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心灵哲学思想
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简答

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简答(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概述1.身心二元论的提出背景2.身心二元论的核心观点三、身心二元论的主要内容1.身体与心灵的区分2.心灵的本质与特征3.身心交互作用四、身心二元论的影响与评价1.对哲学思想的贡献2.存在的问题与争议五、结论正文【引言】笛卡尔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他在哲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众多哲学观点中,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是他最为著名的观点之一。
本文将对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进行简要阐述,以期对该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
【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概述】【1.身心二元论的提出背景】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是在他怀疑一切、从零开始的哲学方法论下提出的。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论,找到一个坚实可靠的知识基础,以确立人类知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身心二元论的核心观点】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主张身体与心灵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实体。
身体是具有广延、占据空间的物质实体,遵循物理规律;心灵则是非物质的、思维的实体,拥有感知、思考和意志等能力。
【身心二元论的主要内容】【1.身体与心灵的区分】笛卡尔认为,身体与心灵是两种不同的实体,它们具有不同的属性和功能。
身体是物质的,具有广延、占据空间等特点;心灵则是非物质的,具有感知、思考等能力。
【2.心灵的本质与特征】心灵是非物质的,不占据空间,没有广延。
它的本质是思维,具有感知、思考和意志等特征。
心灵是知识的来源,一切知识都源于心灵的思考和感知。
【3.身心交互作用】虽然身体与心灵是两种不同的实体,但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身体通过感官向心灵传递信息,心灵则通过意志指导身体进行活动。
这种相互作用使得身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身心二元论的影响与评价】【1.对哲学思想的贡献】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对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奠定了现代哲学中的身心问题,为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探讨身心关系的基本框架。
【2.存在的问题与争议】尽管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笛卡尔《哲学原理》

笛卡尔《哲学原理》笛卡尔(René Descartes)的《哲学原理》(Principles of Philosophy)是17世纪欧洲哲学之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该著作全面研究了物理、心理和形而上学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并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哲学体系。
下面将对《哲学原理》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后世哲学产生的重要影响。
《哲学原理》由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第一部分:认识论(Epistemology)第二部分:物理学(Physics)第三部分:心理学(Psychology)第四部分:形而上学(Metaphysics)第五部分:道德学(Morals)第六部分:自然动力学(Natural Philosophy)笛卡尔的认识论部分是他最著名的贡献之一、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源于思维(思想)。
他提出了著名的“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命题,认为思考的过程本身证明了人的存在。
他进一步推论,人的思维能力已被上帝创造,因为无论怎样,人无法不去思考自己是否存在。
这一观点影响了后来的认知科学和哲学界,对现代哲学的基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物理学部分,笛卡尔提出了一种机械论的视角,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用数学和物理的规律来解释。
他将物理世界划分为物质和扩展两个基本概念,并追溯至推动物体运动的原因,即“物质的自然动力”。
这为后来的牛顿力学奠定了基础,也为科学方法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心理学部分,笛卡尔通过剔除一切对自己确知的怀疑,提出了一个基于理性思考的心灵哲学。
他认为,人的心灵具有自由意志,并能通过清晰明了的思考来认识真理。
他还提出了身心关系的观点,认为心灵和身体是相互作用的。
笛卡尔的形而上学部分涉及到了许多哲学问题,包括存在、本质、原因和上帝等。
他通过建立一个基于我思故我在的存在证明,进而推导出上帝存在的必然性。
这一思路对哲学和神学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引发了对上帝存在问题的许多讨论。
在道德学部分,笛卡尔倡导了一种以自然法则为基础的道德观。
笛卡尔哲学思想

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由我自己制造出来的。
”这三种观念对应着三种心理功能,外来的观念依赖于感觉;虚构的观念依赖于想象;而天赋观念则出于纯粹理智。
因此天赋观念的特点是:首先,它决不能来自感官或想象,而是存在于理智中的,仅凭我们的理解得来的;其次,它必须是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
一切清楚明白的观念就是天赋观念;最后,它是普遍有效的,是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是永恒的真理。
总之,所有一切不是来自感觉经验、不是来自主观的虚构,而只能来自纯粹的理性思维的东西都是天赋的。
天赋观念直接呈现说:所有来自纯粹理智的观念都是天赋的,我们所认识的理念都是天赋的、先天的。
天赋观念潜在发现说:天赋观念是潜伏在我们心中的,需要训练和学习才能把它们从其他的观念的掩蔽和混杂中发现出来。
天赋能力潜存说:天赋观念是一种潜存的能力,一旦经验诱发,它就能产生出这种观念。
总之,天赋观念在笛卡尔哲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意义,它相当于“理性工具”、“逻辑形式”、“基本原理”或“基本观念”等,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哲学的基本原理了,因为它是整个哲学体系的出发点和基础。
㈣. 怀疑方法既然现有的哲学原则和观念都是不确定的,那么在真假难分的情况下,唯一妥当的方法就是对一切知识和观念都采取怀疑的态度,通过普遍怀疑来寻找无可置疑的真理,确立哲学的基本原理,作为推演科学体系的基石。
怀疑方法与怀疑论有所不同,怀疑论是以怀疑为目的的,否定知识,否定认识,而笛卡尔的怀疑只是一种手段、方法,是为追求真理。
包括对可感事物的怀疑、对自身的怀疑、对数学的怀疑。
二.形而上学㈠. 我思故我在1. 论证前提:要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把所有的事物都怀疑一次。
具体说来,怀疑主要是对可感事物的怀疑,因为感官有时是骗人的,另外,对数学的解证也可以怀疑。
因为数学上原来肯定是正确的东西在后来都被证明是正确的。
甚至我们还可以设想上帝是否有意把我们创造出来,使我们即使在自己最熟悉的事物方面也永远受到欺骗。
笛卡尔

对笛卡尔的评价
• 波林指出:“笛卡尔确为近代心理学及其许多学说的创始者,甚至是生理心 理学的先导。” 后来的一些非常重要的心理学流派都可以追溯到笛卡尔哲学。
• 首先,笛卡尔从其机械唯物论出发,将人的肉体和动物看作是自动的机器, 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严格地受制于物理学的机械运动的规律。这为科学摆脱 神学的控制,为用自然科学的决定论来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开辟了道路。他 对于反射过程和反射弧的描述是具有开创性的,这使他成为反射学说的奠基 人。后世的行为主义学说可说是继承了笛卡尔这种思想。
情绪论
• 笛卡尔在《论心灵的各种情感》一书中,专门论述了情绪 的本质、种类和机制。他认为,情绪是由外物和体内变化 所引起的,是靠身体内部动物精气和血液的动荡来激发和 维持的一种被动的心理状态,在这一点上,情绪同感觉一 样。但情绪这种被动状态同感觉不同的是,它更容易扰乱 人的心灵。即便如此,情绪并不具备意志那样的主动作用。
• 笛卡尔从“我思故我在”这一原理出发,推论出上帝的存在。人是通 过怀疑而明白自己的存在的,而怀疑就是由于“我”的知识不足,因 为知识不足,所以“我”是不完满的。而人之所以能够意识到自己是 不完满的,就是由于心中有完满的观念作比较的结果,而这完满的观 念必是上帝的观念。既然上帝的观念是无限完满的,它就必然包含存 在性,因而上帝是存在的。笛卡尔又从上帝的存在推论出物质世界的 存在。
内省法
• 笛卡尔从其先验的理性论出发,认为心的 知识是直接的,因此,不必借助外在的观 察,而只有借助自我观察才能洞察意识这 个内部世界。他指出:“无论何人,若觉 有情绪于心,便不必借助于他处的观察, 然后才可发现其性质;然而古人对于此事 的意见既很浅薄,复多不可靠,所以我只 好放弃他们的老路,才可有发现真理的希 望。”
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唯心主义,又称心灵哲学,是哲学中一种关于思维和心灵的立场或观点。
相比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或意识是第一性的存在,而物质是从意识中派生出来的。
在哲学史上,有一些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唯心主义思想的倡导者。
本文将介绍几位重要的唯心主义代表人物,探讨他们的思想贡献及其对哲学发展的影响。
笛卡尔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1650)是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代表唯心主义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基础论证,认为思维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思维存在于世界之前,是最基本的实在。
在他的著作《第一哲学沉思》中,笛卡尔探讨了心灵和物质的关系,强调了心灵对物质的主导地位。
他的唯心主义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伽利略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是意大利科学家,也被认为是唯心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伽利略提出了地心说的观点,主张数学是揭示世界规律的最基本语言,倡导用数学方法研究自然科学。
他的观点挑战了当时的世界观,开创了近代科学方法的先河,影响了后世很长一段时间的科学研究。
康德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是德国哲学家,被誉为现代哲学的巅峰之作,也是唯心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唯心主义的批判哲学体系,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是塑造世界的关键,强调了理性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
康德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和现代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小结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如笛卡尔、伽利略和康德等,以其独特的思想贡献影响了哲学史和科学史的发展。
他们的观点和理论引领了人类对世界本质的探索,为哲学思想的多样化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唯心主义的思想在当今仍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带给人们更加深刻的思考和启发。
笛卡尔哲学原理

笛卡尔哲学原理笛卡尔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他的哲学原理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笛卡尔的哲学思想以“怀疑一切”为出发点,试图建立一个确定的哲学体系,从而解决人类认识的根本问题。
他的哲学原理主要包括“我思故我在”和“分离心灵和物质”的观念。
首先,笛卡尔提出的“我思故我在”是他哲学体系的基石。
笛卡尔认为,无论怀疑多少事物,但怀疑的人必然存在。
即使一切都是虚假的,但质疑的人却是真实的。
这一思想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哲学观念,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思维的独立性。
在笛卡尔看来,人类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而这种存在是通过思维来实现的。
因此,他得出了“我思故我在”的结论,将思维作为人类存在的根本标志。
其次,笛卡尔提出了“分离心灵和物质”的观念。
他认为,心灵和物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实体,不存在任何联系。
心灵是思维的主体,而物质是外部世界的客体,二者之间没有任何交集。
这一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哲学界对心灵和物质关系的争论,同时也为后来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笛卡尔的哲学原理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但也为后世的哲学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哲学领域,还对现代科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笛卡尔的怀疑精神和思维方法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他的哲学原理成为了现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笛卡尔的哲学原理在当时是一种革命性的思想,他以怀疑一切为出发点,试图建立一个确定的哲学体系,从而解决人类认识的根本问题。
他的“我思故我在”和“分离心灵和物质”的观念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现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笛卡尔的思想不仅在哲学领域有着重要地位,同时也对现代科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笛卡尔 哲学

笛卡尔哲学笛卡尔(René Descartes)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也是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哲学体系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著名的方法论和"我思故我在"的命题。
以下是笛卡尔哲学的主要特点和重要观点:怀疑主义和方法论怀疑:* 笛卡尔以怀疑主义为起点,质疑所有传统的观念和信仰。
他提出了方法论怀疑,即对所有可能怀疑的事物保持怀疑态度,只接受无法怀疑的真理。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的著名命题是"Cogito, ergo sum"(我思故我在)。
他通过怀疑一切,发现思考是不可怀疑的,因为怀疑本身需要思考。
这一命题成为他哲学体系的基石,同时也是近代哲学的一个标志。
分离心灵和物质:* 笛卡尔认为,心灵(思想)和物质(扩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实体,无法相互归约。
这一观点被称为"心物二元论",对后来的哲学和心理学有深远的影响。
物理学上的贡献:* 笛卡尔是一位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他的代数几何对数学有重大影响。
他也提出了机械论的物理学观点,认为自然界的一切运动都可以归结为物质的机械运动。
上帝的存在和真实保证:* 笛卡尔提出了上帝存在的证明,他认为上帝是一个绝对存在的、无限的、完美的实体,而这一存在性保证了人类的认识是真实的。
他认为上帝不可能欺骗人类。
自然科学方法:* 笛卡尔强调数学和几何的运用,主张通过数学方法研究自然界,提倡通过数学建立科学知识的严密基础。
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方法论和对怀疑主义的回应为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启示。
他的"我思故我在"成为近代哲学的经典命题,对认识论和存在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笛卡尔的六个哲学沉思

笛卡尔的六个哲学沉思第⼀个沉思能被怀疑的事物我们已有的观念和知识或从感官得来,或是通过感官得来。
但感官是欺骗性的,由此不可靠基础上建⽴的学说也是不可靠的,因⽽需要将不可靠的基础彻底清除,再从根本上重新开始。
“只要我们在科学⾥除了直到现在已有的那些根据以外,还找不出别的根据,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普遍怀疑⼀切,特别是物质性的东西”。
不过这种怀疑是⼀种“⽅法论的怀疑”,是以怀疑为⼿段,破除旧的教条与成见,摒除怀疑论的对真理的绝望情绪,⽬的是为⼈类的知识⼤厦寻求⼀牢固的根基,正如他⾃⼰声称其整个计划是谋求保证我们⾃⼰摒弃流动的泥⼟和沙地,寻找岩⽯和粘⼟。
第⼆个沉思⼈类⼼灵的本质以及⼼灵⽐物体更容易被认识⼼灵运⽤它⾃⼰的⾃由,只要对事物的存在有哪怕最轻微的怀疑,它就假设所有这些事物都是不存在的,但是⼼灵是存在的。
笛卡尔认为⼈是⼀个在思维的东西,⼀个在怀疑、在理解、在肯定、在否定、在愿意、在不愿意、也在想象和在感知的东西;⼈是⼀架整套的机器,灵魂控制着我们的所有⾏动。
灵魂也就是⼈的精神是什么?⾸先精神是不可分的,我们可以认识半个物体却不能认识半个灵魂;其次精神和物质在本质上不⼀样,就如⼀块蜡熔化后,我们感知不到原先的蜡,但它依然存在着它任然是蜡。
再者⼈的⾁体缺少了⼀部分将不再是同⼀⾁体,⽽精神却不会,它从本质上是不灭的。
严格说来物体也是不是通过感官或者想象⼒的功能被领会,⽽是通过理智本⾝;并且这种领会不是来源于它们被摸到或者被看到,⽽是来源于它们被我们所理解。
第三个沉思上帝的存在在我的观念⾥⾯,有些似乎是我与⽣俱来的,有些是外来的,有些是由我创造的。
笛卡尔是在“我”这个观念的旁边发现了“上帝”的观念的。
这⾥,观念有实体的意义。
观念本⾝肯定了⾃⼰的存在,观念就是存在于思想中的实物。
他是这样论证的,第⼀,我有⼀个⾄善的观念,这个观念只能来⾃⼀个完美的存在,就是上帝;第⼆,我不是⾄善的,⼜没有⾄善的⾃⾝,⽽我却有⾄善的观念,那么有这个⾄善观念的“我”显然是来⾃上帝的创造;第三,存在者必有原因,⾄善者不能产⽣于不完满的存在,所以上帝的观念存在的原因必不来⾃于我,这个观念必然是上帝置于我⼼中的“天赋观念”,所以上帝存在;第四,⾄善的观念其本⾝就蕴涵了存在,正如三⾓形蕴涵了三内⾓之和等于⼆直⾓⼀样。
笛卡尔的哲学思考:《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的存在与思维

笛卡尔的哲学思考:《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的存在与思维概览在哲学史上,笛卡尔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数学家。
他以其著作《第一哲学沉思集》(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而闻名于世。
这部作品是一本系统阐述笛卡尔哲学思想的篇章,主要探讨了存在与思维的关系。
本文将深入解析《第一哲学沉思集》中所涵盖的关键概念、论证内容以及对后世哲学产生的影响。
1. 存在与思维的起点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笛卡尔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我如何能够确定我所接触到的事物是否真实存在?” 这个问题引发了他对认知过程和真理搜索的深入探究。
笛卡尔认为唯一可以被确定存在的是“我”,即自己从事思考活动时所意识到的“我”。
他通过推导和怀疑来达到这个结论,并提出了著名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
2. 心灵-物质二元论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笛卡尔进一步探索了心灵和物质之间的关系。
他提出了心灵-物质二元论,认为人类有两个本质属性:思维和扩展(即空间存在)。
笛卡尔主张心灵和身体是不同的实体,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这种观点在他后来阐述的“荷马抱石”实验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支持。
3. 上帝的存在与真理保证为了确保自己的推理是可靠且真实的,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笛卡尔引入了上帝作为保证真理的存在。
笛卡尔认为上帝是无限完美之物,并且无法将虚构与真实混淆。
因此,只要我们以善意去使用我们所拥有的原则和判断力,就能确保我们所得到的结论是正确且可信的。
4. 影响力与争议《第一哲学沉思集》对后世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提出了现代哲学史上许多重要问题和概念,并对认识论、科学方法论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笛卡尔的理论也遭到了一些批评和质疑。
有人认为他基于自我意识的存在作为起点是脆弱和有限的,也有人对他关于心灵和物质二元论的观点提出了异议。
结语《第一哲学沉思集》是笛卡尔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通过探讨存在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笛卡尔引发了无数哲学问题,并对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笛卡尔心物二元论

笛卡尔心物二元论
【心物二元论】亦称“精物二元论”。
法国笛卡尔把心灵(精神)和物质看成互不相干、各自独立、平行存在的本体论学说。
一方面,他认为“我”是一个思想的无形体,把自我或心灵看成可脱离身体、脱离客观世界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
另一方面,又在上帝的保证下,承认物质实体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是一种有形体而无思想的东西。
还认为就人来说,灵魂和肉体是互不相干、各自独立存在的,精神和物质、心灵和身体都是由上帝派生的,只有上帝才是绝对独立存在的实体。
从辩证形而上学角度来说,无论是心还是物,都属于具象性概念,必须将其抽象为形而上学概念,才能成为哲学的专业用语。
从心物二元论的理论构成分析,所谓心,即为人的主体性因素;而所谓物,即为对象事物的客体性因素。
因此,所谓心物二元论,本质上就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二元论问题。
从哲学上来说,人与物之间的主客体关系,主要表现为认知和实践两种关系。
从辩证形而上学的理论构造来说,人的主体性存在和对象的客体性存在,都是一个独立自存的个体。
如上图所示。
这两者之间发生的逻辑辩证,是主体性论域与客体性论域之间发生的交叉关系。
在交叉关系上,形成其他四种外延关系和四种性质命题判断。
通过主客体的逻辑辩证,最终形成两者之间的统一共存关系。
自我意识、心身关系、人与机器试论笛卡尔的心灵哲学思想

笛卡尔的怀疑论:探索真理的起点与意义
面对笛卡尔的怀疑论,我们不妨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开始思考。在追求知 识和真理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应该抱有怀疑的态度?如何运用怀疑论来提高自己 的认知能力?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怀疑并不等于否定一切,而是要在不断质 疑和反思中寻求真理。其次,我们要学会区分知识和意见。尽管我们可以通过感 官获得大量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并不一定都是真实的。
笛卡尔的怀疑论:探索真理的起点与意义
笛卡尔出生于1596年,他的一生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所带来的思想变 革。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我思故我在”的哲学观点,从而将 怀疑论推向了极致。他主张通过普遍的怀疑来达到无可置疑的真理,这一思想对 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笛卡尔的怀疑论:探索真理的起点与意义
四、结论
四、结论
综上所述,宗教、艺术与哲学作为人的心灵世界的重要文化形式,对于人类 社会和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这些文化形式在人的心灵世界中各自 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为人们提供信仰、灵感与智慧。正是由于这些文化形式的丰 富与多样,才使得人的心灵世界更加充实与多彩。
四、结论
在人类社会和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宗教、艺术与哲学始终相互交织、相互影 响。它们的共同作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精神的寄托与慰藉,还为人们在生活中寻 找到了更多的意义与价值。正是这种紧密的关联与互动,使得人的心灵世界得以 不断拓展与深化。
结论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笛卡尔心灵哲学思想的三个核心要素:自我意 识、心身关系和人与机器。他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仅体现了他对人类思维和存在 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哲学和科学领域的独到见解。
结论
首先,笛卡尔的自我意识论提醒我们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他认为自我意 识是人类智慧的源头,通过它可以认识自己和世界。这启示我们要重视自我意识 的培育和发展,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笛卡尔心身二元论的认识和启示

笛卡尔心身二元论是古希腊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一种哲学原则,将肉体和心灵看做是彼此不同的实体,但又充当相互作用的部分。
这种观点在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并给人们了一些宝贵的启示。
首先,笛卡尔心身二元论强调了人类内在的重要性和独立性。
笛卡尔认为,心灵和肉体是两个不同的实体,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肉体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它是由肉体的物质特性决定的。
心灵则是人的心灵活动的表现,它往往处于对外界社会现实的反抗、质疑或拒绝之中。
心灵活动强调以内在品质斗争群众的整体性,但这种整体性却是建立在强烈的个性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基础上的。
其次,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也提出了一个解决人类困境的方法。
他提倡人们追求肉体和心灵之间的和谐统一,而这一点对于今天这个社会来说更为重要。
笛卡尔主张,人们需要同时追求肉体和精神的和谐发展,因为这种和谐统一也会鼓励肉体和精神有良好的互动,有利于人们在实现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和个人价值。
最后,笛卡尔心身二元论的精神也激励我们对未来有更崭新的期待。
它教导人们既要尊重肉体,又要发展精神。
当我们意识到一个人既受到肉体而又受到精神的影响,并且能够恰当的发展物质的精神的同时,自身就可以成为和谐的整体,从而产生更大的价值,不仅仅给自己带来成就,还给社会带来更多。
总之,笛卡尔心身二元论为人类提出了有价值的哲学原则,激励我们在物质和精神追求之间做出平衡。
希望人类能够不断发展精神,发展物质,做出适当的妥协,用自我整体的力量缔造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实现人类理想的完整和实现。
马里翁关于笛卡尔哲学的三部曲笛卡尔的灰色本体论

马里翁关于笛卡尔哲学的三部曲笛卡尔的灰色本体论马里翁的哲学思想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他的三部曲《笛卡尔的灰色本体论》是其研究的核心。
本文将从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出发,探讨马里翁对笛卡尔哲学的解读和评价。
一、笛卡尔的哲学思想笛卡尔是17世纪欧洲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被称为“现代哲学之父”。
笛卡尔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怀疑主义,二是解析几何学。
怀疑主义是笛卡尔哲学的基础,他认为人类无法直接认识事物的本质,只能通过怀疑和推理来逐步接近真理。
解析几何学则是笛卡尔在数学领域的贡献,他提出了一种基于代数原理的几何学方法,奠定了现代几何学的基础。
二、马里翁对笛卡尔哲学的解读马里翁认为,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灰色本体论、心灵哲学和伦理学。
其中,灰色本体论是笛卡尔哲学的核心,它主要探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方法。
在灰色本体论中,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思想,认为只有通过思考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一思想成为了后来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之一。
笛卡尔还提出了“实体即虚空”的观点,认为物质世界只是虚幻的存在,真正存在的是精神世界。
这一观点对于后来的唯心主义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里翁认为,笛卡尔的心灵哲学也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心灵哲学中,笛卡尔探讨了人类思维的本质和功能。
他认为人类的思维是由两部分组成的:意识和潜意识。
意识是人类思维的高级阶段,它能够意识到外部世界的存在;而潜意识则是人类思维的基础阶段,它主要负责处理感官信息和内部情感。
这一观点对于后来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里翁还对笛卡尔的伦理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认为,笛卡尔在伦理学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自由意志的强调上。
他认为人类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并且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这一观点对于后来的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结论马里翁对笛卡尔哲学的解读非常深入和详细,他从不同的角度对笛卡尔的思想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谈谈我所认识的“我思故我在”

谈谈我所认识的“我思故我在”管理学院08513279 唐高阳摘要:“我思故我在”,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炉。
体现在感性的我不是自由的我,能思考的“我”才是自由的我,能思考的自由的“我”即是具有人格的我,具有人格的我才能相互平等尊重,才能推翻一切外部的权威及其所带来的统治的权利,所以每一个“我思”的我是真理的主体。
关键词:我思故我在影响认识怀疑“我思故我在”,我第一次对这句话有印象是在它出现在我眼前的那刻就深深的烙在我脑海中。
其实那时的自己根本这句话到底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可是直觉告诉我,这句话肯定不简单。
当我后来知道这是笛卡尔最重要的思想的时候,我就慢慢的去了解这句话真正的含义。
笛卡尔的哲学思想——我思故我在。
笛卡儿(Rene Descartes,1596.3.31-1650.2.11),他的哲学思想自成体系,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炉,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现代哲学之父”,他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同时,他又是一位勇于探索的科学家,他所建立的解析几何在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笛卡儿堪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笛卡儿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
他认为,所有物质的东西,都是为同一机械规律所支配的机器,甚至人体也是如此。
同时他又认为,除了机械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精神世界存在,这种二元论的观点后来成了欧洲人的根本思想方法。
最著名的思想就是"我思故我在"。
意思是:“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
笛卡儿的怀疑不是对某些具体事物、具体原理的怀疑,而是对人类、对世界、对上帝的绝对的怀疑。
从这个绝对的怀疑,笛卡儿要引导出不容置疑的哲学的原则。
笛卡尔的关于心灵哲学的思想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概括:自我意识、心身关系、人与机器。
意识与物质的哲学争论

意识与物质的哲学争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一直是哲学界关注的焦点,也是科学界争论颇多的话题。
在人类思维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意识和物质的解释和理解也有不同的观点。
本文将从哲学角度探讨意识与物质之间的争论,从不同学派和观点展开论述,并对其对科学与生活的影响进行分析。
主体一、心灵哲学心灵哲学是意识与物质争论中最重要的一派,其核心观点是意识是具有独立存在性的实体,与物质存在分离。
笛卡尔是这一学派最著名的代表。
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即通过思考来证明自己存在,而意识即为思维的表现,与身体物质不可或缺。
他提出了身心二元论,认为人由可见的身体和不可见的心组成。
后来的启蒙思想家伽利略、康德等也对此观点进行了发展。
伽利略通过自己天文学研究认为,宇宙运行规律中存在着无可否认的精确性和智慧性,必须由一个有智慧和能力的力量所支配,而这个能力应该被称为上帝或者神明。
康德则提出了”先天知识”这一概念,主张意识具有一些先验的概念和原则,这些原则使我们能够认识到世界的外部。
二、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另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在意识与物质争论中主张物质决定意识。
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马克思主张“存在决定意识”,认为人类社会形态以及社会内部各个因素都是特定生产力状况下发展的结果。
另外还有休谟、斯宾诺莎等众多唯物主义哲学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休谟认为所有知识都来源于经验并建立在感觉基础上,没有任何先于感觉经验而独立存在的道理或原理。
三、现代科学观点现代科学方法对意识和物质关系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给出了一些解释。
神经科学通过实验证明了大脑与意识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意识修正模型则将人类意识解释成大脑内部信息处理产生的结果。
量子物理学领域也有科学家提出量子意识观点,即认为微观粒子在量子态下可以被解读为意识体验。
影响与应用意识与物质哲学争论对于科学研究和生活都有深远影响。
首先,在科学研究中,对于关于人类智慧、情感、自我等方面问题的探索需要考虑到意识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笛卡尔的哲学思想

笛卡尔的哲学思想笛卡尔的哲学思想笛卡尔(1596—1650),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先驱,是理性哲学的开启者。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
笛卡尔是欧洲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
被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是西方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是理性主义和二元论的奠基人,与培根并称为近代哲学之父,在西方影响深远。
在笛卡尔哲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命题就是“我思故我在”,也是近代哲学开启的标志,所以对这个命题含义的把握不仅对于笛卡尔思想的理解而且对于近代西方哲学的理解都有重要的意义。
笛卡尔被广泛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他第一个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
哲学上,笛卡儿是一个二元论者以及理性主义者。
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创立了“欧陆理性主义”哲学。
一、笛卡尔生平与著作笛卡尔1596年3月21日生于法国都兰城。
少年时期在欧洲著名的拉弗莱希耶稣会学院读书,打下了牢固的数学基础和天文学基础。
1613年进入波瓦蒂埃大学,1616年毕业,获得法律学学位。
由于家庭富有,不需要他开业作律师,同时由于他对经院哲学和神学的反感,从1618年起他离开法国游历欧洲各国,先后到过荷兰、丹麦、德国、瑞士和意大利等国。
1618年他结识了物理学家伊萨克·毕克曼。
在毕克曼的鼓励下,笛卡尔开始从事理论数学的研究,这对他后来建立解析几何学产生很大影响。
1620年笛卡尔在游历德国时,产生了把自然科学各学科相互协调起来的思想。
1625年笛卡尔回到法国,开始致力于科学研究活动。
为了获得良好的条件,1628年起到社会比较安定,思想比较自由的荷兰定居。
此后他除去法国进行几次短暂的访问外,直到1649年没有离开荷兰。
在荷兰他完成了多部著名著作,如1629年--1633年写了《论世界》,1641年出版了《形而上学的沉思》,1644年又出版了《哲学原理》等。
笛卡尔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笛卡尔的哲学思想是什么笛卡尔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那么笛卡尔的哲学思想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希望对你有帮助!笛卡尔的哲学思想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影响了一代人,他是资产阶级哲学的开创者之一,他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
这对日后的哲学领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其实总结起来的话,那就是笛卡尔的哲学思想主要有这样的几个。
第一:科学要为人类服务。
笛卡尔认为,任何的科学都应该是对人有好处的,所有的科学都应该让人更好地掌握自然。
第二:怀疑一切,笛卡尔对外面的一切都是很怀疑的,笛卡尔认为我们所有的观点都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感受,而感受是会欺骗大家的,因此笛卡尔提出了怀疑一切这样的哲学观点。
在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当中,最重要的还是这一点: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认为人只有存在思想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当自己在思考的时候,自己就是存在的,而当自己有一天不再思考的时候,自己就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
笛卡尔一直在怀疑,他可以怀疑任何的东西的存在,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怀疑过本身的存在。
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对今天的哲学领域还是有一定的影响,还是有很多的哲学学者在研究他的思想。
笛卡尔的生平故事介绍笛卡尔是1596年出生的法国人,他的父亲是议会的会员,而他也算是出生在一个贵族的家庭。
笛卡尔的故事就开始于幸福的氛围当中,他有一个好的家庭背景,父亲的社会地位也比较高,因此年少的笛卡尔几乎没有任何的烦恼。
他享受的是贵族一般的豪华生活,如果非要说年少的笛卡尔有什么烦恼的话,那就是笛卡尔从小就身体虚弱,他在年幼的时候经常生病。
在笛卡尔年幼的时候,陪伴他的主要还是他的保姆,他的母亲也早就离开人世了。
笛卡尔在年幼的时候总是抱有很丰富的好奇心。
正是因为这种好奇心,笛卡尔在八岁那年就已经成为知名的神童了。
八岁那年笛卡尔接受教育,因为笛卡尔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因此他经常是一个人躺在床上休息。
笛卡尔总是喜欢抱着一本书在床上思考。
1612年的时候,笛卡尔成为法学院的学生,四年之后笛卡尔获得了博士的学位。
笛卡尔哲学原理

笛卡尔哲学原理笛卡尔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他被誉为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哲学原理对于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思想贯穿于认识论、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等多个领域。
在笛卡尔的哲学体系中,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观点,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我思故我在”和“心灵-身体二元论”。
首先,笛卡尔提出的“我思故我在”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之一。
在他的《第一哲学沉思》中,笛卡尔通过怀疑一切来寻求确定的知识,最终得出了这一结论。
他认为,即使一切都可能是虚假的,但思考的存在却是不容置疑的。
因为只有思考者才能怀疑,所以“我思故我在”成为了他确定存在的唯一真理。
这一理论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认识论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其次,笛卡尔的心灵-身体二元论也是他的重要哲学原理之一。
他认为,人的本质是精神和物质的二元结构,精神属于思维和意识,而物质则是外部世界的物质形态。
他坚持认为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实体,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
这一理论对后来的哲学和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引发了许多关于心灵和身体关系的争论。
此外,笛卡尔的方法论也是他哲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主张用怀疑的态度来对待一切,只有通过怀疑才能找到确定的知识。
他提出了“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即通过分解问题来寻求答案,然后再将各个部分综合起来。
这一方法论对于后世的科学哲学和方法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总的来说,笛卡尔的哲学原理在现代哲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他的“我思故我在”、“心灵-身体二元论”和方法论等思想,不仅对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哲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通过对笛卡尔哲学原理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哲学的发展脉络,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因此,笛卡尔的哲学原理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当代意义,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方式都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心灵的映像:笛卡尔的世界观与人生哲学

2
重视自由
笛卡尔认为人类的自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价值,他认为自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基础,没有自由就没有真正的人性。在他的观点中,人类必须能够自由地思考和表达,而且这种自由应该得到保护和尊重。
3
求真
笛卡尔主张追求真理和知识,他认为真理是唯一不变的东西,可以通过思考和推理来获得。在他的观点中,只有通过寻求真理,才能使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更加完美,才能真正地了解和认识世界。
2
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著名名言“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表达了他的哲学思想,即人类知识的基础是思考和存在。他认为,即使所有的知识和信仰都被怀疑和推翻,作为一个思考的主体,人类的存在是不可否定的。这种思想为后来的现代哲学和心理学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3
心灵-物质二元论
5
第一章
笛卡尔科学方面的成就
几何学
物理学
其他方面
1
几何学
笛卡尔被认为是现代几何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代数几何方法使得几何问题能够被转化为代数问题,从而推动了几何学和代数学的融合。他的代数几何方法最早体现在他的《几何学》一书中,这本书是他最重要的科学著作之一。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坐标系的概念,将几何对象转化为代数表达式,从而可以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这后来的解析几何奠定了基础
1
机械论
笛卡尔认为,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的身体都可以被比作一个精密的机器,而且人类的身体是物质的、可量化的物体,能够被科学方法研究和理解。他主张用数学和机械的方法研究自然界,通过对自然界的分析和理解,找出其运行的规律性和秩序性。
2
形而上学
在笛卡尔看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物质,一种是物质,一种是思想。他认为思想和意识是独立于物质的存在,人类思想的纯粹性是由于思想是独立于物质的存在,是不受物质限制的。这种观点被称为心灵-物质二元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意识、心身关系、人与机器——试论笛卡尔的心灵哲学思想关键词:心灵哲学;自我意识;心身关系;人与机器容提要:本文从自我意识、心身关系、人与机器等三个方面论述了笛卡尔心灵哲学的主要观点,剖析了其理论涵、哲学意义,以及对后来西方心灵哲学的影响,并试图从当代心灵哲学的观点对笛卡尔的心灵哲学思想作出评价。
一般认为,现代西方心灵哲学是从笛卡尔开始的。
从那时起,尤其近三四十年,在神经生理学、脑科学、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哲学等研究成果的推动下,心灵哲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西方哲学中最具活力、最富挑战性的学科之一。
不过,西方心灵哲学的发展并未使作为其源头的笛卡尔哲学失去魅力,因为当今西方心灵哲学所讨论的许多问题(当然不是全部问题),在原则上并没有超出笛卡尔所考虑的围,或者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笛卡尔的观点的基础上衍生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进一步考察笛卡尔的思想,探讨它的现代意义和可能提供的启示,对于加深对西方心灵哲学的理解,并不是多余之举。
本文即以此为目的,就笛卡尔心灵哲学的几个主要概念和观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我思”为了追求真正的科学知识,笛卡尔依据数学的“公理+演绎”模式建立他的哲学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我思”是演绎的初始命题或“第一原理”,是一切哲学证明所依据的最基本事实和起点。
在他看来,“我思”具有直觉的确实性,是“清楚”、“明白”、不容置疑的真理。
他从“我思”推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并进而论证了心灵、物质和上帝的存在及性质的系统的形而上学。
笛卡尔从“我思”(Je pense)到“我在”(Je suis)的存在论推理受到普遍的质疑。
其中一个观点是,这个推理的前提“我思”已经将“我”的“在”暗含于其中,因此从“我思”到“我在”的推理是分析的,它对“我在”没有提供超出“我思”的新证据,因而不能满足形上证明的需要。
虽然由“我思”推出“我在”的合法性是有问题的,但如果抛开“我思”中暗含的“我”不论,即清除“我思”中“我”这个可疑的成分,“思”的“出现”或“存在”却是千真万确的。
在此意义上,“思”才是“我思”唯一合法的(不可怀疑的)本质容,才是笛卡尔哲学中真正值得注意的东西。
这一点对于不以构建存在论体系为目的的心灵哲学尤其重要。
那么,笛卡尔所说的“思”是指什么呢?这里不能仅就字面意思将其理解为抽象的“思想”或“思维”。
因为当笛卡尔将“我思”作为体系的原始命题的时候,“思”指的是能够依此对心灵(我)的存在作出肯定的各种精神活动,它既包括抽象的“思维”或“理智”,也包括感觉、情感、想象和意欲等。
换言之,它是普遍意义上的“思”或“意识”。
他说,一个“思想的东西”就是一个“在怀疑、在理解、(在构想)、在肯定、在否定、在意愿、在拒绝的东西,也是在想象和感觉的东西”。
[①]他还将各种具体的精神活动称作“思”的不同“方式”或“样态”。
也就是说,在笛卡尔那里,“思”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它是各种“意识”活动的总称。
在迄今为止的西方心灵哲学中,对于“意识”(consciousness)的看法充满了分歧和争论,但那些分歧和争论主要集中在意识的特性及其与物理事件的关系上,而将它作为知、情、意各种心理和精神活动的总和(可以将“非意识”和“下意识”看作其特例)则是一个普遍共识。
在这一点上,笛卡尔的“思”与当代心灵哲学的“意识”概念是相当一致的。
就“我思”而言,如果剔除其中“我”的存在论意味,而把“我”作为对“思”的某种“规定”来考虑,那么“我思”的真正含义是“自我意识”。
用笛卡尔的话说,就是“在我们之,以致我们直接意识到的一切东西。
”[②]这里,笛卡尔实际上对“自我意识”的两个基本特性作了规定,在其他场合他也始终坚持了这个规定,即“自我意识”是“在的”、“直接的”。
说它是“在的”,是因为它完全是心灵部的活动,它只与心灵本身相关;说它是“直接的”,是因为它将虽然是“思之后果”、但与意识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一切东西(比如由意志引起的身体运动等)排除在外了。
[③]由于“自我意识”的这种“在性”和“直接性”,笛卡尔认为与其他事物相比,“思”是最容易被认识的,因为它就在我们部,是我们的直接对象。
他的这一观点和乐观态度对后来心灵哲学的研究取向造成了很大影响,使诉诸省成为一个重要的方法选择,并为近代以来西方心灵哲学中的省主义(introspectionism)原则奠定了基础。
省主义在19世纪末特(W. Wundt)的省心理学那里达到了顶峰,而后在行为主义的冲击下衰落。
但省主义的思想原则并未就此偃息,而是仍以这样那样的形式顽强表现出来,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取向。
就此而言,笛卡尔的“自我意识”概念对西方心灵哲学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
根据上述,当笛卡尔从“我思”出发构建他的哲学体系时,他实际上将“思”或“自我意识”当成了哲学的绝对根据,并由此凸显了他的心灵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即“自我意识”被置于首要和核心的地位,成为各种心灵概念、以及包括存在论在的其他一切讨论的基础和前提。
这一特点至少可以从笛卡尔的以下三个观点看。
首先,“思”是通过对一切事物(知识)的普遍怀疑并彻底排除一切错误和虚假后留下的唯一可靠的“剩余”。
世界上一切东西都可能是假的,只有“思”的“存在”和“绝对性”不能是假的。
因此,对于人类知识,一切真实的东西归根结底都依赖于“思”,“思”由此获得了的“纯粹”和“本原”的意义,并构成了一切知识真实性的基础。
[④]其次,在研究的顺序上,“属性”在“实体”之先,“思”在“存在”之先。
作为形而上学家,笛卡尔不否认心灵实体的存在,但他反对形而上学的独断。
他认为心灵实体的存在不是我们“直接”认识到的,而是从它的属性“思”“推”出来的。
他的这个论断依据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一个传统观点,即属性依附于实体,不能离开实体而存在。
因此,他认为,如果“思”(属性)存在,就可以从它与实体的关系推出它所依附的“心灵”实体也存在,进而还可以推出其他实体的存在。
于是,在笛卡尔那里,“思”成为一切存在论的起点,成为与心灵实体有关的一切知识的起点。
最后,与以上观点相联系,笛卡尔明确将“思”看作心灵的本质。
他说:“正因为我确实知道我存在,而同时除了我是一个思想的东西,我又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必然属于我的本性或本质,所以我恰当地断言,我的本质只在于如下事实:我是一个思想的东西,或我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或本性就是思想。
”笛卡尔的这一论断是总结性的,它在理论上的直接后果,就是心灵实体的“虚无化”:除了存在的空洞规定外,心灵实体没有任何与“思”不同的容和本质,它完全变成了与“思”二而一的东西,甚至其“存在”也是由“思”决定的,“思”的停止意味着“心灵”的消灭。
对于“心灵”与“思”的这种“同一”或心灵实体的“虚无化”,哲学家们早就提出了反驳。
霍布斯称这是将一物与该物的功能混淆了,就如同说“散步这个东西去散步”一样荒谬可笑,他进而主用物质来说明心灵实体。
笛卡尔为自己的观点作了辩解,他承认他有时将“思”与“心灵实体”当成一回事,但声称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用“最抽象的词语”剥除一切不属于心灵实体的东西。
不论怎样,在笛卡尔的论述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将“心灵”还原为“思”或“意识”的明显倾向。
在他那里,关于心灵的一切讨论实际上只是关于“思”的讨论,是对“思”的解释和说明,在此围,心灵实体的作用是无足轻重的。
我们或许可以把它比做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容器”,各种意识在这个“容器”中出没、表演和变化,而我们即使不用这个“容器”概念,同样可以对它的容进行“描述”。
于是,在西方心灵哲学的历史上,笛卡尔开创了一条与亚里士多德以来以实体为中心不同的研究路向,它的主要方法不是形而上学的证明或规定,而是对精神现象的自然描述。
心身二元论与“心身结合”当谈到笛卡尔对近、现代西方心灵哲学的影响,人们一般都首推他的心身二元论,认为唯此才使他成为近、现代心灵哲学的开创者。
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
在近代以前的西方哲学中,关于心灵的研究并不是新题目,也出现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等名闻遐尔的哲学大师,然而,只是当笛卡尔系统地提出了心身二元论,才将心身关系问题尖锐地摆在了哲学面前,成为从那时起西方心灵哲学关注的最主要问题。
尽管近些年来心灵哲学广泛借鉴了计算机科学、脑科学、神经生理学、语言哲学、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将对精神现象的研究推进到细胞、原子、电子乃至更小粒子的微观层面,但它所讨论的问题几乎全部是围绕心身关系展开的,心身关系成为当今西方心灵哲学的主导话语。
正因如此,我们把笛卡尔看成是现代西方心灵哲学的真正奠基者,看成是完成了西方心灵哲学从前现代向现代转变的关键人物。
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表现为两个层面。
一是实体的层面,即心灵实体与物质实体(身体)的对立;一是性质或属性的层面,即心灵的属性“思”与物质的属性“广延”的对立。
他认为,无论在哪一个层面,对立的各方都不能还原为另一方。
这是二元论的基本含义。
也就是说,心灵实体与物质实体、“思”与“广延”是绝对不相同的东西,各自都不能成为对方的根据和解释。
不过,这两个层面在笛卡尔心灵哲学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根据上节所说,因为实体的存在是从属性“推”出来的,除了它们的属性外,我们对实体一无所知,所以实体―实体的二元论完全依赖于属性―属性的二元论,依赖于后者的性质和说明。
于是,在笛卡尔那里,实体―实体的二元论只有存在象征的意义,没有实质叙事的意义;或者说,它只是一个二元维度的符号,而它的实质涵是以属性―属性的二元论体现的。
论证心身二元论是笛卡尔心灵哲学的主要目的。
他多次说过,他将主要精力用于证明心身的绝对区别上。
他的证明依赖于“思”和“广延”之间绝对的不可还原性。
在此,他提出了一个命题,即“只要能清楚、明白地理解一物而无需涉及另一物,就足以确定该物与另一物是不同的”。
这个命题是笛卡尔证明心身二元论的基本根据和标准,我们可以称之为笛卡尔的“差别性法则”。
他认为,既然我们能不借身体的概念而理解心灵是一个思维而没有广延的东西,也能不借心灵的概念而理解身体是一个广延而不能思维的东西,而且这种理解是“清楚、明白”的,那么就可以充分证明,心灵与身体是完全有别的两种东西,任何一个都可以不依赖另一个而存在。
他还依此作出了灵魂不随身体的毁灭(特定物质结构的瓦解)而消失,因而灵魂不灭的结论。
笛卡尔的证明依赖于“差别性法则”,但这个法则本身就是含糊的,并没有逻辑的严密性。
首先,这里的“清楚”、“明白”的标准就是不明确的:何种理解才是“清楚”、“明白”的?直觉的理解,演绎的理解,还是经验的理解?其次,这种理解居于那个层面? 现象的层面还是本质的层面?如果是现象的层面,那么能将它作为根本差别的根据吗?最后,这种差别的围有多大,是局部的还是全体的?如果是局部的,它是否具有整体的有效性?此外还可以提出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