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辨治研究概况
酒精肝中医辨证经验
酒精肝中医辨证经验
西医:
本病为长期大量饮酒而导致的肝脏疾病。
本病常与乙肝丙肝病毒合并存在,起到叠加的致病作用,更易肝硬化和肝癌。
中医:
本病属于伤酒,酒癖,酒臌,酒疸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为酒毒湿热之邪,导致脾胃受损,脾失健运,痰湿内停,肝气不疏,肝瘀气滞,肝肾同源,肝病久郁伤及肾脏,肾气化失司,水湿壅盛而成。
(1)湿热内蕴:(早期)
腹胀纳呆,腹泻乏力,肝区不适,偶有黄疸水肿,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茵陈30g,栀子12g,大黄10g,金钱草30g,龙胆15g,柴胡12g,车前子20g,虎杖20g,泽泻20g,木通15g,当归15g,生地15g,枳实15g,丹参20g。
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2)痰湿阻滞:(中期)
纳呆乏力,肝区疼痛,黄疸腹水,肝掌蜘蛛痣,神昏振颤,舌黯红苔黄腻,脉弦涩。
茵陈30g,栀子15g,大黄15g,虎杖25g,山楂20g,丹参30g,浙贝15g,青皮12g,枳实12g,醋元胡15g,生鳖甲(先下)30g,生牡蛎(先下)30g。
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3)水湿蕴停:(晚期)
肝掌蜘蛛痣,肝腹水,心悸气短,脘腹胀痛,神昏振颤,唇甲色
淡,舌淡暗有瘀斑苔滑腻,脉细涩。
制附子15g,水蛭10g,大腹皮30g,茵陈30g,猪苓30g,丹参30g,黄芪50g,葛根25g,溪黄草30g,垂盆草30g,马鞭草30g,生牡蛎(先下)30g,生鳖甲(先下)30g,生龟板(先下)30g。
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辨病诊治概况及研究述评
Me d i c l a S c h o o l o fC h e n g d u U n i v e r s i t y fT o r di a t i o n l a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C h e n g d u 6 1 0 0 7 5 , C h i n a ; 2 T e a c h i n gH o s p i t a l fC o h e n g d u U n i v e r s i t yo fT C M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t h e r a p y o f a l c o h o l i c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a s we l l a s t h e d i r e c t i o n s f o r i mp r o v i n g he t t h e o r e t i c a l a n d p r a c t i c a l l e v e l s o f T CM i n he t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t r e a me t n t or f a l c o h o l i c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
mo d e m p h y s i c i a n ’ S e x p e ie r n c e o f d i s e a s e s d i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a n d t r e a t me n t we r e s u mma r i z e d s y s t e ma t i c a l l y t o p r o v i d e
【偏方】酒精性脂肪肝中医效验良方
【偏方】酒精性脂肪肝中医效验良方酒精性脂肪肝是临床常见病,属中医“积聚”''胁痛'主要病机为过食辛辣之品,助湿生热,湿热酒毒内蕴致肝失条达,脾失健运,气机郁滞,血脉瘀阻,痰浊内生,气血痰瘀结于胁下形成本病,其中肝脾失调是病机关键,治疗时应重视痰湿、瘀血、气滞。
方一酒肝康汤【主治】:酒精性脂肪肝【方药】:葛根30g,柴胡15g,丹参30g,山楂30g,泽泻30g,草决明30g,白芥子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一个疗程。
【加减】:胁痛明显者加郁金10g;腹胀者加川朴10g;纳差者加鸡内金15g,生麦芽15g;恶心者加姜半夏10g;体虚明显者加黄芪15g。
【编按】:酒为一种特殊湿热毒邪,可直伤肝脏,其病机为酒毒伤肝,肝郁气滞,日久血瘀痰滞,故酒肝康汤首先针对酒毒,用葛根化解酒毒;其次,宗其病机,标本兼治,用柴胡疏肝;另用丹参、山楂活血;泽泻、白芥子等渗湿化痰。
药理学研究证实:葛根能促进乙醇在肝细胞内代谢,减少肝细胞损伤,柴胡、山楂、泽泻、草决明具有降血脂、抗脂肪肝作用,丹参改善肝脏血液灌注,抗肝纤维化。
32例患者经过治疗痊愈20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所以本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能取得较满意疗效。
方二加味温胆汤【主治】:酒精性脂肪肝【方药】:枳实、清半夏、黄莲各10g,云苓15g,陈皮、竹茹、桃仁、柴胡、赤白芍各12g,丹参、山楂各30g,鳖甲24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同时嘱患者禁酒,禁食高蛋白质,适量脂肪及糖,富含维生素饮食。
【编按】:黄连温胆汤清热利湿、泻火,重用山楂消食化积,解酒破瘀;丹参、桃仁活血化瘀,鳖甲软坚化结,白芍柔肝泻肝,柴胡疏肝理气,共奏解酒泻毒、理气运脾、活血化瘀的作用。
临床观察表明本方能明显改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自觉症状、体征以及有关的理化检查指标,38例患者经一疗程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无疲劳感,食欲增加,无明显的腹胀及恶心呕吐;肝区疼痛及肝大消失率53.42%,总改善率92.3%。
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则伤神耗 血 , 胃亡精 , 损 生痰 动火 。 。梁卫 等[ 提 出酒 味苦 、 ” 2 ] 甘、 , 辛 大热有毒 , 嗜酒 日久 , 损及脾 胃, 伤及肝 胆 , 热毒 内生 ,
酿湿生痰 , 阻气 滞 , 行不 畅 , 痰 血 酒毒 、 湿热 、 血 、 瘀相 搏 气 痰
21 年第3 卷第 2 00 1 期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6 7
酒精性脂肪肝 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雷晓梅 ,龚 枚 ,董洪娟 ,唐 苗 苗
( 成都中医 1 . 药大学2 7 0 级研究 0 生。 四川 成都 6 0 ; . 1 7 2 成都中医 学附 05 药大 属医 化内 院消 科, 川 成 6 05 四 都 1 7 0 )
关键 。刘喜民等_ 研究显示 湿热 内蕴是 其发病 的原 因 , 5 ] 瘀血
枳术汤主之 。所述的证候类似脂肪肝 。故 根据其临床表 ”
阻络是其发病 的关 键。贾静鹏 等_ 提 出长期嗜酒 必致 酒毒 、 6 ]
湿热 、 痰浊 、 瘀血蕴结 于肝 , 累及脾 胃, 即本病的共 同病理 并 此 基础。综上所述 , 多数医家认为 AF L的 主要 直接 病因是过量 饮酒 , 湿热 、 痰浊 、 气滞 、 瘀血是 为其发 病 的关 键环 节 , 病位在
轻、 中度肠上皮化生 1 9 1 例临床 观察 [] 河北 中医药学报 ,0 7 J. 20 ,
2 ( ) 9 2 2 :.
11 病 因病机 .
本病因为长期持续性或短期 的大量饮酒 。结合其病 因与发病
[2李 琦 , 13 沈俊 . 性 萎缩 性 胃炎伴 肠 上皮 化 生 18例 的辨 证 治 慢 0 疗 []上海 中医药杂志 ,9 7 ( 1 :7 J. 1 9 , 1 )2 . [ 3张子理 . 1] 中医辨 证治疗 胃癌 前期病 变临 床观察 E ] 北 京 中医, J.
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研究进展摘要: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严重者可进展为肝衰竭。
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消费逐年增加,国内ALD患者也呈逐年提高的趋势,是病毒性肝炎之外最多的肝病发病原因之一。
在中医病证中,可归属于“酒疸”、“酒癖”、“酒臌”、“伤酒”、“积聚”、“胁痛”、“黄疸”和“黑疸”等范畴。
笔者通过对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相关文献的检索,从病因病机研究、肝病机制研究、动物模型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这几方面进行综述,中医药治疗对于延缓酒精性肝病的进展,改善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有重要作用,更高质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对于临床上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1]。
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严重者可进展为肝衰竭。
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消费逐年增加,国内ALD患者也呈逐年提高的趋势,是病毒性肝炎之外最多的肝病发病原因之一。
在中医病证中,可归属于“酒疸”、“酒癖”、“酒臌”、“伤酒”、“积聚”、“胁痛”、“黄疸”和“黑疸”等范畴。
笔者对近几年来酒精性肝病中医临床治疗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现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研究尽管临床指南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提供了依据,但酒精性肝病的疾病严重程度却经常与饮酒量不成正相关。
为了更有效地预防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并且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明确其病因病机显得十分必要[2]。
《黄帝内经》记载“酒性苦热”,《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以酒为浆,半百而衰”,《新修本草》指出“酒,味苦,大热有毒”,《诸病源候论》认为“酒性有毒,而复大热,饮之过多,故毒热气渗溢经络,浸溢腑脏,而生诸病也”,《症因脉治·内伤黄疸》有:“酒疸之因,其人以酒为事,或饮时浩饮,大醉当风入水,兼以膏粱积热,互相蒸酿,则酒疸之证成矣”,指出了酒疸的成因及病理。
酒精性肝病中西医辨治研究进展
酒精性肝病中西医辨治研究进展酒精性肝病在肝脏疾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早期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可伴随肝纤维化的发生,最终演变为肝硬化、肝衰竭。
本文将归纳总结酒精性肝病中西医辨治的研究进展,主要从理、法、治疗等几个方面叙述,通过中西医结合对酒精性肝病的理解和认识,为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Abstract:Alcoholic hepatitis has a high incidence in liver disease,and early manifestations of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disease,can accompany the occurrence of liver fibrosis,and eventually evolve into cirrhosis,liver failure.This article will summariz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lcoholic hepatitis,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theory,method,treatment,etc.,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alcoholic hepatitis by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alcoholic hepatitis.Key words: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Alcoholic hepatitis;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hepatitis)是长期饮酒或短期大量酗酒造成肝脏损害的一类疾病,临床上将酒精性肝病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治疗
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治疗脂肪肝是一种肝脏脂质代谢异常的病变,可以由肝脏本身原因或其他疾病影响脂肪代谢引起。
中医学中无脂肪肝的病名,但大多归属于“积证”、“痞满”、“胁痛”、“痰瘀”等病证范围,与肝郁、痰湿有关。
脂肪肝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肝气郁结、疏泄失常,以致气机阻滞,横逆犯胃,气病及血,血流不畅,或肝病传脾,脾失运化,水湿稽留,日久生痰,以致痰湿互结,内郁肝胆。
根据临床体会,脂肪肝可分为痰湿阻络型。
临床表现为形体肥胖,面有油脂,喜食肥甘,胸胁隐痛,腹部胀满,困倦乏力,纳呆口黏,大便油滑或黏腻不爽,小便浊,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疗应理气化痰,祛湿泄浊,可使用涤痰汤合胃苓汤加减。
方药包括陈皮、清半夏、茯苓、竹茹、枳实、苍术、厚朴、泽泻、醋柴胡、萆薢、木香、明矾、生山楂、草决明等。
此方可用于肥胖性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的治疗。
1.加减运用在临床上,本证型最为常见,也是最有效的。
如果痰热明显,可以加入胆南星和川贝母;如果大便黏腻不爽,可以加入川军、白头翁和秦皮;如果乏力气短,可以加入生黄芪和党参;如果出现肝热头晕,可以加入苦丁茶、栀子和龙胆草;如果血压升高伴有头痛,可以加入生石膏;如果失眠多梦,可以加入炒枣仁和首乌藤。
2.肝郁气滞型临床表现为胸胁胀闷,抑郁不舒,或周身窜痛,倦怠乏力,腹胀纳呆,便秘,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弦。
治疗方法是疏肝健脾,理气活血。
方药为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
处方为柴胡10克,白芍12克,枳壳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当归10克,牛膝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生山楂15克。
主治肝炎后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
加减运用:如果两胁刺痛,可以加入赤芍和丹参;如果气短乏力,可以加入生黄芪和党参;如果腹胀,可以加入川朴;如果痛经,可以加入茜草和益母草;如果纳呆,可以加入炒莱菔子和焦三仙。
3.肝郁脾虚型临床表现为两胁胀痛,脘痞腹胀饭后更甚,大便稀薄,或完谷不化,纳呆口淡,或恶心呕吐,女性月经不调,气短乏力,舌质淡或暗红,舌苔薄白,脉弦缓。
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
中医药通报・综述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李阳明+阮杏林摘要酒精性脂肪肝(AFLD)是指长期饮酒导致的脂肪肝,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
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FLD的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治疗综述脂肪肝系由各种因素而引起的过量脂肪在肝组织内持久积聚,导致肝脏功能异常的一种病理状态。
从发病因素来看,脂肪肝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代谢诱导的肝病以及相关性疾病正在迅速增加。
就世界范围内来看,在肝脏疾病中,AFLD的死亡率居第二位,仅次于肝癌。
有研究表明,美国脂肪肝的患病率约为20%。
上海市2005年的调查显示,脂肪肝患病率为20.82%,其中AFLD0.79%,可疑AFLDI.15%…;广东省2007年的调查显示,脂肪肝患病率为17.2%,其中AFLD0.4%,可疑AFLDI.8%¨J。
对于AFLD,目前西药治疗以降脂为主,效果不甚满意,而该病作为代谢性疾病,更多是某一全身疾病在肝脏的表现,因此中医的整体治疗观念和中药的多途径药理作用决定了中医药在脂肪肝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
现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AFLD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AFLD的中医病机与辨证AFLD属现代医学概念,中医学并无此病名。
现代医学认为,饮酒后酒精主要在小肠吸收,90%以上在肝内代谢。
乙醇代谢产物乙醛是引起肝细胞功能・作者简介李阳明,男,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
通讯方式:E—mail:doclym@163.corn。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110001)和结构改变的致病因子,它引起NADH/NAD比值上升,导致代谢紊乱,引起微血管分泌和转运脂蛋白障碍并形成脂肪肝旧1。
中医辨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辨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
我国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为4.34%,其中酒精性脂肪肝占0.94%。
博粹堂老中医说,本病多为过食肥甘厚味,酗酒或缺乏运动所致,致使肝失疏泄,湿热蕴结,瘀血不化,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一、肝胃不和型:症见肝区胀痛,肝脏肿大,脘闷食少,或有恶心,腹胀,舌苔薄白,舌质淡,脉弦。
治宜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中药:柴胡、香附、佛手、枳壳、丹参、枳实、姜黄、郁金、法夏、陈皮、茯苓、厚朴,泽泻、山楂、荷叶。
二、肝胆湿热型:症见肝区胀痛,肝脏肿大,脘闷食少,口苦口干,恶心,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
治宜清热利湿,方用小柴胡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
常用中药:法半夏、黄芩、大枣、泽泻、草决明、竹茹、枳壳、黄连、茯苓、陈皮、郁金、丹参、姜黄,荷叶,生姜,甘草。
三、脾虚湿盛型:症见乏力,纳少,餐后腹胀,或伴胸闷,恶心,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连有齿印,脉濡细。
治宜健脾化湿,方用六君子合平胃散加减。
常用中药:木香、党参、茯苓、白术、陈皮、苍术、大枣、泽泻、胆星、山楂、扁豆,甘草、砂仁,荷叶。
对于无明显症状而B超或CT检查有脂肪肝者,可用疏肝降脂法,常用柴胡、何首乌、草决明、姜黄、郁金、山楂、泽泻、佛手、丹参、枳壳、荷叶等,水煎服,或制成丸药应用,均可获效。
温馨提示: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疾病,只要能控制病因,病情就会改善和康复。
当然长期持续发展下去,也会导致肝硬化。
因此发现疾病,要及早治疗,以防病情迁延。
酒精性脂肪肝(湿热酒毒内蕴症)研究进展
酒精性脂肪肝(湿热酒毒内蕴症)研究进展病名、病因的探讨一般而言,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可按“伤酒”、“胁痛”、“酒癖”等论治;而酒精性肝硬化则属“酒癖”、“酒臌”等病范畴。
早在《金匮要略·黄疸病脉症并治》中记载的酒疸就类似于西医的酒精性肝病(ALD)。
中医学认为,过量饮酒后,酒毒湿热内蕴,肝脾损伤,气血不和,痰浊内生,气血痰湿相互搏结,停于胁下,为本病发病之关键,而素体禀赋不足,脾胃虚弱为发病之本。
中医辨证及病机演变酒精性脂肪肝:证属肝气郁结。
病机演变多为“伤酒”阶段,纵酒首先伤及脾胃,连及肝木,肝脾同病,而致脘胁胀满或痛。
此阶段可归纳为酒伤肝脾,聚湿生痰,病初多属实属热,以气滞血瘀湿阻为主。
此期大致为轻症ALD或酒精性脂肪肝阶段。
酒精性肝炎:证属肝郁血瘀兼有湿热。
病机演变多属“酒癖”阶段,酒湿浊毒之邪留滞中焦,蕴而不化,致气血、痰浊、湿热相互搏结,凝集成块,停于胁下。
此期邪气渐盛而正气稍衰,为酒精性肝炎及肝纤维化阶段或早期肝硬变。
酒精性肝硬化:证属肝郁血瘀、脾虚水停、湿热稽留。
病机演变多属“酒鼓”阶段,脾胃受损,气血匮乏,病及于肾,则肝、脾、肾三脏同病,气滞、血瘀、水停,正虚交织错杂于腹中,而形成了腹大膨隆之酒鼓之证。
此阶段相当于酒精性肝硬变肝功能失代偿期。
在发病过程中,若湿浊内阻,可郁而发黄,则为“酒疸”[1]。
综上所述,酒精性肝病其证候虽类似于病毒性肝炎或病毒性肝硬变的某些特点,但其嗜酒无度,痰湿凝聚,终致肝脾肾俱损的基本病机是主要区别。
中医治疗截断病因,尽早戒酒是防治酒精性肝病的根本原则。
饮食调养:酒精性脂肪肝初期无需特殊疗法,可在戒酒数月内消失。
酒精性肝炎应给予高蛋白并补充多种维生素,故在饮食上应以清淡新鲜、富含营养、易消化吸收、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为主;也可采用一些药膳来进行饮食调治,如茵陈粥(茵陈、粳米各60g,白糖适量),赤小豆苡米粥(赤小豆、薏苡仁各50g熬成粥),有健脾利湿解毒之功。
扶脾活血化浊方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扶脾活血化浊方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长期饮酒而导致肝脏内脂肪堆积,引起肝细胞坏死、病理改变和肝功能损伤的一种疾病。
目前的药物治疗主要是利用维生素E和胆碱等药物进行治疗,但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
传统中医药学中认为,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所致。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中药方剂,能够有效地扶脾活血,化浊祛瘀,从而有效地治疗酒精性脂肪肝。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扶脾活血化浊方药的临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其机制。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扶脾活血化浊方药的组成以及药理作用,明确其在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机制;2. 通过开展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评估扶脾活血化浊方药在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中的疗效;3. 基于动物实验,研究扶脾活血化浊方药的药理作用机制,从而为进一步的药物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分为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两个部分进行。
(1)临床试验部分:对符合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的病例进行筛选,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分别给予扶脾活血化浊方药和安慰剂治疗。
治疗期为12周,观察肝功能指标,肝脏形态结构和血脂代谢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2)动物实验部分:选用大鼠模型进行实验,模拟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给予扶脾活血化浊方药治疗,观察肝脏病理变化、肝功能指标、血脂代谢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分子水平分析扶脾活血化浊方药的作用机制。
2、研究方法(1)临床试验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设计,对比扶脾活血化浊方药和安慰剂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差异。
评估指标包括肝功能指标、血脂代谢指标、肝脏形态结构等。
(2)动物实验方法:选用8周龄的雄性SD大鼠,建立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分别给予扶脾活血化浊方药和安慰剂治疗。
治疗期为4周,观察肝脏病理变化、肝功能指标、血脂代谢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探讨酒精性脂肪肝中西医治疗效果.
探讨酒精性脂肪肝中西医治疗效果摘要:目的通过中药疏肝健脾方和西药常规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分析,了解中西医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
方法171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92例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的为治疗组,79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利用常见病疗效评定标准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的水平。
结果治疗组的有效为95.65%,对照组为74.68%。
治疗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酯蛋白有显著差异(P<0.05,P<0.01,P<0.05),两组治疗后三项指标对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
结论疏肝健脾方法能使肝脏对脂质的消化、吸收、转运及分泌保持动态平衡,使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恢复正常,从根源上对酒精性脂肪肝进行了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疏肝健脾;西医治疗酒精性脂肪肝(AFL)是指因摄入酒精所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5%的肝损害性疾病,是临床最常见、最早期的酒精性肝病(ALD)之一。
其危害已引起全球性的高度关注。
国外资料显示,欧美国家在嗜酒人群中酒精性肝病患病率高达84%,又主要以AFL为主,且患ALD的20%~30%可发展为肝硬化,为排前死因之一[1,2]。
在我国,AFL的发病率已与居民饮酒率的上升呈现正相关。
据2006-01-10公布的我国首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之行为和生活方式调查报告》,我国居民现在饮酒率为21%,与1991年同比增长了17.3%,而临床所见AFL约为酒精性肝病患者的11%~22%[3]。
由于酒精性脂肪肝对人体危害极大,我们采用中西、西医治疗,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005~2006年,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共收治171例脂肪肝病人。
男118例,女53例。
年龄43~65岁,平均年龄(54±11)岁。
全部病例符合以下6项诊断指标中的3项以上:①肥胖,肝区不适或胀满、疼痛;②B 超提示肝的大小、管道回声、光点疏密;CT提示肝密度降低,CT值 <40 Hu,肝脾CT比值<0.85。
辨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59例
辨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59例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辨证分型临床观察酒精性脂肪肝(ASH)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脂肪堆积,其发病率近年来迅速增长。
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本病59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59例均为2003年11月至2005年10月在本科就诊的门诊患者,其中男54例,女5例;年龄23~61岁,平均35.7岁;病程1~9年;饮酒史5~17年。
轻、中、重脂肪肝分别为4例、29例、26例。
均符合诊断标准:①有5年以上饮酒史,且每日饮酒折合酒精量>40g;②肝脏明显增大;③谷丙转氨酶(ALT)>40U/L,谷草转氨酶(AST)>40U/L,谷氨酰转肽酶(GGT)明显增高;④总胆固醇(TC)>5.2mmol/L;甘油三酯(TG)>1.7mmol/L;⑤B超检查呈脂肪肝特征;⑥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区不适、腹胀、乏力、头晕、恶心及大便不调等;⑦排除病毒性、药物性、营养性肝病。
2 治疗方法2.1 一般治疗:禁止患者喝任何酒或任何含酒精的饮料;控制饮食量;适当运动,以中速步行及慢跑为主,坚持每周4~5天,每天1小时左右。
2.2 药物治疗:脾虚痰湿型:表现为胸胁隐痛,腹胀不适,脘闷便溏,面色萎黄,神疲纳呆,头晕恶心。
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缓。
治宜健脾祛湿、化瘀通络。
香砂六君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山楂、葛根、葛花、甘草、丹参、赤芍、红花、三七。
湿毒内蕴型:表现为胸胁胀痛,脘腹痞闷,面有油脂,困倦乏力,恶心呕吐,口干口苦,小便黄浊,便秘或秽而不爽。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宜祛湿泄毒,理气化瘀。
涤痰汤加减:半夏、制胆星、决明子、山楂、蒲公英、枳实、泽泻、葛根、葛花、甘草、丹参、桃仁、三七。
肝郁气滞型:表现为两胁隐隐胀痛,胁下痞块,腹胀不舒,善太息,口苦便干。
舌质淡红或红、苔薄,脉弦滑。
治宜疏肝理气、活血祛瘀。
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白芍、枳壳、甘草、香附、川芎、决明子、山楂、葛根、葛花、丹参、桃仁、三七。
酒精性肝病及脂肪肝的中医治疗
酒精性肝病及脂肪肝的中医治疗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超声波检查的进步和广泛应用,脂肪肝的检出率日益增多。
脂肪肝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内分泌器官,对脂肪类的消化、吸收、气化、分解和转运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保持着动态的平衡。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会有少量的脂肪,一般只占肝脏湿重的4%—7%左右。
其中甘油三酯占50%左右,其余为卵磷脂及少量的胆固醇。
在某些异常情况下,肝脏内的脂肪会增加,当其脂肪含量肝脏湿重的10%时,即称为脂肪肝。
7%—10%则属轻度脂肪肝;超过10%—25%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50%时则为重度脂肪肝。
1 对脂肪肝病因病机的认识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脂类物质的平衡失调,致使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变化。
常见的原因有酗酒、营养缺乏、糖尿病、肥胖、妊娠、肝炎及药物或毒物的损伤等。
脂肪肝在中医里归属为“积聚”、“胁痛”、“肝着”等范畴。
由于长期过食肥甘酒酪之物,长久七情内伤,气机阻滞,造成肝胆疏泄失调,脾失健运,痰湿瘀浊内郁于肝,致使肝络阻滞不通而发病。
2 临床表现一般起病缓慢,有胁肋不适或疼痛、腹胀、胁胀、厌食、恶心呕吐、疲乏无力、厌油腻。
肝脏肿大,表面光滑,或有触痛,有时可触及肋下肿块,舌苔多腻,脉弦滑。
3 中药治疗3.1 根据上述脂肪肝中医病理特点,其治疗中心围绕疏肝健脾、活血行气、祛湿除痰而进行。
常见证型如下:3.1.1 痰湿内阻型:胁腹胀满或痞满、头晕倦怠、身体沉重、食少、痰多、恶心呕吐、体胖,肝脏肿大不明显,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燥湿化痰,健脾理气。
方药:导痰汤加减。
陈皮半夏胆星枳实茯苓虎杖甘草。
加减:胁痛甚者加佛手郁金丹参;食滞者加神曲麦芽;脘腹胀满者加木香厚朴莱菔子;大便干结者加大黄;大便溏泄者加白术泽泻;头身困倦重者加苍术紫苏叶。
3.1.2 湿热蕴结型:胸胁痞满胀痛,胁下肿块,口苦,食少纳呆,肢体困倦,小便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酒精性肝病中药治疗研究综述
酒精性肝病中药治疗研究综述ﻭﻭ近年来,对各类中药从单纯的疗效观察到作用机制分析、药物作用靶点的寻找,下面是搜集整理的探究酒精性肝病中药治疗的,欢迎阅读查看.ﻭﻭﻭ酒精性肝病(alcoholicliver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包括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病是慢性肝病的最重要病因之一,约占全球死亡率的3。
8%,2007年国家防止酒精滥用及酒精中毒研究所的报告显示肝硬化死亡率位于死亡原因的第12位,其中超过48%的比例与酒精相关。
在社区综合医院收治的各类肝硬化患者中,酒精性肝硬化占80%.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受酒文化的影响,ALD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在某些地区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之后导致肝损害的第二大病因.由此可见ALD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ﻭALD发病十分复杂,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酒精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氧化应激、免疫介导、细胞因子、细胞凋亡、内毒素、病毒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常用的治疗和预防ALD方法主要有:生活方式的改变、营养支持、改善继发性营养不良、药物治疗、肝移植.药物治疗主要有皮质类固醇、丙硫氧嘧啶、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美他多辛、甘利欣、凯西莱等.这些药物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毒副作用、治疗靶点单一和治疗费用高等缺陷.随着回归自然热潮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多地从自然界来寻找能有效预防和治疗人类疾患的活性天然产物。
ﻭ在中药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药作为补充和替代治疗药物正逐步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中药具有多靶点、多环节治疗的特点,在降低血脂、改善肝脂肪性变、防止肝硬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于ALD 的治疗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ﻭﻭ1中药复方ﻭﻭ中药复方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组成、具有规定性的加工程序和、针对某种特定的病证而设的方剂。
中医肝病学中如何辨证论治酒精性肝病
中医肝病学中如何辨证论治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
在中医肝病学中,对于酒精性肝病的诊治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认为,酒精性肝病的发生与饮酒过度密切相关。
酒为湿热之品,长期大量饮酒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
湿浊蕴结日久,则化热生痰,阻滞气机,进而影响肝胆的疏泄功能。
此外,酒毒还会直接损伤肝脏,导致肝失疏泄,气血失调。
在辨证论治酒精性肝病时,中医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判断,将其分为不同的证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证型有以下几种:肝郁气滞型:患者多表现为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舌苔薄白,脉弦。
治疗应以疏肝理气为主,常用方剂如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物包括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川芎、陈皮等。
肝郁脾虚型:常见症状有胁肋胀痛,腹胀便溏,食少纳呆,肢体困倦,舌苔白腻,脉弦缓。
治疗宜疏肝健脾,方选逍遥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用药有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等。
肝胆湿热型:主要表现为胁肋胀痛,口苦纳呆,恶心呕吐,身目发黄,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疗需清利肝胆湿热,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药物有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等。
痰瘀互结型:患者多有胁肋刺痛,固定不移,胁下痞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腻,脉弦涩。
治疗应以化痰祛瘀、软坚散结为主,方剂如膈下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
所用药物有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五灵脂、半夏、陈皮等。
肝肾阴虚型:常见症状有胁肋隐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应滋补肝肾,常用一贯煎加减。
药物有生地、枸杞、沙参、麦冬、当归、川楝子等。
在治疗酒精性肝病时,中医除了使用中药方剂进行内服治疗外,还会采用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肝俞等穴位,以调节脏腑气血,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药食同源”,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建议多食用一些具有健脾利湿、清热疏肝作用的食物,如薏米、冬瓜、苦瓜、绿豆等。
中医对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
中医对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酒精性肝病是一种由长期饮酒过量引起的肝脏疾病。
它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肝病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中医在治疗和防治酒精性肝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就中医对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以及防治方面进行探讨。
一、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酒精性肝病主要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三种类型。
中医认为,酒精性肝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1. 酒精直接毒害肝细胞酒精可以直接损伤肝细胞,抑制代谢功能,造成脂肪酸代谢异常,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2. 酒精代谢产物引起氧化应激酒精代谢产物如乙醛和酰胺酸会累积在肝脏中,引起氧化应激反应,使肝细胞发生氧化应激损伤,导致酒精性肝炎。
3. 免疫炎症反应导致肝纤维化酒精摄入会激活多种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引起炎症反应,促进肝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沉积,造成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
二、中医对酒精性肝病的防治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注重整体调理和个体差异化治疗。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防治方法:1. 清热燥湿法中医认为,酒精性肝病多数由于湿热蕴结,故常采用清热燥湿法治疗。
常用草药如黄芩、黄连、栀子、赤芍等,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利胆的功效。
2. 脾胃调养法中医强调调理脾胃,提高消化吸收功能。
常用草药如党参、茯苓、白术、陈皮等,具有健脾补气、和胃调中的作用。
3. 肝气疏通法酒精性肝病往往伴有肝郁气滞情况,中医采用肝气疏通法调理肝气。
常用草药如柴胡、郁金、青皮、枳壳等,具有舒肝理气、解郁定痛的功效。
4. 肝肾补益法肝肾是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的关键脏腑,中医采用肝肾补益法来提高肝肾功能。
常用草药如何首乌、枸杞子、山药、桑寄生等,具有滋养肝肾、强健脏腑的作用。
总之,中医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注重整体调理和个体差异化治疗,并在病人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给予科学指导。
此外,中医强调病人的自我调养和戒酒戒烟,避免饮酒过量,以促进康复。
结语本文讨论了中医对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
了解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
中医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
显示对酒精所致 的肠 道损伤 、 肠通透 性 的增 加有显 著 的改 善 作用 , 同时可改善 肝脏损 伤程度 。③采 用高脂 饮食脂 肪肝 等
多 种模 型 , 以祛 湿 化瘀 方 ( 陈 、 杖 、 黄 等 5味 ) 预 , 相 茵 虎 姜 干 经
中医治疗 酒 精 性脂 肪 肝 研 究进 展
王 洁 刘维 明( , 指导 )
( 东中 医药大 学 2 1 山 00级硕 士研 究 生 , 东 济 南 20 1 山 东省 济 南 市中 医院 , 山 504; 山东 济南 20 1 ) 50 2 [ 图分类号 ] 2 649 2 [ 中 R 5 .9 . 文献 标识 码 ] [ A 文章 编号 ]04— 84(02 0 7 2— 2 10 2 1 2 1 )8— 1 0
密 切 相 关 。现 将 中医 治疗 对 酒 精 性 脂 肪肝 的 研 究 进 展 综 述
如下 。 1 病 因 病 机
组 B超、 转氨酶 、 血脂 、 血糖较治疗前均改善 , 两组 比较无显 著
差 异 ( 0 0 ) P> .5 。 4 复 方 实验 研 究
胡 义扬 等 有 3项 研究 初 步 证 实 了 中药 的 肠 道 功 能保 护 作 用 在酒 精 性 脂 肪 肝 发 生 和进 展 中 的重 要 性 : 采用 Lee — ① i r b D cr 酒 精 饮 料 诱 导 的酒 精 性 脂 肪 肝 模 型 , 临 床 经 验 方 健 eal i 以
2 辨 证 治 疗
脾活血方( 白术 、 葛根 、 白芍 、 泽泻 、 枳壳 、 姜黄 等 ) 干预 。结果 表 明, 健脾活血复方可以抑制酒精 引起 的肠通透性增加 , 轻 减 内毒素渗漏 , 从而减轻脂 肪肝 和肝损伤。②葛根是解酒 要药 , 又具升清降浊 、 止泻 功效 , 提示肠 道是其关 键药 理作用 靶位 。
中医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指由于过量乙醇摄入导致的肝脏损害及其一系列病变。
根据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提出的酒精性肝病病理学诊断标准,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等3种类型。
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liver,AFL) 是酒精性肝病的早期表现,若不及时治疗可向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甚至肝衰竭发展,可危及生命。
“脂肪肝”之名未见于中医古代文献中,一般认为脂肪肝属于中医的“积聚”、“痰痞”、“‘痞满”、“瘀血”、“胁痛”、“酒癖”、“酒疸”、“酒臌”、“伤酒”、“黄疸”、“黑疸”等范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应当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
目前西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仍以降脂为主,效果不甚满意。
中医学是一部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科学,其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具有独特优势,现将近5年来中医对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与研究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中医认为酒为体湿性热有毒之品,味甘、苦辛,入心、肝、肺、胃经,少量饮酒可活血通脉驱寒,有益身体,长期大量饮酒则有害。
《诸病源候论》指出“酒性有毒,而复大热,故毒热气渗溢经络,浸渍脏腑,而生诸病”。
“酒者,水谷之精气也,其气剽悍而有大毒,入胃则酒胀气逆,内熏于肝胆,故气肝浮胆横”。
“酒性有毒,而复大热,饮之过多。
故毒热之气渗溢经络,浸溢脏腑而生诸病也。
”《新修本草》谓“酒,味苦,大热有毒”。
《本草纲目》谓“少则和气血,多饮则杀人顷刻”。
《谢映庐医案?酒毒内结》案云:“夫少饮未必无益,过饮暗中损命,多饮则乱血,恣饮则注肝,且酒后食必少,中必虚。
饮入于胃,中虚未能施化,其浊质虽注于小肠,则烈性必集乎肝经,……肝胃受伤,气血多乱,由于乱血乱气,随酒性而溢于络,其气血酒性,交互凝结,势难分解,傍依肝胃之膜,藏于隐微之中,结成囊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文 霞 对 酒 精 性 脂 肪 肝 患 者 临证 常 配 以疏 肝之 法 , 以 大量 党 参 、 芪 为 多 黄 君, 并须加 入 陈皮 、 夏 、 术 、 壳 以助参 芪 运 化 , 半 苍 枳 佐 以黄芩 、 竹茹 以 防变 生 湿 热 , 治 疗 有 气 滞 血瘀 之 象 在 时, 常用 柴胡 、 白芍 、 胡索 、 延 甘松 、 檀香 等既助 肝用 , 又 养 肝血 之品 , 用郁金 、 并 九香 虫 、 丹参 、 芍等 行气 活血 赤 药 。任 延 明 等 采 用 根 据 益 气 活 血 祛湿 法 浓 缩 制 成 的胶囊 制剂 ( 洋 参 、 西 黄芪 、 杖 、 黄 、 虎 大 土茯 苓 、 蛭 、 水 泽 泻 、 蛎每 粒 0 5 , 次 4粒 , 日 3次 ) 对 5 牡 . g每 每 , 1例 酒 精性 脂肪肝 患者 进行 临床 疗效 观 察 , 果 表 明益 气 结 活血祛 湿法 在对酒 精性 脂 肪 肝 不 同证 型 的 治疗 中 , 依 次为气 血瘀滞 、 湿 困脾 、 阴两虚 型疗 效较 好 , 水 痰 气 对
多, 而食谷 常 少 , 之 渐 瘦 , 病 遂 常 思 酒 , 得 酒 即 积 其 不 吐, 多睡 不 复 能 食 , 是 胃 中 有 虫 使 之 然 , 为 酒 癖 云 名
加 , 而 导致 慢性 酒 精 中毒 和 酒 精 性 脂 肪 肝 有 比较 明 从
显 的上升 趋 势 , 已成 为 明显 的社会 及 医疗 问题 , 以 这 而
光 明中医 21 0 2年 1月 第 2 7卷 第 1期
C G M Jn a 02 V l 7 1 J MC a ur 2 1. o 2. y
・1 1・ 9
【 研 进展 】 科
酒 精 性 脂 肪 肝 的 中 医辨 治 研 究 概 况
赵 钊 陈 道 云
摘要: 酒精性脂肪肝为酒精性肝病的早期病变, 是酒精性肝病的表现形式之一, 酒精性脂肪肝发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进程相
瘀 互 结者疗 效较差 。
等治 疗酒 精性脂 肪 肝患 者 3 0例 , 以疏 肝 活血 、 湿 化 渗
浊、 清热解 毒为 主要 治 疗 法 则 。在 临床 治 疗后 治 愈 率 6 . % 、 效 率 3 . % 、 效 率 6 6 , 有 效 率 00 有 33 无 .% 总 9 . % , 者胆 固 醇 ( C 、 G水 平 显 著 下 降 , 功 能 33 患 T )T 肝 及 临床 症状 明显改 善 , 且无 明显 不 良反应 。 周 进泰 认 为酒 精性脂 肪肝 属 中医 的痰 湿范 畴 , 治宜祛 湿化痰 、 肝 利 胆 、 血化 瘀 。用 温 胆 汤加 减 , 疏 活 用药为 法半 夏 、 茹 、 实 、 竹 枳 陈皮 、 草 、 甘 茯苓 加茵 陈 、 白 蔻仁 、 仁 、 杏 土茯苓 祛湿化 痰 ; 柴胡 、 厚朴 、 子 、 栀 草决 明 疏肝利 胆 ; 参 、 山 楂 、 兰 叶 活 血 化 瘀 。治 疗 5 丹 生 泽 8 例, 愈3 治 8例 , 效 2 显 0例 , 得满 意疗 效 。夏 玉 芝 取 以活 血 化 瘀 类 中 药 为 主 ( 胡 1 g 郁 金 1 g 丹 参 柴 5, 0, 1 g 赤 芍 1 g 桃仁 、 5, 5, 红花 各 1g 川 芎 2 g 三七 7 , 5, 0, g 砂 仁 1 g 枳 实 1 g 厚朴 1g 焦三仙各 2 g 治疗酒 精 性 5, 5, 5, 0) 脂肪 肝 3 O例 取得 痊 愈 的疗 效 。 闫爱 春 等 在 4 8例 对 照组护 肝治疗 的 基础 上 应用 自拟 的护 肝 醒脾 汤 ( 黄 芪 1 g 白术 1 g 当 归 1 g 连 翘 1 g 大 黄 6 , 泻 5, 0, 5, 0, g泽 1g 败 酱草 1 g 白花蛇 舌草 1 g 柴 胡 1 g 山楂 1 g 5, 5, 5, 0, 0) 治疗 5 0例酒精 性肝 病 , 6 经 0天治 疗后 , 治疗 组改 善肝
也。《 ” 诸病 源候 论 ・ 二 十六 》 已有 预 示 : 夫 酒 性 卷 中 “
宣通 而不停 聚 , 故醉 而复 醒 , 随血脉 流散故 也 。今 人有 荣卫 否涩 , 痰水 停积 者 , 因复饮酒 , 至大醉 大 吐 , 不 故酒 与痰 相搏 , 能消散 , 不 故令 腹满 不消 。 ”
更为 普遍 , 开展 酒精 性脂 肪 肝 的防治研 究 十分 必要 。 故
1 古 代 文 献 记 载
中医学认 为 酒 精 性 脂 肪 肝 的 病 因是 长 期 大 量 饮 酒, 由此 而 产生 “ 内湿 ” 。湿是 本 病 的 主要 病 理 因素 , 受 累脏腑 主要 是 脾 、 肝 、 。酒 精性 脂 肪 肝 的病 因 胃、 胆 可概 括 为 : 过量 饮酒 之 后 , 湿热 毒 邪蕴 结 体 内, 损伤 肝
有效 率 9 % 。也 可参 考西 医诊 断进 行 治疗 : 度 酒精 0 轻 性脂 肪肝 大多无 症状 , 实验 室 指标 也 无 明显异 常 , 、 中 重度 则 可 有 类 似 慢 性 肝 炎 的 表 现 , 有 A T A T 可 L、 S、 TI BL和 T G轻至 中度 增 高 , 戒 酒 的患 者 T 增 高 较 未 G 为 明显 , 合 临床实 际 , 切 应用 更为 广泛 。 贾静 鹏等 ¨ 。 为酒 为湿 热 之 物 , 性 大 热 大 毒 , 。 认 其 易 生痰 动火 , 治之 首 当解 酒毒 , 故 遂用棋 葛益 肝汤 治疗 酒 精性脂 肪肝 1 2例 , 0 临床 治愈率 、 有效 率和无 效率 分
脾, 致肝 之疏 泄与脾 之 运 化 功 能 失职 , 郁 脾 虚 , 血 肝 气 不 和 , 浊 内生 , 血痰湿 相互 搏结 , 于胁 下 , 痰 气 停 形成 积
在传 统 医学 中 , 无酒 精性 脂肪 肝 之称 , 根据其 虽 但
病 因、 理 及临床 特征 , 将其 归属 于 “ 疸” “ 病 可 酒 、 酒 癖 ”“ 、 胁痛 ” “ 聚” 、积 等证 之 中。 《 诸病 源候 论 ・ 病诸 候 》 : 黄 疸 之病 , 由酒 黄 谓 “ 此 食过度 , 水谷 相 并 , 于 脾 胃” “ 诸 胆 病 , 由饮 食 积 ;凡 皆 过度 , 醉酒 劳 伤 , 胃有 瘀热 所 致 , 病 身面 皆发 黄 , 脾 其 但 立 名 不 同耳 。 《 济 总 录 ・ 疸 门》 ”圣 黄 中记 述 到 : 大 率 “ 多 因酒 食 过度 , 谷相并 , 于脾 胃 , 为风湿 所 搏 , 水 积 复 热
过量 则 为害 。《 草纲 目》 本 中记 载 : 少饮 则 和气 血 , “ 多 饮则 杀人 倾刻 。 过 量 的酒 是 一种 湿 热有 毒 之 邪 , 苏 ” 如
敬在 《 修本 草》中认 为 : 酒 , 新 “ 味苦 , 热有 毒 。 清 ・ 大 ” 黄宫 绣 《 本草求 真 》 书也认 为 : 酒 性种 类极 多 , 总 一 “ 然
块( 癖) 酒 。其 病机 则可 归纳 为 : 胃气 虚 、 湿 内阻 、 脾 痰 水湿 内停 、 血不 和 、 气 气滞 血瘀 等 。其 中 , 伤肝 脾 、 酒 聚 湿生 痰 为发病 之关 键 , 素体 禀赋 不足 、 胃虚 弱为发 而 脾
病之 本 。 酒 性辛 热 , 能助湿 。中医学 认为少 量饮酒 有益 , 且
对较快, 发生率相对较高。中医认为该病病因多为肝郁脾虚、 湿热内蕴或痰瘀互结所致。中医药从整体观念的角度, 运用辨证论治 理论治疗酒精性脂肪肝, 良好的疗效, 取得 本文就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治疗进展进行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 : 酒精性脂肪肝; 酒疸; 中医药疗法
di1 .9 9 ji n 10 —94 2 1 . 1 10 o:0 3 6 /. s.0 38 1 .0 2 0 .2 s 文 章 编 号 : 0 —9 4 2 1 )0 -1 1 3 1 38 1 (0 2 -10 9 - 0 0
疏土 而致气 机不 利 , 血运行 不畅 , 气 湿浊郁 积于 肝而形 成脂 肪肝 , 肝郁脾 虚为 其基本 病机 。
3 辨 证 论 治
百合提 等 ¨ 针对 本病 的病 因病机 , 疏 肝运 脾 、 以“ 利湿 化瘀 ” 法研 制“ 脂护肝 片 ” 郁 金 、 芍 、 内金 、 之 消 ( 赤 鸡 丹 参 各 1g桃 仁 1g海 藻 、 2, 0, 生麦 芽 各 1 g 生 山楂 、 附 5, 香 各9, g 西红 花 0 5 . g等 ) 疗 酒 精 性 脂 肪 肝 4 治 0例 。 每 日3次 , 每次 4片服 用 。 以 9 0天 为 1 疗 程 , 有效 个 总 率为 9 . % , 明该药 对本 病 有较 显 著 的疗 效 。蒋 仁 75 说 发等 用柴芩 调肝 液 ( 基本 处方 由 : 柴胡 、 黄芩 、 花 、 葛 党参 、 陈皮 、 山楂 、 白茯 苓 、 泻 、 泽 丹参 、 决 明 等 组成 ) 草
C G C Jnay2 1. o 2 . J M M aur 0 2 V l 7 1
崔剑 巍 将酒 精性 脂肪 肝视 为 “ 伤酒 ” 认 为纵酒 , 首 先伤及 脾 胃 , 连及 肝 木 , 肝脾 同病 , 致脘 胁 胀 满 或 而
痛, 其病 机可 归纳为 酒伤肝 脾 , 聚湿生 痰 , 多属 实属 热 , 以气滞 血 瘀 湿 阻 为 主 。祁 培 宏 认 为 本 病 多 属 “ 伤
由水 谷之 精 , 谷 之 液 , 酿 而 成 。故其 味有 甘有 辛 , 熟 酝 有苦 有淡 , 性 皆热 … …若 悠 饮 不节 , 损 烁 精 , 火 而 则 动 生痰 , 怒助 欲 , 热生 病 , 不堪 言 。 发 湿 殆 ”
气 郁蒸 , 以发 为 黄疸 。 《 岳全 书 ・ 疸 》 : 因酒 所 ”景 黄 谓 “
后 伤食 而 得 之 , 日酒 疸 。 《 岳 全 书 ・传 忠 录 》 指 ”景 也
出 :湿 证 之 辨 , “ 当辨 表 里 … …若 嗜好 酒 浆 生 冷 , 以致
作者 单 位 : 河南 郑 州澍 青 医学 高 等专 科 学校 ( 州 4 0 6 ) 郑 5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