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傅蕴德1王锋正 2 李壬水3蔚欣4
1 、3包头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14030)
2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010021)
4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014032)
E-mail:;
来源:成思危主编,《第五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5月 ISBN 7-5073-2111-8
发布:经济科技撷英网
摘要:企业技术创新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在对与技术创新关联性较强的难点及其成因展开分析,把企业技术创新置于国际性创新环境中探析,对国内外的成功与失败经验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对策。最后简要回顾了中国技术创新的历程,呼吁全社会从全球性范围来关注企业技术创新。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难点对策
1傅蕴德,1965年6月生,男,四川成都人,化工工程师,内蒙古大学MBA,研究领域与方向:技术创新管理、经济科技政策与战略。2王锋正,1978年3月生,男,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博士,研究领域与方向:企业战略管理、技术创新管理、资源经济学。3李壬水,1963年4
月生,男,山西壶关人,工程师,研究领域:技术创新管理。4蔚欣,1968年2月生,女,山西忻州人,政工师,任职于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组织部,研究领域: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
创新是企业参与竞争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人类进步的永恒主题。新世纪的来临给企业的发展诸多现实挑战,企业应该着眼于技术创新的全球性形势,以积极的态度来关注技术创新。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创新是引发变化的发动机。今天的技术创新已从科学、技术和市场的关系变化,从企业、产业和学校、研究院所、政府的关系变化,从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联系和从全球性的角度上[1]展开研究和实践。对此,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探讨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和对策。
一.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及其成因分析
技术创新(Technological Innovation)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一般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等一系列活动。技术创新的实践与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国际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以及城市、产业、企业创新体系的构筑越来越受到人们和社会的关注,而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中最活跃的细胞和系统。随着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及资源跨国转移的进程,企业技术创新领域将出现“双赢”格局,各国企业在竞争中渗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创新,使人类社会的财富不断地丰裕,使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化,中国技术创新也将发生深刻的变革。
国内外技术创新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表明,技术创新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概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全社会营造创新环境来讲,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问题,需要节约利用社会创新资源,控制资源的浪费和衰竭。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熊彼特(J·A·Schumpeter)称创新是“一种新的组合”,包括一种新产品、新的生产方法、新市场的开辟、新的供给来源或新的组织形式。他明确区分了发明和创新,发明是一种简单的新装置或工艺,而创新需要把新的东西引进经济。在《经济发展理论》(1911年)这本书的第一版序言中,熊彼特写到“此书献给那些能够以科学精神对社会进程做科学描述的人”[2]。创新对社会产生多种贡献,技术创新具有经济价值、技术价值、环境价值和精神价值(邓寿鹏,1996)。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技术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战略,是培植新兴产业的关键因素,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刘助仁,1998)。
自1989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率先资助清华大学(傅家骥等)、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北大学等单位开展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证研究。技术创新管理的最新范式(paradigm)是集成创新[3]、全面创新管理[4](Total Innovation
Management,许庆瑞、郑刚、喻子达、沈威,2003)和项目组合管理…。复杂产品和系统[5] (complex products and system,CoPS)的创新直接影响到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也是新兴的技术创新管理研究的一个分支。成思危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仅仅有技术创新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自主创新实质蕴涵着更深层次的、更重要的系列创新(周光召,2005),可以说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Open Complex Giant Systems;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1990)。自主创新系统是外延更广的工程系统以至社会系统,技术创新、打造自主品牌是自主创新的最高目标,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则是一个系统管理工程。利用系统论、演化论、博弈论等现代科学的新概念、新方法研究技术创新扩散(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iffusion)的展开机理,建立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数学模型[6]以及进行技术创新的测度研究(高建,1997)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当前国际上技术创新研究的焦点包括创业组织结构与创新行为、小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实现问题、技术创新激励、R&D系统、创新风险决策、企业规模与创新强度的相关性、创新学习扩散和市场竞争策略、技术创新的集群效应、智慧型工业园区等。国内技术创新研究的焦点包括自主创新、全球化背景中的企业技术能力、国家创新系统与国际创新系统、复杂产品创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能力等前沿性问题[7]。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的,涉及到政府、科研部门、企业、中介组织、大学等机构的理念、行为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但难点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才、资金、科学技术、市场、管理机制以及这些关键要素的组合效应和整合机理。系统分析企业技术创新“五要素”难点及其成因,有利于全社会认识影响技术创新关键因素的重要性,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和对策,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扩散和创新型国家目标选择的实现。
1 .人才因素及成因
从现象上看,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是产品竞争、质量竞争、科技竞争、营销竞争,但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等群体的竞争,是全民素质的竞争。2005年中国从事R&D活动人员120万人年,比上年增长4.1%。科学家与工程师达98万人年,比上年增长5.8%[8]。企业技术创新要依靠一大批创新人才,因此提升企业人才的“创商”(Creativity Quotient,创造力商数)十分必要,“创商”有一个核心理念——OIC,即开放(Open)+创新(Innovation)+创造(Creation)。到2020年中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战略目标是:建设一支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建立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高效率的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全面提升中国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与水平,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人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