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辅助决策模型研究决策与信息.doc

合集下载

土地资源管理中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

土地资源管理中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

土地资源管理中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摘要:土地工程管理中空间信息技术是不可或缺的,现有的空间信息技术,如,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其他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工程管理中起到了数据库更新、城市规划、勘测定界以及辅助工程建设的重要作用。

依靠空间信息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水平,提高管理的精准度和可靠性,为下一步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决策支撑,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土地工程管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引言土地资源是我国的基础资源之一,是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源。

因此做好土地资源管理,落实我国土地管理政策是一项重要工作。

土地资源管理的利用效率,土地工程管理水平都关乎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以必须要重视土地工程管理。

想要实现土地工程精准管理,测绘测量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空间信息技术了解到土地应用情况、开发情况以及土地资源特征为后期资源调控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保证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所以做好空间信息技术应用关乎民生国计。

1.空间信息技术概述1.1全球定位系统传统的全球定位系统是基于美国的GPS开发出的一种空间信息技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对土地工程进行测量,可以完成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进行转化,实现了全球定位,并且定位精度较高,尤其是大面积测量方面有着替代的优势。

但是美国的GPS民用部分实现了部分技术控制,测量精度受限。

随着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的完工,土地资源测绘工作也就更加得心应手。

1.2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该技术简称GIS技术,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中是核心技术之一,是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相融合,实现了地理信息的数字化转变,实现了地理信息数据的自动化捕捉。

通过不断的获取地理数据,不断完善我国的地理数据信息库,我国的土地资源信息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的管理从传统的地面工作转化为线上工作,提高了管理效率。

1.3数字化测绘与地面测量技术在生活中有时可以看到一群提着大行李箱,找点定位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就是空间信息技术人员,利用测量仪器对该地区的土地资源信息进行测量,将所获取的数据库分享到管理系统之中,对其他的测绘数据进行补充和完善,进一步提升测绘精度。

土地信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LIS):是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和传播土地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土地信息:指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空间信息查询:是按一定的要求对土地信息系统所描述的空间实体及其空间信息进行访问,从众多的空间实体中挑选出满足用户要求的空间实体及其相应的属性。

叠加分析:就是将具有相同坐标系统的多个空间要素对象的数据层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数据层面,该数据层面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特征。

缓冲区查询:不对原有图形进行切割,只是根据用户需要给定一个点缓冲、线缓冲或面缓冲的距离,从而形成一个缓冲区的多边形,再根据多边形检索的原理,检索出该缓冲区多边形内的空间地物。

土地信息的构成:①地理空间信息——土地信息中最基本的信息首先是描述地块的地理空间位置、形状及其面积大小的信息。

②自然属性信息——它是反映某一特定地理空间区域内地块的自然属性状况,包括地形、岩石、基础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属性的特点。

③社会经济属性信息——这是反映某地理空间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状况,包括交通运输能力、公共设施状况、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商业与服务业网点的分布、工农业产值、国民经济总产值、人文特征、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特点等。

④国家有关土地管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信息——它是指国家已出台的土地管理政策、机构设置、管理的方法及实施的技术规程、规范、土地法律与法规和每宗地的权利状况等。

答案二:(1)土地本身所客观反映的信息:土地空间定位信息(位置、大小、形状);土地质量信息(陆地、水域、土壤、岩石、沙滩、海洋);自然资源信息(植被、矿石、地形、地貌、水源);环境信息(阳光、温度、降水、风力、大气压)(2)土地关系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空间、地面、地下的各处建筑物信息、工、农、林、牧、渔等各种产业的土地利用及人口、文化、交通等等);社会法律信息(行政管辖、权属、有关政令、文书、契约、法规及转让交易)LIS的特征:(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土地空间信息的能力;(2)以土地研究和土地决策为目的, 以模型方法为手段, 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 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土地信息;(3)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土地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土地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LIS在土地管理中的服务领域:1. 地籍管理:对土地确权、登记造册、发放使用证书2. 土地定级估价:评定土地级别及基准地价3.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监测、制图、统计、分析与管理4. 耕地保护:对农用土地进行分类, 划分基本农田保护区5. 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利用结构、用地布局的部署6. 建设用地管理:对城乡建设用地的征收、划拨和出让实施统一管理7. 土地监察:调解土地纠纷, 监察土地政策的执行情况8. 土地整理:对土地进行综合整治,以提高集约度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2)数据处理(数据格式化、数据转换及数据概化)(3)数据的存储和组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4)查询、统计、计算(5)空间分析(6)显示土地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1)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与土地信息技术更加融合;(2)时空LIS;(3)LIS应用模型;(4)Internet与LIS的结合;(5)LIS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的结合;(6)更多地服务于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使用GIS软件进行地理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持的技术流程与方法

使用GIS软件进行地理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持的技术流程与方法

使用GIS软件进行地理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持的技术流程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用于地理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持。

它将地理信息与数字数据相结合,允许用户对现实世界进行分析和解释。

本文将介绍GIS软件在地理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持中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1. 数据收集与准备在进行地理空间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收集和准备地理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地形地貌、土地利用、人口统计和气候等方面的信息。

数据可以从多个来源获得,包括卫星影像、地图、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调查等。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清洗和整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空间数据库建立为了有效管理和分析地理数据,需要建立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库是用来存储和管理地理数据的系统,它可以提供高效的数据查询和处理功能。

在建立空间数据库时,需要定义数据的结构和属性,并设置索引以提高查询效率。

常用的空间数据库软件包括ArcGIS和QGIS等。

3. 空间数据分析空间数据分析是GIS的核心功能之一。

它包括空间查询、地理对象关系分析、空间插值和地图代数运算等。

通过空间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例如,可以利用空间查询找出某个地区的特定地物类型,如寺庙或学校。

地理对象关系分析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地理对象之间的关系,如判断一个房屋是否在河流的保护区内。

空间插值可以根据已有的样点数据估算其他位置的值,例如根据气象站的观测数据估算整个地区的气温分布。

地图代数运算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合并、相交或差异等操作。

4. 空间模型构建空间模型是一种用来描述和模拟地理现象的技术。

通过构建空间模型,可以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模拟。

常用的空间模型包括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地理动力模型等。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可以用来研究地理现象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例如研究人口密度与犯罪率的关系。

空间自相关模型可以用来检测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模式,例如寻找集聚区或扩散区。

地理动力模型可以用来模拟地理现象的演变过程,例如模拟城市扩张的趋势和影响。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以地理信息为基础,具有数据抽象、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空间可视化等功能的计算机辅助系统。

在现代社会中,GIS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为地理信息的管理和分析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技术支持。

而在GIS中,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方法是关键的环节,本文将对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方法进行探讨。

一、空间数据管理空间数据管理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它涉及到如何有效地对地理信息进行保存、组织和维护的方法与技术。

常见的空间数据管理方法主要包括数据模型、数据结构和数据存储。

1.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空间数据管理的基础,它定义了描述地理现象和地理实体的方式和规则。

常见的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关系模型和对象模型。

其中,层次模型以树状结构表示空间对象之间的关系;关系模型以表格形式表示空间对象之间的关系;对象模型以对象的属性和几何信息描述空间对象。

2.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指在空间数据管理中,将地理实体和属性存储在计算机中的组织方式。

常见的数据结构包括邻接列表、拓扑关系和网格结构等。

其中,邻接列表通过记录对象的相邻关系描述空间图形的连接关系;拓扑关系通过表示图形元素的接触或覆盖关系描述地理实体的关系;网格结构是将地理区域划分成规则网格,每个网格单元存储与之相关的空间数据。

3. 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指将地理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

常用的数据存储方式有矢量数据存储和栅格数据存储。

矢量数据存储以点、线、面等几何图元和属性表的方式存储地理信息;而栅格数据存储则以像元矩阵的方式存储地理信息。

二、空间数据分析空间数据分析是GIS的重要应用之一,它通过对地理信息的处理和加工,提取出地理信息的有用特征和关系,为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提供科学依据。

常见的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空间查询、空间统计和空间建模等。

土地利用弹性分析技术与土地规划决策

土地利用弹性分析技术与土地规划决策

土地利用弹性分析技术与土地规划决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规划变得愈发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土地利用弹性分析技术逐渐成为决策者进行土地规划决策的有力工具。

本文将探讨土地利用弹性分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说明它在土地规划决策中的作用。

土地利用弹性分析技术是一种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用于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通过收集并整理土地利用相关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模拟,可以量化不同决策变量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

这种技术的核心在于建立土地利用结构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历史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和性能评估,从而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与模式。

土地利用弹性分析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既可用于城市化规划,也可以支持环境保护决策。

在城市化规划方面,该技术可以通过模拟不同土地利用政策对城市化过程的影响,帮助决策者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方案。

例如,在一个拥挤的城市中,政府可能需要在人口增长和土地资源有限之间进行权衡。

利用该技术可以评估不同人口密度、建筑高度和用地分配方案对城市产业结构、交通状况和环境承载力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在环境保护方面,土地利用弹性分析技术可以用于分析农业、林业和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例如,在一个森林资源丰富但受到过度开发威胁的地区,政府可以利用该技术评估不同开发策略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影响,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

除了城市化规划和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弹性分析技术还可以应用于交通规划、农业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

例如,在交通规划中,该技术可以模拟不同道路网结构对交通流量和出行时间的影响,帮助规划者优化道路布局。

在农业生产方面,土地利用弹性分析技术可以评估不同农业模式和耕地配置方案对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影响,为政府决策者提供农业发展方向。

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领域,该技术可以结合地质、气象和土地利用数据,模拟不同地质灾害的概率和影响范围,为灾难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口的增长,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空间布局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任务。

传统的规划方法往往难以满足对精确空间信息的需求,因此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技术突破,如卫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激光扫描等。

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更精确、高效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手段。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准确、可靠的空间数据作为基础。

传统的调查和测量方法往往耗时、耗力且成本较高,而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够提供更全面、准确的地理数据。

通过卫星遥感影像、GPS定位、激光扫描、实景三维等技术,可以获取精确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建筑物分布等空间信息,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获取空间数据,还能对这些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模拟,生成多维数据模型,并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工具,可以对国土空间进行可视化分析,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影响,帮助规划决策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案。

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下,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这些背景推动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的研究与实践,为实现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重要支持和工具。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国土空间规划;应用;1. 国土空间规划中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概述国土空间规划中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实景三维等技术手段获取、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方法。

数据获取与采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够获取多种类型的空间数据,如地形地貌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地下管线数据等。

通过卫星遥感、激光扫描、摄影测量等手段,可以获得高分辨率、大范围的地理数据。

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科学深入了解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科学深入了解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科学深入了解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地理信息技术是应用地理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旨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科学是地理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和传播的原理和方法。

在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中,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开展地理信息相关工作至关重要。

一、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涵盖地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地图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

它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为核心工具,通过采集、整理、存储和分析地理数据,并将其可视化为地图,以便于研究人员和决策者进行地理问题的分析和决策。

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采集、空间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和地图制作等。

1. 数据采集:地理信息科学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获取地理数据,如遥感、卫星影像、GPS定位等。

这些数据能够提供地理信息的基础,是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

2. 空间数据模型:地理信息科学使用空间数据模型来描述和组织地理现象的位置和属性。

常见的空间数据模型包括点、线、面等,用来表示不同尺度的地理要素。

3. 数据库管理:地理信息科学需要将获取的地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于查询和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大量的地理数据进行集成和管理,提高数据的可访问性和利用价值。

4. 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科学利用空间分析技术对地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建模,以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例如,通过空间插值方法可以构建地理现象的分布模型,通过缓冲区分析可以研究地理现象的空间接触关系等。

5. 地图制作:地理信息科学利用地图制作技术将地理数据可视化为地图,以便于人们理解和使用地理信息。

地图制作需要考虑地图的符号化、色彩搭配、比例尺选择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土地信息系统 知识点整理

土地信息系统 知识点整理

土地信息系统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 信息/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能被人们认识和理解,并作为知识来识别事物,从而向系统(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知识和事实,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

2. 土地数据/是各种土地特征和现象,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和时域特征及相互关系的符号化表达。

3. 土地信息/是对表达土地特征与现象之间关系的土地数据的解释,是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特征、格局、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以及实体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和变化规律的总称。

4. 土地信息的特征/①空间特征;②多维特征(属性特征);③时间特征。

5. 土地信息系统/是土地系统数据的采集、分析、管理、表达、可视化和决策应用的计算机系统。

它以计算机为核心工具,利用建立的数据信息库、模型库、知识库、方法库,集成土地业务分析模型与方法形成的软件系统,具有对土地相关数据的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显示和应用等功能。

6. 土地信息系统的学科关系/a与技术基础学科的关系:①与地图学的关系;②与测绘、遥感的关系;③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关系;④与计算机图形学的关系;⑤与计算机辅助制图(cad)的关系;⑥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⑦与软件工程的关系;b与土地管理学科的关系:①土地调查;②土地评价;③土地规划;④土地保护。

第二章土地信息与空间数学基础1. 地图投影/在数学中,投影是指建立两个点集之间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在地图学中地图投影就是指建立地球椭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的解析关系。

2. 参考椭球体/测量上为了处理大地测量的结果,采用近似于大地水准面形状的旋转椭球体形状作为地球形状的表述,并确定它和大地原点的关系,该旋转椭球体称为参考椭球体。

3. 地图投影变换/在进行地图投影时,把球面上的经纬线网转换到投影平面上,转换后的地图上的经纬网络必然产生变形,即地图投影变形。

这种变形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长度变形、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摘要: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快速发展,测绘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徒弟事我国重要的国土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正在逐渐提高。

基于此本文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概述,介绍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讲述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国土空间规划;应用引言国土空间规划对空间发展有导向作用,可作为多种土地开发利用的凭证,实现绿色生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对数据的获取可靠、及时且准确性高,可有效辅助国土空间的规划。

通过搜集和整理地理信息数据并进行深度分析,可为国土资源利用、分配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使国土空间规划有多方面的选择。

1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概述1.1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被称为3S技术,包括遥感、地理信息和定位这三种技术,该技术可完成地理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

现阶段,测绘工作对技术的需求越发迫切,由此出现了大量的新兴技术,切实提高了测绘水平。

1.2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意义对于国土空间规划部门而言,土地资源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因而,在实际开发时,需要切实考虑到可供开发的土地数量,还应根据城市发展要求,明确土地的地理环境和地貌特征。

这些工作都需要精准、全面的地理信息和数据支持。

因而,相关部门应注重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城市和乡村的土地规划和管理做好基础工作。

测绘人员在测绘工作中,要应用技术手段获取地理运行信息,以此解决土地内部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土地资源及数量。

通过对测绘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工作人员获取勘察的具体数据,还可高效完成相关任务。

结合实际,GIS技术的应用可为使用者提供精准的信息内容,显著提高管理力度,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2.1新型测绘技术新型测绘技术与传统的测绘技术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的测绘技术大多为静态测绘,其只关注被测量物体的几何大小、位置等固定的、静止的因素。

城市规划三维辅助决策系统介绍

城市规划三维辅助决策系统介绍

城市规划三维辅助决策系统介绍城市规划三维辅助决策系统是一种利用三维建模、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为城市规划领域的决策者提供辅助决策的工具。

该系统通过整合城市空间数据、经济社会数据和环境数据,构建城市的三维模型,以提供全方位的城市信息和支持决策分析。

城市规划三维辅助决策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首先,该系统可以对各类城市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统一存储,包括地理信息数据、人口经济数据、资源环境数据等。

通过数据管理功能,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的快速检索和查询,为后续的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系统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能够通过各种分析方法对城市数据进行整理、提炼和加工,从而得出有关城市规划的指标和关键信息。

最后,系统能够将数据分析结果通过三维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展示,以提供直观、全面的城市信息,使决策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城市规划三维辅助决策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全面性和实时性。

通过整合多源数据,该系统不仅可以提供城市的各种基础信息,如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城市设施等,还可以融入更多的数据维度,如环境质量、社会经济等,以进一步综合分析城市的现状和潜在问题。

此外,系统还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定制化功能,使得决策者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定制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的方式,以提供更精准、实用的决策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城市规划三维辅助决策系统有多种应用场景。

首先,该系统可以应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阶段,通过对城市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帮助决策者理解城市的发展潜力和问题所在,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其次,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具体项目的规划和设计阶段,通过对项目区域的三维模型建立和数据分析,辅助决策者进行场地分析和方案定制。

此外,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城市运营与管理的各个层面,如市政设施管理、交通运输管理、环境保护等,帮助决策者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

总的来说,城市规划三维辅助决策系统是一种具备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功能的工具,通过整合城市各类数据,为城市规划领域的决策者提供全方位的城市信息和支持决策分析。

XX市智慧自然资源综合辅助决策系统建设项目需求说明

XX市智慧自然资源综合辅助决策系统建设项目需求说明

XX市智慧自然资源综合辅助决策系统建设项目需求说明1.建设目标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和网络强国战略总体要求,以信息化创新驱动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以自然资源信息化顶层设计为引领,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自然资源“两统一”与“六个一”职责的行使要求,立足于XX市地理信息与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对自然资源管理问题研究、开展新技术应用研究和研发的职能,辅助支撑业务深化以及决策支持,通过智慧自然资源综合辅助决策系统的建设,持续补充优化自然资源数据体系,实现可见、可控、可追溯、可预测的数据强支撑;通过持续拓展业务辅助决策覆盖,实现智慧、智能、重关联、强便捷的业务管理全视图。

2.建设内容2.1.数据创新赋能土地全生命周期建设2.L1.历史业务结果档案数据标准化治理针对历史业务结果档案各类数据、业务链条进行全方位厘清、核对勘误、梳理关联事项,并以符合自然资源智慧化管理的标准化支撑为基础,对历史业务结果档案进行统一化、规范化治理,使其“可查、可阅”,提升决策辅助能力;核对历史业务档案中红线数据入库落图情况,对应入库而未入、已入库但不规范的红线数据进行全面的标准化梳理。

同时,对数据库更新状态进行查清及修复,以确保业务与空间的可联动性。

2.L2.土地违法案件数据收集规整入库收集并迁移土地违法案件台账、电子附件等历史数据,实现历史数据与新增数据的统一存储及管理。

具体需对2021∙2022年业务红线约500宗进行成图、属性录入、档案核查以及入库。

2.L3.土地全生命周期创新试点性研究通过梳理上述业务数据,开展土地全生命周期分析研究工作,为我中心开展其他专项研究提供基础。

在XX市内选择一个数据条件比较好的区域(不超过5平方公里)作为试点区域,对该区域内各地块涉及的自然资源业务管理数据进行模型化整理和归档,以一码串联包括历史信息在内的业务信息,形成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试点经验,并总结编制完成试点相关成果,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全市开展土地全生命周期“一码管地”试点研究经验。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为了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并保护生态环境,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GIS技术进行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GIS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GIS是一种能够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综合信息系统,是进行土地资源调查的重要工具。

在土地资源调查中,GIS可以通过数据的采集和整合,建立土地资源数据库,包括土地类型、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状况等信息。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将地理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关联,通过对不同因素的分析,揭示土地资源的潜力和利用价值。

此外,GIS还可以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和风险评估,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支持。

二、GIS在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应用土地资源评价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土地资源的品质和潜力进行量化评估。

GIS作为土地资源评价的工具,可以结合空间分析和多种评价模型,对土地资源进行多维度、多指标的评估。

通过建立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土地适宜性指数、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等,可以评估土地资源的品质和潜力。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分析不同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程度,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三、基于GIS的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意义1.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GIS的辅助,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全面、准确的调查与评价,了解土地潜力和利用限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2. 保护生态环境: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并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合理布局。

通过调查土地资源,可以保护生态脆弱区域,减少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污染。

3. 辅助决策: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结果可以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依据。

决策者可以根据土地资源的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推动城市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对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强大的技术工具,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能够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

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GIS 能够将土地利用的各种信息,如土地类型、面积、位置等,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整合和处理,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GIS 在土地利用数据采集方面的应用土地利用数据的准确采集是进行动态监测的基础。

传统的土地利用数据采集方法往往依赖于人工实地调查和测量,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误差。

而 GIS 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大大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通过遥感技术(RS)获取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可以快速、大面积地获取土地利用的现状信息。

这些影像经过 GIS 软件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准确地识别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如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等。

同时,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为实地调查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确保采集的数据具有较高的空间精度。

此外,GIS 还可以整合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如土地登记资料、地籍图、规划文件等。

通过数据格式的转换和标准化处理,将这些多源数据融合到一个统一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中,为后续的分析和监测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

二、GIS 在土地利用变化检测中的应用土地利用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及时准确地检测土地利用的变化对于土地资源的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GIS 技术为土地利用变化的检测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方法。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基于图像差值的变化检测。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计算像素值的差异,可以快速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区域。

另一种方法是基于分类后比较的变化检测。

首先对不同时期的影像分别进行土地利用分类,然后对比分类结果,确定土地利用的变化类型和面积。

土地信息系统第1章_土地信息系统概述

土地信息系统第1章_土地信息系统概述




土地短视频


LIS
土 地 信 息 系 统
LIS
什么是土地?
土 地
土地是山川之根
信 土地是万物之本
息 系
土地是人类衣食父母
统 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
LIS 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
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
1-1 土地系统与土地信息
土 1. 土地系统 地 信 土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可以看作是
息 技术方法原理
系 ✓测量和遥感: 不但为LIS提供快速、可靠、多时相的获 统 取多种信息源的手段,而且它们的许多理论和方法可直
➢ 它是计算机处理的对象,也是计算机处理的结果
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
土 • 图形数据:

பைடு நூலகம்
✓ 位置数据:描述地理实体与位置有关的数据

✓ 拓扑(Topology)数据:描述地理实体间相互关系

的数据
系 • 属性数据: 统
描述地理实体非图形数据的数据部分称为属性数据
LIS
面积:4500亩
权属:四川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信息工程学院开发
土 地 信 息 系 统
LIS
MapGIS
土 地 信 息 系 统
LIS
数据(LIS的处理对象和结果)
土 地 信 息 系 统
LIS 基础数据
土地信息系统
专业数据
中间数据
成果数据
人(系统管理人员或用户)


✓ 输入
信 息
✓ 编辑

✓ 分析

✓ 开发
LIS
GIS平台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摘要: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其在国土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地理信息技术通过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空间分析与模拟、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技术的应用,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更多精准、立体化的数据支持,促进了规划的科学决策和有效实施。

然而,与此同时,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也面临着数据质量、隐私保护等诸多挑战。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国土空间规划;应用引言地理信息技术是一种以地理空间信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地理空间数据,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地理信息技术可以用于绘制国土地图、评估土地资源利用状况、预测自然灾害风险、优化城市布局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提高规划精度、加强决策科学性、提升规划效率等方面的作用。

1.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意义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提供了丰富、立体的空间数据,包括地形地貌、资源分布、环境状况等,为规划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可以对国土空间进行全面、动态的监测和分析,帮助规划者深入了解各种自然、人文因素的空间交互关系。

地理信息技术还支持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够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等目标的实现。

地理信息技术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工具,帮助规划者更科学、精准地制定规划方案,推动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为规划决策提供了科学的空间数据支持,有助于推动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所以不容忽视。

2.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优势与挑战2.1优势:精准性、立体化呈现、决策支持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具有诸多优势。

土地信息系统(整合版)

土地信息系统(整合版)

用户
用户是土地信息系统的使用者, 他们往往被误解为计算机操 作人员。作为土地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应当熟练的使用计算机, 学习和掌握与先进的办公能力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工作能力。 一方面应该习惯于将管辖的工作条理化、规范化、数字化, 尽 可能的把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另一方面, 应习惯使用计算 机中的丰富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统计分 析,直接服务于自己负责的土地管理工作。
数据库建模方法
•独立系统模式 独立的文件系统是早期的管理模式,由于它对属性数据的管 理功能极弱,在20世纪80年代基本已经被淘汰,但某些GIS 还保留着。 •附加系统模式 以DBMS管理属性数据,并以专门的空间数据管理软件管理 空间数据,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通过ID建立关联,这是当前 GIS/LIS数据管理的主流,但存在一些缺陷。
5 系统评价
基于GIS 的基本评价过程如下:
• (1) 构建GIS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模型库,模型库针对不同的 指标体系建立模型进行分类和管理, 模型可以实现为函数、子 程序、或一个完整的程序, 用户可根据不同的指标体系选择不 同的模型; • (2)利用模型库中所构建的模型选择因子和确定其权重, 根据因 子的影响函数计算得到因子的影响值; • (3)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系统的研制成功,使得土地资源的管理手段从原始的手 工管理过渡到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现代化管理,以前繁琐的内 业处理工作,在短短的几天内即可完成,从而大大节省了人力、 物力和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土地资源管理手段的改 善,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使土地资源走集约化 经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最大化的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充 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于土 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高精度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高精度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高精度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利用规划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地利用规划是指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对土地进行分类、分区并合理安排利用的过程,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高精度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地理信息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工具。

它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可以提供决策支持,辅助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首先,高精度GIS可以提供准确的土地数据。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了解土地的类型、面积、地形等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高精度GIS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空中摄影和地面调查等手段获取数据,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土地边界和地形信息。

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帮助规划师准确地划分土地用途,还可以进行资源评估和环境分析,为土地规划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持。

其次,高精度GIS可以进行土地利用评估和风险评估。

土地利用评估是指根据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规划要求等因素,综合评估土地的可行性和适宜性。

高精度GIS可以将各种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集成,通过专业的分析工具和模型,对土地利用进行评估。

同时,高精度GIS还可以进行土地利用风险评估,预测土地发展潜力、自然灾害风险等,为土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高精度GIS还可以进行空间决策支持和方案优化。

土地利用规划需要考虑不同方面的因素,如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环境保护等。

高精度GIS可以通过空间分析和多条件决策模型,为规划师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辅助进行决策和方案优化。

规划师可以在GIS系统中模拟不同规划方案的效果,评估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和影响,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此外,高精度GIS可以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可视化展示。

通过将数据与地图或模型相结合,高精度GIS可以生成直观清晰的土地利用规划展示结果。

规划师和决策者可以通过实时交互探索和导航地图,了解各种规划方案的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估和调整。

地理与决策制定:政策决策与地理数据

地理与决策制定:政策决策与地理数据

地理与决策制定:政策决策与地理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于收集、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电脑软硬件系统。

它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包括地理学领域,还涉及决策制定、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管理等多个领域。

政策决策与地理数据的结合,对于有效的决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政策制定者可以借助GIS系统来获取丰富的地理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地理现象和问题。

地理数据包括地形、地貌、地势、土地利用、环境质量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利用GIS系统,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生成地图、图表、统计数据等形式来直观地呈现这些数据,帮助其全面、准确地了解所研究的地理区域的实际情况,为政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GIS系统可以辅助政策决策者进行空间分析和模拟,帮助他们评估各种政策措施的效果。

政策制定过程中,经常需要考虑到地理区域的特点和条件。

通过GIS系统,决策者可以对不同政策措施在地理区域上的应用进行模拟,观察其产生的空间效果和影响范围。

这有助于政策决策者科学地评估各种政策的可行性和效果,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此外,GIS系统还可以为政策决策者提供空间决策支持。

在众多可能的政策方案中,如何选择最优的方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GIS系统通过将地理数据与决策模型相结合,可以帮助决策者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

通过空间分析和模拟,系统可以评估各个方案的优劣,帮助决策者确定最佳政策方案。

这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决策的准确性,减少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总之,地理与决策制定的结合,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

GIS系统作为一个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政策决策者获取地理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模拟。

通过地理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决策者可以全面了解地理现象和问题。

同时,GIS系统还可以辅助决策者评估不同政策方案的效果,帮助他们做出更加科学和准确的决策。

“地理与决策制定:政策决策与地理数据”这个题目所描述的内容,需要以一种论述的方式进行展开,没有特定的格式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辅助决策模型研究,决策与信息,《决策与信息》:彭澎字数:3360摘要土地利用规划修编需要建立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土地供需预测、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土地利用分区等模型,这些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土地的供需关系以及土地的合理布局,是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中辅助决策模块的建立的基础,是编制与实施规划的基础。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规划辅助决策规划模型信息系统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一般包括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管理两个方面,利用信息系统对土地利用规划辅助编制涉及到的应用分析模型是一个十分值得单独研究的系统工程。

要研究开发一个土地规划辅助决策信息系统,须分解土地利用规划模型群为切入点形成系统的辅助决策功能。

对土地的利用规划进行辅助决策的模型群集,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分析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模型以及土地需求预测模型。

二、基础数据预测(一)人口预测。

人口预测有人口自然增长法和劳动平衡法。

人口自然增长法是根据基期年的人口数直接推算未来时期人口数。

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规划区域的人口数基本上是按照一定比例增长,并假定该地区人口今后仍然按此平均增长率继续增长下去。

而劳动平衡法是以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力为基础,按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被抚养人口三者之间比例关系预测未来人口(适用于城市和城镇居民点的人口预测)。

(二)城市化水平预测。

1、城市化水平的测度。

城市化的量度一般可采用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数法。

复合指标法采用反映城市化水平的四个方面指标,即:规划区域的城市人口占其所在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人口密度即单位城市土地面积的人口数、城市(建成区)的大小、城市(建成区)之间的平均距离。

2、城市化水平预测模型。

城市化水平的预测方法主要有: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理论依据是: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商品率;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基建投资规模预测法;农村人口转化预测法,根据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机械迁移人口数、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数进行推算;多指标综合预测法,常采用农业生产发展水平预测(商品量增长预测、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预测)、国民收入增长率预测、基建投资数额预测等多指标综合预测法,根据预测结果加以综合得高、中、低三种方案,再结合其它相关因素,最终预测城市化水平。

三、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一)各类用地比例。

面积比是指某一区域内各土地类型的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即:Ki=ai/A*100%(3-1)式中:K,为第i种土地类型的面积比;a,为第i种土地类型的面积;A为区.域土地总面积。

其计算结果多用直方图、饼状图表示。

(二)土地数量结构多样化。

根据吉布斯—马丁的多样化指数来度量,其模型为:(3-2)式中GM为多样化指数,为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

若某一地区只有一种土地类型,则多样化指数为0;若土地均匀地分布在各种类型中,则多样化指数为1。

(三)土地数量结构区位意义。

利用区位指数分析区域土地的意义在于这一指数可反映某一地区各种土地相对于高层次区域空间的相对聚集程度,区位指数是综合性指标,计算公式为:(3-3)式中Qi为区位指数,fi为区域内第i种土地的面积,Fi为高层次区域内第i种土地的面积。

若Qi大于1,则该种土地具有区位意义,若Qi小于1,则不具有区位意义。

(四)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可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作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指数,对规划地区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

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H)反映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多少和各种类型所占的比例,当土地利用各种类型所占比例差异减小时,多样性上升。

土地利用优势度指数(D)用于测度土地利用结构中一种或几种类型支配整个土地利用的程度,与多样性指数成反比。

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可以用来描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配方式,反映土地利用是否以某种或某几种方式为主。

土地利用均匀度指数(E)是描述土地利用类型的分配均匀程度,可用Romme相对均匀度计算。

土地利用破碎度指数(C)用于测度土地被分割的破碎程度。

空间格局指数的大小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干扰程度,随干扰强度增加,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均匀度、破碎度提高,优势度减少。

四、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一)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1、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K)表达的是某研究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

这一指数的意义在于可以直观地反映类型变化的幅度与速度,同时可以比较不同类型间变化的差异,从而探究其变化的驱动力和约束因素。

2、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LC)反映区域内某一研究样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及其转换程度,着重变化的过程而非变化的结果,意义在于反映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剧烈程度。

可以应用于局部与全区的对比以及区域之间土地利用变化程度的对比。

(二)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

我们可以用各区域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及各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度(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的不同来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

(三)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

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可以用土地资源分布重心变化情况来反映。

其方法为:把一个大区域分为若干个小区,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根据居民点的分布及地形特点确定每个小区几何中心的地理坐标,然后再乘以该小区该项土地资源的面积,最后把乘积累加后除以全区域该项土地资源总面积。

重心坐标可以用地图经纬度表示,也可以用大地直角坐标表示。

五、土地需求量预测模型(一)土地需求量预测数学模型。

1、年平均变化率法:此法依此式计算土地需求量:an=a0(1€眗)n,其中,an为预测期末土地的面积;a0为预测期初土地的面积;r为预测期土地面积的年变化率(增加为正,减少为负);n为预测年期。

2、趋势预测法:研究区域的土地面积变化是在时间序列上展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得到一系列依赖于时间的数据Y=f(t),以时间为参数的数列成为时间序列。

3、回归预测法:城市土地的变化与许多因素都有关系,如经济发展速度、人口、城市化率等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Y=f(x1,x2,xn)表示。

(二)耕地需求量预测。

l、粮食安全条件下的最小耕地需求量是粮食自给率、食物消费水平、食物综合生产能力等因子的函数。

2、基于耕地社会保障功能的需求量预测耕地,对于城市而言主要表现为耕地是城市农业人口及“两栖人口”的重要生活保障,因此,城市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定位为满足农业人口及“两栖人口”的粮食自给自足,其需求量为达到这一条件的耕地需求量(三)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l、城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预测。

通常采用城市规划中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的方法: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法。

2、独立工矿用地需求预测。

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生产要素享赋、土地集约利用发展趋势的研究,确定单位土地的工业产值,在分析预测经济发展规模的基础上确定产业用地总需求,在总需求的基础上扣除城镇内部合理的产业用地需求,即为独立工矿用地需求。

3、交通用地需求预测。

城市交通用地需求中,公路交通的需求是其研究和考虑的重点。

公路交通用地取决于其长度和宽度。

其长度依据选线方案在图上量取。

公路的宽度与其技术等级有关。

依据公路技术等级即可确定公路的路面宽度和路基宽度,从而计算得到公路的占地面积。

4、水利设施用地需求预测。

水利设施包括水库水面和水工建筑物用地,其中水工建筑物的用地需求根据长度和其断面要素计算;水库水面用地可依据水位——库容关系曲线和水位面积曲线估算。

六、辅助决策功能模块实现(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通过提取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各种用地类型的属性信息,将属于同一大地类的用地类型的面积字段值进行加和汇总,并将汇总的结果赋到土地利用现状表的面积字段位置。

将各种土地利用的现状地类数据汇总之后,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各个地类占规划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从而有效的进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分析比较;同时系统也提供了生成统计图表的功能,来更形象直观的对各类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分析。

(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主要是根据选定的规划方案,将各种地类的用地情况信息录入系统之后,系统可实现对这些规划用地信息的计算分析功能,自动的计算规划近期、远期与现状地类的面积增减数值;同时也可以采用生成统计图表的方式来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以得出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合理与否,并进行相应地类用地情况的调整。

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分析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分析。

(三)人口预测。

在人口预测子模块中,可以完成总人口和城镇人口的数量预测,总人口预测中可以用自然平均增长法和回归预测法来完成总人口的数量预测,当选择相应的预测方法之后,系统会显示此方法所对应的预测公式,在文本框中输入公式所对应的各数据项后,点击计算按钮,系统就会自动计算规划目标年的总人口数;城镇人口的计算设计了劳动平衡法和单因素分析法两种预测方法,其计算方法与总人口的计算方法类似。

(四)土地需求量预测。

本模块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各类用地的需求量预测,然后将各类用地的预测数据信息录入相应的位置,并进行规划近期面积和规划远期面积预测结果与现状数值的分析比较,从而得出预测结果合理与否,以辅助规划预测方案的拟定。

七、结束语土地利用规划修编需要建立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土地供需预测、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土地利用分区等模型,这些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土地的供需关系以及土地的合理布局,是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中辅助决策模块的建立的基础,是编制与实施规划的基础。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