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核型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PPT演示幻灯片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PPT演示幻灯片
900bphs水平看到,一致视为双方同源。 12
谢谢 Thanks
13
➢多发性流产,死胎和不孕不孕的夫 妇
➢35岁以上高龄孕妇
➢已生育过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夫妇, 或双方或一方具有遗传病家族史
➢夫妇双方或一方为可疑或已知的染 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的患者
➢婚前孕前检查希望进行优生优育检 查的人群
6
临床应用: Application
检测方法: Method 样本量: Sample
3.细胞的收获:
1)用离心机以2200转/分钟离心5分钟后弃 上清液。
2)加入0.075M的KCl溶液10ml,充分混匀 ,低渗时间为15-18分钟 。
3)预固定:低渗后加入固定液1ml充分混 匀(固定液是甲醇与冰乙酸按3:1混匀), 以2200转/分钟离心7分钟。
4) 吸弃上清液,加入10ml的固定液,混 匀。
8
项目介绍 (Project) -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Cont.)
实验操作: Test Procedure
1.接种:先在每瓶含有PHA的5ml培养基的 培养瓶中接种0.5ml的外周血,接种2瓶。
2.培养:37℃全封闭式培养68-72h。在细胞 收获前加入0.1ml浓度为20ug/ml秋水仙素培 养1-1.5h。
项目介绍 (Project) -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胚胎停止 发育,不良孕产史和不孕不育及发育异常 的重要原因,对优生优育门诊就诊的患者 进行染色体分析,在临床诊断和优生优育 方面有重要意义。 ➢培养法G显带
➢肝素抗凝全血2.0ml
7
项目介绍 (Project) -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Cont.)
➢缺失:染色体臂中段或末端丢失。 ➢倒位:某一染色体中间片段发生两 个断裂,断片倒转180°后重接。 ➢易位: 转位,平衡易位,罗伯逊易 位

实验四染色体核型分析课件

实验四染色体核型分析课件

臂比(长/ 短)
Arm ratio(L/
S)
类型 Type
1 3.25+0.99=4.24
7.05
2 2.49+0.92=3.41
5.61
3 2.06+1.02=3.08
5.06
4 1.71+1.03=2.74
4.51
5 1.46+0.96=2.42
3.99
6 1.21+0.92=2.13
3.52
L
核型模式图
二、实验原理
不同物种的染色体都有各自特定的形态结构 (包括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随 体大小等)特征,而且这种形态特征是相对稳 定的。因此,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生物种质资源 遗传性研究的重要内容。
染色体核型分析主要包括染色体长度、染色体 臂比、着丝点位置、次缢痕等。
三、实验材料及用品
3.27

st
L
2.70
sm
L
2.03
sm
M2
1.66
m
M2
1.51
m
M1
1.32
m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1.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对染色体照片进行适 当的编辑(包括去色、调节反差和对比度)、并对 染色体进行初编号。
2.用Image j 或 Image tool软件,测量每一条染色体 的短臂、长臂的长度,计算其相对长度、臂比值。
核型(karyotype) 是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
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 核型模式图(idiogram)
将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逐个按 其特征绘制下来, 再按长短、形态等特征排 列起来的图象称为核型模式图,它代表一个 物种的核型模式。

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临床意义PPT参考课件

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临床意义PPT参考课件
2
人类遗传物质的突变与疾病
突变 DNA在剂量或序列上的改变。人类遗传物质突变是一 个从分子水平到细胞水平的连续过程。尽管这种改变大小和 数量各不相同,但其本质都是DNA剂量或序列的改变。
遗传病 遗传物质突变所致疾病,包括单基因病、基因组病和 染色体病。
基因病 包括单个核苷酸改变到一个基因改变(分辨率1bp) 染色体病 包括染色体上一个次亚带、亚带、带、一个区到一
婚前检查可以发现表型正常的异常染色体携 带者,如染色体平衡易位、倒位,染色体的 平衡易位和倒位由于基因不丢失而表型正常, 但极易引起流产、畸胎、死胎,盲目保胎会 引起畸形儿的出生率增加。
婚前检查还可以发现表形基本正常,但性染 色体异常者,这些患者可表现为性功能障碍、 无生育能力等。
因此,婚前检查对优生优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前言
染色体在形态结构或数量上的异常被称为染色 体异常;
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称为染色体病; 现已发现的染色体病有100余种,它在临床上常
可造成流产、先天愚型、先天性多发畸形等, 而在早期自然流产时,50%~60%是由染色体 异常所致; 目前,随着技术及观念的普及,更多的患者选 择了染色体的检查。
细胞遗传学检查:抽取先证者夫妻及其女儿、二姐和三哥 外周血行染色体检查,G显带、分析30个中期分裂相、核 型分析5个。先证者染色体核型为46,XY,inv(1)(q25q42) (图1);妻子染色体核型为46,XX;女儿及二姐核型均为 46,XX, inv(1)(q25q42)(图2);三哥核型为46,XY。
*平衡易位:染色体结构改变,无DNA剂量改变,一般无表形即(携带者),但不排除位置效应。 *并非所有染色体病是家系遗传,其中相当一部分属新发突变。

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临床意义PPT精品医学

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临床意义PPT精品医学


睾丸决定基因SRY—— Yp11.32(1)
mos 45,X/46,XY/46,X,dic (Y)/47,XYY/ 47,X,2dic(Y) /47,XY,dic (Y),/48, XY, 2dic(Y)/ 48,X, 3dic (Y)(p11.32)
睾丸决定基因——Yp11.31带(2)
mos 45,X/ 46, dic(Y)(p11.31)及其表型
婚前检查还可以发现表形基本正常,但性染 色体异常者,这些患者可表现为性功能障碍、 无生育能力等。 因此,婚前检查对优生优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不孕不育患者

在不孕症、多发性流产和畸胎等产史的夫妇中至少有 7%-10%是染色体异常的携带者。 常见的有染色体结构异常如平衡易位和倒位以及数量 异常如由于女性少一条X染色体造成的45,XO,或多 一条Y染色体造成的47XXY(95%无生育能力)。 平衡易位和倒位由于无基因的丢失,携带者本身常并 不发病,却可因其生殖细胞染色体异常而导致不孕症、 流产和畸胎等生殖功能障碍。 性染色体数目异常除可造成不孕外,还常出现第二性 征异常(两性畸形)。

例2 46,XX,ins(8;1)(p11.2;p22p32)
病情介绍

先证者,女,27岁

表形正常 于2013年11月首次怀孕,因怀孕时曾使 用抗生素疑影响胎儿,后进行人工流产 2014年8月第二次怀孕,40天左右时胎停, 来我院不孕不育科就诊

例3
46,XX,t(3;5)(p13;q13.3)



例5
45,X(特纳综合征)
特纳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身矮、生殖器与第二性征不发育和一组躯 体的发育异常。身高一般低于150厘米。 女性外阴,发育幼稚,有阴道,子宫小或缺如。躯体 特征为多痣、眼睑下垂、耳大位低、腭弓高、后发际 低、颈短而宽、有颈蹼、胸廓桶状或盾形、乳头间距 大、乳房及乳头均不发育、肘外翻、第4或5掌骨或跖 骨短、掌纹通关手、下肢淋巴水肿、肾发育畸形、主 动脉弓狭窄等。智力发育程度不一。 寿命与正常人同。母亲年龄似与此种发育异常无关。 LH和FSH从10~11岁起显着升高,且FSH的升高大于 LH的升高。Turner患者骨密度显着低于正常同龄妇女。

实验三畜禽染色体核型分析ppt课件

实验三畜禽染色体核型分析ppt课件

染色体组型〔核型〕分析例如

动物遗传学实验
实验三 畜禽染色体 核型分析
一、实验原理
细胞分裂中期是染色体的形状构造最典型的时期, 经过显微镜摄影,将选取伸展良好,形状明晰, 有代表性的细胞分裂相进展高倍拍摄放大,得到 照片,进展核型分析,核型可以代表该个体的一 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二、实验目的
➢ 察看丈量照片上每条染色体,进展配对陈列 和剪贴成核型分析图
臂比:染色体长臂与短臂长度之比,即q/p 着丝粒指数:短臂占整个染色体长度的百分比,即
p/〔p+q〕×100% 相对长度:某条染色体长度占一套单倍体染色体长
度总和的百分比
3、填写染色体信息表
染色体 Q P P+Q Q/P 着丝点 着丝点 相对
编号
位置 指数 长度
4、 将染色体按照大小、形状依次陈列〔粘贴在 纸上〕
陈列规那么: 1〕从长到短; 2〕一样长度时,比较着丝点位置; Metacentric chromosome 〔M:1.0~1.7〕 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 〔SM:1.7~3.0〕 Acrocentric chromosome 〔St: 3.0~7.0 Telocentric chromosome 〔t: 7.0~∞〕
➢ 掌握常规分析方法
实验资料与仪器
➢ 染色体图形 ➢ 小圆规 ➢ 游标卡尺 ➢ 胶水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染色体的丈量 丈量长短臂的长度〔Q、P〕
确定各对同源染色体 选择其中一条,用小分规和直尺丈量着
丝点到长臂端和短臂端的间隔 得到Q、P数据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2、染色体的计算 计算:根据长短臂的长度计算以下三个指数:

人类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G显带核型分析ppt课件(完整版)

人类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G显带核型分析ppt课件(完整版)
事项。 3.制作人的G显带正常核型配对分析图。
感谢观看
人类体细胞的正常核型

大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F组
小 G组
染色体号
1
3
2
4 ———— 5 6 ———— 12、X
13 ———— 15
17 16 18
19 ———— 20
21———— 22、Y
主要特征
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无随体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有随体
六号是个小白脸 七上八下九苗条
十号长臂近带好 十一低来十二高
十三四十五
下、中、上
十六q2缢痕大
十七长臂带脚镣
十八人小肚皮大 十九一点腰
二十头重又脚轻 二十一象个葫芦瓢
二十二头带小黑帽 X一担挑,Y是黑脚
[注意事项]
1. 染色体标本制备中的关键因素包括秋水仙素的用量和 作用时间、低渗和固定的处理。其中低渗时间很重要, 处理时间过长则细胞膜过早破裂导致染色体丢失,处理 时间不足则致染色体分散不好,不利于计数分析。
2、作取用股均骨匀:充用分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按住小鼠 3.漂洗:迅速的用头0部.85,%另生一理只盐手水漂拉洗住,它以的终尾止巴胰,蛋用白酶
的作用。 力向后拉断其颈椎。处死后立即用剪 4.染色:用吉刀姆剪萨工开作后液腿染上色的1皮0毛~,15取m出in小。鼠的股 5.冲洗干燥:骨用,缓剔流除自上来面水的冲肌洗肉载,玻洗片净,。空气干燥或电
9. 弃上清,重复固定1次。 10.弃上清,根据沉淀量多少加入适量滴数新鲜固定
液,轻轻混匀,制成磨砂状悬液。 11.制片:取上述悬液1~2滴,滴至沾有冰水或干燥的
洁净载玻片上,吹散,过火,空气干燥。 12.37℃温箱放置3~4天或70℃烘烤2 h进行老化处

遗传学课件遗传学实验-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

遗传学课件遗传学实验-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

[3] Smith J, Johnson M, Levine A. Karyotyp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17, 91(6): 987-998.
附录:相关图表和数据
图1
人类染色体核型图谱
表1
染色体异常类型及临床表现
障碍等问题。
倒位
染色体倒位是指染色体局部发 生倒转的现象,可能导致胎儿 智力障碍、生长发育迟缓等问 题。
缺失
染色体缺失是指染色体部分缺 失的现象,可能导致胎儿智力 障碍、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
重复
染色体重复是指染色体部分重 复的现象,可能导致胎儿智力 障碍、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
染色体异常的遗传机制
染色体异常的遗传机制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是指在基因序 列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等现象,可能导致胎儿发育畸形、智力障碍 等问题。
实验材料准备
准备好染色体标本、显微镜、染色剂、载玻片、 盖玻片、显微操作器等实验器材和试剂。
实验环境设置
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无尘,并保持适宜的温度 和湿度。
实验人员要求
实验人员应具备基本的遗传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流程
01
02
03
04
标本制备
采用适当的细胞培养和固定方 法,制备染色体标本。
遗传学课件-人类染色体核型 分析
目录
• 人类染色体介绍 • 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 • 人类染色体核型异常 • 染色体核型异常与疾病 • 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 • 参考文献和附录
01
人类染色体介绍
染色体的组成和功能

动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染色体核型分析(动物遗传育种课件)

动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染色体核型分析(动物遗传育种课件)
任务1.2 染色体组型分析
一、实验目的1、熟悉人类染色体的数目及形态特征。2、理解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分类、分组标准3、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基本方法
染色体核型分析
二、实验原理1.核型 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 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 2.核型分析 根据染色体的长短、着丝粒的位置、随体的有无等特征,将全套染色体分组编号(性染色体排在最后),并按顺序成对地将染色体剪贴,制成染色体核型图,然后对核型图进行分析,确定染色体核型。3.核型分析的意义 是确定和发现染色体异常和染色体畸变综合征的基本手段和诊断基础,经过核型分析后,可以根据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来判断生物的病因,比如是由于缺少了什么样的基因才导致的这种疾病 。
F组(No19~20):小的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G组(No21~22 +Y):最小,近端着丝粒。在No21和22染色体的短臂上可见到随体。
染色体分组
Y染色体:形态和大小,跟G组染色体相似。形态特征:①它的两条染色单体一般不作分叉状,几乎是平行的;②一般来说,它比第21、22染色体要长一些; ③没有随体。
二、染色体的结构
染色质的化学组成:
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
----四级结构
二、染色体的结构
二、染色体的结构
二倍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对存在,用2n表示。
单倍体性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单存在,用n表示。
三、染色体的数目
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二者大小、形态、功能都相同的一对染色体。性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中与性别发育密切相关的染色体(X、Y;Z、W) 。常染色体除性染色体之外同源染色体的统称。
一、染色体的形态
人类XY染色体

最新医学遗传学实验:人类染色体常规核型分析教学讲义ppt

最新医学遗传学实验:人类染色体常规核型分析教学讲义ppt
轻轻吹打1~2min
一次固定: 5 加固定液至6ml,吹打2-
离心7min,弃上清
3min,室温静置20min
注意事项:
秋水仙素用量过大,时间过长,会使分裂细胞增 多,染色体过度收缩而短,乃至染色单体离散; 用量过小则影响分裂相,使分裂细胞少,染色 体细长。
低渗不够,则染色体分散不好;低渗过度,则 细胞破碎,染色体丢失。
离心7min,弃上清 7
滴片、干燥
低渗: 3 加KCL至6ml,轻轻吹打
1~2min,37℃,25min
离心7min,弃上清
二次固定: 6 加固定液至6ml,短暂吹
打,室温静置20min
预固定:
离心7min,弃上清
4 加固定液0.6~0.7ml,
轻轻吹打1~2min
一次固定: 5 加固定液至6ml,吹打2-
注意:
1.用镊子取冰片,千万不要用手摸冰片的表面, 以免染色体不能附着。
2.滴片时要有一定高度,且玻片要稍倾斜。
3.冰片一定要清洁湿冷,易于染色体的分散。
染色
1∶10 Giemsa染液(pH 6.8)染色10min。 流水冲洗,吹风机吹干,镜检。
1 采血、接种、细胞培养 8 终止培养前2小时,加入秋水仙素
4 案例分析
3)试桩
荷载 p / kPa
0
68
136
204
272
340
408
476
544
612
680
0
5
沉降 s / mm
10
15
20 S6
S7
25
S8
30
1#楼场地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可取为200kPa,满
足设计要求。

染色体核型分析 PPT

染色体核型分析 PPT
大小和位置
核型分析
❖1.染色体测量 用毫米尺测量染色体总长和两臂长度(着丝粒一分为二算
入两臂)。并注意各染色体随体的有无,随体和次缢痕长度 一般不计算在染色体长度内。 ❖2.测量结果的计算
染色体组总长度=该细胞全部染色体长度(包括性染 色 体)之和 相对长度=(某染色体绝对长度/染色体组总长度) ×100% 臂比=长臂长度/短臂长度 臂指数(着丝点指数)=短臂长度/染色体全长
7、将测量和计算的数据填入下表
❖ 染色体组型是细胞遗传学、现代分类学和进化论的 重要研究手段。染色体组型分析——染色体水平上的 表型,可确定物种的特征,确定种属亲缘关系,分析 生物物种的变异和进化过程。在医学上,人类染色体 组型分析对遗传病的临床诊断有重大意义。
❖ 染色组通常是指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所有可测定的 表型特征的总称,包括染色体的总数,染色体组 的数目,组内染色体基数、每条染色体大小、形 态等。它是物种特有的染色体信息之一,具有很 高的稳定性和再现性。
❖染色体组型分析是指对染色体进行分组,对核型 的各种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描述,如对染色体 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和随体有无等。
❖染色体组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现代分类学和进 化理论的重要研究手段,也是一种简便的方法。
❖ 数目 (2n=?) ❖ 长度(绝对长度、
相对长度) ❖ 着丝粒位置
(M/m/sm/st/t/T) ❖ 随体与次溢痕的数目、
❖ 臂比1.71—3.0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 臂比3.01—7.0为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 臂比7.01以上为端着丝粒染色体(sat)
实验步骤
1、 染色体标本制片 选择染色体分散良好,形态清晰的有丝分裂中期分裂 相,进行拍照,获得照片。
2、测量 把放大的照片染色体进行随机编号、用直尺测量染色体总长和两 臂长度(着丝粒一分为二算入两臂)。并注意各染色体随体的有无,随 体和次缢痕长度一般不计算在染色体长度内(如记入,需要标注) 。

遗传学实验人类染色体的识别及核型分析.ppt

遗传学实验人类染色体的识别及核型分析.ppt
组型分析能进行染色体分组外,还能对染色体的各种 特征做出定量和定性的描述,是研究染色体的基本手 段之一。利用这一方法可以鉴别染色体结构变异、染 色体数目变异,同时也是研究物种的起源、遗传与进 化,细胞遗传学,现代分类学的重要手段。
2
遗传学实验 2008-3
二、实验原理——人类染色体
2.人类的单倍体染色体组〔n=23〕上约有3000040000个结构基因。平均每条染色体上有上千个基因。 各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有严格的排列顺序,各基因间的
4
遗传学实验 2008-3
表1 人类染色体的主要特征
组别 染色体序号 形态大小 着丝粒位置
次缢痕
随体
A
1-3
B
4-5
最大 次大
M(1、3) SM(2)
SM
I号染色体常见
C 6-12,X(介于7-8 中等 SM 之间)
D
13-15
中等 ST
9号染色体常见 有
E
16-18
F
19-20
小 次小
M(16) SM
9
遗传学实验 2008-3
3、关于剪贴、原那么排列
排列——原那么: 从大到小; 短臂向上; 着丝粒在一条线上; 性染色体单排。
10
遗传学实验 2008-3
五、实验要求
1、对给出的图象进行测量、配对填表2。 2、按照Denver体制规定,分组贴图。
表2 人类染色体分析数据
编号
绝对 长度
相对 长度
G带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带型。因为它主要是 被Giemsa染料染色后而显带,故称之为G显带技术 ,其所显示的带纹分布在整个染色体上。
20
遗传学实验 2008-3
G显带

实验二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ppt课件

实验二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ppt课件

十号染色体
十号长臂三条带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长臂上有三条深染带,近侧的 第一条深带最深
Company Logo
采 用 PP管 及 配 件: 根据给 水设计 图配置 好PP管 及配件 ,用管 件在管 材垂直 角切断 管材, 边剪边 旋转, 以保证 切口面 的圆度 ,保持 熔接部 位干净 无污物
十一号染色体
采 用 PP管 及 配 件: 根据给 水设计 图配置 好PP管 及配件 ,用管 件在管 材垂直 角切断 管材, 边剪边 旋转, 以保证 切口面 的圆度 ,保持 熔接部 位干净 无污物
实验目的
❖熟悉人类染色体G显带的带型特征 ❖初步掌握G显带核型分析的基本方法
Company Logo
采 用 PP管 及 配 件: 根据给 水设计 图配置 好PP管 及配件 ,用管 件在管 材垂直 角切断 管材, 边剪边 旋转, 以保证 切口面 的圆度 ,保持 熔接部 位干净 无污物
Company Logo
采 用 PP管 及 配 件: 根据给 水设计 图配置 好PP管 及配件 ,用管 件在管 材垂直 角切断 管材, 边剪边 旋转, 以保证 切口面 的圆度 ,保持 熔接部 位干净 无污物
五黑腰
五号染色体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长臂上有四条深染带,其中 间三条深带常集中在一起
Company Logo
染色体观察及核型分析
Company Logo
采 用 PP管 及 配 件: 根据给 水设计 图配置 好PP管 及配件 ,用管 件在管 材垂直 角切断 管材, 边剪边 旋转, 以保证 切口面 的圆度 ,保持 熔接部 位干净炮五黑腰。 六号短臂小白脸,七上八下九苗条。 十号长臂三条带,十一低来十二高。 十三十四十五号,三个一样一二一。 十六长臂近点深,十七远端带脚镣。 十八人小肚皮大,十九中间一点腰。 二十头重脚底轻,二十一象葫芦瓢。 二十二一点Y黑腰,X pq 一肩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试剂: 秋水仙素、低渗液、卡诺氏固定液、吉姆萨染液、胰酶 、1N HCl、1N NaOH、MEF培养基、PBS
前期处理
样品要求:对数期生长, 状态良好,紧密度高,折 光性好,细胞量≥T25 / 60 mm平皿 差速贴壁法去除MEF(
KSR培养体系除外) 作用:破坏 终止培养前1~2小时,加入秋纺水锤仙素体(100ug/ml), 最终浓度为0.1~0.2ug/m防l。 护:有剧
染色体核型排列
染色体核型排列
染色体核型排列
染色体核型排列
正常:46,XY
大Y:46,XY,Y>18
小Y:46,XY,Y≤G组
核型检测的可重复性
染色体标本制备及核型分析
玻片标本质量评价
分裂相密度
足够 适当提高固定液中冰醋酸比 例;制备较多的玻片
玻片标本质量评价
分裂相形态-紧密度
过密
适中
过密:适当提高固定液中冰 醋酸比例;
玻片标本质量评价
分裂相形态
过密
适中
过密:适当提高固定液中冰 醋酸比例,增加滴片高度;
玻片标本质量评价
分裂相形态ຫໍສະໝຸດ 重叠尽量将细胞吹打 成单细胞悬液; 滴片时勿重复滴
低渗处理
预固定
固定
制片
用滴管吸取细胞悬液,高空滴在冰冻玻片上,立即在 酒精灯的火焰下过火几次,置80℃烤箱中烤片2h。
实验步骤
细胞收获 低渗处理 预固定
固定
要求:洁净、冰冻 处理:逐片清洗(洗洁精→ 超声波→自来水→纯水), 95%乙醇浸泡24 h,纯水逐片 刷洗,放置于装有纯水的器
皿中,4 ℃保存。
染色体标染本制色备体及核核型型分析分析
质量保障部 Faye
一、名词解释
二、染色体标本制备
实验耗材 前期处理 实验步骤
三、染色体核型分析
玻片标本质量评价 计数标准、合格指标 染色体核型排列 核型检测的可重复性
核型
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 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
小鼠:♂ 40,XY 、♀ 40,XX 人类:♂ 46,XY 、♀ 46,XX
作用:去除染色 体上的蛋白质,
便于染色。
配制: Giemsa原 液:磷酸缓冲液 (pH 7.4)= 1:9 ,现用现配。
预热胰蛋白酶消化25-30s,Giemsa染色10min 。 清水冲洗染液,用吹风机吹干。
玻片标本质量评价
玻片颜色
蓝紫色
玫红色 配制新的染液;
玻片标本质量评价
细胞密度
过密
适中
制备玻片时,对每一个样品 都先进行试片,并在镜下观
分裂相
细胞分裂过程中每个时期的细胞形态特征,包括细胞的 总体形状和遗传物质的变化。
(中期)分裂相
核型
数量变异
(性染色体丢失/增加、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三体)
结构变异
(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实验耗材
仪器设备: 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箱、离心机、光学 显微镜、刻度离心管、乳头吸管、棕色试剂瓶、载玻片 、吹风机、玻片架、染色缸
实验步骤
细胞收获
低渗处理
预固定
固定
制片
(1)加入3ml固定液,静置30min,离心弃上清; (2)再次加入3ml固定液,吹打均匀并静置30min
实验步骤
细胞收获
低渗处理
预固定
固定
制片
离心弃上清液,根据细胞数量情况,加入1~2 mL固定 液,吹打细胞制成悬液,悬液呈微白色时为最佳。
实验内容
细胞收获
实验步骤
细胞收获 低渗处理 预固定
固定
配制:甲醇:冰乙酸= 3:1 ,现用现配。
作用:固定并维持染色体结 构的完整性
防护:甲醇→毒性, 冰乙酸→刺激性和腐蚀性
制片
离心弃上清,将细胞沉淀震荡悬浮或气泡吹打法轻柔 地重悬细胞。沿管壁缓慢加入固定液0.5-1.0 mL,边 滴加边震荡均匀,静置5 min后离心弃上清。
实验步骤
细胞收获 低渗处理 预固定
固定 制片
配制: 0.075 mol/L KCl溶液 作用:低渗作用
因素:时间、温度、浓度
加入37℃预热的低渗液(0.075 mol/L)5 ml,吹 打至均匀,37℃水浴15-20 min。
实验步骤
细胞收获
低渗处理
预固定
固定
制片
离心弃上清,将细胞沉淀震荡悬浮或气泡吹打法轻柔 地重悬细胞。沿管壁缓慢加入固定液0.5-1.0 mL,边 滴加边震荡均匀,静置5 min后离心弃上清。
玻片标本质量评价
染色体形态
适中
短小
过长
计数标准
分裂相需完整独立,染色体不过于松散,周围无其他 距离很近的分裂相。
染色体形态适中,不过度短小或纤长,染色体彼此间 无交联缠绕或者交联的染色体能明确的区分。
染色体G显带普遍较清晰,质检人员能够精确的判断核 型位置。
合格指标
计数30个分裂相,正常比例≥50% →数量是否异常 暂不涉及核型排列 →结构是否异常
毒、无挥发
实验步骤
细胞收获 低渗处理
预固定 固定 制片
实验步骤
细胞收获 低渗处理 预固定
固定 制片
消化并收集细胞至离心管,吹打成单细胞悬液, 250 g,5 min离心,弃上清
实验步骤
细胞收获 低渗处理 预固定
固定 制片
加入37℃预热的低渗液(0.075 mol/L)5 ml,吹 打至均匀,37℃水浴15-20 min。
制片
用滴管吸取细胞悬液,高空滴在冰冻玻片上,立即在 酒精灯的火焰下过火几次,置80℃烤箱中烤片2h。
实验步骤
细胞收获 低渗处理 预固定
固定 制片
预热胰蛋白酶消化25-30s,Giemsa染色10min 。 清水冲洗染液,用吹风机吹干。
实验步骤
细胞收获 低渗处理 预固定
固定 制片
要求:0.25%, pH6.8~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