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专题专练系列:散文高频考点(附答案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考语文专题专练系列:散文高频考点

主题阐述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认为天地万物由“道”所派生出来的“美”,不依靠语言表现,四季变化的规律不依靠议论而显现,万事万物的道理也不依靠人们的说明而成立。虽然自然天地的“美”,“不言”“不议”“不说”,但带给我们的感悟却是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从《诗经》开始,人们就已习惯于表达各式各样的“美”,这种“表达”推动人类文学的不断向前发展。行至今天,作为独树一帜的专属“写景”类散文更是颇受青睐,读此类散文,不仅可以收获美“景”,还可以收获美“言”的表达技巧。所以,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这类文体总是“考官”们最热衷的选择。以2020年中考为例,湖北省宜昌市《花开缬晕》,山东省青岛市《大城小树》,江苏省徐州市《红朵百合》,贵州省遵义市《春风过处》,河北省《南瓜·茄子·小鸡》……这些文章不仅带领学生走进并认识自然角角落落的美,更启示了学生该如何去表达美。

考点通关引导

高频考点2 赏析、推荐、做批注

【考查方式】

(1)结合具体的内容,多角度赏析主题、表现手法等。

(2)从写作主旨、情感、启示等入手,对词、句、段进行批注。

(3)打通文本与自我,写相关的感悟或推荐,表达自我对生活的启示。

【典题回放】

1.(2020·四川泸州)标题“古榕酒香飘”中“酒香飘”三字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3分)

2.(2020·江苏南京)你学着“米豆”的批注①,给这里的“吁”写批注。(3分)

受“米豆”的批注②的启发,你对母亲种荔浦芋头的心理也作了推测。

批注如下:(3分)

3.(2020·上海)第(17)段写到:“他百感交集”。如果你是一个戏剧或电影的编导,请为他设计一段独白。[【独白:戏剧、电影中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的话。】](20字左右)(2分)

4. (2020·湖北宜昌)请根据前文提示,将第⑥段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

5. (2020·广东)某文学刊物《腾飞》设有“人间亲情”“山水游踪”“人生感悟”“古今论坛”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5分)

6.(2020·湖南衡阳)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为那些“超越个人功利”,有大善、大爱、大美的人点赞,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充一个类似的事例,要求写出人物的名字和相关优秀事迹。(2分)

【备考锦囊】

优秀的散文往往为人们的精神打开了一扇窗,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散文的“散”除了形式的多样化、无拘无束之外,还表现在表达内心情怀时的直截了当,尽“情”舒展。阅读此类作品,在品读赏析语言时,要结合文意和作者的情感,同时,要善于勾联,善于打通,既能走进文字、走近作者,又能走出来,走进自己的生活,用文中的信息启示自我,指导生活与实践。

一、赏析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独有的特点,作者借助这个特点完成对生活的艺术反映。赏析散文要在整体阅读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能提炼出文眼和线索,继而顺藤摸瓜,全面把握文章的思想与情感。掌握词语、句子、标题的赏析方法,对景物描写、写作手法、抒发情感等有深刻的认识,能够从内容上、结构上、表现力度上等多角度品析。

答题方法:(1)看文章标题,是否表明了写作对象,是否是文章线索或文章主题,是否承载着作者的情感;(2)看中心句,使用什么修辞手法,或句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抒发怎样的情感;(3)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表现手法等等。

二、批注

是对阅读内容的注解,是读者阅读时的自身感受,是阅读过程中由文本语言、主题思想、情感等产生的启示、感想、见解、疑问等,这种切身的思考有助于理解散文的“形”“神”特点。写批注时要注意描写与抒情相结合,心得与感受相结合,补充注解与相关联系相结合。视角上鲜明,要点突出,语言使用规范。

答题方法:(1)找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或表现手法;(2)找准表述对象,并对其特点作出准确判断;(3)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疏通,注意内容的延展性。

三、推荐

经由文本散发出来的信息,根据其关联性,想到与其相通的地方,以此促进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解题技巧】

解题格式一:从内容上,指明了……(写作对象特点);从表现手法上使用了……(修辞等);从结构上……(引起下文、铺垫、伏笔、承上启下等);从语言上……(修辞角度等),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本内容,进行赏析。

解题格式二:深入理解文本,聚焦共同点,打通与自我生活的联系。

【典例解析】

(2020·江苏南京)

惊叹,由“吁”到“芋”

冯杰

在我们北中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你就是把全部的龟片翻个底朝天,也找不到这个小小的“芋”字,文字比它本身走来得要更晚一些。

我开始把它的来历想象成一出乡村传奇:

最早,是在很远的一天,我们北中原的先民在田野或荒无人烟之地苦旅,忽然,看到了那种未曾见过的大叶子,于是,发出惊叹的语气词——“吁”!

再于是,这种植物就开始叫“芋”了。这就是它的来历。

当然,还得给汉宇戴上一笠遮雨的草帽。中国汉字有个规律,凡带草字头的,都是绿颜色的汉宇,能发芽的汉字,能种下的汉字。

这是我赋予这种植物诞生记的小引子,自然是禁不起推敲的。我只不过想用文宇把它打扮一下,好让芋穿着一面面大绿叶子出场而已。

芋因充满乡土情结而可入画。我是首先看到齐白石画的芋叶,其后,才看到真芋的。在一方小小的邮票上,那芋的肥大枝叶几乎延伸到方寸之外了。滴下的露水,正在深浅分明的墨叶上流淌。一边,还有两只歌唱秋风颂的蟋蟀。

初春,母亲常常会在集市上买些小芋头。大的煮热,让我们蘸着小碟子里的白糖吃。小的也不丢,留下来。我看到一小筐里放着一堆小芋头,一个个顶着绿芽。原来母亲要种。

竽头开始在院子里发芽,抽枝时还要随着培土。等到长大时,芋的风姿有点像陆地上生长的荷叶,大叶子在晚风中缓缓摇曳。有串门的人也“吁——”:“你们怎么种了一院子藕啊?”

中国的芋头可能要数广西荔浦芋头最大最好。据说过去都是“贡品”。母亲生前,我们全家坐在一起,看过那个关于刘墉的喜剧,荔浦芋头作为角色在里面出场过。那时,曾有黄昏里开心的笑声。

有一年,我随一个旅行团到过荔浦,专门在一个小火炉前买过一个,双手捧着,边上车边吃,干,面,掉粒,惹得一车人看我的贪相。别人告诉我,桂林那边也有卖的。

等到从桂林回中原,临上车时,想给母亲买个带回去,却怎么也见不到芋头那毛乎乎的影子了。

后来冬天,在北中原的小镇菜市场上,见到了这种荔浦芋头,是从南方运来的,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两个,让母亲尝尝。

母亲嫌太贵。

“不贵,芋头都是坐火车来的,那么远。”

母亲还用刀片削下几块,说留下来种种试试吧。她以为还会像过去在集市上买的小芋头呢,一个个都听她的话。

来年,荔浦芋头沉默,都没有发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