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与就业问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与就业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11-10-11T10:39:47.913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1年第7期供稿作者:李周红
[导读] 大学生尤其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李周红(石家庄学院外语系河北石家庄 050035)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尝试给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新定义和构成,并探讨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途径。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持续发展能力,就业
【注】本文系2009年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石家庄市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与就业问题研究"的成果论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1)07-004-02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就业总量持续增长甚至有些地方出现招工难的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却不尽如人意。
大学生尤其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温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政府必须把大学生就业问题摆在首位"。
培养大学生的竞争力,提升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成为政府、社会和高校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解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高校办学思想的误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盲目扩招、办学定位不准、缺乏特色等问题;高校教育体制的弊端:文理分割、专业划分过细、学生自我选择专业的自由度过低、被动学习的现象仍然存在,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激发,影响了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高校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脱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调、重专业轻通识、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等弊端导致高校毕业生的能力与社会需求无法对接;社会和高校对德育的淡化:重智力因素发展,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导致部分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人格障碍凸显,甚或沉迷网络,荒废学业。
学生个性发展失衡直接表现为理想信念方面出现的价值选择实用化、政治信仰平淡化、人际关系自我中心化等等;社会评价的降低:学位威信受到影响、高校教学能力不足以及毕业生质量下降等问题,在客观上造成了普通高校毕业生的社会评价信度较低,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歧视,导致了这类院校的毕业生在竞争中的先天不足;等等。
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构成
"核心竞争力"一词最早出现在Prahalad和Hamel于1990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所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系统。
(G. Hamel, C. K. Prahalad,1990: 79-91)于1990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随着21世纪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这一理论被移植到大学,很多学者开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当代学者就"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以创新能力为基础,以国际竞争力、持续发展能力、创业能力为载体而整合的一种综合能力。
"(李国,方丽英,2006)"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相对于其他学生的比较优势能力,是人文精神、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和健全人格的有机统一。
"(沈超,郭鹏,2007)等等。
本文尝试把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定义为: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形成的强于他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整合能力优势,包括为人的能力、为生的能力和从业的能力等。
以下具体解释这个定义的内涵和构成:
(一)、高校大学生做人的优势能力
大学生,首先是社会人,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佼佼者,更应该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价值观,如:积极、勤奋、上进、诚信、正直、协作、自强、自律、责任感,等等。
但是目前部分大学生个性发展失衡问题不可否认,这与社会和高校对德育的淡化有直接关系。
所以社会和高校应该高调提倡对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价值观的塑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和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格意识和高尚的价值观理念,使之在个人、学校、社会等各方得到认同,并发展为每个大学生,每位社会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效素养优势竞争力。
(二)高校大学生为生的优势能力
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
学什么,怎么学一直是困扰师生的问题。
专业知识和技能固然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不可或缺的基础,但优秀的大学生还应该具备学习的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运用。
教育的关键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自已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教会学生自主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对于学习兴趣的建立、学习内容的展示、学习方法的推介,教师只是领入门,行动一定是学生自己的把握。
只知道读死书、死读书的学生是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学生的真正使命是把别人的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把课本的内容变通成理解和能力,同时具备自己查询整合信息和能力,和把知识输入转化为知识输出的能力。
只有重视和提升大学生学习能力,并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使大学生成为优秀的学生,成为未来具有优势竞争力的就业者。
目前高校教育体制还存在弊端,高校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缺乏对接,这些都是政府、社会和学校需要共同改进的地方。
(三)、从业的能力
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在全国的高校都在进行。
这对于大学生及早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从而合理设计自己的能力方向发展,科学把握自己的在校时间和资源给出了指向。
事实上,公欲善其志,必先利其器。
大学生要想毕业后顺利赢得竞争、及时就业,在校期间就应该接触并揣摩行业规范和要求,在毕业前就把自己调节成具备务实的择业能力、及时的就业能力、灵活的创业能力和坚强的从业能力。
总之,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最直接、最终端反映,是衡量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标准,它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相对于其他学生的比较优势能力,是做人的能力、为生的能力、从业的能力等的整合优势,也即具有和发挥健全人格和高尚价值观的能力,具有学习、获取和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有务实的择业观念、及时的就业能力、灵活的创业能力等的有机统一。
这种竞争力异于大学生的一般能力,它是在一般能力基础上加以提炼和提升,所形成的独有的、支撑大学生现在甚至将来的竞争优势,并使大学生长期甚至终身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核心竞争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对于大学生来说,核心竞争力突出表现为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的出路在于制度创新、教育改革、社会环境优化和大学生群体的核心竞争力的加强。
为此,政府要为完善就业市场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大学教育要在学科结构和素质教育等方面适应就业市场,企业和事业组织要从理念和行为上净化就业市场,大学生在校期
间要自觉自主提高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就业前后要增强自身的主体性和自强意识,以积极的姿态和过硬的素质面对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 G. Hamel, C. K. Prahalad.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1990: 79-91.
[2] 李国, 方丽英. 论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J]. 求实 2006(z2).
[3] 沈超,郭鹏. 如何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年,(12).
作者简介:
李周红(1971-),女,石家庄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法与社会语言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