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第2单元综合测试题
2021-2022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智者学派是公元前5世纪出现在希腊的一个思想流派。
下列关于智者学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其代表人物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B.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C.主张“美德即知识”D.创立了逻辑学答案:B解析:泰勒斯是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来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普罗塔戈拉,故A不正确;C是苏格拉底的观点,D是亚里士多德的成就。
故本题选B。
2.“智者们关心的是如何运用他们精彩美妙的演讲来使他们的听众获得实际的效用,他们的演讲并非真理性的,而是效用性的,在他们光辉伟大的形象的背后,却埋藏着深刻的危机。
”材料意在说明智者们( )A.言辞和结论大胆、惊世骇俗 B.否定绝对权威,敢于创新C.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D.过分追求功利,忽视道德答案:D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作者意在强调智者们的演讲具有弊端,即过分注重实际利益,而忽视了道德。
3.某同学在学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时曾得出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智者学派的出现与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相关B.智者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C.智者学派出现说明“人”成为哲学研究的核心D.苏格拉底对“人”的看法与智者学派根本不同答案:D解析: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均体现了古希腊哲学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故D项表述错误;A、B、C三项均与智者学派的背景、观点和影响密切相关。
4.《荀子·王制》载:“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下列主张与其最为契合的是( )A.人非工具 B.人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C.人是万物的尺度 D.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答案:D解析:从题干中可知,人之所以“最为天下贵”是因为“人有气,有生,有知”,更重要的是“有义”,说明了人有正义感、有公德心的重要价值,这与苏格拉底的“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最为契合,故答案为D。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4·桂林高二检测)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被巴比伦人、亚述人先后采用。
埃兰人、赫梯人等也根据各自需要,对楔形文字加以改变并使用。
这可用于说明( )A.西亚和北非文明发展的趋同性B.文字的出现标志文明高度发展C.苏美尔人为区域交往作出贡献D.古巴比伦长期是区域文化中心【补偿训练】《吉尔伽美什》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史诗,它讲述了英雄事业、友情、执着和对生死的无奈,书中所记述的苏美尔的神有吵闹、贪杯、争风吃醋,跟常人没有不同。
由此可知,《吉尔伽美什》( )A.代表古代世界文明的最高成就B.体现人们崇尚英雄的社会风貌C.反映苏美尔人执着于宗教信仰D.兼具文学与历史学研究的价值2.某校史学社开展了“多样的文明,多样的世界”主题活动,他们寻找到了各个文明对应的代表性成果,这些成果与地图中的①②③④标示对应正确的是( )A.《吉尔伽美什》、人首飞牛石雕、《天方夜谭》、四吠陀B.卡尔纳克神庙、《汉谟拉比法典》、“悬诗”、桑奇大塔C.那尔迈调色板、象形文字、印章文字、《罗摩衍那》D.莎草纸、楔形文字、《医典》、吴哥窟3.(2024·石家庄高二检测)除了精神治疗和草药治疗之外,古埃及人还发明了推拿和按摩疗法,食疗的应用也很充分。
由此可见,古代埃及( )A.医学理论走向成熟B.医学技术获得发展C.医疗体系基本建立D.医学理念领先世界【补偿训练】(2024·天津高二检测)如图所示为创作于新石器时代的阿尔及利亚岩画,画面中间双角女神祈祷丰收,四周有一片正在播种的庄稼地。
它体现了( )A.农业出现与思想活跃的统一B.集体劳作和多神信仰的汇集C.铁犁牛耕和壁画艺术的结合D.劳动场景和艺术审美的融合4.《一千零一夜》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很多来自古代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
最新北师大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北师大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含本单元综合测试题第4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基础达标]1.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
那么在古代的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A.西周B.秦朝C.汉代D.唐代2.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
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转移。
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3.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A.指南针B.火药C.印刷术D.儒家学说4.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翻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
“中国雪”是指()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马克思语)和“水手之友”的发明是()A.印刷术、造纸术B.火药、印刷术C.指南针、造纸术D.火药、指南针6.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A.重实用B.重理论C.重民众D.重实验7.王敏同学参加文化综合素质测试时,主考官让他指出下面连线中不正确的一项。
她的答案应为() A.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九章算术》B.用赤道坐标记录恒星位置——《授时历》C.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授时历》D.“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8.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编订《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其目的是()A.尊敬农民B.指导农业生产C.保证农民劳动时间D.关注农作物生长规律9.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10.从《齐民要术》到《农政全书》,中国古代的农书基本都记述了主要耕作方法、农具、技术和农产品加工等内容。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综合练习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A.李时珍、毕升 B.毕升、蔡伦 C.蔡伦、郭守敬 D.李时珍、郭守敬2.关于赤道坐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于赤道坐标的国家②明显落后于古代西方使用的黄道坐标③现代天文学已经用赤道坐标取代了黄道坐标④世界上最早使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的是郭守敬A. ①②B.③④C. ①③D. ②④3.下列有关我国汉字形体演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汉字形体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B. 汉字形体演变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C. 商代的甲骨文是汉字成熟的标志D. 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4.下图是天文观测仪器浑仪,下列有关其叙述不.正确的是①是古代中国观测天体坐标的工具,至迟秦始皇时就已经有了这种仪器②突出优点在于赤道式装置,对于观测星辰的周日运动最为方便③经过石申的革新,结构简化,精度提高,称为“简仪”④在望远镜发明以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A. ①②B.③④C. ①③D.②④5. 下列关于唐代诗歌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唐诗的繁荣离不开唐代政治经济发展 B、科举制的确立对唐诗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C、唐诗的内容和风格呈现出丰富多样D、唐代流行“长短句”6.传统中医学的成就主要是下列哪三项①经络学说②四诊法③吃药输液法④针灸疗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7.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人类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图所示是其中哪一项发明外传的示意图()A.指南针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8.2005年是X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家有关部门隆重纪念这一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主要是因为其A.宣扬了明朝的国威,显示实力B.发展了古代的对外贸易C.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D.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9.汉字形体演变在古文字阶段,其演变的序列正确的是A.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B.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C.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D. 甲骨文→篆书→金文→楷书10.明清时期,阻碍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A.闭关锁国的实行 B.八股取士的影响C.自然经济的阻碍 D.儒家思想的压制11.关于《诗经》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精华的部分是“风”B.从各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C.为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D.其中“颂”是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雅”是祭神和祭祀祖先时演唱的乐歌12. 关于诗人屈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古代的伟大诗人,开创了诗歌新体裁──“骚体”②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人,曾受到秦王的重用③他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入其代表作《离骚》中,表达了对人民的热爱④“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其作品《天问》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13. 结合下图信息,“文字图画”的准确含义是A. 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B. 因为“书画同源”,故汉字可以用图画出来C. 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D. 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14. 关于元杂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其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比以前的戏曲文学更广泛、深入B.把音乐、说唱、舞蹈、表演熔于一炉C.许多作品不敢大胆抨击封建统治才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D.吸取了杂剧和诸宫调的一些长处15.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B、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C、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D、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戏剧16.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无关的是A、古代散文的发展B、宋代话本和词的出现C、世俗画的出现D、明清小说的出现17.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民间文化的发展C、画家的性格D、统治者的提倡18.汉字形成完整体系是在A.商代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两晋时期19.下图所示作品是楷书大家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片段。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3册课后习题 第二单元综合测评
第二单元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有关下图的文字说明中,正确的是( )A.这是古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B.这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文字C.这种文字大多数刻在石头上D.这种文字记载了法老的法律,这种文字的书写特点是笔画看起来像楔子,由此判断是楔形文字,而楔形文字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文字,故B项正确,A项错误;楔形文字大多数刻在泥板上,故C项错误;法老是古代埃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呼,而楔形文字盛行于古代两河流域,故D项错误。
2.以下最有可能收录在右侧著作中的史诗是( )A.《吉尔伽美什》B.《荷马史诗》C.《摩诃婆罗多》D.《万叶集》,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故选A项;《荷马史诗》属于古希腊文学,《摩诃婆罗多》属于古印度文学,《万叶集》是日本诗歌集,B、C、D三项均可排除。
3.在埃及文明诞生时期的出土文物中,考古学家发现刻有楔形文字的圆柱形陶器,以及大量的两河流域式样的工艺花纹。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古代埃及和西亚文明同向发展B.埃及文明的核心内容来自于苏美尔文明C.古埃及文明起源时期曾占领了两河流域D.苏美尔文明为周边文明演进打下了基础,受到了苏美尔文明的影响,故选D项。
古代埃及和西亚文明不是同向发展,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出埃及文明的核心内容来自于苏美尔文明,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4.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
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
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可知,阿拉伯文化保存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重新回到欧洲后,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故选C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第二单元测评
第二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英国历史学家布里曾说:“希腊民主城邦的宪政决定了普通公民具有在公共场合发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任何一个对政治有抱负的人都是必不可少的……要学会如何辩论,并在政治和伦理问题的讨论中锻炼自己。
这就要求有一种较高层次的教育。
”由此可见,布里认为智者学派源于()A.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B.公民之间的竞争C.城邦辩论风气的盛行D.城邦教育的发展,古代希腊普通公民的发言能力、辩论能力以及要求接受较高层次教育的需求,都是由“希腊民主城邦的宪政”决定的。
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2.古希腊人留下这样的名言:“你可以拿走我们的面包,拿走我们的空气,但你不能拿走我们的奥林匹亚精神。
天之下,地之上,便是我们厮守终生的信念,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有使它更快、更高、更强……”这表明他们()A.坚守个人主义B.崇尚精神追求C.重视民主信念D.倡导人类平等个人主义”“民主信念”“人类平等”在材料中未体现,A、C、D三项均排除;材料反映了古希腊人眼中奥林匹亚精神的重要性,“更快、更高、更强”表明古希腊人对强化奥林匹亚精神的追求,故B项正确。
3.“对象的认识的真假,决定于认识的主体。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状况作出的判断,而主体在作出判断时,依据的是自身的标准。
”下列人物的主张与材料观点相似的是()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对象的认识的真假,决定于认识的主体”表明认识的主体是人,表明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与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的观点相近,故A项正确。
4.苏格拉底认为人需要不断思考生活的目的,“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他提出上述观点的根本目的在于()A.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B.实现自我的利益追求C.提高雅典城邦的社会地位D.形成健康完美的人格,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解决时弊,以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单元测评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2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根据史诗《吉尔伽美什》记载,乌鲁克城邦的贵族对于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满,因此乞求天上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
这一现象( )A.反映出城邦内部阶级矛盾尖锐B.表明城邦首领受神庙控制C.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D.表明国王权力呈现集中的趋势2.(2023广东高三联考)下表是《汉谟拉比法典》的两则条款。
这些条款( )A.B.说明巴比伦王国的治安较乱C.表明当时法律制度的完善D.体现出一定的人道主义关怀3.(2023广东新高考高三期末)古代埃及历法是目前所知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该历法以尼罗河水开始泛滥的日子作为一年的开始,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分一年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割季3季,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5天节日,一共365天。
据此可知古代埃及( )A.对天文历法有了科学认知B.生产力水平取得了较大提高C.农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D.对水利工程的作用认识不足4.埃及人对滋养他们的尼罗河与太阳有极大的敬畏感,他们认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生存,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长短是衡量人与自然关系的标准。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埃及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B.生态环境影响政治理念C.宗教观念贯穿埃及人生活D.埃及人把健康放在首位5.11—13世纪,大量阿拉伯文著作被翻译成拉丁文、西班牙文、希伯来文等,欧洲由此重新发现了大量希腊学术著作,进而掀起研究古典文化的热潮。
由此可见,古代阿拉伯文化( )A.民族特色十分明显B.是希腊文明的源头C.影响欧洲思想解放D.贯通了东西方文明6.《天方夜谭》吸收了古代西亚和埃及等地的民间传说。
它传入欧洲后,其中的一些故事题材被《十日谈》引用。
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B.是西欧人文精神的起源C.保存了希腊罗马文化D.融合了东西方文化遗产7.有学者指出,希腊民族是最早探索人和人的思想的民族,他们不但追根溯源,寻求宇宙万物的源头与规律……而且探究社会的正义与公理,诘问人生的目的与价值。
高中历史必修3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卷 岳麓版 必修3
必修3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是A.金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隶书2、下列关于汉字演变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为“金文”B.秦始皇将统一的“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C. 秦始皇推行的“书同文”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D.东汉文学家许慎对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做出过重要的理论探究3、汉字发展成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A.晋南北朝时期B.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4、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书法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刚柔枯润来抒情表意,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B.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既有狂放不羁的草书,又有“柳筋颜骨”的楷书C.宋代书法艺术出现了各具情态的苏、黄、米、蔡四大家,还有宋徽宗创造的“瘦金体”D.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5、篆刻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是在A.秦汉之前B.宋元之后C.明代中叶以后D.清代6、中国绘画艺术的源头是在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商周时代D.春秋时代7、魏晋时期,著名画家顾恺之的绘画理论是A.注重人物画 B.以形写神 C.注重光线色彩的变化 D.墨线造型8、晕染法的立体效果融入传统线描法,使绘画作品颇具动感,产生了“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效果的画家是A.顾恺之B.吴道子C.张萱D.郑板桥9、山水画超出了起初作为人物画的衬景,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是在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0、下列作品中描写市井生活的是A.顾恺之《女史箴图》B.吴道子《天王送子图》C.阎立本《步辇图》D.张择端《清明上河图》11、下列关于明清时期文人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地域、理念、师友等各种原因,在江浙文化发达地区,形成了多个争奇斗艳的画派。
B.由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动荡,出现了一些风格奇异的画家。
C.以朱耷为代表的八个明宗室被称为“八大山人”,与郑板桥为代表的八个扬州文人被称为“扬州八怪”。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汉谟拉比法典》共有282条,其中第196条至第214条有如下规定:若贵族使平民及奴隶的眼睛受损,可免于赔款,无须赔偿;若奴隶将贵族的眼睛损坏则要在耳内灌油、灌铅。
由此可知,该法()A.保护各阶层的私有财产B.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C.反映了平民阶层的要求D.一定程度上带有野蛮的色彩2.《吉尔伽美什与阿伽》是苏美尔时代的史诗之一,其中提及乌鲁克国遭遇外来入侵时,吉尔伽美什先是咨询长老会,长老会主张向对手投降,遭到吉尔伽美什的拒绝。
吉尔伽美什转向咨询人民大会,人民大会主张抵抗。
吉尔伽美什因此接受了人民大会的主张决定抵抗。
这一现象说明当时乌鲁克国()A.国家大事由人民大会决策B.国家治理具有原始民主遗风C.长老会权力不及人民大会D.国家机构建设逐渐走向健全3.莎草纸起源于古代埃及,大约在公元前650年左右传入希腊并很快成为古代地中海地区一种通用的书写材料。
罗马帝国时代,对埃及的占领使莎草纸很快遍及帝国境内,从不列颠到两河流域的广袤疆域里都使用莎草纸。
据此可知,莎草纸()A.提升了古埃及国际地位B.是古埃及重要的经济来源C.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传播D.是最早的成熟的造纸技术4.阿拉伯帝国的地理学家不仅将以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为代表的古希腊、罗马地理学加以发挥,再通过西班牙和西西里岛传回西方,而且把在本国形成或发展的地圆说、潮汐成因学说、天文学、磁针罗盘和准确的制图术传入西方。
据此可知,阿拉伯文化()A.反映了东西方的文化冲突B.成为欧洲文明的源头C.促进了世界文明交融发展D.引领世界文化的潮流5.在阿拔斯王朝建立初期,统治者非常重视发展教育和知识普及,大量起用知识分子,公正对待学术问题,并一视同仁给予支持和鼓励。
这种宽容对待学术的态度和做法,使阿拉伯帝国各地的文人学者得以摆脱民族与宗教信仰的限制。
这一状况的出现()A.说明了地理位置决定文明特征B.推动了阿拉伯的文化成就领先于西方国家C.垄断了世界文明的交融与发展D.为阿拉伯文化的兼容并蓄创造了有利条件6.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高二历史第二单元单元测评
高二历史第二单元单元测评(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
解读这段材料,回答以下1~5题1.智者学派研究和探索的主题是A.自然界的各种现象B.道德的感知和体验C.“神”的存在与本质D.人类自身及其人类社会2.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倾向表现在①普遍的怀疑神的存在②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③认定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④对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的关注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依据材料的逻辑继续推理,下列哪一说法是与其思想一致的逻辑推论A.人才是万物的尺度B.谁说天上有神?不!没有!C.我们谁也没有见过神D.神是不存在的事物的尺度4.就材料本身来看,它不能显示的智者学派的观点是A.人们无法知道神是否存在B.人们也无法知道神是如何存在的C.法律和道德是人为的产物D.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当然就不能衡量什么5.结合材料来看,下列关于智者学派的评述错误的是A.呼应了希腊社会中人的地位日益突出的现实B.开始了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尝试C.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D.使人的自我意识从原始宗教的统治下觉醒过来6.由于智者学派的出现,古希腊产生了所谓的智者运动,则运动产生的因素可以有①希腊工商业的发展②公民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③个人主义的成长④城邦制度的衰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下图是16世纪初意大利的一幅著名画作《雅典学园》,画面表现了包括希腊先哲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在内的学者们在柏拉图创建的雅典学园里探究学术问题的情境。
回答以下7-11题7.下列思想家的师承关系排列正确的是A.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8.柏拉图除创建雅典学园,还有著作传世,其中最著名的是A.《十日谈》B.《对话录》C.《理想国》D.《法律篇》9.马克思称苏格拉底为“哲学的创造者”,其主要依据是苏格拉底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的主张B.强调人类理性,否认绝对权威C.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D.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10.画作《雅典学园》中有亚里士多德在谈论自然科学的情境。
高二历史必修三1——2单元综合检测
高二历史必修三1——2单元综合测验姓名班级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按顺序它们分别应代表( )A.法、儒、道、墨B.墨、儒、法、道C.道、法、墨、儒D.儒、道、墨、法2.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
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
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3.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文化,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①“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②“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③“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根本”④“工商皆本",“天下为主,君为客”A.唐甄、程颢、王阳明、顾炎武B.孟子、李贽、王阳明、顾炎武C.朱熹、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D.董仲舒、顾炎武、朱熹、黄宗羲4.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
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
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5.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分权破坏天下安宁之血的教训。
高二必修3历史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高二必修3历史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是高二必修3历史第二单元所学习的重点内容。
那么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二必修3历史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必修3历史第二单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
其中“朦胧稚嫩”时期为( )。
A.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B.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C.17、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D.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2.中国古代儒家“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有何主要不同( )。
A.讨论主题不同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C.价值取向不同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3.下图两人分别是早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杰出代表。
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思想研究的重点都是人类社会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C.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D.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4.某天上学路上下雨了,同学甲说:“今天真倒霉,偏偏这时候下雨!”同学乙说:“太好了,今天不会热了!”他们看法的差异与下列谁的观点相类似( )。
A.亚里士多德B.普罗泰格拉C.苏格拉底D.柏拉图5.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
A.民主思想B.无神论思想C.科学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6.右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
下列对两者的表述准确的是( )A.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B.都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C.都因为农耕经济的发展而产生D.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7.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的主要原因是( )。
A.许多城市拥有自治权B.许多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拥有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D.经济繁荣,人才济济8.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教育
绝密★启用前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必修三第二单元;考试时间:10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5.0分,共70分)1.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因信称义”,“致良知”2.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可见()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D.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3.“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
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
”文中反映的思想文化运动是( )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4.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比,其主要不同是()①强调人性②以资本主义萌芽为基础③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④倡导人的发现和解放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5.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这些作品( )A.表现了人间亲情和人性之美B.抨击了基督教会的黑暗腐败C.歌颂了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D.显示了自由平等的社会理想6.安德烈·夏斯特尔称:“文化仿造的一件大事……为了要重新发现古代,它创造了完全不同的东西。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同希腊古典文化的关系是()A.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B.发展了古希腊、罗马文化C.借助古典文化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D.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另一种形式7.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
这主要是指他()A.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C.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D.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8.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含本单元综合测试题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学业达标]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在此之前人类对自然世界缺乏了解B.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C.中国用大一统方式推进了思想的发展D.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2.“角色——有偿家教,任务——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参与雅典的民主政治。
”符合上述说法的哲学家是()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梭伦3.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
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A.没有法制观念B.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C.忽视道德建设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4.他曾说:“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
”他曾自问:“什么是美德?”他自答:“美德即知识!”材料中的“他”是()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伏尔泰D.卢梭5.古代希腊对人性的探索由“人是万物的尺度”,发展到“美德即知识”,体现了()A.进一步强调人的价值B.赞美人的智慧与力量C.判断是非善恶的依据发生了根本变化D.由强调感性到强调理性6.下图两人分别是同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孔子苏格拉底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C.都反对专制政治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7.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
……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
”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8.下列关于柏拉图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②认为“贤人”应做统治者③认为武士们应保家卫国④认为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⑤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9.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学者是()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0.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高中历史 第2单元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2单元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公元前15世纪,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出现了所谓的智者学派。
古希腊智者学派讨论的重点是( )A.认识自然B.认识社会C.认识自己D.传统神话解析:选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智者学派主张的掌握。
智者学派的代表们虽然在具体的主张上不完全相同,甚至在某些问题上是截然相反的,但是他们之所以能称为一派,在于他们研究问题的方向是相同的,即他们都把讨论的重点由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认识人上。
2.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观察人性,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观点。
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A.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B.人是万物的尺度C.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D.认识人自己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苏格拉底的研究命题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
3.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据此判断:普罗塔戈拉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是( )A.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B.是否民主和强盛C.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D.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解析:选C。
“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故C项最符合题意。
4.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
其中“朦胧稚嫩”时期为 ( )A.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B.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C.17、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D.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解析:选A。
材料中的“朦胧稚嫩时期”是指人文精神的萌芽时期、起源时期,所以应该选A。
5.“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这段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C.认识你自己D.人人生而平等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智者学派思想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汉的古墓。
在第11号墓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
秦代竹简上的文字,应该是()A.小篆B.草书C.楷书D.行书【答案】 A【解析】小篆是秦朝官方统用字体。
2.汉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原因有()①汉末社会危机激发社会进行深刻反思②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③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④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汉字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
3.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下列书法作品中,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字体是()【答案】 A【解析】符合题干中所述的字体是草书,四项中,A项是草书。
4.书法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下列各项中,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并且是雅俗共赏的字体是()【答案】 D【解析】符合题干条件的字体是行书,A、B、C、D四项分别是草书、楷书、隶书、行书。
5.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种艺术形式是()A.绘画艺术B.书法艺术C.篆刻艺术D.戏剧表演【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中国书法的特点:书、画、粗细、浓淡之间均有艺术韵味,由题干中的横、竖、画、撇、勾、点等信息可知选B项。
6.1975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座墓葬中,出土了两枚墓主人冷贤的私印。
印上的“冷贤”二字分别用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刻写,墓葬的主人不可能生活在()A.春秋战国时期B.秦朝C.魏晋南北朝D.隋唐时期【答案】 A【解析】隶书最早出现于秦朝,故墓葬主人不可能生活在在此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7.浙江绍兴每年都举办“中国兰亭书法节”,以纪念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
这位书法家是()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怀素【答案】 A【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兰亭(指《兰亭序》)”“东晋”可作出判断。
8.(2011·徐州模拟)某学者就楷书在唐代的流行说道:“凡高文大册、殿宇庙堂之中记铭,纪功颂德之碑文,必都以楷书为主。
”唐人崇尚楷书主要是因为其()A.笔划平正,便于装饰B.变化丰富,奔放跃动C.线条流畅,任情纵性D.通俗易识,端重庄严【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
A、B、C、D 四个选项分别表述了不同字体的艺术特征,具体分析如下:隶书:笔划平正、便于装饰;草书:变化丰富、奔放跃动、线条流畅、任情纵性;楷书:通俗易识、端重庄严。
9.光绪年间,山东潍坊杨家埠有“画店百家,画种上千,画版上万”。
下图体现其绘画风格属于()A.文人画B.宫廷画C.民间风俗画D.山水画【答案】 C【解析】依据图片的内容和“恭喜发财”等可判断。
10.下列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吉祥物福娃。
这种画风继承了中国画的哪种风格()A.战国帛画人物肖像画风格B.秦汉工笔重彩C.隋唐山水画的风格D.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的写意画风格【答案】 D【解析】考查对中国绘画风格的掌握。
11.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一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出现的前提条件是()A.绘画题材广泛B.商品经济繁荣C.结束割据状态D.人民生活需要【答案】 B【解析】《清明上河图》是宋代以后,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市民阶层扩大在艺术上的反映。
12.《湖北日报》2007年10月7日报道:国庆节前夕,“八艺节”湖北省筹委会收到一份特殊的展品,该展品是一幅剪纸作品,名为《回娘家》,作者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
该作品的艺术风格属于()A.宗教画B.山水画C.风俗画D.文人画【答案】 C【解析】剪纸画属于风俗画。
13.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较为突出。
从徐渭的绘画和诗句中,我们发现文人画的特点是()A.线条挺拔流畅,色彩绚丽典雅B.吸取印度、波斯风格,色彩瑰丽C.表现个性,借物抒情,追求神韵D.宫廷画派,富有生活气息【答案】 C【解析】中国古代的文人画注重写意。
14.(2011·苏杭联考)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幅堪称绝世珍品的古画,专家对它的评价是:“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
”这幅画应是()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B.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C.马远的《山径春行图》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画家绘画风格的理解。
“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是顾恺之绘画的特点。
15.对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山河古迹无联则不能言胜,千古人物有联方彰显功过。
有联曰:“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这幅对联评价的是()A.屈原B.李白C.杜甫D.蒲松龄【答案】 A【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湘(指湖南)”“九歌”等可判断对联评价的是屈原。
16.“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从上文的格式看,它们属于() A.汉赋B.唐诗C.宋词D.元曲【答案】 D【解析】考查元曲的特点,元曲虽然也有格律曲牌限制,但大量使用白话、方言、衬字,与音乐、戏曲结合比较紧密。
17.(2011·沈阳联考)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
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
明清小说呈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专制主义强化B.商品经济发展C.拜金主义盛行D.轻商思想淡化【答案】 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明清小说产生的根本原因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阶层迅速崛起,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正是适应了市民文化的需求。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
18.(2011·黑龙江五校)《大众日报》在2008年1月8日刊登了一篇《关公何以战秦琼》文章,说的是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的节目《蔺相如》中的布景道具问题,请你判断符合史实的是() A.蔺相如府中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B.厅堂楹联上有草书写的古诗C.渑池会上桌上放着一些竹简D.书写的古诗是杜牧的《泊秦淮》【答案】 C【解析】蔺相如是战国时代的人,故只有C项中的竹简符合题意。
19.(2011·江西联考)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
这种变化反映了()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③城市经济的繁荣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流派发展原因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元曲及小说并不是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市民文学的主流,专制皇权的加强是八股取士制度。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项。
20.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答案】 C【解析】考查对中国文学形式特色的理解。
21.“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
这是清代文坛领袖王士祯读完一本短篇小说集后的感叹。
这本小说集最有可能是()A.《水浒传》B.《三国演义》C.《红楼梦》D.《聊斋志异》【答案】 D【解析】这首诗的前两句强调了读这本书的心态和环境,后两句则强调了这本书的特点。
从“坟”“鬼”等字眼不难推断这本书是《聊斋志异》。
22.取材于唐朝僧人取经故事,并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精神的明清神魔小说是()A.《西游记》B.《封神演义》C.《东周列国志》D.《警世通言》【答案】 A【解析】依据“唐僧”等信息可作出判断。
23.(2011·河南学业水平测试)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有一副对联写道:“三五步千山万水,六七百万雄兵。
”这是戏曲表演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体现了戏曲表演的()A.真实性B.通俗性C.虚拟性D.优美性【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材料反映的是京剧艺术中演员的虚拟化的表演,故选C项。
24.(2011·宁波)下图为一只四系瓷瓶,盛酒器,上饰“……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不见了。
”关于其制作的可能时代说法,较为正确的是()A.饰有隶书作品,秦朝隶书盛行,这应当是秦朝作品B.饰有行书作品,晋代行书盛行,这应当是晋代作品C.所饰作品为诗歌,诗文饰于瓷器始于唐朝,这应当是唐朝作品D.所饰作品为小令,元代开始盛行,这应当是元代作品【答案】 D【解析】本题判断的重点是作品内容而不是书法,A、B两项起到了迷惑作用,A项秦代和B项晋代不可能出现这样作品内容,C项“作品为诗歌”说法也错误。
酒器上所饰正确的应是元曲中的散曲(包含小令等),音节和用韵上都比较自由,句子长短更为参差,而且可以加衬字,多用方言俗语和当时的新词,增加了语言的灵活性和通俗性,对后来的诗歌与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5.(2011·东营)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如果设《诗经》代表1,明清小说代表7,那么5代表的是()A.楚辞B.汉赋C.宋词D.元曲【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其基本历程是:《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故选C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二、非选择题(26题13分,27题11分,28题14分,29题12分,共50分)26.(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之兰亭修“拔禊”之礼,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了序文手稿(下图)。
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
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材料二材料三马致远的元散曲《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请回答:(1)某旅游主管部门要在材料一的图片前挂一个导游牌,对《兰亭序》出现的时代背景、书法特点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