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镇历史名人
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双江

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双江
佚名
【期刊名称】《今日重庆》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潼南县双江镇是曾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和其胞兄中共四川省第一任书记杨闇公的故乡。
位于重庆市西北,地处巴蜀腹地,是重庆市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和渝西北的重要门户。
【总页数】1页(P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719
【相关文献】
1.双江历史文化名镇的旅游形象设计 [J], 陈国生
2.聚山川灵秀藏古建朴拙--历史文化名镇双江的清代民居 [J], 熊海龙
3.重庆历史文化名镇双江古镇 [J], 何智亚;
4.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双江镇的清代民居建筑群 [J], 李明瞳
5.21世纪双江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地形象DI战略 [J], 罗文;陈国生;赵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风徐来双江镇

“清”风徐来双江镇作者:胡慧灵来源:《百科知识》2016年第09期双江古镇,坐落于重庆潼南县西北10千米处,是重庆市的西北门户。
前濒涪江,后倚微星坡;因猴溪、浮溪蜿蜒而下,环抱于周遭,得以取名双江。
古镇始建于清初,拥有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清代戏台、清代民居,还保存着20余座大型清代建筑群,被誉为“国内仅见的清代民居群”,同时也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初临古镇,便沉醉在古意盎然的画卷里。
古镇的街道均由青石料铺就,长约1500米,宽则7行石板,窄则3行石板。
每块青石板都早已被时光精心打磨,变得青翠如玉,光可鉴人。
石阶起起落落,顺着地势蜿蜒起伏。
街道两旁鳞次栉比地排列着商铺,类同于“前店后坊”,这里往往楼下是店面,楼上是住宅,宅与店的分界明显,却并不违和。
走出古街,视线略为开阔,阴翳的古榕树早在溪边静静守候,不经意间地远眺,捕捉到满眼的碧竹交翠。
在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的立体真实,灰瓦青石的古街窄巷正借着淙淙的溪水,呢喃细语般诉说着双江的沉浮。
清民居,水墨丹青画杨氏民宅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建成共历时十余载。
最初的主人名为杨守鲁,是前国家主席杨尚昆的堂伯,也是杨氏家族德高望重的族长。
相传,杨守鲁才华横溢且极善经商。
早年间考取了贡生,在外地做了官,同时也在经营盐生意。
回到双江后,便主持修建了这座宅院。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宅包囊的不仅是历史的厚重,更是建筑的独特。
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用“民族的瑰宝”来形容其蕴含的无尽价值。
初临杨宅门前,就有一种穿透岁月的沧桑,历史的痕迹早已攀上外墙,乌漆的巨型拱门也是斑斑驳驳。
拱门旁不起眼处,安放着门枕石,与通常采用的“抱鼓石”不同,这里的门枕石是元宝形状的。
作为一种门第符号,门枕石在传统民宅门前是较为常见的,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彰显宅子主人“非富即贵”的身份以及显赫的地位。
杨宅的整体建筑延续清代风格,绝大部分采用了木结构,但由于家族血脉的影响,民居普遍都较为集中,一旦“城门失火”,便会“殃及池鱼”。
走进双江_高三作文

走进双江五.红色记忆----杨闇公“红色的革命之家”是闇公烈士一家的赞誉。
杨闇公,(1898——1927),字尚述,潼南双江人。
这个伟大的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优秀儿女,他为了革命的伟大事业,以“马掌铁”的精神,来激励自己,为革命抛头颅,撒热血,不由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他的名字传遍世界大江南北,响彻海峡两岸,他的事迹为后人铭记在心,在他短暂的一身中,为革命赴汤蹈火,五次历险,临危不惧,机智应对,在敌人面前,是一个铮铮铁骨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他的大无畏精神,表现出他万死不辞的革命情操。
18岁的杨闇公,在反袁称帝的军事讨伐中,在上海秘密筹运军火受到追捕,他巧妙脱险。
回到教导团后,再次待命策划江阴炮台官兵起义,后因泄露机密,北阀军派兵到教导员宿舍进行围捕,后又巧妙脱险。
1917年东渡日本,考入士官学校,组织“留日学生读书会”立志救国,被反动当局强行撤散,杨闇公挺兄而出,遭到拘留,他坚持斗争,直道释放。
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闇公同志与留日华侨闻风而动,被判刑8个月。
1927年春,蒋介石制造炮轰南京的惨案,恶讯传到重庆,,杨闇公领道的重庆地委决定,三月三十一日在打枪坝召开群众大会,当大会刚要开始,就被敌人的血腥镇压!这就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的序幕——“三.三一”大惨案。
这次事件,杨闇公越墙逃脱,回到江北。
脱险后的闇公同志,第二天有冒险回到城里联络同志,他不顾个人安危,安排处理好工作后,受组织委派到武汉向中央汇报请示“五大”会议,不料被叛徒出卖,在朝天门码头去武汉的轮船上被捕。
杨闇公被捕后,敌人对他连夜审讯,闇公大义凛然。
4月6日敌人便向他下了毒手!牺牲前他大呼口号,痛斥军伐,敌人震慑,并残酷地割下他的舌头;他用手指责,反动派就砍下他的双手;他又用目怒视敌人;敌人又挖去他的双眼,最后身中数弹,英勇就义于重庆佛图关,闇公同志用他29岁的青春,谱写了一部历史的正义之歌。
(2)中共潼南第一任支部书记----杨衡石杨衡石(1892—1969),名尚麟,号瑞图。
铁山坪梅园,你见过绿色的梅花吗-

铁山坪梅园,你见过绿色的梅花吗-铁山坪梅园,你见过绿色的梅花吗?重庆城里有座山,山上有个园子,园子里种了很多花,花只在冬天开放。
花有很多种颜色,有些种在盆里,千姿百态;有些种在地上,挥挥洒洒。
这座山叫铁山坪,这个园子叫梅园,这些花,白的、红的、粉的、黄的、绿的……全都是梅花。
驱车从江北出发,一路群峰峻秀,野趣横生,当进入有“绿色宝珠”之称的铁山坪森林公园,眼前未见梅花,身外已香飘万里。
铁山坪的梅花品种繁多,而红梅花主要集中在铁山坪的千亩梅园。
红梅的花色和气质比桃花小巧,比腊梅低调,往往不为人所注意,然而亲临其境,却能从紫红相间的花色中领略到不输于苏州香雪海的开阔与恬淡。
从浅浅的粉白色,到粉红、桃红、紫红色,朵朵都如同盛装的舞者。
虽然在腊月初便可见到红梅花开,但是花期却要等到次年正月中下旬,今年铁山坪的梅花已然绽放,并逐渐进入盛花期。
漫步林间,香气扑鼻,花朵争艳,不时可见鸟飞雀跃,仿佛身边正缓缓地铺开一袭动静相宜的画卷。
由于前些天的寒流和冷雨,打落了不少花瓣,双脚踩在小径上,却连寒湿的冬靴也落满了梅香。
带着新春的欢愉心情赏梅,眼中花海缤纷,不少红梅林中还夹杂着数株白梅,红白辉映,迷煞游人。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红色的梅花之外,铁山坪还有绿色的梅花。
所谓的“绿梅”,实际是“绿萼梅”,它的花萼为绿色,而白梅则为深红色或绛色。
而且,如果没有开花的时候,绿梅嫩枝的全枝皆为淡雅的绿色,而白梅则在嫩稍顶部略带红晕。
82岁的赖先生是笔者在铁山坪梅园遇到的护梅老人,他在铁山坪拥有一间别致的小园子,赏梅、护梅对他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养生之道。
老人年事已高,却难得地独享着一份梅花的清芬。
在笔者的印象中,梅花一直是坚韧的象征,理所应当生长在最险恶的环境里。
然而,赖先生却告诉我们:“梅花也可以很矜贵,它能栽培在造型独特的盆里,放在文人的桌案前,再配以几幅绝妙的水墨画。
”在铁山坪的梅园,就有一席专门观赏梅花盆景的胜地,这些“养在深闺”的红梅,自此有了大家闺秀般的端庄与从容。
杨闇公旧居观后心得体会

杨闇公旧居观后心得体会我们龙洲湾小学校党支部组织带我们来到了杨闇公旧居。
杨闇公旧居,位于重庆市潼南县城西北10公里的双江古镇,是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及其胞兄革命先烈杨闇公的出生地。
有人说,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模糊,情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谈漠。
然而,我始终相信,有一些印记,时间越久,会越加清晰。
旧居是典型的穿斗悬山顶小青瓦建筑,古朴典雅,是西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之一。
旧居呈二进三重四合院布局。
正门一副金色对联:杰出杨门赤诚报国无私欲,高悬祖训清白传家有遗风。
前店门面自清朝末年到潼南县解放,是镇上的邮政代办所,由杨家经营。
店后是一天井。
天井左侧是书屋.是杨闇公与其弟妹学习的地方。
在杨闇公的指引和影响下,杨氏兄妹大多走上了革命道路。
五弟杨尚昆、十一弟杨白冰、二哥杨衡石、六弟杨尚化、六妹杨久君、九妹杨白琳都是共产党员,很早就参加了革命。
陈列馆再进一重,又是一个小天井,两侧是卧室,这里陈列着杨闇公夫人赵宗楷历尽艰险保存下来的三本《杨闇公日记》,陈列的图片中有一张1927年摄的杨闇公牺牲的正面全身遗照,口唇撕裂,双目凹陷,两袖空荡,可见反动军阀对他残酷刊讯。
面对敌人的酷型,他正气凛然地斥责敌人:“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不能动摇我的信仰!”在赴刑场途中,他慷慨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烂军阀!中国共产党万岁!”敌人残暴地割下他的舌头,他就用带镣铐的手直指敌人,敌人又残酷地砍去了他的手,他仍瞠目瞪眼,怒视敌人,敌人再次残忍地挖去他的双眼。
他生命不息,斗争不止,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坚贞不屈的气概。
旧居始建于清同治六年(1868),1992年恢复旧居原貌。
杨闇公旧居1992年恢复原貌后,在旧居内布置了“杨闇公同志生平业绩展览”,展览分“文字图片资料”和“复原实物”两部分,共21个展室,展线长达180米。
展室分四个部分:(1)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2)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3)将大革命运动推向高潮(4)永恒的纪念。
这些生活复原实物和生平业绩资料,内容丰富而翔实,展现了杨闇公光辉战斗的革命一生,因此,被重庆市列为首批市级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眉州直隶州(眉山)

眉州直隶州(眉山)展开全文眉州直隶州:冲,繁。
隶建昌道。
明,州。
康熙初,彭山、青神二县先后省入州。
雍正六年复置,仍隶州。
东北距省治百九十里。
广百六十里,袤百八十里。
北极高三十度六分。
京师偏西十二度三十一分。
领县三。
西南:连鼇山。
西:醴泉。
北:盘龙。
东:蟆颐山。
下临玻瓈江,一名蟆颐津,即岷江,自彭山入,迳武阳驿,分流复合,南入青神。
醴泉江发源盘龙山,东西二源,出盘龙山,分流至州北,合为双河口,绕州城与松江合,入岷江。
思濛江在南,一名芙蓉溪,澭甘水在西南,一名金流江,俱自丹棱入,迳州东南流,并至青神与岷江合。
有鱼耶、东馆二镇。
丹棱简。
州西九十里。
南:长山。
北:龙鹄山。
东南:三峰、金釜二山。
思濛江源出龙鹄山。
夷郎川源出赤崖山,与思濛合,澭甘水自洪雅入,俱东南流入州。
南:栅头镇。
彭山繁。
州北四十里。
东:金华山。
北:彭亡山,本名彭女,水名彭望。
东北:崌崍、天社。
西北:回龙山。
大江一名汶江,又名武阳江,自新津入,迳城东北入州。
府河即锦水,下流纳赤水,俱自仁寿入,南流入大江。
东北:双江镇。
青神冲。
州南八十里。
西:熊耳。
西:多棱山。
东:上岩、中岩、下岩,即三岩。
大江一名导江,自州入,南流入乐山。
思濛江、澭甘水俱自州入,东北鱼蛇水自仁寿入,西南流,并入大江。
眉山古称眉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郡、州、专区治所达1430多年,历来是盆周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南齐建武三年(496年)眉山建政,在犍为郡武阳县南境建齐通左郡,郡治龙安铺,即今城北10公里之太镇龙安村。
南梁普通时期(520—527年),齐通左郡改称齐通郡,建齐通县,郡、县治同在一城。
太清二年(548年)设置青州(以汉青衣县得名),辖齐通郡,州郡同治齐通县。
同年,齐乐县(今丹棱县)并入齐通县。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青州为眉州(介于岷峨之间,因峨眉山得名),辖齐通、青城两郡,州治齐通县。
恭帝二年(555年)齐通县改通义县。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撤销齐通郡,新置安乐县,治所当今东坡区东坡镇,仍属眉州。
潼南县旅游资源概况2

潼南县旅游资源概况第一章鸟瞰潼南潼南县位于重庆市西北部。
民国元年(1912年)设东安县,因地处潼川府(现四川省三台县)之南,于民国三年(1914)年正式定名为潼南县。
潼南东邻合川、西靠安岳、南连铜梁、北接遂宁,幅员面积1583平方公里,总人口95万。
涪江、琼江自西北向东奔涌而下,遂渝快速铁路、遂渝高速公路横贯全境。
潼南既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前沿”,又是成渝经济区的“腹心”,也是渝蓉主轴的“支点”。
潼南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是共和国第四任主席杨尚昆,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任书记杨闇公烈士的故乡。
潼南风光旖旎、钟灵毓秀。
有尚昆故里双江古镇、杨闇公陵园、杨闇公旧居、杨尚昆陵园、杨尚昆故居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有驰名遐迩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摩岩造像、全国第一鎏金大佛造像、马龙山摩岩造像、陈抟故里的玉佛寺等金色道佛文化胜地;有全国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东升茶山、西南地区第一长的人工运河、“全国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等绿色农耕文化景观。
悠久的历史遗存,丰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红色、金色、绿色”文化旅游资源,使潼南远近闻名。
潼南——一颗镶嵌在渝西北的绿色生态明珠。
潼南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中国西部绿色菜都、渝蓉经济“桥头堡”。
粮食、生猪、油菜、蚕丝、笋竹、水果、蔬菜誉满全国。
热情纯朴、勤劳勇敢的潼南人民,紧紧围绕“解放思想、凝心聚力、赶超发展”的方针,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创新创业、图变图强”的潼南人文精神,竭力推进“渝西生态明珠、‘西部绿色菜都’、产业集聚基地和现代宜居城市”建设,努力实现潼南由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经济强县的跨越!大创新的潼南期待你,大开放的潼南欢迎你!第二章走进崇龛崇龛----一颗镶嵌在潼南绿色生态明珠上的璀灿宝石。
崇龛位于潼南西北,与四川安岳、遂宁接壤,是宋初著名道教始祖陈抟的故乡。
幅员面积87.6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人。
全镇辖16个村,140个合作社,是我县典型的农业大镇、边贸大镇。
长沙县双江镇历史人物轶事

长沙县双江镇历史人物轶事“恐不堪”每天将一大摞砖搬进搬出陶渊明《命子诗》云:“在我中晋,业融长沙。
桓桓长沙,伊勋伊德。
天子畴我,专征南国。
功遂辞归,临宠不惑。
孰谓斯心,而可近得。
肃矣我祖,慎终如始。
直方二台,惠和千里。
”诗中“我祖”即为陶渊明曾祖父、堪称东晋一代名臣的陶侃。
陶侃是江西鄱阳人,可他似乎注定此生功在长沙,与长沙结下了不解之缘。
年轻时,陶侃得到庐江太守张夔的赏识,出任督邮、县令和郡主簿等官职,表现出非凡的才干。
其时,长沙太守万嗣因事到庐江,见陶侃才干非凡,钦佩万分,说:“君今后必当有大名。
”万嗣命其子与陶侃结为朋友,从此,陶侃与长沙有了第一次交集。
311年,杜弢领10万流民在长沙举行起义,席卷湖湘,直逼荆州。
313年,已官至武昌太守的陶侃率部与义军激战武昌,使荆州转危为安,因之升为荆州刺史。
次年,陶侃统军入湘,直抵长沙。
为减少长沙百姓的战争之苦,陶侃并不急于进攻,而是“屯兵于城西”,与义军隔江对峙。
陶侃在岳麓山结庭以居,并手植杉树,世称“杉庵”,故址在今岳麓书院内濂溪祠旁。
陶侃并不急于攻打杜弢,而是做了一件与战事似乎毫不相干的事情。
他在自己家里放了一大摞砖,每天早上的时候把砖搬到外面,傍晚的时候又把砖搬进来。
手下见了,觉得这样每天搬来搬去自讨苦吃也太奇怪了,问陶侃为什么这么做。
陶侃回答说:“过尔优逸,恐不堪。
”言下之意就是“我不能过分悠闲安逸,每天以此来锻炼自己的体力。
”“陶侃运甓”的典故自然被誉为心有大志、不沉溺于安逸,坚持不懈、励志勤力的可贵和难得。
但现代文学大家林语堂一语道破天机,说陶侃的每天搬砖是一项真正的“健身运动”。
两年后,义军内乱,陶侃乘机重兵攻打。
杜弢兵败,陶侃进驻长沙,居贾谊故居料理军政事务。
由于连年战乱,长沙已是地荒人稀,经济凋敝。
一次,陶侃出游,路见一人手持一把未熟的禾稻,便询其缘由,此人回答:“行路所见,随意取之而已。
”陶侃一听,大怒说,你既不种田,而以偷人禾稻为乐,乃令随从“执而鞭之”。
双江,400年巴蜀历史文化的遗存

不征税 。师爷一面 点头 、一面请示 :“ 不知新镇取 何名
称?” 县令随 口答道 :“ 就以二溪为名,取名双江 吧。”
坝 ”、 “房街 ”、 “ 房街” 、 “ 栈 猪市 巷”
“ 油房
巷 等等,也无不透 溢出浓烈 的商市 气息 在北街外 还有一 座 “ 田坝大院 ”, 占地近3 8 平方米, 中线轴上 88
双江 ,40 巴蜀历史文化的遗存 0年
在重庆 市潼南县境 内,商周时期 巴国与蜀 国的分界线上 ( 涪江 带属蜀国,琼 江一带属 巴国 ),有一 个古老的小镇 ,她便是2 0 02 年我 国首批仑布 的中国十 大历史文化名镇 、原 国家主席杨 尚昆的敌
一
乡—— “ 双江镇” 其竹木 浓荫的古 邑余韵 ,清代 古建筑群所 积淀 的商史及 孕育出的风云人物 ,在在都使人神 往
名々”
店家答道:“ 名猴溪,一名浮溪。” 一 县 令 感 叹地 道 :“ 一 个二 溪 环抱 的 地 好
方!此地何名?”
“ 唐家店。” 县令昕 后.思 忖片刻 道 :“ 溪场到此 多 磨
少里程,” 3里。” 0
离梓潼还有多远?”
“0 2里
县 令听罢 ,捋须 点头, 感慨不 止,说 道 : “ 磨溪到梓潼5 余里.萁 问竞无一个场镇, 从 O 百姓 买卖往来怎 么会方便。这里 倒是一个风景
证。
屡 出叠 见 的风 云人 物是 巴蜀 近 代史 的缩 影
“ 以文传,地 以人传 ”这个小 小双江镇之所 以 人
其实 这些只 是双江的 自然风 光,倘若你再 看看那
一
为世人 瞩目,不仅 因为她是原国家主席 杨尚昆 ( 9 7 1 0 — 1 9 )的故 乡,还 因为她孕育 出了一 批又一批的革命风 98 云人物 ,这又把双江与 各个历史风潮 紧密地联系在 了一 起 因此,我们寻根双 江的人文景观, 就如品读一部 巴 蜀的近代革命 史 在号称 “ 大塘府第 ”的宅院里, 曾出了一位杨宝 民
云阳的旅游资源

云阳的旅游资源云阳县地处东经108°24′-109°14′,北纬30°34′-31°27′。
位于重庆市东北部,长江三峡工程库区腹心地带。
东与奉节县相连,西与万州区相接,南与湖北省利川市相邻,北与开县、巫溪县为界。
县境东西最大距离约70.2公里,南北最大距离约99.5公里。
总面积364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0294公顷。
自然地理地处川东北段东缘,长江横贯其中,南北跨盆缘中山区,故南北高属高山深丘,海拔在800米以上,分布于县境各山系,中部低,河谷有浅丘和平坝,山间有盆地,分布于长江沿岸,汤、澎二溪及长滩河、磨刀溪流域,海拔在200米以下。
县境南部地质属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为七曜山余脉,有七曜山、杨家山、大湾山、尖山子、五朵云等,七曜山在县境主峰海拔1625米。
北部属大巴山弧形褶束,有云峰山、桥顶山、剪刀架、望乡台等,云峰山主峰海拔1809米,为全县最高。
东有无量山、黑虎寺、五台山。
西有宫王顶,杉木尖、笔架山等,各山都在海拔1000米以上。
有旱、洪、风雹、霜冻、病虫等灾害。
从1980-1990年间,旱、洪、风雹灾害无一年幸免,1990年的伏旱,从7月到年底都未下透雨,田土龟裂,禾苗枯死,人、畜饮水十分困难,是1956-1990年间雨量最少的一年,全年降水量740毫米,持续高温在35℃以上的达53天,平均每年2次。
1982年7月16日-18日,连续暴雨,据测报云阳镇598.5毫米,龙角645.1毫米,全年降水1614.3毫米,是1937年以来的45年中降水最多的一年,由此,造成全县43个工交企业,147个财贸单位,435所学校,102个医疗单位,都因灾停产停业,冲毁耕地11.6万亩,小水库23座,山平塘1330口,小水电站17处,公路塌方6388处,桥梁46座,涵洞667处,保坎699处,死亡97人,重伤802人,死猪、牛、羊共9032头,垮塌房屋4.98万间,裂斜危房5.23万间。
抗日英雄杨闇公事迹汇总

在近现代时期,中国一直面临列强的欺凌,许多爱国志士为了挽救危急存亡的中国,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为国家的发展强大而努力奋斗。
外敌未清除之时,蒋介石等人公然背叛革命,残忍地杀害了许多爱国的革命者,他们用鲜血与牺牲唤醒国人的斗志,彻底让中国人民看清反动派的真面目。
1927年3月31日,反动军阀刘湘趁着中国共产党在重庆举办“重庆各界反对英美枪击南京市民大会”时,指挥军队进行残忍的血腥大屠杀,许多爱国人士都被残忍杀害。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杨闇公不幸被捕,而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年仅29岁。
(备注:北伐军攻占南京后,民众举行庆祝集会,英国军舰突然开炮轰击,造成2000多人死伤。
)杨闇公,1898年出生在重庆潼南县双江镇,他从小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立志救国。
15岁进入南京军官教导团学习并加入国民党,当时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残害爱国人士,独揽国家大权。
杨闇公对袁世凯的行为非常不满,于是开始从事反袁斗争。
杨闇公认为救亡图存不仅仅只靠脑袋想一想就行,自己还需要有过硬的本事,于是决定前往日本留学深造。
1920年,22岁的杨闇公从日本留学归国,他在日本接触到很多先进的思想,并且转而信仰共产主义,他确信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挽救中国。
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开始,杨闇公就已经看到国民党内部的严重问题,导致中国革命不成功、不彻底。
回国后,杨闇公在重庆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宣传活动,还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年,杨闇公与吴玉章等人在成都成立中国青年共产党,他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长。
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洗礼后,杨闇公毅然转而选择信仰共产主义,并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不久后,杨闇公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还与吴玉章、童庸生等人一起整顿和改组四川国民党组织,实现了四川省内的国共合作。
杨闇公在四川地区组织领导开展反帝反军阀的斗争,掀起了大革命的高潮。
不久后,杨闇公被选为中共四川地方委员会书记,还担任地委军委书记。
历史重庆名人榜

历史重庆名人榜1.重庆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刘伯承(1892-1986)1892年12月4日出生于开县赵家场。
他家境贫寒,自幼发愤苦读,学习成绩优异。
在革命潮流的影响下,青年时代的刘伯承萌发了富国强兵、拯民于水火的思想。
1911年,他参加了响应辛亥革命的学生军。
1912年考入重庆军 ... 将校学堂。
翌年参加……聂荣臻(1899~1992)聂荣臻(1899-1992),字福骈,四川江津(现重庆市江津区)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中国人民 ... 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我国人民解放和日后国防军事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终年93岁。
一、青春岁月(1899—1……巴蔓子巴蔓子为古巴国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人,是东周末期(约战国中期)的巴国将军。
约公元前4世纪,巴国朐忍(今万州一带)发生内乱,时巴国国力衰弱,国君受到叛乱势力胁迫,百姓被残害。
巴国将军蔓子遂以许诺酬谢楚国三城为代价,借楚兵平息内乱。
事平,楚使索城,蔓子认为国家不可……杨尚昆(1907~1998)杨尚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7月5日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县双江镇(今属重庆市潼南县)。
1920年考入成都高等师范附小,后转入附中。
当时,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是吴玉章,教师中有恽代英等。
在校期间,他结识许多进步青年,参加社会科学读书会,阅读《 ... 宣言》等经典……冯登庸(1818~1914)冯登庸(1818-1914)字峰珍,是开县清末民初的名医,对中医内科造诣较高。
在世96岁,世居开县新义乡天成村。
冯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少时习儒,奋志功名。
25岁进京会试未第,遂罢仕途之念,旋归故里,农教并行,以为生计。
冯为人正直端庄,纯朴和善,不重名利,甘居……李宗羲(1818~1884)李宗羲(1818-1884),号雨亭,开县汉丰镇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26岁参加乡试,中举人,次年赴京殿试,中殿试二甲第二十五名,被委派到安徽以知县任用。
长沙双江镇历史名人

盘点长沙双江镇历史名人长沙县双江镇人杰地灵,近代以来,名人辈出,下面小编查阅各种资料,来个历史人物轶事传奇大盘点吧!一、吴文炳长沙县双江镇(原尊阳乡)人,1887年9月6日生。
辛亥革命爆发后,其带头推翻帝制,推行义举办校。
1926年加入共产党。
他参与开展农协运动,办农民夜校,建自卫武装。
妻子吴杨氏和儿子吴学谦也分别加入共产党、共青团。
“马日事变”后,全家和农协会员们一道坚持地下斗争。
1928年春,吴文炳在长沙县委书记吴本德指导下组建长沙游击队,任大队长兼书记,并在双江华坡和金井河畔办起两个农会哨棚。
县团防局多次围捕,并勾结土豪劣坤血洗尊阳区,致使100多革命者惨遭杀害。
吴文炳带领游击队惩处了当地3个罪大恶极的土豪劣坤,他告诫游击队:“革命不怕流血牺牲”。
一日夜,吴文炳召集队员开会。
不料叛徒告密,他们被团防局包围,20多人被捕,关押在司门口监狱。
敌人欲从吴文炳口中获取长沙县地下党的情况,对他进行威逼利诱审讯。
但吴文炳视金钱名利如粪土,痛骂敌人一番。
敌人对吴文炳进行三次酷刑拷打。
他的鲜血染红墙壁,仍是一言不语。
敌人将其儿子吴学谦等三名队员一并押进刑室,欲以骨肉亲情来刺激吴文炳。
但四颗赤心同仇敌忾,视死如归。
吴文炳和儿子及两名队员终被敌人杀害。
1930年7月,尊阳区成立农民赤卫队,吴文炳之妻继承夫志,继续革命后勤工作。
同年9月,其妻吴杨氏也被“铲共义勇队”杀害了。
二、吴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二部副部长)吴彪(1910—)原名吴德彪。
湖南省长沙县人。
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师三十八团政治处宣传队中队长,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八十九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
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上干科政治协理员,大队政治教导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干部学校政治部副主任兼政教科科长,乌丹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独立三师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四十八军一四四师副政治委员。
21世纪双江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地形象DI战略

文章编号:1000-8462(2000)04-0122-0421世纪双江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地形象DI 战略Ξ罗 文1,陈国生1,赵 毅2(1.湖南衡阳师范学院地理旅游系,中国湖南衡阳 421008;2.西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重庆 400715)摘 要:城镇旅游形象力在城镇活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源自西方企业识别系统(CIS )的旅游地形象问题已成为推动旅游效应的必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借鉴国内外的经验,运用DI 理论对照评述了双江旅游开发的实践,对21世纪双江文化历史名镇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双江旅游地形象;DI 理论;DI 实践中图分类号:F592.1文献标识码:A1 旅游地形象设计的一般原理旅游地形象(Destination Image ,简称DI )指旅游地内外部公众对旅游地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它是旅游地现实的一种理性再现,也是吸引游客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更是旅游地同公众进行信息交流与思想联络的工具。
[1]DI 源于西方的企业识别系统(CIS ),我国导入DI 的时间较晚,90年代才引起地理学家、社会学家对旅游地形象设计的思考,特别是著名地理专家陈传康教授对旅游地形象设计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实践中大力提倡抓住地理文脉进行DI 的导入。
DI 导入我国以后,融汇了传统的东方文化,成为旅游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下面是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和双江镇的实际而设计的CI 模型: 从CI 模型图中可以看出,双江旅游地形象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其涵盖面极广,但从决策角度而言,没有必要面面俱到、点点深入,就策划新形象以促进旅游地持续发展这一根本宗旨而论,设计旅游地形象主要有三大着眼点,即理念识别(M ind Identity ,MI )、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 ,BI )、视觉识别(Visual I 2dentity ,VI )来进行旅游地形象设计与建设。
古镇观民居

看变化爱潼南之古镇观民居张渝扬位于重庆西北,距潼南县城10公里,地处涪江下游的双江古镇,是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也是共和国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原中共重庆地委(四川省委)第一任书记杨闇公烈士的故乡。
距今有400年的历史。
镇外浮溪、猴溪环绕,双江因而得名。
镇内古街石板铺路。
街道两旁一排清代民居,青瓦盖顶,园木为柱,白灰勾线,垂花柱,开花窗,立板门,安腰枋,一色檐下外廊,显得古朴端庄,自然美观。
今存有中街、东街、上西街、下西街、南街、北街、兴隆街、水巷子、老猪巷9条古巷。
许多年来,凡来潼的客人都要到双江参观古民居,感受体验这古镇的悠久与沧桑。
古镇是古老的,走进了双江,仿佛走进了古老的记忆。
漫步古镇,保存完好的“禹王宫”、“清代民居”、“兴隆街大院”、“源泰和大院”、“邮政局大院”(即杨闇公旧居)、“长滩四知堂”、“惠民宫”等规模宏大,凝聚着清代建筑风格的大型古民居达20余座;这些被参加第二届全国民居学术研讨会的专家们誉为“价值极高,全国罕见”的清代民居建筑群,是双江古镇的精华,也是前来游览双江的客人必看的亮丽景观。
走进北街口那座写有“双江”的古牌坊,沿北街一路前行。
在长约700米的“清代一条街”上,看楼台错落、庭院深深;访古探幽,古色古韵。
尤其让你流连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杨氏民居”(即“田坝大院”)以及杨尚昆主席出生地“长滩四知堂”和“禹王宫”,在众多古民居中显得别具特色。
走进占地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060平方米的“杨氏民居”,它那布局灵活,不拘一格的建筑风格和那极具变化,层次丰富。
外虚内实的建筑效果,无不显现出古镇特有的历史风貌和巴渝遗韵。
这座大院为原双江首富杨守鲁所建、因民居地基原是平坝良田,故又称“田坝大院”。
田坝大院建于清光绪年间,前后历时15年。
这座清代建筑是南北横向长方形,与涪江岸边的“金龙,”“银龙”二山古寺遥相对峙;高低层叠的马头形山墙。
精美的正脊垂脊,瓷片起线与周围的溪河山色浑然结合,呈现出古朴的自然美、建筑美。
重庆十大古镇

塘河镇位于重庆江津市西南边陲,在重庆江津与四川合江交界处,东与鹅公乡相连,南面与四川省合江县南滩乡接壤,西与合江县白鹿镇隔河相望,与石蟆镇相接,北与稿子镇、白沙镇为邻。
塘河镇始建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4年),最初主要有王、孙、陈三姓人家,后逐步扩大,形成规模。
塘河古镇主要由塘河场古街区、石龙门园、延重寺三部分组成,大部分完整保存下来。
古镇建筑布局讲究,结构精巧,具有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
多处建筑表现为徽派风格。
塘河镇保存较好的是建造年代更为久远的王爷庙。
塘河支流还有古桥梁两座:一为麒麟桥,另一座是江合桥。
石龙门庄园是江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乾隆初年(公元1740年),规模宏大,气派豪华。
延重寺又名孙家祠堂,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宗祠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
除此之外,塘河古镇还有众多的历史人文景观,有陈独秀、于佑任等名人的题刻,千担岩汉墓群、天台寺等寺庙,还有寨门、庄园、以及闻名全国的32111钻井队的英雄纪念馆。
古镇的居民多为清末所建,400米的老石板路保存完好,两边的民居飞檐翘角,错落有致。
现在的塘河镇具有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势,境内林贸水丰,有壮观的16挂瀑布,更为珍贵的是桫椤王宫——2000多株桫椤成片生长的峡谷地带,实为罕见。
导游:塘河古镇位于重庆江津市西南渝川结合地带,重庆市(省级)风景名胜区黑石山----滚子坪境内,东北面与白沙镇毗邻,紧靠成渝铁路和长江黄金水道,西南面与四川合江接壤。
规划中的渝滇大通道穿境而过,距江津65千米,重庆112千米。
看点:作为渝、川、黔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塘河一带很早就形成了舟马不绝,商贾如云的繁荣景象,沉淀着古镇深厚而灿烂的文明历史。
介绍:塘河古镇现存明清古建筑群近4万平方米,主要分布为塘河古街区、石龙门庄园、廷重祠三大部分。
塘河古街区占地2.8公顷,现存明清以来不同时代特征风格的古建筑15000多平方米。
四川名人

四川名人司马相如:字长卿,小名犬子,成都人,辞赋家。
代表作《子虚赋》。
卓文君:成都临邛人。
严君平:成都彭县人。
西汉著名方士,易学家,卜筮〔shì〕家。
何武:成都郫县人,两汉之交权倾天下的大臣,后为王莽所诬杀。
杨雄:字子云,成都人。
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
代表作《甘泉赋》《蜀王本纪》。
李昇:成都人,五代时大画家,人称小李将军。
黄筌〔quán〕:成都人,五代时大画家,尤善花鸟。
黄居采、阮知海:成都人,五代画家。
彭晓:成都灌县人,后蜀化学家,易学家,炼丹家,养生家。
范祖禹:华阳人〔即成都华阳〕,范镇的儿子,史学家,《资治通鉴》的主编之一,编《唐鉴》。
岳钟琪:成都人,清朝将领,康雍乾三朝元老。
镇压西北西南少数民族有大功,镇压噶尔丹叛乱、莎罗奔叛乱。
被封为宁远大将军,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川陕总督,四川提督,首施“摊丁入谋”,多智略,死后封威信公。
魏长生:成都金堂人,乾隆年间著名戏曲演员,演技出众,在北京名重一时。
杨遇春:成都崇庆人,清朝将领,为福康安部下。
谢朝恩:成都人,鸦片战争时著名抗英将领,在一次海战中中炮。
黄吉安、肖楷成:成都人,清末著名剧作家。
刘咸荣:成都双流县人,清末学者。
吴虞〔yú〕:成都新繁人,近代著名进步学者,五四时期旗帜性人物。
尹昌衡:成都彭县人,保路运动中,杀死赵尔丰。
陈洪范、刘文辉、刘湘:成都大邑人,重要军阀。
彭家珍:成都金堂人,同盟会军事部长,辛亥革命烈士。
李劼人:成都人,《死水微澜》作者。
巴金:成都人,代表作品《家》《春》《秋》。
流沙河:四川金堂人,当代诗人。
廖昌永: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
刘适兰:中国第一个女子国际象棋特级大师。
孔祥明:中国著名女子围棋国手,〔当年下遍日本无对手,被誉为世界女子第一〕。
张蓉芳:中国女排三连冠队长。
胡坤: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的关门弟子。
王辉耀:世界新华商的代表,加籍中国人。
韩素音:著名女作家。
王光祈:与李大钊一起创办少年中国学会,后又介绍毛泽东入会。
潼南双江古镇杨氏家族及其宅院遗存研究

潼南双江古镇杨氏家族及其宅院遗存研究
龙彬;戴翔
【期刊名称】《重庆建筑》
【年(卷),期】2006(000)012
【摘要】论文在广泛查考历史文献、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双江杨氏家族的渊源与发展进行梳理,对现存的杨氏宅院作出概要的介绍,从而揭示杨家在双江古镇发展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总页数】3页(P6-8)
【作者】龙彬;戴翔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9
【相关文献】
1.潼南双江长滩子杨尚昆同志旧居毁损调查研究 [J], 蒋家龙;敬晓红;何勇
2.宁夏非物质文化民间遗存--隆德县杨氏家族雕塑艺术 [J], 薛正昌
3.土家族民间遗存舞蹈巫文化研究——土家族民间遗存舞蹈形象调查与研究之二[J], 彭曲
4.传统场镇的"补丁"式保护——以重庆潼南双江古镇保护方案为例 [J], 李倜
5.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与历史古镇空间的适应性整体保护模式研究——以青城古镇为例 [J], 叶青; 杨豪中; 王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江镇历史名人双江镇人杰地灵,近代以来,名人辈出,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吴彪将军就出生于我镇山笔村山边坳组,还有出生于双江村梯公楼组的罗季元大校(62年病逝时军衔),十四大、十五大期间原中组部副部长杨建生出生于双江镇石井村王家桥组,国画大师徐悲鸿夫人、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女士亦出生于双江镇团山村铁向坡组,原国民党高级将领——袁守谦先生亦出生于双江镇石板村湾里屋组,当代仍有不少双江镇籍优秀同志工作在省市县及其部门的领导岗位。
全镇乞今旅外华侨还有50余户。
主要旅居于台湾、香港等。
吴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二部副部长)吴彪(1910—)原名吴德彪。
湖南省长沙县人。
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师三十八团政治处宣传队中队长,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八十九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
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上干科政治协理员,大队政治教导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干部学校政治部副主任兼政教科科长,乌丹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独立三师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四十八军一四四师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驻波兰人民共和国大使馆武官,军委情报部办公室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二部副部长、顾问。
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吴彪将军中国驻波兰使馆首任武官驻苏联使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的第一个驻外大使馆。
为了取经,彭明治大使、杨棋良参赞、武官吴彪等分别向王稼祥大使和参赞了解使馆机构设置、人员分工、工作运转等情况。
受益不少。
吴彪将军(1910—1997),原名吴德彪、吴敏攻,湖南省长沙市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晋升少将。
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吴彪少将生平经历吴彪,1910年出生,湖南省长沙市人。
原名吴德彪、吴敏攻。
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吴彪历任红5军团13师38团政治处宣传队中队长、红四方面军红30军89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
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二)1938年,吴彪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结业后,历任抗大第2分校上干科政治协理员、大队教导员。
1943年,吴彪进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三)抗战胜利后,吴彪任冀察热辽军区干部学校政治部副主任兼政教科科长、乌丹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独立3师政治部主任。
1948年11月,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3师及东北军区冀察热辽军区独立8师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兵团第48军144师,吴彪任144师副政委。
1949年3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兵团第48军144师奉命改称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第48军144师,吴彪仍任144师副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吴彪参加了辽沈、平津、湘赣等战役战斗。
(四)新中国成立后,吴彪历任中国驻波兰大使馆武官、军委情报部办公室主任、总参谋部2部副部长、2部顾问。
吴彪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97年3月12日,吴彪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年。
夫人,朱虹吴彪将军故事驻波兰首任将军大使彭明治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第二天苏联政府发来照会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并且互派大使。
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国政府。
此后一批国家开始承认新中国并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
苏联驻华大使罗中,是新中国迎来的第一位外国大使。
从1950年1月开始捷克斯洛伐克驻华大使魏斯柯普夫、朝鲜驻华大使李周渊、匈牙利驻华公使夏法朗柯、罗马尼亚驻华大使鲁登科、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等使节相继来华赴任。
在此情形下尽快建立我国驻这些国家的大使馆并派遣大使就成为人民政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曾说“世界上每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都挑选最忠诚、最可靠、最有才干的分子从事外交活动我们的外交干部无非有这几个来源首先从军队中调军队干部经过战争的考验是最靠得住的二是从地方干部中选调他们有领导工作的经验也是很靠得住的三是从地下党中选调他们文化水平较高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中锻炼过来也是可靠的。
”当周恩来着手建立外交干部队伍的时候就已经物色好了将要出任驻外使节的主要人选。
一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为此陆续应召回京。
时任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兼南宁警备司令员的彭明治就是其中之一。
解放军总参谋部某部原顾问。
吴彪同志是湖南长沙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队长、干事、政治指导员等职,参加了第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宣传股长、协理员、教导员等职,参加了冀中“五一”反“扫荡”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旅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委等职。
参加了大乌兰、保卫承德、锦西阻击战、隆化、怀来、解放北京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我驻波兰使馆首任武官、总参某部办公室主任、副部长、顾问等职。
1964年由大校晋升为少将。
他曾当选为政协第五次全国委员会委员。
吴彪同志,因病于1997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吴彪将军故事驻波兰首任将军大使彭明治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第二天苏联政府发来照会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并且互派大使。
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国政府。
此后一批国家开始承认新中国并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
苏联驻华大使罗中,是新中国迎来的第一位外国大使。
从1950年1月开始捷克斯洛伐克驻华大使魏斯柯普夫、朝鲜驻华大使李周渊、匈牙利驻华公使夏法朗柯、罗马尼亚驻华大使鲁登科、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等使节相继来华赴任。
在此情形下尽快建立我国驻这些国家的大使馆并派遣大使就成为人民政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曾说“世界上每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都挑选最忠诚、最可靠、最有才干的分子从事外交活动我们的外交干部无非有这几个来源首先从军队中调军队干部经过战争的考验是最靠得住的二是从地方干部中选调他们有领导工作的经验也是很靠得住的三是从地下党中选调他们文化水平较高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中锻炼过来也是可靠的。
”当周恩来着手建立外交干部队伍的时候就已经物色好了将要出任驻外使节的主要人选。
一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为此陆续应召回京。
时任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兼南宁警备司令员的彭明治就是其中之一。
彭明治是我军高级将领中为数不多的在20世纪20年代就认识周恩来的人之一。
1925年从黄埔军官学校军士教导队毕业的彭明治就是由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介绍到著名的叶挺独立团当班长的。
彭明治在战争年代四次负伤经过血与火的考验成为我军有名的战将。
接列周恩来的命令时彭明治正在广西指挥剿匪。
但是军令如山倒彭明治收拾行装迅速北上。
来交部彭明治立刻向周恩来报到接着就参加了外交部办公厅举办的大使培训班。
该班是根据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指示开办的请了国内的专家何思敬、王铁崖等给将军外交家讲国际法胡济邦、阎宝航等老外交工作者讲外交文书和外交礼节。
此外还举办了外交文书展览。
展品有国书、颂辞、照会、备忘录、电报、会谈纪要等各式各样的文件。
这些文件将军们谁也没有见过所以大家看得格外仔细逐字逐句地琢磨。
黄镇大使的夫人朱霖突然冒出一句“这国书不就是介绍信嘛”彭明治接了一句“还真的跟介绍信一样呢。
”他们的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室内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此外外交部还请了苏联驻华大使、匈牙利驻华大使等介绍本国情况还组织将军们学习跳舞、学习穿西装打领带还到北京饭店学吃西餐和摆台常识。
培训之后他们还到外交部有关司进行了实习彭明治被分到了苏联东欧司。
毛泽东对我国的将军外交家们是十分重视他在中南海勤政殿接受外国使节递交国书时特邀将军们前往观摩。
将军们躲在屏风后面隔着缝隙观看人家怎样握手、怎么递交、怎么谈话、怎么告别。
后来毛泽东在接见将军大使时说“你们是新中国的首批驻外大使都是从军队里调来的高级干部。
都是将军。
将军当大使好现在建国伊始百废待举各个部门、各个行业都需要干部。
我们同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需要大批干部。
解放军向来是这批平均年龄只有岁左右的“将军大使”走上世界外交舞台之后立即引起外交界的广泛关注。
这既是因为他们代表着“一个古老而甫告诞生、外界既熟悉又不甚了解的社会主义大国”又因为他们将一种全新的外交风格带上了世界外交舞台。
他们向世界打开了一扇门从那里人们了解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外交。
二1950年7月12日下午,周恩来在中南海西花厅办公室召集即将出国赴任的大使黄镇、耿飚、谭希林、王幼平、彭明治等开会商讨与大使出国相关的一些问题。
会上,周恩来语重心长地向大使们叮嘱道“外交是由武打变为文打战略战术是一样不过要灵活运用。
……我们的队伍要整齐使馆组织要严肃一切事情慎重处理加强纪律性。
开始时我们无经验。
就得特别慎重。
……任何外交政策的提议必须要向我请示。
必要时我再向毛主席请示或交中央讨论。
技术的可由办公厅处理组织的与政策的要向上级请示。
新的问题要经过讨论有旧案可循的可当即答复。
……去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不同从国际关系上说资本主义国家是敌性国家我们同他们就是要用和平斗争方式进行外交战。
具体说对资本主义国家不是一律的他们之间有矛盾我们要利用这些矛盾。
”大使们认真地听着周恩来的谆谆教诲。
周恩来把原则性的东西讲完之后大使们还就一些具体问题向周恩来请示周恩来一一作答。
彭明治向周恩来请示大使的着装周恩来说“中山装好毛主席也穿中山装去赴宴。
便装不要太鲜艳。
可以以西服为便装目的是在于不要显得太突出”周恩来还建议大使夫人们的服装以旗袍为主同时又要求大使们尽量节约。
他说“你们在外只要你们有要求我保准批准不过你们要尽量紧缩不得已再行要求我也不来调查即予批准。
我们可以这样订个君子协定。
”周恩来接着要求大家要多了解驻在国的情况。
他说“大家出去要下决心在外国住几年了解他们的国家情况否则不久就会有举目无亲离乡背井之感所以你们在精神上应有好的准备。
”周恩来在谈到学习外语的问题时强调“学外文是很重要的年纪较大的学起来困难些,年纪轻的可学驻在国语文武官∑定要学一国文字甚至学英文。
因为将来要能到资本主义国家去工作。
”会议结束前,周恩来给大家提出了“站稳立场、掌握政策、钻研业务、严守纪律”的十六字方针他要求将军外交家们严格遵守认真落实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增强我国同建交国的友谊和双边关系。
晚上,周恩来为几位即将出征的将军大使举行晚宴饯行。
边吃边聊时,周恩来问彭明治对波兰了解得怎么样了,彭明治回答说已经有点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