面主要考核学习情况和成绩、本科阶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本学科和所属领域的动态了解。
综合素质包括本科期间参与的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服务、志愿者服务等实践工作,以及学生的责任心、纪律性、协作性、事业心,人文素养,心理健康状况。
外语听说能力主要考核专业领域的听说交流能力。
2、复试成绩方面复试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共同构成,初试成绩占60%,复试成绩占40%。
考生按招生考试总成绩排序,根据招生名额按照由高向低顺序依次录取。
3、复试纪律方面复试过程全程公正公开,复试考生和考核专家面对面,复试考生逐一进入复试现场,复试结束后留在复试现场,进行现场监督。
复试小组组长需要必须保持整个测试过程评分的一致性、连贯性和公正性。
复试过程中全程录音,秘书记录,学院和学校备案。
哈工大电气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
哈工大电气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创建于1955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以前苏联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国内第一批精密仪器专业研生和本科生,这批学生均成为我国该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
该学科现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按一级学科培养和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点,同年被批准建立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本学科在2001-2003年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全国排名第二, 2004-2006年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全国排名第三。
本学科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本学科始终瞄准国际高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针对航天和国防尖端技术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与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以航天、航空、尖端与先进装备制造、微电子与信息装备制造为背景,以精密/超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综合测试与控制技术、光电信息技术与系统为主要特色的科学研究方向,取得了以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为标志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近三年累计科研经费超过2.6亿元。
此外,还申请国际发明专利和中国发明专利150余项,已获授权70余项;近年来完成国防航天重点预研和工程项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百项。
本学科由四个研究所、五个研究室及一个基础课教研室组成。
现有教授32人,副教授3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8硕士生导师53人。
本学科不仅在科学研究与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上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果,还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共有4人获得全国百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获得全国百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硕士研究生就业去向:国内各科研院所、国企、外企、各大公司、技术开发类企业,以及国家机关等单位,或去国内外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已走过17年的风雨路程,作为哈工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上始终处于校内的前列,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20上海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仪器仪表工程考研复试线、参考书目及近几年招生人数情况介绍
本文将系统的对上海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学院介绍、专业介绍、近三年复试线、招生人数、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及上交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新祥旭考研丁老师(xinxiangxu123)将详细的为大家解答:院系介绍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12月,其前身可溯源至百年前的电机专科,具有中国电气工程师“摇篮”之美称。
学院目前下设电气工程系、自动化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仪器科学与工程系、微纳电子学系、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研究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电工与电子技术中心和先进电子材料与器件校级平台。
学院建设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和网络空间安全八个一级学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
学科专业简介 / Brief Introduction of Discipline Area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建立于1975年,惯性技术及其导航设备、精密仪器及机械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方向分别在1978年、1979年和1990年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是我国首批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之一。
惯性技术及其导航设备学科1986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我国航海领域第一个博士学位点,90年代根据学校的战略规划和学科内涵发展要求,着手建立精密仪器及机械博士点,并于1996年获批,2000年获批“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准设立该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培养目标 / Academic Objective学科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为目标,学术型研究生(博士、硕士)以学科顶尖技术和领军人才的培养为重点,学生应系统、深入地掌握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发展动态和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开展具有较高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科研工作,解决仪器研发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