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一等奖)
高一数学065 高一年级 7 班教师方雄飞学生《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了解频率的意义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2)在正确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的基础上,能辨析生活中的随机现象,澄清生活中对概率的一些错误认识,并通过做大量重复试验,用频率对某些随机事件的概率进行估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掷硬币” “游戏公平性”等问题的探究,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掌握利用数学知识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教学,引导学生用随机的观点认识世界,使学生了解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活动丰富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认识,知道当试验次数较大时,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
教学难点:收集数据、分析折线图、辩证的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交流合作法,辅之以其它教学法,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通过抛硬币活动来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验的过程中实现对数据的收集、整理、观察、分析、讨论,最后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归纳出当试验次数大很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一个常数附近。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丰富完善学生的认知过程,使有限的时间成为无限的空间。
事先教师准备图表、电脑、硬币等。
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生活实例1:“2016年2月28日,勇士对雷霆,库里超远三分绝杀,将比分定格为121:118”问题1:你能确定神奇的库里在下一场NBA比赛中的超远三分一定能进吗?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引入,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体会学习随机事件及概率的原因和必要性.生活实例2:“2016年奥运会张梦雪摘得中国军团首金”问题2:为什么射击比赛中每一枪都如此扣人心弦呢?设计意图:奥运会是社会热点话题,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家自豪感.生活实例3:“足球比赛中我们常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优先权”问题3:那么能够预先确定谁获胜吗?设计意图:回到学生身边.从生活体验中归纳共性,包含了综合、概括、比较等分析过程,是形成概念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这一阶段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身处现实情境中,为后续的思维活动建立起感性认识基础.2.归纳共性,形成随机事件的概念问题4:从结果能够预知的角度看,能够发现以上事件的共同点吗?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基础,此时学生能够有效的概括、抽取上述生活体验的共性.在数学上研究事件时,主要关注在相应的条件下,事件是否发生,因此在提问时明确思考的角度,让学生的思维直指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必要的发散.问题5:以上这些事件都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那么在自己的身边,还能找到此类的事件吗?(学生举例)问题6:有没有不属于此类的事件呢?(学生举例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通过以上思考,发现事件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必然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设计意图在形成概念之前,通过主动的思考,在自己身边举例,巩固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思维基础;二是通过对比,明确事件分类的标准和概念之间的差异.例1 判断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1) “在地球上,抛出的石头会下落”;(2) “中山市明天天晴”;(3) “如果a>b,那么a-b>0”; (4) “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新闻”;(5) “手电筒的的电池没电,灯泡发亮”;(6)“某电话机在1分钟内收到2次呼叫”;(7)“没有水份,种子能发芽”;(8) “随机选取一个实数x,得|x|≥0”.(9)“在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10) “从分别标有号数1,2,3,4,5的5张标签中任取一张,得到4号签”;必然事件有;不可能事件有;随机事件有设计意图形成概念之后,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认识新知,初步感受成功的喜悦.3.深入情境,体会随机事件的规律性我们看到,随机事件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正因为体育比赛中充满了随机事件,而让比赛更加刺激、精彩,让观众更加紧张投入;因为每天的校园生活充满了随机事件,而让我们的校园生活兴奋而新奇;也正因为人生道路上充满了随机事件,而让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精彩.同时,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富有悲凉色彩的随机事件,那我们是不是因此而心中时刻都充满着恐慌呢?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也是个随机事件,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因此而放弃了今天的努力了呢?设计意图这一段教学首先呈现了随机事件带给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体现了教师对数学、对概率的喜爱和热情,传递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其次,这段教学既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也引出了下面研究思考的方向,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就揭示了人们认识随机事件的过程,以及随机事件随机性和规律性之间的联系.第三,通过反问,使学生意识到,生活的不断体验已经使我们积累了一些对随机事件规律性的感性认识,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挖掘出这些感性认识下面的理性依据,以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反思和探究,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回到最开始的三个实例中,反思其中包含着哪些对随机事件规律性的感性认识,以此为基础进行理性思考.问题7:提出问题,引发思考:(1)既然三分球的命中有随机性,为什么要选择库里来投这个决定成败的三分球而不是其他队员呢?(2)既然每个人参加奥运会获得金牌都是随机事件,为什么派张梦雪来参加奥运会而不是其他人?(3)为什么抛硬币决定球权对双方是公平的?再次抽取共性,形成抽象概念: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体会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是可以比较的,从而抽象出可以用数量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这就是概率的意义.设计意图借助前面的事例,减少课堂的阅读量和重复思维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规律性与随机性的对比.并且三个问题在学生看来是很容易回答的,这恰恰说明概率的雏形在生活实践中已经产生,同时这样的问题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概率概念本身的把握,抽象过程就变得顺其自然了.4.层层深入,形成概率的统计定义问题8:生活中“库里投三分球命中的概率高于其他球员”的经验是如何得到的呢?(库里三分球命中率高),那么三分球命中率是如何计算的呢?(三分球命中率=投中次数/投篮次数),实际上在数学里三分球命中率是三分球命中这个事件的频率,从而引出数学中频数与频率的概念.设计意图基于初中的学习,有些学生具备了用试验频率来估计概率的经验.但对于“为什么可以这样做”,缺乏思考,导致在分析问题、分析数据时会出现偏差.因此从学生熟悉的命中率入手,首先说明这种方法来源于生活经验,为接下来的探讨做准备.问题9:足球比赛中我们常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哪队先开球,这样公平吗?(公平)说明我们认为这样的情况下每一对开球的概率都是0.5,现在就让我们通过一个数学实验验证一下.[数学试验]在平整的桌面上,随机抛一枚硬币20次,统计正面向上的次数与频率.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直观观察,更有利于概念的形成,以及对规律的认同.激发学生分析随机事件规律性的主动性.问题10: 每一组试验的结果一致吗?为什么?(随机试验的随机性)问题11: 如果我们合并前两组的实验结果,相当于我们一共进行了40次试验,我们可以统计这40次试验,正面向上的频率,以此类推,我们就可以统计出我们进行60次,80次……试验,正面向上出现的频率,再形成散点图,大家观察频率值有什么规律性?( 形成概率的统计定义:一般地,在相同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在[0,1]中的某个常数附近摆动,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逐渐稳定于这个常数,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A的概率,记做P(A) )设计意图这一段是本节内容的难点,需要把对数据、图表的直观印象转化为抽象的概率定义.之所以可以用大量重复试验的频率来估计概率,是因为在数、图中累积数据的频率体现出了一定的“稳定性”,即规律性,使得我们能够从图表中大致判断出事件概率的范围、具体大小.这里首先还是坚持从多组数据中抽取共性来形成概念,其次注重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把图形上的规律用数去描述,把数据上的规律用图形去验证,更为清晰的表现出频率在常数附近摆动的规律.问题12: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会随试验的不同而不同吗?(频率的随机性)问题13: 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会随试验的不同而不同吗?(概率是客观存在的确定的常数)问题14: 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与概率有什么联系吗?(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频率是概率的估计值) 5. 学以致用,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1)填写表中击中靶心的频率;(2)这个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什么?练习1、下列事件:(1)口袋里有伍角、壹角、壹元的硬币若干枚,随机地摸出一枚是壹角。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精细化处理后的文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深入探讨随机事件的内涵,并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我们会进一步了解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的概率,这两个概念在数学领域中极为重要,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件之间的关系,并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深刻理解随机事件的本质,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技巧。
2. 理解并运用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的概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数学应用能力,提高对概率论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这两个概念较为抽象,需要学生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以及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概率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抛硬币、抽签等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随机事件的概率。
例如,抛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是多少?抽签抽到红色的概率是多少?2. 讲解教材内容:详细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的概率概念。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讲解这些概念的应用。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如,甲、乙两人分别抛一枚均匀的硬币,求甲抛出正面且乙抛出正面的概率。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已知事件A和事件B相互独立,且P(A)=0.3,P(B)=0.4,求P(AB)。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某学校举行篮球比赛,已知甲队获胜的概率为0.6,乙队获胜的概率为0.4,求甲队连续获胜两次的概率。
六、板书设计1. 随机事件的定义及其实例。
2.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及其解释。
3. 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4. 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高中数学必修三《随机事件的概率》优秀教学设计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一)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正确理解事件A出现的频率的意义;(3)正确理解事件A出现的频率的意义和概率的概念,明确事件A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4)利用概率知识正确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发现法教学,通过在抛硬币的试验中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2)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掷硬币”实验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理解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2)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2.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教学难点:1.对概率含义的正确理解.2.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观看六个事件]事件一:地球一直在运动吗?事件二:木柴燃烧能产生热量吗?事件三:一天内,在常温下给定的石头会风化吗?事件四: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零摄氏度,雪会融化吗?事件五:我抛一枚硬币,要是能出现正面就好了。
事件六:猜猜,王义夫下一枪会中十环吗?(二)新知探究提出问题11、从给定的事件分析该事件是否发生,各有什么特点?(1)“地球不停地转动”(2)“木柴燃烧,产生热量”(3)“一天内,石头风化”(4)“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雪融化”(5)“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6)“某人射击一次,中靶”2、对相关概念的学习定义: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注意: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人教版高中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一等奖
验展开了对概率的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解析由于概率问题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指导人们社会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概率不仅是高考重点内容,更是学生应该把握的重要知识。
相关于传统的代数、几何而言,概率论形成较晚,其概念方式新颖独特,具有不确信性,这是明白得概率的难点所在•“随机事件的概率”是人教A版《数学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其中的第一课时。
课程标准要求:“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信性和频率的稳固性,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和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并指出:“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
要求“教师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鼓舞学生动手实验,正确明白得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信性及其频率的稳固性,并尝试澄清日常生活碰到的一些错误熟悉。
”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的初中知识基础上通过数学实利用频率估量概率,即当实验次数较大时,频率渐趋稳固的那个常数就叫概率,属于原认知性知识,本节课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剖析,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咱们利用事件发生的频率估量概率的实践体会,通过抛硬币的数学实验让学生慢慢体会尽管随机事件在一次实验中其发生与否不可确信,可是大量重复实验的情形下其概率值会存在必然的规律性——接近于一个常数。
体会偶然与必然的联系,体会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体会规律的客观存在性,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同时,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后面学习古典概型、几何概型、条件概率等打下基础。
因此,我以为“通过抛掷硬币了解概率的概念、明确其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设置课程标准要求:“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信性和频率的稳固性,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和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并指出:“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
要求“教师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鼓舞学生动手实验,正确明白得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信性及其频率的稳固性。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随机事件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了解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随机事件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练,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2.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3. 采用讨论和思维导引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向学生引入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概念。
比如抛硬币、掷骰子等随机事件,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使学生思考随机事件和概率的内涵和意义。
第二步:概念讲解1. 随机事件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教师通过课件或板书,向学生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说明随机事件是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或不发生的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2. 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概率的定义和性质,说明概率是指某一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概率的计算方法,包括频率法和几何法等。
第三步:例题讲解教师结合具体的例题,向学生演示随机事件和概率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或黑板,逐步讲解例题的解题过程,注重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抓住解题的关键点和要领。
第四步: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相关的实际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和解答。
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步:课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供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加强学生对随机事件和概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六步: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随机数的事件概率》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一等奖)
《随机数的事件概率》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一等奖)随机数的事件概率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一等奖)简介本教学设计旨在教授学生如何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案例分析,学生将了解随机数的基本概念和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理解随机数和事件概率的定义- 掌握计算事件概率的基本方法- 能够应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1. 随机数的定义和性质2. 事件概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 事件独立性与相关性4. 实际案例分析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随机数通过示意图和生活中的例子引入随机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随机数的定义和常见性质。
步骤二:讲解事件概率- 定义事件概率并解释其含义- 介绍计算事件概率的方法,包括频率法和几何法- 展示具体计算步骤和例子步骤三:讨论事件独立性与相关性通过案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事件之间的独立性和相关性,并讨论它们对事件概率的影响。
步骤四:实际案例分析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事件概率并解决问题。
可以使用小组讨论或个人练的形式。
步骤五:总结和评估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用简单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随机数和事件概率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 示意图和实际例子- 计算概率的公式和例题- 实际案例材料教学评估-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个人练表现- 测试题的成绩评估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数学书籍和网络资源,深入了解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更多知识。
结束语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随机数和事件概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理论与实际案例的结合,学生将获得实际运用概率知识的经验,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A版)第四章“概率”的第三节“随机事件的概率”。
具体内容包括:随机事件的定义,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以及如何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能区分不同类型的随机事件。
2. 掌握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了解如何通过频率估计概率。
3. 学会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频率与概率的关系,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随机事件,并正确计算其概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抛硬币、掷骰子等),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实验中的随机现象,并提出问题:如何描述这些随机现象?2. 知识讲解(1)随机事件的定义: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随机事件。
(2)频率与概率:讲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来估计概率。
(3)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3. 例题讲解例题1:抛一枚硬币,求出现正面的概率。
例题2:掷一个骰子,求出现偶数的概率。
4. 随堂练习练习1:投掷两个骰子,求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为7的概率。
练习2: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3个蓝球,求从中随机取出一个球,得到红球的概率。
六、板书设计1. 随机事件的定义2.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3. 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4. 例题与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抛一枚硬币,求出现反面的概率。
(2)掷一个骰子,求出现奇数的概率。
2. 答案(1)出现反面的概率为0.5。
(2)出现奇数的概率为0.5。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随机事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
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一等奖)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一等奖)高一数学065高一年级7班教师XXX飞学生《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了解频率的意义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2)在正确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的基础上,能辨析生活中的随机现象,澄清生活中对概率的一些错误认识,并通过做大量重复试验,用频率对某些随机事件的概率进行估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掷硬币”“游戏公平性”等问题的探究,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掌握利用数学知识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教学,引导学生用随机的观点认识世界,使学生了解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活动丰富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认识,知道当试验次数较大时,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
教学难点:收集数据、分析折线图、辩证的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交流合作法,辅之以其它教学法,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通过抛硬币活动来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研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验的过程中实现对数据的收集、收拾整顿、观察、分析、讨论,最后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归纳出当试验次数大很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一个常数附近。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自主研究,丰富完善学生的认知过程,使有限的时间成为无限的空间。
事先教师准备图表、电脑、硬币等。
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生活实例1:“2016年2月28日,勇士对XXX,XXX超远三分绝杀,将比分定格为121:118”问题1:你能确定神奇的XXX在下一场XXX比赛中的超远三分一定能进吗?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引入,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体会研究随机事件及几率的原因和必要性.生活实例2:“2016年奥运会XXX摘得中国军团首金”问题2:为什么射击竞赛中每一枪都云云扣人心弦呢?设计意图:奥运会是社会热点话题,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家自豪感.生活实例3:“足球比赛中我们常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优先权”问题3:那么能够预先确定谁获胜吗?设计意图:回到学生身边.从生活体验中归纳共性,包含了综合、概括、比较等分析过程,是形成概念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这一阶段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身处现实情境中,为后续的思维活动建立起感性认识基础.2.归纳共性,形成随机事件的概念问题4:从结果能够预知的角度看,能够发现以上事件的共同点吗?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基础,此时学生能够有效的概括、抽取上述生活体验的共性.在数学上研究事件时,主要关注在相应的条件下,事件是否发生,因此在提问时明确思考的角度,让学生的思维直指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必要的发散.问题5:以上这些事件都是可能产生也可能不产生的事件.那么在自己的身边,还能找到此类的事件吗?(学生举例)问题6:有没有不属于此类的事件呢?(学生举例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通过以上思考,发现事件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必然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可能产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产生也可能不产生的事件.设计意图在形成概念之前,通过主动的思考,在自己身边举例,巩固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思维基础;二是通过对比,明确事件分类的标准和概念之间的差异.例1判断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1) “在地球上,抛出的石头会下落”;(2) “中山市明天天晴”;(3) “如果a>b,那么a-b>0”;(4) “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新闻”;(5) “手电筒的的电池没电,灯泡发亮”;(6)“某电话机在1分钟内收到2次呼叫”;(7)“没有水份,种子能发芽”;(8) “随机选取一个实数x,得|x|≥0”.(9)“在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10)“从分别标有号数1,2,3,4,5的5张标签中任取一张,得到4号签”;必然事件有;不可能事件有;随机事件有设计意图形成概念以后,让学生积极自动参与到课堂,认识新知,初步感触感染成功的喜悦.3.深入情境,体味随机事件的规律性我们看到,随机事件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正因为体育比赛中充满了随机事件,而让比赛更加刺激、精彩,让观众更加紧张投入;因为每天的校园生活充满了随机事件,而让我们的校园生活兴奋而新奇;也正因为人生道路上充满了随机事件,而让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精彩.同时,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富有悲凉色采的随机事件,那我们是不是因此而心中时辰都充满着恐慌呢?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也是个随机事件,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因此而放弃了今天的努力了呢?设计意图这一段教学首先呈现了随机事件带给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体现了教师对数学、对概率的喜爱和热情,传递给学生研究数学的积极态度.其次,这段教学既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也引出了下面研究思考的方向,起到承上启下的感化,同时也就揭示了人们认识随机事件的过程,以及随机事件随机性和规律性之间的联系.第三,通过反问,使学生意识到,生活的不断体验曾经使我们积累了一些对随机事件规律性的感性认识,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挖掘出这些感性认识下面的理性依据,以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反思和探讨,同时匡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回到最开始的三个实例中,反思其中包含着哪些对随机事件规律性的感性认识,以此为基础进行理性思考.问题7:提出问题,引发思考:(1)既然三分球的命中有随机性,为什么要选择XXX 来投这个决定成败的三分球而不是其他队员呢?(2)既然每个人参加奥运会获得金牌都是随机事件,为什么派XXX来参加奥运会而不是其他人?(3)为什么抛硬币决定球权对双方是公正的?再次抽取共性,形成抽象概念: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体会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是可以比较的,从而抽象出可以用数量表示事件产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这就是几率的意义.设计意图借助前面的事例,减少课堂的阅读量和重复思维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规律性与随机性的对比.并且三个问题在学生看来是很简单回答的,这恰恰说明几率的雏形在生活理论中曾经产生,同时这样的问题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概率概念本身的把握,抽象过程就变得顺其自然了.4.层层深入,形成概率的统计定义问题8:生活中“XXX投三分球命中的几率高于其他球员”的经验是如何得到的呢?(XXX三分球命中率高),那么三分球命中率是如何计算的呢?(三分球命中率=投中次数/投篮次数),理论上在数学里三分球命中率是三分球命中这个事件的频率,从而引出数学中频数与频率的概念.设计意图基于初中的研究,有些学生具备了用实验频率来估计几率的经验.但对于“为什么可以这样做”,缺乏经验,为接下来的探讨做准备.问题9:足球竞赛中我们常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哪队先开球,这样公正吗?(公正)说明我们以为这样的情况下每一对开球的概率都是0.5,现在就让我们通过一个数学实验验证一下.[数学试验]在平整的桌面上,随机抛一枚硬币20次,统计正面向上的次数与频率.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工作动身,更简单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的切身材验和直观观察,更有利于概念的形成,以及对规律的认同.激发学生分析随机事件规律性的主动性.问题10:每一组试验的结果一致吗?为什么?(随机试验的随机性)问题11:如果我们合并前两组的实验结果,相当于我们一共进行了40次试验,我们可以统计这40次试验,正面向上的频率,以此类推,我们就可以统计出我们进行60次,80次……实验,正面向上出现的频率,再形成散点图,人人观察频率值有什么规律性?(形成概率的统计定义:一般地,在相同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在[0,1]中的某个常数附近摆动,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逐渐稳定于这个常数,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A的概率,记做P(A) )设计意图这一段是本节内容的难点,需要把对数据、图表的直观印象转化为抽象的几率界说.之所以可以用大量重复实验的频率来估计几率,是因为在数、图中积累数据的频率体现出了一定的“稳定性”,即规律性,使得我们能够从图表中大致判断出事件几率的规模、具体大小.这里第一还是坚持从多组数据中抽取共性来形成概念,其次注重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把图形上的规律用数去描述,把数据上的规律用图形去验证,更为清晰的表现出频率在常数附近摆动的规律.问题12: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会随试验的不同而不同吗?(频率的随机性)问题13: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会随试验的不同而不同吗?(概率是客观存在的确定的常数)问题14: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与概率有什么联系吗?(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频率是概率的估计值)5.学以致用,正确了解几率的意义例2、某射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结果如下表所示:射击次数n击中靶心次数m击中靶心的频率mXXX(1)填写表中击中靶心的频率;(2)这个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什么?练1、下列事件:(1)口袋里有伍角、壹角、壹元的硬币若干枚,随机地摸出一枚是壹角。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高中数学必修三中的随机事件的概率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也是数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
掌握随机事件的概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中的概率知识。
本文将设计一个针对高中数学必修三中的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教学案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概念。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什么是随机事件。
(2)掌握随机事件的概率的计算方法,包括简单事件、复合事件、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对混合事件的概率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引入随机事件的概念。
(2)通过示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概率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实验引入随机事件的概念。
(1)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如抛硬币、掷骰子等。
(2)让学生观察实验的结果,并总结出现的各种情况。
(3)引导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提问学生,什么是随机事件?2.概率的基本定义和性质的讲解。
(1)通过简单的实例,讲解概率的基本定义和性质。
(2)引导学生理解简单事件和复合事件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概率计算方法。
(3)提问学生,什么是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并讲解它们的概率计算方法。
3.示例分析:(1)设计一些示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计算概率。
(2)提问学生,如何计算混合事件的概率?并讲解混合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4.练习与拓展:(1)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的掌握。
(2)给学生一些拓展性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讲解与总结:(1)综合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计算结果,讲解一些难点和疑惑。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3篇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概率的统计定义及其性质.能力目标: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猜测、验证等探究能力;情感目标: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尝试,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及其基本性质;难点:认识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观察下列事件发生与否,各有什么特点?(教师用课件演示情境)(1)地球不停地转动; 必然发生(2)木柴燃烧,产生能量; 必然发生(3)在常温下,石头风化; 不可能发生(4)某人射击一次,中靶;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5)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6)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雪融化。
不可能发生定义: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叫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二)探索实践、建构知识让我们来做两个实验:实验(1):把一枚硬币抛多次,观察其出现的结果,并记录各结果出现的频数,然后计算各频率。
上课前一天事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人完成50次,并完成下表(一):的频数,然后计算各频率。
上课前一天事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人完成50次,并完成下表(一):然后请同学们再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好数据,完成表格。
投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可能性究竟有多大?(教师用电脑模拟演示)实验(2):把一个骰子抛掷多次,观察其出现的结果,并记录各结果出现的频数,然后计算各频率。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
江西省高安二中龙跃文2012年11月【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江西省高安二中龙跃文【教学内容解析】《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北师大版数学必修3中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是一节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概念课。
本节课在旨在通过理解概率的定义的基础上理解其核心思想——随机思想。
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随机现象,如天气、保险、彩票等。
随机思想在当今社会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概率成为普通生活常识的今天,对随机现象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成为每一个公民文化素质的基本要求。
研究随机性有助于探究大自然和生活中事件发生的规律,从而方便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在初中阶段,同学们已经初步学习了随机事件和概率,对随机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高中阶段我们进一步学习概率的知识,从而为以后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知识打好基础。
本节是高中概率的起始内容,理解好本节知识是学习本章后续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重要前提。
此外,随机思想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思想,理解随机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用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认识世界。
教学重点:概率概念的提出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难点:利用概率的统计意义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随机现象。
【教学目标设置】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能列举一些生活中的随机事件;(2)能通过正确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稳定性,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3)能正确理解概率的概念和意义,明确事件发生的频率与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区别与联系.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通过在抛硬币的试验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2)能利用概率知识正确理解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随机现象和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能通过亲身试验和感受来理解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 通过发现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又存在着统计规律性的过程,体会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随机事件、概率的基本概念,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概率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随机事件的概念: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和分类。
2. 概率的基本概念:通过例题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概率的含义和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学会计算简单概率。
3. 概率的计算方法:介绍古典概率和几何概率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概率计算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4. 概率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培养学生运用概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概率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投硬币的概率问题,随机抽奖的概率问题等。
5. 练习与检测:设计一些练习题和测试题,让学生熟练掌握概率计算方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6. 总结与展望: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对概率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索。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思考,启发学生对概率问题的思考和解决。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3. 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共同解决难题。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生动有趣的例题和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实物教具:通过一些实物教具,如纸牌、硬币等,进行概率实验和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概率问题。
3. 教学软件:利用一些数学软件,如Geogebra、MathType等,进行概率计算和图形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率知识。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市第**中学****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教材: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授课教师:**市第**中学***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采用了模块化、螺旋上升的方式,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的概念,在必修三第一章学生刚刚又学习了统计的内容,了解了频数、频率等概念,因此本节课是对已学内容的深化和延伸;同时,本节课对于后面学习的古典概型、几何概型以及选修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等内容又是一个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2.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概率的初步知识,对频率与概率的关联有一定的认识,对于高二的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利用频率去估计概率,这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另外,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是如何辩证统一的,这是教学中的又一大难点.二、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目标:(1)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2)正确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明确概率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方法;(3)通过抛硬币试验,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使学生对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动手试验,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2)在试验、探究和讨论过程中,学会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2)通过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又存在着统计规律性的发现,体会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对立统(3)通过本节课浓厚的生活背景,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根据上述教材背景分析,结合教学大纲和学情分析,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抛掷硬币试验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明确其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2)难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四、教法学法设计针对本节课的特点,在教法上,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引导、反馈式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同学们动手试验,让同学们积极主动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在教学手段上,我灵活运用黑板板书和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活跃了气氛,加深了理解.教学用具:硬币数十枚,表格,幻灯片,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五、教学基本流程: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自主练习、应用新知课堂小结、再现新知课下探究、拓展新知六、教学情境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导入语: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从抛硬币、玩扑克等简单的游戏,到复杂的社会现象;从体育比赛,到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我们无时无刻不面临着不确定性,正因为不确定性的存在,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随机事件的概率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够利用概率公式解决简单的概率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计算,了解随机事件的规律,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随机事件的概念,随机事件的分类2. 概率的基本原理和性质3. 概率的计算方法4. 概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随机事件的概念和概率的计算方法难点:概率的计算方法的运用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通过简单清晰的语言和例题,让学生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实验法: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感受随机事件的规律。
3. 综合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概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通过介绍某次抽奖活动的中奖规则,引出随机事件概率的概念。
让学生通过猜测自己中奖的概率,引发对概率的思考。
2. 教师讲解教师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随机事件的概念、概率的基本原理和性质。
3. 实验操作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随机事件的规律。
比如抛硬币的实验、掷骰子的实验等。
4. 计算概率教师向学生介绍概率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
5.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购彩、抽奖、比赛等。
6. 练习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通过批改作业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工具1. 实验器材:硬币、骰子等2. 教学课件:包括随机事件的概念、概率的计算方法等内容3. 教学案例:购彩、抽奖等实际案例八、教学评价1. 学生的日常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实验操作的情况2. 练习成绩:学生完成的练习题的成绩3. 教学效果:学生对概率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通过实验和计算,探究随机事件的规律。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机事件的概率是概率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不确定的事件,而概率则是用来描述这些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在数学教学中,教授学生如何理解和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是至关重要的。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随机事件,并能够用数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求解。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随机事件的概率概念,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演练和练习题讲解,学生将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互动环节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氛围。
通过推荐相应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对随机事件的概率的理解和应用。
1.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随机事件的概率相关知识,掌握概率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随机事件、概率和概率的基本性质;2. 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包括频率法、几何法和古典概率法;3. 能够灵活运用概率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5.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概率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适应随机事件的发生,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希望通过本次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以上教学目标。
1.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教授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发现规律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和互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何为随机事件、概率的概念。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应用概率计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随机事件、概率的概念2. 概率的计算方法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概率的概念,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概率的应用方法。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抛硬币、掷骰子等活动,引入随机事件的概念。
可以让学生分组自行进行抛硬币、掷骰子的活动,然后回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
2. 概念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教材或PPT讲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了解概率的含义,以及概率的规律和特点。
3. 示例分析(20分钟)教师选择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应用概率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抽奖问题、生日悖论等。
4. 拓展活动(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自行分组讨论并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5. 练习与检测(20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相互交流,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概率的重要性。
六、教学手段1. 教学PPT2. 抛硬币、掷骰子等实际物品3. 教学案例七、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2. 练习与作业评价3. 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评价九、教学反思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概率的理解和掌握。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随机事件的概率》。
具体内容包括:随机事件的定义,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随机事件的概率及其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2. 学会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并能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利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抛硬币实验教师通过抛硬币实验引入随机事件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随机事件的规律。
2.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判断题,让学生判断给出的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并说明原因。
4. 概率计算方法的讲解教师讲解如何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率计算方法。
5. 例题讲解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解决,并讲解解题过程。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判断给出的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并说明原因。
2. 计算题:计算给出的随机事件的概率。
3. 应用题:运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深入学习随机事件的相关知识,拓展延伸。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到此结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第2章“随机事件的概率”第1节。
详细内容包括:1. 随机事件的定义及分类;2. 概率的定义及性质;3. 概率的计算方法,包括理论计算和频率估计;4. 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能够正确区分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2. 让学生掌握概率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运用概率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 让学生掌握古典概型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排列组合知识进行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随机事件的分类、概率的计算方法、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
教学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概率的性质、概率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2.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抛硬币、掷骰子、抽签等实际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件的特点,从而引出随机事件的定义。
2. 理论讲解(1)随机事件的定义及分类;(2)概率的定义、性质及计算方法;(3)古典概型的特点及概率计算。
3. 例题讲解(1)判断下列事件是否为随机事件、必然事件或不可能事件;(2)计算古典概型的概率问题;(3)频率估计概率问题。
4. 随堂练习(1)填空题: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判断;(2)选择题:概率的性质;(3)计算题: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
六、板书设计1. 随机事件的定义及分类;2. 概率的定义、性质及计算方法;3. 古典概型的特点及概率计算;4. 例题及解题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下列事件是否为随机事件、必然事件或不可能事件;(2)计算古典概型的概率问题;(3)频率估计概率问题。
2. 答案(1)随机事件:A、C;必然事件:B;不可能事件:D;(2)解答过程及答案;(3)解答过程及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随机事件的分类掌握较好,但在古典概型概率计算方面还需加强练习;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数学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章第一节“随机事件的概率”。
详细内容包括:1. 随机事件的定义与分类;2. 概率的定义及其性质;3. 概率的计算方法,包括古典概率、几何概率和统计概率;4. 概率的基本运算,如加法公式、乘法公式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能对实际问题进行分类和分析;2. 掌握概率的定义及其性质,了解不同类型概率的计算方法;3. 学会运用概率的基本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概率的定义及其性质,概率的基本运算;2. 教学重点:随机事件的分类,概率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随机事件的定义与分类,引导学生学习概率的定义及其性质;3.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例子,讲解概率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概率的计算;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课堂所学;6. 布置作业: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作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随机事件的定义与分类;2. 概率的定义及其性质;3. 概率的计算方法;4. 概率的基本运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B. 一副52张的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抽到红桃;C. 从一个装有3个红球和2个蓝球的袋子中,随机抽取一个球,抽到红球。
2. 答案:(1)随机事件;(2)A. 0.5;B. 1/4;C. 3/5。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例子引入,让学生充分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
但在讲解概率的基本运算时,可能存在学生难以理解的情况,今后教学中需加强此处的内容;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彩票中奖概率、游戏胜负概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解析由于概率问题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指导人们社会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概率不仅是高考重点内容,更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
相对于传统的代数、几何而言,概率论形成较晚,其定义方式新颖独特,具有不确定性,这是理解概率的难点所在. 随机事件的概率”是人教A版《数学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其中的第一课时。
课程标准要求: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并指出: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
要求教师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鼓励学生动手试验,正确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其频率的稳定性,并尝试澄清日常生活遇到的一些错误认识。
”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的初中知识基础上通过数学试验展开了对概率的研究一一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即当试验次数较大时,频率渐趋稳定的那个常数就叫概率,属于原认知性知识,本节课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剖析,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我们利用事件发生的频率估计概率的实践经验,通过抛硬币的数学试验让学生逐渐体会虽然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其发生与否不可确定,但是大量重复试验的情况下其概率值会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一一接近于一个常数。
体会偶然与必然的联系,体会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体会规律的客观存在性,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同时,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后面学习古典概型、几何概型、条件概率等打下基础。
因此,我认为通过抛掷硬币了解概率的定义、明确其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设置课程标准要求: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并指出: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
要求教师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鼓励学生动手试验,正确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其频率的稳定性。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⑵通过试验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正确理解事件A出现的频率的意义,明确事件A发生的频率与事件A发生的概率P(A)的区别与联系2、过程与方法⑴创设情境,弓I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⑵发现式教学,通过抛硬币试验,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在探索中不断提咼;⑶明确概率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⑵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观,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并通过数学史实渗透,培育学生刻苦严谨的科学精神。
在平等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解决问题的快乐,并在过程中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
背景分析三、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概率初步,对频率与概率的关联有一定的认识,有阅读、观察的基础,具备一定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能力,同时他们不知道如何利用频率去估计概率,这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大部分学生不具备很强的归纳能力,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是如何辩证统一的,这是教学中的又一大难点。
我们知道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及这节课的内容特点,我将教学难点定为:正确理解事件A 出现的频率的意义,明确事发生的频率发生的频率f n(A)与事件A发生的概率P(A)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分析,通过对库里投篮命中的概率高于格林”的经验来源的剖析,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实践经验,通过在抛硬币的试验中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
四、教学策略分析基于教学内容的实际特点,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针对本节课的特点,在教法上,我采用以教师引导为主,学生合作探索、积极思考为辅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引导、反馈式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同学们动手试验,让同学们积极主动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在教学手段上,我灵活运用黑板板书和多媒体展示。
首先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活跃了气氛,加深了理解;在教学思想上,我以建构主义为主,强调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历随机事件随机性与规律性的发现之旅.本节课立足于生活实践,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件从是否能够发生的角度加以总结、区别,将实践定性地分为三类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利用“投三分球命中?是一个随机事件,为什么选择库里完成这决定性一投?”参加奥运会获得金牌”是一个随机事件,为什么派张梦雪去而不是宫老师?剪刀、石头、布”的方式确定主持人是否公平?”这样一系列问题串引发学生思考,随机事件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但是可能性有大小之分,人们可以用一个数值来表示这种可能性,这个数值就是概率。
基于前面的实例,继续发问库里命中三分是随机事件,他的队友格林命中三分也是随机事件,我们基于怎样的实践经验得知库里命中三分的可能性大于格林?”引出投篮命中率”利用投篮命中率的计算公式得出这是一个频率值,使得学生对于生活中用频率估计概率有感性认识,再利用生活中足球比赛的抛硬币方式确定开球的公平性的讨论,引发学生思考如何验证这一结论?指导学生做简单易行的抛硬币实验,利用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发现每组50次的抛硬币实验”正面向上的频率具有随机性,然而当我们不断增加试验的次数时(累计各组实验结果)结合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蒲丰、德摩根、费勒、皮尔逊、罗曼诺夫斯基进行的大量重复实验统计出的实验数据,利用散点图形象直观的展现出随机事件的某一结果发生的规律性――其发生的频率接近于某一个常数(概率),让学生亲身体会这种现象背后的规律,体会频率的随机性,以及概率的确定性,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频率是概率的估计值,从而实现重点难点的突破。
五、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的总体设计思想是建构主义的•首先通过生活中学生喜欢和常见的生活事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然后通过对库里完成三分绝杀事件的剖析,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实践经验,并回顾频数、频率相关概念,为抛掷硬币试验做好准备;高效的抛掷试验和富有成效的试验研讨是本节课的关键. 最后通过生活中彩票、天气预报等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数学服务于生活,最后课堂小结,分享成长体会,达到教学目的。
1.创设情境,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生活实例1: “2016年2月28日,勇士对雷霆,库里超远三分绝杀,将比分定格为121:118” 问题1:你能确定神奇的库里在下一场NBA比赛中的超远三分一定能进吗?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引入,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体会学习随机事件及概率的原因和必要性•抓住生活实例中包含数学思维的部分进行提问,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对生活中的现象和感性认识进行理性思考.生活实例2 : “2016年奥运会张梦雪摘得中国军团首金”问题2 :为什么射击比赛中每一枪都如此扣人心弦呢?设计意图:奥运会是社会热点话题,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家自豪感.生活实例3:石头、剪刀、布”甲、乙两个同学都想成为班级晚会的男主持人,于是采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定问题3 :那么能够预先确定谁获胜吗?设计意图:回到学生身边•从生活体验中归纳共性,包含了综合、概括、比较等分析过程,是形成概念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这一阶段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身处现实情境中,为后续的思维活动建立起感性认识基础2 .归纳共性,形成随机事件的概念问题4 :从结果能够预知的角度看,能够发现以上事件的共同点吗?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基础,此时学生能够有效的概括、抽取上述生活体验的共性.在数学上研究事件时,主要关注在相应的条件下,事件是否发生,因此在提问时明确思考的角度,让学生的思维直指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必要的发散问题5:以上这些事件都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那么在自己的身边,还能找到此类的事件吗?(学生举例)问题6:有没有不属于此类的事件呢?(学生举例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通过以上思考,发现事件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必然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设计意图在形成概念之前,通过主动的思考,在自己身边举例,巩固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思维基础;二是通过对比,明确事件分类的标准和概念之间的差异.3.深入情境,体会随机事件的规律性我们看到,随机事件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正因为体育比赛中充满了随机事件,而让比赛更加刺激、精彩,让观众更加紧张投入;因为每天的校园生活充满了随机事件,而让我们的校园生活兴奋而新奇;也正因为人生道路上充满了随机事件,而让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精彩.同时,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富有悲凉色彩的随机事件,那我们是不是因此而心中时刻都充满着恐慌呢?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也是个随机事件,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因此而放弃了今天的努力了呢?设计意图这一段教学首先呈现了随机事件带给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体现了教师对数学、对概率的喜爱和热情,传递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 其次,这段教学既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也引出了下面研究思考的方向,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就揭示了人们认识随机事件的过程,以及随机事件随机性和规律性之间的联系•第三,通过反问,使学生意识到,生活的不断体验已经使我们积累了一些对随机事件规律性的感性认识,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挖掘出这些感性认识下面的理性依据,以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反思和探究,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回到最开始的三个实例中,反思其中包含着哪些对随机事件规律性的感性认识,以此为基础进行理性思考.问题7:提出问题,引发思考:(1)既然三分球的命中有随机性,为什么要选择库里来投这个决定成败的三分球?(2)既然每个人参加奥运会获得金牌都是随机事件,为什么派张梦雪来参加奥运会而不是宫老师?(3 )为什么石头剪刀布对双方是公平的?再次抽取共性,形成抽象概念: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体会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是可以比较的,从而抽象出可以用数量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这就是概率的意义.设计意图借助前面的事例,减少课堂的阅读量和重复思维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规律性与随机性的对比.并且三个问题在学生看来是很容易回答的,这恰恰说明概率的雏形在生活实践中已经产生,同时这样的问题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概率概念本身的把握,抽象过程就变得顺其自然了.4.层层深入,形成概率的统计定义问题8 :库里投出三分球命中”和格林投出三分球命中”都是随机事件,那么生活中库里投三分球命中的概率高于格林”的经验是如何得到的呢?(库里三分球命中率高),那么三分球命中率是如何计算的呢?(三分球命中率=投中次数/投篮次数),实际上在数学里三分球命中率是三分球命中这个事件的频率,从而引出数学中频数与频率的概念设计意图基于初中的学习,有些学生具备了用试验频率来估计概率的经验. 但对于“为什么可以这样做”,缺乏思考,导致在分析问题、分析数据时会出现偏差•因此从学生熟悉的命 中率入手,首先说明这种方法来源于生活经验,为接下来的探讨做准备.问题9:足球比赛中我们常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哪队先开球,这样公平吗?(公平)说明我们 认为这样的情况下每一对开球的概率都是 0.5,现在就让我们通过一个数学实验验证一下[数学实验]在平整的桌面上,随机抛一枚硬币50次,统计正面向上的次数与频率.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直观观 察,更有利于概念的形成,以及对规律的认同•激发学生分析随机事件规律性的主动性• 问题10:每一组试验的结果一致吗 ?为什么?(随机试验的随机性)问题11:如果我们合并前两组的实验结果 ,相当于我们一共进行了 100次试验,我们可以统计这100次试验,正面向上的频率,以此类推,我们就可以统计出我们进行 150次,200次……试验,正面向上出现的频率 ,再形成散点图,大家观察频率值有什么规律性?(形成概 率的统计定义: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 发生的频率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在 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 A 的概率,记作P (A ) •)设计意图这一段是本节内容的难点,需要把对数据、图表的直观印象转化为抽象的概率定义.之所以可以用大量重复试验的频率来估计概率, 是因为在数、图中累积数据的频率体现 出了一定的“稳定性”,即规律性,使得我们能够从图表中大致判断出事件概率的范围、具 体大小.这里首先还是坚持从多组数据中抽取共性来形成概念,其次注重数与形的相互转化, 把图形上的规律用数去描述, 把数据上的规律用图形去验证,更为清晰的表现出频率在常数 附近摆动的规律.问题12: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会随试验的不同而不同吗问题13: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会随试验的不同而不同吗问题14: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与概率有什么联系吗 估计值)5. 体会概率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问题15: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意义是什么? (完成对彩票广告 “2元=500万”的理性认识与分析,完成对天气预报的认识,体会生活中概率知识在保险业,博彩业中的广泛应用,介绍统计学史中利用随机事件的概率完成圆 周率的估算的重要实验一一蒲丰实验和查理斯实验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例的归纳和辨析对新问题的特性形成陈述性的理解,继而与原有的知识结 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体会随机事件的随机性和规律性是不矛盾的, 是辨证统一的,即随机?(频率的随机性) ?(概率是客观存在的确定的常数 )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体现出随机性,在大量重复试验中体现出规律性,并体会概率对于我们生产生活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性.6.小结问题16:学习了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其实,除了知识层面的收获之外,我想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深刻体会到了,虽然很多现象貌似是偶然,个别的,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个个现象背后往往隐藏着重要的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就在那里不远不近,只是需要我们拥有一颗勇于探索与实践的心,那就离它更近一步了。