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控制第六章学习资料
生产计划与控制
生产计划与控制
生产计划与控制是制造型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是指
在确定生产计划的基础上,对生产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指导、协调和调整。
生产计划和控制包括生产计划的制定、调整和执行等环节,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流程和系统支持。
生产计划是生产计划和控制的核心。
生产计划的制定主
要包括了生产多长时间、生产多少产品、什么时间交货等问题。
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需要考虑客户需求、原料供应、生产技术、人力资源等因素,并制定出合理、科学、可行的生产计划。
为了确保生产计划的贯彻执行,需要进行生产控制。
生
产控制的主要目的是监控生产过程、指导生产操作、调整生产流程,以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产量。
生产控制的方式包括生产进度控制、生产质量控制、工序控制、库存控制等。
在生产计划和控制的过程中,还需要使用一些生产管理
工具。
例如,MRP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材料需求计划,它是帮助企业制定生产计划的一种工具。
它可以将客户订单的需求转化为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数量。
还有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它
可以帮助企业在生产计划和控制中实现信息化管理并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生产计划与控制是制造型企业的重要工作。
它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和规范,要从多方面考虑,制定合理科学的生产计划,并通过生产控制进行监控和调整,以确保生产达到既定目标。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产计划与控制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掌握生产计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编制方法。
2. 使学生掌握生产控制的基本方法,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调度、监控与调整策略。
3. 引导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掌握生产计划与控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编制生产计划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生产控制方法,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有效调度、监控与调整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生产管理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生产管理事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产计划与控制在企业节能减排、绿色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生产管理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具体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生产计划基本概念:讲解生产计划定义、分类及作用,分析生产计划在企业运营中的地位。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生产计划概述2. 生产计划编制方法:介绍生产计划编制的原则、程序和常用方法,如线性规划、网络计划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3. 生产控制策略:讲解生产控制的基本原理,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调度、监控与调整策略。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生产控制策略4. 生产计划与控制应用: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探讨生产计划与控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应用5. 生产计划与控制软件:介绍常用的生产计划与控制软件,如ERP、MES 等,分析其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生产计划与控制
3. Classified based on the level of customization :
1.1 Basic Conceptions of POM
1. 生产管理的历史变迁(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PM) 4)前沿理论和方法 (1) 1980s 准时生产制 (2) 1990s 全面质量管理质量认证 精益生产业务流程重构 (3)2000s 电子化企业 供应链管理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Production System & POM
Contents
1.1 生产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 Basic conceptions of PM 1.2 生产系统的类型 The Classification of Production System 1.3 生产运作过程的组织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 system 1.4 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 Basic Production Management
1) POM就是对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把 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效的结合起来,形成的有机体 系,按照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管 理活动过程。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POM) can be defined as the design, oper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ystems that create and deliver the firm’s primary products and services.
生产计划与生产控制的培训材料
库存控制方法及应用
ABC分类法
根据物品的重要性和价值,将库 存物品分为A、B、C三类,针对 不同类别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定量订货法
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库存 量时,按规定数量进行订货补充
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
定期订货法
按预先确定的订货间隔期间进行 订货补充库存的一种方法。
降低采购成本和提高库存周转率措施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按照质量管理计划的要求,逐步实施质量管理体 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文 件的编制和发布,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培训 和宣贯。
过程质量控制手段
过程能力分析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能力分析,了解工序的稳定性和能 力水平,为过程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统计过程控制(SPC)
基于精益生产的计划编制
根据销售订单、预测或合同,结合车 间产能、物料供应等因素,制定详细 的车间作业计划。
采用精益生产理念,通过减少浪费、 提高效率等方式,优化车间作业计划 ,实现高效、灵活的生产。
基于瓶颈资源的计划编制
识别车间生产过程中的瓶颈资源,围 绕瓶颈资源的利用制定作业计划,确 保关键资源的有效利用。
CHAPTER 06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及运行
确立质量方针和目标
明确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将其传达给 员工,确保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建立质量管理组织
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 建立、运行和维护,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 施。
制定质量管理计划
根据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制定详细的质量管 理计划,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 质量改进等方面。
车间作业调度技巧
01
生产计划与控制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 2 章生产管理基础1 .生产过程由哪些部分组成?答:所谓生产过程指的是,使指从原材料、原器件的投入生产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加工、直至成品生产出来的全部过程,包括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
(1)基本生产过程:指对构成产品实体的劳动对象直接进行工艺加工的过程。
如机械制造企业的铸造、机械加工和装配等,基本生产过程是企业的主要生产活动。
(2)辅助生产过程:指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而从事的各种辅助生产活动的过程。
如为基本生产提供动力、工具和维修工作等。
(3)生产服务过程:指为保证生产活动顺利进行而提供的各种服务性工作。
如供应工作、运输工作和技术检验工作等。
其实还包括第四个过程,书中没有指出:那就是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4)生产技术准备过程:企业正式生产前所进行的一系列生产技术上的准备工作过程,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等。
3 .工厂总平面布置的方法有哪些?答:(1)物料流向图法:按照原材料、在制品以及其他物资在生产过程中的总流动方向来布置工厂的各车间、仓库和其他设施(2)物料运量比较法:是按照生产过程中物料流向及生产单位之间运输量布置设施的相对位置(3)相对关系布置法:根据工厂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密切程度加以布置,得出较优方案5 .单件、小批生产时,车间平面布置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单件小批量生产时,由于产量较少,不可能配备较多的设备,不然的话设备的负荷太低,浪费严重。
它只能以工艺专业化的型式来布置车间,不能以对象专业化型式来布置车间。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设备,生产单位适应性强,充分利用设备和工人的工时;工艺管理方便;也有利于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
但是存在着制品运输路线长;在制品停放时间多,产品生产周期长,流动资金占用多,资金周转速度慢等缺点。
第 3 章流水生产线规划15.某企业组织一可变流水生产线生产 A 、 B 、 C 三种零件,三种零件的年产量及单件加工工时如下表所示:设定流水线每年工作 251 天,每天工作 2 班,每班工作 8 小时,工作时间有效系数为 0 . 95 。
生产计划与控制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复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从生产管理角度,可以将生产分成两大类:()生产和()生产。
2.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成()生产和()生产两种。
3.按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可以把加工装配式生产分成()生产与()生产两种。
4.与备货型生产相比,订货型生产的产品品种较多,对产品需求的预测较(),多采用()设备。
5.按产品专业化程度划分生产类型是依据产品的品种数、()和()来进行的。
6.大量生产品种单一、产量()、生产的重复程度()。
7.单件生产品种繁多、数量()、生产的重复程度()。
8.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效率的途径有二:()与()。
9.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包括()、()、()和产值指标。
10.生产年度计划是企业的纲领性计划,而()是落实性计划,是年度计划的()。
11.制造企业的物料库存包括:原材料库存、()库存、与()库存。
12.A类物品一般占品种数的()左右,占总费用的()左右。
13.基本的库存控制方法有三种,即定期法、()、()和ABC库存控制方法。
14.对独立需求,订货提前期与需求率不可控,库存控制是通过控制()和()来实现的。
15. MRP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MRP、闭环MRP和MRPII,其中()相当于需求计算器,()为计划与控制系统,()为资源协调系统。
16. MRP的三项基本输入是主生产计划、()和()。
17.一个完整的网络图,应该而且只有一个()节点和一个()节点。
18.凡是超出增加产品()所必需的()的物料、机器和人力资源的部分,按JIT思想,都是浪费。
19.无库存生产方式提供了一个不断改进的有效途径,即降低库存-()一()—降低库存……的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
20.看板及其使用规则,构成了()系统。
21.一切按PDCA办事。
即按()、()、检查、处理的循环进行,不断提升质量管理的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1.组织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是(B)。
A.营销环节B.生产运作环节C.财务环节D.组织环节2.下列生产属于加工装配型生产的是(A)。
生产计划与控制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科技大学
生产计划与控制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第一章测试1.对于一个汽车工厂,属于其生产运作系统的输入的是()答案:钢板、发动机、部件2.生产运作系统的实质是()答案:增值3.生产运作系统类型划分方法()答案:生产重复程度;产品品种、产量;工艺特点;产品市场需求4.生产运作系统的构成()答案:生产;生产服务与支持;产品研发 ;生产计划与控制5.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答案:运作、营销和财务6.一般来说,石油精炼的生产过程属于()答案:流程型生产7.纯服务业不仅提供服务,也提供有形的产品。
答案:错8.成组生产单元是一种对象专业化的生产单元。
答案:对9.做好需求与供应的平衡是计划工作的基本要求。
答案:对10.响应市场需求的速度最快的是()。
答案:存货型生产11.下列生产属于加工装配型生产的是()答案:汽车12.关于工艺专业化原则,你认为( )的说法正确。
答案:采用通用设备进行加工;对产品的品种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13.制造业生产类型按()分类,可分为订货型生产和存货型生产答案:产品的市场需求特点14.从( )的角度分类,可将加工制造生产型企业细分为订货生产类型、存货型生产及混合型。
答案:性组织生产供应15.主生产计划属于哪个阶段()答案:宏观计划16.下列生产单位中,可以采用对象专业化原则布局的是()答案:发动机车间第二章测试1.营销战略属于()答案:职能级战略2.企业职能层战略包括()答案:企业研发战略;企业生产运作战略;企业营销战略3.生产运作战略的特点()答案:一致性;操作性;目的性4.对于一个企业,其“赢得要素”和“达标要素”都是不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
答案:错5.处于生命周期中成长期和饱和期的产品,()是一项重要的赢得要素答案:价格6.生产运作战略是公司级战略。
答案:错7.运用工业工程中的动作分析法,主要是为了()答案:降低产品的成本8.价格、成本、价值、利润四者的关系中,描述正确的是()答案:提高产品的价值可以采用差异化服务来实现 ;提高产品价格能提高利润;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差异就是顾客的剩余9.短期生产能力规划为1年以内,以()为重点答案:生产能力的合理配置10.应用保守型策略进行生产能力的扩充,就是要在需求增长的同时扩大生产能力,每次扩大的幅度不大。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后总结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后总结生产计划与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管理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于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方法和技巧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课程结束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首先,生产计划与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需要考虑市场需求、资源可用性、生产能力等多个因素,以确保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控制生产过程中,需要及时监控生产进度和质量,并进行调整和优化。
只有在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高效和稳定的生产计划。
其次,信息技术在生产计划与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时获得市场信息、销售数据等重要数据,从而更加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
同时,信息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实时监控生产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因此,企业在进行生产计划与控制时,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计划与控制的准确性和效率。
另外,团队合作在生产计划与控制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生产计划与控制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
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生产计划与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并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因此,企业应该注重团队建设,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最后,生产计划与控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随着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也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
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反馈市场信息、客户反馈等重要数据,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生产计划。
同时,应该持续改进生产流程和管理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生产计划与控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管理过程,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注重团队合作,并进行持续改进。
通过学习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我对于如何制定和控制生产计划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树立了持续改进的思维方式。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体会将对我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生产计划与控制教案6
相关原始参数
参数名称 物料号 物料名称 期初库存量 (个) 安全库存量 (个) 批量(个) 参数值 LA001 灯具 15 5 60 参数名称 提前期(周) 需求时界(周) 计划时界(周) 计划日期 计划员 参数值 1 3 8 02/04/01 PES
期 间(周) 1 预测量 合同量 20 25 2 20 18 3 20 23 4 5 6 7 8 20 18 9 10 20 20 16 28 20 20 15 24 20 20 20 18
长期市场预测
生产战略规划
资源需求规划
短期市场预测 顾客订单 最终装配计划
综合生产计划 (APP)
主生产计划 (MPS) ) 物料需求计划 (MRP) 生产作业计划 和采购计划
粗能力计划(RCCP)
细能力计划(CRP)
二、主生产计划的计划对象
综合生产计划的计划对象是产品系列,每一系列可以由 多个型号的产品所构成,综合生产计划不作细分,而编制主 生产计划时,不仅要将该产品群分解至每一型号的产量,还 要将时间周期进行分解,通常分解为以周为单位。 如果某汽车公司生产某种轿车,有四种型号A、B、C和D, 计划年总产量为1万辆,A型车为2500辆、B型车为3500辆、C 型车为2000辆、D型车为2000辆。
期间(周) 1 预测量(个) 合同量(个) 毛需求(个) 20 25 25 2 20 18 18 3 20 23 23 4 20 16 20 5 20 28 28 6 20 15 20 7 20 24 24 8 20 18 20 9 20 20 20 10 20 18 20
3、确定在途量(Scheduled Receipts,SR)
设产品t在期间i的毛需求为GRi(t),则其计算公式为:
管理学 控制 第六章
(三)分析偏差并予以纠正
1、分析偏差。 、分析偏差。
造成偏差的原因一般有三类: 计划操作原因;外部环境 发生重大变化;计划不合理。
纠正偏差。 2、纠正偏差。纠偏的措施应根据不同的偏差,采取不
同的方法。这些方法有:改进工作方法;改进组织领导工 作;调整或修改原来计划或标准等。
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
1、衡量工作成效时,管理者要注意偏差的大小和方向。 2、控制过程的三个环节,哪个最重要? 返回
【单元小结】
本节简要分析了控制机制; 介绍了管理控制的基本类型; 重点分析了控制过程。
返回
【思考与训练】 思考与训练
1、在日常工作中,控制与计划是如何产生联系的? 2、什么是现场控制?其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3、结合实际论述控制工作的作用。 4、控制过程包括哪些工作和内容? 5、控制标准应当满足哪些要求? 6、联系实际谈谈预先控制的重要性 。
返回
一、有效控制的原则
对关键点的选择,一般应统筹考虑如下三个方面: 对关键点的选择,一般应统筹考虑如下三个方面:
(1)会影响整个工作运行过程的重要操作与事项。 会影响整个工作运行过程的重要操作与事项。 会影响整个工作运行过程的重要操作与事项 (2)能在重大损失出现之前显示出差异的事项。 能在重大损失出现之前显示出差异的事项。 能在重大损失出现之前显示出差异的事项 (3)若干能反映组织主要绩效水平的时间与空间分布均 若干能反映组织主要绩效水平的时间与空间分布均 衡的控制点。 衡的控制点。
返回
第一节 控制机制与控制过程
本节点睛 走进管理 讲授与训练 单元小结 思考与训练
返回
【本节点睛】 本节点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控制就没有管理。
——主讲教师的话
生产计划与控制知识点
..;1. 生产系统的两个层次:生产系统的投入,转换和产出过程所构成的运作层;高层管理者对生产系统的目标设置和规划等功能所构成的决策层。
2. 制造部门“生产过程规划”只能按时间跨度细分:(1)长期规划,所有产品和生产线,长期能力规划,企业生产主管负责制定:设施决策,纵向集成度,过程规划;(2)中期规划,产品族,综合计划,生产职能部门负责制定:人力计划,纵向集成度库存计划,动力需求,材料供应合同,设备改造计划;(3)短期规划,某种产品,主生产计划,工厂作业管理人员负责制定:产成品数量及完成时间;(4)某种产品所需共识,材料零配件和生产能力计划,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系统,工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零部件生产,材料采购计划,作业计划。
3. 面向顾客的产品设计: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要考虑产品对顾客需求的满足度,按照顾客的需要赋予产品应当具备的功能以及偏向顾客的喜好设计的产品的外形和特征等。
4. 质量功能展开(QFD ):是一种将顾客的要求引入产品是设计规范,把顾客要求转化成设计要求,产品特性,工艺要求,制造要求的多次分析方法。
5. 质量屋构成:(1)顾客要求;(2)竞争性比较;(3)质量特性;(4)需求与技术的关系矩阵;(5)质量设计;(6)质量特性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6. 产品寿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规划,设计,生产,装配,销售,使用,维修保养直到回收再利用的整个过程。
7. 面向产品寿命周期的设计:意味着在设计阶段就考虑的产品寿命历程的所有环节,以求产品全寿命周期所有相关因素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能得到综合规划和优化。
最终目标:尽可能在质量,环保等约束条件下缩短设计时间并实现产品全寿命周期总成本最低。
8. 并行工程:是集成的,并行的设计产品及其相关的各种过程的系统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产品开发人员从设计一开始就要考虑产品整个寿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处理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顾客需求。
9. 面向可制造与可装配的产品设计(DFMA)原则:使产品的零部件数量尽可能的少,实行模块化设计,尽量使用标准件,尽量使操作简单,零件要有可替代性,尽量使装配流程简单化,使用重复易懂的工艺流程。
生产计划与控制章节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产和生产系统1、生产是人们创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有组织的活动,将投入的生产要素转换成有效用的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便可称为生产。
2、生产系统模型:第二节生产管理及其发展历程1、制造企业的基本职能:营销、生产、财务2、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差异:制造业服务业产出的产品有形的无形的投入的主体物料人力转换过程资本密集型劳力密集型第三节工业企业生产系统的构成1、生产过程规划的职能:(1)长期能力规划:涉及所有生产线,一般由生产主管负责。
内容:厂址及设施选择、生产规模和能力设定、资质或外购策略、只要资源供应商的选定、生产过程中生产流程和新自动化体统的选择等。
(2)中期规划:面向产品族,称之为综合计划,由生产管理部门负责。
内容:生产资源配置,编制各项资源计划,包括人力计划、库存计划、动力需求计划、材料供应计划和设备改造计划等。
(3)短期计划:只管某一项产品,由工厂的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称之为主生产计划。
内容:规定各种零部件的生产数量及时限。
(4)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系统:由制造部门的生产管理人员负责。
内容:编制零、部件生产计划、材料采购计划、作业计划。
2、生产作业计划和控制系统的设计:(1)水池式:生产控制着眼于保持库存量以维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2)推动式:着眼于提前期信息,用以管理和控制物流。
推动式是提前准备好材料和零部件,按需求发送到下一个生产环节或仓库,按计划来推动生产过程的物流。
MRP (3)拉动式:着眼于降低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储备量。
准时制生产(JIT)(4)同步制造:同步制造的理论基础是哥德纳特提出的约束理论,整个生产系统绩效取决于生产作业中的瓶颈环节。
第二章企业制造战略第二节产品赢取订单要素的确定1、赢单要素:指企业的竞争优势重点所在,反映该企业锁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
2、达标要素:则是魔球竞争优势的约束条件。
第三节制造过程选择1、生产过程结构的分类:(1)连续生产:连续生产是根据需求而常年无间歇性地生产产品,从原料投入到产品产出全过程自动化,如炼铜、化工、炼钢等行业。
生产计划与控制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生产提前期:是指毛坯、零件或部件在各个工艺阶段出产的日期比产品出产的日期应提前的时间长度、天数。
2、看管期:看管期是一段时间跨度,每道工序在该时间内生产相同数量的制品。
3、纵向集成度:从零件的原材料供应开始到产品发送到用户手中为止,构成生产和配送链,在此产品和配送链中,企业享有自主权的所有环节构成产品的纵向集成度。
纵向集成度表示企业凭自己的生产能力承担的生产环节在生产和配送链中所占比重。
4、节拍:流水线上出产两个相邻制品的时间间隔。
5、制造战略:企业在其经营战略的总体规划下,决定选择什么样的生产系统,确定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来达到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对生产系统的整体谋划。
6、生产柔性:指生产系统对用户需求变化的响应速度,是对生产系统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一种度量。
7、面向顾客的产品设计:指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要考虑产品对顾客需求的满意程度,按照顾客的需求赋予产品应当具备的功能以及按照偏向顾客的喜好设计产品的外形和特性等。
二、简答题1、看管期:看管期是一段时间跨度,每道工序在该时间内生产相同数量的制品。
其目的是为了使间断流水线有节奏地工作,平衡流水线上各工序的生产率。
看管周期长,则在制品占用量就多;反之,在制品占用量少。
一般取一个班,二分之一个班或四分之一个班的时间为看管期。
2、MRP基本原理:MRP是依照最终产品的主生产计划,根据物料清单、现有库存量和预计库存量,计算需要哪些物料、在什么时候、需要多少的一系列方法。
出发点是根据对成品的需求,计算出对构成成品的原材料、零部件的相关需求,进而排出零部件的生产进度及采购日程。
它将最终产品的计划转为零部件、原材料的生产订购计划。
3、生产过程组织类型及其特点1 按对象原则形成的生产过程组织(产品导向型)。
又可细分为加工-装配型生产和流程型生产。
特点:需要较高的初始投资,安装较昂贵的材料搬运设备,适应性差,但对劳动技能要求不高,培训和指导工作量不大,计划和控制生产比较方便。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后习题
第一章1. 生产系统的主要组成是什么?2•“生产” “运作”以及“生产管理”和“生产运作管理”之间的异同是什么? 3. 从转换过程讨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不同点。
4. 简述生产管理和企业其他管理之间的关系。
5. 简述敏捷竞争和虚拟组织;柔性制造系统;并行设计之间的关联。
6. 试述企业战略目标;企业经营战略和生产策略之间的关系。
7. 企业生产过程一般涉及哪些部门?她们之间的关联因素是什么?8. 企业的生产规划和计划控制系统分哪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章第三章1生产过程规划和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几项。
主要输入输出是什么? 2生产过程可按那几种准则分类?每种准则可各自分出哪几种生产类型? 3简述大量客户化和大量生产、单件生产的异同?4、何谓产品生命周期和生产过程生命周期,两者各阶段之间有什么关联? 5生产系统定位的含义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6、 产品一过程矩阵在生产系统定位中的作用是什么? 7、 运作杠杆和平衡点分析在生产过程类型选择中有哪些作用?1. 2. 3. 4. 5.产品设计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价值工程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什么事产品寿命周期?救你最近接触的某一新产品, 的。
什么事并行工程?其特点是什么?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分析是如何反映产品寿命周期规律8、装配流程图和生产过程流程图有何区别?两者在过程规划中的作用是什么?第四章1、试比较三类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2、什么是生产能力?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当市场需求与现有生产能力不一致时怎么办?3、什么是学习曲线?研究学习曲线对编制生产计划有何意义?4、编制综合计划有哪几种方法,情分析各自的特点和应用时如何选择?5、试分析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计划进度计划的关系。
6某汽车生产商生产的野马型汽车进去销量见表4—18表4—18 野马型汽车近期销量表试用简单预测法和3期及5期移动平均法预测8月份的需求量,用“销量”预测“需求”,这两个术语有什么差别?7、在旅游区新开的一家礼品店每逢周末营业,营业员是6名临时工,店主希望根据销量调节用人计划,近6周的销售量见表4 —19,请提出你的建议。
生产计划与控制复习较重点
第一章生产管理导论1.生产管理是对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是和产品制造密切有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生产管理系统构成一般模式:输入的是生产要素,转换过程也就是生产制造过程,输出的是产品、服务与信息,反馈。
2.生产系统的结构化要素和非结构化要素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要素即:生产过程、生产能力、生产库存、生产质量和生产人员,即通常所说的生产PCIQW(process、capability、inventory、quality、worker)。
结构化要素的内容及其组合形式决定生产系统的结构形式;非结构要素的内容及其组合形式决定生产系统的运行机制.3.生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制造产品、提供劳务。
具体功能是①创新②质量保证③弹性④成本控制⑤按期交货⑥继承性。
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科学的生产制造系统,为企业制造有竞争力的产品.(高效、低耗、准时、灵活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或)提供满意服务)。
任务(1)全面完成生产计划所规定的任务 QCD(2)不断提高生产系统的效能和效率(3)不断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提高产品生产的应变能力。
内容生产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
产品竞争力体现在性能、质量、价格、交货期四个方面。
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首先取决于设计阶段,然后形成于制造阶段。
(课本中)生产管理的主要功能(职能)是对生产转换过程进行组织、计划和控制。
制造业的三项基本职能:营销、生产和财务。
4.现代生产管理的特征(一)生产管理范围大为扩展,生产经营一体化趋势明显1). 前后延伸2).生产系统内部的问题与外部问题结合研究(二)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以适应多品种生产(交货期成为最主要的竞争因素)(三)广泛应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革新管理方法和手段。
(四)建立自学习、自适应和不断自我完善的成长机制。
5.执行力的三个核心流程:人员流程(是将战略与运营结合起来并加以实施的根本力量-用正确的人)、战略流程(是将人员与运营结合起来的桥梁,是运营的内容-做正确的事)、运营流程(是实现战略目标和展现人员执行能力的过程-把事做正确)。
生产计划与控制总结
生产计划与控制总结
一、生产计划
1. 定义生产计划的必要性。
生产计划是企业制定生产任务的重要依据,可以有效控制生产活动的进行。
2. 分析影响生产计划的因素。
如产品需求预测、生产成本控制、生产设施及能力等。
3. 制定年度生产计划。
根据市场预测制定年度生产任务目标。
4. 制定季度生产计划。
细化年度计划,制定每季度的生产目标与任务分解。
5. 制定月度生产计划。
进一步细化季度计划,制定每个月的生产目标与任务。
6. 制定周生产计划。
制定每周的生产任务分工。
7. 制定日生产计划。
细化周计划,制定每日的生产工作安排。
二、生产控制
1. 实施生产监控。
采取考勤统计、生产进度追踪等方法,实时监测生产进度。
2. 找出生产控制的重要环节。
如原材料入库、在制品监控、产品出
库等。
3. 建立报表体系。
如进度报表、质量报表、费用报表等,用于反馈生产状况。
4. 监测生产活动的效率与成本。
分析原因并找出问题,实施改进措施。
5. 统计分析生产力数据。
用于预警异常情况并制定有效对策。
6. 不断评价和优化生产计划与控制。
完善和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以上就是生产计划与控制总结的内容大纲,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产计划管理与控制
生产计划管理与控制
二、编制作业计划与排序
• 由于编制作业计划的主要问题是确定各台机器上 工件的加工顺序,因此“排序”很多时候等同于 “编制作业计划”
• 作业计划常涉及到另外几个概念:
– 派工 – 赶工 – 调度 – 控制 – 排程 – 工艺路线
生产计划管理与控制
生产计划管理与控制
第一节 生产作业计划概述
一、什么是生产作业计划?
• 作业计划就是安排零部件(作业、活动) 的加工顺序、出产数量、设备及人工使用、 投入时间及出产时间的计划。
生产计划管理与控制
• 在空间上把生产任务细 分到车间、工段、班组、 机台和个人;
• 在时间上把年、季较长 计划期的任务细分到月、 旬、周、日、轮班和小 时
A=F代表流水作业排序 A=P代表流水作业排列排序 A=G代表单件作业排序
B——目标函数
生产计划管理与控制
• 研究排序问题,一般要做以下假设
–1、一个工件不能同时在几台不同的机器上加工 –2、工件在加工过程中采取平行移动方式,即当上道工
序完工后,立即送下道工序加工 –3、不允许中断。当一个工件一旦开始加工,必须一直
进行到完工,不得中途停止加入其它工件。 –4、每道工序只在一台机器上完成 –5、工件数、机器数和加工时间已知,加工时间与加工
顺序无关。 –6、每台机器同时只能加工一个工件。
生产计划管理与控制
第三节 作业排序的规则
一、作业排序的评价标准 二、作业排序的优先规则
生产计划管理与控制
一、作业排序的评价标准
工件
离开
• 假定每小时平均有4个工件到达,机器加工每个工件的平均时间 为15分钟。如果工件到达的间隔时间正好是15分钟,而机器加 工每个工件的时间也正好是15分钟,那么,就只需要一台机器, 工件也根本用不着等待。
生产计划与控制
第一章绪论生产:将投入的生产要素转换成有效用的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1 生产系统模型工业企业将投入、转换和产出集成于一体,构成生产系统。
2 生产系统的投入▪外部信息投入:向管理者提供有关生产外部环境和条件的知识。
▪市场信息投入:涉及市场份额及发展趋势、竞争对手、产品和客户需求等信息,这是生产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企业得以存活和发展的关键。
▪生产要素投入:直接支持产品生产的投入。
生产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转换子系统运行进行管理。
它的主要功能是对此转换过程进行组织、计划和控制。
3)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差异从产出的产品来看,制造业产品是有形的,而服务业的产品是无形的。
从投入来看,制造业投入的主体是物料,而服务业投入的主体是人力。
从转换过程来看,制造业属资本密集型,而服务业属劳力密集型的生产过程。
(4)制造业和服务业对生产管理的要求可概括为四个基本点:适时、适质、适量和低成本。
一生产系统的构成从工业企业各部门间生产转换的过程来描述,生产系统由运作层和决策层构成二生产过程规划的层次1 生产过程规划的条件生产过程规划、计划和控制是在制造部门范围内发生的行为,实际上,生产过程规划和计划控制的职能并非制造部门本身所能承担的,生产过程规划要求决策层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参与。
2 生产过程规划的职能(1)长期能力规划(2)中期规划(3)短期计划(主生产计划)3 生产作业计划和控制系统的设计(1)水池式:生产控制着眼于保持库存量以维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2)推动式:着眼于提前期信息,用以管理和控制物流。
推动式计划与控制系统的成效取决于计划的精确性,而计划的精确性又取决于客户需求信息和提前期的精确性。
(3)拉动式:着眼于降低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储备量。
(4)同步制造:它的主要出发点是整个系统绩效取决于生产作业中的瓶颈环节;理论基础是哥德纳特的约束理论。
第二章企业制造战略2 制造战略的制订步骤确定公司目标确定符合公司目标的营销战略确定产品赢取市场订单的方式过程选择基础设施选择▪赢单要素:企业的竞争优势重点所在,反映该企业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
第六章施工项目成本控制ppt课件
(2)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发生额随着工程量的增加而成正比例变动的
费用,如用于工程的材料费、工人工资等。
精选课件ppt
5
第一节 概述
三、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工作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
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
施工项目经理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所发生的各种成本信 息,通过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和分 析等一系列工作,促使施工项目系统内各种要素,按照一定的 目标运行,使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能够控制在预定的计划成本 范围内。
精选课件ppt
18
(3) 用价值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实例 【案例6-1】 (1) 背景
为了节省某工程的施工成本,项目经理部将工程划分为挖土和基础工程、 地下结构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并对其进行功能评分,得出 了其预算成本(见表6—1)。企业在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要求项目经理部 降低成本6%。请用价值分析的方法选择降低成本的对象。
的1213.6÷1467.8=82.7%;其次是挖土和基础工程、装饰装
修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的价值系数高,目标成本比预算成本高,
故可不考虑降低成本。
精选课件ppt
21
第三节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一、控制要求
1、坚持增收节支、全面控制、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用目标管理方法进行 有效控制。 2、做好采购策划,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动态管理生产要素。 3、加强施工定额管理和施工任务单管理,控制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 4、加强调度工作,克服可能导致成本增加的各种干扰。 5、及时进行索赔,使实际成本支出真实。 6、做好月度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正确计算月度成本,分析月度计 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异,采取措施尽快消除异常现象。 7、在月度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责任部门(人)进行成本核算。 8、加强对分包工程成本的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独立需求:是指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由企业外部的需求来决定,对它的需求与其它种类的需求无关,其需求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是企业自身不能控制的需求。
2、相关需求:是指某种需求与其它需求具有内在的相关性,可根据物料之间的结构组成关系由独立需求的物料所产生的需求,例如,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等的需求。
3、精良生产(Lean Production,LP):是一种由日本企业实施,由美国总结提出的精简式管理方式。
LP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的结果。
4、JIT——即Just In Time是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创立的一种生产管理技术。
JIT的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JIT的管理理念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干正确的事情,以期达到零库存、无缺陷、低成本的理想生产模式。
5、“拉式生产”:是一种下“求”上“供”的生产方式,如由销售拉动总装,总装拉动部件装配,部件装配拉动零件加工,零件加工拉动采购的从后续工序拉动前道工序的生产模式。
实现将必要的材料和零件,以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时间,送达必要的地点,即一切生产活动包括制造、搬运、交货、供应,只有在需要产生时才发生,是用需求触发和拉动生产活动。
6、“推式生产”:是由生产计划部门计算每种零部件的需要量和各生产阶段的生产提前期,确定每个零部件的投入生产计划,按计划发出生产和订货指令,每个车间按指令进行生产,并将实际完成反馈到计划部门,不管后车间和后工序是否需要,均将生产完的零部件送到后车间和后工序。
7、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实施于企业的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与客户有关的领域。
CRM的目标是一方面通过提供更快速和周到的优质服务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另一方面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降低企业成本。
CRM既是一种概念,也是一套管理软件和技术。
8、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以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核心企业为盟主,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双赢原则为商业运作模式,通过全面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达到对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实行有效的规划和控制,从而将客户、研发中心、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服务商等合作伙伴连成一个完整的网链结构,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
9、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 BI:是基于信息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工具,它对ERP、CRM、SCM等系统生成的企业数据,应用决策分析工具,进行财务分析、市场预测及销售分析、采购决策分析、质量分析、投资分析等经营决策分析,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
10、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KM):是应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
如何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知识,从而使每个员工积累知识的同时也能享用他人的知识。
实现知识共享。
11、财务会计:主要为企业外部提供财务信息的会计事务称为财务会计。
12、管理会计:主要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财务信息的会计事务称为管理会计。
二、填空1、ERP经历了60年代的物料需求计划(MRP)、70年代闭环的物料需求计划(闭环MRP)、80年代的制造资源计划(MRPII)和90年代的企业资源计划(ERP)几个发展阶段。
2、MRP编制零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的依据是主生产计划(MPS)、物料清单(BOM)和库存信息。
3、闭环的MRP在MRP的基础上主要补充了能力计划和信息反馈功能。
以解决计划的可行性;并通过信息反馈,以了解计划和实际执行情况。
4、ERP中的计划层次有五层,第一层至第五层分别是:经营规划、销售与运作规划(生产大纲)、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车间作业计划。
5、在ERP的五个计划层次中,经营规划和生产大纲带有宏观规划的性质;主生产计划是宏观向微观过渡的中间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车间作业计划是微观计划,是具体的详细计划。
6、在ERP系统中,在第1时区生产计划变动的审批权是厂长;在第2时区生产计划变动的审批权是主生产计划员;在第3时区生产计划变动的审批权是计划员。
7、ERP中,生产规划用以协调满足经营规划所需求的产量与可用资源之间的差距。
8、ERP中,主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计划大纲的细化,用以协调生产需求与可用资源之间的差距。
9、ERP中,物料需求计划(MRP)主要用于协调物料需求和库存之间的差距。
10、ERP中,能力需求计划(CRP)用以协调生产能力和生产负荷的差距。
11、ERP车间作业控制的主要信息依据包括MRP生成的建议计划或确认计划及人工添加的定单、工艺路线、工作中心以及工艺装备或工具文件。
12、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中的成本包括标准成本、现行标准成本、模拟成本和实际成本四种基本成本类型。
13、ERP中产品成本的计算,按其所包括的范围可分为完全成本计算、变动成本计算和制造成本计算三种。
14、JIT的管理理念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干正确的事情,以期达到零库存、无缺陷、低成本的理想生产模式。
15、JIT与MRP有何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拉动式”生产方式,而后者是一种“推动式”生产方式。
16、精益生产强调消除的七种浪费是:库存、搬运、返工、过量生产、多余的动作、等待和过程不当。
17、JIT最独特的特点是,只向最后一道工序以外的各个工序出示每月大致的生产品种和数量计划,作为其安排作业的一个参考基准。
而真正作为生产指令的投产顺序计划只下达到最后一道工序(如汽车生产中的总装线)18、MES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是“位于上层的计划管理系统与底层的工业控制之间的面向车间层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为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提供计划的执行、跟踪以及所有资源(人、设备、物料、客户需求等)的当前状态,重点解决车间生产和调度问题。
19、CIM(计算机集成制造)哲理中最突出的两个观点是系统观点和信息观点。
三、简述1、库存有哪些作用和弊端:答:库存的作用是维持销售产品的稳定、维持生产的稳定、平衡企业物流、平衡流通资金的占用,弊端是: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与管理成本、掩盖了企业众多管理问题,如计划不周、采购不力、生产不均衡、产品质量不稳定、市场销售不力等。
2、MRP的前提和假设是什么?答:MRP的前提和假设是:要有一个生产计划,即要有一个关于生产什么产品和什么时候产出的权威计划;要求赋予每项物料一个独立的物料代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和最终产品);计划编制期间必须有一个通过物料代码表示的物料清单,它指出某一产品的所有构成项目和结构关系(隶属关系);要有完整的库存记录;物料的提前期是已知的或可以估计的,且数值唯一。
3、MRP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MRP基本原理是:将企业产品中的各种物料分为独立物料和相关物料,并按时间段确定不同时期的物料需求;基于产品结构的物料需求组织生产,根据产品完工日期和产品结构规定生产计划;从而解决库存物料订货与组织生产问题。
4、MRP、闭环的MRP的主要缺陷分别是什么?答:MRP的主要缺陷是:没有考虑到生产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和采购的有关条件的约束。
因此,计算出来的物料需求的日期有可能因设备和工时的不足而没有能力生产,或者因原料的不足而无法生产。
同时,它也缺乏根据计划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对计划进行调整的功能。
闭环的MRP的主要缺陷是:闭环的MRP仅仅涉及物流,并未涉及资金流,企业的经营规划与生产规划分别制订,互不相关。
因而不清楚计划执行后能给企业带来多大效益。
在许多企业中,财务信息是由财会人员另行管理,造成了数据的重复录入与存贮,甚至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5、与MRP相比,MRPII具有哪些显著特征?答:与MRP相比,MRPII不仅是一个计划系统,更是一种管理模式。
MRPII管理模式具有下列显著特征:①计划的一贯性;②计划的可执行性;③管理的系统性;④物流与资金流的统一⑤数据的共享性;⑥动态应变性;⑦模拟预见性。
6、MRPII在闭环的MRP的基础上补充了哪些功能?答:MRPII在闭环的MRP的基础上,把企业生产、财务、销售、采购等各个子系统集成起来形成一个面向整个企业的一体化的系统。
其中,生产和财务两个子系统更密切。
同时,MRPⅡ具有模拟功能,能根据不同的政策方针模拟出未来将会发生的结果;MRPⅡ的所有数据来源于企业的中央数据库,各子系统在统一的数据环境下工作。
7、ERP的实施一般包括哪些主要环节?答:ERP的实施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①原理培训、企业诊断、需求分析、软件选型等前期工作;②软件产品培训、数据准备、系统安装调试、软件原型测试等实施准备工作;③程序员培训、工作准则与工作规程制定、模拟运行及用户化开发等实施工作;④以及系统切换运行和新系统运行等。
8、简述“精良生产”的特点?答:精良生产的主要特点包括:强调人的作用,推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改变传统观念,永无休止地、无情地消除浪费,以尽善尽美作为追求目标;实现生产过程的同步化;将“推式”生产控制系统变为“拉式”生产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