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区应用解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防护因素: ①腹股沟管为斜行间隙,腹环、
皮下环未前后对称。 ②皮下环后方有联合腱加强,腹 环前方有腹内斜肌起始部加强。
③腹内斜肌与腹横肌收缩,使弓
状下缘下降,使腹股沟间隙缩小。 ④腹横肌收缩致凹间韧带牵引腹 环向外上方而缩小环口。 ⑤提睾肌收缩使精索略增粗,更
好地充盈腹股沟管。
⑥腹横筋膜在此区增厚和加固。
腹股沟区的应用解剖
解剖学教研室
腹股沟区境界:
1.层次、结构特点
由浅到深,通常有9层结构。 1.1 皮肤:
移动性较腹前外侧壁小,可供吻合 的皮肤血管丰富,临床常在此取皮片 或皮瓣作移植。
1.2 浅筋膜:
含丰富的浅血管、淋巴管及皮神经。
1.2.1 主要的浅血管:
腹壁浅动脉:发自股动脉,越腹股沟
韧带中、内1/3交界处行向脐部。同名
或大阴唇皮肤。
②股支: 沿髂外血管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至 股部,分布于股三角皮肤。
●上述3条神经与腹股沟管的关系:
组成 髂腹下N 髂腹股沟N 生殖 股N 生殖 支 股支 T12、L1前 支 L1前支 与腹股沟 管关系 无关 分布范围 耻骨上方皮肤,弓状 下缘及联合腱 阴囊或 大阴唇前部皮肤 阴囊肉膜、提睾肌 股三角皮肤
腹股沟韧带上。
◆Bassini法(巴氏法):
加强腹股沟管后壁。高位结扎疝
囊后,在精索后方把腹内斜肌下缘
和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 适用于青壮年斜疝和老年人直疝。
◆McVay法(麦氏法): 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结扎疝囊后,在精索后方把腹 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耻骨梳韧带上。 适用于巨大斜疝、直疝。
◆Shouldice法(肖尔代斯法):加强腹横筋膜。将腹
③囊颈与腹壁 下动脉关系 ④囊颈与腹股 沟韧带关系 ⑤囊颈与精索 关系
动脉外侧 韧带上方 精索前方
4.4
睾丸下降与腹股沟疝的关系
胚胎早期:睾丸位于腹后壁,腹膜后间隙内,脊柱
两侧。
随着睾丸的下降,腹膜 在腹环处向外突出形成腹
膜鞘突,顶着腹前外侧壁
随睾丸下降至阴囊。同时, 睾丸下端与阴囊之间有一 纤维结缔组织索,即睾丸 引带,不断缩短牵引睾丸
②一岁半以内的婴儿,若疝较小,没有嵌顿或绞
窄。
③年老体弱多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4.5.2 主要手术方法:
①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
显露斜疝囊颈,予以高位结扎 或贯穿缝合。 适应证: 婴幼儿疝和绞窄性斜疝因肠坏
死而局部感染者。
②疝修补术: ◆Ferguson法(佛氏法):加强腹股沟管前壁。高位 结扎疝囊后,在精索前方将腹内斜肌下缘、联合腱缝至
2.2 髂腹股沟神经 起自L1前支。自髂腹下神经下
方出腰大肌外缘,在髂嵴前端穿
过腹横肌、腹内斜肌。 行经腹股沟管,位于精索及其
被膜前外侧,自皮下环穿出。
分布范围:
阴囊或大阴唇前部皮肤。
2.3 生殖股神经:
发自L1-2前支,由腰大肌前方穿
出,并在其前面下行,至髂总血管 外侧分为生殖支及股支。 ①生殖支: 经腹环入腹股沟管,于精索内侧 下行,分支支配提睾肌、阴囊肉膜
腹横筋膜于腹环内侧纵行增厚,即形成凹间韧带。
③股鞘(femoral sheath):
腹横筋膜与髂筋膜随髂外血管
向下延续到股部而形成。
④腹直肌筋膜: 在弓状线下方形成。
1.8 腹膜外脂肪层
填充于腹横筋膜与前
腹膜壁层之间,在腹股
沟区特别增厚,腹壁下
动脉与旋髂深动脉的起
始段行于此层。
1.9 前腹膜壁层:腹腔面5条皱襞。
横筋膜自耻骨结节处向上切开直至内环,再将切开的两
叶予以重叠缝合。既加强了内环,又修补了腹股沟管薄 弱的后壁。 ◆无张力疝修补术:利用合成材 料修补腹股沟区的薄弱处,解决了
传统方法修补术后,因肌肉张力影
响愈合及疼痛等。 ③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属微创外科范畴,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 美观等优点。
腹股沟疝修补术
4. 腹股沟疝
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薄弱部
位突出而形成异常隆起,称腹股沟疝。
4.1 好发原因: ①腹外斜肌移行为腱膜。
②弓状下缘的存在,出现腹股沟
间隙。 ③腹环与腹股沟外侧窝对应,浅 环与腹股沟内侧窝对应。 ④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男女
比约为15:1。
⑤直立位:腹壁承受的腹内压力 较平卧位增加3倍。
直疝
动脉内侧
股疝
无关
韧带上方
精索前方
韧带上方
精索及被 膜上方
韧带下方
无关
●腹股沟疝小结:
斜疝
①突出部位
直疝
腹股沟内侧窝 直疝三角 腹股沟管 内侧份 浅环
股疝
股凹 股环 股管
腹股沟外侧窝 深环 腹股沟管
②突出途径
浅环 阴囊
隐静脉裂孔
阴囊(一般不入) 股根部皮下
动脉内侧 韧带上方 精索 及被膜上方 无关 韧带下方 无关
脐正中襞:
由膀胱尖至脐,内含脐尿管的遗迹。
脐内侧襞2条: 由膀胱侧缘至脐,内含脐动脉遗迹。 脐外侧襞2条: 覆盖腹壁下动脉。
在腹股沟韧带上方,5条皱襞之间形成3对小凹,由
内向外依次为:
膀胱上窝:
腹股沟内侧窝:
向前正对直疝三角及皮下环。与其对应的腹股 沟韧带下方是股凹,正对股环。 腹股沟外侧窝:正对腹环。
⑥精索外筋膜
1.5 腹内斜肌及腱膜 起于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 2/3等,至腹直肌外侧缘移行为 腱膜,分两层包绕腹直肌,止于 腹白线。
下缘呈弓状跨越精索及精索被
膜,形成弓状下缘,其内侧端与
腹横肌腱膜共同形成腹股沟镰
(联合腱),止于耻骨梳内侧端 及耻骨结节。
●腹内斜肌形成物 ①弓状下缘。 ②提睾肌-提睾肌筋膜: 腹内斜肌最下部一些细 散的肌纤维,包绕精索和 睾丸而形成。 ③腹股沟镰(联合腱)。
静脉向下注入大隐静脉。
旋髂浅动脉:发自股动脉,行向髂前上棘。同名静脉
向下注入大隐静脉,或经深静脉回流至髂外静脉。 腹壁浅静脉是上、下腔静脉与肝
门静脉间重要的侧支吻合。在脐区,
浅静脉通过附脐静脉(伴行于肝圆
韧带)与肝门静脉相交通。当肝门
静脉高压时,肝门静脉的血液可返 流至脐周静脉,呈现以脐为中心的 放射状静脉曲张,形成“海蛇头” 征。
股部及对侧腹壁。
1.3 深筋膜:
薄层结缔组织膜。
向内:附着于腹白线。
向下:附着于腹股沟韧带。并移行至精索外面,
参与形成精索外筋膜。
1.4 腹外斜肌及腱膜 起于下位8个肋外面,止于髂嵴、髂
前上棘、耻骨结节、耻骨联合等。 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上移行为腹外 斜肌腱膜。 于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间,下缘增
厚,卷曲向后上方,形成腹股沟韧带
进入 腹股沟管
进入 腹股沟管 无关
L1、2前支
●腹股沟疝手术时,应注意避免损伤: 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生殖支。
2.4 腹壁下动脉 起始段行于腹横筋膜与前腹膜
壁层之间,经腹环内侧缘行向内
上方,越弓状线浅面入腹直肌鞘
而上行。
体表投影:为腹股沟韧带中点
与脐的连线。
腹腔穿刺点:脐与髂前上棘连 线的中、外1/3来自百度文库点。
支至大腿内侧群肌和髋关节。
●腹股沟三角(inguinal triangle) 又称直疝三角或Hesselbach三角。由腹壁下动脉、
腹直肌外侧缘及腹股沟韧带内侧半围成的三角形区域。
前、后分别与皮下环和腹股沟内侧窝相对应。
2.5 旋髂深动脉及升支
于腹膜外脂肪层内行向外上方,于髂前上棘附近发
出升支,上行于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
--巴氏法
谢 谢 !
环)。
裂隙的内上部纤维称内侧脚,止于耻骨联合。
外下部纤维称外侧脚,止于耻骨结节。
裂隙外上方连接两脚的纤维称脚间纤维。
外侧脚有部份纤维经精索的深面,向内上方反折至腹
白线,并与对侧的纤维相连接,称反转韧带reflected
ligament,可加强浅环的后界。
腹外斜肌腱膜形成物:
①腹股沟韧带 ②腔隙韧带(陷窝韧带) ③耻骨梳韧带 ④反转韧带 ⑤皮下环
下降。
胚胎第3月:睾丸降至髂窝。 胚胎第7月:睾丸降至腹 环处,并随附睾、输精管
8月胎
一起降至皮下环处。
4月胎
出生前降至阴囊后,下端的睾
丸引带消失。睾丸上端的腹膜鞘
突闭锁形成鞘韧带(又称鞘突剩
件)。包绕睾丸的腹膜鞘突形成 睾丸鞘膜,其脏、壁两层间的腔 隙即睾丸鞘膜腔。
如果腹膜鞘突上部未闭锁,睾丸鞘膜腔与腹膜腔相
4.3 腹股沟疝的特点: 斜疝
①突出部位 腹股沟外侧窝
深环
② 突 出 途 径 腹股沟管 浅环 阴囊
直疝
①突出部位 腹股沟内侧窝
直疝三角
② 突 出 途 径 腹股沟管 内侧份 浅环 阴囊(一般不入)
股疝
①突出部位
股凹 股环
② 突 出 途 径
股管
隐静脉裂孔
股根部皮下
斜疝
③囊颈与腹壁下 动脉关系 ④囊颈与腹股沟 韧带关系 ⑤囊颈 与精索关系 动脉外侧
1.6 腹横肌及腱膜: 起自腹股沟韧带外侧1/3段、髂嵴和下位6肋的内面。
向内侧在腹直肌外侧缘移行为腱膜,向下与腹内斜肌共
同组成弓状下缘。 腹横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在腹直肌下部外侧缘处, 融合形成腹股沟镰(联合腱),止于耻骨梳内侧端及耻 骨结节。腹横肌与腹内斜肌共同参与形成提睾肌。
1.7 腹横筋膜: 位于腹横肌深面,在腹股沟区较厚。 向上:连膈下筋膜。 向下:续髂筋膜、盆筋膜。
inguinal ligament。
腹股沟韧带内侧端小部份纤维由耻骨结节向下、后、
外转折形成腔隙韧带lacunar ligament,又名陷窝韧带。 腔隙韧带更向外侧附着于耻骨梳则形成耻骨梳韧带
pectineal ligament。
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有一三角形裂隙,称
腹股沟浅环superficial inguinal ring (皮下环、外
在腹股沟区形成了一些重要结构。
腹横筋膜形成物: ①精索内筋膜、腹环: 腹横筋膜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 1.5cm处容纳睾丸及精索向外呈漏斗
状突出,形成的指套状囊袋即构成精
索内筋膜,囊袋口即构成腹股沟深环 deep inguinal ring(腹环、内环)。
②凹间韧带(窝间韧带interfoveolar ligament):
行麦氏切口时可能会伤及。
3.腹股沟管 (Inguinal canal)
在腹股沟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下缘未达腹股沟韧
带内侧半,出现腹股沟间隙,由于有腹环和皮下环的
存在,使腹股沟间隙如“管状”,故称腹股沟管。
长约4-5cm,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
3.1 境界:有4壁2口。 上壁:腹内斜肌、腹横肌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腔隙韧带。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起始部(外侧 1/3)。
后壁:腹横筋膜、联合腱(内侧1/3)。
深环:
向后对应腹股沟外侧窝。 ①1-1.5cm。 ②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 ③浅面--腹内斜肌。
④深面--前腹膜壁层。
浅环:
位于直疝三角内,向后对
应腹股沟内侧窝。
3.2 内容
①精索 男性
②提睾肌(筋膜) ③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生殖支 ①子宫圆韧带 女性 ②髂腹股沟神经 ③生殖股神经生殖支
1.2.2 该区浅筋膜特点:有两层。 浅层:Camper筋膜(脂肪层) 深层:Scarpa筋膜(膜性层)
●Camper筋膜:
含大量脂肪组织。 向上:与胸壁浅筋膜延续。 向下:移行为股部和会阴部的 浅筋膜。
●Scarpa筋膜:富含弹性纤维。
向内:附着于腹白线。
向外下:附于髂嵴及腹股沟韧带下方 一横指处的阔筋膜。 在耻骨联合与耻骨结节间继续下行, 与阴茎筋膜、阴囊肉膜及会阴浅筋膜 (Colles筋膜)相延续。 当尿道球部破裂,尿液可充满 会阴浅隙、达同侧腹前外侧壁 Scarpa筋膜深面,但不会到同侧
2.腹前外侧壁 深层的血管和神经
2.1髂腹下神经
起自T12、L1前支。由腹膜后间
隙进入腹横肌与腹内斜肌之间前
行,并支配此二肌。
本干自髂前上棘内侧2.5cm穿出 腹内斜肌,行向前下,至皮下环 上方2.5cm处穿出腹外斜肌腱膜。
分布范围:耻骨上方皮肤、弓状 下缘及联合腱。 若麦氏切口伤及此神经,致腹股沟区肌肉松驰、萎缩, 则易发生腹股沟疝。
通,则形成交通性(先天性)睾丸鞘膜积液,同时易 并发先天性腹股沟斜疝。 隐睾症:出生后睾丸仍未降入阴囊,而停留在下降 过程中的其它部位。
4.5 腹股沟疝的治疗 4.5.1 手术适应症: 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手术效果好,复
发率低。
但有下列情况可行非手术治疗。
①患者存在有可能导致腹内压增高的情况。
※在腹壁下动脉起始处应注意
有无异常闭孔动脉。
●异常闭孔动脉:
腹壁下动脉发出的闭孔支,沿耻骨 后行至闭孔,经股环内侧缘,与闭孔 动脉发出的耻骨支吻合形成异常闭孔 动脉(此时,闭孔动脉很细小或缺 如),与股疝的疝囊颈紧邻,故松解 疝囊颈时,若有异常闭孔动脉,则易 致损伤出血。 闭孔动脉:一般来自髂内动脉,沿 骨盆侧壁行向前下,穿闭膜管前发出 耻骨支,本干出盆腔至大腿内侧,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