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量词的偏误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量词的偏误分析
一、引言
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思想,学习传播知识文化,进行社会交往的工具。无论哪一种语言,在使用中都有其不可忽视的一些特点。比如在词类划分上,印欧语系语言与汉语在词类划分上最大的差异就是在印欧语系的语法系统中,量词这一词类缺项。在现代汉语中,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数量单位的词,数词和名词连用时,中间必须用量词。汉语的量词极为丰富,使用广泛,分工细密,是一个非常活跃的词类。同一个量词可以与许多不同的名词搭配,例如“张”可以与“报纸”、“桌子”、“脸”、“网”等诸多名词搭配。同一个名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与不同的量词搭配,例如在计数个体的人时,我们可以用“个”、“位”、“名”、“口”等量词;在表示许多人在一起时,我们可以说“一群人”、“一堆人”、“一帮人”、“一伙人”等,但它们在性质或者感情色彩方面是有差别的。由此可见,汉语的量词不仅有表量的作用,而且有修辞的功能。
对于大多数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来说,很多汉语语法规则早已习以为常,以至“习焉不察”,像上述这些不同的量词,中国人仅凭语感就可以判断其使用规则,而不需要刻意地去习得具体的语法。但外国人在遇到这一具有汉语特色的语言点时,往往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出现不用量词、乱用量词等偏误,量词也成为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词类之一。本文根据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的实际问题,着重归纳偏误类型,并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以期对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量词、对外汉语教师教授量词有所帮助。
二、偏误类型描写
1.未使用量词
(1)* 我是一美国人。
改:我是一个美国人。
(2)* 在门口看到一钉子。
改:在门口看到一枚钉子。
(3)* 虽然只跟他们一起生活一时间,但我们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改:虽然只跟他们一起生活一段时间,但我们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4)* 一个国家的文化是脱离不了那国家的教育的。
改:一个国家的文化是脱离不了那个国家的教育的。
所谓未使用量词,是指在该用量词的地方却没有用上量词。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遗漏错误在它们使用汉语量词时是比较常见的。例如来自英语国家初学汉语的外国人,在学说“我是一个美国人”时,便觉得有些奇怪,因为在英语里只需说“I am an American”,英语中有许多数词直接修饰名词的形式,即“数词+名词”,而在汉语表达时则要加上“个”。刑福义说“数不离量,量不离数”。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不能直接修饰名词,不能出现例(1)、例(2)和例(3)中的情况。汉语大多数名词也不能直接受指示代词修饰,一般在指示代词和名词之间要带量词,特别是用于复指前面出现过的名词的时候,如例(4)。
2.多加量词
(5)* 照片里我们五个姐妹带着十分自然天真的笑容。
改:照片里我们五姐妹带着十分自然天真的笑容。
(6)* 从此王子跟公主过着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
改:从此王子跟公主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7)* 我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节课和教我们写作课老师的形象。
改:我一辈子也忘不了那节课和教我们写作课老师的形象。
(8)* 刚结婚的他一张脸幸福。
改:刚结婚的他一脸幸福。
所谓多加,是指在不应该有量词的地方却用上了量词,或者是在已有量词的情况下又多加了另一个量词。例(5)中应把“五个姐妹”改为“五姐妹”,因为在汉语里,虽然数词一般不能直接与名词结合,要在它们之间加量词,但也有例外——当数词后面的名词为父子、母女、兄弟、姐妹等亲属关系词并列时,其间不能加量词,直接由数词和名词结合或者将数量词放在名词的后面,如“两兄弟”或“兄弟两个(兄弟俩)”。例(7)、例(8)中“节”和“脸”其实已经是量词,分别修饰“课”和“幸福”,所以它们前面不应该再出现另一个量词,因为在汉语中,除了复合量词如“人次”、“架次”等,其他量词不能连在一起使用。这也
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在出现这类偏误的留学生头脑里还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量词概念,他们没能确定“节”和“脸”在句中是否可以做量词。
3.量词的过度泛化
(9)* 爸爸给我寄了一个信。
改:爸爸给我寄了一封信。
(10)* 中秋节的晚上,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圆月。
改:中秋节的晚上,天空中出现了一轮圆月。
(11)* 我昨天在东方书报亭买了一本报纸。
改:我昨天在东方书报亭买了一份/一张报纸。
(12)* 我的衣柜里有六件衣服、四件裤子和两件帽子。
改:我的衣柜里有六件衣服、四条裤子和两顶帽子。
所谓过度泛化,是指将一个量词的使用范围扩大化,将其与一些有固定、专属量词的名词搭配。“个”是留学生习得量词过程中最早接触的、使用频率最高的、最为熟悉的一个,也是被泛化使用最严重的一个。由于汉语中的很多个体名词,不管有没有自己的专属量词,都能与“个”搭配,例如“一部手机”、“一座宝塔”、“两枚硬币”都可以说成“一个手机”、“一个宝塔”、“两个硬币”,于是有的留学生觉得找到了使用汉语量词的“捷径”,不管对什么事物都用“个”去表量,这就形成了“个”的泛化。有的“个”的泛化尚可接受,但有的就听上去明显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比如例(9)、例(10)中就应该使用“一只小猫”、“一封信”这样的搭配。
外国留学生出现泛化量词“个”的偏误,一方面说明他们已经知道,作为一个语法规则,汉语在表量时要在数词和名词之间加上量词;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体会到汉语量词所附加的情态、格调、形象等色彩。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不知何为正确的量词时用“个”,可能还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在某些情况下有“个”比没有量词强。对此,我们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同时也可适度宽容。
除了“个”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量词有时也被泛化使用。比如例(11)中,留学生知道量词“本”可以和“书”、“杂志”搭配,就把“本”泛化到所有和印刷品有联系的物品上,于是就出现了“一本报纸”。还有的留学生把“件”过度类推到所有的衣物上,就有了“一件裤子”、“一件帽子”、“一件裙子”等。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