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助力教师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助力教师成长

伏尔泰说:“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不错的,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书籍,求学时代如此,工作以后亦然。

2010年,我踏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初入教坛,千头万绪的工作摆在面前:如何和学生打交道?如何建设班集体?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如何上好一节课?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语文能力?纷繁的工作内容在短时间内压顶而来,虽然有身边老教师的处处提醒和帮扶,但我还是有一种疲于应对的无力感,每天就像救火队员一样,等待“火情”出现再去“灭火”。这时的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呢?难道只能在遇到问题后再去向别人请教吗?我完全可以提前学习优秀经验把自己武装起来,通过读书借鉴别人的优秀教育教学方法呀!于是,刚刚成为老师的我,又重新做起了“小学生”。我先后阅读了《新任教师完全手册》、《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要相信孩子》等几本书,从中获益匪浅。比如,平时学生们总是把各种卷子、作业本乱塞乱放,到要用的时候找不出来。从《优秀是教出来的》一书中,我学到了老师如何以身作则为他们做示范整理东西,教给学生把卷子按发的日期整理好,用夹子夹好,再按学科放进专用的学具袋中。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示范,学生们的东西真的井井有条起来了。又比如,判作业是老师的日常工作,同时也是一项耗时费力的繁重工作,特别是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作业本、阅读本、周记本、作文本、导学练习册,各种作业一一判来,把一天的工作时间填得满满当当。读到苏翁《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关于判作业这一节时,我突然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其实有些作业完全可以用课代表检查、老师抽查、上课统一讲解的形式来处理,这样一来,我的工作压力减轻了,也有了更多地时间去备课、和学生谈话。可以说,这几本书手把手般地教给了我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细节的方法,让我从一个满目迷茫的新教师顺利地拨云见日,适应了学校的工作。

读书不仅解了我工作中的燃眉之急,也引领我更好地发展自己。讲课是一个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课讲漂亮了,不仅学生钦佩喜欢,自己也能感受到工作的幸福和成就感。要想把课讲漂亮,需要老师在课前精心地准备,而备课只靠一本教材一本教参是远远不够的。固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要在互联网上输

入一篇课文的题目,就能搜出几十上百篇的教学设计和演示文稿,但是这些现成资源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是非常值得怀疑的。要学,就要向大家学。于是,我先捧起了余映潮、钱梦龙老师的教学案例,在他们的教学设计中,琢磨他们的教学意图、设计理念,并试着把一些方法性的东西运用到其他课文的教学中。随后,我又读了钱理群、孙绍振和王富仁合著的《解读语文》,看他们如何在更深地层次上解读中学语文课文,学习如何研读教材。作文教学难开展,我读了《于漪老师教作文》,向德高望重的前辈学习如何教学生写作文、改作文。跟着书中的老师学,我渐渐地在教学中有了底气,但同时我也发现,老师在备课时不能只备某一篇特定的文章,更应该对作者其人及其他的其他作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有更大的格局。虽然教参上有作者的简介,但如果教师只是像传声筒一样把这些信息简单地介绍给学生,自己连他的作品都没有读过,那就不能传递给学生一种感性的认识,也就不容易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读教材上出现的作者的作品。读《城南旧事》,能更容易把握到教材中《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成长”主题;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就更容易明白《再塑生命的人》中莎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的重要意义;读《四世同堂》,能帮助理解老舍先生的文字风格;读《世说新语》,丰富了文言文教学的资源……

教学之外,平时我还喜欢读些散文。周国平的散文,充溢着浓浓的哲思;毕淑敏的散文,关注人的心理成长;梁实秋的散文,京味浓郁,带我穿越到那个我所不认识的故乡;丰子恺的散文,童趣盎然,让人读之不仅会心微笑。有时,我会把正在阅读的书放在办公桌上,闲暇时翻上几页。令我意外的是,过了几天,我竟然发现班里的学生手上也出现了同一本书。身教重于言传,读书,也不例外。

阅读,给我的教师生涯带来了诸多助益,也滋养着我的心灵,丰富着我的生活。与书为友、与书为伴的日子,我将一如既往的走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