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说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构想:教重启发、学重思维,为了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优化教学 过程。通过收集整理课本图片、查阅影视和文学 作品、阅读乡土教材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革 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讨论分析土地改 革的作用,培养学生观wenku.baidu.com、分析问题的能力。据 此我在教学中将本课安排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课堂延伸四个教学环节。
三、说教学过程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今年刚刚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
三农问题做出了重大决策,预示着中国农村新的发 展方向; 30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 性,使一个积贫积弱的人口大国解决了温饱,迈向 了小康。近60年前,一个历史事件让农民成为土地 的主人,那就是——
一、说教材
3、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和依据: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到初二 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知识水平和阅 历使他们难以把握较抽象的理论。所以我把 本课的重点设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 革法》,难点设定为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二、说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教法学法的运用要根据教情学情 而定。我们的学生大多为农村出身,与土地 有着与生俱来的密切联系,也有着无法割舍 的情感,同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新 中国成立及政权巩固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 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接触影视和文学作品, 或与长辈的交流等形式对土地改革的有关情 形也初步了解。因此学生学习本课内容会产 生一定的兴趣。
2、学法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法与学法是统一的,有什 么样的教法就有什么样的学法。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必 须重视学生的存在,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本课的特点,我在这 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使用阅读法、对比法、讨论法、 归纳法来把握文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他们的 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探讨土地改革的意义。
三、说教学过程
教师呈现补充资料,同学谈谈课前对家乡长辈的 采访、交流
资料1:这是1952年1月1日,为了宣传农村土地改革的胜利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的一套《土地改革》特种邮票,全套 4枚,由孙传哲设计,上海大业印刷公司雕刻,上海大业印刷公 司印制,1955年1月10日再版。生动地展示了土地改革极大调动 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按照规定,农 村划分出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等几个阶级和阶层。 没收来的土地和财产,被重新分配。无论是地主,还是雇农,每 个人都得到一份土地。当然,最高兴的要数那些从前一无所有的 贫雇农,他们中有的人甚至把土地证当作了宝贝,一直珍藏到今 天。
这里设计目的是联系现实,引入新课。
三、说教学过程
(2)讲授新课:
教师首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的第一段,再 利用多媒体演示解放前旧中国人口比例和土地 占有比例图,提出探究问题——为什么要进行 土地改革?(或说一说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人口比例
占有土地比例
地主
地主
农民
农民
三、说教学过程
这一环节学生通过直观对比探究能使学生明白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有:
一、说教材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 实际,再结合本课的自身特点,我制定本课以下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的公布及其内容,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土地 改革的意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 识到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憧憬的“耕 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 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 理解,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 情。
《土地改革》说课稿
青铜峡市甘城子中心学校 李长春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土地改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第三课。新中国 成立后面临着要巩固新生政权。人民政府从政治上、 经济上、军事上采取了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的一系列 措施。土地改革就是政治上采取的巩固措施之一。土 地改革的胜利不仅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也为 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 了条件。本课与前两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最可 爱的人》贯穿起来,形成新中国巩固政权的一条重要 历史主线。同时又引发了下一课《工业化的起步》。 作为巩固新中国政权的重大事件,它具有典型的承上 启下的作用。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和辅助资料归纳、概括出土地改革 的基本内容:开始的标志: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 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根本任务: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 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步骤:全国分批进行。结 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 成了土地改革。目的是使学生独立阅读教材概括出这些内容,在 这过程学生遇到不懂或归纳不全面的教师加以引导。来培养学生 的自主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胆量、语言表达。
(1)国家要发展:旧中国的这种封建土地制 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农民要土地: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 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新 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 得土地。
三、说教学过程
设问体验法:如何解决以上状况呢?是不是光用嘴说说就行了? 如果你是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怎么办?(教师引导:应依法治 国,依法行政)这一环节学生进入历史角色,理解《中华人民共 和国土地改革法》是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这样设计的 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多器 官参与课堂,并体会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守法意识。
二、说教学方法
1、教法的运用: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过,“事必有法, 然后可成。”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动、 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此,本课我采用创设情境 体验历史法,结合“读、讲、议、练”的综合教学法,来突 出重点、化解难点。我又要在课堂上做好学习的组织者、参 与者、引导者,与学生一道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教师适时 给以鼓励和指导,充分当好“导”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