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养生思想的自我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暨南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中医体质养生思想的自我运用
学院:医学院
学系:中医系
专业:中医学
课程名称:中医养生与康复学
学生姓名:李少鹏
学号:2008051243
指导教师:张毅敏
2010年 6 月24 日
中医体质养生思想的自我运用
【摘要】
中医养生讲究辨证施用、三因制宜,注重辨别人们的体质特点,并根据体质特点、所处地理环境特点、发病季节的气候特点,辩证用药调理。本文根据本身属于平和体质的特点,从自己本身生活中养生保健存在的不足之处,从饮食,生活起居及情志等方面,结合中医体质养生思想体系的内容,提出合适的改进措施,从而达到保持身体健康,机体功能正常的状态。
【关键词】体质平和质养生思想改进措施
【正文】
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人类体质是人群及人群的个体在遗传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下,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结构与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一方面,遗传因素是决定体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后天生活环境对体质的形成与发展始终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在个体体质的发展过程中,生活条件、饮食构成、地理环境、季节变化以及社会文化因素都可产生一定的制约性影响,有时甚至可起到决定性作用。体质是先后天因素共同作用逐渐形成的。遗传因素使个体体质具有明显的差异,而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又使某些人群的体质具有趋同性。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讲,养生讲究辨证施用、三因(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注重辨别人们的体质特点,并根据体质特点、所处地理环境特点、发病季节的气候特点,辩证用药调理。一般来说,中国人的体质可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等。
从养生保健方面来看,不论何人,都采用同一种方法进行养生保健时,会因体质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效果。人体脏腑组织有坚脆刚柔的不同,从而决定了体质的差异性,所以在养生保健时,应首先辨别和掌握体质特点,抓住本质,从而提高养生保健的准确性。对气虚体质者,应补气养气,因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胃为“其生化之源”,故脾、胃、肺、肾皆当温补;对形体白胖、怕寒喜暖的阳虚体质者,采取扶阳祛寒、温补脾肾的养生指导原则;对形体消瘦、手足心热的阴虚体质者,采取补阴清热、滋养肝肾的养生指导原则;对于血虚体质者,应
当提倡饮食有节,保证脾胃运化功能正常,使血液生化源源不断。简而言之,在中医的体质养生中,应随人体体质阴阳强弱差异而采取不同的养生指导原则。
就我个人来说,较偏向于平和体质。平和体质形体特征多表现为体形匀称健壮,其常见表现可见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寒热,睡眠安和,胃纳良好,二便正常,番色淡红,苔薄白,脉和有神,其神、色、形、态、局部特征等方面表现良好,心理素质较好,性格较为随和开朗,平素患病较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一般来说,此体质无需调理,但是在我的实际生活当中,饮食方面,偶尔会出现饮食无节制,食用过冷过热或不干净的食物,较频繁食用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膳食结构搭配不合理;生活起居方面,作息时间规律但偶尔会熬夜,有时过于透支体力而使身体较疲劳,食后即睡,睡眠时间不充足,运动时间不规律及一次运动时间过长致体力不支;情志方面,有时会出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心存杂念,气机不畅等现象。
所以,为了更好的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保养,从而使身体始终保持健康,机体功能活跃,脏腑协调运作的良好状态,可以从饮食,生活起居及情志方面,运用中医体质养生思想体系来进行养生保健。
一,饮食方面。
饮食调养应遵循“调养气血,协理阴阳”的原则。
《黄帝内经》中有“食饮有节”和“谨和五味”法则,这也是中医营养学一直所恪守的原则。前者要求对饮食的内容、用量等要有节制,不可恣意贪食;后者要求饮食内容应注意调配,防止内容单一或偏食。这一点也是做到饮食宣忌的重要方面。
平和体质的饮食调养的第一原则是膳食平衡,要求食物多样化。《黄帝内经·素问》明确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这也是中国传统膳食杂食平衡观。
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还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气味调和,不可偏嗜。第二,顺时调养,生态平衡。根据不同季节选择合适的饮食,保持人体自身、人体与外在环境的协调统一,以维持体质平衡,保持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
在春季,阳气初升,应摄入升而不散,温而不热的食物,不宜过用辛热升散
之品。宜多食蔬菜,如菠菜、韭菜、旁菜、春笋、荠菜等轻灵宣透、清温平淡之品等;夏季阳气隆盛,若气候炎热,干燥少雨,汗出较多,易耗气伤阴,宜清补,应选用一些益气养阴的药膳及清热解暑,清淡芳香之品,不可用过度寒凉之品,沙参山药粥、沙参老鸭汤等都为不错的选择。长夏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德季节,宣用淡补,即清淡渗湿利水之品及一些芳香祛湿的药膳,如茯苓、山药、莲子、薏米、扁豆、冬瓜、丝瓜等利湿健脾之品及湿消暑汤、绿豆薏苡仁粥等药膳。在秋季,阳气收敛,阴气滋长,为了保证机体相对平衡状态,宜食用家禽谷类食物,如阿胶、五谷、鱼虾、家畜、家禽等。冬季天寒地冻,阳气深藏,食宜养阴潜阳,如鳝、龟、鳖等为常用的食品。
二,生活起居方面。
运动锻炼方面,应根据个体的体质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并且坚持不懈。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就可以达到形神兼备,百脉流畅,内外相和,脏腑协调,增强体质的效果,机体也将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亦可使病理体质向正常体质转化,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延年益寿。睡眠方面,应坚持规律作息,不要过度劳累,不宜食后即睡,保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等,让身体始终保持精力充沛的状态。
三,情志方面。
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保健在养生防病中的作用。平素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有利于气血流通,阴阳和调,身体健康。因此,中医养生强调养心守神,不论导引、太极拳,其关键在于收心、守神而能入静,进入一种“宠辱皆忘”的恬淡境界。中医情志养生的根本应从“守神”做起。只要做到心情愉快、乐观豁达,气血自然和调,大有益于健康。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积极的情绪体验能提高人的生活能力,增强人的精力与体力,并能驱使人去从事积极的生产活动;反之,消极的情绪体验会降低人的生活能力,减弱人的精力。精神情志异常变化对健康有较大的危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活动与五脏有密切联系,“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情志活动的失常,可以影响五脏功能,导致气机紊乱而发生病变。如果能够做到心无杂念,乐观开朗,豁达宽宏,则脏腑和顺,气机调畅,从而达到祛病健康,长寿延年的目的。因此,我们要做到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结交知心朋友,及时向朋友倾诉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