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心王

合集下载

认知八识

认知八识
2、前五识为何合为一组?
因为前五识在缘境时都只是一种现量,即只是把境界原原本本地显现出来,不介入任何思维的色彩,是对境界一种很短暂、很真实的显现。其共同特征表现为:一、所缘的都是性境,即真实显现的,没有加入意识色彩的境界。二、所缘的是现前、不带名言的境界,即不作分别和判断的现量缘境。
3、前五识生起的因缘。
其中,前五识因为只是一种现量的作用,且作用时间短暂而微细,所以通常我们意识不到它们的作用。
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是属于潜意识的范畴,也是我们意识不到的范畴。因此,在八个识里,我们最容易意识到的是第六意识的作用。
二、认识八识:
唯识宗如何认识八识?通常唯识宗把它分成三组,如《唯识三十论》;有时也把它分成四组,如《八识规矩颂》。
因此,前五识在作用上来说主要是接收信息、表现行为,还有就是观察这个世间。《八识规矩颂》中“合三离二观尘世”,就是这五个识里有三种,即鼻、舌、身是要密切接触后才能够缘境的;有两种,即眼和耳是要保持距离才能够缘境的。前五识对我们的生命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缺少了某一个识,我们就缺少了某一个世界。
四、认识意识:
3、末那识的作用:
末那识为什么会成为生命染污的源头呢?因为无始以来,无始无明和俱生我执一直伴随末那识,而这是我们成为凡夫的基础。所以,众生无始以来一直都是在无明、在俱生我执的状态中。因此,我们时时刻刻都是在这种状态中,不管有否起心动念、不管有否知觉,我们都是凡夫。
我们为什么是凡夫?原因就是无始无明(恒行不共无明)和俱生我执(我执就是执以为我)。
三、认识前五识:
1、前五识。
前五识是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为什么称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主要是因为五识的生起所依托的是五根,依眼根产生眼识、依耳根产生耳识、依鼻根产生鼻识、依舌根产生舌识、依身根产生身识。同时,五识的生起又是以五种境界作为所缘的对象,这五种境界是色、声、香、味、触。还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分别具有了别色境、声音、香臭、味道、触境的功能。所以,五识以五根作为依托,以五尘境界作为所缘的对象,对五尘境界具有了别的作用。我们需要知道,眼、耳、鼻、舌、身只是一个辅助认识的器官,真正能够了别的是识的作用。

有人说:“什么是缘起性空?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即是缘起性空。”如此说法对吗?

有人说:“什么是缘起性空?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即是缘起性空。”如此说法对吗?

有人说:“什么是缘起性空?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即是缘起性空。

”如此说法对吗?有人说:“什么是缘起性空?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即是缘起性空。

”如此说法对吗?略说:《金刚经》中有诸多类似语句,可是佛所说的义理并不是这样的“缘起性空”;其实他这种说法是错解佛所说第八识空性与诸法空相之意。

在般若诸经中,佛的说法是双俱二法的:实相空性心与诸法的空相。

如在《金刚经》中佛云:“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正如同以手指月,手与指非是月,是要您依手指所指示的方向去寻找;才能找得到月,也才能找到真正的月,莫将手指认作月。

佛在解说般若第一义时所说的言词,并不是般若第一义谛,要依佛所说言词中的般若义涵来寻找第八识真心,当您证得了第八识真心时,自然会发起般若智慧,那才是真正的般若第一义谛之真义;所以说“所说的佛法不是真的佛法,证得第八识实相心时,所证的无境界的实相境界而生起的智慧,才是真的佛法。

”佛所说的般若涵义在此,并非说第八识是缘起性空,也不是只在五阴、六识的缘起性空上来说;若离第八识说诸法缘起性空,乃佛所斥的断见外道。

在《金刚经》中,佛云:“‘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也是相同的义理,佛是要佛弟子们依佛所说的方法,去觅得不会佛法的第八识如来藏,才是真的佛法。

是故诸佛所说的般若即非般若,只是证得如来藏以后,确实的了知法界万法的实相了,那个亲证实相的智慧境界才是般若。

如是知、如是证,方名般若,决不可说“五阴、六识缘起性空即是般若”,那是在错解佛所说的般若义理,也是将大乘菩提浅化为声闻菩提,是在破坏大乘法的胜妙性。

缘觉行者依蕴处界作因缘观,十二因缘有支相连──有无明支故有行支,有行支故有识支……乃至有生支故有老病死……支,是名此有故彼有。

此有故彼有,即是缘起生灭法;以有无明故有行,乃至生有故有老死;缘生之法,必归于灭,皆无有不坏体性,其性必空,故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性空,是名缘起性空。

唯识三字经释论

唯识三字经释论

唯识三字经释论目次佛教心理学—唯识三字经释论唐大圆先生著释惠敏讲於2000年6月暑修会一,自叙昔世尊说经,多分是颂;弟子结集,欲明颂意,更作长行。

至菩萨造论,如世亲有唯识三十颂及二十颂,或自造释论,或后人造,后人造者每不解颂主意,论即难定。

又或依自识变,见与颂异,颂释意别,饮水分河。

如明吹万老人作佛教三字经,意在启蒙,本既未善,后人作解,臭味尤别。

余今以佛学之高妙在唯识,不可不有善巧方便,开示童蒙,因仿例作三字经一书。

以经唯佛说,颂通菩萨,又经多是颂,匡谬正俗,当名三字颂。

颂既即经,应自论释,以免他解纷歧,故颂后付论,顺经论式,亦不失俗,益夫俗教。

孔子犹言:吾从众,无可无不可;或有教无类。

至唯识之学,峻极无上,深言自利尚易,若浅言利他,欲有教无类,与无可无不可则难,是唯从众,名善方便矣。

吾偶思墨子有经上下,复自作说;韩非内外储,亦别说经。

彼皆俗士而乃有此,况吾学佛行菩萨道,不能不从众而随顺众生,故此藉三字经颂唯识,不可以已。

吾又尝俯仰今古,慨然发愿曰:将使唯识之学行於此世,成为常识,则此三字经之颂,盖其权舆矣!按金刚经云:「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法不能定说者,以对机不同故。

对机亦有时处等种种差别,则此颂之释,亦可随读者讲者不同,而有无量方便。

昔人说尧典二字至十万言,俗书随自犹尔。

至佛法之方便利他,则繁不厌杂,各有其用。

以是义故,今虽自释,仍俟海内外大善知识,见仁见智,随缘讲说,更成释论;或修改本颂,令臻完善,趾予望之矣。

大圆释竟复记。

二,唯识三字经太虚法师鉴定唐大圆著(一)心王(颂1~9) 1. 人之初性无记非善恶名藏识2. 一切种皆摄藏万法本善恶详3. 种发动名现行七转识依止生4. 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味萌5. 身感触意知法此六识根尘挟6. 尘为境根能助十八界种各殊7. 第七识亦意根名末那我执深8. 第八识阿赖耶能所藏我爱者9. 此八识各自在号心王能主宰(二)心所(颂10~23)10. 王相应有心所五十一种更夥11. 初遍行有五支触作意受想思12. 次别境亦五类欲胜解念定慧13. 善心所共十一信为首继惭愧14. 无贪等三根聚勤轻安不放逸15. 行蕴舍非舍受及不害无瞋有16. 根本惑六可辨贪瞋痴慢疑见17. 随顺恼有二十小中大堪分别18. 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与憍并19. 此自类各别起小随十麤猛尔20. 无惭愧自他辨中随宽遍不善21. 始掉举昏不信怠放逸失念侵22. 及散乱不正知染心遍八大随23. 四不定曰悔眠共寻伺善染兼(三)识分(颂24~29)24. 唯识言摄心所各四分显量果25. 能分别名见分如明镜能鉴形26. 所分别相分起似人影生镜裏27. 相见依名自证若镜体光影映28. 证自证喻镜背自证依善分配29. 三与四又互证故能去无穷病(四)识变(颂30~33)30. 山河大微尘细皆识变如幻戏31. 人不知执实我与实法道已左32. 生烦恼及所知二障起佛性迷33. 真觉者佛菩萨说唯识破我法(五)四缘(颂34~37)34. 识种子遍法界待众缘现行快35. 种生现名因缘见取相所缘缘36. 刹那续念生灭平等缘无间隔37. 此三余缘增上顺或违俱无障(六)三量(颂38~41)38. 离名种现前取是现量无计度39. 藉众相观其义由比度量乃遂40. 现比谬量为非此三量能缘依41. 复有量曰圣言佛亲证更宜遵(七)三境(颂42~49)42. 识所缘有三境不仗质名独影43. 缘兔角本来无随意变影自孤44. 缘无为或有质彼不生仍非实45. 带质境亦分二皆仗质真与似46. 真带质心缘心中间相两头森47. 似带质心缘色相从见一头得48. 性境生从实种既实体亦实用49. 前五识初刹那缘性境俱不差(八)三自性(颂50~52)50. 缘生法依他起如幻现无自体51. 执实有成遍计所执妄性亦伪52. 从依他去计执名圆成自性实(九)三无性(颂53~57)53. 依三性立三无相无性遍计虚54. 由依他生无性胜义无圆成应55. 此诸佛密意说因执有空对治56. 或不了复空执救恶取说唯识57. 唯识学广依他非空有极到家(十)所依经论(颂58~67)58. 最胜法说在先大方广佛华严59. 解深密入楞伽并密严四来华60. 如来现毗达磨二未译其奈何61. 彼论藏有十支归一本瑜伽师62. 首百法略名数释体义五蕴麤63. 显扬论众义包广大义摄论高64. 别名数有杂集辨中边能离僻65. 二十论破邪山建法幢三十闲66. 庄严论严体义散归观瑜伽别67. 经共六论十一宗所依显真实(十一)西竺创宗(颂68~71)68. 昔无著摄神通请弥勒兜率宫69. 降中印说五论无著阐世亲应70. 小入大论千部难兄弟耀千古71. 护法师释唯识戒贤嗣更尊特(十二)震旦传承(颂72~81)72. 第六传至玄奘输震旦义无上73. 大弟子有窥基百部疏阐无遗74. 继惠沼及智周了义灯演秘求75. 后如理义演集撰义蕴有道邑76. 皆唐疏一贯承相宗备古未曾77. 唐以后禅为尚谈直指轻法相78. 台四教判通别贤首五大始列79. 既非圆又难习惑彼言共舍弃80. 研无人典籍堕宋元来成绝学81. 逊清末法运昌得遗籍自扶桑(十三)结劝修学(颂82~85)82. 海禁开万国通科哲学西渐东83. 勤分析至极微独斯学当此机84. 聪慧者境研究观行深果成就85. 行既广果无边此暂止待余宣已依三字句说颂八十五愿阐唯识义遍界施法雨三,唯识三字经释论唐大圆造并释问:识是何物答: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

《普门品》里“商主”和“商人”都不是“生意人”

《普门品》里“商主”和“商人”都不是“生意人”

《普门品》⾥“商主”和“商⼈”都不是“⽣意⼈”《普门品》⾥“商主”和“商⼈”都不是“⽣意⼈”道了佛经有很多譬喻讲法,稍不留神就当神话理解了。

看看我们读《观世⾳菩萨普门品》“若三千⼤千国⼟,满中怨贼,有⼀商主,将诸商⼈,赍持重宝,经过险路”这句话时,是不是有这样的“神话理解”:整个宇宙世界充满怨贼?⼀个商⼈团的领队(商主)带着⼀帮做买卖的⼈,满载贵重宝物,在⽆边⽆际的宇宙世界跑⽣意,还要经过危险道路?当我们如此理解时,可能⼼⾥不服⽓:佛经这个⽐⽅是⼩题⼤作。

⽽实际上,上⾯的理解⼤错特错了。

不妨学习⼀下圣⼀法师讲述的《普门品闻记》,单取⼀段涉及“商主”和“商⼈”经⽂,纠正从前的字⾯理解错误。

这段经⽂是:“若三千⼤千国⼟,满中怨贼,有⼀商主,将诸商⼈,赍(j)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作是唱⾔:‘诸善男⼦,勿得恐怖,汝等应当⼀⼼称观世⾳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畏施于众⽣。

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

’ 众商⼈闻,俱发声⾔:‘南⽆观世⾳菩萨!’ 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佛经三千⼤千世界相当于整个宇宙的概念,整个宇宙都是怨贼,难道佛经故意夸张了?不是的,怨贼是怨业的譬喻,⽣⽣世世的怨业充满了三千⼤千世界,这是形容众⽣⽆始劫以来造不善业(怨业)超级的多。

“商主”是谁?佛教“唯识宗”把⼈的“⼼识”划分⼋个,⼋识是眼识、⽿识、⿐始、⾆识、⾝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这⼋个“识”,都有⼀个“主宰之⼼”在在把控,即⼋个识各有⼀个“⼼王”:眼识⼼王、⽿识⼼王、⿐识⼼王、⾆识⼼王、⾝识⼼王、意识⼼王,末那识⼼王、阿赖耶识⼼王。

《普门品》经⽂中的“商主”指“第六识⼼王”。

圣⼀法师说,“第六识⼼王譬喻商主,第六识正就正,六识邪就邪,六识善就善,六识恶就恶,六识出家就是出家⼈,六识不出家就是在家⼈,六识杀⽣就是屠夫。

”“六识⼼王闻到佛法,知道⽣死海中好多怨贼,就想出离⽣死,离开种种的怨贼。

”“诸商⼈”(商⼈)是谁?唯识宗既有“⼼王”的概念,就有“⼼所”的概念。

九识心王佛理

九识心王佛理

九识心王很荣幸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佛理知识。

今天和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是关于《九识之王》这篇佛理。

以下是我对《九识之王》这篇佛理的个人观点,希望大家指导。

佛教把心智上的识别的功能分为九种,称为九识.“识”是生命对事物和判断的一种作用。

前五识是眼,耳,鼻,舌,身之五官第六道第九识是理解和分辨作用的人类的心智,要把单一的心分成四部分,看起来似乎不容易。

但是,这种探究在实际上表现了佛教的深奥的观察。

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九识是全部精神功能的根据地,称为阿摩罗识。

这第九识是重点学习内容。

让我们简略来谈一谈各“识”。

第六识是把前五识所感受到的把外界的东西完整的连贯起成一个形象而对它做出判断。

书上这个例子举得很形象,我的理解是这就是物的本质,生物都有它的神经中枢,不论复杂还是简单都拥有这第六识。

第七识梵文称为末那识,意思是有思想和思量的功能,抽象的观念或思想的方法。

书上这个例子是讲生命观和世界观,那是超过五官的理解力,是一个人反映他的生存方法中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意识。

这一阶段的识是关联到一个人本身的认识力和对内层精神世界的辨别。

个人觉得这个是要因人而异,希望各位佛友在学习会中指正。

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阿赖耶的意思是储藏所,所有现世和过去世的经历——-业都储藏在这这里,所有生命中通过前七识所产生的行动和经历都变成业积聚在阿赖耶识之中,同时也影响支配着前七识的活动。

相当于“弗来特”的无意识的概念。

它把理解到的印象收集起来,同时生出新的心理动向,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来自这第八识领域内的因果律中。

这阿赖耶识形成了一个人生存的构架。

这一段希望大家一起来畅所欲言讲讲大家的认识。

第九识是全部精神功能的根据地,称为阿摩罗识。

这阿摩罗识的意思是清净无垢,是生命的根本,也就是统领生命的“心王”。

如果以这第九识“心王”作为一切生命活动指南,也就能够确立起不受流转的宿业所左右,坚强有力的自己。

关键词就是清净无垢,做坚强有力的自己。

以上是我对此篇佛理的理解,希望大家指正。

心法一、心王和心所1、总相与别相一切的心...

心法一、心王和心所1、总相与别相一切的心...

心法一、心王和心所1、总相与别相一切的心...展开全文心法一、心王和心所1、总相与别相一切的心理和精神作用都可称为心法。

心法分为两大类:心王和心所。

心王指的是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识),它是精神和认识的主体,也是一切心理作用的源头。

除了心王以外,其余一切的心理作用如嫉妒、高兴、怒、恨等,都称做心所。

心王取总相,心所取别相。

取总相是指对事物整体状况的认识。

取别相就是对事物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乃至产生各种情绪或心理的作用。

例如一台车,我们看到后,内心产生「车」的概念,这称作取总相;分析判断这是何种车,这种车是不是我喜欢的,或者这是谁的车子等,这就称为取别相。

2、心心所相应心王和心所是相应的。

心王是心的认识主体,心所是心理的各种作用。

心所又称为心相应行法,就是指心所与心王是相应的。

论上说,因为心和心所有五种平等,所以称为「相应」。

(1)所依平等:所依平等是指心心所所依的根平等。

如眼识心王依眼根起作用,眼识的心所也必是依眼根起作用。

当眼睛看到某一事物时,眼识心王依眼根起作用,认识这个事物的总体形状颜色等;眼识心所同样依眼根起作用,分析这个事物的细节。

所以心王与心所俱起时,必需依同一个根起作用。

(2)所缘平等:是指心王和心所缘同样的境,即它们认识的都是同一个事物。

如眼睛看到一尊佛像,心王和心所生起时,都是缘这个佛像来认识判断的。

(3)行相平等:行相是指心的所行相。

根取境之后,会在我们内心,映现出一个与境相似的影像。

因为这个影像是心作用的对象,因此就称做心的行相。

心王与心所都是依于同一个行相产生作用的。

(4)时平等:是指心王和心所同时起作用。

心王和心所对净色根所感知对象的处理是同时的。

心王一开始对心内的行相起识别时,心所也同时对同一行相产生心理或情绪的反应。

(5)事平等:事是“体”的意思。

事平等是指心王、心所相互间有单一的对应之体及体的用。

如 : 苦、乐二受不会同时在一念中生起,也就是说当心所有苦的情绪产生时,心王必感受认知到苦。

八识转四智四智成三身

八识转四智四智成三身

八识转四智四智成三身八识转四智四智成三身虚云老和尚开示:修行无别修。

只要识路头。

我们现在是参话头。

话头就是我们应走的路头。

我们的目的是要成佛了生死。

要了生死。

就要借这句话头作为金刚王宝剑。

魔来魔斩。

佛来佛斩。

一情不留。

一法不立。

那里还有这许多妄想来作诗作偈。

见空见光明等境界。

若这样用功。

我不知你们的话头到那里去了。

老参师傅不在说。

初发心的人要留心啊。

我因为怕你们不会用功。

所以前两天就将打七的缘起。

及宗门下这一法的价值和用功的法子。

一一讲过了。

我们用功的法子。

就是单举一句话头。

昼夜六时。

如流水一般。

不要令他间断。

要灵明不昧。

了了常知。

一切凡情圣解。

一刀两断。

古云“学道犹如守禁城。

紧把城头战一场。

不受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这是黄檗禅师说的。

前后四句。

有二种意义。

前两句譬喻。

说我们用功的人。

把守这句话头。

犹如守禁城一样。

任何人。

不得出入。

这是保守得非常严密的。

因为你我每人都有一个心王。

这个心王即是第八识。

八识外面还有七识六识前五识等。

前面那五识。

就是那眼耳鼻舌身五贼。

六识即是意贼。

第七识即是末那。

它末那,一天到晚。

就是贪着第八识见分为我。

引起第六识。

率领前五识。

贪爱色声香味触等尘境。

缠惑不断。

把八识心王困得死死的转不过身来。

所以我们今天要借这句话头。

金刚王宝剑,把那些劫贼杀掉。

使八识转过来成为大圆镜智。

七识转为平等性智。

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

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

但是最要紧的就是把第六识和第七识先转过来。

因为它有领导作用。

它的力量。

就是善能分别计量。

现在你们作诗作偈。

见空见光。

就是这两个识在起作用。

我们今天要借这句话头。

使分别识成妙观察智。

计量人我之心为平等性智。

这就叫做转识成智。

转凡成圣。

要使一向贪着色声香味触法贼。

不能侵犯。

故曰如守禁城。

唯识简介作者:净常┌─前五识─〈成所作智〉─化身八识│─第六识─〈妙观察智〉─化身转智│─第七识─〈平等性智〉─報身└─第八识─〈大圆镜智)─法身唯识修观之法,下手处在观万法皆是依他起,即令我心洞明世间一切诸法,不过是因缘和合时,临时现起之幻相耳!实则生即无生,表面上虽是万象森罗,而其內里,却是全然子虛乌有!所以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八识与心所对应关系表

八识与心所对应关系表















恶见
身见


边见
邪见
见取见
戒禁取见
随烦恼(20)
小随烦恼(10)
忿



















中随烦恼(2)
无惭


无愧


大随烦恼(8)
不信



懈怠

六七放逸五 Nhomakorabea六

惛沈



掉举



失念



不正知



散乱



不定心所(4)








八识心王各自对应心所数统计
34心所
51心所
18心所
5心所
八识与心所对应关系表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心所
八识
前五识
第六识
第七识
第八识
五遍行(5)





作意



















别境(5)

八识五十一心所

八识五十一心所

八識五十一心所佛法把心分為八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我們平常能見色聞聲等,是前面五個識的作用,這譬如門口招徠客貨的人;第六意識由前五識所引起,活動的力量最強,這譬如接收客貨入棧的專使;第七末那識,“末那”譯為“意”,意就是思量,它堅固執住第八識為我,恒常思量,為煩惱的根本,這譬如完全憑主觀來收受貨物的人;第八阿賴耶識,譯為藏識,我們有生以來,所經過的千萬事情,都能不忘,學習技能工巧,而能辦成,都是這藏識的作用。

它能含藏一切種子,這譬如大棧房,一切大小、好壞、淨汙等物,無不藏入。

這第八識原是真妄和合,為諸識的根本,力用很大,人生的六道流轉,就是由六識的造業,而由它去受報。

這八個識,也叫做八個心王。

另有五十一個為心所有的各種思想現象,叫做五十一個心所。

其中五個是起心動念的必經步驟,叫做“遍行心所”——觸(接觸)、作意(注意)、受(感受)、想(想像)、思(思維),這五個是連貫的;五個是各有各的境界,並不連貫,叫做“別境心所”——欲(欲望)、勝解(認為)、念(記憶)、定(專注)、慧(判斷),有十一個“善心所”是作一切善事、自利利人的依據——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有六個是“根本煩惱心所”,是一切煩惱的總根——貪、嗔、癡、慢、疑、惡見;有二十個是“隨煩惱心所”,是隨根本煩惱而起的——忿、恨、惱、覆、誑、謅、驕、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不靜)、失正念、不正知(謬解)、散亂;有四個是“不定心所”,是善惡並不固定的——悔、眠、尋(尋求)、伺(伺察)。

十八界─心物結合的世間壹、前言佛陀將宇宙萬有的事物,歸納為色、心二法,也就是物質現象與精神活動。

但是眾生根器不同,迷悟的程度也有差別,所以對於心法不能瞭解的人,佛陀為他說五蘊──色、受、想、行、識;對色法認識不清楚的人,則為他說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對色、心二法都不明白的人,則為他說十八界──生理方面的六根、物理方面的六塵與心理方面的六識。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个人收集整理 -ZQ
网上同修根据《五位百法表》和玄奘大师地《八识规矩颂》,整理成地一张《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八 识 心 相应心

所个数
相应心所法
前五识: 眼耳鼻舌
遍行 别境善ຫໍສະໝຸດ 根本烦恼 (贪 瞋痴)中随烦恼 大随烦恼


第六识:
遍行 别境

根本烦恼
小随烦恼 中随烦恼 大随烦恼
意识
第七识: 末那识
别境()
欲、胜解、念、定、慧

善 ()
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根本烦恼()
贪、嗔、痴(无明)、慢、疑、恶见(不正见)

心所()
小随烦恼()
忿、恨、覆、诳、谄、骄、害、嫉、悭、恼
随烦恼()
中随烦恼()
无惭、无愧

大随烦恼()
昏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
不 定()
悔、眠、寻、伺

色法()
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
1/2
个人收集整理 -ZQ
心 不 相 应 行 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传、

()
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无为()
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想受灭、真如
2/2
遍行
别境 (慧)
根本烦恼 (贪、痴、慢、
大随烦恼
我见)
第八识:
遍行
阿赖耶识
,转传于此,方便诸位!
源于玄奘大师 《八识规矩颂》 遍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瞋痴

八识规矩补注证义

八识规矩补注证义

眼耳身三二地居
颂前五识所居界地。眼耳身三。三界九地。唯在二界二地中居。谓欲界五趣杂居地。色界离生喜乐地。以有饮食。睡眠。淫欲。故名欲界。天趣。人趣。畜生。饿鬼。地狱。同处。故名杂居。色界诸天。虽有未灭心心所法。有漏禅定。意在灭心。唯存色质。故名色界。得到初禅。虽未入定。已离欲界杂生诸苦。喜得上界静地之乐。故名离生喜乐。上之三禅。何无眼等。曰。以上三禅。既无寻伺。识不起故。谓于初禅。未入定时。名有寻伺。故有眼等三识。已入定时。无寻唯伺。阙一不生。二禅以上。无寻无伺。双阙不起。问。五识不与寻伺相应。何无寻伺。三识不起。曰。寻伺虽不与五相应。而与第六意识相应。第六又与前五为缘。名分别依。意分别时。必有寻伺。若无寻伺。意无分别。若无分别。前五不起。以阙一缘。识不起故。此句颂中。影略鼻舌二识界地。唯在欲界。五趣杂居地。上界地中。何无鼻舌。答。鼻舌二识。以香味触三尘为境。即段食体。段食既为禅天所厌。香味触尘。上界俱无。识亦不起。
种识。二同时意识。三诸心心所自证分体。四一切定心。以此四种。皆实证境。而无分别。名为现量。故前五识。于三量中。唯是现量。颂言三性。谓善性。不善性。无记性。此前五识。善恶无记三性俱通。何则。以五识性。非恒一故。遇善境时。识性即善。不善境时。识亦不善。于无记时。识即无记。故前五识。三性俱通。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
颂前五识。于三境中。唯缘性境。三量唯现量。而三性俱通也。境则有三。谓性境。独影境。带质境。颂言性境。性是实义。即实根尘。地水火风。色香味触。能所八法。皆是有体。实相分故。谓此性境。有实种生。有实体用。现在实法。于二变中。因缘变故。不同独影。并带质境。从分别变。于五位唯识中。即所缘唯识也。量亦有三。谓现量。比量。非量。颂言现量。现有三义。一谓现在。简非过未。二谓显现。简非种子。三谓现有。简无体法。量谓量度。是楷定义。谓心于境。度量楷定法之自相。不错谬故。今言现量。不度量也。圆觉经云。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可证现量。不分别义。以前五识。于缘境时。离映障等。显了分明。得境自性。故唯现量。若现属境。量属心。依士释也。虽心由境生。而境劣心胜。由心胜故。方显境名。由量胜故。乃知现义。故云胜劣依彰依士释。如父生子。子名胜故。彰显父名。是为依士。或俱属心。持业释也。谓于心量上。亲持显现业用。故云体持业用持业释。或现属根。量属心。依主释也。谓前五识。依根得名。所依之根。为缘发识。故有主义。能依心量。生灭改转。名为客义。故云能所依彰依主释也。所言现量。以何为体。曰。无分别智。为现量体。何无分别。曰。正解心王心所缘境。离名种类。名无分别。故以此智。为现量体。因明正理门论。说有四种现量。一前五

八识 见分释义

八识 见分释义

八识见分释义八识,是佛教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根据佛经中的教义,人的心灵通过八个识(八识)来感知和了解世界。

这八个识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分别识、存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八个识的基本含义和作用。

眼识是通过眼睛来感知形形色色的事物,耳识则是通过耳朵来感知声音。

鼻识则负责感知各种气味,舌识用来辨别不同的味道。

身识是通过皮肤感知触摸的感觉。

意识是负责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思维活动。

分别识则是用来辨别不同的对象,并将它们作出分类。

最后的存识则是负责储存已有的记忆和经验。

这八个识相互之间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认知系统。

它们通过感知和辨别不同的感觉,让我们能够看到、听到、嗅到、品味到和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和多样性。

然而,八识不仅仅是一个感知的工具,它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作用。

根据佛教的教义,八识是固执我执和迷恋所在。

它们让我们陷入了无尽的欲望和執念之中,让我们为了外界的事物而忘却了内心的本真和平静。

因此,了解和认识八识对于我们的修行和人生的意义非常重要。

通过觉察和观察八识的运作,我们可以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心理机制和执念,从而解脱自己的困境。

我们可以在感知和体验外界事物的同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善巧的应对。

了解八识也让我们认识到事物的无常性和幻象性。

通过观察分别识,我们可以认识到一切事物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它们只是因缘聚合的产物。

这样的认识使得我们能够理解事物的真实面目,从而减少贪求和執着,培养出宽广的心胸和智慧。

在修行的过程中,对八识的觉察和观察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觉知和观察自己的感知和思维过程。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识别和執念时,我们可以通过觉察和放松来解脱自己,摆脱对外界事物的执着和贪求。

总之,了解和认识八识对于我们的修行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们是感知和了解世界的基本工具,同时也是我们固执我执和執念所在。

通过觉察和观察八识的运作,我们可以解脱自己的困境,培养心胸和智慧,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八识心王

八识心王

八识心王(名相解说)八识心王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在大乘佛法这前六识合名六转识,这六转识若再加上末那识(意根),则合名为七转识。

七转识,都是从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生出来的。

1,第六识意识。

一切有情皆有意识,意识是由末那识触五根所现五尘境诸法后而起作意,想要仔细分别法尘,而由如来藏生出来的。

意识须以如来藏为内因,以根尘触而起分别作意为缘才能生出。

这就是说,能见闻觉知心、定中了了常知之心、明觉心、寂照心,都是意识心,都是因为五根接触外五尘,然后由末那识触五尘境而有。

若五根全部毁坏、或全身麻醉期间,五根不能接触外境,则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触之前五识悉皆不起,五根不能作用故末那不触法尘,则了了常知之意识心亦不能起。

故知以定中了了常知之心、明觉心、寂照心为真实心的诸方大师,其实都是落在意识心的境界里,把依诸缘而有的意识心当成常不坏的我而不自知。

意识有证自证分,能返观自己,能感觉到自我的存在,所以人往往会以为意识——这个能知能觉的见闻觉知心当作自己。

故西方有的哲学家说“我思故我在”,这就是把意识心当成我了。

末那识和第八识无自证分,所以必须通过意识才能找到它们,借假修真。

2,第七识末那识。

末那识亦即小乘佛法所说之意根。

末那识,由如来藏所生,非有形色,故名为末那识。

末那识具有“恒、审、思量”的体性。

末那识从无始劫以来,于五位中——睡眠、闷绝、正死位、灭尽定、无想定中,它都是不断灭的,所以说它“恒”;但是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以后,他入了灭尽定时,第七识是会有少分消失的;到了入涅??时,第七识则是永灭无余,所以它又不是遍一切时的。

末那识从无始劫来就一直在审度一切法,包括睡着无梦乃至闷绝、死亡、无想定与灭尽定中,一直都是如此,不曾有丝毫改变,恒常存在地审度一切法,所以说它“审”。

末那识从无始劫来就一直保持这种思量作主——遍计执性,分分秒秒都不休息的,它不断地在执取一切法,不断地攀缘一切法。

赖耶缘起与意识发生、唯识学与现象学在纵、横意向性研究方面的比较与互补

赖耶缘起与意识发生、唯识学与现象学在纵、横意向性研究方面的比较与互补

现象学研究在中国赖耶缘起与意识发生* )))唯识学与现象学在纵-横意向性研究方面的比较与互补倪梁康/文提要:通过与佛教唯识学相关理论的比照,以及对其丰富思想资源的思考与利用,取得对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的内容与方法的全新理解。

这个新的理解在内容上涉及纵意向性,在方法上涉及纵向本质直观。

胡塞尔发生现象学思想据此而得到一个系统的梳理。

它由原自我现象学、前自我现象学、本我现象学三个阶段构成,对应于唯识学中所确定的三种能变。

这里的研究,同时也展示了比较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功用:通过比较研究,获得从一个角度无法获得的视野,解决从一个角度无法解决的问题。

本文是在这个方向上的一个尝试。

关键词:缘起;发生;唯识学;现象学中图分类号:B089文献标识码:A一、引论:佛教的缘起论与实相论佛教教理在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系统:缘起论和实相论。

用/格义0¹的方式,我们可以将用现代意义上的生成论(或发生论)来标识前者,并用西方传统意义上的本体论(或存在论)来标识后者。

º在这两支理论中,佛教又以缘*¹º基金项目:教育部2006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奖励计划。

关于/格义0方法在文化交流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可以参见笔者:5交互文化理解中的/格义0现象)))一个交互文化史的和现象学的分析6,载于笔者2007年(1),第183-197页。

传统意义上的本体论,在海德格尔看来主要是指关于实体的理论。

而他自己的存在论则是一个例外。

他认为西方哲学的历史是遗忘存在的历史,因为它把存在的落实、即存在者当作了存在。

而真正的存在,对于海德格尔来说是一个活动而非一个实体,或者说,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具体地说,是一个维续不断的自身展显之过程。

在笔者看来,海德格尔实际上是假存在论之名来行发生论之实,或者说,是将存在论引向发生论。

起论为其教理之根本要义。

佛教内部的各种教理在大小乘、显密宗中引发争议的很多,但几乎没有一个教派不承认缘起论的。

_心王_与_禅定_佛教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_心王_与_禅定_佛教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2009年11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N ov 2009 第46卷第6期Journal o f No rthw est No rmal U 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Vo l 46No 6[收稿日期]2009 06 26[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EL B030507)阶段性成果[第一作者简介]彭彦琴(1973 ),女,江西九江人,心理学博士,苏州大学副教授,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审美心理与教育研究心王 与 禅定 :佛教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彭彦琴,张志芳(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江苏苏州 215123)[摘 要]佛教心理学有着严密的理论体系和构架。

佛教以 心 为要,佛教心理学研究凸显心理背后的隐微心理,对深层心理作系统剖析,认为心法由深至浅可分为心、意、识三个层次;禅定及体证是佛教心理学最重要、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是对传统思辨与实证方法的双重超越。

[关键词]佛教心理学;心王;阿赖耶识;禅定;体证[中图分类号]B 8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9162(2009)06 0127 051 引论:佛教是心理学佛教历史悠远,博大精深。

近代科学心理学产生以后,一些研究佛教的学者认识到,佛教典籍中蕴含着可供现代心理学研究和汲取的内容。

如梁启超曾经说 我确信研究心理学,应该以佛教教理为重要研究品 、 佛家说的叫做 法 。

倘若有人问我: 法 是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道:就是心理学 。

[1](P12)熊十力也曾把佛家哲学称之为心理主义 。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佛教对于其宗教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探讨和总结,其分析之精微,体系之复杂,甚至达到了使许多心理学家都叹为观止的地步。

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是否有独立的和系统的心理学可以按照三个标准去衡量:一是有没有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行为的系统的概念和理论;二是有没有揭示和探索人的心理行为的实际的方法和工具;三是有没有影响干预人的心理行为的实用的技术和手段[2](P41)。

《八识规矩颂》浅解

《八识规矩颂》浅解

《八识规矩颂》浅解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2-20 07:37:50 / 个人分类:藕益大师《相宗八要》直解查看( 259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此《八识规矩颂》,乃唐玄奘大师所作,为唯识宗主要教典之一。

颂将八识分为四章,每章十二句,将五十一心所,各分属于本识之下,条然不紊,所以称为规矩颂。

《成唯识论》汇成十卷,文繁义富,学者畏难。

窥基法师乃请大师集《成唯识论》要义而作此《八识规矩颂》,言简意赅,提纲挈领。

若能于此颂透彻明了,则识论大义,思过半矣。

此颂古注极多,然皆古文作成,难便初机。

今试以语体文加以解释,名曰浅解。

先列颂文,次出浅解。

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颂,即是颂眼、耳、鼻、舌、身五识。

为什么不将此眼等五个识分别颂?因为此五识,缘境之时,都是性境、现量,可并在一起来颂,而且在果上转八识成四智时,此五识一齐转为成所作智,考虑对应关系,也是放在一起来颂比较适当。

第一句是说眼等所缘之境,是性境,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之中,属于现量,三性(善、恶、无记)之中,是三性皆通。

什么叫性境?性是实义。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必须从人们眼等五根各有浮尘根与胜义根谈起。

第一浮尘根。

它是有形相的,长在身上,肉眼能见,但它实际上是无知觉作用的。

第二是胜义根,或称净色根。

它依附于浮尘根之上,最极清净,但肉眼不能见,唯天眼能见,此根有发识(即知觉)之用。

对境之时,依外境各各自变相分,为自识的见分所缘,如照相机将外境摄入机中一般,唯识家所谓自变自缘者也。

所谓性境,即指自变自缘之境。

现量者,指人们初见自变自缘之境时,尚不起一念分别、筹度之心,称为现量。

说通三量者,此眼等五识,是善、恶、无记三性皆通的。

“眼耳身三二地居”,这句是说眼等五识所能起作用地方。

眼、耳、身三识,唯居止于欲界五趣杂居地和色界初禅的离生喜乐地二处。

为什么呢?因为欲界眼耳鼻舌身五识全起作用,初禅天只有眼耳身三识起作用,其余鼻舌二识不行。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人的身体是由物质的四大假合而成的。

概括来说,人的色身可依功能分作六大部份,就是眼根(视觉器官)、耳根(听觉器官)、鼻根(嗅觉器官)、舌根(味觉器官)、身根(四肢躯体)和意根(脑及神经系统)了。

这六根都是由四大种,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本身没有精神生命,待众生死后,物质的器官躯体,便会朽坏、散灭、转化,再成为新的物体。

物质的四大,就是这样不断地形成、毁坏、再形成、再毁坏了。

能使六根发挥功能的,不是没有精神力的四大本身,却是心识的力量。

否则人体的六根,只会是一堆废料,没有生命活力可言,犹如一只无桨的船,难有自发的活动了。

心识在眼根发挥功能的,叫做眼识。

它使人能通过视觉器官,观察到世间各种事物。

在耳根发挥功能的,叫耳识。

它使人能通过听觉器官,收听到世间各种声音。

在鼻根发挥功能的,叫做鼻识。

它使人能通过嗅觉器官,感受到各种气味。

在舌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舌识。

它使人能通过味觉器官,尝到世间各种食物的味道。

在身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身识。

它使四肢躯体能在世间接触外境,作种种活动,又使内脏肺腑,发挥维持色身生命的功能。

在意根发挥功能的,叫做意识。

它使整个神经系统能发挥功用,让整个色身,能通过此系统,由心识指挥,在世间动身发语,造种种业。

没有了心识这六种功能,生命力便不能藉色身在世间活动,过物质的生活,吸取物质世界生活的经验,却只如无情木石一样而已。

心识既有上述的六种功能,为什么不能离六根而存,独自活于世上呢?心识的活动力,确是不需根身的存在,也能发挥的。

但是若离六根,生命体经历的只是纯粹精神界的活动,再不是物质世间的生活了。

色身存在的需要与否,定于生命体从前的业力与修行境界。

若由业力所牵,要以色身续命,那么,它便难舍色身而存了。

但是,无沦生命体以何种色身出现于世,心识永随不舍。

否则生命体便没有生命力可言,再不能称为生命体了。

愚昧无知的众生,难知根与识的分别。

但是,以锻炼身心,成就智慧、力量、解脱为事业的佛弟子,却必要知道心识的结构及其特异功能,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行止的因由,认清心识的潜能。

八识规矩直解

八识规矩直解

八识规矩直解?八识规矩直解三藏法师玄奘作蕅益沙门智旭解前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统论所缘。

凡有三境。

一性境。

二带质境。

三独影境。

一性境者。

性是实义。

谓相分色从相分种子所生。

故名为实。

此复有二。

一无本质。

二有本质。

一无本质者。

即第八心王所缘根身器界及诸种子。

但是自变自缘。

不假外质。

然约器界及他人之浮尘根。

既是共相识种所变。

亦得说有外质也。

根本智亲证真如。

虽不变为相分。

亦名性境。

二有本质者。

即今五识所缘现在五尘。

及明了意识初念并定中独头意识所缘定果色等。

皆托第八识之相分以为本质。

随即变为自识相分而为所缘。

犹如镜中所现群像。

虽约真谛言之则皆如幻如梦了无真实。

而约俗谛言之则五尘即是五识相分。

从种子生还熏成种。

不同空华镜像兔角龟毛。

亦复不同过去未来之不可得。

故名性境也。

带质.独影二境下文方解。

现量者。

现谓显现。

量谓度量。

五根对境分明显现。

依之发识缘虑度量。

虽无随念.计度二种分别。

然有自性分别得彼性境不错不谬。

任运了别不带名言也。

三性者。

善.恶.无记也。

五识能助第六意识作善恶业。

若与信等相应则善性摄。

若与无惭等相应则恶性摄。

俱不相应则属无记性摄。

故云通三性也。

眼耳身三二地居五根通于二界五地。

惟无色四天乃无五根。

今明五识则鼻.舌二识惟欲界得行。

初禅以上无段食杂气故不现行也。

眼.耳.身三识唯欲界五趣杂居地及初禅离生喜乐地此二地中得行。

若二禅内净喜乐则无外色外声外触可缘。

故并眼.耳.身之三识亦不起现行也。

三禅已上不言可知。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此明五识但与三十四心所得相应也。

遍行五心所。

谓作意.触.受.相.思。

遍一切心决相应故。

别境于心所谓欲.解.念.定.慧。

由同时意识所引。

亦得于别别境生欲等故。

善十一谓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勤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欲界善。

五识得与十善相应。

但除轻安。

初禅善眼.耳.身识并得有轻安故。

中二随烦恼。

谓无惭.无愧。

大八随烦恼。

谓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禅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

禅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

中国和印度两国都是文明古国,中印两大文化圈之间两千余年以来相互学习、彼此影响,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方面都有广泛深入的交流,促进了中印两国文化的发展。

因此,暨南大学成立中印比较研究所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禅文化起源于印度,鼎盛于中国,广弘于世界。

今天,我就《禅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这一课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向各位方家、善知识请教。

一、东西方文化与禅文化季羡林先生认为(1):“从人类整个历史来看,全世界人民共创造了四个大的文化体系。

所谓大指的是历史悠久、影响广泛,至今仍然存在的文化体系。

”即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和自古代希腊罗马一直到今天欧美的文化体系。

“其中前三个属于东方文化范畴,第四个属于西方。

”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最基本的差异的根源,就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东方主综合,西方重分析。

西方注重于用理性的分析探索外在的世界,特别是近三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

工业革命大大开发了人类的工巧技术,创造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得多的财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空前的便利,使人类得以以大自然主宰者的姿态顾盼自雄。

但是,科学的巨大成功助长了人类更为巨大的贪婪,犹如打开了所罗门王的瓶子,人类心中形形色色的欲望魔鬼正在前所未有地释放出来。

人类永无止境地向大自然索取,使所有的资源都将近枯竭。

据统计,全球石油、天然气的总储量已不足百年之用,煤的储量最多也只能维持二百年。

向大自然拼命索取的另一恶果,是因滥伐滥垦、破坏植被、杀戮动物而造成的生态系统平衡的严重破坏,成为气候反常、空气恶化、沙漠扩张的重要原因。

人类与其说是意识不到危险,不如说是控制不了强大的欲望。

如果听任贪嗔痴的欲望成为主宰,夸父追日的神话就会成为人类追逐财富与享受的写照。

“道渴而死”是夸父的不幸结局,人类向外追逐片面发展物质文明的结果,必然是人类的自我毁灭,而科学无意中充当了现代夸父的拐杖。

正如池田大作所说,这场危机是文化危机,是人的文化活动所制造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识心王(名相解说)
八识心王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在大乘佛法这前六识合名六转识,这六转识若再加上末那识(意根),则合名为七转识。

七转识,都是从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生出来的。

1,第六识意识。

一切有情皆有意识,意识是由末那识触五根所现五尘境诸法后而起作意,想要仔细分别法尘,而由如来藏生出来的。

意识须以如来藏为内因,以根尘触而起分别作意为缘才能生出。

这就是说,能见闻觉知心、定中了了常知之心、明觉心、寂照心,都是意识心,都是因为五根接触外五尘,然后由末那识触五尘境而有。

若五根全部毁坏、或全身麻醉期间,五根不能接触外境,则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触之前五识悉皆不起,五根不能作用故末那不触法尘,则了了常知之意识心亦不能起。

故知以定中了了常知之心、明觉心、寂照心为真实心的诸方大师,其实都是落在意识心的境界里,把依诸缘而有的意识心当成常不坏的我而不自知。

意识有证自证分,能返观自己,能感觉到自我的存在,所以人往往会以为意识——这个能知能觉的见闻觉知心当作自己。

故西方有的
哲学
家说“我思故我在”,这就是把意识心当成我了。

末那识和第八识无自证分,所以必须通过意识才能找到它们,借假修真。

2,第七识末那识。

末那识亦即小乘佛法所说之意根。

末那识,由如来藏所生,非有形色,故名为末那识。

末那识具有“恒、审、思量”的体性。

末那识从无始劫以来,于五位中——睡眠、闷绝、正死位、灭尽定、无想定中,它都是不断灭的,所以说它“恒”;但是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以后,他入了灭尽定时,第七识是会有少分消失的;到了入涅??时,第七识则是永灭无余,所以它又不是遍一切时的。

末那识从无始劫来就一直在审度一切法,包括睡着无梦乃至闷绝、死亡、无想定与灭尽定中,一直都是如此,不曾有丝毫改变,恒常存
在地审度一切法,所以说它“审”。

末那识从无始劫来就一直保持这种思量作主——遍计执性,分分秒秒都不休息的,它不断地在执取一切法,不断地攀缘一切法。

不管是在清醒的时候,或者于闷绝等五位中,它都是不断地想要作什么,不甘于寂寞,不愿处于无为的状态之中,所以当意识的你正在修定,想要在定中长时安住,它会悄悄地给你一个没有语言文字的妄念。

禅定修不好、妄想很多的原因,就是由于末那识的你喜欢攀缘贪着,不肯安于无为寂寞的境界之中。

虽然意识的你知道要修定而证取俱解脱,可是无法说服末那识的你去改正攀缘的习气。

所以要修定,你就必须在历缘对境之中去断除对世间法的贪着,才有可能成就。

末那识的这种遍计执性在意识尚未加以检查的时候,末那识往往会依过去的习气运作。

所以难陀尊者仍有先看女众的习气,但是当他的意识发觉到这个现象的时候,就会纠正末那;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纠正而消除染污末那的习气以后,才能渐渐成为清净的末那,习气才算是真正的修除了。

染污的末那识想要转变为究竟清净的末那识,必须在悟后历经长时间的历缘对境中,一分一分去转变它,并非一悟就可完成的。

人往往以意识心为自己,将末那识的自己以为是不可知的心。

其实这个末那识——处处作主恒审思量的心——才是真正的你自己,才是凡夫众生我见的我;意识只是被你所运用的心而已。

人对于一切事物,比如肚子饿了、睡醒了、身体痒时……经由前六识的分析之后,都必须由末那识的你去作决定——是否吃饭、是否起床、是否抓痒,然后才会有下一步的行动,但是众生却都不知道这个事实,往往将那夜夜断灭的意识“我”误认为是自己,甚至连正在学佛的佛子们也如此,乃至连佛学大师的印顺法师都跟着误会了。

有的学佛的人可能会认为:睡着无梦的时候,这个处处作主的我,明明消失了啊!这是因为从狭义的种智来说,末那识没有证自证分,不能返观自己;所以你在睡着无梦时,意识的证自证分消失了以后,虽然末那识仍然存在、仍然在不停地运作时,但它却不知道自己的存
在,要等到醒来之后,意识重新现行后,有了证自证分才会自觉自己的存在。

包括在闷绝、定中亦是如此。

如果没有末那的你在眠熟等五位中继续存在,你一旦睡着了,将会永远醒不过来了。

3,第八识阿赖耶识。

此第八识阿赖耶识,是禅宗开悟明心之内容,又名:心、识、如、我、真我、真如、如来、法身、涅??、本际、异熟、阿陀那、种子识、如来藏、所知依、非心心、不念心、菩萨心、无住心、异熟识、无垢识、庵摩罗识、无心相心、等如是多名皆同一识。

所谓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这个“心”这个“识”,就是阿赖耶识(如来藏)。

阿赖耶识(如来藏)是一切法的根本。

阿赖耶本心是真正的主人,它能贯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轮回的主体(而非灵魂,灵魂是外道的说法);它能持一切善恶染净习气的种子往来三世;它能执持色身,当人死后,它才离开身体,又随缘制造来世的色身继续去作业受报;它远离能所分别;它毕竟空也毕竟有;它能生七转识,故有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它有能藏能变及异熟真如体性;它能生一切法——吾人之五蕴身心及外界的山河草木皆是自识所变。

阿赖耶识虽然能生万法,但它本身却离见闻觉知,也没有思量性,没有证自证分——所以它不知道有自己,它也不作主;它完全是寂灭性,完全是无我性,所以无余涅??之中只有它。

此阿赖耶识非断非常,非有变易非无变易,非有作用非无作用,无形无相,非空非有,不生不灭,与五蕴和合似一,然非一非异。

故名中道。

何故非断非常?如来藏性如虚空,无形无色,其体永不坏灭,无量劫来始终自在,将来能至佛地,改名真如,永不坏灭,故名非断。

如来藏本体虽不坏灭,而有异熟性,故能世世随业受异熟果,受异熟果便有异熟生,种子流注不断,故有八识心王及诸心所法之运作。

何故非空非有?如来藏有真实体性,众生日用而不知,故名非空。

如来藏虽真实有,但体
如虚空,无形无相,故名非有。

何故不生不灭?如来藏本体永不坏灭,故无老死,既无死灭即无出生,故名不生不灭。

何故非有变易非无变易?如来藏本体永不转变改易,故非有变易。

于本体不变易中,内有诸善恶业有漏无漏法种生灭增减变易,故非无变易。

何故非有作用非无作用?如来藏离见闻觉知,无分别性,故非有作用。

如来藏虽离见闻觉知、无分别性,而于熟眠、闷绝昏迷、无相心定、灭尽定等四位中皆能寂照不灭、任运随缘,醒觉时亦同,故非无作用。

若无作用,一切有情顿成死尸。

何故非一非异?五蕴虽因如来藏而生,然非即是如来藏,五蕴若即是如来藏者,老死之后,如来藏应坏,然实不坏,故名非一。

如来藏虽非即是五蕴,然离于五蕴则不能觅得如来藏;五蕴由如来藏变现,二者和合似一,故云非异。

如来藏非断非常,非有变易非无变易,非有作用非无作用,非空非有,不生不灭,非一非异,故名中道。

《般若经》中说此阿赖耶识是“菩萨心”“不念心”,“无心相心”;佛是依这个实相心阿赖耶识的体性来说般若,般若所说的种种法,就是这个实相心的法;它是实体法,永不生灭的法,具有八不中道的体性。

阿赖耶识这个菩萨心为什么叫做“不念心”?众生的心总是会想这个、会想那个,一天到晚念念不忘,总是放不下事情;但是菩萨所证得的不念心,它既不想念欲界的人天五欲,也不想念色界、无色界的一切法,祂也不会想要出三界;这个菩萨不念心的中道体性,才是般若经所说的主旨。

由于触证这个不念心的缘故,佛说菩萨从这个不念心的体性来领受它的中道之后,再来现前观察五蕴十八界,因为它本来就是涅??,它从来不挂念一切法,所以叫做不念心。

《般若经》里面又说这个实相心叫做“无心相心”——没有心相的心;菩萨所证得的真实
心,不像众生所知道的心;众生所知道的心,有心相——能见闻觉知、能思想、能处处作主;菩萨所证得的心没有众生心的心相,从来离见闻觉知,从来不打妄想,从来不思维一切法,从来不作主,一向没有这些心相,所以名为无心相心。

第八识阿赖耶识从凡夫地修行到佛地之过程有许多名称,归纳而言,有三阶段:七地及三果以下名为阿赖耶识;八地以上及阿罗汉、辟支佛断尽一念无明而改名第九识——异熟识、庵摩罗识;佛地断尽习气及尘沙无明,改名为第十识——无垢识、真如。

未到佛地,不能称为真如。

如是阿赖耶识一体而三名,比如女人小时候叫女孩,生育后叫妈妈,年老后叫奶奶,三种名称其实是同一个人,只因不同人生阶段而有不同的称谓。

此阿赖耶法身,无始即有,永不坏灭,本性清净而有染污种子,须由闻法修行净除染污种子方能成佛,因此明心的人所谓的真心真如,其实只是阿赖耶识,是真如的前身,为众生方便说为真如。

第七识并没有遍一切处又遍一切时,遍一切处、遍一切时的,是第八识。

因为第七识只是在我们的五根——五胜义根里面,它并没有遍在我们的五扶尘根,所以它并不是遍一切处。

此外,它只在五尘所生的法尘上面起作用,不直接在五尘上起作用,所以它不遍十二处,那就不可以说它遍一切处。

第七识从无量劫以来固然是通一切时而不曾暂断,但是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以后,他入了灭尽定时,第七识是会有少分消失的;到了入涅??时,第七识则是永灭无余,所以是不可能遍一切时的。

第八识从无量劫以来就是遍一切处的,而且也遍一切时都不会暂断,乃至入无余涅??时也是不会断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