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新解
桃花源记翻译及赏析
桃花源记翻译及赏析《桃花源记》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下面是yjbys小编和大家分享的桃花源记翻译及赏析,更多内容请关注文学网名著阅读栏目。
桃花源记翻译及赏析篇1桃花源记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
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
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
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
《桃花源记》的文本解读新视角
《桃花源记》的文本解读新视角《桃花源记》是一篇描述桃花源的故事,早在15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就有人写过传奇中的桃花源。
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到,一位渔夫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美丽宁静的桃花源。
从而展开了对桃花源的一番探索,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
义理的共识和区别的距离都是官场、官员的变故和残暴。
村民过上了宁静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感觉很温馨,很慰藉,让人心情很舒畅,思想很轻松。
可以从宗教观念的角度来解读《桃花源记》。
其实在《桃花源记》中,隐含着对宗教和信仰的思考。
故事中的桃花源是一个被隐匿的地方,居民们以宁静和“忍辱偷生”的态度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他们不向外界宣传,也不受外界干扰,形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社会群体。
这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宇宙、山川、草木、禽兽”和谐共存的自然信仰观。
在这种信仰观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心灵得以宁静。
值得注意的是,在桃花源中,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可以说《桃花源记》是一部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文学作品,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命、存在以及宇宙的理解和思考。
在社会伦理角度上,《桃花源记》可以被解读为一种对理想社会状态的思考。
在《桃花源记》中,桃花源被描述成一个没有政府、没有官员、没有纷争的地方。
居民们相互和睦,没有明争暗斗,形成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
这种状态可以被视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同时也是对理想社会的一种向往。
这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不仅仅是对社会伦理的一种强烈反思,也是对当时政治腐败的一种抨击,同时也是对人心本性的一种敬畏。
从人性角度来解读,《桃花源记》反映了作者对人性本质的思考。
在《桃花源记》中,作者通过对桃花源居民的描绘,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善良。
在这个理想的社会状态中,人们过着宁静、和睦、快乐的生活,每个人都真诚、朴实、善良。
这可以被视为对人性的一种理想化展示,也是一种对现实社会中人性堕落的反思。
在作者的笔下,人性是美好的,这也是作者对人性本质的一种积极肯定。
《桃花源记》的文本解读新视角
《桃花源记》的文本解读新视角《桃花源记》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
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陶潜的人偶然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他住在那里并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这篇散文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描写了一个理想的人间乐园,还在于暗示了对现实的反思。
1.环境意识角度:桃花源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在陶潜发现桃花源之前,他对于外界环境的失望和绝望都表达了出来。
这种环境意识角度的新解读使我们认识到,作者的创作目的也有可能是为了表达他对于社会的不满和对于宁静、回归自然的向往。
2.反逆意识角度:陶潜在文中被描述为一个反逆的人物,他天性喜欢追求自由、安静和独立。
他逃离了现实社会,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这一角度的解读可以看作是作者对于当时朝政的不满和对于个人自由的追求。
3.乌托邦意识角度:桃花源是一个完全理想化的乌托邦社会,其中不存在私有财产、奴隶制度和税收等社会问题。
这一角度的解读可以看作是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设想和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
通过对比现实社会与乌托邦社会的差异,作者试图唤起人们对于社会不公和人类困境的思考。
4.哲学思考角度:故事中的陶潜过着宁静、简朴的生活,他忘却了尘世的烦恼,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通过他的经历,作者思考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追求的价值。
这一角度的解读可以看作是作者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和对于人类内心追求的探索。
《桃花源记》文本解读的新视角可以从环境意识、反逆意识、乌托邦意识和哲学思考等方面展开,从中触发出对于社会问题、个体自由、理想社会和人生意义等深入的思考。
这些新视角的解读为我们重新审视这篇经典之作提供了全新的视野,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作者的意图和对于当时社会的批判和思考。
桃花源记原文与译文
桃花源记原文与译文桃花源记原文与译文《桃花源记》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桃花源记原文与译文,希望能帮到你!《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xíng),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qiān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jiàn)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jí)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作者介绍】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
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之一。
他的曾祖陶侃(kǎn)做过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一类的官,到陶渊明时,家境破落。
他自幼博览群书,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处在动乱社会,很难有所作为。
他喜爱山水,不慕荣利,为了养家,做过祭酒、参军等小官。
41岁时任彭泽令,仅80余天,以“不为五斗米折腰”为由离职,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直到去世。
著有《陶渊明集》。
桃花源记原文解释及赏析
桃花源记原文解释及赏析桃花源记原文解释及赏析《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
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
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
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桃花源记原文解释及赏析,欢迎阅读!【原文】桃花源记晋太元中[1],武陵人捕鱼为业[2],缘溪行[3],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4],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5];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7],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8];黄发垂髫[9],髫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10],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1],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12],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13],处处志之[14]。
及郡下[15],诣太守说如此[16]。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17],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18]。
未果,寻病终[19]。
后遂无问津者[20]。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陶渊明集》【注释】[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376—396)。
这里年代是假托的。
[2]武陵:郡名。
郡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县。
《桃花源记》几个注释的重新解析
《桃花源记》几个注释的重新解析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作历来受到世人的推崇,其散文代表作《桃花源记》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图景,给人以美好深刻的印象,物转星移,“世外桃源”一语,已成了中国人民天上人间理想境界的代名词存活在悠悠历史和欣欣现实之中。
更是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倍受教材编者的青睐,作为中学语文教材的基本篇目保留至今,可以说常读常新。
下面本人想就教学本课所产生的一点质疑,谈谈自己的看法。
《桃花源记》一文中有三处提到了“外人”分别是:①“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③“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文下给出的注释是:“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见江苏省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183页注释①)教参上给的译文分别是(见江苏省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上册)第338页和第339页):①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
②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③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儿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边的人说啊。
”笔者认为文中关于“外人”的注释对②、③两处来说应该是完全准确的,但对①句而言很明显有不妥之处。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外人”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1399页)对外人的解释有三个义项①指没有亲友关系的人。
②指某个范围或组织以外的人。
③指外国人。
很明显,在本文的语境中我们应选取第二个义项来解释“外人”这个词语的含义,即“指某个范围或组织外的人。
那么谁是“外人”,很明显,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外人”是相对而言的,在文中,渔人相对于桃花源内之人而言是不速之客,以前没有任何关系,也不是他们生活范围之内的人,自然是“外人”,那么,相对地桃花源中之人又何尝不是久居尘世的。
《桃花源记》原文注释及翻译
《桃花源记》原文注释及翻译《桃花源记》陶渊明(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2)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3)缤纷(4)。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5)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7)。
阡陌交通(8),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9),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10)答之。
便要(11)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12)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13)来此绝境(14),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15)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16)所闻,皆叹惋(17)。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18),处处志(19)之。
及郡下(20),诣(21)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22),遂(23)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24)往。
未果(25),寻(26)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释词】(1)陶渊明:东晋田园诗人。
(2)缘:沿着(3)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4)缤纷:繁多的样子。
(5)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6)俨然:整齐的样子。
(7)属:类。
(8)交通:交错相通。
(9)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来指老人。
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10)具:全都。
(11)要:通“邀”,邀请。
(12)咸:全都。
(13)邑人:同乡的人。
(14)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15)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16)具言:详细地说出。
(17)叹惋:感叹惊讶。
惋,惊讶、惊奇。
(18)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
扶,沿、顺着。
向,从前的、旧的。
桃花源记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桃花源记文言文原文和翻译,一起来看看。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xiá),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yí)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
余(yú)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白话译文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一个人以捕鱼为职业。
(有一天,他划着小船外出打鱼,)沿着小河往前走,忘了走了多远。
忽然遇上一片桃花林,小溪两岸几百步以内(全是桃树),中间没有别的树,绿草如茵,香气袭人,(风一吹来)桃花纷纷落下。
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
又往前划,想找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他找到)林子的尽头,(发现这里)有一座山,就是小河的源头,山脚下有个小洞,隐约好像有点光亮。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红尘繁杂离人世,愿得十里桃林避人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欢迎参阅。
内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关于国学经典的内容,请关注店铺国学栏目。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xíng),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qiān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jiàn)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jí)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字词解释:“要”通“邀”,邀请。
(便要还家)①之:忘路之远近(助词,的)渔人甚异之(代词,代渔人所看到的景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代词,这,代良田美池桑竹)具答之(代词,代村民)处处志之(代词,代沿途有特征的景物)闻之(代词,代这件事)②寻: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寻病终(时间名词,不久。
)③中:晋太元中(年间)中无杂树(中间)其中往来种作/村中闻有此人/此中人语云(里面)④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⑤闻:村中闻有此人(听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听到的事情)⑥舍:便舍船(舍弃)屋舍俨然(房舍)⑦作:其中往来种作(劳作)设酒杀鸡作食(做)⑧遂:遂于外人间隔(于是,就)遂迷后遂无问津者(终于)⑨其:欲穷其林(代词,这)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指桃花源)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代词,他们的)得其船(代词,他的)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代词,他,代渔人)①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古);交通运输(今)。
《桃花源记》的文本解读新视角
《桃花源记》的文本解读新视角《桃花源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描写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其宁静和美丽使人向往。
这个故事曾经被认为是一种遥远而幻想的理想,但如今我们可以从新的视角审视这个故事,探讨它与当下社会的关系,以及它在当代生活中的意义。
本文将从文本的叙事结构、主题和象征意义进行解读,《桃花源记》的新视角。
我们可以从叙事结构方面进行解读。
《桃花源记》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描绘了主人公去发现隐居在山中的桃花源的过程。
叙述者通过发现桃花源的经历,向读者展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这种叙述方式让读者产生了亲身经历的感受,加深了对桃花源的理解和向往。
在当今社会,我们可以将这种叙述方式视为一种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呼吁人们回归内心,追寻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精神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桃花源记》提醒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不要忘记对内心的关注和呵护,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
我们可以从主题方面进行解读。
《桃花源记》主题鲜明,以“桃花源”为主旨,表现了一种自然与人的和谐生活状态。
故事中桃花源的居民和环境和谐统一,自给自足,没有外来干扰。
这种状态描绘了人类向往的理想社会,也是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
在当代社会,人们普遍认为社会压力大,生活快节奏,很难找到真正的幸福感。
《桃花源记》以桃花源为主题,呼吁人们回归自然,追求简单生活,享受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这种主题在当今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要懂得放慢脚步,享受生活中的美好,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宁静。
我们可以从象征意义方面进行解读。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被描绘为一个完美的世外桃源,给人以一种理想化、憧憬的感觉。
桃花源象征着人们向往的幸福、和谐、宁静的生活状态。
而故事中主人公离开桃花源后向外传播这一消息,却遭到外界的嘲讽和不信任,派兵前去占领桃花源。
这一情节象征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于外界干扰和破坏的担忧。
在当今社会,我们可以将桃花源理解为一个象征,代表着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桃花源记》的文本解读新视角
《桃花源记》的文本解读新视角【摘要】《桃花源记》是一部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作者对理想乡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本文从新视角重新解读了桃花源的意义,揭示了其象征意义并分析了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解读和从社会文化角度探讨,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桃花源的内涵。
结论部分总结了新视角下的《桃花源记》的重要性,同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希望能够拓展对这部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为读者带来新的思考。
桃花源不仅仅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乡,更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桃花源记、文本解读、新视角、背景介绍、作者、意义、象征意义、现实生活、人物形象、社会文化、总结、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桃花源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重要短篇散文,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这篇散文最早见于唐代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中,后来由郭守敬编入《中山集》,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
背景介绍。
在《桃花源记》中,作者通过讲述一个偶然发现的桃花源,描绘了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幽静世外桃源,展示了人们向往自由安宁的心理愿望。
在乱世之中,这个桃花源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和向往,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通过描绘这个桃花源,作者对现实社会进行了一种隐喻和对比,呼吁人们向善向美,追求理想和真实的内心境界。
通过重新解读《桃花源记》,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更多的意义和价值观,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1.2 作者及作品简介《桃花源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家陶渊明所著的一篇散文,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陶渊明是东晋末年至南朝刘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和理学家,他以清新自然的文风和深邃的思想被后人称道。
《桃花源记》是他其中一篇代表作品,也被誉为闲适田园主义的杰作。
这篇散文讲述了一个渔夫的奇遇,他偶然发现了一个隐藏在山谷中的桃花源,那里的人们和世外桃源一样安乐祥和,与外界隔绝,完全与世隔绝的理想境界。
初二《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初二《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初二《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
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
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
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桃花源记》原文及译文注释
《桃花源记》原文及译文注释《桃花源记》原文及译文注释《桃花源记》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桃花源记》原文及译文注释,希望能帮到大家!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及注释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
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
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
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陶渊明《桃花源记》翻译及鉴赏
陶渊明《桃花源记》翻译及鉴赏《桃花源记》是由陶渊明所创作的,《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译文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
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
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桃花源记》译文与注释
《桃花源记》译文与注释《桃花源记》译文与注释《桃花源记》全文以一个普通的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打的情节贯串起来,最后又有名士去寻访桃花源,却再也未曾遇见此源。
下面是《桃花源记》译文与注释,一起来看看吧。
《桃花源记》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
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
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
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
《桃花源记》诗意赏析
《桃花源记》诗意赏析《桃花源记》诗意赏析《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及赏析,欢迎参考!桃花源记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源记》翻译及赏析
《桃花源记》翻译及赏析《桃花源记》翻译及赏析《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桃花源记》翻译及赏析,参考一下。
【作者介绍】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
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之一。
他的曾祖陶侃(kǎn)做过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一类的官,到陶渊明时,家境破落。
他自幼博览群书,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处在动乱社会,很难有所作为。
他喜爱山水,不慕荣利,为了养家,做过祭酒、参军等小官。
41岁时任彭泽令,仅80余天,以“不为五斗米折腰”为由离职,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直到去世。
著有《陶渊明集》。
陶诗约存120首,文10余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他热爱田园生活,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构思奇特,语言清新,质朴自然,个性鲜明,具有独特风格,对我国诗歌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
【解题】《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并记》的组成部分,写作年代大约是南朝宋永初二年(公元421),这时陶渊明已经57岁了。
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又由于他长期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记和诗内容一致,但重点和表现手法不同。
文章全用客观的记叙方法,虚构了一些人物和情节,而诗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源这个美好淳朴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以记叙为主,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
由于本文的创作,后来就用“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的地方,或与外界隔绝,脱离现实斗争的幻想境界。
在人类发展史上,“桃花源”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理想国度的蓝图之一。
【注评】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晋:这里指东晋(公元317──420年)。
桃花源记的诗意及解析
桃花源记的诗意及解析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桃花源记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诗背景: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了晋恭帝。
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
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原文:《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市一带。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
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行:前行,走。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
逢:遇到,碰见。
夹岸:溪流两岸。
杂:别的,其他的。
芳草鲜美:花草鲜嫩美丽。
芳:花;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桃花源记新解
桃花源记新解相信每个人都多多少少在《桃花源记》里面看到了自己梦想生活的影子,这篇美文小品着实清秀似水却又神韵无穷。
但是也却是因为它太美,人们却忽略了它更深层的意蕴和含义,就像人们往往忽略美女学者的成就而不止地称赞她的美貌一般,令人遗憾。
而《桃花源记》中被忽略的深层含义便是作者隐喻在美文中的政治意图。
“桃源”:古人政治理想的范本陶渊明所处的晋代,自秦统一天下已600余年。
在陶之前不是没有过政治家。
你看,贾谊是政治家,他的《过秦论》剖析暴秦之灭亡何等精辟,但汉武帝召见他时“不问苍生问鬼神”,仍旧穷兵黩武;诸葛亮是政治家,是智者的化身,但他用尽脑汁,也不过是为了帮刘备恢复汉家天下;曹操是政治家,雄才大略,横槊赋诗何其风光,但刚为曹家挣到一点江山底子,转瞬间就让司马氏篡权。
陶渊明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况且他的曾祖陶侃(就是成语“陶侃惜分阴”的那个陶侃),就是一个为晋王朝立有大功的政治家、军事家。
陶渊明曾多次出入权贵的幕府,但是他所处的政治环境实在是太黑暗了。
东晋王朝气数将尽,争权夺利,贪污腐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陶渊明曾四隐四出,因家里实在太穷,无力养活6个孩子,公元405年时他已42 岁,不得已便第五次出山,当了彭泽县令。
这更让他近距离看透了政治。
东晋从公元377年起实行“口税法”,即按人口收税,每人每年缴米三石。
但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纷纷隐瞒人口,国家收不到税,就抬高收税标准,每人五石。
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小民的负担更重,纷纷逃亡藏匿,国库更空。
陶渊明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大刀阔斧地搞改革。
陶渊明是个知识分子,骨子里是心忧国家,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年轻时他就曾一人仗剑游四方。
你看他的诗“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他绝不只是一个东篱采菊人。
所以鲁迅说陶渊明除了“静穆”之外,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一时彭泽县里削富济贫、充实国库的政改实验搞得轰轰烈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渔人”新解
为什么说“渔人”是“愚蠢”的呢?
第一,因为他入而又出。
魏晋时期,连年战乱,社会腐朽黑暗,官府暴政比秦时尤甚,百姓民不聊生。
世外桃源的境界是美好的,它宁静、平和、悠远、生活富足、民风淳朴。
面对如此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好的生活境界,凡夫俗子当然应该是求之不得,就连“刘子骥”这样的“高尚士”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想去都不能实现,“渔人”这个撞了大运的家伙却“停数日,辞去”。
从“辞去”可以想象到是他自己主动要求离开的,而且态度坚决。
他竟然不想留下来隐居村中,却要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受罪,实在是愚蠢透顶。
第二,因为他去而作记。
渔人既然要走,那你就走呗。
可他“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他竟然在回去的路上到处作了记号。
作记号的目的,当然是为了以后再来。
“世外桃源”是作者期待的悠悠历史与攘攘现实之间的一种理想境界,是作者幻想的饱受战乱之苦却对前途茫然无助的世人根本无法得到的生活境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境界,岂是你一个渔人想走就走,想来就来的?有此想法,就是愚蠢,有此做法,更是可笑。
因此,作者为这个狡猾的“渔人”设计了“遂迷,不复得路”的结局,既造成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气氛,更是对渔人痴心妄想给予的无情讽刺。
第三,是因为他言而无信。
做人应当以诚信为本,村中人对渔人是善良真诚的,他们主动地、毫无保留地向渔人介绍了隐居桃源五六百年的生活经历,热情诚恳地设宴款待他,对他没有提任何要求,只在分手送别之际希望他“不足为外人道也”。
他们既谦虚地表示他们的生活经历很平凡,不值得对外面的人夸耀,也用此委婉的语气诚恳地表明自己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
当此之际,渔人的承诺必定是“当然、当然”,“一定、一定”。
可是这个无耻的小人一出桃花源,立刻就“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不但“为外人道”了,弄得满城风雨,路人皆知,连远在南阳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他甚至还主动带上太守的一班人马“寻向所志”,差点儿把桃花源人宁静、平和、美好的生活彻底打破。
如此不守信用、违背诺言、出尔反尔的小人,在外柔内刚、志行高洁的陶渊明看来,是极其愚蠢的、可耻的、可恶的。
第四,因为他急而媚官。
有奇缘,遇奇人,本来是好事,偶尔忍不住了告诉亲朋好友或许可以谅解,可是“渔人”“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告诉太守,无非出于几个原因,一是把这事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显示自己经历的奇异,以期获得太守诸人的敬重;二是把这经历作为巴结太守、趋奉权贵的资本,以求名利双收。
因此他不仅“为外人道”了,而且还带人来“寻向所志”,当初“处处志之”,显然是早就存了出而复寻、邀功请赏的心思,其为人之奸诈、内心之险恶、媚官之心切,已昭然若揭了。
可他机关算尽太聪明,桃源佳境岂能被他这等愚人寻到,他与桃源人截然相反的丑陋言行只能是进一步衬托出其愚蠢罢了。
陶渊明为什么要设计出个“渔人”并含蓄委婉而又充分无情地嘲笑、讽刺他的“愚蠢”呢?
这与作者的生活、性格、思想是分不开的。
首先,桃花源是作者努力追求的理想化的生活境界,作者不愿让世人俗客打扰、破坏其境界的完美,凡是有意闯入桃花源且不能解其真善美者,当然是痴心妄想的“愚人”。
在作者看来,这种境界是普通人所追求不到的。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桃花源诗》中的这句话,用反问语气,就明确、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清高和对“渔人”这样的根本不懂得珍惜、追求这种融自然与精神于一体的美好生活境界的俗人的蔑视。
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希望自己能够进入那样的生活境界中去。
在作者看来,只有那些品质高尚的先贤圣达,才能引导自己达到理想的极境,找到精神的知音和净土。
像“渔人”这样的凡夫俗子,太守那样的官场政客肯定得不到,即使是刘子骥那样的高尚之士也难以觅得。
而贫穷的生活使自己时有“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的出仕之心,“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的为官之苦又使他产生归隐之意,在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现实生活中,作者感到即使是自己要想寻找到桃花源那样的生活境界也是艰难的。
因此从另一个侧面看,自己希望像那个渔人一样得到桃源胜境,又何尝不是愚蠢的呢?所以说“渔人”设计既是作者对世人俗客的嘲弄,在深层意义上也是对自己追求桃花源那种生活境界的自嘲。
其次,表明作者对“渔人”这样背信弃义、虚伪奸诈之徒的鄙视。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居》),不喜欢媚世求俗;与人交往讲究真诚,亲戚朋友知道他虽然家庭贫困,但爱喝酒,有时就备酒请他,他“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这样喝了酒走人连招呼也不打也不会生气的朋友,才是真朋友,彼此才谈得来,这些“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能与他一起读书、讨论问题的人才是值得互相敬重的;对不了解、有所求而接近自己的人他嗤之以鼻,时已为官的颜廷之,曾主动上门拜见他,并送给他一大笔钱,因为不了解他,不知其目的,陶渊明就不予理睬,后来彼此熟了,知道都是性情中人,才接受了他馈赠的“二万钱”,并把钱统统送到酒肆里去,预付饮酒之资,“稍就取酒”。
其直率真淳的性格,对“渔人”这样的名利之徒当然不屑一顾。
第三,在陶渊明的思想中,他最痛恨的就是阿附权贵之人。
他曾把“官场”比作“樊笼”,把为官时的自己比喻为“羁鸟”,以至于仅仅因为不愿见督邮就愤而辞官,并说我岂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可“渔人”竟为一己之私,不惜出卖热情招待自己的“村中人”,急急忙忙去告诉太守,并且为其带路,这种趋炎附势之徒,作者是最瞧不起的,所以作者毫不留情地借“渔人”之谐音嘲讽了求官媚俗之徒的“愚蠢”。
由此可见,《桃花源记》的主题不仅在于作者对没有压迫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社会理想的向往,而且直接通过对“渔人”的身份设计表达了作者对不守信用、虚伪奸诈、趋炎附势的市井媚俗之徒的强烈讽刺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