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管理制度正文制度规范
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医疗器械使用环节的质量控制,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存储、使用、维护、报废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三、采购管理1、医疗器械的采购应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从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购进。
2、采购部门应建立医疗器械供应商档案,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产品质量等进行评估和审核。
3、采购前应根据临床需求和使用科室的申请,制定采购计划,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实施。
4、采购人员应严格按照采购计划进行采购,不得擅自更改采购品种、规格、数量等。
四、验收管理1、医疗器械到货后,应由验收人员进行验收。
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验收内容包括医疗器械的外观、包装、标签、说明书、合格证明文件等。
3、对需要进行安装调试的医疗器械,应在安装调试完毕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验收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按照合同约定处理。
五、存储管理1、设立专门的医疗器械存储仓库,仓库应符合医疗器械存储的要求,如温度、湿度、通风、照明等。
2、对不同类型、规格、批次的医疗器械应分类存放,并有明显的标识。
3、定期对库存医疗器械进行盘点,做到账物相符。
4、对过期、失效、变质的医疗器械应及时清理,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六、使用管理1、使用科室应根据医疗器械的说明书和操作规范正确使用医疗器械。
2、对新投入使用的医疗器械,使用科室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悉其性能和操作方法。
3、建立医疗器械使用记录,包括使用时间、患者信息、操作人员、使用情况等。
4、对植入性医疗器械,应建立追溯制度,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
七、维护管理1、制定医疗器械维护计划,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维护和保养。
2、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及时排除医疗器械的故障。
3、对维修后的医疗器械应进行验收,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
医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医疗器械使用和管理,提高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标准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性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疗器械的使用和管理,包括医疗器械采购、验收、存放、保养、维修、报废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机构,明确责任部门,制定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制度、管理规程和操作规范。
第二章质量保证第四条医院应对医疗器械的购进、验收、存储、使用和维护进行有效管理。
第五条医院应对医疗器械的使用和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良好的医疗器械安全使用和管理知识和技能。
第六条医院应及时了解医疗器械使用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医疗质量。
第三章设备采购第七条医院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医疗器械的采购,做好医疗器械产品的选择、评估和谈判工作。
第八条医院应选择正规、合法、信誉良好的医疗器械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
第九条医院应建立医疗器械采购档案,记录医疗器械的选择、合同、交接、验收、检验和使用情况等信息。
第四章设备验收第十条医院应对所购进的医疗器械进行验收,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第十一条医院应制定医疗器械的验收标准和程序,设立验收人员,并进行验收记录和评价。
第十二条医院应及时对不合格的医疗器械进行退货、换货或者报废处理,并保留相应的证据和记录。
第五章设备存放第十三条医院应建立医疗器械的存放管理制度,明确医疗器械的存放地点、温度、湿度和使用期限等要求。
第十四条医院应建立医疗器械的存放档案,记录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存放地点和使用期限等信息。
第十五条医院应对医疗器械进行定期的清理、检查和维护,确保医疗器械的使用状态良好。
第六章设备保养第十六条医院应对医疗器械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修,延长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提高医疗器械的使用效能。
最新医疗器械规章制度(9篇范文精选)
最新医疗器械规章制度(9篇范文精选)最新医疗器械规章制度篇1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规章等有关政策的规定,在质量副总经理领导下,负责公司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
二、负责起草或修订公司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质量工作规划,并指导督促执行。
三、负责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质量审核。
四、负责医疗器械质量事故或质量投诉的调查处理及报告。
五、负责质量不合格医疗器械的审核。
六、协助开展对公司员工进行有关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方面的教育或培训工作。
七、定期向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汇报质量工作开展情况,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对在质量工作中取得成绩的部门和个人,以及质量事故的处理,提出具体奖惩意见。
八、指导并督促本部门员工做好有关质量工作。
最新医疗器械规章制度篇2一、为保证医疗器械质量,创造一个有利器械质量管理的优良工作环境,保证员工身体健康,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营业场所应明亮,地面整洁,无垃圾,无污水,无污染物。
三、办公室地面、桌面等每天清洁,每周进行彻底清洁。
四、仓库环境整洁、地面平整,门窗严密牢固,物流畅通有序。
并有安全防火、防虫、防鼠设施,无粉尘、无污染源。
五、在岗员工个人卫生整洁,精神饱满。
六、每年组织一次健康检查。
公司分管质量的负责人、质管人员、验收、保管、养护、复核等直接接触医疗器械的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其中验收员、养护员必须有视力的体检。
七、按照规定的体检项目进行检查,不得有漏检行为或找人替检行为,一经发现,公司将严肃处理。
八、经体检的员工,如患有精神病、传染病、化脓性皮肤病的患者,立即调离直接接触医疗器械的岗位,待身体恢复健康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工作。
九、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档案至少保存至员工离职后一年。
最新医疗器械规章制度篇3一、牢固树立“质量为本”思想,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采购”的原则,把好进货质量关,对盲目购进造成积压变质的负具体责任。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范文3篇精选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范文3篇精选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投入、高收益的高技术产业。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的范文,仅供参考。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范文篇一一、质量管理部质量职责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贯彻执行有关医疗器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g 2、具体负责并维护负责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3、负责组织起草、编制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质量职责等质量管理文件,并指导、督促质量管理文件的执行;4、在企业内部对医疗器械质量行使裁决权;5、负责医疗器械的质量验收,指导和监督医疗器械保管、养护和运输中的质量工作,接受企业内部关于质量技术问题的咨询;6、收集、分析医疗器械质量信息,调查处理医疗器械质量查询,投诉和质量事故,组织企业质量工作分析和重大质量事故处理;7、审核不合格医疗器械,对不合格医疗器械处理过程实施监督;8、协助人力资源部门开展对企业员工医疗器械质量方面的教育或培训的;9、负责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报告工作;10、完成其它核实的质量管理工作。
二、业务部质量职责1、负责制定年、季、月度医疗器械采购计划,并且实施;2、向财务部提供资金需求及付款计划;3、收集供货商及市场信息资料,建立、健全供货商档案;4、负责供货商的前期考察,筛选及供货商考核、评价;5、负责医疗器械货源和价格行情的调研;6、负责采购合同的起草,并提交审批核准;7、依据国家物价有关规定对购进药品的价格进行审核;8、负责本部门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9、负责本部门员工业绩考评。
三、配送中心质量职责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执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2、具体负责在医疗器械储存和运输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并维护质量管理休系的正常运行。
3、对在采购计划范围内的来货进行接站,完善交接手续。
4、配合质量验收员完成来货验收,详细详细检查来货药品的各类标识,外观和包装质量,发现质量疑异及时与质量管理部门取得联系,把好医疗器械质量入库关。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精选10篇)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一、制度的目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的管理,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止医疗器械被滥用、误用或者泛滥于市场,保护患者的权益,促进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医疗器械的管理,包括医疗器械的采购、入库、保管、分发、使用、维修、退库等全过程。
三、制度制定程序1.明确编制制度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2.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讨论;3.分析公司的实际情况、行业的特点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4.设计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执行程序;5.将制度草案报经公司领导审批;6.将制度公布并执行。
四、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医疗器械标准规范》3.《药品管理法》4.《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5.公司内部医疗器械管理政策和规定等。
五、制度细则(一)采购管理制度1.采购范围:医疗器械的采购。
2.目的:规范医疗器械采购流程,保证采购品质。
3.内容:包括采购流程、采购方式、采购标准、采购物品验收等。
4.责任主体:采购部门、各使用部门、验收部门。
5.执行程序:申请采购-审批-计划采购-签订合同-验收入库。
(二)入库管理制度1.入库范围:医疗器械的入库。
2.目的:规范医疗器械入库流程,保证入库品质。
3.内容:包括入库流程、入库方式、验收入库、入库品质检查等。
4.责任主体:入库部门、验收部门。
5.执行程序:采购单审核-入库单填写-入库物品验收-质量检验-入库标识处理。
(三)保管管理制度1.保管范围:医疗器械的保管。
2.目的:规范医疗器械保管流程,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3.内容:包括保管流程、仓库管理、库存管理、安全保卫等。
4.责任主体:保管部门。
5.执行程序:保管人员登记-医疗器械查验-器械分类-保管标识-保管记录处理。
(四)分发管理制度1.分发范围:医疗器械的分发。
2.目的:规范医疗器械分发流程,确保分发品质和跟踪医疗器械的使用状况。
3.内容:包括分发流程、分发物品名称、分类、序列号、定期检查、维修、报废等。
医院医疗器械规范使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医疗器械的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分工1. 医院医疗器械管理部门负责全院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储存、使用、报废等管理工作。
2. 医疗器械使用科室负责医疗器械的日常使用、维护和保养。
3. 医疗器械维修部门负责医疗器械的维修和保养。
4.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工作。
三、采购与验收1. 医疗器械的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医疗器械采购的规定。
2. 采购的医疗器械应具备合法的生产许可证、产品注册证和合格证明文件。
3. 医疗器械的验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有关技术标准进行,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四、储存与使用1. 医疗器械的储存应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有关技术标准进行,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尘、防腐蚀。
2. 医疗器械的使用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有关技术标准进行,确保使用安全。
3. 医疗器械的维护和保养应定期进行,确保医疗器械的性能稳定。
五、消毒与灭菌1. 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消毒和灭菌的规定进行。
2. 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应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确保消毒和灭菌效果。
六、报废与回收1. 医疗器械达到报废标准或使用年限时,应及时报废。
2. 医疗器械的回收应按照国家有关医疗器械回收的规定进行。
七、培训与考核1. 医院应定期对医疗器械使用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医疗器械使用和管理水平。
2. 医院应定期对医疗器械使用和管理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掌握医疗器械使用和管理知识。
八、监督与检查1. 医院医疗器械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医疗器械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医院医疗器械管理部门应定期向医院领导汇报医疗器械使用和管理情况。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医院医疗器械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准。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范文3篇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范文3篇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范文一: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并在医疗领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对医疗器械的管理。
二、术语定义1. 医疗器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的定义。
2. 质量管理:医疗器械质量控制的全过程管理活动。
三、质量管理体系1. 建立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以下环节:器械的采购、验收、存储、使用、维修与维护、报废等。
2. 制订医疗器械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一致性和标准化。
3. 定期进行器械的内外部质量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器械采购与验收1. 采购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确保采购的器械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2. 验收时需进行外观检查、标识核对、性能测定等工作,确保器械的质量合格。
五、器械存储要求1. 根据器械的特点和要求,分类存放,并采取合适的储存环境,保证器械不受损坏。
2. 实行先进的管理方法,确保存储区域的整洁、干燥、通风,防止交叉感染。
六、器械使用与维护1. 对使用医疗器械的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具备正确的操作技能。
2. 使用前需进行器械的功能检查和清洁消毒,确保器械的安全性。
3. 器械的维护保养需定期进行,及时更换损坏或失效的部件。
七、器械报废管理1. 对于无法修复或不再符合使用要求的医疗器械,需进行正确的报废处理。
2. 制定器械报废的程序和要求,确保报废的器械不再被继续使用。
八、质量监测与改进1. 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测体系,定期进行器械的质量检测和反馈,确保器械的质量安全。
2. 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评估与改进。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范文二:医疗器械安全使用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减少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风险和伤害。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对医疗器械的使用和操作。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范文3篇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范文3篇第一篇: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医疗器械的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医疗器械的采购、使用及管理。
三、管理原则1、安全第一:医疗器械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患者安全。
2、科学严谨: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医疗器械的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3、合理使用:医疗器械的使用必须符合医疗需要,不得滥用或超标使用。
4、监管负责: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的监管机制,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数量。
四、器械采购管理1、采购程序:医疗机构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医疗器械的采购,严格遵守采购程序和流程。
2、供应商管理:医疗机构要与合法合规的供应商合作,签订正规的合同,确保医疗器械质量可靠。
3、验收程序:医疗机构对所购进的医疗器械必须进行严格的验收,确保医疗器械完好无损。
4、登记备案:医疗机构必须对采购的医疗器械进行登记备案,建立医疗器械台账。
五、器械使用管理1、领用程序:医疗机构内的医疗器械必须按照规定程序领用,严格控制医疗器械的使用数量。
2、使用要求:医疗人员必须按照医疗器械的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不得随意更改或拆卸医疗器械。
3、保养维护:医疗机构必须对医疗器械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确保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
4、事故报告:医疗机构内如有医疗器械的使用事故,必须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做好事故处理。
六、器械库存管理1、库存盘点: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规定周期对医疗器械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医疗器械的准确数量。
2、库存管理:医疗机构要合理管控医疗器械的库存,避免库存积压和过多闲置的医疗器械。
3、过期处理:医疗机构对临近过期或过期的医疗器械必须及时处理,不得使用过期的医疗器械。
七、器械质量监管1、质量抽检: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必须进行定期的抽检,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可靠。
2、故障报告:医疗机构发现医疗器械存在故障或质量问题必须立即报告,停止使用,并做好记录。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15篇)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15篇)医疗器械管理制度1医疗器械使用前质量检查制度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保证产品的安全、有效,在医疗器械使用前,严格遵循医疗器械使用前质量检查制度。
一、医院采购医疗器械,要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暂行)》的要求进行索证。
凡证件不齐者,一律不予投入临床使用。
二、医疗器械投入使用前,必须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标签标识,建立真实完整的记录,记录应包括供货单位、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号、规格型号、产品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购进数量、购进日期、验收结论、验收人签名等。
三、根据采购计划、进货发票或送货单,对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号、规格(型号)、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供货单位、数量、日期等逐项核对、清点。
如有不相符或破损应及时做好记录,严禁投入临床使用。
四、医疗器材投入使用前要进行严格的检查。
其中:1、外包装检查:包装、密封等是否牢固;外包装上的中文标识是否符合要求;包装注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商、批准文号、规格型号、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等是否清晰齐全;有关特定储运图示及使用的包装标志是否清晰。
不合格的,不予投入临床使用。
2、内包装检查:医疗器械内包装应完整、无破损、无污染、无变形、封口应严密。
不合格的,不予投入临床使用。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21、目的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提高本公司的信誉。
2、依据本制度依据《湖南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检查验收标准》和本公司有关制度制订。
3、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从事医疗器械批发业务的各部门。
4、内容4.1应从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企业购进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商品,认真检查“证,照”的合法性、有效性,防止假冒,并妥善保存盖有供货单位公章的资质证件复印件。
4.2在购进医疗器械时要选择合法的供货单位,并收集供货单位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有效证件。
公司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的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公司医疗器械质量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确保医疗器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2. 有效性:确保医疗器械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3. 合法性:确保医疗器械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4. 可追溯性:确保医疗器械产品在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具有可追溯性。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公司成立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第五条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以下机构: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2. 生产部门:负责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3. 经营部门:负责医疗器械产品的采购、验收、储存、销售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4. 使用部门:负责医疗器械产品的使用过程质量控制。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第六条公司建立健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内容:1. 质量方针:公司对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总体要求。
2. 质量目标:公司对医疗器械质量管理预期达到的效果。
3. 质量职责:明确各部门、岗位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中的职责。
4. 质量程序:制定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程序。
5. 质量记录:建立医疗器械质量记录制度,确保质量记录的完整、准确、可追溯。
第七条公司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确保其持续有效运行。
第四章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第八条生产部门应严格执行生产工艺,确保医疗器械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第九条生产过程中,对关键工序进行严格监控,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条生产部门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校准,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第五章经营过程质量控制第十一条经营部门应严格按照采购计划进行采购,确保采购的医疗器械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管理制度(通用23篇)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篇1一、质量方针和管理目标1、抓好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诗司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搞好经营工作和服务质量的关键,必须切实加强业务经营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确保商品质量,提高服务质量。
2、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分类细则》及《经济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器械商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使用医疗器械安全有效。
3、医疗器械经营必须认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满足医疗卫生发展的需求,坚持质量第一,依法经营,讲求实效的经营方针和营销策略;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医疗卫生和人类健康服务,为灾情疫情、为工农业生产和科研服务的宗旨,树立用户至上的方针。
4、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抓好商品的质量验收,在库养护和出库复核等质量管理工作,做好在售后服务过程中用户对商品质量提出的查询、咨询意见的跟踪了解和分析研究。
把公司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与部门经济效益挂勾。
把责任分解到人头,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应追究个人和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实行逐级质量管理责任制。
二、质量体系审核1、为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制定企业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并指导、督促制度的实施,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对器械质量管理工作全面负责,总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总经理协助总经理工作为第二责任人,公司质检部为第三责任人,具体负责公司经营各环节的质量工作。
2、公司设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质检部,行使质量管理职能。
在公司内部对医疗器械经营质量具有裁决权,对经营部门质量管理进行指导、监督,对公司商品质量进行检测、判断、裁决。
3、建立健全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商品质量、工作质量负责,各职能部门员工对本职岗位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和相关的商品质量负责,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人头。
4、质检部全面负责公司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具体工作,并负责定期对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和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对达不到要求的部门负责人和责任人应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并限期整改。
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制度范文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范文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本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所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要求,并建立完善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须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政策、质量目标、质量组织、质量审核等内容。
第四条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明确质量管理组织的职责与权力,并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
第五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流程,确保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第三章质量标准第六条所有生产的医疗器械必须符合国家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第七条医疗器械的生产必须按照标准化、规范化操作,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材料和设备,保证产品的质量。
第八条医疗器械的质量标准必须由专业人员制定,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监督与检验。
第四章质量检测第九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质量检测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测与校准。
第十条检测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检测设备,并进行准确的检测分析。
第十一条检测结果必须记录并保存,以备随时查阅,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五章质量管理控制第十二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控制制度,包括质量文件管理、过程控制、产品追溯等方面的内容。
第十三条质量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技术文件、质量标准文件、质量管理手册等,必须建立并妥善管理。
第十四条过程控制包括原材料进货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验等,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
第十五条产品追溯是指能够追踪和定位所有原材料、生产工艺、生产环境等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信息。
第六章不合格品控制第十六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须建立不合格品控制制度,包括不合格品的处理、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等。
第十七条不合格品必须进行记录和分类,包括不合格品数量、原因、责任等相关信息,并进行有效的处理。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范文(4篇)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器械的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提高医疗质量,保护患者人身安全和健康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医疗器械的管理工作,并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人员。
第三条医疗器械管理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科学管理、依法用械、质量至上、诚信服务”的原则。
第四条各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推进医疗器械管理工作。
第二章医疗器械的选择与采购第五条医疗器械的选择与采购应根据医院的临床需要、患者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遵循科学、公正、合理的原则,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第六条医院设立医疗器械采购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改医疗器械的采购政策和程序,组织并监督医疗器械的采购工作。
第七条医疗器械采购应依法进行公开招标,采购文件应明确医疗器械的性能、规格、标准和数量等,并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和技术能力评估。
第八条医疗器械的采购合同应明确医疗器械的名称、型号、数量、价格、交货时间、质量要求等条款,并签订正式的合同。
第三章医疗器械的验收与入库第九条医疗器械的验收应由医疗器械采购委员会负责,并由专业人员进行。
第十条医疗器械的验收应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第十一条医疗器械验收合格后,应填写验收报告,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入库。
第十二条医疗器械的入库管理应做到严格登记,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管理,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四章医疗器械的使用与保养第十三条医疗器械的使用应遵循医学专业和操作规程,确保使用的安全和有效。
第十四条医疗器械的使用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技能,经过正规培训,并持证上岗。
第十五条医疗器械的保养应按照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十六条医疗器械的使用和保养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禁止私自拆卸、修理和改装医疗器械。
第五章医疗器械的维修与报废第十七条医疗器械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修。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责任制度规范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责任制度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行为,保障患者和使用者的安全权益,提高医疗器械质量,制定本责任制度规范。
第二条本责任制度规范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和使用医疗器械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应当遵循科学性、同等性、公平性、法律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原则。
第二章生产企业责任第四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设立质量管理部门,并指派专人负责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工作。
第五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制定和实施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内部审核和定期评审,确保其有效性。
第六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并与供应商签订质量协议,明确双方责任。
第七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医疗器械质量标准,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并承担相应的质量风险和责任。
第八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保障用户的权益。
第九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对其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承担相应的责任,对已经上市和使用的医疗器械,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启动召回和报废程序。
第三章经销商责任第十条医疗器械经销商应当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范围从事经营活动。
第十一条医疗器械经销商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进货验收、标识追溯、储存保管、销售记录等。
第十二条医疗器械经销商应当对销售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并保留销售记录和质量检验记录,以备查验。
第十三条医疗器械经销商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销售设备和仪器,并确保其使用安全有效。
第四章使用单位责任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指派专人负责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储存、使用和维护。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医疗器械进行验收和登记,并建立医疗器械台账和使用记录。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已经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检测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维护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境内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及监督管理。
第三条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风险管理原则:以风险为导向,加强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监管,提高监管效能。
(二)全程监管原则:对医疗器械从研发、生产、经营、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三)公开透明原则:公开医疗器械监管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第四条医疗器械生产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符合国家规定的医疗器械生产条件;(二)具备与生产相适应的技术人员、设备、设施和检验能力;(三)建立健全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确保医疗器械质量。
第五条医疗器械经营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符合国家规定的医疗器械经营条件;(二)具备与经营相适应的技术人员、设备、设施和检验能力;(三)建立健全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确保医疗器械质量。
第六条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符合国家规定的医疗器械使用条件;(二)具备与使用相适应的技术人员、设备、设施和检验能力;(三)建立健全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确保医疗器械质量。
三、监督管理第七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监督管理部门对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实施以下监督管理:(一)对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进行现场检查;(二)对医疗器械进行抽样检验;(三)对违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规定的单位进行处罚;(四)对涉嫌违法行为的单位进行查处。
第九条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对投诉举报事项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四、法律责任第十条违反本制度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监督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一)未取得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按照许可证规定生产、经营医疗器械的;(二)未按照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生产、经营医疗器械的;(三)销售、使用未经注册或者备案的医疗器械的;(四)未按照规定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五)其他违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规定的。
医疗器械库房贮存、出入库及运输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医疗器械库房贮存、出入库及运输管理制度范文一. 总则为了规范医疗器械库房的贮存、出入库及运输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 库房贮存管理1. 库房贮存环境应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无灰尘,无潮湿。
库房内应设置适当的温湿度监测设备。
2. 库房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证器械的无菌状态。
3. 库房内每种医疗器械应有明确的存放位置,应有相应的编号和标志,方便查找和管理。
4. 存放的医疗器械应按照分类存放,并与相应的清单进行核对,确保数量准确无误。
5. 库房负责人应制定医疗器械库存管理制度,确保每一批次都有有效的入库记录和出库记录。
三. 出入库管理1. 出入库操作必须由有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且必须经过授权。
入库前应仔细检查医疗器械的数量和质量,确保符合要求。
2. 出库前应编制出库清单并经过审核,确保数量和要求正确无误。
3. 入库和出库记录应包括相关信息,如医疗器械名称、规格、批号、数量、供应商、经手人等,并应及时更新库存记录。
4. 入库和出库记录应保留一定的时间,并定期进行审核和归档,以备查证。
5. 出库后,医疗器械应经过负责人的检查,确保无损坏和异常情况。
四. 运输管理1. 医疗器械的运输应由专业的物流公司负责,且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 运输过程中,医疗器械必须妥善包装,防止摔落和碰撞。
特殊的医疗器械应在运输前进行适当的处理和保护。
3. 运输过程中,医疗器械必须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防止因环境变化导致损坏或降低性能。
4. 运输前后,必须进行仔细的清点和检查,确保医疗器械的数量和质量无误,并及时进行记录和更新。
五. 库存管理1. 库存管理应根据医疗器械的特点和用途制定相应的规定和流程,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库存管理应包括定期盘点和核对,对于过期的医疗器械应进行及时处理。
3. 库存管理应与采购计划相结合,确保供需平衡,并减少库存积压和浪费。
医疗器械操作规范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操作规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管理目的为确保医疗器械操作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规范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各科室、病区和相关人员在使用医疗器械过程中的操作行为。
第三条定义1.医疗器械:指用于防备、诊断、治疗、病情监测、手术和病愈等医疗活动的设备、器具、料子和其他仿佛或相关的物品。
2.操作人员:指具备相应资格和技术的医护人员。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四条资质要求1.医疗器械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和技术培训证明。
2.医疗器械操作人员应持有效的健康证明,确保身体健康,能够经受相应的工作压力。
第五条操作环境要求1.医疗器械操作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清新。
2.医疗器械操作室应保持干净乾净,无杂物堆放,设备放置有序。
3.医疗器械操作室应配备必需的灭菌设备和消毒用品,保证器械的清洁、消毒。
第六条操作规范要求1.操作人员应遵从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操作医疗器械。
2.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医疗器械操作知识和技术。
3.操作人员应做好操作记录,及时记录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和异常情况等。
第三章操作流程和掌控第七条操作流程1.操作人员在操作医疗器械前,应全面检查医疗器械的完整性和使用期限,如发现损坏或过期的器械,应立刻予以报废。
2.操作人员应依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组装和调试医疗器械。
3.操作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必需的术前准备,并告知患者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4.操作人员应依据需要,采取必需的消毒和洗手措施。
5.操作人员应在操作过程中保持专注,严禁离开操作台和医疗器械。
第八条安全掌控1.操作人员应时刻注意医疗器械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刻停止操作并报告上级。
2.操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搭配其他相关人员完成操作任务。
3.操作人员应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查和校准医疗器械的性能指标。
4.操作人员应定期向上级汇报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范本引导语:医疗器械质量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它决定着许多人的生命安全,那么医疗器械质量的管理制度应该怎么写呢?小编为你整理了以下几篇模板,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哦!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经营管理行为,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适用于所有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活动的经营者。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应当在医疗器械采购、验收、贮存、销售、运输、售后服务等环节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保障经营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安全。
第三条企业应当按照所经营医疗器械的风险类别实行风险管理,并采取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
第四条企业应当诚实守信,依法经营。
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二章职责与制度第五条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的主要责任人,全面负责企日常管理,应当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质量管理机构或者质量管理人员有效履行职责,确保企业按照本规范要求经营医疗器械。
第六条企业质量负责人负责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工作,应当独立履行职责,在企业内部对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具有裁决权,承担相应的质量管理责任。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号),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在医疗器械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过程中应当遵守本规范的要求。
第三条企业应当按照本规范的要求,结合产品特点,建立健全与所生产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
第四条企业应当将风险管理贯穿于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所采取的措施应当与产品存在的风险相适应。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全套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全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器械管理工作,提高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存储、使用、维修、报废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疗器械管理要坚持科学、规范、严谨、细致的原则,确保医疗器械管理工作的全面、规范和有效,保障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和效果。
第二章医疗器械采购第四条医疗器械采购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需经科学、合理的采购程序,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五条医疗器械采购应按照医疗器械标准和监管要求进行,采购文件要齐全,包括采购合同、技术及质量标准、退货和换货的方式和期限等。
第六条对于需要进口的医疗器械,采购人员应熟悉国家医疗器械进口相关规定,确保医疗器械的注册、检验以及报关等手续合法有效。
第七条对于非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采购人员应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合理控制库存量,防止医疗器械库存过多造成浪费。
第八条医疗器械采购应坚持质量优先原则,选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产品,严禁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第三章医疗器械验收第九条医疗器械验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按照验收标准和程序进行,确保验收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条对于进口的医疗器械,验收时要查验医疗器械的售后服务承诺及证件齐全,确保医疗器械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第十一条医疗器械验收时要认真检查医疗器械的包装、标签、说明书等信息,确保医疗器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十二条对于有缺陷的医疗器械,验收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办理退换货手续,并记录在案。
第四章医疗器械存储第十三条医疗器械存储应按照医疗器械的特性和要求进行,确保医疗器械质量和安全。
第十四条医疗器械存储场所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确保医疗器械不受潮、变质、污染。
第十五条医疗器械存储应按照医疗器械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分类、分区、标识,并定期检查、清点、清洁、消毒,保证医疗器械存储合理有序。
规范医疗器械使用与管理制度
规范医疗器械使用与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法律依据】医疗器械使用与管理制度的订立和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器械使用和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医院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全部与医疗器械使用与管理有关的科室、医务人员以及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管理目标和原则】本制度的管理目标是确保医疗器械的合理使用、安全有效、质量可靠。
遵从的原则包含科学规范、依法用器、安全可控、效率优先。
第二章医疗器械采购与验收第四条【采购计划及申报】1.各科室应依据临床需求,订立医疗器械采购计划,并报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备案。
2.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应依据科室的采购计划,编制医疗器械采购计划,并报医院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五条【供应商资质审查】1.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应严格审核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情况,并在医疗器械采购过程中优先选择有资质和信誉的供应商。
2.供应商应供应医疗器械注册证书、进口医疗器械批准文件等相关资质文件,确保所供医疗器械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第六条【医疗器械的验收与入库】1.医疗器械验收应由医疗器械管理人员负责,并与相关部门进行联合验收。
2.验收时应依照医疗器械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等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方可入库。
3.医疗器械应依照规定的分类、编码、标识标签等进行标识,并建立台账进行登记管理。
第三章医疗器械使用与操作第七条【医疗器械的领用与归还】1.各科室需要使用医疗器械,应提前向医疗器械管理人员进行申领。
2.医疗器械管理人员应依据实际需求,依照前后负责原则进行发放,并记录领用情况。
3.使用完毕后,医疗器械应归还给医疗器械管理人员,并做好相应的清洁消毒工作。
第八条【医疗器械的操作使用】1.医务人员在使用医疗器械前,应了解医疗器械的使用说明、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依照规定进行操作。
2.医务人员应依照医疗器械的设备维护保养要求,进行日常清洁、消毒和维护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首营企业、首营品种的质量审核制度1、“首营品种”指本企业向某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首次购进的医疗器械产品。
2、首营企业的质量审核,必须提供加盖生产单位原印章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证照复印件,销售人员须提供加盖企业原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的委托授权书,并标明委托授权范围及有效期,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还应提供企业质量认证情况的有关证明。
3、首营品种须审核该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复印件及产品合格证、出产检验报告书、包装、说明书、样品以及价格批文等。
4、购进首营品种或从首营企业进货时,业务部门应详细填写首营品种或首营企业审批表,连同以上所列资料及样品报质管部审核。
5、质管部对业务部门填报的审批表及相关资料和样品进行审核合格后,报企业分管质量负责人审批,方可开展业务往来并购进商品。
6、质管部将审核批准的首营品种、首营企业审批表及相关资料存档备查。
医疗器械采购制度1.目的:确保采购的医疗器械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2.范围:适用于采购医疗器械产品时,选择合格供货方。
3.合格供方选择过程:(1).供货方一要有《工商营业执照》,二要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具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供方提供的《工商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副本的复印件,应加盖企业印章。
(2).参照《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审核许可证的产品范围是否包括准备采购的产品。
(3)许可证过期、超出产品范围,不得购入。
没有年检记录或年检有不良记录的应查明原因,否则,不得购入。
(4)供方应提供《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及其附件《医疗器械生产制造认可表》的复印件,并应加盖企业印章。
(5)产品注册证过期或超出《生产制造认可表》批准范围的医疗器械产品,不得购入。
(6)医疗器械包装上或包装内应有合格证明。
无合格证明,不得购入。
(7)对于首次经营的品种,应进行质量审核,包括索取产品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必要时可到供方现场考核,签订质量保证协议等。
(8)对以上所有资料应建立档案,并存档。
4、为了便于检索,建立合格供方目录。
质量验收的管理制度1、商品质量验收由质量管理机构的专职质量验收员负责验收。
2、公司质管部验收员应依据有关标准及合同对一、二、三类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质量进行逐批验收、并有翔实记录。
各项检查、验收记录应完整规范,并在验收合格的入库凭证、付款凭证上签章。
3、验收时应在验收养护室进行,验收抽取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经营品种的质量验证方法,包括无菌、无热源等项目的检查。
4、验收时对产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进行逐一检查。
5、验收首营品种,应有首批到货产品同批号的产品检验报告书。
6、对验收抽取的整件商品,应加贴明显的验收抽样标记,进行复原封箱。
7、保管员应该熟悉医疗器械质量性能及储存条件,凭验收员签字或盖章的入库凭证入库。
验收员对质量异常、标志模糊等不符合验收标准的商品应拒收,并填写拒收报告单,报质管部审核并签署处理意见,通知业务购进部门联系处理。
8、对销后退回的产品,凭销售部门开具的退货凭证收货,并经验收员按购进商品的验收程序进行验收。
9、验收员应在入库凭证签字或盖章,详细做好验收记录,记录保存至超过有效期二年。
10、连锁门店委托配送的产品,验收可简化程序,由门店验收员按送货凭证对照实物进行品名、规格、批号、生产厂家以及数量等项目的核对,无误后在凭证上签名即可。
产品出库复核管理制度1、产品按先产先出,近期先出,按批号发货的原则出库。
2、保管人员按发货单发货完毕后,在发货单上签字,将发货单交给复核人进行复核,复核员复核无误后,在发货单上签字。
3、出库复核,复核员如发现如下问题应停止发货,并报质管部处理。
①、商品包装内有异常响动。
②、外包装出现破损、封口不牢、衬垫不实、封条严重损坏等现象。
③、包装标识模糊不清或脱落。
④、不合格、过期或已淘汰无菌医疗器械。
4、做好出库复核记录,并保存三年备查。
产品保管、养护制度1、正确选择仓位,合理使用仓容,“五距”适当,堆码规范,无倒置现象。
2、根据产品性能要求,分别储存相应条件的库房,保证产品的储存质量。
医疗器械的储存应分类管理,划分合格区、不合格区、待验区、退货区、发货区,并按产品批次分开存放,标识清楚。
一次性无菌使用医疗器械应单独分区或分柜存放,3、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做好温湿度调控工作,坚持每日上、下午各一次观测并记录温湿度,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节温湿度,确保储存安全。
4、质管部负责对养护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
5、养护人员应坚持定期对在库商品按“三、三、四”的原则进行养护与检查,做好养护检查记录,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与质管部联系,对有问题的产品设置明显标志,并暂停发货与销售。
6、建立重点产品养护档案。
7、不合格品应存放在不合格品库(区),并有明显标志,不合格产品的确认、报告、报损、销毁应有完善的手续和记录。
8、对近效期产品应按月填报近效期月报表。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1、质管部是企业负责对不合格产品实行有效控制管理的机构。
2、产品入库验收过程中发现不合格产品,应上报质管理部确认,存放不合格品库,挂红牌标志后上报业务部处理。
3、养护员在商品养护检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应填写“复查通知单”报质管部进行确认,同时通知配送中心立即停止出库。
4、在产品养护过程或出库、复核,上级药监部门抽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产品,应立即停止配送、发运和销售,同时按出库复核记录追回发出的不合格产品。
5、不合格产品应由专人保管建立台帐,按规定进行报废审批和销毁。
6、对质量不合格产品,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纠正并制定预防措施。
7、认真及时地做好不合格产品上报、确认处理、报损和销毁记录,记录应妥善保存五年。
退货商品管理制度1、为了加强对配送退回产品和购进产品退出和退换的质量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未接到退货通知单,验收员或仓管员不得擅自接受退货产品。
3、所有退回的产品,存放于退货区,挂黄牌标识。
4、所有退回的一二三类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均应按购进产品的验收标准重新进行验收,并作出明确的验收结论,并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合格品区,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应报质管部进行确认后,将产品移入不合格库存放,明显标志,并按不合格产品确认处理程序处理。
5、质量无问题,或因其它原因需退出给供货方的产品,应经质管理部门审核后凭进货退出通知单通知配送中心及时办理。
7、产品退回、退出均应建立退货台帐,认真记录。
质量否决制度1、职能部门在本公司内部对产品质量及影响质量的环节具有否决权。
2、质量否决内容:①、产品质量方面,对产品采购进货的选择,首营品种审核,到货检查验收入库储存,养护检查、出库复核、质量查询中发现的产品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包装质量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予以相应的否决。
②、服务质量方面,对服务行为不规范,特别是服务差错行使否决职能。
③、工作质量方面,对影响企业质量责任落实,影响经营医疗器械质量的行为和问题予以不同程度的否决。
3、否决依据:①、产品质量法。
②、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③、国家药品督管理局有关文件规定等。
④、企业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
4、否决职能:产品质量的否决职能由质管部行使,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否决职能由质管部与人力资源部共同行使。
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1、质量事故指产品经营活动中,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发生的危及人身健康安全或导致经济损失的异常情况,质量事故按其性质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2、重大质量事故:①、由于保管不善,造成整批产品破损,污染等不能再提供使用,每批次产品造成经济损失2000元以上。
②、销货、发货出现差错或其它质量问题,并严重威协人身安全或已造成医疗事故者。
③、购进假劣产品,受到新闻媒介曝光或上级通报批评,造成较坏影响或损失在2000元以上者。
3、一般质量事故:①、保管不当,一次性造成损失2000元以下者。
②、购销“三无”产品或假冒、失效、过期商品,造成一定影响或损失在2000元以下者。
4、质量事故的报告程序时限发生质量事故,所在部门必须在当天内报企业总经理室、质管部。
质管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前往现场,查清原因后,再作书面汇报,一般不得超过2天。
5、以事故调查为依据,组织人员认真分析,明确有关人员的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
6、质量事故处理:①、发生质量事故的责任人,经查实,轻者在季度考核中处罚,重者将追究行政、直至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②、发生质量事故隐瞒不报者,经查实,将追究经济、行政责任。
③、对于重大质量事故,质管部的负责人与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分别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
人员健康状况与卫生管理制度1、卫生进行划区管理,责任到人。
2、办公场所、门店营业场所屋顶,墙壁平整,地面光洁,无垃圾与污水,桌面应每天清洁,每月进行一次彻底清洁。
3、库区内不得种植易生虫的草木。
4、库房内墙壁、顶棚光洁,地面平坦无缝隙,库内每天一清扫,每周一大扫。
5、库房门窗结构紧密牢固,物流畅通有序,并有安全防火,清洁供水,防虫、防鼠等设施。
6、库内设施设备要定期保养,不得积尘污损。
7、每年定期组织一次质管、验收、保管、养护等直接接触产品的岗位人员健康体检,体检的项目内容应符合任职岗位条件要求。
8、严格按照规定的体检项目进行检查,不得有漏检、替检行为。
9、经体检如发现患者有精神病、传染病或其它可能污染产品的患者,立即调离原岗位或办理病休手续。
10、应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档案至少保存三年。
效期商品管理制度1、本企业规定产品近效期:距产品有效期截止日期不足6个月产品。
2、有效期不到6个月的产品不得购进,不得验收入库,必要时必须征得业务部门同意。
3、仓库对有效期产品应分类,相对集中存放,出库应做到先产先出、近期先出,按批号发货的原则。
4、有效期产品过期失效不得销售,应填不合格品报表,由质管部按“不合格产品确认处理程序”处理。
5、配送中心对近效期产品必须按月填报催销表,业务部门接到“近效期产品催销表”后,应及时组织力量进行促销,或联系退货,以避免过期失效造成经济损失。
质量信息管理制度1、质量信息是指企业内、外环境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产生影响,并作用于质量控制过程及结果的所有相关因素。
2、建立以质管部为中心,各相关部门为网络单元的信息反馈、传递、分析及处理的完善的质量信息网络体系。
3、按照信息的影响,作用、紧急程度,对质量信息实行分级管理。
A类信息:指对企业有重大影响,需要企业最高领导作出判断和决策,并由企业各部门协同配合处理的信息。
B类信息:指涉及企业两个以上部门,需由企业领导或质管部协调处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