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试题-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
初中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初中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取了热量B.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会升高C.在质量相同的前提下,温度升高得多的物体吸取的热量不一定多D.物体的内能减小时,一定是放出了热量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物体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就增加 B.同一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其内能也增加C.温度为﹣40℃的冰块没有内能 D.热传递一定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到内能小的物体上3.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C.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4.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吸取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内能减少,它一定放出热量5.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水沸腾时连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 D.物体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6.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温度升高B.汽油机在完成压缩冲程的过程中,气缸内气体温度升高C.用天燃气灶烧开水的过程中,水温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7.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关于它的含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kg的1℃的水含有的热量是4.2×103JB.1kg的水温度升高到l℃时,吸取的热量是4.2×103JC.1kg的水温度升高l℃时,吸取的热量是4.2×103JD.1kg的水温度升高l℃时,放出的热量是4.2×103J8.在下列过程中,由于热传递而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把铁丝反复弯曲,弯曲处变热B.用酒精灯对烧杯中的水加热C.子弹击中一块木板,温度升高D.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中由于和空气摩擦,温度慢慢升高变成雨滴9.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点,下列事例中与这一特点无关的是()A.福岛核电站受损后灌注海水降温 B.汽车发动机中用水循环冷却C.晚间,在春播秧田里灌水保温D.三峡水电站建水坝储水发电二、多选题10.有一种用来取暖的热水袋,它的表面有许多长条状的橡胶突起部分,这些突起部分相互平行且突起的高度较大(如图所示),作成这种外形的要紧目的是()A.使热水袋美观大方,起到装饰作用 B.使热水袋能同时具有传导、对流和辐射的传热递功能C.减小热水袋与人体的直截了当接触面积,以降低热水袋的放热速度,实现缓慢放热D.这种突起具有良好的弹性,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弹性形变,以防止在某种重压下,袋内热水将热水袋胀破11.下列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锯片锯木头,锯片发热B.盆里的凉水在阳光照耀下,温度逐步升高C.把烧红的工件放在冷水中,工件温度降低D.冬天,两手互相来回搓动,手会感到温顺12.为了比较两种新型保温材料甲和乙的保温成效,将这两种保温材料分别做成形状、结构、厚度完全相同的保温筒,两保温筒内同时分别放置完全相同、温度均为的恒温源,其截面图如图所示.将两保温筒放在室温为的房间内,每隔测量一次两保温筒外表面点和点处的温度,依照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图中图像Ⅰ表示保温材料甲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刻变化的图像,图像Ⅱ表示保温材料乙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刻变化的图像.依照实验过程及图像,下列四个选项中,判定正确的是()A.可用单位时刻内保温筒外表面的温度变化表示保温成效 B.甲材料的保温成效比乙材料的保温成效好C.乙材料的保温成效比甲材料的保温成效好D.假如把两保温筒内的恒温源换成的恒温源,其它条件不变,则无法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材料的保温成效13.小明依照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固体的比热容一定比液体的比热容小B.同种物质的比热容随物态变化而发生改变C.质量为1 kg的煤油放出2.1×103J的热量,温度升高1℃D.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吸取相同热量后,酒精的温度变化大14.小明依照下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B.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C.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取的热量多15.以下四种现象中,与水的比热容有较大关系的是()(多选)A.汽车的发动机用循环流淌的水来冷却 B.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比沿海地区大C.夏天往室内洒水可使室内温度降低 D.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三、填空题16.小明站在如图中匀速上行的扶梯上,若以扶梯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 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小明感受电梯的扶手橡胶发热,是因为扶手与其他部位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17.如图所示,将一根铁丝用手快速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热,内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那个实验说明________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精品)
第十三章 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物体中重约为1N 的是( )A .一枚壹圆硬币 B. 两只鸡蛋 C .三枚回形针 D. 四张实验桌2.如图1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直线运动,实验记录 如下表。
由此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 )A .4.5NB .1.5NC .3ND .2.1N3.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上而是指在大于零刻度线的 位置,如果不调零直接用来测量力,测出的结果将( )A .偏大B .偏小C .是正确的数值D .无法判断4.如图2所示,一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涮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 拉力。
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 .0NB .3NC .6ND .12N5. 如图3所示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所使用到的机械,按图中所示的情景使用过程中没有省力的是( )图16.如图4所示的各滑轮组中,物体重力都是G ,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使物体匀速上升,拉力F 最小的是图( )7.一位同学双手的最大拉力为500N ,现在他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能提起的物重为( )A .500 NB .1 000 NC .1 500 ND .250 N8.如图5所示,在地球上的四个位置分别静立着中国人、北极熊、 阿根廷人和企鹅,对他们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北极熊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的B .企鹅受到的重力大于地球对它的支持力C .中国人、阿根廷人除了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外,一定还受到摩擦力D .他们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且均是指向地心9. 下列现象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A .拔河时用力握住绳子B .旅行箱的下面安装小轮子C .钢笔拧得太紧不易打开,往往在手与钢笔之间垫一块毛巾D .为了把桌面上的污渍擦干净,常常用大一点的力压抹布10.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成一个以O 为支点的杠杆,如图6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热膨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热膨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 热膨胀是什么现象?请简要解释。
答:热膨胀是物质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的现象。
当物质受热时,分子的热运动增强,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体积变大,称为正膨胀;当物质降温时,分子的热运动减弱,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物体体积变小,称为负膨胀。
2. 热膨胀与温度的关系是怎样的?答:热膨胀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当温度升高时,物质的热运动增强,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体积变大,发生正膨胀;当温度降低时,物质的热运动减弱,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物体体积变小,发生负膨胀。
3. 什么是线膨胀和体膨胀?答:线膨胀是指物体在温度变化时只发生长度的变化,而横截面积保持不变的现象;体膨胀是指物体在温度变化时除了长度发生变化外,横截面积也同时发生变化的现象。
4. 举例说明线膨胀和体膨胀。
答:线膨胀的例子可以是:热水管道因受热而变长;体膨胀的例子可以是:热水中的玻璃杯受热后,不仅变高,也变宽。
5. 温度升高对物体造成的膨胀量与物体的什么性质有关?答:温度升高对物体造成的膨胀量与物体的热膨胀系数有关。
不同物质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即相同温度变化下的膨胀量也不同。
6. 什么是膨胀系数?如何计算膨胀系数?答:膨胀系数是指物质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时,其单位体积的膨胀量。
膨胀系数可以通过公式计算:膨胀系数 = (物体膨胀量 / (初始温度 ×温度变化))。
7. 如何利用热膨胀原理解释铁轨的铺设问题?答:利用热膨胀原理解释铁轨的铺设问题是通过控制二段铁轨的间隔来避免温度变化引起的膨胀伸长或收缩缩短可能导致的问题。
通过调整铁轨之间的间隔,使其能在温度变化时保持稳定。
8.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有哪些应用利用到了热膨胀现象?答:热膨胀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其中一些常见的应用包括: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桥梁和管道的施工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等。
9. 如何防止由热膨胀引起的损坏?答:为了防止由热膨胀引起的损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选择材料,选择具有较小膨胀系数的材料;采用膨胀缝,使材料在温度变化时有一定的伸缩空间;使用隔热材料和降温措施,减少温度变化的影响。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有答案)经典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编号姓名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现象中能解释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矩活动的是()A. 炒菜时,喷鼻味四处潇洒B. 沙尘暴卷起漫天的黄尘C. 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腾D. 扫地时,空中尘埃飞扬2. 如图所示,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央松松地系着一根棉线;图乙是浸过番笕水并附着番笕液膜的铁丝圈;图丙暗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随意率性一侧;图丁暗示这侧的番笕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另一侧.这一试验说清楚明了()A. 罕有的物资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B. 分子之间消失间隙C. 分子之间消失着引力D. 物资的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矩活动3. 生涯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热活动的相干常识解释不准确的是()A. 湿衣服在日照下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解释分子活动快慢与温度有关B.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解释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成熟的菠萝蜜会披发出浓浓的喷鼻味,解释分子在不断地活动D. 液化石油气经加压后贮消失钢瓶中,解释分子之间有间隙4. 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转变物体内能的是()A. 冬天晒太阳感到温暖B. 冬天在暖气房里感到温暖C. 冬天围着火炉烤火感到温暖D. 冬天两手互相摩擦,手感到温暖5. 下列现象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钢锯锯木头时,锯条发烧B. 火车经由铁轨后,铁轨发烧C. 保瓶瓶的塞子被水蒸气冲开D. 砂轮打磨工件时火星四溅6. 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光后,“砰”的一声变成玉米花.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 玉米粒重要经由过程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长B. 玉米粒重要经由过程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长C. 玉米粒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D. 玉米粒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长7. 两个物体放在一路并互相接触,它们之间没有产生热传递,则它们具有雷同的()A. 温度B. 比热容C. 内能D. 质量8. 将一个铝块截成雷同的两半,取走一半,则余下的一半铝块()A. 密度和比热容均减半B. 密度减半,比热容不变C. 密度不变,比热容减半D. 密度和比热容均不变9. 铜的比热容是铅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假如它们接收的热量一样多,则铜块温度升高的度数是铅块温度升高的度数的()1倍A. 1倍B.3C. 9倍D. 3倍10. 质量.初温雷同的水和铜块,接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则会消失()A. 铜块与水之间不产生热传递B. 铜块吸热,水放热C. 铜块放热,水吸热D. 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1. 两小我向相反的偏向拉一根绳索,绳索没有拉断,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消失着力,除此以外,分子之间还消失着力.12. 如图所示,火柴头在火柴盒正面轻轻划过就能擦燃,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讲,是将能转化为能,这是经由过程的方法实现的.13. 物理学中的“热”可以暗示温度.内能.热量等寄义,下面几句话中“热”的寄义分离暗示:①摩擦生热.:,②冰块吸热.而融化:,③炎天气象很热.: .14. 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平日傍晚向秧田灌水,凌晨将水放出,以防秧苗冻坏.隐含的物理常识是,水的较大,气温下降时,水(选填“放出”或“接收”)较多的(选填“温度”.“内能”或“热量”).15.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解释在陆游谁人时期,人们就已发觉到城市暖于郊区.剖析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原因:一是工场.交通对象排放大量的 ;二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小,在雷同日照前提下温度上升更显著;三是城市水面小,水的吸热少;四是楼群林立,水 4.2×103 ×103×103 ×103 ×103 ×103 ×103 ×103×103 2×103×103 ×103 难以形成对流.16.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 / (kg·℃),若将2kg 的水倒掉落一半,则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J/(kg·℃);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 (选填“转变”或“不变”);初温为20℃.质量为1kg 的水接收×105J 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 ℃.三.试验探讨题(共19分)17.(5分)如图所示,拿一个大口玻璃瓶,瓶内装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经由过程塞子上的启齿往瓶里打气.(1)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会消失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瓶内的空气膨胀做功时,内能,温度 ,使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3)由此试验及其它大量试验可以得出如许一个结论:.18.(6分)浏览下表: 几种物资的比热容 [J/(kg·℃)]经由过程浏览上表,你必定能有所发明,请填出个中随意率性三条: (1) ;(2) ; (3) . 19.(4分)小红同窗在做“比较不合物资吸热才能”的试验时,运用雷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石油加热,用加热时光的长短来暗示物资接收热量的若干.她得到如下数据:物资次数 质量m /kg 升高的温度Δt /℃ 加热的时光t /min 水1 102 2 10 4 物资次数 质量m /kg 升高的温度Δt /℃ 加热的时光t /min 石油 310 1 4 10 2(1)剖析第1.2次或第3.4次的试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资升高雷同的温度时,质量 ,接收的热量 .(2)剖析第1.3次或第2.4次的试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0.(4分)为了探讨热水瓶盛水量与保温后果之间的关系,某试验小组用规格和保温机能完整雷同的热水瓶(容积均为2L ),在雷同的情况前提下进行试验.他们在7个热水瓶中装入不合水量但初温雷同的热水,经由雷同时光,测量各个热水瓶中的水温,并依据所得数据经盘算绘出下如图所示的图象.(1)该试验记载的试验数据是盛水量.初平和 .(2)由图象可知,本次试验中保温瓶的盛水量为 L时,保温后果最好.四.分解运用题(共14分)21.(6分)植树造林可以调骨气温,防止水土流掉,对改良生态情况有侧重要意义.据材料介绍,一公顷丛林天天接收的太阳能约为1.08×1010J,假如这些能量全体被一公顷.质量为4×106kg的土壤接收,可使其温度升高3℃,试求出土壤的比热容.22.(8分)使20g冰的温度从-10℃升高到0℃,但未融化成水,须要若干热量?假如这些热量是由温度从5℃下降到0℃的水来供应的,须要若干质量的5℃的水?[已知c水=4.2×103J/(kg·℃),c冰=2.1×103J/(kg·℃).]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10. A,C, B, D, C, B,A,D,B,C.二.填空题11. 引,斥. 12. 机械,内,做功.13. 内能,热量,温度. 14. 比热容,放出,热量.15. 高温废气,比热容,蒸发. 16. 4.2×103,转变,70.三.试验探讨题18.(1)白雾.(2)削减;下降.(3)物体对外做功时,本身的内能削减,温度下降.19.(1)水的比热容最大. (2)同种物资的比热容跟物态有关. (3)不合物资的比热容一般不合等.20.(1)质量.(2)质量雷同的石油和水升高雷同的温度时,石油比水接收的热量少.21.(1)末温(后来温度).(2)1.9.四.分解运用题×103 J/(kg·℃).23. ×102 J,20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十三章单元测试卷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测试题姓名班级一.选择题:(为单选,每小题2分. 共40分)1.下列物体中,受到的重力约为2N的是()A.一颗图钉B.一本书C.一张桌子D.一把椅子2.有一块金属质量是400g.为了测量它受到的重力,最好使用()A.测量范围是500kg的托盘天平B.最大刻度为4.9N的弹簧秤C.最大刻度为2.45N的弹簧秤D.最大刻度2000N的牵引测力计3.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C.运动状态改变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4.下列实例中,通过改变压力来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是()A.在行李箱下安装滚轮B.运动鞋底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拉二胡时使弓弦压紧琴弦D.体操运动员比赛前在手上抹镁粉5.如图所示,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6.走钢丝的杂技演员要使自己更稳一些,他们都是使()A.重心低一些B.重心高一些C.走的快一些D.高高举起手中拿的铁棒7.如图所示,力F的力臂为()A .OD B. OF C. OC D. DF8.下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5题7题8题9.关于定滑轮,动滑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B.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动滑轮实质是不等臂杠杆C.又省力又少移动距离的动滑轮是没有的D.使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只能省一半力10.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B.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C.物体所受重力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D.国际上通用的重力的单位是千克11.一只弹簧测力计下挂10 N的重物,某人用10 N的力向上提着提纽,不考虑弹簧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20 N B.10 N C.O N D.30 N 12.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一些镁粉,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B .两者都是增大摩擦C .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D .两者都是减小摩擦13.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 )A .冬天,在结冰的路面上撒沙子B .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C .拔河比赛时,用力握紧绳子D .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14.用一个重为10 N 的动滑轮来提升重为100 N 的重物,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力,则实际工作时的最小拉力是 ( ) A .正好是60 NB .正好是55 NC .可能是40 ND .可能是60 N15.下图所示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16.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 .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大大减小摩擦C .在任何情况下摩擦都是有害的D .轮胎上做成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17.用扳手拧生锈的螺母时,工人师傅常在扳手柄上再套一节管子,如图所示,这样就比较容易地拧下螺母.这是因为( )A .套上的管子较重,可以省些力B .套上的管子较粗,使用比较方便C .套上管子后可以用较大的力D .套上管子后增大了力臂 17题18. 若不计空气的阻力,从手中抛出去的手榴弹,在空气中受到( )A .空气和手的推力B .手的推力C .空气和地球的吸引力D .重力19.如图所示的自行车,从它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人坐在车座上时受到弹力B .刹车把手相当于费力杠杆C .车铃应用了声音发生和传播知识D .轮胎和脚蹬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20.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没有被推动,是因为( )A .推力比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小B .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C .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 .推力与汽车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21.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在 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 的道理制成的。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张华同学对生活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冬天,人们说话时呼出的“白气”不是水蒸气B.炎热的夏天往地上洒水降温,是利用了水蒸发吸热的原理C.“酒香不怕巷子深”是扩散现象D.在结冰的路面撒盐,是为了降低冰的温度2.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茶杯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说明固体分子间距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B.不能用冷水泡茶,说明低温下分子会停止运动C.热茶放一会儿就变凉了,说明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D.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能小的物体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B.1kg的0℃的冰与1kg的0℃的水,内能相同C.若某物体内能增加,该物体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4.下列现象主要由分子运动造成的是( )A.公园里槐花飘香B.天空中沙尘飞扬C.下雨时河水变浑D.烧烤时烟雾弥漫5.下列现象可以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A.风吹树叶摇动B.河水向低处流C.扫地时尘土飞扬D.玫瑰花芳香四溢6.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就越多C.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D.一杯水的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大7.下列与内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B.对物体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加C.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D.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D.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以为零,但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9.下列关于冰熔化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熔化前温度越高,它含有的热量就越多B.冰熔化前温度升高,但其内能会保持不变C.冰在熔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加D.要使冰的内能增加,唯一方式是吸收热量10.请你想象一下,假如水的比热容变得比沙子的比热容小,下列不会发生的是()A.沿海地区的温差比内陆地区的温差大B.夏天洗海澡的时候踩在沙子上温度比海水里低C.汽车中加入的冷却水的冷却效果将会更好D.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升高的温度将会变大11.关于比热容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B.比热容与热量有关,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C.砂石的比热容是0.92×103J/(kg·℃),它表示砂石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0.92×103J D.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比热容大的含的热量多12.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个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某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某个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含有的热量增加D.某个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会增大1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A.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B.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C.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试卷第2页,共4页D.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14.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B.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C.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D.雾中之山何嶫崨,天风浩荡吹尘劫二、填空题(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1)实验前,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2)实验中两种液体吸热的多少可通过(填“液体升高的温度较;(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温较高;四、计算题22.某学校锅炉房用天然气热水器将1000kg水从20℃加热到10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烧开这些水需要吸收的热量.23.质量为500克的某种液体,温度从80℃降低到20℃时,放出了7.2×103焦的热量,这种液体的比热容是多大?试卷第4页,共4页参考答案:1.D2.A3.A4.A5.D6.C7.C8.D9.C10.C11.A12.D13.B14.C15.内 做功 不变16.无规则运动 声波 音调17.1kg 的煤油温度升高(或者降低)1°C 时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为2.1×103J 不变减小 不变18.6∶519.扩散 分子之间有间隙20.秒表 使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比较加热时间 A 2∶121. 自下而上 加热时间 A B A 22.3.36×108J23.30.2410J /kg ⨯⋅(℃)答案第2页,共2页。
第十三章《热辐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热辐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辐射的波长范围是很窄的;B. 热辐射的波长范围很宽广;C. 热辐射的波长范围与温度无关;D. 热辐射的波长范围只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答案: B2. 单色辐射源的定义是:A. 发射的所有光线具有相同的波长;B. 发射的光线具有极窄的波长区间,但不全是同一波长;C. 各种波长的光线的发射被用一个接受器收集起来叠加;D. 光源能产生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光线。
答案: A3. 斯特法定律中的项dΩ代表:A. 几何学概念的立体角;B. 光的波长;C. 光的频率;D. 光线的数目。
答案: A填空题:1. 热辐射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和____。
答案:连续性、宏观统计规律性、各向同性。
2. 具有最大辐射功率的单色辐射源又称为____。
答案:黑体。
3. 斯特法定律的公式为dQ/dt=σdT^4dΩ,其中σ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答案:斯特法常数。
解答题:1. 什么是黑体?黑体具有哪些特征?答:黑体是能完全吸收所有辐射能的物体,不会反射和透过光线。
具有最大的辐射功率和最理想的发光性质,是热辐射的标准源。
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辐射的光谱只与温度有关,与物体的材质和形状无关;二是其发射的光谱具有连续性,而且随着温度升高,辐射的光强增加,光谱往紫外线方向移动。
2. 请简述黑体辐射和普通物体辐射的区别和联系。
答:黑体辐射和普通物体辐射的区别主要在于光谱的不同。
黑体辐射的发射光谱是连续的,而普通物体的辐射光谱是不连续的,都是离散的谱线。
黑体辐射的光强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而普通物体辐射的光强与温度的平方成正比。
不同之处是黑体的辐射能力是最理想的,而普通物体只是近似地满足黑体的辐射规律。
思考题:1. 请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说明热辐射现象和斯特法定律的应用。
答:热辐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比如烤火炉、电吹风、太阳、灯泡等都具有热辐射现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端午节期间,小明在家里煮粽子,粽香四溢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可以再分2.质量相同的两球,已知甲球的比热容是乙球比热容的2倍,乙球吸收的热量是甲球吸收热量的2倍,那么甲球升高的温度与乙球升高的温度之比为A.1:2B.1:1C.2:1D.1:43.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干燥的棉花,下压活塞,观察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手缓缓下压活塞,看到干棉花点燃B.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内能减小C.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D.下压过程中直接将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干棉花的内能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沸腾的水温度一定是100℃B.汽油机做功冲程燃气的内能减少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0℃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为零5.“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沙石比水具有较小的()A.热量B.密度C.比热容D.温度6.一小盆温度是20℃的水放在室温是20℃的通风良好的大房间内,在水不断蒸发的过程中()A.水温保持不变,水也不从空气里吸收热量B.水温和室温越来越低,但水跟空气之间不发生热传递C.水温不断降低,并从空气里吸收热量D.水温保持不变,并从空气里吸收热量7.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次实验时大气压都低于标准大气压B.实验中烧杯上的盖子留个小孔是为了使杯内外气压平衡C.由乙图可知,烧杯中的水在沸腾前后温度保持不变D.加热6min时,第一次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第二次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8.一杯开水晾至室温,大约放出的热量是()A.2×107焦B.2×105焦C.2×103焦D.2×102焦9.用图所示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B瓶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气体扩散越快C.温度低于0C 时,因分子停止运动,不会发生扩散现象D.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空隙10.将一铜块分成相等的两块,取走一块后,剩下一块的()A.密度和比热都不变B.密度和比热都减半C.密度减半,比热不变D.比热减半,密度不变二、填空题11.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组成的,若一个原子的直径是10-10m,我国科学家制造的纳米碳纤维管的直径是33nm,相当于个原子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长度。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 分子热运动》单元测试卷有答案(人教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分子热运动》单元测试卷有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分子是很小的C.一滴水就是一个分子D.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2.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我们把这些粒子叫做()A.分子B.原子C.中子D.质子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水墨画中墨迹粘在宣纸上B.远远闻到炒菜的香味C.秋风中落叶缤纷D.拔丝地瓜丝丝相连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的是()A.花开时香味扑鼻B.扫地时尘土飞扬C.红墨水在水中散开D.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5.关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C.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内D.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6.两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分别向两杯中放入同样的糖块,冷水杯中的糖块比热水杯中的溶解得慢,这是因为冷水温度低导致()A.物质分子不运动B.水分子间没有间隙C.糖分子间没有斥力D.物质分子运动缓慢7.用分子动理论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用真空泵收纳衣物时羽绒服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8.在公众场所,一个人吸烟,其他人都会“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被动吸烟是因为烟雾分子比较大,人容易吸入肺中B.这个人抽烟,烟雾扩散到周围空间,空气中含有烟的分子,并在不停的运动C.烟雾分子保持静止,人自己主动吸烟雾D.一个人吸烟,其余人羡慕也跟着吸烟9.晓彤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筒口(如图所示),推压注射器的活塞,发现水很难被压缩.晓彤的实验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间隙C.分子间存在引力D.分子间存在斥力10.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布的四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11.今年7月下旬全国进入高温天气,阜阳也不例外.7月底的一场降雨让人感觉凉爽许多,小华和同学去田野游玩,看见小草上雨水成小水珠状,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12.高压锅能很快把牛肉煮烂,这是利用了液体的沸点随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限压阀排气后,室内很快能闻到香味,这是因为.13.在水和酒精混合的实验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会变,这说明分子间(存在/不存在)间隙,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长度较(长/短)的玻璃管.14.图中冷水和热水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热水中红墨水扩散得快,说明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图中两个铅块紧紧压在一起后能“粘”在一起,说明。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1.甲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下列甲骨文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8cm,则它的周长为( )A.16cm B.17cmC.20cm D.16cm或20cm3.如图,已知△ABC中∠ABC=40∘,∠ACB=60∘,DE垂直平分AC,连接AE,则∠BAE的度数是( )A.10∘B.15∘C.20∘D.25∘4.如图,在△ABC中BC=8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AC于点E,△BCE的周长等于18cm,则AC的长等于( )A.6cm B.8cm C.10cm D.12cm5.如图,在△ABC中,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过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DE=5,BD=3,则线段CE的长为( )A.2B.1C.3D.46.如图,△ABC中AC=6,BC=3,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则△BDC的周长等于( )A.8B.9C.10D.117.如图,在△ABC中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E,F,若∠BAC=112∘,则∠EAF为( )A.38∘B.40∘C.42∘D.44∘8.如图所示,在△PMN中∠P=36∘,PM=PN=12,MQ平分∠PMN交PN于点Q,延长MN至点G,取NG=NQ,若MQ=a,则NG的长是( )A.a B.12+a C.12−a D.12+2a二、填空题(共5题)9.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1,−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10.如图,在△ABC中,高AD,BE相交于H点,若BH=AC,则∠ABC=°.11.如图,在△ABC中AB=AC=4,CD=1,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BD=.12.如图,在△ABC中∠C=9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E,若∠B=30∘,DE=3则BC=.13.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30∘,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AC于点,连接BE,则∠CBE=.三、解答题(共5题)14.完成下列各题.(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A1B1C1.(2)在x轴上找出点P,使得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最短(保留作图痕迹).15.如图,在△ABC中AB=AC,BD⊥AC于D,CE⊥AB于E,BD,CE相交于F.求证:AF平分∠BAC.16.如图,△ABC中,O是BC的中点,D是∠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DO⊥BC,过点D分别作DM⊥AB于M,DN⊥AC于N,若AB=15,AC=6,求AM的长度.1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M,N分别是CD,BC的中点,且AM⊥CD,AN⊥BC.(1) 求证:∠BAD=2∠MAN.(2) 连接BD,若∠MAN=70∘,∠DBC=40∘,求∠ADC.18.如图,△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过点P且平行于BC的直线分别交AB,AC于点D,点E.(1) 求证:DB=DP;(2) 若DB=5,DE=9,求CE的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1. D2. C3. C4. C5. A6. B7. D8. C二、填空题(共5题)9. (−1,2)10. 4511. 312. 913. 45°三、解答题(共5题)14. 略15. ∵AB=AC(已知)∴∠ABC=∠ACB(等边对等角).∵BD,CE分别是高∴BD⊥AC,CE⊥AB(高的定义).∴∠CEB=∠BDC=90∘.∴∠ECB=90∘−∠ABC,∠DBC=90∘−∠ACB.∴∠ECB=∠DBC(等量代换).∴FB=FC(等角对等边)在△ABF和△ACF中{AB=AC, AF=AF, FB=FC,∴△ABF≌△ACF(SSS)∴∠BAF=∠CAF(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AF平分∠BAC.16. 连接BD,CD,如图∵O为BC中点DO⊥BC∴OD是BC的垂直平分线∴BD=CD∵AD是∠BAC的平分线DM⊥AB,DN⊥AC ∴DM=DN在Rt△BMD和Rt△CND中{BD=CD, DM=DN,∴Rt△BMD≌Rt△CND(HL)∴BM=CN∵DM⊥AB,DN⊥AC∴∠AMD=∠N=90∘在Rt△AMD和Rt△AND中{AD=AD, DM=DN,∴Rt△AMD≌Rt△AND(HL)∴AM=AN=AC+CN=AC+MB ∴AB+AC=AM+MB+AN−CN=AM+AN=2AM=21,∴AM=212.17.(1) 连接AC∵M是CD的中点AM⊥CD∴AM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AC=AD又AM⊥CD∴∠3=∠4同理,∠1=∠2∠BAD即∠BAD=2∠MAN.∴∠2+∠3=12(2) ∵AM⊥CD,AN⊥BC,∠MAN=70∘∴∠BCD=360∘−90∘−90∘−70∘=110∘∴∠BDC=180∘−∠DBC−∠BCD=30∘∠BAD=2∠MAN=140∘∵AB=AC,AD=AC∴AB=AD∴∠ADB=∠ABD=20∘∴∠ADC=∠ADB+∠BDC=50∘.18.(1) ∵DE∥BC∴∠DPB=∠PBC∵BP平分∠ABC∴∠PBA=∠PBC∴∠DPB=∠PBA∴DB=DP.(2) 由(1)同理可得EC=EP∴DE=DP+EP=DB+CE∵DB=5,DE=9∴CE=4.。
最新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有答案)经典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编号姓名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炒菜时,香味四处飘逸B. 沙尘暴卷起漫天的黄尘C. 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D. 扫地时,空中尘埃飞扬2. 如图所示,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着一根棉线;图乙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膜的铁丝圈;图丙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丁表示这侧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另一侧。
这一实验说明了()A.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B.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 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D. 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热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 湿衣服在日照下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B.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 液化石油气经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4. 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冬天晒太阳感觉暖和B. 冬天在暖气房里感觉暖和C. 冬天围着火炉烤火感觉暖和D. 冬天两手互相摩擦,手感觉暖和5. 下列现象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钢锯锯木头时,锯条发热B. 火车经过铁轨后,铁轨发热C. 保瓶瓶的塞子被水蒸气冲开D. 砂轮打磨工件时火星四溅6. 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玉米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B. 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C. 玉米粒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D. 玉米粒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7. 两个物体放在一起并互相接触,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则它们具有相同的()A. 温度B. 比热容C. 内能D. 质量8. 将一个铝块截成相同的两半,取走一半,则余下的一半铝块()A. 密度和比热容均减半B. 密度减半,比热容不变C. 密度不变,比热容减半D. 密度和比热容均不变9. 铜的比热容是铅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如果它们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则铜块温度升高的度数是铅块温度升高的度数的()A. 1倍 B .31倍C. 9倍D. 3倍10. 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则会出现 ( )A. 铜块与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B. 铜块吸热,水放热 C . 铜块放热,水吸热 D. 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1. 两个人向相反的方向拉一根绳子,绳子没有拉断,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 力,除此以外,分子之间还存在着 力。
高中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
第十三章 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点光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夜间我们看到的恒星都可以看作点光源B .发光的萤火虫一定能看作点光源C .发光的白炽灯泡一定不能看作点光源D .通常我们用日光灯做光学实验时,是把它看作点光源的2、自行车的尾灯采用了全反射棱镜的原理,它虽然本身不发光,但在夜间骑行时,从后面开来的汽车发出的强光照到尾灯后,会有较强的光被反射回去,使汽车司机注意到前面有自行车。
尾灯的构造如图所示。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B .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C .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D .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3、红光和紫光以相同的入射角由空气射到矩形的玻璃砖上。
关于光在玻璃中的传播及穿过后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B .紫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C .红光产生的侧移大D .紫光产生的侧移大4、一束白光射入顶角为θ的三棱镜的一侧,以较大的入射角i 射入棱镜后,经棱镜折射在光屏P 上可得到彩色光带,如图所示,当入射角i 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假如光屏上的彩色光带先后消失,则下述正确的是( )A .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B .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C .红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D .紫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5、公园里灯光喷泉的水池中有处于同一深度的若干彩灯,在晚上观察不同颜色的彩灯的深度和水面上被照亮的面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红灯看起来较浅,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小B .红灯看起来较深,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小C.红灯看起来较浅,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大D.红灯看起来较深,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大6、如图所示,用透明材料做成一长方体形的光学器材,要求从上表A.折射率必须大于2 B.折射率必须小于2C.折射率可取大于1的任意值 D.无论折射率是多大都不可能7、下列说法与光的干涉有关,其中正确的是()A.英国托马斯·杨成功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证明了光的确是一种波B.干涉现象是波动独有的特征,双缝干涉实验说明光的确是一种波C.在室内打开两盏灯时,看不到光的干涉现象,所以光的干涉只是实验室中得到的现象,不具有普遍性D.只要是同一光源发出的光,它们的频率就相同,都可以看到干涉现象8、一束白光通过双缝后在屏上观察到干涉条纹,除中央白色条纹外,两侧还有彩色条纹,其原因是()A.各色光的波长不同,因而各色光分别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不同B.各色光的速度不同,造成条纹的间距不同C.各色光的强度不同D.各色光通过双缝的距离不同9、关于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光波长越长,干涉条纹越大B.入射光频率越高,干涉条纹间距越大C.把入射光由绿光变成紫光,干涉条纹间距变小D.把入射光由绿光变成红光,干涉条纹间距变小10、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邻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相等B.中央明条纹宽度是两边明条纹宽度的2倍C.屏与双缝之间距离减小,则屏上条纹间的距离增大D.在实验装置不变的情况下,红光的条纹间距小于蓝光的条纹间距11、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双缝间的距离为d ,双缝到像屏的距离为L ,调整实验装置合得像屏上可以见到清晰的干涉条纹。
第13章 光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单元素养评价(三)(第十三章)(9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现象是因为三棱镜对白光中不同频率的光的折射率不同B.图乙,肥皂膜上出现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现象C.图丙是红光的干涉条纹D.图丙,如果在光源与缝之间放一合适凸透镜,不改变其他条件,则条纹变密集选A。
题干图甲,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现象,是因为三棱镜对白光中不同频率的光的折射率不同,偏折角不同造成的,故A正确。
题干图乙,肥皂膜上出现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现象,故B错误。
题干图丙条纹宽度亮度不等,是红光的衍射条纹。
故C错误。
题干图丙,如果在光源与缝之间放一合适凸透镜,因狭缝宽度和光的波长不变,则条纹密集程度不变,故D错误。
2.(南宁高二检测)如图是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分别用红光和蓝光做实验所得到的干涉、衍射图样。
则红光的干涉图样是其中的( )选D。
双缝干涉的图样是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所有条纹宽度相同且等间距,A、B是衍射图样,故A、B错误;在双缝干涉中,若设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双缝间距为d,光波波长为λ,则相邻明纹或相邻暗纹之间距离相等,且Δx=λ,而红光波长大于蓝光,所以条纹间距更大,C错误, D正确。
3.(北京高考)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示意图),观察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在光屏上得到如图2中甲和乙两种图样。
下列关于P处放置的光学元件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应单缝,乙对应双缝B.甲对应双缝,乙对应单缝C.都是单缝,甲对应的缝宽较大D.都是双缝,甲对应的双缝间距较大选A。
单缝衍射图样为中央亮条纹最宽最亮,往两边变窄,双缝干涉图样是明暗相间的条纹,条纹间距相等,条纹宽度相等,结合图2甲、乙可知,甲对应单缝,乙对应双缝,故A正确,B、C、D错误。
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干涉现象B.水的视深比实际深度浅些是光的全反射现象C.刮胡须的刀片的影子边缘模糊不清是光的衍射现象D.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色散现象选C。
第十三章 单元测试题(二)
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图示中用刀片在涂有墨汁的玻璃片上划出有很小间隙的双缝。
双缝的作用是当激光照射它时()A.在双缝处形成明暗相间等间距的条纹B.形成相干光并在光屏上出现中间宽两边窄的条纹C.形成两束增强的光并进行叠加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D.形成振动情况相同的两束光并在光屏上形成明暗相间等间距的条纹2.两个偏振片紧靠在一起。
将它们放在一盏灯的前面以致没有光通过。
如果将其中的一片旋转180°,在旋转过程中,将会产生下述的哪一种现象()A.透过偏振片的光强先增强,然后又减小到零B.透过偏振片的光强先增强,然后减小到非零的最小值C.透过偏振片的光强在整个过程中都增强D.透过偏振片的光强先增强,再减弱,然后又增强3.如图所示的4种明暗相间的条纹分别是红光、蓝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器形成的干涉图样以及黄光、紫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灰黑色部分表示亮纹)。
那么1、2、3、4四个图中亮条纹的颜色依次是()A.红黄蓝紫B.红紫蓝黄C.蓝紫红黄D.蓝黄红紫4.把一个凸透镜(曲率半径很大)的弯曲表面压在另一个玻璃平面上,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如图(a),这时可以看到亮暗相间的同心圆,这个同心圆叫做牛顿环,如图(b),则()A.牛顿环是由透镜的上、下表面的反射光发生干涉而形成的B.牛顿环是由透镜下表面的反射光和平面玻璃上表面的反射光发生干涉而形成的C.透镜表面弯曲越厉害,牛顿环的直径就越大D.透镜表面弯曲越厉害,牛顿环的直径就越小5.一束复色可见光射到置于空气中的平板玻璃上,穿过玻璃后从下表面射出,变为ab两束平行单色光,如图所示。
对于两束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比b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大B.a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b光在真空中的波长C.用同样装置做光的双缝干涉实验,a光比b光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大D.若逐渐减小复色光与平板玻璃上表面的夹角,b光先从玻璃下表面消失6.如图所示是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示意图,S为单缝,S1、S2为双缝,P为光屏。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1.甲、乙两金属球,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先将甲球投入冷水中,待热平衡后水温升高t℃,取出甲球(设热量与水均无损失),再迅速把乙球投入水中,这杯水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t℃,设甲、乙两球的比热分别为c甲和c乙,则有()A.c甲=c乙B.c甲>c乙C.c甲<c乙D.无法确定2.(多选)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解释的是()A.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B.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觉凉爽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和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D.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能有效防止因窖内温度过低冻坏蔬菜3.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B.热量总是从内能高的物体传递给内能低的物体C.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4.世纪末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到现在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图中哪个模型最相似?()A.B.C.D.5.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二维碳材料,是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和少层石墨烯的统称.石墨烯一直被认为是假设性的结构,无法单独稳定存在,直至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地在实验中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而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 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电阻比铜或银更低,为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那么,石墨烯材料不适合用来做成()A.精密仪器中的导线B.电暖气中的发热元件C.手机的屏幕保护层D.房间的玻璃6.如图所示,为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和乙,分别用相同的两盏酒精灯同时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比热容较大的是液体()A.甲B.乙C.一样大D.无法判断7.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树叶飘落D.冬天,雪花纷飞8.现在相同的热源下,对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c水>c煤油),并绘制出了温度与时间图象.如果水的温度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能正确反应出煤油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9.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树叶飘落D.冬天,雪花纷飞10.关于内能的说法,描述正确的是()A.刚刚出炉的铁水有内能,冰块没有内能B.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大C.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11.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 ℃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1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13.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时,锯条变热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C.用冰袋降温D.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14.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 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15.在下列做功过程中,加有引号的物体,内能逐渐减小的是()A.砂轮磨刀具时,“砂轮”的温度越来越高B.暖水瓶中的热“空气”将瓶塞冲出C.在压缩冲程中,气缸内的“气体”温度升高D.电炉通电后,“电阻丝”逐渐变红二、填空题(共3小题)16.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________.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________电的原子核和带________电的核外电子构成.(2)以氢原子为例,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图________(甲/乙/丙/丁).17.小明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容器中的水温约为20 ℃,热奶的温度约为90 ℃,同时,他还利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水和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_曲线是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大约经过________ min时间热奶和水温刚好达到一致.从图象分析可以看出:热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1)参考这位同学实验的图象,你认为沸水放在房间里,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________.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均匀降低(2)参考这位同学记录的数据,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①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 min.②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 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你认为方式____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18.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在地面和墙角内有相当厚的一层会变成黑色,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解释,这是一种________现象,向分别盛有相同质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隔了一会儿,我们会看到盛有________的杯子里的水变红快.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如图所示,课堂上老师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支温度计及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1)该实验中________(需要/不需要)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2)加热过程中,两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数据如表所示看表可知:水和煤油的初温都是20 ℃.加热3min后,煤油升高的温度为________,水升高的温度为________.由此得知:__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3)除了采用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来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之外,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答:________.20.如图,小明家的老式电暖器坏了,他上网查到了这种型号电暖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加热管(发热管)对导热油进行加热而放出热量,只能直立使用.(1)小明思考,导热油的比热容比水的大还是小呢?他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导热油和水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①根据图象,从开始加热到第4 min时,导热油吸收的热量________水吸收的热量.②要使导热油、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________的吸热能力较强.(2)电加热管应安装在电暖器________(选填“上”或“下”)部,所以只能直立使用.21.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________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2)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甲和乙两种液体,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________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物质的吸热能力强.参考答案1.C2.AC3.D4.D5.B6.B7.B8.D9.B10.D11.D12.D13.C14.D15.B16.(1)分子、正、负(2)丙17.②14随时间的变化热奶温度是先快后慢的降低(1)B(2)②18.扩散热水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19.(1)需要(2)24 ℃12 ℃水(3)比较升高相同温度所需的时间的方法20.(1)①等于②水(2)下21.(1)相同(2)加热时间(3)甲。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A. 吸尘器B. 船闸C. 温度计D. 订书机答案:A。
解析:吸尘器工作时,通过内部电机转动使内部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将灰尘等压入吸尘器内,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订书机是利用杠杆等机械原理工作的。
2. 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大气也受到重力作用B. 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C. 越往山顶大气压强越大D.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会变大答案:A。
解析: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大气受到重力作用并且具有流动性,A正确;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错误;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越往山顶大气压强越小,C错误;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变,因为大气压不变,D错误。
3.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 玻璃管放得不竖直B. 玻璃管混入少量空气C. 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D. 玻璃管粗细不均匀答案:B。
解析:玻璃管放得不竖直、玻璃管粗细不均匀都不影响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也就是不影响测量的大气压数值,A、D错误;玻璃管混入少量空气时,会使玻璃管内上方空气产生一定的压强,这个压强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测得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小,B正确;水银槽内水银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C错误。
4. 如图所示,将装满水的瓶子倒放在一个水槽内,因不慎,瓶底被碰破一个小孔,此时瓶内的水将()A. 从小孔喷出B. 要下降,直到与槽内水面相平为止C. 不喷出也不下降D. 无法判定答案:B。
解析:当瓶底被碰破一个小孔时,瓶内水面上方受到大气压强,瓶外水槽水面也受到大气压强,并且瓶内水面还受到水自身的重力作用。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测试题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测试一、选择题1.如图1所示,已知OA=OB ,OC=OD ,AD ,BC 相交于E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DACEBODACB DFAEB(1) (2) (3)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4)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3.如图2所示,△ABD ≌△CDB ,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ABD 和△CDB 的面积相等; B .△ABD 和△CDB 的周长相等 C .∠A+∠ABD=∠C+∠CBD; D .AD ∥BC ,且AD=BC4.在△ABC 中,∠B=∠C ,与△ABC 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30°,那么△ABC 中与这个角对应的角是( ).A .∠AB .∠BC .∠CD .∠B 和∠C 5.如图3所示,DE=EF ,AB=15,CF=8,则BD=( ). A .8 B .7 C .6 D .5DF ACEBO DAE(4) (5) (6)6.如图4所示,AB ∥CD ,AD ∥CB ,AC 与BD 交于O ,AE ⊥BD 于E ,CF ⊥BD 于F ,•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A .5对B .6对C .7对D .8对7.如图5所示,BE ⊥AC 于点D ,且AD=CD ,BD=ED ,若∠ABC=54°,则∠E=( ). A .25° B .27° C .30° D .45°8.已知Rt △ABC 中,∠C=90°,AD 平分∠BAC 交BC 于D ,若BC=32,且BD :CD=9:7,•则D 到AB 边的距离为( ).A .18B .16C .14D .129.如图6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 ). A .SSS B .SAS C .AAS D .ASA10.如图7,△ABC ≌△CDA 且AB=CD ,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1=∠2 B .AC=CA C .∠D=∠B D .AC=BCDACB 12FAC BE DFAC E(7) (8) (9) 二、填空题1.如图8所示,若△ABC ≌△EFC ,且CF=3cm ,∠EFC=60°,则BC=_______,•∠B=________. 2.如图9所示,已知∠ABC=∠DEF ,AB=DE ,要说明△ABC ≌△DEF . (1)若以SAS 为依据,还须添加的一个条件为_________. (2)若以ASA 为依据,还须添加的一个条件为_________. (3)若以AAS 为依据,还须添加的一个条件为_________.3.如图10所示,AD=AE ,∠1=•∠2,•BD=•CE ,•那么有△ABD•≌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D AC 12DACBED ACB(10) (11) (12)4.如图11所示,AB=AD ,BC=DC ,AC ,BD 相交于E ,由这些条件写出2个你认为正确的结论(不再添加线段,不再标注其他字母)_____________.5.如图12所示,已知∠A=90°,BD 是∠ABC 的平分线,AC=10,DC=6,则D•点到BC 的距离是__________.6.如图所示,△ABC 中∠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P ,•则点P 到△ABC 三边的距离_________. 三、解答题1.已知:如图所示,BD 为∠ABC 的平分线,AB=BC ,点P 在BD 上,PM ⊥AD 于M ,•PN ⊥CD 于N ,判断PM 与PN 的关系.P D ACM N2.如图所示,∠1=∠2,∠3=∠4,点P 在AB 上,可以得出PC=PD 吗?为什么?P4D ACB3123.如图所示,AB=AD ,CB=CD ,则∠B=∠D 吗?为什么?DACBPAC B M4.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作法如下:如图所示,∠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P 的射线OP 便是∠AOB 的平分线,为什么?PAB OMN探究应用拓展性训练1.(学科内综合题)如图所示,已知∠ACB=∠ADB=90°,AC=AD ,E 在AB 上. (1)判断点A 是否在∠CBD 的平分线上,并说明理由.(2)若CE=6cm ,求DE 的长度.DACBE2.(学科内综合题)如图所示,P 为∠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PC ⊥OA 于C ,•∠OAP+∠OBP=180°,若OC=4cm ,求AO+BO 的值.PA CO3.(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应用题)湖岸上有A ,B 两个村庄,如图13-20所示,如何测量出AB 间的距离?请你设计方案,并说明设计理由.4.(探究题)如图所示,A ,E ,F ,C 在一条直线上,AE=CF ,过E ,F 分别作DE•⊥AC ,BF ⊥AC ,若AB=CD ,可以得到BD 平分EF ,为什么?若将△DEC 的边EC 沿AC 方向移动,变为图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GDFACBEG DFA CBE5.(2002年海南卷)如图所示,AB=DB ,∠1=∠2,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BC ≌△DBE ,则须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6.(2002年龙岩卷)如图,已知∠ABD=∠BDA=∠ADC=∠DCA=75°,•请你写出由已知条件能够推出的四个有关线段关系的正确结论(注意:不添加任何字母和辅助线,线段关系仅限于垂直、相等):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DA12EDACB答案: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一、1.C 解析: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有△AOD≌△BOC,△AEC≌△BED,△AOE•≌△BOE,△OCE≌△ODE.提示:找出△AOD≌△BOC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对全等三角形为其他的全等三角形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C 解析:由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可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都相等,周长、面积也都相同,但周长或面积分别相等的三角形未必全等,故选C.提示:深刻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前提.3.C 解析:∵△ABD≌△CDB,∴AB=CD,BD=DB,AD=CB,∠ADB=∠CBD,∴△ABD和△CDB的周长和面积都分别相等.∵∠ADB=∠CBD,∴AD∥BC.4.A 解析:∵130°是钝角且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角是钝角,∴∠B=∠C≠130°.∴△ABC中与这个角对应的是∠A,故选A.提示: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②三角形最多有一个钝角.5.B 解析:∵AB∥FC,∴∠A=∠ECF.在△ADE与△CFE中,∠A=∠ECF,∠AED=∠CEF,DE=EF,∴△ADE≌△CEF,∴AD=CF=8.∵BD=AB-AD,∴BD=15-8=7.提示:利用角角边判断△ADE≌△CFE,从而求出AD=CF=8,进一步求出BD.6.C 解析:∵AB∥CD,∴∠ABD=∠BDC.又∵AD∥CB,∴∠ADB=∠DBC.在△ADB与△CBD中,∠ABD=∠BDC,∠ADB=∠DBC,BD=BD,∴△ADB≌△CBD(ASA),∴AB=CD,AD=BC.由此可继续得到△ACB≌△CAD,△ADE≌△CBF,△ADO≌△CBO,△AEB≌△CFD,△AOB ≌△COD,△AEO≌△CFO,共有7对,故选C.提示:本题的突破口是先找出△ADB≌△CBD或△ACB≌△CAD.7.B 解析:在Rt△ADB与Rt△EDC中,AD=CD,BD=ED,∠ADB=∠EDC=90°,∴△ADB≌△CDE,∴∠ABD=∠E.在Rt△BDC与Rt△EDC中,BD=DE,∠BDC=∠EDC=90°,CD=CD,∴Rt△BDC≌Rt△EDC,∴∠DBC=∠E.∴∠ABD=∠DBC=12∠ABC,∴∠E=∠DBC=12×54°=27°.提示:本题主要通过两次三角形全等找出∠ABD=∠DBC=∠E.8.C 解析:如答图所示,作DM⊥AB于点D.∵BD:CD=9:7,且BC=32,∴CD=32×716=14.又∵AD平分∠CAB,DC⊥AC于点C,DM⊥AB于点M,∴CD=DM=14.提示: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9.D 解析:由图可知三角形保留了完整的两角及夹边,故可根据ASA画一个与原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三角形.10.D 解析:∵△ABC≌△CDA,且AB=CD,∴∠2=∠1,∠D=∠B,AC=CA.故错误的是D.二、1.解析:∵△ABC≌△EFC,∴BC=CF=3cm,∠B=∠EFC=60°.答案:3cm 60°2.(1)BC=EF(BE=FC)(2)∠A=∠D (3)∠ACB=∠DFE 提示:此题答案不惟一,只要符合条件要求即可.3.△ACE(SAS)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提示:由∠1=∠2,可得∠ADB=∠AEC.4.解析:∵AB=AD,BC=DC,AC=AC,∴△ADC≌△ABC,∴∠DAC=∠BAC.由此可进一步得到△ADE≌△ABE,可以得到DE=BE,DB⊥AC等.答案:略(不惟一)5.解析:作DM⊥CB于点M,∵D在∠ABC的平分线上,且∠A=90°,∴DM=DA.又∵AC=10,DC=6,∴DM=DA=10-6=4.答案:4提示: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点到BC的距离即DA的长.CDBM6.解析:∵点P是∠ACM与∠ABC的平分线的交点,∴点P到AC与BC及AB的距离相等.答案:相等提示:两次运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三、1.解析:∵BD平分∠ABC,∴∠ABD=∠CBD.在△ABD与△CBD中,AB=BC,∠ABD=∠CBD,BD=BD,∴△ABD≌△CBD,∴∠ADB=∠CDB.又∵PM⊥AD于M,PN⊥DC于点N,∴PM=PN.提示:易证BD平分∠ADC,故由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M=PN.2.解析:可以.∵在△ADB与△ACB中,∠1=∠2,AB=AB,∠3=∠4.∴△ADB≌△ACB,∴BD=BC.在△DBP与△CBP中,∵BD=BC,∠1=∠2,BP=BP∴△DBP≌△CBP(SAS).∴PD=PC.提示:注意隐含条件──公共边的运用.3.解析:∠B=∠D,连结AC,在△ABC与△ADC中,AB=AD,CB=CD,AC=AC,∴△ABC≌△ADC(SSS),∴∠B=∠D.提示: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解析:∵在△ONP与△OMP中,ON=OM,OP=OP,PN=PM,∴△ONP≌△OMP,∴∠NOP=∠MOP.提示:利用边边边证明△ONP≌△OMP.探究应用拓展性训练1.解析:(1)点A在∠CBD的平分线上.∵∠ACB=∠ADB=90°,AC=AD,∴点A在∠CBD的平分线上,即∠CBA=∠DBA.(2)在△CBE与△DBE中,BE=BE,∠CBA=∠DBA,BC=BD(由△ACB≌△ADB可得),∴△CBE≌△DBE,∴CE=DE=6cm.2.解析:作PD⊥OB于点D,∵P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PC⊥OA于点C,∴PC=PD.∵∠OAP+∠OBP=180°,∴∠PBD+∠OBP=180°,∴∠OAP=∠PBD.在△ACP与△BDP中,∵PC=PD,∠OAP=∠PBD,∠PCA=∠PBD=90°,∴△ACP≌△BDP,∴AC=BD.在△OCP与△ODP中,∠PCO=∠PDB=90°,PC=PD,OP=OP,∴△OCP≌△ODP,∴OC=OD,∴AO+BO=OC+AC+OD-BD=2OC=8cm.3.可以,设计方案如答图,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结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结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结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在△ACB与△DCE中,AC=CD,∠1=∠2,CB=CE,∴△ACB≌△DCE,∴AB=DE.所以DE的长就是两村庄的距离.提示:此题也可有别的设计方案.4.解析:∵DE⊥AC于点E,BF⊥AC于点F,∴∠DEF=∠BFE=90°.∵AE=CF,∴AE+EF=CF+FE,即AF=CE.在Rt△ABF与Rt△CDE中,AB=CD,AF=CE,∴Rt△ABF≌Rt△CDE,∴BF=DE.在Rt△DEG≌Rt△BFG中,∠DGE=∠BGF,DE=BF,∴Rt△DEG≌Rt△BFG,21ECDB A∴EG=FG,即BD平分EF.若将△DEC的边EC沿AC方向移动到图2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仍旧成立,理由同上.提示:寻找AF与CE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BE=BC6.①AB=AD ②AD=AC ③BD=DC ④AD⊥BC。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
6.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A.水温升高,内能一定增大B.0C 的水内能为零C.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大D.30C 的水比20C 的水所含的热量多7•下列情况中,物质的特性一一匕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 、水温从80O C 上升到90O CB 、把铁圆柱体拉成细铁丝C 、砖块被压成了粉末D 、冰雪融化8. 汽车、拖拉机的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具有A.较小的密度B.较大的比热容C.较低的凝固点D.较高的沸点9. 一瓶酒精倒掉一半,剩下的半瓶酒精的密度、比热容、热值和原来相比,以下的说 法正确的是()A 、只有密度和热值不变B 、只有密度和比热容不变C 、只有比热容和热值不变D 、三个都不变 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可以有间隙,也可以没有间隙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下列景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柳絮飞扬B .荷花飘香C .落叶飘零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1. A. B . C . D.2. A.3. D •烟波浩淼 空气 玻璃 热水 二氧化氮 A4. A. B . C . D.5.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C 的冰内能为零 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50C 水的内能一定比10C 水的内能多 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C 一钻木取火 D.水蒸气将软木塞冲出A 一由滑梯上滑下,B 搓手取暖 聲部会有灼熱感。
《第十三章 轴对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6套)
《第十三章轴对称》单元测试卷(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瑜伽动作中,可以看成轴对称图形的是(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6,一个内角为60°,则它的周长是( ) A.12 B.15 C.18 D.203.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70°方向的M处,它以每小时40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2小时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40°方向的N处,则N处与灯塔P的距离为( )A.40海里 B.60海里C.70海里 D.80海里4.如图,在△ABC中,∠A=30°,∠C=9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点,交AB于E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DE=DC B.AD=DBC.AD=BC D.BC=AE5.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连接BE,则∠ABE的度数为( )A.30° B.36°C .54° D.72°6.小莹和小博士下棋,小莹执圆子,小博士执方子.如图,棋盘中心方子的位置用(-1,0)表示,右下角方子的位置用(0,-1)表示.小莹将第4枚圆子放入棋盘后,所有棋子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她放的位置是( ) A .(-2,1) B .(-1,1) C .(1,-2) D .(-1,-2)7.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6,BD 是∠ABC 的平分线,延长BC 到E ,使CE =CD ,则BE 的长为( ) A .7 B .8 C .9 D .108.如图,∠A =80°,点O 是AB ,AC 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则∠BCO 的度数是( ) A .40° B.30° C.20° D.10°9.如图,已知AB =A 1B ,A 1B 1=A 1A 2,A 2B 2=A 2A 3,A 3B 3=A 3A 4……若∠A =70°,则∠A n-1A nB n -1的度数为( )A.70°2nB.70°2n +1C.70°2n -1D.70°2n +210.已知△ABC中,AB=6,AC=8,BC=11,任作一条直线将△ABC分成两个三角形,若其中有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有( )A.3条 B.5条 C.7条 D.8条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一个正五边形的对称轴共有________条.12.如图,等边△ABC中,AD为高,若AB=6,则CD的长度为________.13.已知点P(3,-1)关于y轴的对称点Q的坐标是(a+b,1-b),则ab的值为________.14.如图,树AB垂直于地面,为测树高,小明在C处测得∠ACB=15°,他沿CB方向走了20米,到达D处,测得∠ADB=30°,则计算出树的高度是________米.15.如图,在△ABC中,AC=8,BC=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边AC于点E,则△BCE的周长为________.16.如图,小明上午在理发店理发时,从镜子内看到背后普通时钟的时针与分针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间是__________.17.如图,在△ABC中,AB=AC,∠A=32°,以点C为圆心、BC的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BE,则∠ABE的大小为________.18.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DP与∠BA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垂足为点P.若∠BAC=84°,则∠BDC的度数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7分)如图,已知AB=AC,AE平分∠BAC的外角,那么AE∥BC吗?为什么?20.(8分)如图,在△ABC中,∠C=∠ABC,BE⊥AC于点E,D为AB上一点,△BDE 是正三角形.求∠C的度数.21.(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1,5),B(-1,0),C(-4,3).(1)求出△ABC的面积;(2)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A1B1C1;(3)写出点A1,B1,C1的坐标.22.(10分)如图,从①∠B=∠C;②∠BAD=∠CDA;③AB=DC;④BE=CE四个等式中选出两个作为条件,证明△AED是等腰三角形(写出一种即可).23.(10分)如图,在△ABC中,AD⊥BC,EF垂直平分AC,交AC于点F,交BC 于点E,且BD=DE,连接AE.(1)若∠BAE=40°,求∠C的度数;(2)若△ABC的周长为14cm,AC=6cm,求DC长.24.(10分)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以AD为一边向右侧作等边△ADE.(1)如图①,点D在线段BC上移动时,直接写出∠BAD和∠CAE的大小关系;(2)如图②,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移动时,猜想∠DCE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大小;若变化,请说明理由.25.(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0),以线段OA为边向下侧作等边三角形AOB,点C为x正半轴上一动点(OC>1),连接BC,以线段BC为边向下侧作等边△CBD,连接DA并延长,交y轴于点E.(1)△OBC与△ABD全等吗?判断并证明你的结论;(2)当点C运动到什么位置时,以A,E,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参考答案与解析1.A 2.C 3.D 4.C 5.B 6.B 7.C8.D 解析:如图,连接OA,OB.∵∠BAC=80°,∴∠ABC+∠ACB=100°.∵O 是AB,AC垂直平分线的交点,∴OA=OB,OA=OC,∴OB=OC,∠OAB=∠OBA,∠OCA =∠OAC ,∴∠OBA +∠OCA =80°,∴∠OBC +∠OCB =100°-80°=20°.∴∠BCO =∠CBO =10°,故选D.9.C 解析:在△ABA 1中,∠A =70°,AB =A 1B ,∴∠BA 1A =70°.∵A 1A 2=A 1B 1,∠BA 1A 是△A 1A 2B 1的外角,∴∠B 1A 2A 1=∠BA 1A 2=35°.同理可得∠B 2A 3A 2=∠B 1A 2A 12=17.5°=70°22,∠B 3A 4A 3=12×17.5°=70°23,∴∠A n -1A n B n -1=70°2n -1.故选C. 10.C 解析:分别以AB ,AC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有4个,如图①所示,分别为△ABD ,△ABE ,△ABF ,△ACG ,∴满足条件的直线有4条;分别以AB ,AC ,BC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有3个,如图②所示,分别为△ABH ,△ACM ,△BCN ,∴满足条件的直线有3条.综上可知满足条件的直线共有7条,故选C.11.5 12.3 13.-10 14.10 15.13 16.10:4517.21° 解析:∵AB =AC ,∠A =32°,∴∠ABC =∠ACB =74°.依题意可知BC =EC ,∴∠BEC =∠EBC =53°,∴∠ABE =∠ABC -∠EBC =74°-53°=21°. 18.96° 解析:如图,过点D 作DE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DF ⊥AC 于点F .∵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DF .∵DP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BD =CD .在Rt△DEB 和Rt△DFC 中,⎩⎨⎧DB =DC ,DE =DF ,∴Rt△DEB ≌Rt△DFC (HL).∴∠BDE =∠CDF ,∴∠BDC =∠EDF .∵∠DEB =∠DFA =90°,∠BAC =84°,∴∠BDC =∠EDF =360°-90°-90°-84°=96°.19.解:AE ∥BC .(1分)理由如下:∵AB =AC ,∴∠B =∠C .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DAC =∠B +∠C =2∠B .(4分)∵AE 平分∠DAC ,∴∠DAC =2∠DAE ,∴∠B =∠DAE ,∴AE ∥BC .(7分)20.解:∵△BDE 是正三角形,∴∠DBE =60°.(2分)∵BE ⊥AC ,∴∠BEA =90°,∴∠A =90°-60°=30°.(4分)∵∠ABC +∠C +∠A =180°,∠C =∠ABC ,∴∠C =180°-30°2=75°.(8分)21.解:(1)依题意,S △ABC =12×5×3=152.(3分)(2)△A 1B 1C 1如图所示.(6分)(3)A 1(1,5),B 1(1,0),C 1(4,3).(9分)22.解:选择的条件是:①∠B =∠C ;②∠BAD =∠CDA (或①③,①④,②③).(2分)证明:在△BAD 和△CDA 中,∵⎩⎨⎧∠B =∠C ,∠BAD =∠CDA ,AD =DA ,∴△BAD ≌△CDA (AAS),∴∠ADB =∠DAC ,(8分)∴AE =DE ,∴△AED 为等腰三角形.(10分)23.解:(1)∵AD ⊥BE ,BD =DE ,EF 垂直平分AC ,∴AB =AE =EC ,∴∠AED =∠B ,∠C =∠CAE .∵∠BAE =40°,∴∠AED =180°-∠BAE 2=70°,(3分)∴∠C =12∠AED =35°.(5分)(2)∵△ABC 的周长为14cm ,AC =6cm ,∴AB +BE +EC =8cm ,(8分)即2DE +2EC =8cm ,∴DC =DE +EC =4cm.(10分) 24.解:(1)∠BAD =∠CAE .(2分)(2)∠DCE =60°,不发生变化.(3分)理由如下:∵△ABC 和△ADE 是等边三角形,∴∠DAE =∠BAC =∠ABC =∠ACB =60°,AB =AC ,AD =AE ,∴∠ACD =120°,∠BAC +∠CAD =∠DAE +∠CAD ,即∠BAD =∠CAE .(6分)在△ABD 和△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ABD ≌△ACE (SAS),∴∠ACE =∠B =60°,∴∠DCE =∠ACD -∠ACE =120°-60°=60°.(10分)25.解:(1)△OBC ≌△ABD .(1分)证明:∵△AOB ,△CBD 都是等边三角形,∴OB =AB ,CB =DB ,∠ABO =∠DBC =60°,∴∠OBC =∠ABD .(3分)在△OBC 和△ABD中,⎩⎨⎧OB =AB ,∠OBC =∠ABD ,CB =DB ,∴△OBC ≌△ABD (SAS).(5分)(2)由(1)知△OBC ≌△ABD ,∴∠BOC =∠BAD =60°.又∵∠OAB =60°,∴∠OAE =180°-60°-60°=60°,∴∠EAC =120°,∠OEA =30°,∴以A ,E ,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AE 和AC 是腰.(8分)∵在Rt△AOE 中,OA =1,∠OEA =30°,∴AE =2,(9分)∴AC =AE =2,∴OC =1+2=3,∴当点C 的坐标为(3,0)时,以A ,E ,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12分)《第十三章 轴对称》单元测试卷(二)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A B C D2.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它们必是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B .如果两个三角形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那么它们是全等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是关于底边中线成轴对称的图形;D .一条线段是关于经过该线段中点的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3)关于Y 轴的对称点在…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4.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10°,则它的底角是………()A、70°B、50°或70°C、40°或70°D、40°5. 点M(-5,3)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的坐标是………()A.(-5,-3) B.(6,-3) C.(5,3) D.(6,3)6.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B=12cm,BC=10cm,则△BCD的周长为()A.22 cm B.16cm C.26cm D.25cm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若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且有一个角是60°,则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红 紫 θ
C A B 第十三章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点光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夜间我们看到的恒星都可以看作点光源
B .发光的萤火虫一定能看作点光源
C .发光的白炽灯泡一定不能看作点光源
D .通常我们用日光灯做光学实验时,是把它看作点光源的
2、自行车的尾灯采用了全反射棱镜的原理,它虽然本身不发光,但在夜间骑行时,从后面开来的汽车发出的强光照到尾灯后,会有较强的光被反射回去,使汽车司机注意到前面有自行车。
尾灯的构造如图所示。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
B .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
C .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
D .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
3、红光和紫光以相同的入射角由空气射到矩形的玻璃砖上。
关于光在玻璃中的传播及穿过后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
B .紫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
C .红光产生的侧移大
D .紫光产生的侧移大
4、一束白光射入顶角为θ的三棱镜的一侧,以较大的入射角i 射入棱镜后,经棱镜折射在光屏P 上可得到彩色光带,如图所示,当入射角i 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假如光屏上的彩色光带先后消失,则下述正确的是( )
A .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
B .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
C .红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D .紫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5、公园里灯光喷泉的水池中有处于同一深度的若干彩灯,在晚上观察不同颜色的彩灯的深度和水面上被照亮的面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灯看起来较浅,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小
B .红灯看起来较深,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小
C .红灯看起来较浅,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大
D .红灯看起来较深,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大
6、如图所示,用透明材料做成一长方体形的光学器材,要求从上表
面射入的光线能从右侧面射出,那么所选的材料的折射率应满足( )
A .折射率必须大于2
B .折射率必须小于2
C .折射率可取大于1的任意值
D .无论折射率是多大都
不可能
7、下列说法与光的干涉有关,其中正确的是( )
A .英国托马斯·杨成功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证明了光的确是一种波
B .干涉现象是波动独有的特征,双缝干涉实验说明光的确是一种波
C .在室内打开两盏灯时,看不到光的干涉现象,所以光的干涉只是实验室中得到的现象,不具有普遍性
D .只要是同一光源发出的光,它们的频率就相同,都可以看到干涉现象
8、一束白光通过双缝后在屏上观察到干涉条纹,除中央白色条纹外,两侧还有彩色条纹,其原因是( )
A .各色光的波长不同,因而各色光分别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不同
B .各色光的速度不同,造成条纹的间距不同
C .各色光的强度不同
D .各色光通过双缝的距离不同
9、关于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入射光波长越长,干涉条纹越大
B .入射光频率越高,干涉条纹间距越大
C .把入射光由绿光变成紫光,干涉条纹间距变小
D .把入射光由绿光变成红光,干涉条纹间距变小
10、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邻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相等
B .中央明条纹宽度是两边明条纹宽度的2倍
C .屏与双缝之间距离减小,则屏上条纹间的距离增大
D .在实验装置不变的情况下,红光的条纹间距小于蓝光的条纹间距 θ1 θ2
11、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双缝间的距离为d ,双缝到像屏的距离为L ,调整实验装置合得像屏上可以见到清晰的干涉条纹。
关于干涉条纹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将像屏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的干涉条纹将变得不清晰
B .若将像屏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仍有清晰的干涉条纹
C .若将双缝间的距离d 减小,像屏上的两个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变小
D .若将双缝间的距离d 减小,像屏上的两个相邻暗条纹间的距离不变
12、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绿光通过单缝S 后,投射到具有双缝的挡板上,双缝S 1和S 2与单缝S 的距离相等,光通过双缝后在与双缝平行的屏上形成干涉
条纹.屏上O 点距双缝S 1和S 2的距离相等,P 点是距O 点最近的第一条亮条纹.如
果将入射的单色光换成红光或蓝光,讨论屏上O 及其上方的干涉条纹的情况是( )
A .O 点是红光的亮条纹
B .红光的第一条亮条纹在P 点的上方
C .O 点不是蓝光的亮条纹
D .蓝光的第一条亮条纹在P 点的上方
1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P 点的距离之差Δx = 0.6 μm;若分别用频率为f 1 = 5.0×104 Hz 和f 2 = 7.5×104 Hz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则P
点出现明、暗条纹的情况是( )
A .用频率为f 1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明条纹
B .用频率为f 2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明条纹
C .用频率为f 1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暗条纹
D .用频率为f 2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暗条纹
14、抽制细丝时可用激光监控其粗细,如图所示,激光束越过细丝时产生的条纹和它通过遮光板上的一条同样宽度的窄缝产生的条纹规律相同,则( )
①这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②这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③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粗了
④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细了 线光源 双缝 像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一束复色光以入射角i 从玻璃界面MN 射向空气时分成a 、b 、c 三束光,如图所示,则( )
A .在玻璃中a 光速度最大
B .用同一装置做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时,c 光相邻的干涉条纹间距最
大
C .发生全反射时b 光的临界角比a 光大
D .若逐渐增大入射角i ,c 光将首先返回玻璃中
二、填空题
16、某同学在测一厚度均匀的圆形玻璃的折射率时,先在白纸上画一与圆形玻璃同半径的圆,圆心为O ,将圆形玻璃平放在白纸上,使其边界与所画的圆重合,在玻璃一侧竖直插两枚大头针P 1和P 2,在另一侧按正确方法再插两枚
大头针P 3和P 4,移去大头针和圆形玻璃后,如图所示。
试回答:
(1)从P 3和P 4一侧观察时,P 1、P 2、P 3、P 4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
(2)完成光路图,并标明入射光线、玻璃内传播的光线、出射光线;
(3)用α和β表示出光线从玻璃射出空气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并用它们表示出玻璃的折射率为_____。
17、赤道上一位观察者在日落后两小时发现他正上方天空中的一颗人造卫星正好看不见.已知地球半径为R ,卫星此时距地面高度为______。
18、红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干涉条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用紫光做实验,则干涉条纹间距将变_____,如果改用白光做实验,在屏上将出现_____色条纹。
19、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O 点处为中央亮条纹,若要O 点处为中央亮条纹上面的第一级亮条纹,则双缝应向______边移动______。
(双缝间距为d ,挡板与屏间距离为L )
三、计算题
20、在用红光做双缝干涉实验中,已知双缝间的距离为0.5 mm ,测得双缝到光屏的距离为1.0 m ,在光屏上第一条暗条纹到第六条暗条纹的距离为7.5 mm 。
则M N
i b c a
此红光的频率为多少?它在真空中的波长为多少?
21、用氦氖激光器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已知使用的双缝间距离d = 0.1 mm,双缝到屏的距离L = 6.0 m,测得屏上干涉条纹中亮条纹的间距是3.8 cm,氦氖激光器发出的红光的波长λ是多少?假如把整个装置放入折射率是4/3的水中,这时屏上的条纹间距是多少?
22、双缝干涉实验中,屏上一点P到双缝的路程差是2.6x10-6m,若P点是亮条纹,且在中央亮纹和P点之间的亮纹不超过两条,光的波长可能是多少?若P点是暗纹,从中央亮纹到P点间还有一条亮纹,光的波长可能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D 4.B 5.D 6.B 7.AB 8.AB 9.AC
10.A 11.B 12.AB 13.AD 14.D 15.AD
二、填空题
16、(1) P 3、P 4和P 1、P 2的像在一条直线上
(2)连接P 1、P 2作为入射光线,延长至玻璃界面为入射点M ;连接P 3、P 4作为出射光线,反向延长至玻璃界面为出射点N ;连接M 、N 即为玻璃内传播的光线
(3)n =
sin sin αβ 17、3
332-R
18、彩
19、λd
L
三、计算题
20、解析 相邻两条暗条纹间的距离Δx =5105.73
-⨯m = 1.5×10-3 m 根据d x L λ
∆=,得λ = 7.5×10-7 m = 750 nm 由f =λ
c 得此光的频率f = 4.0×1014 Hz 。
21、解析 由Δx =λd
L 可得红光波长λ =x L d ∆,代入数据得λ = 6.3×10-7 m 如果整个装置放入水中,激光器发出的红光在水中的波长为λ′
4
3103.67⨯⨯=='-n λ
λm = 4.7×10-7 m 这时屏上条纹的间距是λ'='∆d L x ,代入数据得Δx ′ = 2.8×10-2 m 22、m 106.26-⨯或6103.1-⨯m,61073.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