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现代与传统的碰撞,我们应该做什么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https://img.taocdn.com/s3/m/5e951e5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7.png)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传统与现代,是两个不同的标签,代表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当这两者发生碰撞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和矛盾。
本文将探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以及在这个碰撞中人们应该如何平衡和处理。
一、传统与现代的差异传统代表了过去的习俗、经验和价值观念。
它通常与保守、稳定和传承有关,代表了历史留下的智慧和文化传统。
而现代则代表了科技进步、全球化和个人主义的特征。
它强调个体的自由和权利,倡导创新和变革。
传统和现代的碰撞是因为两者的差异而产生的。
二、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在传统和现代碰撞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冲突和矛盾。
这源于两者在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的不同。
传统观念强调家庭、集体和社区的利益,而现代观念更加注重个体的权利和自由。
此外,传统和现代在道德观念、婚姻关系、教育方式等方面也存在分歧。
这种冲突不仅在个人生活中存在,也在社会和文化层面上反映出来。
三、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如何平衡传统和现代的碰撞,是一个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传统,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
传统是历史的见证,蕴含了智慧和经验。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参与传统活动等方式来传承和弘扬传统。
其次,我们也应该积极拥抱现代,接受新的科技和思维方式。
现代的创新和变革带来了很多便利和提升,我们应该善于运用这些新技术和新思维解决问题。
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寻找传统和现代的平衡点,找到两者之间的共通之处。
传统和现代不一定是对立的,可以相互融合和诠释。
我们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的元素,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
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传统和现代的碰撞不仅带来了冲突,也孕育了新的可能性和创造力。
传统的智慧和现代的科技可以相互融合,产生新的发展和成果。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将传统的建筑风格与现代的材料和技术结合,创造出独特的现代传统风格。
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可以将传统的手工艺与现代的设计思维相结合,推出具有传统元素和现代内涵的产品。
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不仅可以保护传统文化,还可以激发创新和创造力,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如何看待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
![如何看待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https://img.taocdn.com/s3/m/410cbb6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6d.png)
如何看待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与现代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碰撞,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看待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呢?本文将从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社会之间存在很多冲突,其中文化冲突就是其中之一。
在传统社会,人们注重人际关系,家庭、族群、地域文化等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加务实,更加看重个人自由、独立和平等,这种变化引起了文化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认识到传统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看待传统与现代时不能排斥以往的文化传承,应该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长处,开创现代文化的新局面。
二、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传承与融合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民族的灵魂。
在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时,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继承。
传统文化是一项非常宝贵的财富,传承它必须保持历史的连续性、语言的延续性和文化的内在性。
同时,传承传统文化也需要与现代文化进行融合,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只有文化传承与融合实现了,才能够在新的时代开辟新的发展生长点,推进文化的创新。
三、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文化冲突的产生不仅是因为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均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也是因为传统社会面临的问题日趋复杂和困难。
由此就产生了一种文化认同的深刻矛盾,为了解决这种矛盾,需要文化的平衡与调适,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友好交往,促进文化的交融与协调。
四、如何在文化冲突中求得平衡为了获得文化冲突的平衡,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新的方法。
我们可以采用文化多元化的方法来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并在现代文化的背后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此外,需要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同时,对现代文化要有更深入的了解,改变传统文化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现象。
通过这种平衡,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做出重要贡献。
五、文化冲突的影响文化冲突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非常大,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的一面。
在积极方面,文化冲突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增强文化的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
礼仪之道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礼仪之道传统与现代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1e46c7a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8.png)
礼仪之道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礼仪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礼仪逐渐与现代生活方式产生了碰撞。
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将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相融合,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一、尊重与包容传统礼仪强调的是尊重和客观规范,而现代社会更加注重个人自由和平等。
在传统礼仪中,人们常常以长辈为中心,尊敬长辈是一种常见的行为规范。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年轻一代更加注重平等和包容。
因此,传统礼仪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使其能够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相匹配。
二、传统仪式与现代审美传统礼仪中的许多仪式在现代社会显得繁琐而不实用。
例如,在婚礼上,传统的婚礼仪式包括拜堂、行礼等一系列繁琐的流程,但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更加注重简约和个性化。
因此,一些新婚夫妇开始选择简化仪式以减少繁琐,注重场地的布置和婚礼的个性化,以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三、电子化传统礼仪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礼仪开始与电子产品相结合,形成了“电子化礼仪”。
在过去,人们通过书信或面对面的方式表达祝福和感谢。
现在,社交媒体和通信工具使人们能够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等方式传递信息,使传统礼仪更加便捷和高效。
例如,在传统节日中,人们通过短信或社交媒体互相祝福,传递节日的喜庆氛围。
这种电子化的传统礼仪既保留了传统形式又适应了现代生活的快节奏。
四、国际化视野下的礼仪融合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礼仪的融合也需要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在商务交往中,人们需要了解对方国家的习俗和礼仪,以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和误解。
通过增加国际化的视野,人们能够更好地融合传统礼仪和现代社会的需求。
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礼仪的发展必然会面临一些问题。
然而,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们宝贵的礼仪文化,并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演讲稿
![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07a46b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b.png)
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身处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愈发凸显。
这种冲突不仅仅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
传统文化强调家庭、尊重和谦逊,而现代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人自由和个性表达。
在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注重孝道和家庭观念,而现代文化更倾向于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独立性。
这种差异常常导致代沟的产生,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也因此而生。
其次,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价值观念上也存在冲突。
传统文化注重廉耻、礼仪和道德规范,而现代文化更加强调个人的价值和自由。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比如,一些传统的节日和习俗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失去了意义,而一些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质疑和挑战。
然而,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就是对立的。
事实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融合和共生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同时也可以接纳现代文化中的新观念和新理念。
只有在这种相互尊重和包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文化冲突,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因此,我想倡导我们在面对传统与现代文化冲突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文化冲突,实现文化的和谐共生。
最后,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能够接纳现代文化的新理念,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谢谢大家!。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https://img.taocdn.com/s3/m/7a6581e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0.png)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传统与现代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微妙而又复杂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统观念和现代理念在各个领域中碰撞、交融,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文化、教育和科技等方面探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以及这种碰撞对社会、个人和文明的意义。
一、文化的碰撞在文化领域中,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以不同的形式呈现。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但又面临着现代化的冲击。
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碰撞,使得传统艺术在面对现代审美观念的挑战时,不断进行自我革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同时,传统节日和现代节庆的融合,充分展示了传统历史与现代时尚的交融之美。
二、教育的碰撞教育是传统与现代碰撞的重要领域之一。
传统的教育观念强调纪律、规范和传统价值观的传承,而现代的教育理念注重个人创造力、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碰撞不断激发出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培养出能够适应时代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科技的碰撞在科技领域,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表现得尤为明显。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手工业和制造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现代科技的应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使得传统的生产模式逐渐被淘汰。
同时,科技的进步也给传统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相互融合,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不仅仅是两种不同文化、观念和价值的碰撞,更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推动力。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价值。
传统教育观念与现代教育理念的交汇,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创造出了更高效、更具竞争力的生产模式。
然而,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文化领域,传统文化面临着被忽视、淡化的危机;在教育领域,如何合理平衡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关系仍然是一个重大课题;在科技领域,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的融合需要更多的研发和创新。
综上所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https://img.taocdn.com/s3/m/90200e4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7.png)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概述在当今社会,传统与现代经常发生碰撞。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影响,许多传统的观念和方式逐渐被现代的思维和技术所取代。
本文将探讨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方法。
碰撞的原因1.科技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例如,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传统的电话通信方式正逐渐被取代。
这种科技的进步导致了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2.社会的变革:社会的变革也是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和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观念往往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造成了一种碰撞。
3.文化的冲突: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也是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原因之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变得越来越频繁。
传统文化常常面临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导致了一种碰撞。
碰撞的影响1.价值观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常常导致不同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传统的价值观往往强调稳定、秩序和尊重传统,而现代的价值观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创新。
这种冲突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矛盾。
2.文化的丧失: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的丧失。
随着现代技术和生活方式的普及,传统的文化方式和传统的艺术形式逐渐被淡忘。
这种丧失对于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和传承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3.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也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高效,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信息过载、社交隔离等。
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现代的生活方式之间的碰撞可能导致人们对生活的疑惑和困惑。
应对方法1.保留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来应对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通过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推广,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
2.接受新技术:我们可以通过接受新技术来应对现代与传统的碰撞。
学习和使用现代科技的同时,也要保持传统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3.促进跨文化交流:通过促进跨文化交流,可以减少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促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传统观念与现代的碰撞作文
![传统观念与现代的碰撞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5e63d2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14.png)
传统观念与现代的碰撞作文在我们的生活中,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就像两个性格迥异的朋友,时不时会碰出点火花来。
咱先说传统观念,那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结晶。
就拿“勤俭节约”来说,老一辈人总觉得东西坏了修修补补还能用,绝不轻易丢弃。
吃饭的时候,那是一粒米都不许剩,“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都刻在他们骨子里了。
还有“男主外女主内”,过去觉得男人就该在外打拼挣钱,女人就得在家操持家务、照顾老小。
可现代观念呢,就像一阵风,呼呼地吹来了新思想。
比如说,现在的年轻人追求个性和自由,不再满足于那种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
东西旧了不好用了?换!追求的是最新、最潮、最符合自己心意的。
在职业选择上,也不再有那么明确的性别界限,女人能在职场上冲锋陷阵,男人也能在家当“家庭煮夫”,只要自己乐意,怎么都行。
这两种观念一碰,那场面,可热闹了。
就拿谈恋爱来说,传统观念里讲究门当户对,要知根知底。
可现代的年轻人呢,觉得爱情至上,管他什么门第差异,只要两个人相爱,那就是一切。
这可让家里的长辈们操碎了心,直呼“不懂事”。
再比如消费观念。
逢年过节,年轻人喜欢出去旅游,享受生活。
老一辈人就看不惯了,说:“这钱花得冤枉,存起来多好。
”年轻人则反驳:“赚钱不就是为了享受生活嘛,光存钱有啥意思。
”这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的碰撞,也不全是坏事。
有时候它们能相互融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比如传统的“尊老爱幼”美德,在现代社会依然是大家推崇的;而现代的“平等、创新”观念,也让传统的一些束缚得到了解放。
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的碰撞,就像一场精彩的辩论赛。
它们各有各的道理,也各有各的不足。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碰撞中找到平衡,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毕竟,不管是传统还是现代,都是为了让我们过得更好,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演讲稿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03a6a17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5.png)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这一重要主题。
在当今社会,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和碰撞,这种碰撞既可能带来挑战,也可能带来机遇。
而如何在这种碰撞中找到平衡点,成为了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传统。
传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是我们历史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的根基。
传统给我们带来了文化的底蕴,让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也面临着挑战,一些传统观念和习俗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再适用,甚至有些已经被淘汰。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就变得尤为明显。
而现代,作为一个时代的代表,给我们带来了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的思想和观念。
现代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与传统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往往会引发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
比如,传统的家庭观念与现代的个人主义观念之间的冲突,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的快节奏生活之间的冲突等等。
然而,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融合和共生的关系。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在这种碰撞中,我们可以从传统中汲取智慧,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同时也可以接纳现代的思想和观念,吸收新的知识和技术。
只有在这种融合和共生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够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探索,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共通之处,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实现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最后,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传统与现代在碰撞中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https://img.taocdn.com/s3/m/b683202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69.png)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观念、价值观和文化习俗往往会与新兴的思潮和技术相遇、交汇甚至冲突。
这种碰撞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也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以及可能存在的解决方案。
一、传统与现代教育的碰撞传统教育注重基础知识、纪律和思维的规范化,强调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和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的学科分类和教学方法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
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解决这一碰撞的方式之一是促进传统与现代教育的融合。
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智慧可以融入到现代教育中,比如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组织传统文化活动等方式进行传承。
同时,现代教育可以借鉴传统教育的优点,例如在学校中增加纪律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传统与现代家庭观念的碰撞传统家庭观念强调家族的延续、尊重长辈和家庭责任。
而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义的价值观逐渐兴起,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
这种不同的家庭观念带来了代际之间的冲突和家庭关系的紧张。
解决这一碰撞的方式之一是平衡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的关系。
家庭成员可以尊重彼此的选择和意愿,同时在家庭中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和家庭责任感。
另一方面,社会应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服务,支持家庭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提供弹性工作制度和家庭照护政策等。
三、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碰撞传统生活方式注重人际关系、情感沟通和社区共享资源。
然而,现代社会中,快节奏的生活、高度竞争的工作环境以及新兴的科技便利使得人们越来越远离传统的生活方式。
个人主义、物质追求和虚拟社交成为主导。
解决这一碰撞的方式之一是重新思考和调整现代生活方式。
个人和社会可以通过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社区文化建设、鼓励亲密人际关系等方式来平衡传统与现代的生活方式。
此外,个人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家庭、社区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价值观。
辩论辩题的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如何解决?
![辩论辩题的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如何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5a74a30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9.png)
辩论辩题的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如何解决?正方辩手: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可以通过保留传统的精髓和融入现代化的元素来解决。
传统是一个民族或文化的根基和灵魂,它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来源。
然而,现代化的发展不可避免,它带来了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因此,传统与现代化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的。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来解决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
传统文化教育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应该学习和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注重现代科技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够传承传统文化,又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其次,社会应该鼓励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可以鼓励创新,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
比如,可以在传统节日举办现代化的庆祝活动,让年轻人更加喜欢并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最后,个人也应该注重传统与现代化的平衡。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并传承传统文化,比如尊敬长辈、遵守礼仪等,同时也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
总之,传统与现代化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的。
通过教育、社会政策和个人努力,我们可以解决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新的光彩。
反方辩手: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民族认同感的来源。
然而,现代化的发展带来了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繁荣,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现代化的发展。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瑰宝,我们应该努力保护和传承。
比如,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节目、建立传统文化保护机构等方式来保护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作文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b01274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b.png)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作文你知道吗?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就像两股潮流,谁也不肯让谁,结果它们就在那儿打起了“传统与现代”的混战。
这场混战可不简单,它既考验着我们的智慧,也考验着我们的勇气。
想象一下,你正走在大街上,突然一阵风吹过,路边的老树轻轻摇动,发出沙沙的声音。
这声音,是不是让你想起了小时候在乡下听过的那首老歌?那种感觉,就像是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
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它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让我们回忆起那些美好的往事。
而现代文化呢?它可不像老树那样温顺,它总是以一种激进的方式出现。
比如,现在流行什么“网红打卡地”,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那里拍照、发朋友圈,好像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这种文化现象,虽然能带来短暂的快乐,但久而久之,会不会让我们变得麻木,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我不禁想起那个成语“杯弓蛇影”。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能因为看到一些表面的现象,就轻易下结论。
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中,我们也应该保持一颗清醒的心,不被表象所迷惑,去深入地了解和体验这两种文化。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定位,才能在这个多元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我们需要勇气,去面对那些看似冲突的文化现象;需要智慧,去分辨哪些是值得我们珍视的文化遗产;还需要坚持,去践行那些真正对我们有益的文化价值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惑,但只要我们不放弃,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那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宝藏。
所以,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拥抱这个多彩的世界吧!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用智慧去探索现代文化的奥秘。
在这场“传统与现代”的交响曲中,让我们共同谱写出一曲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赞歌!。
传统当传统文化遇到现代科技作文
![传统当传统文化遇到现代科技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b6f1f5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4.png)
传统当传统文化遇到现代科技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传统当传统文化遇到现代科技作文篇1中华文化有深厚的历史,五千年来的沉积留给了后人最珍贵的财富。
几十年来,我们心安理得地使用这些文化财富。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各种文化间的相互碰撞,让传统文化面临着新时代的全面考验。
面对现代化的世界,传统文化该如何成功蜕变呢?提到中华文化,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其他国家的人都会想到“四大发明”、“文房四宝”、“唐诗宋词”、以及令人敬仰的孔老夫子……五千年的历程,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留给世界人民太多的记忆。
仁爱精神源远流长,是我们的人民亲和共处所依凭的准则。
千百年来,经过世代哲人先贤的琢磨锤炼,激浊扬清,仁爱思想升华凝聚,成为中华民族构建伦理道德大厦的基准和标尺,并广为人民所认同。
仁爱精神内涵十分丰富。
易经中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重君子之德,即是强调一种"仁"的精神。
《尚书》中说"有容,德乃大",也体现了仁爱宽容的精神。
什么是"仁"?"仁"就是爱人,与人友好相亲。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子张问仁。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诸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忠恕之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墨子所提倡的仁爱精神则达到了极致。
墨家主张"兼爱",推崇一种"天下之人皆相爱"的和谐境界,此即"强不执弱,众不却寡,富不欺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孟子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为仁义礼智之端,是对仁爱精神更具深义的阐发。
概而言之,仁爱精神涵盖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十个方面。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https://img.taocdn.com/s3/m/4b201e7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f.png)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是当今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思潮之间的冲突逐渐显现。
本文将探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原因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源于两者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传统价值观强调稳定、秩序和尊重权威,而现代思潮注重个人自由、创新和平等。
这种差异导致了两者之间的冲突。
其次,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也与科技的迅猛发展有关。
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使传统价值观面临挑战。
例如,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传播更加便捷,但也带来了信息过载和隐私泄露的问题,这与传统的尊重隐私和保密观念相冲突。
二、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影响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影响涵盖了社会、文化和个人层面。
在社会层面上,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可能导致社会分裂和社会不稳定。
一方面,传统价值观的坚守者可能对现代价值观感到不满和排斥,导致社会的分裂。
另一方面,现代思潮的推动者可能对传统价值观进行质疑和挑战,导致社会秩序的动荡。
在文化层面上,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可能导致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冲突。
一方面,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坚守传统价值观和文化习俗,但现代思潮的涌现可能对传统文化进行改变和重新解读。
另一方面,现代思潮的推动者可能试图创造新的文化形式,与传统文化形成冲突。
在个人层面上,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可能导致个人的困惑和矛盾。
个人在传统价值观和现代思潮之间徘徊,往往难以找到自己的定位。
这种困惑和矛盾可能给个人带来心理压力和身份认同的问题。
三、解决传统与现代碰撞的方案为了解决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案:首先,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瑰宝,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形式。
其次,加强教育和宣传工作。
通过教育和宣传,我们可以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重视。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f7d4f23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1.png)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源远流长,代表着以前的文化,而另一个则代表着现代的生活方式。
传统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现代文明则始于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融合是一个广泛的话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和分析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可以从文化的层面来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文化标准和价值观念上存在重大差异。
传统文化注重家庭和社区的亲密关系,注重家庭和社区的和谐、团结和互助。
现代文明则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更注重个体的自由、权利和利益。
这种差异在新时代中越来越明显,一些古老文化也开始受到质疑和批评。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及融合变得尤为重要。
其次,我们可以从教育领域来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从小孩子的教育开始,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应该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合。
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文化根源,这是我们自己的文化,是我们最好的精神食粮,不能随意放弃。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让他们了解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而不是单纯地把现代文明的理论灌输给他们。
第三,我们可以从艺术领域来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是文化交融的最好体现。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艺术形式上有很多相似点和相互借鉴。
即使有明显的差异,现代艺术也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作和再构建。
例如,现代歌曲可以利用传统乐器进行演奏,或者在现代音乐中加入传统元素,这样可以使它更加传神。
最后,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保留着很多传统的习俗和文化传统。
古老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逐渐淡化,不过还有很多美好的传统风俗和传统美食被保留下来。
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创新它,发扬传统的精髓和精神,用一种新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变得更加有活力。
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的碰撞
![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的碰撞](https://img.taocdn.com/s3/m/cbba24f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1.png)
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的碰撞传统习俗是一个社会的文化底蕴,代代相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然而,在现代生活的冲击下,一些传统习俗正面临着消亡或改变的命运。
本文将探讨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碰撞,并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传统的延续之道。
一、习俗的定义和特点习俗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的集合,是人们在特定背景下所形成和继承下来的,是人类行为的一种社会规定和社会群体认同的行为方式。
传统习俗常常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文化表达形式。
二、现代生活对传统习俗的冲击1. 城市化进程中的冲击: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让人们远离农村,失去了原生态的生活空间,传统习俗随之逐渐消失。
2. 科技的影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快节奏,传统习俗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变得难以为继。
3. 价值观念的改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原有的传统习俗和价值观相悖,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4. 经济发展对习俗的冲击:传统习俗往往被解读为浪费资源或者无效的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习俗的需求减少。
三、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1. 挖掘传统习俗的精髓:传统习俗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借助故事、歌谣等方式将其融入现代生活,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2. 创新传统习俗的形式:传统习俗的形式可以根据现代生活的需要进行创新和调整,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3. 弘扬国家文化自信:传统习俗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弘扬传统习俗,可以增强国家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4. 教育的力量:在学校和家庭中,应该加强对传统习俗的教育,让年轻一代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从而使传统习俗得到更好的传承。
四、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的平衡点1. 尊重个人自由:在传承和保护传统习俗的同时,也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个人自由。
传统习俗不应成为束缚和约束。
2. 寻找个性化的习俗方式: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改变和发展,既保留传统的特色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演讲稿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027ba08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9.png)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这一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往往会引发许多讨论和争议。
传统是我们历史的延续,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而现代则代表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既是一种文化碰撞,也是一种价值观念的对立。
如何在这种冲突中找到平衡点,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在价值观念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传统价值观念强调家庭、尊重和孝道,而现代价值观念则更加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
这种冲突使得我们在家庭和社会中时常面临选择和抉择。
我们应该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平衡,既保留传统的美好,又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呢?其次,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也体现在文化传承上。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一些传统文化逐渐被淡忘,甚至被遗忘。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最后,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也体现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上。
我们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挑战,我们需要适应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同时也要保持传统的深厚底蕴。
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传统,同时也要接纳现代。
我们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不断探索和创新,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新的光彩。
传统与现代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让我们的文化传承更加丰富,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谢谢大家!。
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与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ed23370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1.png)
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与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今天的世界中产生了碰撞和融合。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而现代文化则是我们与时俱进的体现。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它内涵丰富,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在传统文化面临濒危的情况下,许多国家开始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通过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并保留了独特的民族特色。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也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一些传统的习俗和价值观逐渐遭受到冲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减弱。
因此,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二、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冲突和碰撞。
传统文化强调尊重和敬畏,强调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而现代文化注重个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张扬。
这种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的紧张和矛盾。
例如,在年轻一代中,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存在差异。
年轻人更倾向于个人主义和追求自由,而传统文化注重的是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
这种碰撞是一种文化冲突,需要我们进行包容和理解。
三、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虽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存在着碰撞,但在某些方面也发生了融合。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元素得到了现代社会的重新解读和利用。
例如,传统的手工艺品和服饰在现代市场中受到了追捧。
传统的传统音乐与现代的流行音乐相结合,产生了新的音乐风格。
此外,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商务交流中,对传统礼仪和道德的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传统文化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文化底蕴。
四、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互补与促进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互补和促进也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宝贵的启示。
而现代科技和文化的进步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对现代与传统的碰撞,我们应该做什么——浅析李晓东先生思想及作品有人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中国俨然成了世界建筑的试验场,各位建筑大师纷纷来此实践或试验他们的思想与研究成果,而中方似乎也十分乐意于提供他们场地与完善的配套团队与设施。
自然地,一些“地标性建筑”纷纷拔地而起,改变着中国城市的格局与面貌。
我们的城市正在被同化、被吞并、被侵蚀。
这些建筑没有特定的地域性,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流派与建筑风格倾向。
或带着些柯布、密斯、路易斯·康等等那些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思想痕迹,或透着些像赖特、阿尔瓦·阿尔托等将本国文化融于建筑设计的意象,抑或宣称完全不从任何流派的自我创作,这些建筑就本身而言,绝大多数是十分优秀的作品,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的。
如:库哈斯的CCTV新大楼、保罗·安德鲁的国家大剧院、HM的鸟巢等等。
但建筑师们往往会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它们建在了中国这片拥有七千年传统灿烂文化的土地之上。
当这些现代的建筑遇到了中国这个本该极具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国度之时,现代与传统必然出现碰撞——是让这些外来的现代元素充斥我们的视野,还是强制保护与恢复传统,抑或是以一种中庸的态度泰然处之?正如鸟巢与水立方被可笑地冠以体现中国传统“天圆地方”思想之名而得以堂而皇之地在我们的北京城落地生根。
面对这样的矛盾,我们该如何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与现代对话、碰撞,以解决中国存在的现实问题。
”这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的所长李晓东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一句话。
这句话引起了我极大的共鸣,在我看来,建筑师应该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
这话并不是今天我为写而写,而是心中的真实体悟。
作为一个中国人,老祖先们实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这些都值得我们骄傲,值得我们去传承、复兴与弘扬!但在今天,真的有太多人正被外来文化所侵蚀与同化,他们不曾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何去何从,不曾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在面临着怎样的冲击,也从不思考作为活在当下的一代,面对现代与传统碰撞之时,我们理应做什么,理应肩负起怎样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我认为,作为一名建筑学的学生,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因为我始终相信通过建筑空间对传统的演绎,定然能够感召国人心中那份尘封已久的对传统记忆与渴望。
带着这样一份共鸣,在李晓东教授的一些访谈与作品之中,我感悟到了这个乐于被称为“愤青”建筑师肩上的一份责任感与对中国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的一份思考,收获颇多。
案例浅析·桥上书屋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他在福建省平和县崎岭乡下石村的“桥上书屋”。
(如图1)这是李教授的一个公益项目,是一所建于溪水之上的希望小学,并没有什么甲方请他去做。
这个项目缘起他两年前的一次土楼之行,他发现,溪水两边的两个土楼虽属同一个村,却因早年家族互为仇敌,便划渠为界,互不往来。
于是乎,“桥上书屋”的概念油然而生。
“土楼之间,溪水之上,桥与学校,舞台与场地,意在连接‘现在’、‘过去’与‘未来’。
”这是他本人给予“桥上书屋”理念的阐述,我们不得不对这个时刻践行着社会责任的青年建筑师心生敬意。
也正凭借着这个公益项目,李晓东先生获得了“阿卡汗建筑奖”(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是该奖项自1977年设立以来第一位获奖的中国人。
我认为获奖的意义并在于这个荣誉或是物质性的东西,而在于这是对建筑师承担起必要社会责任、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肯定,定然能够起到良好的积极引导作用。
从土楼这种独特的集合住宅形式,可以读取到客家聚落历史上的宗族中心文化,强烈的内向防御性。
这种内向的传统文化积淀给整个村留下了安静的韵味和丰厚的文化遗产。
在其影响下以及两家存在世仇,整个下石村村落形成了两家封闭独立的格局。
住宅之间的场地往往是泥地,平时难以落脚,整个乡村的社区缺乏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形成精神凝聚力的场所。
一个希望小学或许可以为优化这种原发的空间系统带来契机。
“一座桥”——这个地段给李晓东先生带来最初的灵感:“一座跨越溪水连接两个土楼的桥。
”(图2)这个希望小学只有两个班,功能非常简单:两个阶梯教室,一个小图书馆。
建筑师将3个功能块全部安置在桥上,教室单侧的走廊通向中间的图书馆,两个教室在两端,分别朝向两个土楼。
教室端头分别设计为转门和推拉门,使端墙外在课余时间成为两个可以为住民服务的舞台。
上课时用作黑板和讲台,放学期间村里则在此举行木偶戏等表演性质的公众活动(如图3)。
建筑从功能和形式语言上为两座土楼创造了连接,同时也联系并重新组织了周边的空地,为村落提供了很好的公共广场,广场一边是圆形的带有粗糙痕迹的土楼,另一边是精致简练的舞台,对话双方的强烈对比使整个空间充满了张力。
(如图4)每逢傍晚和夜里,这里就聚集了村里自发活动的人群。
这样的设计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学校教室,解决了交通联系问题,而且为整个村子带来了交流的中心,使得两家的世仇得以消解。
或许世仇已在成年人心中根深蒂固、难以化解,但孩子不同——当他们一同上学、一同玩耍的同时,这偏见与仇恨自然消解于无形之中(如图5)。
我们在再来看桥上书屋的选材,李晓东先生并没有完全拘泥于当地的材料,而是试图通过谦逊而现代的技术语言寻求一种介于两种极端之间的方式。
整个建筑采取钢桁架结构,桁架内部的整体空间作为主要的教室用途,两个教室中间设置公共空间(如图6)。
教室外侧设置走道,在教室和表皮之间增加一道视觉通廊。
外表面采用1 0 m m×1 5 m m、间距20mm的木条格栅,用钢龙骨固定(如图7)。
如薄纱一般的表皮处理使室内的视线与行人之间不发生干扰,同时,远处溪水的风景又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到室内。
下部用钢丝悬吊过河的公共桥梁,桥梁为Z字折线形,避开对两个端头广场的空间冲突,刻意避开了正对广场的方向(如图8)。
没有“表演性”的体量和炫技式的细节,李晓东先生用朴素的语言、平实的现代技术语言对诗意空间的表述,使整个建筑在当地创造了恰当的空间对比,形成了宜人而又令人激动的气氛。
土楼村落的社区空间古老而又匀质,在这种长期封闭的传统秩序自我生长而形成的白板(Tabula Rasa)上,桥上书屋表达了一种点状介入的概念。
其针对这种封闭体系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矛盾采取了犀利的“针刺疗法”,以现代语言的建筑置于传统的村落社区空间,以精确和时代感为充满自发性和手工性质的原生空间注入强心剂,试图通过刺激整个空间体系的问题关键点,使整个村落的整体空间问题与社会问题得到改善。
李晓东先生说:“建筑设计应有如中医的理念,调和系统以治疗有病的人,而非仅仅针对疾病本身”。
中国的农村正处于新时代建设时期,关注正在广泛推行的新农村建设,不应止步于关注建筑本身,同时应该关注提高农村社区的空间品质,更新农村住民的生活方式。
桥上书屋为聚落提供了有效的结构性的公共空间。
这种以建筑实体来解决农村社区空间问题的案例,或许可以为中国当下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些思考上述是对李晓东先生的“桥上书屋”这个作品的简要分析。
李晓东先生做的项目不多,几乎都是在山间田野、远离喧嚣城市之处。
在他的一次谈话节目中,曾谈及到他项目的这个特点,他解释说因为在城市里造房子的人太多,受限制也太多了,反而那些地方关注的人太少,但存在的问题有不少,这是我们应该去关注、去解决的。
他的这番话引起了我内心的强烈共鸣,一份敬意油然而生。
这并非阿谀奉承,而是我觉得作为建筑师乃至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我们理应有这个意识与担当去发现、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此外,结合他的另外两个作品——玉湖完小和淼庐,让我有了一些思考与感悟。
第一,当现代与传统发生碰撞之时,我们应当要做什么?答案很简单,让现代与传统对话。
但这“对话”二字如何实现则是一个十分长远的命题,也十分值得我们思考。
仅仅克隆传统的材料、结构、空间形式、坡屋顶等等元素就是对传统的一种保护与延续吗?显然不是。
我想更为合理科学的应该是我们认真体验传统建筑中的空间,将能够表达出传统意蕴的空间或是元素抽离出来、提炼升华,从而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去。
我们要复兴与重塑的并非传统建筑本身,而应该是它们背后的空间感受与文化底蕴。
这样的话语恐怕谁都会说,但我相信至少应该要有这样的觉醒,而实践的过程相信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尝试与完善。
第二,中国建筑师的话语权有多少?有一个事实我们心里都非常清楚——中国建筑师的话语权并不太多,往往一个工程的参与度也很低。
这里面既有部分建筑师的价值观错误的原因,也有中国目前社会环境所迫的原因。
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中就有皇权至上的观念,中国人骨子里多少留有这样的观念,因此许多建设项目都是行政因素大过其他。
此外,中国的人口基数如此之大,必然需要大量的就业岗位与之匹配,因此我们建筑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方案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施工、监理等等。
一个建筑的建造涉及的这些层面往往都是由不同家的单位承担,这必然存在解读差的问题。
而在桥上小学这个项目中,李晓东先生的参与度就非常得高,因此,整个桥上小学的建造完成度非常高,它的品质得到了保障,而建筑师想要传达的理念也能够清晰地为人们所感知。
建筑作品的完成度高低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师在建造过程中的话语权,桥上小学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例证。
我们的古人营造过程中,也是系统地在进行全盘考虑的,如故宫、苏州园林等。
这些传统建筑都是讲究建筑单体如何与环境相协调、单体之间又形成怎样的空间关系等等,没有说是一个设计单体,一个设计景观的。
而反观我们当下的设计现状,一个系统的设计过程被弄得四分五裂,各方又存在难以协调与达成高度共识的问题,我想这就是导致中国目前很难出现由本土建筑师设计的轰动世界的建筑的原因。
问题已经产生与发现,姑且不论社会压力与现实,但我想至少我们作为建筑师或是未来会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我们都应该要有这样的坚持与认知,这其实也是对传统建造方式的一种集继承与回归。
参考文献:1.李烨,优雅的语言,犀利的语义——福建下石村桥上书屋,世界建筑 2010/01,90-952.罗劲、屈湘玲,从容做建筑——访著名青年建筑师李晓东3.光明网,专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晓东:现代与传统应该对话班级:建筑082姓名:陈瑾学号:3080622032附录:本文涉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