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造型与功用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样式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样式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屋顶样式而闻名于世,这些屋顶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将介绍几种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建筑屋顶样式。
1. 歇山式屋顶歇山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屋顶样式。
它的特点是两边向上翘起,形似山峰,因此得名。
这种屋顶既能防雨挡风,又能增加建筑物的视觉美感。
在民居中,歇山式屋顶常用于大宅院或寺庙的大殿上,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2. 跃式屋顶跃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另一种典型屋顶样式。
它的特点是由多个独立的屋面组成,层层叠加,形成一种层次感。
跃式屋顶常见于宫殿、庙宇和寺庙等宏伟建筑中,给人一种庄严雄伟的感觉。
3. 悬山式屋顶悬山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屋顶样式。
它的特点是屋顶的檐口向外悬挑,形成一种悬崖峭壁的效果,因此得名。
悬山式屋顶常用于宫殿和寺庙的重要建筑上,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4. 伞盖式屋顶伞盖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屋顶样式。
它的特点是屋顶呈伞状,向四周散开。
伞盖式屋顶常用于亭台楼阁等小型建筑中,给人一种轻盈雅致的感觉。
5. 虹形屋顶虹形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少见但独特的屋顶样式。
它的特点是屋顶呈弧形,形如虹的形状。
虹形屋顶常用于古代桥梁、牌坊等建筑中,给人一种庄重大气的感觉。
6. 翘角式屋顶翘角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常见的屋顶样式。
它的特点是屋顶四角向上翘起,形成角尖状,给人一种尖锐的感觉。
翘角式屋顶常用于古代城墙、城楼等建筑中,给人一种坚固厚重的感觉。
7. 莲花式屋顶莲花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独特而美丽的屋顶样式。
它的特点是屋顶呈莲花状,多用于寺庙的佛殿和宝塔等建筑中,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样式丰富多样,每一种样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这些屋顶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中国人民对于建筑美学的追求和创造力。
无论是宏伟的宫殿还是精巧的亭台,屋顶都是其独特之处,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宫建筑的屋顶与飞檐的设计
故宫建筑的屋顶与飞檐的设计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明清时期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木质结构建筑群。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屋顶与飞檐设计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故宫建筑的屋顶与飞檐设计进行探讨和介绍。
一、屋顶设计故宫的屋顶设计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屋顶采用了传统的重檐歇山式和穹窿式屋顶,形成了独特的宫殿气势。
重檐歇山式屋顶通常由两层檐构成,下层檐较大,上层檐较小,檐角翘起,形似微笑。
穹窿式屋顶则呈半圆形,给人一种高大、稳重的感觉。
除了形状上的独特性,故宫的屋顶还经过巧妙的结构设计,使其能够适应中国特殊的气候条件。
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季风的影响,故宫建筑的屋顶采用悬山顶和斗栱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渗透。
悬山顶是指将屋顶的两端稍微抬起,使雨水能够顺利排出。
斗栱结构则是在屋顶横梁上设置额外的支撑,增加了屋顶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二、飞檐的设计飞檐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标志之一,也是故宫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位于屋顶檐口,向外突出,起到了防风、遮雨和装饰的作用。
故宫的飞檐设计精细而繁复,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美和工艺水平。
故宫的飞檐形状各异,常见的有直角飞檐、折角飞檐和圆弧飞檐等。
直角飞檐主要用于正殿和贵重建筑,线条简洁利落;折角飞檐则在一些次要建筑中使用,更显灵活俏皮;圆弧飞檐则常见于庭院和宫门等场所,呈现柔和、优美的弧线。
故宫的飞檐上通常还雕刻着各种精美的装饰物,如龙、凤、瑞兽等,彰显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韵味。
飞檐的装饰图案多采用浅浮雕或高浮雕的方式,精细维妙,给人以瑰丽而华美的感觉。
三、屋顶与飞檐的意义故宫建筑的屋顶与飞檐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和装饰,它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屋顶是尊贵与高位的象征,高大的屋顶体现了皇帝的威严和统治地位。
飞檐则象征着守护和庇佑,具有祈福和辟邪的作用。
此外,故宫建筑的屋顶与飞檐设计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风格中的对称与和谐原则。
古代建筑屋顶的特点
古代建筑屋顶的特点
古代建筑屋顶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斗拱结构:古代建筑的屋顶通常采用斗拱结构,即由多个斗拱相连组成的框架结构。
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分散和承载屋顶的重量,使得建筑更加稳固。
2. 垂直坡屋顶:古代建筑的屋顶通常是坡屋顶,即呈现出一个斜面。
这有助于雨水迅速排出,避免积水对建筑造成损害。
3. 筒瓦覆盖:古代建筑的屋顶使用筒状的瓦片来进行覆盖,这种瓦片通常是用陶土或石材制成的,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和保温性能。
4. 重檐结构:古代建筑的屋顶通常采用重檐结构,即屋檐设置有多层,形状上下叠加。
这种结构可以增加屋顶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5. 装饰独特:古代建筑的屋顶常常进行精美的装饰,如雕刻、彩画等,以增加建筑的艺术价值和吸引力。
这些装饰常常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宗教意义。
总的来说,古代建筑的屋顶以斗拱结构、坡屋顶、筒瓦覆盖、重檐结构和精美装饰为特点,展现了古代中国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代屋顶的5种主要形式
中国古代屋顶的5种主要形式在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常用的屋顶有六种:硬山顶、庑殿顶、悬山顶、歇山顶、卷棚顶、攒尖顶。
1、硬山顶: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
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
然而从外形看也颇具风格。
(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2、庑殿顶:屋面四坡五脊。
前后两坡相交形成横向正脊,左右两坡与前后坡相交,形成自正脊两端斜向延伸到四个屋角的四条垂脊。
屋檐向上微翘,四面坡略有凹形弧度。
又名四阿顶。
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
3、悬山顶:屋面两坡五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
正脊两端伸出山墙,与脊头平齐顺垂脊修造外沿以保护檀头不受风雨的侵蚀。
(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
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
)4、歇山顶:屋面是悬山顶与庑殿顶的组合,上三分之二为悬山顶,下三分之一是庑殿顶,因而形成四坡九脊的造型,九脊分别是一条正脊,上部四条垂脊,四角与垂脊间有四条戗(qiang)脊。
(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
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又称九脊顶。
)5、卷棚顶:整体外貌与硬山、悬山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正脊,屋面前坡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
如果说上述四种屋面棱角分明,显出一种阳刚之气,那么卷棚顶就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美。
6、攒尖顶:是圆形和正多边形建筑的屋顶造型。
除圆形攒尖顶无脊外,屋脊自屋面和各角中心屋顶汇聚,脊间坡面略呈弧形。
江南各式屋顶的屋檐与屋角的起翘都大于北方,然以攒尖顶最为悬殊,有飞檐之称。
这种形状既易雨水的排泄,又有轻盈欲飞的美感。
八种屋顶的名称和样式特点
八种屋顶的名称和样式特点以下是八种屋顶的名称和样式特点:1. 庑殿顶:是古代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也被称为四阿顶。
它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共有五脊,因此又被称为五脊殿。
屋顶有四面斜坡。
它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就是在屋顶之下,四角各加一条短檐,形成第二檐。
故宫的太和殿就是重檐庑殿顶,而故宫的英华殿、弘义阁、体仁阁则为单檐庑殿顶。
2. 歇山顶:等级仅次于庑殿顶。
它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组成,故称九脊殿。
前后左右也有四个坡面,左右两个坡面比庑殿顶的要低。
歇山顶的出现晚于庑殿顶,其样式最早可见于汉阙石刻,现存最早的歇山式建筑是五台山的唐代南禅寺大殿。
也有单檐、重檐的形式,北京故宫的保和殿就是重檐歇山顶。
3. 悬山顶:是两面坡,端头的墙叫山墙。
山墙外的两边的屋顶悬到山墙外面来了,这就是悬山。
4. 硬山顶:也是两坡顶。
两个坡到了端墙,不悬出来了,这叫作硬山。
5. 攒尖顶:就是亭子的屋顶。
几个屋脊汇到一个尖上面。
它又分为四角攒尖(就是四方亭子)、六角攒尖、八角攒尖。
我们又叫六角亭、八角亭。
当然还有极个别的情况,圆形攒尖。
如北京天坛。
6. 卷棚顶:这种屋顶没有屋脊。
这种屋顶给人一种很秀丽的感觉。
它比较多的用在园林当中。
7. 盔顶:这种建筑先上面拱,然后再凹。
这有点像古代的将军的头盔。
虽然很好看,但是做起来很困难。
这种建筑比较少。
这种建筑现存的有岳阳楼,范仲淹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
还有一个是四川云阳的张飞庙,在悬崖峭壁上面。
8. 盝顶:它的屋顶是平顶。
平时的都是前后两个坡,长长的屋脊。
盝顶是四条屋脊。
围着中间一个平顶。
它可以要多大有多大,然后四面起坡。
如北京的太庙的南门,也就是今天的劳动人民文化宫。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建筑古籍或咨询古建筑专家。
写出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五种屋顶名称
写出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五种屋顶名称
中国古代传统的建筑一直是受到世界各地人们普遍赞赏的,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建筑的屋顶,不同的屋顶形状有不同的风格,本文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五种屋顶名称。
首先是瓦顶,它是中国传统建筑最常用的屋顶,也是中国古代朝代留下来的重要文化传承。
瓦顶是由一层层薄瓦片组成,覆盖在建筑物上,起到保护建筑物、抗风、抗水,以及保温降温等作用,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建筑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是琉璃顶,它是一种由瓦片组成的典型的中式屋顶。
琉璃顶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瓦片不同于常见的瓦片,它们是由高温上放置的陶瓷琉璃制成的,具有鲜艳的色彩,十分漂亮。
第三种是蜂巢顶,它是由木构架组成的,上面覆盖着一层茅草,这种屋顶可以抵抗日晒雨淋,还有透气、保温等作用,也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用的一种屋顶。
第四种是檐九顶,也叫伞九顶,它是传统建筑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屋顶,它采用小角度的特殊的鹅卵石,在搭建的时候要按照特定的角度来组合,从而形成了一种类似伞骨的结构,具有抗风、抗雨等作用,也有利于室内透气和保温。
最后一种是钢结构顶,它是最新开发出来的一种屋顶,采用钢材结构和混凝土结合,具有较强的抗风、抗雨等功能,还能够抵抗较低的温度变化,是最新的建筑技术。
总结而言,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五种屋顶名称分别是瓦顶、琉璃
顶、蜂巢顶、檐九顶和钢结构顶,它们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能够抗风、抗雨,还能够保温降温、防水、防火和抗紫外线,可以说是传统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设计与斗拱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设计与斗拱结构传统建筑是每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其中,屋顶设计和斗拱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设计和斗拱结构,并介绍其特点和意义。
一、屋顶设计1. 斜坡屋顶斜坡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最常用的屋顶形式。
它采用坡度适中的斜角设计,以防止雨水滞留和屋顶的泄漏。
一般情况下,斜坡屋顶采用抬角方式,即从屋檐抬高一定的角度,使屋顶看起来更为宏伟和庄重。
2. 起脊设计起脊是指中国传统建筑屋顶顶端的饰物。
起脊通过雕刻或涂绘的方式,用于装饰屋顶,并且具有象征意义。
常见的起脊形状包括龙、凤、斗鸡等吉祥物,以及花卉、云纹等装饰图案。
起脊的设计更是中国传统建筑独特之处,展示了对美的追求和文化价值。
3. 瓦饰装饰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多采用瓦饰装饰,以增添建筑的美感和稳定屋顶结构。
瓦饰主要通过雕刻、粉刷等手法进行装饰,常见的有螭饰、翘角、斗拱等。
这些独特的瓦饰装饰不仅具有装饰作用,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传统制作工艺和审美特点。
二、斗拱结构斗拱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用于支撑屋顶和增加建筑的稳定性。
它是由多个石块或砖块按照一定角度和顺序组合而成的,形成了一个坚固的拱形结构。
斗拱结构在中国的历史上应用广泛,不仅用于建筑的屋顶搭建,还用于桥梁、宫殿等建筑物。
斗拱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1. 均衡承重:斗拱结构的选择和组合,能够合理分担建筑的重量,使整个建筑物更加均衡稳定。
2. 美观装饰:斗拱结构在设计和雕刻方面注重细节,通过各种几何形状和图案的组合,使建筑物的外观更加精致和美观。
3. 文化内涵:斗拱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结构意义,也有着文化寓意。
斗拱结构代表着中国古代人们的劳动智慧和对美的追求,寄托了对和谐、幸福生活的向往。
总结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设计和斗拱结构是其独特之处,彰显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艺术魅力。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大全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大全1.平顶:平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早出现的屋顶形式之一、在早期的古代建筑中,平顶常用于祭祀场所和宫殿等重要建筑。
平顶不仅简洁大气,还具有凝聚和神圣化的象征意义。
2.斗拱顶:斗拱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屋顶形式,它由一系列逐渐升高的层次构成,每层之间用斗拱相连。
斗拱顶常见于寺庙、宫殿和宅院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牢固稳定的结构,还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对曲线美的追求。
3.黄瓦顶:黄瓦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特色之一,它由一层或多层黄色瓦片组成。
黄瓦顶常见于古代宫殿和庙宇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美观大方的外观,还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
4.筒瓦顶:筒瓦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屋顶形式,它由数十只或数百只圆筒状的瓦片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
筒瓦顶常见于古代宫殿、寺庙和庙宇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美观独特的外观,还可以起到保护建筑的作用。
5.飞檐翘角:飞檐翘角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屋顶形式,它具有类似于出檐和悬角的构造,常用于宫殿、庙宇和宅院等建筑的屋顶。
飞檐翘角不仅可以起到遮阳挡雨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建筑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6.重檐歇山顶:重檐歇山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具有典型特色的屋顶形式,它由两层或多层的歇山顶结构相叠而成。
重檐歇山顶常见于古代建筑中的宫殿和重要祭祀场所,它不仅具有庄重大气的外观,还展现了古代建筑师在结构设计和装饰形式上的非凡才华。
7.斗栱顶:斗栱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装饰性较强的屋顶形式,它由一系列斗栱相连而成。
斗栱顶常用于寺庙、祠堂和重要建筑中,它不仅可以起到承重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建筑的美观度和艺术价值。
8.玉佛顶:玉佛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屋顶形式,它由一系列玉雕或石雕的佛像组成。
玉佛顶常见于佛教寺庙和佛塔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富丽堂皇的外观,还体现了佛教对于建筑的崇高和神圣的态度。
以上仅是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的一部分,中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得其屋顶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中国屋顶的七种类型
中国屋顶的七种类型
第一种,庑殿式屋顶,从规格等级上来讲,庑殿式屋顶这是规格等级最高的一种,又叫五脊顶,重檐庑殿顶庄重雄伟,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等级,多用于皇宫或寺观的主殿,如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曲阜孔庙大成殿等。
第二种,歇山式屋顶,这是一个仅次庑殿式,在皇宫也有用,主要为文武百官的府上。
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也叫做九脊顶。
一般的歇山顶应用非常广泛,但凡宫中其他诸建筑,以及祠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公众殿堂等都袭用歇山屋顶。
第三种,悬山顶屋顶,这是早期的屋顶,一般多用于民间。
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也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
第四种,硬山式屋顶,这样的屋顶样式在早期特别是南方很多,在明清以后出现在我国南北方住宅建筑中。
因其等级低,只能使用青板瓦,不能使用筒瓦、琉璃瓦,在皇家建筑及大型寺庙建筑中,没有硬山顶的存在,多用于附属建筑及民间建筑。
第五种,攒尖顶屋顶,也叫无脊顶。
主要用于亭台楼榭等,绝大部分用于亭子的屋面形式。
第六种,卷棚顶屋顶,也就是在屋顶上面没有正脊,整体看起来比较流畅,又称元宝脊,屋顶去掉正脊,多有用于园林建筑风格。
第七种,万字屋顶,这种屋顶现实中很少见,据说在风水中有特殊的含义。
中国传统故宫木结构建筑屋顶种类
我国传统故宫木结构建筑屋顶种类一、悬山顶1. 悬山顶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传统屋顶形式,也是故宫中建筑常见的屋顶结构。
2. 悬山顶是一种檐部对角向上突出的屋顶形式,整体呈现出悬山般的形态,因此得名。
3. 悬山顶的建筑形式多见于宫殿、寺庙等古建筑,尤其是在我国的皇家建筑中更为常见。
4. 悬山顶的建筑形式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特点,还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和防风保暖的功能。
二、歇山顶1. 歇山顶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另一种传统屋顶形式,也是故宫中建筑常见的屋顶结构。
2. 歇山顶是一种由双坡面组成的屋顶形式,两坡面相对倒角,呈现出歇山般的形态,因此得名。
3. 歇山顶的建筑形式多见于平房、宫殿、亭台等古建筑,尤其是在我国南方地区更为常见。
4. 歇山顶的建筑形式不仅具有优美的线条感和简洁大方的外观特点,还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和排水性能。
三、攒尖顶1. 攒尖顶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传统屋顶形式,也是故宫中建筑常见的屋顶结构。
2. 攒尖顶是一种由多坡面组成的屋顶形式,顶端尖细而高耸,呈现出攒尖的形态,因此得名。
3. 攒尖顶的建筑形式多见于宫殿、寺庙、亭台等古建筑,尤其是在我国的皇家建筑中更为常见。
4. 攒尖顶的建筑形式不仅具有宏伟的气势和独特的外观特点,还具有良好的通风透气和排水性能。
四、拱券顶1. 拱券顶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传统屋顶形式,也是故宫中建筑常见的屋顶结构。
2. 拱券顶是一种由多坡面和弧形构件组成的屋顶形式,呈现出大拱券的形态,因此得名。
3. 拱券顶的建筑形式多见于宫殿、寺庙、牌坊等古建筑,尤其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更为常见。
4. 拱券顶的建筑形式不仅具有稳固耐久和雄伟壮观的外观特点,还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和防震性能。
五、重檐顶1. 重檐顶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传统屋顶形式,也是故宫中建筑常见的屋顶结构。
2. 重檐顶是一种由多层檐瓦叠加而成的屋顶形式,呈现出层层叠叠的形态,因此得名。
3. 重檐顶的建筑形式多见于宫殿、寺庙、亭台等古建筑,尤其是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更为常见。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及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及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及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及其特点,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绚丽多
样的一种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以屋顶形式表现出对自然与社会的敬意,这是中国古代建筑表现出兼容与原则的一种方式。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
顶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三大类:十字形屋顶、华式屋顶和斋屋顶。
十字形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常见的屋顶形式,也称南山顶。
建筑木架采用木横架结构,形成十字形的屋顶,飞檐上的花窗则增加
了建筑的装饰性。
十字形屋顶以其美观、实用的特点,在中国古代建
筑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华式屋顶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曲线屋檐,另一种是复口屋顶,两
种形式都表现出华人独特的建筑风格,增添建筑的灵气。
通常,华式
屋顶上部有鹊翼设计,又称鹊翼顶,流线分支造型优美细致,极其精巧。
斋屋顶是汉族古代早期的建筑形态之一,也叫“斋形屋顶”。
狭
长的斋屋顶具有细长的线条,简约而又玲珑,没有发酵,但其细长的
形状仍然让人印象深刻。
一般情况下,斋屋顶上都会装饰卷草、瓦片
或龙纹,而且常常会加上木格栅,以考验建筑师的技艺与水平。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及其特
点多种多样,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也在月圆屋顶设计中带来了不少
新的特色。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设计中,还包含有中国古代传
统建筑的基本元素—形式简洁、尊重自然与社会,从而使其成为中国
古代建筑史上绚丽多样的一部分C。
中国古代建筑五种屋顶的设计方法
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设计是我国古代建筑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着我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和特色。
在我国古代,建筑屋顶设计主要包括五种方法,分别是悬山顶、歇山顶、折角顶、弧形顶和攒尖顶。
这五种设计方法在古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我国古代建筑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下面将对这五种古代建筑屋顶设计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悬山顶悬山顶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屋顶设计方法。
它的特点是屋顶外翘,两端向上翘起,有如一座悬挂的山峰,因此被称为悬山顶。
这种设计方法多用于宫殿、寺庙等建筑,给人一种神圣、威严的感觉。
悬山顶的设计精美,结构复杂,展现了古代建筑匠人的高超工艺和审美水平。
二、歇山顶歇山顶是我国古代建筑另一种常见的屋顶设计方法。
它的特点是屋顶两端向下翘起,形成一个“歇”字形状,因此被称为歇山顶。
歇山顶的设计简洁大方,适用范围广泛,常见于民居、庙宇等建筑中。
歇山顶的设计不仅考虑了实用性,还注重了建筑的美感和整体和谐性。
三、折角顶折角顶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屋顶设计方法。
它的特点是屋顶四角相折,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几何图形。
折角顶的设计独特别致,常见于亭台楼阁、园林建筑等地方。
折角顶的设计巧妙精致,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工匠对建筑结构和材料运用的高超技艺。
四、弧形顶弧形顶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比较独特的一种屋顶设计方法。
它的特点是屋顶呈现出一种流畅的弧形线条,给人一种柔和、优美的感觉。
弧形顶的设计大气端庄,常见于古代宫殿、陵墓等建筑中。
弧形顶的设计融合了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五、攒尖顶攒尖顶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较为华丽的一种屋顶设计方法。
它的特点是屋顶呈现出如同攒尖般的尖角形状,结构复杂,雕饰繁复。
攒尖顶的设计华丽精美,常见于寺庙、宫殿等建筑中,展现了古代建筑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细节的精心雕琢。
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设计方法多样丰富,每种设计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这些设计方法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展现了古代建筑匠人的智慧和才华,也成为我国古代建筑的标志性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介绍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经过漫长历史和丰富文化的积淀,展现出多样化和等级化的特点。
主要形式有:
庑殿顶又称“四阿顶”或“五脊殿”,是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的,有单檐和重檐之分,以重檐为多。
重檐庑殿顶的第二檐与第一檐的屋顶是重合的,比第一檐更长、更大。
故宫太和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重檐庑殿顶建筑。
歇山顶由上半部硬山或悬山,下半部庑殿所组成,基本上只准官署使用。
歇山顶也有单檐和重檐之分,它屋面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
悬山顶有五脊二坡,又叫“挑山”或“挑梁”顶,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形式。
特点是屋面只有前后两坡与山墙顶相交,也就是说山面不伸出山墙。
悬山顶有利于防风雨侵蚀和节约建筑用料,多用于民间建筑中。
硬山顶也是中国建筑常见的构造形式之一,其特点是屋面仅有前后两坡,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形成五脊四坡的屋面。
硬山顶等级上低于悬山顶和庑殿顶。
卷棚顶是一种没有明显转折、屋面为弧形的建筑形式。
这种屋顶的造型曲线流畅,其外观给人以流畅之感,卷棚顶也是寺庙建筑中常用的一种形式。
此外还有扇形顶、盔顶、盝顶、十字脊顶等形式。
中国古代屋顶形式多样、等级分明,反映了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这些丰富的屋顶形式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和美学价值。
写出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五种屋顶名称
写出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五种屋顶
名称
1、斗拱屋顶:是用石材或木材构成的拱形屋顶,拱形的前后高度不一,起到衔接的作用。
2、弧形屋顶:是圆拱形屋顶的变体,其造型美观,能为建筑物提供良好的遮挡和隔音效果,因此常用于古建筑中。
3、半圆屋顶:是半个圆形覆盖在建筑物上,能够抵御风暴、雨水和日照,并起到装饰性的作用。
4、平顶屋顶:平顶屋顶是一种最简单的屋顶形式,平直的屋顶形状能够有效减少雨水积聚,也是节省施工成本的经济有效的屋顶形式。
5、棚形屋顶:是以梁柱的形式架设的屋顶,有多种形式,如椎形、拱形、梁形等,能够将室内空间完美划分,具有优良的密封性能。
古代房屋屋顶等级划分
古代房屋屋顶等级划分一、平顶平顶是古代房屋中最简单的一种屋顶形式。
它通常由一块平整的木板或石板组成,覆盖在房屋的顶部,形成一个平整的屋顶。
平顶主要用于一些简单的住宅或临时建筑,它的施工简单,但缺乏保温和防水性能。
二、歇山顶歇山顶是一种常见的古代房屋屋顶形式。
它由两个斜坡组成,呈现出一个弯曲的形状,像山峰一样。
歇山顶屋顶可以提供良好的排水性能,防止雨水渗入房屋内部。
这种屋顶形式通常用于寺庙、宫殿和一些重要的公共建筑。
三、抬梁式歇山顶抬梁式歇山顶是在歇山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屋顶形式。
它在两个斜坡之间增加了一个梁,起到加固结构的作用。
这种屋顶形式常用于大型建筑,如宫殿、庙宇和豪华住宅。
抬梁式歇山顶不仅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还能增加屋顶的稳定性。
四、硬山顶硬山顶是一种采用石材或瓦片等硬质材料覆盖的屋顶形式。
它具有较好的防水和耐久性能,通常用于一些重要的宫殿、庙宇和寺庙。
硬山顶的施工相对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进行操作。
五、拱券顶拱券顶是一种采用砖石构建的屋顶形式。
它由一系列拱形构件组成,形成一个弧形屋顶。
拱券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常用于大型建筑,如宫殿、教堂和大型亭台。
六、攒尖顶攒尖顶是一种特殊的屋顶形式,多见于古代的藏传佛教寺庙。
它由多层尖顶叠加而成,形成一个高耸的屋顶结构。
攒尖顶通常用于寺庙的主殿或塔楼,寓意着对佛教信仰的崇高追求。
七、飞檐翘角飞檐翘角是一种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屋顶形式。
它的特点是屋檐向外翘出,并且每个角落都有一个翘起的尖角。
飞檐翘角不仅能够起到防雨的作用,还能增加建筑的美感。
这种屋顶形式常见于古代的宫殿、庙宇和民居。
八、琉璃瓦顶琉璃瓦顶是一种采用琉璃瓦覆盖的屋顶形式。
琉璃瓦是一种彩色玻璃瓦,具有较好的防水和装饰效果。
琉璃瓦顶常用于古代的宫殿、庙宇和豪华住宅,给建筑增添了华丽的色彩。
九、黄琉璃顶黄琉璃顶是一种采用黄色琉璃瓦覆盖的屋顶形式。
黄琉璃顶常见于古代的皇家建筑,如皇宫和帝王陵墓。
中国古建筑屋顶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中国古建筑屋顶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斗拱屋顶:斗拱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最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也是
最典型的汉族传统屋顶形式。
斗拱屋顶一般由一系列建筑木构件组成,中
间有斗拱和枋榫,斗拱起到承载重量的作用,使得屋顶具有较大的跨度。
斗拱屋顶通常为典型的线条和比例,是中国古建筑的独特之处。
2.歇山顶屋顶:歇山顶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屋顶形式,
特点是两侧高,中间低。
歇山顶屋顶的形状像一座山岭,因此得名。
这种
屋顶形式一般用于较大的建筑物,如庙宇、宫殿等。
歇山顶屋顶常常用瓦
当瓦作为覆盖材料,使建筑物更具传统古朴的风格。
3.发达屋顶:发达屋顶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常见的屋顶形式。
它
的特点是四面均为坡面,四棱拱起,形似马背。
发达屋顶多用于寺庙、古
塔等建筑,其形式既美观又实用。
4.重檐屋顶:重檐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屋顶形式,其特
点是屋顶由多个檐面组成。
通常情况下,重檐屋顶有两层檐面,下层檐面
较大,上层檐面较小。
重檐屋顶一般用于宫殿、寺庙等建筑,其形象高大、庄重,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宏伟气势。
5.斗栱屋顶:斗栱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常见的屋顶形式,特点
是屋顶中央有一块平面,两侧有斗栱支撑。
斗栱是一种特殊的结构,通过
斗栱的设置,可以使屋顶更加坚固稳定,承受较大的风压和重力。
斗栱屋
顶常用于寺庙、宫殿等建筑,其造型精致、雄伟。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与意义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与意义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中国传统建筑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
然而,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却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及其寓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独到之处。
第一节:歇山顶歇山顶是中国传统建筑最经典的屋顶形式之一。
它是由两个倒梯形的面组成的,因其形状像一座山峰而得名。
歇山顶的屋檐往往向上翘起,给人一种飞扬的感觉,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
这种屋顶形式主要用于宫殿、庙宇和寺庙等重要建筑上,寓意着建筑的庄重和尊贵。
第二节:抬梁式屋顶抬梁式屋顶是另一种非常常见的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
这种形式由斜向上抬的屋梁构成,底部可以看到屋梁的形状,给人一种坚实而有力的感觉。
抬梁式屋顶在古代民居和一些寺庙中广泛应用,寓意着家庭的安定和祥和。
第三节:筒子顶相比于之前提到的两种屋顶形式,筒子顶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它是由一系列类似于圆柱体的筒子组成的,形状像一片片鳞片,可以有效地防止雨水进入建筑物。
筒子顶主要用于古代宫殿、庙宇等建筑,寓意着建筑的宏伟与尊贵。
第四节:飞檐式屋顶飞檐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形式。
它的檐角突出并向下延伸,形成了一个向外突出的飞檐。
这种形式不仅可以防止雨水进入建筑,还可以起到遮阳的作用。
飞檐式屋顶主要用于古代民居和一些园林建筑中,寓意着家庭的繁荣与吉祥。
第五节:黄琉璃屋顶黄琉璃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典雅华丽的一种形式。
它是由琉璃瓦砌成的,色彩鲜艳而富有光泽。
黄琉璃屋顶主要用于皇家宫殿和贵族府邸,在古代被视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丰富多样,每种形式都有其特定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无论是歇山顶还是抬梁式屋顶,都折射出中国古代社会对建筑美学的追求和崇尚。
这些屋顶形式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意义,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和历史记忆。
希望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古代建筑屋顶特点
古代建筑屋顶特点古代建筑的屋顶在不同的文化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建筑屋顶特点:1.斗拱屋顶:斗拱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屋顶形式。
它由一系列斗拱构成,这些斗拱可以是木结构,也可以是砖或石结构。
斗拱屋顶的特点是形状优美,稳固耐用。
它可以使用在不同类型的建筑中,例如寺庙、宫殿和园林等。
2.坡屋顶:坡屋顶是古代建筑中最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它通常由斜坡构成,这使得雨水可以顺利排走。
坡屋顶可以是单坡、双坡或多坡。
单坡屋顶通常用于独立的建筑中,例如民居;双坡屋顶常见于宫殿和重要的宗教建筑中;多坡屋顶则常见于一些大型建筑物,例如佛塔。
3.悬山顶:悬山顶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屋顶形式。
它的外观像一座山峰悬挂在建筑物上方,给人一种轻盈悬浮的感觉。
悬山顶屋顶通常由琉璃瓦、石雕和彩绘等装饰元素组成,非常精美。
4.瓦片屋顶:瓦片屋顶是古代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尤其在欧洲和中东地区。
它的特点是使用陶瓷瓦片覆盖整个屋顶,形成一个耐水的层。
瓦片屋顶可以是坡屋顶或圆顶形式,例如马可波罗描述的古代伊斯兰建筑中的穹顶屋顶。
5.素戏屋顶:素戏屋顶是日本传统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它是由细长的木条组成,形成屋顶的框架。
素戏屋顶的特点是轻巧、透气和灵活,适合应对日本特殊的气候条件,例如地震和台风。
6.蓝色圆顶:蓝色圆顶是印度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典型屋顶形式。
它通常用于宗教建筑,例如寺庙和清真寺。
蓝色圆顶的外观特点是圆形的屋顶,覆盖着蓝色的瓷砖,形成了一种独特而美丽的视觉效果。
总的来说,古代建筑的屋顶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的文化、气候和技术条件的影响。
它们不仅是保护建筑物免受自然灾害的关键元素,也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丰富多样,展示了人类创造力和智慧的杰作。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形状妙用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形状妙用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形状的妙用体现在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 屋顶形状: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屋顶形状多种多样,如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等。
这些屋顶形状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可以反映建筑的等级和功能。
例如,庑殿顶常用于皇宫、庙宇等重要建筑,歇山顶则常用于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
2. 门窗形状: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门窗形状也非常丰富,如圆形、方形、多边形等。
门窗的形状不仅影响建筑的外观,还可以影响室内的通风、采光和景观。
3. 柱子形状:柱子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支撑结构,其形状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圆柱通常用于表示高贵、典雅,而方柱则常用于表示稳重、端庄。
4. 雕刻和装饰:中国传统建筑中常常使用各种雕刻和装饰来增加建筑的美观和艺术价值。
这些雕刻和装饰的形状通常具有象征意义,如蝙蝠、如意等,寓意着吉祥、幸福和美好。
5. 园林景观: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园林景观也体现了形状的妙用。
园林中的假山、水池、亭台楼阁等元素的形状和布局,都经过精心设计,以营造出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宜人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造型与功用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
《诗经》里就有“作庙翼翼”之句,说明三千年前的诗人就已经在诗中歌颂祖庙舒展如翼的屋顶。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一脉相承。
有人评价中国古代建筑千年一律、千篇一律。
但我认为不应该简单绝对地或褒或贬。
建筑文化是历经几千甚至几万年发展而形成的,要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评判。
由于看待的角度不同,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延续久远,生命力极强。
单从数量与种类上看,说数量零落的中国建筑艺术不如硕果累累的西方有一定道理,但正是这与希腊罗马风格如此迥异的中华,有着极大的互补性,添上了西方所缺乏的部分,若没了中国这支,整个世界建筑的面貌就干瘪了许多,这是难以想象的。
中国传统建筑是一个缓慢演变的历程,期间没有跌宕起伏的剧变,木构屋架的形式自始至终地贯穿其中,尽管随着技术的进步带来材料和结构的变化和调整,这也只属于自身体系内的进步和完善,并没有影响传统建筑结构的根本性变化,作为中国建筑最突出的部分——屋顶,其变化也显然契合这一规律的,基本定型于汉代的几种屋型体制,也为后来的建筑所沿用,改动较少。
然而值得深思的是,自宋代以后,建筑规范逐渐趋于定型化和程式化,至清明时,古代建筑文化发展已经趋于停顿的时刻,而屋顶艺术却因为技术的进步、文化的融合迸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其组合的形式也越发瑰丽夺目。
这或许是我们现在来考察屋顶艺术的真正价值所在。
一方面我们考察屋顶的气质演变显然不能够脱离文化与建筑的整体背景思考;另一方面,从中我们也要意识到屋顶艺术作为古代建筑艺术的冠冕,在传承古代建筑文化方面所应扮演的重要角色。
华夏先民告别天然洞穴,在“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之后相当的一段岁月里,房屋原本也无所谓“屋顶”、“屋身”和“台基”的明显区分,“冬则居营窟,夏则居巢”。
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以待风雨”的处所而已,或者说他们其时最为必要的只是屋顶。
当时的屋顶形制可能有两种,两面坡屋顶和四角攒尖屋顶,即成“人”字形坡顶。
其材质都是以草泥土或草铺制而成。
房屋从类三角形、类正方形和从更大的需要开始营建。
这类除了屋顶,还是屋顶的半穴居式的原始房屋,也就是中国传统建筑和千变万化的屋顶艺术本源。
先秦时期,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各国都在宫室营建的规模和单体建筑的体量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然而原始建筑以泥草为主要材料的屋顶覆盖物显然已不能满足长期保护大型建筑的需求,瓦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
到了宋代,建筑风格发生了转折,宋代建筑普遍呈现出一种柔美精雅的气质。
宋代建筑一般采用殿堂式结构的都是大型建筑,大殿屋顶形制为重檐歇山顶,四出抱夏的单檐歇山顶与下檐相交,整体造型显得玲珑多变,精巧雅致。
此外,宋代的斗拱技术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主要表现首先是斗拱结构在整体木构架中所占比例较以前有所缩小,在唐代建筑中柱子的高度与斗拱面高度的比例大概在5:2到2:1之间。
此外,宋代建筑中开始使用假昂,在结构上其实是华拱构件的加长而已。
明清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期间经历了封建制度与文化的复兴、停顿与崩溃的历史时期。
明清时期建筑在技术上沿袭了历史上的成果,特别是唐宋以来的规格化程式化营建法则。
此时期屋顶可分为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和硬山顶等几个等级,最为重要的建筑如太和殿则用重檐庑殿顶。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可分为庑殿式顶、歇山式顶、悬山式顶、硬山式顶、攒尖式顶、卷棚顶和平顶等形式。
此外,歇山式还分出一种极少见的十字歇山顶。
按屋檐的层数分,庑殿顶、歇山顶和攒尖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
庑殿顶,又称四阿顶,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顶。
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
庑殿顶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
重檐庑殿顶是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只有皇帝和孔子的殿堂可以使用。
重檐庑殿顶建筑的典型代表是故宫的太和殿。
重檐庑殿顶是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顶级,只有皇帝可以使用。
歇山顶,又称九脊顶,除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
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
歇山顶主要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与庑殿顶的第二檐基本相同。
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
目前的古建筑中如天安门、太和门、保和殿等均为此种形式。
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用单檐歇山顶。
如果说悬山的复杂程度明显低于庑殿及歇山,因此等级较低的话,庑殿和歇山的技术复杂程度则难以排出高下,不能将其等级差异归结于财富的消耗,在东亚范围内来看,庑殿等级也未必高于歇山,如韩国朝鲜时代的景福宫正殿勤政殿即用歇山,而勤政门用庑殿。
中国古代庑殿等级高于歇山的规定应该和二者的技术地域来源及北方的正统政治地位有关。
歇山的出现要晚于庑殿及悬山,学者们基本认定歇山是在汉代以后南方地区形成的屋顶形式,并在南北朝时传至北方地区。
隋唐统一是以北方兼并南方,虽然隋唐制度吸收了很多南朝的因素,但在名义上仍以北方为正统,庑殿作为北方地区的传统屋顶形式也取得相应的正统地位,所谓庑殿高于歇山的规定应该即在这一时期形成悬山顶,五脊二坡,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屋顶左右屋檐出山墙),又称挑山。
悬山顶一般有正脊和垂脊,也有无正脊的卷棚悬山,山墙的山尖部分可做出不同的装饰。
悬山顶是两坡出水的殿顶,五脊二坡。
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钉以搏风板。
此种殿顶,用处不少,如神橱、神库中的房屋等。
其特点是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或出山。
硬山顶,五脊二坡,与悬山顶不同之处在于,两侧山墙从下到上把檩头全部封住(屋顶左右屋檐不出山墙)。
硬山顶出现最晚,是随着明清时期房屋墙壁广泛使用砖砌以后才大量采用的。
其山墙大多用砖石承重墙.有的还高出屋面.变化出封火山墙,或另在山面隐出搏风板、墀头等。
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式或硬山式屋顶。
硬山防风火,悬山防雨,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多硬山。
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
然而从外形看也颇具风格。
硬山顶出现最晚,是随着明清时期房屋墙壁广泛使用砖砌以后才大量使用的,六品以下官吏以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式或硬山式屋顶。
硬山式防风火,悬山式防雨,因此南方居民多用悬山,北方多硬山式。
攒尖顶,多用于面积不太大的建筑屋顶,如塔、亭等正多边形或圆形建筑。
特点是屋面较陡,无正脊,数条垂脊交合于顶部,顶部有一个集中点,即宝顶。
平面有方、圆、三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等。
一般以单檐的为多.二重檐的较少,三重檐的极少。
故宫中和殿、天坛祈年殿属攒尖顶建筑的典范。
这种形状既易雨水的排泄,又有轻盈欲飞的美感。
卷棚顶,屋面双坡,屋顶最上方没有突出的正脊。
从梁架结构看,梁架最上方没有正中的脊檩,而是在上方两侧并列两个脊檩,上加弧形罗锅椽,使两坡相接处呈圆弧形。
硬山式、悬山式和歇山式都可以做成卷棚顶。
此种建筑,园林中居多;宫殿建筑群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
卷棚顶形式活泼美观,一般用于园林的亭台、廊榭及小型建筑上。
平顶,在我国华北、西北与康藏一带.由于雨量很少,建筑屋面常用平顶。
即在平梁上铺板、垫以土坯或灰土.再拍实表面。
中国著名的平顶建筑,无疑是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
囤顶,此种屋顶形式在汉代时就有.其形状处于平顶与卷棚顶之间,房顶略成弧形,前后稍低、中间稍高,房屋左右两侧山墙凸出于屋顶,凸出部分被砌成弧形。
囤顶是辽西、西北民居常用的屋顶。
辽宁省兴城古城内的有不少建在清朝中叶的“囤顶”房屋。
而今,像兴城这样在一个古城包围的区域内还存在如此众多的囤顶房屋,在全国当属独一无二。
囤顶是我国建筑当中的一个缩影,特点为房顶略微拱起,主要是我国东北地区一带常用,由于在冬天气候寒冷时常会下雪,这样设计的屋顶避免过多的雪在房顶上堆积,减少屋顶的受重。
半坡顶,如同硬山顶的房屋被从中间一刀剖开。
多为辅助性建筑之屋顶,常附于围墙或建筑的侧面。
今日陕西农村民居中还有很多用单坡的。
山西窄大院的东西厢房多用半坡顶。
其他类型的屋顶,十字脊顶,这是由两个歇山顶相交而成的一种造型较为复杂的屋顶样式。
十字脊顶最早起于五代时期,在宋画中亦非常多见。
这也表明宋人非常爱使用这种屋顶形式。
十字脊顶的典型代表是故宫的角楼。
盝顶,这种最早始见于宋画的屋顶形式.就其造型特征来看,是将庑殿顶或攒尖顶上半部砍去即可。
与其他屋顶样式所不同的是,盈顶有四条正脊。
这种四周加有短檐的平顶变种.为金、元时代常用的屋顶样式。
北京戒台寺戒台殿为少见的录顶建筑。
扇顶,扇顶是将歇山卷棚顶进行平面圆弧化处理的结果,给人以新奇感,是一种较别致的观赏建筑.在古典园林中将其作为亭类建筑使用。
典型代表是颐和园的扬仁风。
万字顶,这是清代建筑师通过较复杂的连体顶组合形成了带有吉祥符号意义的一种屋顶样式。
典型代表是圆明园的万方安合殿。
集中式顶,中间一个大屋顶,周围绕以四个同一样式的小屋顶即是集中式顶。
在世界上,集中式顶最早出现在中世纪早期的拜占庭帝国。
清代修建的这种屋顶样式,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典型代表是承德普宁寺大乘阁。
盔顶,是攒尖顶的一种变形,顾名思义形似古代战士的头盔。
盔顶的顶和脊的上面大部分为突出的弧形,下面一小部分相反的向外翘起,就像头盔的下沿。
代表建筑:岳阳楼。
勾连搭顶,有一种常见的整合方法叫“勾连搭”。
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屋顶前后檐相连,连成一个屋顶。
在这种勾连搭屋顶中有两种最为典型即“一殿一卷式勾连搭”和“带抱厦式勾连搭”。
仅有两个顶形成勾连搭而其中一个为带正脊的硬山悬山类、另一个为不带正脊的卷棚类,这样的勾连搭屋顶叫做“一殿一卷式勾连搭”。
勾连搭屋顶中,相勾连的屋顶大多是大小高低相同,但有一部分却是一大一小、有主有次、高低不同、前后有别的,这一类的叫做“带抱厦式勾连搭”。
抱厦的开间或进深明显小于正房。
在我国漫长的建筑发展史上,建筑的屋顶形制也因各个历史时期思想、制度、审美、技术、材料、气候、生活习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区分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时,往往首先也是从考察其不同的屋顶形态开始的。
可以说,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冠冕,是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一个象征,它不仅是传统木构建筑技术发展的表征,更是民族审美文化的体现和张扬。
而且,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屋顶随着自然地理条件和审美要求亦流露出不同趣味,它也成为我们了解地域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